城市可持续发展领导力:宜居星球城市之道.pdf
宜居星球城市之道城市可持续发展领导力巴黎WWF与城市WWF致力于通过本手册激励全球城市向合作性领袖城市转型,在生态边界内促进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本手册概述了全球背景下已有的风险以及新的任务,展示了为国际伙伴关系提供城市解决方案的机会,并总结世界各地案例。本手册适用于所有城市和可持续发展相关的参与者,旨在启发争鸣和互相借鉴以帮助全球南北城市实现共享下一代可持续发展领导力。本 手 册 以 前 一 版“ 城市之道 ”报 告 为 基 础 ,主 要 供 未 来 几 年 国 家 以 及 城 市 级 合 作伙伴应用和共同合作发展。本手册同时也为对相关议题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介绍和总结。城市城市是动态变化的中心,它们面临巨大的挑战,但也提供很多机会和解决方案null 城市是人口、消费、资源利用和废弃物的超级转换中心。null 通 过 规 划 的 空 间 布 局 、互 联的基础设施和有组织的社会动态,城市在推进积极改进方面有丰富的机会,在应用有效解决方案方面有最佳的可传播性。城市在向低碳可持续未来转型中扮演重要角色null 城市以创新政策和行动引领低碳解决方案潮流。为了充 分 发 挥 潜 力,城 市 需 要 支持性环境以帮助它们更加轻松地实现目标。null 城市对减少社会生态足迹有巨大的影响力。它们在能源、交 通 和 建 筑 标 准 方 面 的政策可影响大量民众。null 城 市 可 以 在 直 接 提 高 生 活质量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null 城 市 可 以 在 能 源 、住 房 、交通 、食 品 、绿 地 、水 和 废 物处理方面做出更加智慧的选择。null全球城市共享可持续发展领导力null 城市可以为其它城市提供有效的学习案例。通过分享背景类似的经验,识别不同的挑战,全球城市可以加速其可持续化进程。null 通过认识自己的能力和借助合作伙伴关系提升自己的能 力 ,全 球 城 市 可 以 共 享 可持续发展领导力。null 快速发展的中等规模的城市是未来城市增长的重点。在这些飞速发展的城市之间共享最佳实践至关重要。可持续交通是向“一个地球未来”转型的关键null 移动性和通达性是发展气候适应性未来解决方案和创建有吸引力和可持续城市的关键 。气 候 适 应 性 建 立 在 1 0 0 %可 再 生 能 源 的 基 础 上 ,而 可持续城市则基于健康、平等和改善的生活质量。城市是发展和实践“一个地球未来”转型解决方案的热点。我们都是其解决方案的一员。WWF的使命是展示城市具有气候韧性和100%可再生能源转型的潜力,同时提升和保护人类福祉及自然环境完整性。更多信息请登陆:panda/cities 机会和领导力Razvan/ iStock上海天际线pexelsWWF与城市一个地球未来 . . . . . . . . . . . . . . . . . . . . . . .38 .一个地球城市挑战 . . . . . . . . . . . . . . . . . . .39 城市机会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 . . . . . . . . . . . . . . . . . .11不断变化的城市 . . . . . . . . . . . . . . . . . . . . . .12城市引领革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5城市作为南北伙伴关系的载体 . . . . . . . . . . .17全球背景全球环境变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迈向可持续发展进程 . . . . . . . . . . . . . . . . . . .7南北可持续发展关系 . . . . . . . . . . . . . . . . . . .9城市之道展望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与WWF城市之道 . . . . . . . . . . . . . . . . . .20-21案例研究 . . . . . . . . . . . . . . . . . . . . . . .22-37 墨西哥,普埃布拉 巴西,贝洛奥里藏特智利,圣地亚哥哥伦比亚,梅德林墨西哥,墨西哥城 美国,埃文斯顿美国,旧金山 美国,纽约加拿大,温哥华 瑞典,哥德堡瑞典,马尔默 法国,巴黎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中国,成都 印度,哥印拜陀印度,孟买泰国,和艾泰国,目昂可朗 新加坡 坦桑尼亚,莫希 南非,开普敦韩国,首尔 丹麦,哥本哈根芬兰,拉彭兰塔 芬兰,赫尔辛基 南非,茨瓦内马来西亚,八打灵再也城市之道展望墨西哥,普埃布拉 巴西,贝洛奥里藏特智利,圣地亚哥哥伦比亚,梅德林墨西哥,墨西哥城 美国,埃文斯顿美国,旧金山 美国,纽约加拿大,温哥华 瑞典,哥德堡瑞典,马尔默 法国,巴黎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中国,成都 印度,哥印拜陀印度,孟买泰国,和艾泰国,目昂可朗 新加坡 坦桑尼亚,莫希 南非,开普敦韩国,首尔 丹麦,哥本哈根芬兰,拉彭兰塔 芬兰,赫尔辛基 南非,茨瓦内马来西亚,八打灵再也在本手册中,WWF突出展示了世界各地努力实现可持续未来的领袖城市,提供了城市层面为实现更加可持续和气候友好的未来采取行动的真实案例。