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三里加气站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全本.pdf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 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 30 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建设地点 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 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 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 给出本项目 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和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预审意见 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 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2 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宿迁市三里加气站 建设单位 江苏蓝色船舶动力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孙加成 联系人 陈海 建设地点 宿迁市皂河镇三里村 联系电话 18261112007 传真 - 邮政编码 223800 立项审批部门 江苏省能源局 批准文号 苏能源油气发 201148 号 建设性质 新建 行业类别 及代码 D 4500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占地面积(平方米) 2070 绿化面积 (平方米) 207 总投资 (万元) 673.47 其中:环保投资(万元) 39 环保投资占投资比例 5.79% 评价经费(万元) 预期投产日期 2015.5 原辅材料(包括名称、用量)及主要设施规格、数量(包括锅炉、发电机) 建设项目主要进行液化天然气 LNG 的销售: 主要产品及原料: 液化天然气 LNG 6428t/a , 16697m3/a。 水及能源消耗量 名称 消耗量 名称 消耗量 水(吨 /年) 350 燃油(吨 /年) - 电(度 /年) 3.89 万 燃气(标立方米 /年) - 燃煤(吨 /年) - 其它 - 废水(工业废水、生活废水)排水量及排放去向: 本项目拟实行 “雨污分流 ”,雨水由雨水管排入运河。 生活污水产生量为 216 吨 /年 ,经化粪池消化制肥后,由附近农户定期抽取使用。 放射性同位素和伴有电磁辐射的 设施的使用情况: 无 3 2、建设工程概况 2.1 项目背景 目前,我国内河船舶主要动力为柴油,燃料消耗高,油废水、废气排放量大,运输成本高,又污染环境,也不符合国家发展低碳经济、推动节能减排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的要求。 京杭运河苏北段是京杭运河运量最大、密度最高的河段之一,其年船舶通过量超过 2亿吨。随着货运量的不断增长,通航船舶的数量不断增多,船舶尾气污染严重和包括燃油泄漏污染水域的问题,也越来越得到重视。业内人士认为,只有发展新型清洁能源作为内河船舶动力的燃料,才能降低船舶对环境的污染,解决船舶运输 成本高的问题。 采用新型能源作为内河船舶的动力燃料,以有效的优化动力系统,推动低碳经济,打造低碳船舶,发展绿色航运,降低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 LNG(液化天然气)具有资源丰富、使用方便和排放清洁等特点,它基本不含硫化物和微小颗粒等有害物质,能有效降低90%的氮氧化物和 25%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而且经过 60 多年的发展, LNG 已经形成了从开采、存储、运输到终端的一整套完整工艺流程,在提供相同热值情况下,使用 LNG 可减少近 30%的成本支出。在安全性方面, LNG 具有无色、无味、无毒、无腐蚀性等特点,密度也比空气轻,发生 泄漏事故时会很快自然气化,不会对水体产生污染。 2.2 地理位置 本项目建设点位于宿迁市皂河镇三里村宿迁交通局培训中心。站内设 一 台单罐容积为60m3 的 LNG 储罐。项目紧邻京杭大运河,位于河堤内,对运河中过往船只加气非常方便。项目东侧 是环湖公路,路东是骆马湖; 西侧是 运河,河西是树林, 南 侧是 居民区; 北 侧是皂河造船厂 。 (具体见后附件的地理位置图)。 