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养殖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
I 家禽养殖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Word 版本 -可编辑 -完整版 编制机构:某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二 O 一七年七月 II 目 录 第一章 总论 . 1 1.1 评价目的及评价原则 . 1 1.2 编制依据 . 2 1.3 评价因子及评价内容 . 5 1.4 评价标准 . 6 1.5 评价工作等级 . 11 1.6 评价范围 . 15 1.7 环境保护目标 . 15 1.8 评价工作程序 . 16 第二章 建设项目概况 . 17 2.1 项目 基本情况 . 17 2.2 建设规模、产品方案及建设内容 . 17 2.3 公用工程 . 19 2.4 劳动定员和工作制度 . 21 2.5 项目建设情况 . 21 2.6 项目场界四至情况 . 21 2.7 总平面布置及占地面积 . 21 第三章 工程分析 . 23 3.1 项目 主要原辅材料、能源消耗 . 23 3.2 项目 主要设备清单 . 23 3.3 项目 工艺流程及污染源分析 . 24 3.4 项目 水平衡 . 28 3.5 项目 污染源分析 . 29 3.6 项目 污染物排放汇总 . 41 3.7 施工期污染源分析 . 42 第四章 项目 所在地 环境概况 . 45 III 4.1 自然环境概况 . 45 4.2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48 4.3 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及评价 . 51 第五章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 65 5.1 环境空气影响与评价 . 65 5.2 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 76 5.3 噪声声环境影响分析 . 79 5.4 固废环境影响分析 . 82 5.5 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 84 5.6 生态 环境影响分析 . 85 5.7 建设期环境影响分析 . 86 第六章 污染防治措施分析 及建议 . 92 6.1 废气治理措施 分析 . 92 6.2 废水治理措施 . 98 6.3 噪声治理措施 . 103 6.4 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 . 105 6.5 地下水 防治措施 . 107 6.6 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 . 108 第七章 环境风险分析 . 112 7.1 环境风险评价等级 . 112 7.2 环境风险评价重点及范围 . 114 7.3 风险识别 . 114 7.4 风险防范措施 . 119 7.5 应急预案 . 124 7.6 小结 . 138 第八章 清洁生产与总量控制 . 139 8.1 清洁生产分析 . 139 IV 8.2 清洁生产结论 . 144 8.3 清洁生产建议 . 144 8.2 总量控制分析 . 146 第九章 选址可行性与总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 . 148 9.1 项目建设与国家产业政策相符性分析 . 148 9.2 选址合理性分析 . 148 9.3 与环境功能规划相符性分析 . 151 9.4 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 . 153 第十章 公众参与 . 155 10.1 公众参与的意义 . 155 10.2 公众参与的目的 . 155 10.3 公众参与方式与内容 . 155 10.4 调查情况介绍 . 159 10.5 公众参与结论 . 165 第十一章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 167 11.1 环保 投资估算 . 167 11.2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 168 11.3 环保措施的 效益分析 . 169 11.4 社会效益分析 . 170 11.5 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评价结论 . 170 第十二章 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计划 . 172 12.1 环境管理 . 172 12.2 环境监测计划 . 173 12.3 排污口规范化 . 174 12.4 竣工环保验收清单 . 175 第十三章 结论和建议 . 177 13.1 结论 . 177 V 13.2 总 结论 . 180 13.3 建议 . 180 附图: 附图一 建设项目地理位置图 附图二 项目大气、噪声、地下水 现状监测布点图 附图三 项目地表水现状监测布点图 附图四 建设项目场区平面布置图 附图五 宜黄县梨溪镇规划图 附图六 项目评价区地表水功能区划图 附图七 项目大气环境评价范围及环境风险评价范围图 附图八 宜黄县畜禽养殖区划及畜禽养殖场分布示意图 附件: 附件一 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 附件二 发改委备案文件 附件三 宜黄县 环境保护局 “关于 某某 农牧发展有限公司年存栏 2 万头 家禽养殖 项目执行标准确认的函 ” 附件四 项目租地合同书 附件五 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附件六 公众参与调查表 附件七 监测报告 附件八 山泉水检测报 告单 附件九 技术评估会专家咨询意见 附件十 技术评估会专家审查意见 VI 附件十一 修改清单 附表: 附表一 建设项目审批登记表 I 前 言 畜牧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农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同时,畜牧业是人类的动物性食品的主要来源,一个工业国家的人均畜产品量也是反映国家发达程度和衡量人民生活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 我国不仅是 家禽 生产大国,而且是猪肉消费大国。在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带动下,随着人口的增长、收入的增加,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们对肉类产品的需求也随之增加。 发展农村经济、提高 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农村和农业的重要工作。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进一步强调“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要“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畜牧业,加快畜禽良种繁育,安排专项投入支持标准化畜禽养殖小区建设试点”,要“着力培育一批竞争力、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示范基地,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与农户有机结合的组织形式,让农民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更多实惠”。 某某 农牧发展 有限公司 抓住国家鼓励发展标准化畜禽养殖小区建设试点的机遇,依托自身技术优势,租用 200 亩场地,拟筹资 4000 万元,建设年存栏 2万头 家禽 养殖项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253 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为切实做好该项目的环境保护工作, 某某 农牧发展 有限公司 特委托广州市环境保护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对该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们接受委托后,即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到工程建设所在地及其周围进行了实地调查与现场踏勘,详细了解与收集了本项目有关的资料, 参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结合该项目的特点,编制完成了本项目的环境影 响报告书。 II 本次评价工作得到了 抚州市环保局、宜黄县 环保局、 抚州市环境 监测站及建设单位 某某 农牧发展 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保证了本次环评工作得以顺利完成,在此深表谢意! 1 第一章 总论 1.1 评价目的及评价原则 1.1.1 评价目的 根据国家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的要求,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根据 项目 所在区域的环境特征和工程建设的污染特 点 ,对工程建设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进行科学的分析,预测工程的建设对所在区域环境造成影响的范围 、 程度及可能潜在的不利影响,同时提出减少或消除主要环境影响的环保工程措施和有关的污染 防治对策与建议,力争把工程建设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程度,以期达到社会 、 经济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主要目的如下: ( 1)通过对工程建址及周围环境的综合现状调查和现场监测,了解和掌握该地区的环境污染特征。 ( 2)加强工程分析,以清洁生产为原则,分析论证本项目养殖工艺过程和产沼气工艺过程的先进性。由工程分析提供的基础数据,预测项目建成投产后对当地环境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影响范围和程度,为环保治理措施提供反馈建议,也为工程环保设计提供依据。 ( 4)贯彻国家环保部关于污 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精神,在抚州市宜黄县排污总量控制规划目标下,确定各评价因子的总量控制指标,为今后该项目的环保管理服务,使环评真正起到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作用。 ( 5)从宜黄县和梨溪镇发展总体规划、环境功能规划、环境容量及周围环境敏感保护目标等方面,论证本项目选址的合理性,为项目实现优化选址、合理布局、最佳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 6)通过对环境、经济的损益分析,论证本工程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性。 2 ( 7)通过公众参与评价,了解当地公众对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和拟建项目的态度,并了解其对建设项目、建设单 位以及环境管理的意见和要求。 ( 8)通过环境风险分析,确定项目生产的沼气一旦发生火灾爆炸,可能对周围环境造成危害的最大范围,进而提出各项目风险防范措施,将风险事故降至最低,保证人身健康和财产安全。 1.1.2 评价原则 ( 1)认真执行有关产业政策及国家环保法律法规和标准; ( 2)结合宜黄县城市总体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及梨溪镇总体规划开展工作; ( 3)认真贯彻“清洁生产”、“节约用水”、“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原则,各专题的工作均以此为基本工作原则并加以落实; ( 4)从经济发展、资源利用和保护环境的目的出发,提 出切实可行的污染防治对策和建议,使工程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 5)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力求重点突出,加强类比调查,充分利用国内同类型企业的“三废”治理经验,做到评论结论正确,所提对策措施可行。 1.2 编制依据 1.2.1 国家 法律 、 法规及政策文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89.12.26);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2003.9.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2008.2.28 修订 ); (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2000 年修订 );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 (2005.4.1); (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1996.10.29); (7)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2017 年 7 月 1 日 ); 3 (8)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 (2008 年 8 月 29 日 ) (9)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2007 年修订 ) (2008.4.1) (10)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 (1996 年 8 月 ); (1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 1998 253 号, 1998 年 11 月 ); (12)关 于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 (国环发 1999107号 ); (13)江西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 (2001 年 7 月 ); (14)江西省环境污染防治条例 (2009 年 1 月 ); (15)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环境保护部令第 2 号, 2008.10.1); (16)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环境保护部、国家发改委令第 1 号, 2008.8.1); (17)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1 本 ) (2013 年修正版 ); (18)关于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环发 2005152 号文 ); (19)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 (国发 200539 号 ); (20)国务院转发国家经贸委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的通知 , 国发 1996 36 号; (21)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 (国发【 2005】 21号 ); (22)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 (国发【 2005】 32 号 ); (23)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十 二 五 ”规划纲要 , 2011 年 2 月 14 日; (24)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 2006.01) ; (25) 江西省水环境功能区划 江西省水利厅及江西省环境保护局, 2006.07; (26) 江西省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 江西省环境保护厅, 2017.02; (27)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国家环保总局令第 9 号, 2001 年 3 月 20 4 日公布实施) ; (28)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 2006 年 7 月 1 日实施 ) ; (29)关于加快推进畜禽养殖业污染减排工作的通知(赣环发【 2017】 4 号); (30)关于印发宜黄县畜禽养殖区域划分方案的通知宜黄县人民政府,2013.8.30; (31)宜黄生态县建设规划( 20102020 年); 1.2.2 技术 规范 (1)HJ2.1-201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国家环境保护 部; (2)HJ2.2-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国家环境保护部 ; (3)HJ/T2.3-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 (4)HJ2.4-200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国家环境保护部 ; (5)HJ610-201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国家环境保护部 ; (6)HJ/T169-2004,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 技术导则,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 (7)HJ19-201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国家环境保护部; (8)环发【 2006】 28 号,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 (9)国家环保总局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 2006 年; (10)GB/T13201-91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原则和方法; (11)HJ/T 81-2001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 (12)GB/T 17824.4-1999中、小型集约化养猪场环境参数及环境管理; (13)GB/T 17824.1-1999中、小型集约化养猪场建设; (14)GB/T 17824.3-1999中、小型集约化养猪场设备; (15)NY/T 1168-2006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 (16)NY/T 1169-2006畜禽场环境污染控制技术规范; (17)GB 16548-2006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