除 非 另 有 说 明 ,案 例 的 资 料 可 在 “宜居星球 . .城市之道” 网站 上 获 得 。通 过 研 究 减 缓、适 应、能 源、交 通、建 筑等1 3个主题,WWF总结了城市如何减少生态足迹、保护生态系统服务和生物多样性的案例。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与W W F城市之道之间的关联也在报告的中间部分进行了总结。这些实际案例强调了城市如何在实践中减少生态足迹,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以支持城市层面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更多案例具体信息,请访问:.wwf .panda /urbansolutions .6WWF 宜居星球城市之道2017 7WWF 宜居星球城市之道2017 各国政府可以做得更多而城市正率先引领行动。如果大家通力合作,你会看到比当前在国家层面更多的进展。Michael Bloomberg 纽约市前市长BloomBeRgPhilanthRoPieS我们生活在一个急速变化和进步的时代人类社会正经历史上最激烈的变革时期之一。人口统计特征、政治结构、工业和经济模式都在转变。人们正向城市汇集,在那里,计算机和通信技术正深刻地影响着大众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无论对贫困群体还是富裕阶层,多数变革都是积极的。健康、卫生、性别权利、教育、流动性、政治参与、商品及服务的获取和其它发展指标尽管进展缓慢,但总体上仍在改善。工业社会仍在消耗自然资源与此同时,地球的自然资源基础和生命支持系统以及生态系统、栖息地及动植物的数量正在被无情地被消耗和影响。虽然历经数十年的国际承诺和行动,全球社会仍没有找到一个系统的方法来平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没有资源就没有长期的社会进步和公平,没有任何发展能取代自然的价值和功能。WWF致力于采取行动平衡社会进步与环境破坏,通过保护生物多样性并在保证人类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减少人类发展对自然的影响。为了有效开展活动,基于最新的科学和系统分析,W W F 每 隔 一 年 发 布 地球生命力报告(LPR) 。地球生命力报告用多种指标来评估自然环境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进展,其中两个指标是地球生命力指数(LPI) 和生态足迹。地球生命力指数显示地球上主要野生动物种群状态;而 生态足迹 是生态承载力的综合指标,代表地球提供生态资源和服务的能力。除了这些指标,地球生命力报告和其它研究工作也越来越多地采用 地球界限模型 。 .地球生命力报告摘要. .null 地球生命力指数显示,全球脊椎动物种群数量在1970年至2010年间下降了52%。. .null 我们需要1 .6个地球的生态资源才能满足目前的需求,这意味着我们正在超额消耗自然资本,导致其更难以可持续地满足子孙后代的需求。. .null 化石燃料的使用及其排放是人类生态足迹的主要部分(从1961年的43%增长到2012年的60%)。在全球233个国家和地区中,145个国家的生态足迹的最大部分来自化石燃料。. .null 高收入国家的人均生态足迹约为低收入国家的五倍。. .null “地球界限”定义了使地球保持稳定和蓬勃发展的九类系统功能。如果越过这些界限,会给我们赖以生存的资源环境带来不可逆的变化。目前,其中四类系统功能已经超限:气候变化、生物圈完整性、土地系统变化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全球环境变化工业社会使财富增长、. . . . . . . . . . .健康改善和贫困减少成为可能,. . . . . . . . . . . . . . .但工业化生活方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对资源节约和自然保护仍然非常不利。. . . . . . . . . . . . . . . . . . . . . . .在两年一次的地球生命力报告中,. . . . . . . . . . . . . . .通过对生物多样性和资源消耗数据的科学研究,. . . . . . . . . . . . . . . .WWF追踪并发布环境影响趋势。1972年以来的行动人们并没有忽略地球生命力报告和其它科学研究所详述的警告。应对气候变化的有力政策正缓慢而坚定地推行着。