2.3 工程内容及规模 ( 1)总平面图布置 本项目站内新增布置有 LNG 储罐区、 LNG 加液区、公共服务区。储罐区内区内布置有 1 台 60m3LNG 储罐、 LNG 低温泵撬及 EAG 加 热器等;加液区位于码头岸边,共布置有 1 台 LNG 加液机。公共服务区内设置配电控制室、空压机房,以满足生产需要。 ( 2)道路及出入口 为使 LNG 槽车进出通畅,卸液区场地临近出入口设计,厂区内设有槽车回转场地,满足槽车转弯要求。 4 ( 3)技术指标 项目 单位 数值 用地面积 m2 2070 新建建、构 筑物基底面积 站房 m2 33.6 储罐区 m2 113.4 卸液区 m2 72.1 加气罩棚 m2 绿化率 % 23.20 建筑密度 - 2.67 总投资 万元 673.47 投产期 年 1 ( 4) 主体工程及产品表 本项目供气源来自于西宁 LNG 工厂 主体工程及产品表 序号 工程名称 产品名称及规格 储存 能力 年销 售量 年运行 时数 1 LNG 储备项目 液化天然气 60m3 6428t/a 5040h ( 5) 本站气源参数见下表 : 天然气组分表 序 号 项目 数值 一 组 分 含 量 (mol ) 1 甲烷 99.67 2 乙烷 0.070 3 丙烷 0.0062 4 正丁烷 0.0010 5 异丁烷 0.0005 6 异戊烷 0.0004 7 氮气 0.16 8 二氧化碳 0.050 二 特性 数 值 1 低热值 (MJ/Nm3 ) 35.742 2 液态密度 (kg/m3) 385.25 ( 6)围护设施 加气站属于易燃易爆性生产场所,为了加气站的安全管理,应作适当封闭。为防止储罐发生事故时范围扩大,根据规范要求,储罐区四周设围堤,围堤高 0.6m,满足有效容 5 积大于一个最大储罐的容量;围堤采用耐低温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内壁涂隔热防火涂料。 2.4 工作制度 建设项目只进行 LNG 的销售,不设食 堂和宿舍,不经营餐饮和船舶修理业务,也不进行日用品销售等其它项目。 工作制度: 360 日 /年, 2 班 /日, 7 小时 /班,夜间不运营;劳动定员: 15 人。 2.5 拟建项目周边情况 目前周边 200 米范围内的情况为:东侧 是环湖公路,路东是骆马湖; 西侧是 运河,河西是树林, 南 侧是 居民区; 北 侧是 皂河造船厂 。 2.6 环保投资 建设项目环保投资 39 万元,占总投资的 5.79%,主要用于废水、固废收集和绿化等。 2.7 主要设备 序 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一 LNG 储罐 60m3 座 1 二 LNG 低温泵 340L/min(液态) 台 1 三 卸车增压气化器 200Nm3/h 台 1 四 LNG 加 气 机 380kg/min(液态) 台 1 五 仪表风系统 套 1 六 自控系统 套 1 撬体 七 电气系统 套 1 八 消防系统 套 1 2.8 公用工程 ( 1)给排水 给水:项目营运期用水主要是生活用水,用水量为 350t/a,生活用水引自 宿迁交通局培训中心 ,管径为 DN25,压力为 0.15Mpa。 排水:建设项目排水实现雨污分流。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由附近农户定期抽取使用。 ( 2)供 电 建设项目用电量为 3.89 万度 /年,来自当地电网。 ( 3)消防 根据 GB50156-2002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 9.0.1、 9.0.5、 9.0.6 规定, 6 液化石油气加气站、加油和液化石油气加气合建站应设消防给水系统,火灾最不利点为LNG 罐区,该罐区设有 60m3LNG 储罐 1 个,总容积 60m3。根据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 9.0.1 条规定本站设置消防给水系统,消火栓用水量不应小于 20 L/S,着火罐的全表面积为 162 m2,邻近罐按其表面积的一半计算为 81 m2,供水强度不应小于 0.15L /m3.S,则喷淋用水量为 38L/S,连续消防给水时间不应小于 1 小时,则一次消防用水量为 210 m3。选用消防泵(一油泵一电泵)两台(一用一备),流量为 60L/S, H=67m,稳压装置一套,其中稳压泵流量为 10L/S, H=67 m,稳压罐直径 800mm。 根据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 GB50156-2002 规定,同时结合厂区各个建构筑物的火灾危险等级和危险类别,分别配置不同等级的灭火器。 灭火器配置一览表 配置单元 灭火器配置级别 配置数量 LNG 储罐区 MFT/ABC35 2 加气区 MF/ABC4 4 空压机房 MF/ABC2 2 配电控制室 MF/ABC2 3 ( 4)自控仪表 自控设计必须保证系统在安全、可靠及设定的条件下运行。本站采用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的可编程序控制器 (PLC)进行程序控制,程控逻辑设计符合工艺系统的控制要求。