自1972年瑞典首相帕尔梅(Olof Palme)召开第一次全球可持续政策会议- 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 以来,各国政府也根据不断出现的环境危机建立了各自的行动框架。类似的人类发展行动框架在国际层面也取得了进展。迈向可持续发展进程地 球 生 命 力指 数( LPI)地球生命力指数在1970年至2010年期间下降了52。白线显示指数值,阴影区域代表围绕该趋势的95置信区间(WWF,ZSL,2014)。图解 . .地球生命指数 .置信区间2 0 1 5 年 ,1 7 个 联 合 国 可 持 续 发展目标和巴黎协定签署。不断增长的全球足迹生态足迹(用于衡量提供生态服务功能所需的土地面积)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全球生态承载力(实际可用于提供这些功能的土地面积)的增速。(全球足迹网络, 2014)图解生态承载力. 生态足迹. 人口0 1 2 1970 1980 1990 2000 2010指标值 (1970=1)年1961 1970 1980 1990 2000 2010指数 (自1961年的变化,1961=100%)0%50%100%150%200%250%300%年 人口:1961 : 30.9 亿2010 : 69 亿 生态承载力: 1961 : 99 亿 gha 2010 : 120 亿 gha 生态足迹:1961 : 76 亿gha2010 : 181 亿gha(gha=全球公顷)全球背景8WWF 宜居星球城市之道2017 9WWF 宜居星球城市之道2017 WRiiiSD-enB/ kiaRaWoRth实施框架与城市角色的变化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巴黎协定为实现变革带来了新的使命及政治和社会资源,并为实施行动提供了新的机会。它们还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提出了额外的、以行动为导向的框架:其中最深远的是“可持续消费和生产(SCP)政策”以及“水-能源-粮食纽带关系”两个综合的基础设施发展概念。联合国环境署的 消费机会报告 概括“可持续消费和生产议程”是一揽子政策,也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议题。两者都是为了证实更高效的消费和生产模式的经济和社会优越性。 .“水-能源-粮食纽带关系” 在2011年由WWF、世界经济论坛和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作为一项政策方法,它建议将与水、能源和粮食三者有关的基础设施、社会和经济构架作为环环相扣的“纽带关系”来处理。城市一直以来都是可持续发展政策中的重要主题。早在1972年的斯德哥尔摩会议上提出的 109项建议 中,第 一 条 就 是 :“乡村和城市聚集地的设计、改进和管理,需要考虑自然环境和人造环境的所有方 面 。”在1992年 地球峰会 上通过的 21世纪议程 中,第7章提出“促进人类居住区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地方21世纪议程”行动计划和 I C L E I(倡 导 地 区 可 持 续 发 展 国 际 理 事 会,又 名宜可城) 的支持,这一理念在城市领域得到推广。自此,城市在可持续发展行动中开始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并成为潜在的领导者。可持续发展目标与巴黎协定2015年,在历经几十年的谈判后,之前分散的全球环境与发展框架最终被整合为一系列全球目标,即17个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 。不久,各国政府签署了采取行动减少温室气体(GHG)排放的新协议,即 巴黎协定 。协定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列为首要目标,同时促进其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施。从联合国环境署所使用的“缩小差距”这个概念可以看出实现巴黎协定所面临的挑战,目前的减排行动与控制全球变暖升温在2以内所需的减排量之间仍存在一定差距。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前执行秘书Christiana Figueres与法国外交部长Laurent Fabius领导巴黎协定谈判,201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实施框架. . . . . . . . .包括“可持续生产消费和 生 产 ”,.“水 .- .能源-粮食纽带关系”以及城市。. . . . . . . . . . . . . . . .WWF正通过这些. . . . . . . . . . .新的使命和支持性的. . . .实施框架来帮助众多城市成为可持续发展领袖。可持续发展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博弈可持续发展并不仅仅是一项科学原则,也同样有政策必要性。