全站设置一台 21 LCD 作为上位机操作员站,完成对整个工艺系统集中监视、管理和自动程序控制,可实现远方手操。并能够计算所需的技术参数,绘制所需的曲线、图形,也可以完成各种报表及事故报警记录的打印。 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各种传感器对现场 LNG 储罐 、 LNG 低温泵、泵池、增压器、加液机等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对相关设备的运行参数进行监控 ,并在设备发生故障时自动报警并切断系统。 LNG 低温泵控制系统采用微处理器为基础的可编程序控制器 (PLC)、 RVS 软启动、变频调速等控制技术,这种方式可靠性高,能实现设备的全自动化操作,也可远传到值班室实现无人值守,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工艺设备的压力、温度、液位、流量等参数经传感器送至 PLC 控制柜,经可编程控制器计算后存入 PLC 中的 CPU 数据存储区,由程序实时调用。这些信号送至监控系统, 7 显示工艺设备运行状态,确保系统的安 全可靠运行。 LNG 加液机控制系统主要任务是完成对船用加液瓶的加液,在加液过程中完成对管路、流量计中的残存气体的排空和预冷控制;发出对 LNG 低温泵的启停、调压的控制的命令信号;完成对加气量和回气量的准确计量、显示、结算;完成对各种运行参数的采集、显示、控制,同时具有对加气量、计量方式等的设定及与站控系统的通讯等功能。 主要联锁控制过程有:储罐压力、液位超限时控制室声光报警,同时紧急切断阀切断进液管或出液管;故障状况下,如工艺区燃气泄漏报警等,控制室采用声光报警,同时可自动或手动关闭各个储罐的进出液气动紧急切 断阀,或根据故障情况进行总切断。 紧急停车系统 (ESD) 本站设有紧急停车系统 (ESD),当操作或值班人员在操作、巡检、值班时发现系统偏离设定的运行条件,如系统超压、液位超限、温度过高以及出现 LNG,火灾报警事故时,能自动或手动在设备现场或控制室远距离快速停车,快速切断危险源,使系统停运在安全位置上。 可燃气体检测系统 本站中的 LNG 具有易燃易爆等特性,属于高危险产品,所以在 LNG 储罐、 LNG 加液区等有可能发生可燃气泄漏的地方应设置可燃气体探测器,可燃气体探测器将检测到的可燃气体浓度转换为电信号,传到控 制室的 PLC 上进行声光报警,提醒工作人员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可燃气体探测器的安装高度根据所检测的介质所决定,在本站中, LNG 气体密度小于空气,所以其安装高度为高出释放源 0.52m。 2.9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属于新建项目,无原有污染。 8 3、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3.1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1、 地形地貌 本项目位于 宿迁市皂河镇 。 宿迁市皂河镇位于宿迁市西北部,距市区 18 公里、徐州观音机场 50 公里,京杭大运河、 250 省道 穿境而过,水陆空交通十分便利。宿迁市地处鲁南丘陵与苏北平原过渡带,东界淮安市,西与徐州市毗连,北与连云港接壤。全市总面积 8555 平方公里,其中陆地占 77.6%,耕地面积 453 公顷,水面积占据 22.4 %,市区面积 136 平方公里。全市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坡降,平均海拔 20 米,最高海拔 72.8米,最低海拔 8.8 米。 宿迁地质构造属我国东部新华夏系第二沉降带,秦岭、昆仑纬向构造带和淮阴山系形外带相复交会的部位,扬子准地合的东苏北土凹陷区,基底为前震旦系泰山群变质岩类。上复有第三系,第四系松散堆积层,第三系下部为峰山组 ,岩性以粉细砂和含砾中粗砂为主,局部间夹薄层粘土,上部为下草湾组,主要岩性为粘土、亚粘土、中细砂薄层。第四系自下而上分为三层,第一层为冰水层、第二层为冲洪积层,第三层属海陆交替相沉积层。本市市区地震烈度为 9 度。 2、气候、气象 宿迁市属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全市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旱,年均气温 14.4oC,年极端最高气温 38.5oC,出现在 7 月下旬,年最低气温 -9.7oC,出现在 1 月下旬。境内常常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季节性很强,春夏两季多东南风,秋冬两季多东北风。年平均风速 3.1 米 /秒,定时最大风速 18 米 /秒。平均日照时数为 2335.30 小时,年均降水量 1822.5 毫米。无霜期为 207 天,初霜期均出现在 10 月 30 日左右,年平均雾日 38.8 天,相对湿度在 74.8%。 3、水系水文 市区内主要河流有民便河、古黄河和京杭大运河。 古黄河原名 “废黄河 ”,其由 1128 年洪水泛滥冲刷而成, 1885 年黄河改道后,古黄河不再通航。因其主要接纳市区部分居民生活污水和沿岸十几家工厂所排放的工业废水,自然稀释能力差,水源主要靠天然降雨,被称为 “废黄河 ”。 从 98 年起宿迁市政府就采取了疏浚、护坡、建污水 处理站等措施,并将 “废黄河 ”改名为 “古黄河 ”。其最高水位13.7 米,最低水位 6.07 米。 民便河穿过开发区,自西北向东南蜿蜒而过,最终入洪泽湖(成子湖),其河水常 9 年无航运功能,除汛期外无地表径流,仅具引水、排水、灌溉功能。水域面积 85.15 公顷。 京杭大运河的宿迁段,位于该项目的东面 3 公里处。其北自新沂市窑湾镇流入我市境内,经泗阳新袁镇流入淮安市。全长约 127.5 公里,宽度在 100 300 米之间,平均水位 9.29 米。最高水位 9.94 米,最低水位 8.52 米。水位分别由皂河、宿迁、刘老涧等节制闸控制。 宿迁地下 水资源较为丰富, 200 米浅层地下水单井涌量达 4000 5000 吨 /日,平原地区浅层地下水单井涌量都在 1000 吨 /日以上,浅层地下水储量为 3.50 亿吨,连深层承压水在内,地下水资源量达 10 亿吨,水质良好。 4、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概况 宿迁市植被以杨类占优势的温暖带落叶林为主, 85以上,其它树种有刺槐、中国槐、臭椿、柳、榆、桑、泡桐等;南方亚热带树种有山杨、刺楸等;果树有李、桃、杏、苹果、梨、枣、葡萄等;灌木有紫穗槐、野蔷薇、山胡椒等;长绿灌木有小叶女贞、刚竹、淡竹、紫竹等;藤本植物有木通、爬山虎、南蛇藤等; 草本有狗尾草、蒲公英、苍耳等。农田的植被有水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山芋、花生等作物。 全市的成片林面积不断扩大,农田林网已经基本形成,其涵养水源、水土保持、防风固沙、减少水土流失的功能已经开始明显发挥作用。 3.2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3.2.1 简况、行政区划、人口密度 皂河镇市政设施齐全,形成了教育、医疗卫生、广播电视、邮电通讯、交通、水利、电力等七大中心。全镇总面积 266 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 219 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2 万亩。现辖谢庄、王营、八井、龙岗、 七堡、刘庄、金庄、袁甸、闫集、要武、三湾、戴场、王圩 14 个村民委员会和洋河滩、船闸、街东、街西、新农 5 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 5.3 万人。 3.2.2 经济结构、工农业发展概况 2013 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1705 亿元,增长 12.5%左右;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185.1 亿元,增长 17.1%;实现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 1290 亿元,增长 25.8%;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440 亿元,增长 13.5%;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 31 亿美元,增长11%;实际到账外资达 5.18 亿美元,增长 14.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 18843 元,增长 10.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 10634 元,增长 12.0%;城镇登记失业率为 2.38%;居民 10 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 3%以内。 2013 年宿迁市新型工业化扎实推进。预计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730 亿元,增长 18.3%,增速继续保持全省第一。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2750 亿元,增长27%。实施亿元以上技改项目 282 个,新增省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 31 户。