当人们对环境退化的认知在20世纪80-90年代达到高峰时,人们清楚地认识到,任何严格意义上的环境可持续性政策都注定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等方方面面发生冲突,这也与通过经济和工业发展提高生活水平的全球人类发展议程总体内容不一致。简而言之,尽管全球的总生态足迹需要缩减,但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物质消费需求却面临着增长。发展中国家的领导人明确表示,他们无法如发达国家所期望的那样,限制自身的经济发展模式。这个逻辑是合理的。发达国家在过去两百年间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并导致了环境恶化。时至今日,这些国家仍在继续着资源密集型和环境消耗型的生产生活方式。因此,发展中国家提出,如果不能获得与发达国家过去几代人所享有的同等资源他们如何达到同样的物质生活水平?考虑到发达国家较高的人均资源消费,为什么限制发展中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资源呢?在1992年的里约地球峰会上,达成了第一个全球环境保护框架,其中部分内容是为了解决这个政治难题。里约宣言提出,支持欠发达国家的社会发展,将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进程。这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基础。性与之间的联系之所以成为可能,部分原因在于另外一个重要原则: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CBDR) 。以 下是 该 原 则 在 里约宣言第7原则所表达的:“各国应本着全球伙伴关系的精神进行合作,以维持、保护和恢复地球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完整。鉴于造成全球环境退化的原因不同,各国负有程度不同的共同责任。发达国家承认,鉴于其社会对全球环境造成的压力和它们掌握的技术和资金,它们在国际寻求持续发展的进程中承担着责任。”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巴黎协定是外交层面的重大成就它们也很脆弱,因为它们依赖于“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下所采取的行动,而迄今为止这些行动尚未大规模实施。包括巴黎协定在内的气候谈判远非易事,面对当前可持续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利益时,目前的国际治理似乎已达到其能力的极限。如果巴黎协定由于缺乏全球合作而失败,将对人类发展和进步产生严重影响。南北可持续发展关系. . . . . . . . . . . . . . .可持续发展是一项. . . . . . . .将全球环境可持续发展. . . . . . . .与欠发达国家经济发展. . . . . . . . . . . . . . . . . .结合起来的政策. . . . . . . . . . . . . . . . . . .一个关键原则是. . . . . . . . . . .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共同的目标,. . . . . . . . . . . . . . . . . . . . . .但不同的路径协同互补,.与城市一起发挥更大的作用.是实现这一目标的积极途径本手册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城市已成为落实可持续发展的潜在领导者。在“可持续消费和生产政策”和“水-能源-粮食纽带关系”两个框架的支持下,城市不仅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巴黎协定目标,而且是必不可少的。在国家、农村和地方各级采取行动时,城市将贡献至关重要的能力,并带来城市所独有的新合作机会。如果没有达成政治协议,就不能通过有效的法律 如果方案在不同任市长之间没有持续性,只有良好的经济是不够的。Mrcio Araujo de Lacerda 贝洛奥里藏特市市长10WWF 宜居星球城市之道2017 11WWF 宜居星球城市之道2017 当有确凿的数据时,才能制定出真正的公共政策,才能让人们以一种负责任的态度去处理问题。Tanya Mller 墨西哥环境大臣elUniveRSal“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CBDR)”曾主要被视为国家在逃避自己应承担的责任时用以自我辩解的措辞,并一度被很多国家用作不作为时的理由:发达国家必须采取行动,否则发展中国家不会行动。尽管如此,更多微妙的解释开始出现,试图将这一原则诠释为机会。“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中的两项重要内容与加强城市作为潜在参与者非常相关。