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效应初步显现,编制实施六大集聚区产业规划,完成基础设施投资 8.3 亿元。预计全年新兴产业销售收入达 610 亿元,增长 35.6%。现代服 务业快速发展,预计全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 654.9 亿元,增长 13%。增速近 4 年来首次高于 GDP 增速,第三产业占 GDP比重提高到 38.4%,比上年提高了 0.4 个百分点。现代物流业实现增加值 119 亿元,占GDP 比重达 7%,物流总费用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下降至 18.5%。旅游业实现总收入 100亿元,同比增长 48.1%。全年新增软件和服务外包企业 80 家,主营业务收入 41 亿元,增长 30.2。农业现代化稳步提升,粮食生产实现“十连丰”,全年粮食总产达到 375.99万吨。新增设施农业面积 10.5 万亩,占耕地面积由上年的 12.6%提高到 18.46%。“三大片区”扶贫开发启动项目 221 个,投资 21.09 亿元,争取上级资金 5.4 亿元。生态建设扎实推进,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削减能够完成省定目标。成功创建省级节水型城市。耕地保有量 45.71 万公顷。全市林木覆盖率达 29.25%,城市绿化覆盖率达 43.15%。环境质量综合指数稳定在达小康标准。 2013 年宿迁市民计民生明显改善,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一是教育现代化取得新进展。新增省优质园 39 所、省三星级高中 1 所,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 95%。 2013 年全市本科达线 13933 人,本科达线率 34.4%,分别比 2012 年增加 1541 人、提高 4.6 个百分点。普职比优化为 5: 5。二是医药卫生水平实现新提升。市第一人民医院、市红十字眼科医院主体工程基本封顶。市中医院、沭阳中医院分别被评为三甲、三乙中医院。专家门诊就诊患者比例二、三级医院分别达到 60%、 90%。医疗责任保险实现一级以上医院全覆盖。全市建成 440 个标准化村卫生室。 370.75 万人参加新农合,参合率为 99.61%。政策范围内住院补偿比例提高到 75%。妇幼保健机构网络健全率达 100%。三是市博物馆、图书馆新馆等公共文化设 施重点工程进展顺利。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 1086 平方米、万人拥有公共图书藏量 10278 册。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覆盖率达到 99.5%。顺山集文化遗址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四是民生事业全面发展。城镇新增就业 4.9 万人,新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 125 家,农村五保集中和分散供养标准提高到 5100 元和 4300元。“一委一居一站一办”新型社区服务管理模式,实现城乡社区全覆盖。新增达标社区 287 个。全市新开工各类保障性住房 44905 套,完成率达 178%。改造农村草危房 10475 11 户,完成年度任务的 121%。 3.2.3 市政建设 皂河镇的文化、教育、卫生随着历史之变迁逐步得到发展。现有中心小学 2 所,村完小 9 所,初级中学 2 所,幼儿园 9 所,成人教育中心校 1 所,教职工总数 510 人,在校中小学生总数 9000 余人。有中心卫生院 3 家,村级卫生室 12 个。 3.2.4 名胜古迹、历史文化 镇内遍布大量文物古迹、遗址、遗存及传说,如乾隆行宫、陈家大院、合善堂、奶奶庙等明清建筑,记录了皂河镇丰富的文化底蕴。皂河龙王庙 -乾隆行宫,原名为 敕建安澜龙王庙 ,皂河龙王庙坐落于皂河镇宿迁市西北 20 公里处的古镇皂河。皂河龙王庙建筑群始建于清代顺治年 间,改建于康熙 23 年。后经雍正、乾隆、嘉庆各代皇帝的复修和扩建,形成了现在占地 36 亩, 1983 年,江苏省人民政府为了保护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公布其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二 OO 一年六月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3.项目环境功能划分 ( 1)大气环境: 执行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 中的二类区标准。 ( 2)地表水环境:附近主要 湖泊 是 京杭运河和 骆马湖 ,根据江苏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规定, 均 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类标准。 ( 3)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 量标准( GB3096-2008)中 2 类标准。 12 4、环境质量状况 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辐射环境、生态环境等): 一 、根据 2013 年全年宿迁市环境质量状况报告结果所述, 2013 年全年市区环境空气质量二氧化硫、二氧化氮 、臭氧及一氧化碳四项污染物的浓度均值均未超过 国家二级标准, 而细颗粒物( PM2.5)、可吸入颗粒( PM10) 略有超标。 大气环境现状调查监测结果统计表 大气污染物名称 年均值( mg/m3) 标准 PM2.5 0.076 环 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二级标准 PM10 0.126 SO2 0.033 NO2 0.035 二、水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宿迁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提供的数据和 2013 年宿迁市环境质量状况报告 结果所述, 京杭大运河宿迁闸断面 的水质为 类水,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类标准 。 三、声环境质量现状 项目所在地声环境质量 能够满足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中 2 类标准值,即昼间 60dB(A)、夜间 50dB(A)。 四、辐射环境和生态环境 建设项目所在地无不良辐射环境和生态环境影响。 五、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环境要素 环境保护对象名称 方位 距离 (m) 规模 (人 ) 环境功能 空气环境 居民点 S 60 30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 水环境 京杭大运河 W 10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类标准 骆马湖 E 120 声环境 居民点 S 60 30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2 类标准值 13 5、评价适用标准 环 境 质 量 标 准 ( 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 GB3095-2012) (单位: mg/Nm3) 污染因子 环境质量标准 取值时间 浓度限值 SO2 年平均 0.06 日平均 0.15 1 小时平均 0.50 NO2 年平均 0.04 日平均 0.08 1 小时平均 0.20 PM10 年平均 0.070 日平均 0.15 TSP 年平均 0.2 日平均 0.3 ( 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 2002)中 类标准; 地表水执行的标准限值 单位:除 pH 外为 mg/l 类别 pH CODCr BOD5 DO TP NH3-N 6 9 20 4 5 0.2 1.0 ( 3)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中 2 类标准值。 声环境质量标准 等效声级 dB(A) 类别 昼间 夜间 2 60 50 ( 4)非甲烷总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根据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国家环境保护局科技标准司的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详解 中第 244 页的说 明,确定非甲烷总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采用 2.0mg/m3( 1h) 。 14 污 染 物 排 放 标 准 ( 1) 废气 施工期粉尘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 16297 1996)表2 中关于颗粒物的无组织排放监控限值要求,在周界外浓度最高点监控的颗粒物浓度 1.0mg/m3。 