首先,只有在相关的参与者共同行动时,机会才会出现。例如,协作产生协同效应时,产出大于各部分之和。两个城市联合采购太阳能电池板就是一个协同合作的例子,利用规模经济效应来降低单位成本。第二,南北之间能力资源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形成了优势互补局面。这意味着学习和交流对城市发展是互惠互利的:达国家城市可以提供城市规划等领域的知识,而发展中国家城市可以提供城市企业和市民参与等领域的经验。事实上,由于南北合作伙伴关系在国家层面停滞不前,强调城市在南北合作中的作用就变得更加重要。这可能是南北合作难题从紧张局势转变为寻求共同机会的出路。 .南北城市的定义在进一步研究城市积极变化的可能性之前,有一点需要澄清:尽管南北国家的概念有助于阐释富裕国家、历史上较贫穷和后殖民地国家之间复杂的关系,但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南北都不是准确的分类。越来越多的国家因为经济和社会的进步,从南北二元分类中脱颖而出。例如,被称为“金砖国家”(BRICS)的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由于它们的人口、生产和消费以及经济规模和增长速度都不同,都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当然,在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时,南北分类也不全面。城市化能够并已经加剧了国家内部、城市和农村居民之间的贫富差距。城市解决方案往往集中在城市中已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的地区,而不是在那些临时或边缘的聚集点。这些都属于环境正义议程的范畴。它们与南北概念下的正义、影响和机遇相联系,但在不同的范围内(城市)运行。因此,在本手册中,北方国家和南方国家的概念指的是那些发达国家和传统意义上的“发 展 中 ”国 家 。讨论城市的角色时,我们面临的背景是很清楚的:. .null 降低全球资源消耗和生态影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迫. .null 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巴黎协定提出了新的全球使命,推动可持续的经济发展以及搭建有助于组织具体行动的概念框架,但我们做得还远远不够. .null 南北合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而采取积极的行动来实现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可以带来协同合作和优势互补可持续发展政策在逐步完善的第一个阶段(1972年至1992年期间),明确了城市在可持续发展中扮演着框架和背景的角色。但自1992年至今,城市不仅仅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背景,同时也成为变革的引领者。这种转变又是如何出现的呢?城市成为领袖的三个原因各国政府一直被公认为是全球事务的主要参与者:他们签署条约并分配主要的预算。但是现在,各国政府很乐意在新的位置上扮演新的角色,纳入包括企业、民间组织和技术机构等 非 国 家 主 体 合 作 伙 伴 ,例 如 “世界经济论坛” 以及 “克林顿全球倡议” 。 巴 黎 协 定 的 签署会议也纳入了非国家主体的参与和贡献。在当前的政策决策过程中,城市(尤其是大型城市)被赋予了制定新制度的能力。此外,城市的规模、人口和经济总量都不断增长。举个简单的例子:1972年,中国的城市人口为1 .54亿,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5%;到2015年,中国的城市人口接近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55%。在全球范围内,目前超过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城市的大规模扩张意味着国家与城市的关联越来越密不可分。最后,环境威胁及其成因并不是均匀分布的。城市中的环境威胁比其它任何地方都要严重和复杂。例如,私家车的兴起可以促进人口流动或经济发展,但在城市中,汽车的增长是一件好坏参半的事情。在很多城市,汽车导致的问题为城市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以化石燃料为基础的公路运输贡献了近一半的全球石油消费。基于公路交通的城市,系统性地向外扩张,而这种扩张本身就是一种空间效率低下的形式。这反过来又意味着:城市发展被锁定在用昂贵而低效的交通基础设施来驱动经济发展;基本耕地减少;重要的生态和绿地被挤占 ;以 及 高 昂 的 社 会 成 本 。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城市正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中心,因为: .