污染物名称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mg/m3) 最高允许排放速率 kg/h 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mg/m3) 排气筒高度 二级 颗粒物 120 15m 3.5 1.0 项目废气排放执行大 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污染物 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污染物 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监控点 浓度 mg/m3 非甲烷总烃 周界外浓度最高点 4.0 ( 2) 噪声 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 GB12348-2008) 中 2类标准 。 工业企业厂噪声排放源边界噪声排放限值 单位: dB(A) 时 段 边界外 声环境功能区类别 昼 间 夜 间 2 60 50 施工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523-2011)。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 单位: dB(A) 昼间 夜间 70 55 总 量 控 制 指 标 本项目不需要申请总量考核指标。 15 6、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6.1 生产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如图所示: 加气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说明: 加气站工艺流程分为卸车流程、升压流程、加液流程、卸压流程共四部分。 ( 1) 卸车流程 本设计采用增压器和泵联合的卸车流程,该流程既节约时间又节约电能。具体流程为: LNG 槽车与 LNG 储罐压力平衡后断开阀门,然后利用 LNG 低温泵将 LNG 打入储罐,同时增压气化器为槽车增压,卸车完毕后将槽车卸压。 ( 2) 升压流程 LNG 的船用发动机需要气瓶内饱和液体压力较高,一般在 0.45MPa 0.8MPa,而运输和储存需要 LNG 饱和液体压力越低越好。所以在给船加液之前须对储罐中的 LNG进行升压。 LNG 储罐升压的目的是得到一定压力的饱和液体,在升压的同时饱和温度相应升高。升压采用下进气方式,通过增压器 与泵联合使用进行升压。 ( 3) 加气流程 加气站储罐中的饱和液体 LNG 通过 LNG 低温泵加压后由加液枪经计量后给船加液。船用储气瓶为上进液喷淋式,加进去的 LNG 直接吸收气瓶内气体的热量,使瓶内压力降低,减少放空气体,提高了加气速度。 ( 4) 卸压流程 卸压流程主要是指当 LNG 储存压力超过储罐最高工作压力时 ,在没有达到低压安全阀起跳压力之前 ,通过手动或程控放空阀来实现泄压的过程 ,如果没能实现正常的超压卸压而使储罐压力进一步升高 ,当达到储罐压力限定值时 ,通过安全阀起跳完成泄压的过程 .。 通过对目前国内外先进工艺的 LNG 加气站的调查了解,正常工作状态下,系统的放LNG 槽车 加压 LNG 储罐 安全阀 LNG 低温泵 卸压 增压器和泵 加液枪 船舶 16 空与操作过程和流程设计有很大关系。操作和设计过程中应尽量减少使用增压器。因为增压器过多,会导致系统漏热从而带进热量,使 LNG 储罐内的液体升温,放空量增大。因此设计中应充分利用自然产生热量,减少人为产生热量,从而降低放空气体的量。操作过程中如果需要给储罐增压时,应该在泵启动后,根据储罐液体温度、压力情况进行增压。 6.2 污染评价因子: 1施工期产生的噪声、固体废物和扬尘。 2营运期: ( 1)大气污染: LNG 卸压、卸车、加气、设备检修等过程中少量天然气排放。 ( 2)噪声:低温泵、空压机等产生的气流噪声与其它机械设备运转产生噪声。 ( 3)废水:职工生活污水。 ( 4)固体废物:储罐底液、职工生活垃圾。 ( 5)存在环境风险:压缩天然气设备采用的关键设备与阀门均为经过测试的专用产品,正常情况下不会发生泄漏等现象;在意外事故状态下,天然气泄漏、发生火灾、爆炸等事故时,会对周围大气环境造成污染,同时会危及周围群众的安全。 6.3 施工期污染源分析 ( 1)废水 生活废水 项目技改施工人员为 15 人,使用原厂区旱厕、由农民清掏,粪便不进入附近水体。施工人员生活用水量按 0.05m3/d人计、则生活用水量为 0.75m3/d,产污系数取 0.8,则生活废水产生量为 0.6m3/d,此类废水经临时隔油沉淀池收集处理后作为工地降尘、混凝土养护使用,不外排。 施工废水 施工废水主要来源于施工工具的清洗、混凝土拌合、养护等施工过程。施工废水经临时隔油沉淀池收集处理后作为工地降尘、混凝土养护使用,不外排。 ( 2)废气 施工扬尘 施工扬尘主要来自管道施工中的土方运输、施工材料装卸和车辆运输、混凝土水泥砂浆的配制、场地平整等施工过程,同时,工地道路与黄沙、石料堆场遇风亦会产生扬尘,均为无组织 排放。施工扬尘的浓度与施工现场条件、施工管理水平、施工机械化程 17 度及施工季节、建设地区土质及天气等诸多因素有关。