全球决策在城市落地 .城市已成为全球一半以上人 .口的家园 .城市对控制环境破坏越来越重要城市的机遇12WWF 宜居星球城市之道2017 13WWF 宜居星球城市之道2017 如果我们不为年轻人创造就业和繁荣,我们将永远无法拯犀牛或解决气候变化问题。Strive Masiwiya 创 始 人、董 事 长econet Wireless为气候变化而奋斗的城市,是人民聚在一起,共同寻找解决方案的城市。 Alexandra van Huffelen 鹿特丹市副市长econeticlei人均GDP(美元)城市人口100100M200M300M400M500M600M659M200 500 1000 2430中国19605000中国 2010不断变化的城市城市是资源的主要消耗者所有人都面临实现可持续生产和消费的挑战,但城市化的生活方式更具挑战。这些生活方式主要在20世纪由发达国家建立起来,基于城市消费者在饮食、旅游、家庭生活、办公和休闲方面的消费方式,以及满足这些需求所需的基础设施,造成了对资源的大量消耗和对自然的巨大影响。尽管发展中国家的城市有不同的资源消耗模式,但也逐渐向发达国家靠拢。在全球范围内,城市地区占能源消耗的70%左右,贡献了超过70%的能源相关二氧化碳排放。城市不仅是环境破坏的集中来源,也承受着环境恶化,特别是气候变化的影响。例如,世界上很多大城市(包括许多较贫穷的城市)都位于沿海地区,气候变化影响首当其冲。这不仅意味着极端天气事件,还意味着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洪水将不断侵占城市的耕地和自然栖息地。城市领导人和市民都非常清楚他们面临的威胁,不愿仅仅坐等国家政府采取行动。城市的新角色、城市人口的增长、以及威胁和成因的不对称,使得城市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城市也有其独有的特点,使它们能够成为全球变革的领导者。因此,可持续消费的话题基本上与可持续城市生活方式的话题融为一体。在城市背景下 探 讨 消 费 为 我 们 带 来 解 决 系 统 性 问 题 的 机 会,包 括 供 应 链 、零 售、运 输 行 为、工作 方式、休闲模式、垃圾以及它们的规模效应。这些具体的改变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这比寄希望于改变个人意识和行为更有效。. . . . . . . .城市是全球物质消费的热点地区。. . . . . . . . . . . . . . . . . . .城市也可以通过改进和设计城市规模、. . . . . . . . . . .空间配置和基础设施来优化资源消耗。以私家车为主的通勤方式导致了自然资源的密集消耗,和对环境的巨大影响。尽管发展中国家现在的人均消费要少得多,同样的思路对它们也适用。由于不受限现代发达国家生活方式所导致的高资源消耗和低效,发展中国家通过城市规划实现高品质生活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这并不意味着发展中国家不应获得同样的发展机会,相反,它是为了确保发展中国家的城市能够直接跨越到最佳的城市设计、经济体系和生活方式。从历史上看,这是很重要的,因为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城市居民目前正处于城市的早期工业化阶段。他们搬到城市,主要是为了减轻经济压力,而不是出于自然的选择。然而他们往往发现自己在城市的生活水平比过去在农村更糟糕。城市的人口聚集和密集的经济活动创造了全球范围内的供应链和其它连锁经济反应,因此城市间接消耗的资源及其产生的生态影响,往往不会在城市或城市附近显现。可以说,城市不仅影响包括在其地理边界内发生的事情,还包括与其居民的选择和活动密切相关的所有行动和资源流动。WWF在 地球生命力报告 中 使 用 的 生 态 足 迹 ,实 际 上 是 基 于 为 满 足城市居民的消费需求,在城市边界外需要多少土地和自然资源。 .城市开发面积、空间和基础设施城市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提供了巨大机会。首先,现代化的城市生活方式能够更有效地实现自然保护和更高效的资源利用:减少物流运输、更便捷的废弃物管理、更高效地分配水、能源和食物等基本服务。其次,在城市中,新的解决方案可以依靠公众、私营部门、公共部门以及非营利组织的共同参与,其规模和速度远远超过非城市地区。 johnaSon/ iStock. . . . . . . . . . . . . . . .人均GDP与城市人口的增加,. . . . . .中国,19602011 . . . . . . . . . . . . . . . .(Gapminder)14WWF 宜居星球城市之道2017 15WWF 宜居星球城市之道2017 我们的城市已经在制定可持续的、持久的和经济的方案来解决气候变化问题。Anne Hidalgo 巴黎市长inSDieleman开普敦应对气候变化的方法是,优先考虑可以带来协同效益的项目,能同时减少贫困并创造就业机会的项目。Patricia de Lille 开普敦市市长netWeRk24aRchive城市是连贯的组织单位,. . . .一般由市长和市长办公室对其进行有效管理。由于文化和空间的联系,民众可以在城市范围内合作、创新和行动。市长办公室的力量城市是下一代解决方案的提供方。城市具有国家层面所没有的领导力和组织能力。具体而言,通过与执行团队和区域领导合作,市长可以集中具有声望的政治力量,重点关注当地问题,严格控制预算和加强行政管理。城市市长能够并且已经推动了城市的巨大变革。市长的角色在城市自我更新和发展过程中尤为重要。市长们并不一味等待外部的改变,他们是领导者和社区的榜样。关于城市自治潜力的案例研究在拉丁美洲蓬勃发展,包括巴西的库里提巴和哥伦比亚的麦德林和波哥大,其先锋领袖市长分别是杰米勒纳(Jaime Lerner)、塞尔吉奥法加多(S gio .Fajardo)和恩里克佩纳罗萨(Enrique Penalosa)。这些市长利用了前述典型的城市动力规模、空间设计和基础设施,来引导直接的改变。但他们也用自己的个人魅力应对相关问题和人员,同时利用城市环境下政治制度和社会网络的特点,在短时间内推动巨大的变化。通过聚集和任命优秀的管理人才,调动其它部门资源以及吸引和维持市民的广泛参与,市长们汇集了真正有效的力量来改变城市。城市平台和领导力纽约市前市长迈克尔布隆伯格(Michael . Bloomberg)非常坚信气候变化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作用,策划了一个名为 plaNYC的 愿 景 ,并 将 其 纳 入 新 市 长 可 持 续 发 展 办 公 室 。在 伦敦市长肯利文斯通(Ken Livingstone)的支持下成立了一个名为 C40城市气候领导联盟的全球倡议,这一倡议聚集了致力于减少气候变化影响的大城市。值得注意的是,加入该联盟的城市领导者们推出了政策平台。该平台与传统的政治体系仅有松散的联系,在行动和方向上则非常具体。基于此类平台,气候问题有可能实现跨意识形态的合作。与此类似,宜可城(ICLEI)以及其它参加2015年巴黎城市领导人气候峰会的合作组织也是跨意识形态合作的典范。尽管城市领导者们有不同的政治信仰,并代表了不同的制度,但他们却在这些合作平台上联合采取行动。出乎意料且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网络和平台正在自觉地承担领导角色,以合作伙伴的身份加入政府间进程中,在城市层面制定更为积极的超越国家目标的目标,帮助城市制定更加雄心勃勃的研究方案和政策。例如宜可城(ICLEI)和合作伙伴推动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 在其研究报告中增加以城市为核心的研究内容;2015年城市引领革新城市之所以能够大规模地处理资源流,同时协调大量人口,是因为具备三个特征:规模;包括密度和产业互动(如纺织工人和制造商)的空间特性;以及将这两者联系起来的粘合剂基础设施。这既需要一定的规模又需要合理的空间协调才能有效。因此,城市不仅仅是人口的聚集区。与居民个人行动不同,如果一项新的食品、交通或能源系统在城市中实施,一般来说所有的相关部门都会一起改变,进而共同完成一次巨大的革新。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才发展出“水-能源-粮食纽带关系”方法。这些特征并非偶然:城市的空间、规模和基础设施特征,以及它们实现高效解决方案的独特潜力,是城市存在的首要原因。正如促进任何社会发展和文化进步一样,城市的出现是为了促进贸易、交流和高效生产。这是城市成为变革领袖的重要技术基础。更好地利用城市规模、空间和基础设施的设计可以带来高效的环境解决方案,以及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改善。虽然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巴黎协定可能被认为是自上而下的政策,但城市主导的发展更偏向自下而上,因为发展需要城市居民的参与才能最有成效。农村的环境和机遇在加强对城市及其发展潜力的关注时,不应忽视农村地区相关行动。对农村地区较简单的认知之一是把农村视为城市经济供应链的输入部分:食物、水、纺织品和矿物等。但是,农村居住地和农村经济本身对包括自然保护和环境污染在内的很多关键的可持续发展领域都很重要。农村地区是保护许多敏感生物栖息地、森林、湿地、关键物种和主要自然资源(包括生态系统韧性)的前沿。大规模的农耕导致了和城市完全不一样的累积性破坏(如富营养化)。因此,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地区加强自然资源管理和农业污染源吸收和管理的能力也越来越重要。农村经济和社会动态应该越来越多地反映出这种系统性的作用。很显然,城乡关系应该是一种更为丰富多样的相互依存,而不仅仅是供给和支持关系。把城市作为可持续革新的领袖,并不意味着只关注城市边界内的活动。还应当包括因为人类活动而引发的进出城市的各类资源流动,以及促进这些资源流动的文化和经济之间的关系。农村和农业环境对保护自然和管理资源至关重要BloomBeRgPhilanthRoPieS2015年12月在巴黎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 P21)期间,市长和其他地区领导人也参加了城市领导人气候峰会。