类比距施工场地不同距离处空气中 TSP 浓度值如下: 工地附近大气中 TSP 浓度变化表 距离( m) 10 20 30 40 50 100 200 浓度( mg/m3) 1.75 1.30 0.780 0.365 0.345 0.330 0.29 汽车、机械尾气 施工使用机械、施工车辆的尾气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影响,由于此类尾气排放量较小、施工期较短,此类影响较小。 ( 3)固体废弃物 生活垃圾 项目 施工人员为 15 人,生活垃圾按 1kg/d人计,则施工人员生活垃圾产生量为15kg/d。收集后委托环卫部门进行处置、处置合理。 建筑垃圾 项目建筑垃圾约为 20t,其中可利用部分收集出售给废品回收站、不可利用部分委托环卫部门处置、处置合理。 ( 4)噪声 施工噪声具有阶段性、临时性和不固定性,不同的施工设备产生的噪声不同。在多台机械设备同时作业时,各台设备产生的噪声会产生叠加,根据类比调查,叠加后的噪声增值约为 3-8dB。在这类施工机械中,噪声较高的为混凝土振捣器,在 80dB 以上。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的噪声声级 序号 施工机械 测量声级( dB) 测量距离 (m) 1 混凝土搅拌机 79 10 2 铲土机 73 10 3 自卸卡车 70 10 4 混凝土振捣器 80 10 在进行工程噪声计算时,仅考虑点声源到不同距离处经距离衰减后的噪声,计算出声源对附近敏感点的贡献值,并对声源的贡献值进行分析。噪声值计算模式: LA( r) =LAref( ro) -(Adiv+Abar+Aatm+Aexc) 式中: LA( r) 距声源 r 处的 A 声级, dB; LAref( ro) 参考位置 ro 处的 A 声级, dB; Adiv声波几何发散引起的 A 声级衰减量 dB , Adiv=20lg( r/ ro) Abar遮挡物引起的 A 声级衰减量 dB,在此取值为 0; 18 Aatm空气吸收引起的 A 声级衰减量 dB; Aatm=(r/ro)/100,查表取 为 1.142; Aexc附加 A 声级衰减量 dB, Aexc=5lg(r/ro)。 计算施工场地噪声预测结果见表 5-3 和表 5-4。 表 5-3 距声源不同距离处的噪声值 dB( A) 设备名称 10m 20m 40m 50m 100m 150m 200m 300m 铲土机 73 67 61 59 53 49.5 47 43.5 混凝土振捣机 80 75.5 69.5 67.5 61.5 58 55 52 卡车 70 67.5 61.5 59.5 53.5 50 47.5 44 表 5-4 多台机械设备同时运转的噪声预测值 (dB(A) 距离( m) 10 20 40 50 100 150 200 300 400 600 噪声预测值 86.6 83.5 76.6 74.6 68.6 65.1 62.3 59.1 56.6 53.1 6.4 营运期污染源分析: 1. 废气 由 于低温贮罐与低温槽车内的 LNG 的日蒸发率约为 0.3%,这部分蒸发气体(温度较低)简称 BOG (Boil Off Gas),使贮罐气相空间的压力升高。为保证贮罐的安全及装卸车的需要,在设计中设置了贮罐安全减压阀(可根据贮罐储存期间压力自动排除BOG),产生的 BOG 气体通过安全阀排出。根据企业提供资料,该部分卸压排出的 NG气态天然气量为 90m3/a。 LNG 槽车卸车、船舶加气采用封闭管道连接,几乎无 NG 泄露,定期会对设备进行清理、检修,根据企业提供资料,这部分 NG 量为 10 m3/a。则总 NG 年排放量为 100m3/a。 此类排放量较小,根据该天然气成分表,计算出非甲烷总烃 C2H6、 C3H8 等排放量为 0.237kg/a。 项目运营期 LNG 槽车及办公用车辆的行驶会产生少量尾气排放,均属无组织排放。 2.噪声 该项目的噪声源主要为 低温泵、空压机等 产生的气流噪声与其它机械设备 等,噪声源集中位于储气区,可视为点声源,根据类比调查,生产线噪声产生强度约为 65 80dB(A)。 以点声源衰减模式进行工程噪声计算时,仅考虑点声源到不同距离处经距离衰减后的噪声,计算出声源对附近敏感点的贡献值,并对声源的贡献值进行分析。噪声值计算模式: LA( r) =LAref( ro) -(Adiv+Abar+Aatm+Aexc) 式中: LA( r) 距声源 r 处的 A 声级, dB; LAref( ro) 参考位置 ro 处的 A 声级, dB; 19 Adiv声波几何发散引起的 A 声级衰减量 dB , Adiv=20lg( r/ ro) Abar遮挡物引起的 A 声级衰减量 dB,在此取值为 0; Aatm空气吸收引起的 A 声级衰减量 dB; Aatm=(r/ro)/100,查表取 为 1.142; Aexc附加 A 声级衰减量 dB, Aexc=5lg(r/ro)。 表 5-5 距声源不同距离处的噪声值 dB( A)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