其后签署了巴黎 市 政 厅 宣 言。16WWF 宜居星球城市之道2017 17WWF 宜居星球城市之道2017 如果民众无法得益于城市发展,那么城市的发展就没有意义。市民必须是城市的主人,而不仅仅是观众。Tri Rismaharini 泗水市长tRiRiSmahaRini巴黎气候峰会期间由市长和城市领导人共同制定的 巴黎市政厅宣言 旨在 超 越巴黎 协定 ;还 包 括 新气候经济政策研究小组 ,及其最近推出的城市子项目- 城市转型联盟 。人民的力量即使对那些在正式的城市管理机构中没有影响力的人,城市作为人类组织系统的力量也是不可否认的。在城市层面动员大众、开设企业和发展公共服务比国家层面更容易。以下案例介绍了城市如何能够在社会和环境领域快速产生大规模的影响:招募城市足球队球迷参加一项教育计划并选择其中一名足球运动员作为形象代表,利用失业劳动力分配食物或收集废弃物,或通过公共交通系统分配重要的医疗服务。城市的空间和规模特征极大地提高了上述人员和组织的有效性。基于城市生活的技术特征,以及人们所信任和共同拥有的独特社会和管理系统,我们看到了城市在行动方面的特殊潜力。以这些方式开发城市,以这些形式赋予城市力量,利用各种不同机构,将城市塑造成为人们心中的理想城市。除了传统角色,城市是什么,城市如何被塑造,城市如何引领变革,这些话题将涉及民众参与、技术人员、政府机构、商业-工业-金融集群、跨国公司、小型企业和传统的公私营伙伴关系等。实际情况是,城市也被认为是全球最强有力的和最具行动力的机构之一。因此,城市可以加入全球最有影响力的领袖集团,其中包括了政府、行业、研究机构、企业、媒体、文化和公民社会。城市作为南北伙伴关系的载体. . . . . . . . . .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 . . . . . . . . . . . . .可以作为发达国家. . . . . . . . . . . . . . . . . . . . .和发展中国家. . . .城市合作的工具。. . . . . . . . . . .寻求创新协同效应的. . . . . . . . . . . . . . . . . .伙伴关系可促进更加低成本实施。. . . .城市和国家政府可以实现共享的可持续发展领导力。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是城市伙伴关系的机会世界各地的城市能力不同,而且发展路径也不同。如何引导各地城市走向共享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提出这个问题的同时也需要考虑另外两个更具体的问题: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也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吗?如果是,该共识是否可以提供协同合作和伙伴关系的机会,而非导致更多的不信任?两个问题的答案都是肯定的。城市不仅准备好承担领导角色,而且将充分考虑和利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之间的差异。从本手册的案例可以看出,一个城市的全部或者大多数构想似乎都与这种全新维度的南北伙伴关系相关。城市不仅为其自身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利益采取行动,而且也要承担部分全球环境使命,包括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巴黎协定的实施,这也有助于缓解各国在南北责任划分上的紧张关系。互补和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相互学习是城市积极促进南北合作最普遍的形式,即尽管经济和文化环境差异很大,但规模相近的城市可以就治理和发展进行持续的交流。大部分发达国家城市或多或少都已经在卫生系统、运输或废物处理系统的建设和运营等城市规划相关领域有较为成熟的技术实践,这些技术和实践可以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合作伙伴分享。由于缺乏长期稳定的城市规划体系,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城市问题更加复杂。发展中国家城市也有很多可以分享的内容。发达国家城市希望通过公共和私人领域的城市空间和基础设施创新应用来提升效率和生活品质。但集中规划和治理的传统往往削弱了城市的创造力和冒险精神。微公园、“街头生活”、联合办公和协同生产、商业集群、步行街区等都是发达国家城市所需要的创新型城市生活的例子;市民参与、当地企业以及文化在城市创新中的作用包括围绕核心公共事业和文化价值的创新,都是发展中国家可以向发达国家分享的经验。这样的借鉴和分享不仅停留在概念层面,目前很多发达国家城市正在尝试发展中国家城市的实践经验。例如,2016年斯德哥尔摩推出了一款应用程序,促进以市民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