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存量市场新人群机会分析报告.pptx
,2019-2020存量市场新人群机会分析报告,2.文娱产业发展三大驱动3.他山之石:日美消费流变4.人口两极:00后&新老年,CONTENTS 1.2018国内创投市场现状,2018国内创投市场现状, 存量市场的马太效应:后期阶段龙头公司“虹吸” 资金,12144,13732,9609,62718128,7974,14429,2164812973,23292,0,10000,15000,20000,25000,0,400050002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16000,2014,2015,2016,2017,2018,数量(起),金额(亿元),2018年融资数量大幅下滑,融资金额达到近5年新高 2018年国内创投市场共披露 9,609 起投融资事件,较 2017 年减少 25.93%,自2015年以来首次少于1万起;但2018年国内创投市场披露的投资总额再创新高,达23,292亿元,较 2017年增加 22.59%。2014-2018国内创投市场融资数量与金额,5,初创期:A轮以前成长期:A-B轮成熟期:C轮及以后,33%,32.30%,29.60%,37.30%,26.80%,36.70%,25.20%,20.30%,29.70%,41%,33.60%,54.70%,64.20%,10%0%,20%,30%,40%,50%,60%,80%70%,2014,2015,2016,20%2017,15.50%2018,后期项目拿走更多的资金 2018年成熟期项目融资总额占64.2%,金额达到14906亿元,是2017年的近2倍,2014年的10倍。成熟期项目对资金吸引力愈发强劲,马太效应更加强势。2014-2018国内创投市场投资阶段趋势(金额)100%90%,初创期,发展期,成熟期,企业服务、医疗健康逐年走强,文娱游戏下降明显, 近5年来明显获得资本市场青睐的赛道集中在企业服务和医疗健康领域,硬件和教育行业的融资趋势,也保持稳步提升。文娱和游戏急剧趋冷,大文娱:马太效应明显,竞争逐渐从腰部向头部迁移, 融资数量明显下滑,但融资总额和平均融资额大幅上升:2018年的投资数量为近5年最低,但融资总额为近5年最高,其中D轮以上的中后期投融资及战投金额增幅明显。从单笔平均投资金额来看,2014-2017平均单笔投资金额3300万,2018年平均单笔投资金额1.17亿,资本聚集效应凸显,大文娱:退出方式仍以并购为主, 并购仍是文娱市场较为主要的退出方式,尤其对于文娱内容创作领域。, 上市退出方面,2018年在脱虚向实的原则指导下,A股未有IPO标的。对于美股来说,2014-2017均无上市标的,2018表现活跃,3月爱奇艺和B站上市,5月虎牙,9月趣头条、12月腾讯音娱上市,文娱产业发展三大驱动, 政策、科技和人口,三大驱动力,驱动文娱产业发展的三大底层因素:科技、人口和政策政策:在中国,影响文娱产业发展最重要也是最不可控的因素,科技:深刻影响文娱内容的展现媒介、体验水平人口:人口规模、结构、收入支出水平等决定文娱产业的规模和发展阶段,人口变迁带来消费变革:,中国个人财富的迅速增长以及愈发明显的贫富分化,中国个人财富的迅速增长,我国人均 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消费性支出同比增速趋势(季度), 从宏观经济背景来看,我国人均 GDP 在过去十余年中保持稳健快速增长,季度同比增速在近年维持在6%8%。 与此同时,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人均消费性支出也实现了较快增长,过去 15年间分别增长了2.2 倍与1.6 倍。,中国个人财富的迅速增长, 瑞士信贷银行一年一度的全球财富报告,是财富管理领域最权威的指南,其2018年全球财富报告显示: 中国(城市)家庭财富规模超过50万亿,仅次于美国,位居全球第二 预计未来5年中国的财富将进一步增长23万亿美元,在全球财富中的占比将从2018年的16%升至2023年的逾19%。, 自本世纪初以来,中国百万美元富翁人数迅猛增长,由2000年的仅4.1万人增至目前的350万人(相当于全球总数的8.4%),增幅逾80倍。2014年即已超过日本(日本目前百万富翁人数为281万人)2017-2018年全球百万富翁人数变化表(万人),中国个人财富的迅速增长, 中国在2000年时的财富水平与1905年时的美国类似;到2018年,中国的财富水平已经达到了美,国1995年的水平。即,中国用18年时间,走过了美国85年的路,“中国在本世纪发展如此迅猛,以至于只用了一代人的时间就弥合了那看似无法逾越的财富差距。是中国,而非美国或日本,成为发展中国家在造富之路上想要争相模仿的模板和正面的激励”,4.8,6.3,22.8,41.140.4,53,0,20,40,60,中国,全球人均,日本,澳大利亚美国,瑞士,在财富大幅增长的同时,贫富分化也愈发明显 接近纺锤型的财富分布结构,庞大的“城镇基础消费群体”+“中等收入群体”8亿人2018年各国成年人人均财富情况,(单位:万美元),33.40%,59.10%,7.20%,0.30%,10.00%0.00%,20.00%,30.00%,60.00%50.00%40.00%,70.00%,2018年中国成年人财富结构分布比例,高净值人群:可投资资产高于100万美金群体数据来源:BCG、麦肯锡财富调查报告、国家统计局、LVMH财报、阿里巴巴、拼多多年报,在个人财富大幅增长的同时,贫富分化也愈发明显 2018年中高收入、中等收入和中低收入组(占全国60%人口)可支配收入增速偏低,平均增速仅4%,比2018年中国名义GDP增速低一半(9.7%) 高收入人群与低收入人群的人均收入水平相比,倍数也由2015年的10.45提高到了2018年的10.97,不同收入等级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及增速,10.78,10.74,10.45,10.72,10.9,10.97,10.410.310.210.1,10.810.710.610.5,1110.9,11.1,2013,2014,2015,2016,2017,2018,我国人均收入前20%与后20%人群倍数变化,倍数=前20%人群人均收入水平/后20%人群人均收入水平,占全国60,%人口,人口变迁带来消费变革:,中国家庭资产配置决定消费预算分配,中国城市家庭的住房资产占比高企, 中国城市家庭总资产中住房资产占比高达77.7%,远高于美国的34.6%。中国城市家庭在住房资产上的投入,达到了户均116.6万元;, 2018年中国家庭的非金融资产继续快速增长,根据瑞士信贷银行的报告,中国家庭75%的新增财富受益于,不动产,而与此同时家庭负债率也以22.7%位居全球高位,数据来源:广发银行、西南财经大学2018中国城市家庭财富健康报告,中国家庭债务的增速远高于GDP增速和家庭可支配收入增速, 住户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速最快的时候是在2016-2017 年中国房地产市场最火热的时期。家庭,债务的累积通过侵蚀家庭资产负债表将会导致家庭“没钱消费”,2018年国内经济“内外交困”之际,消费下滑趋势愈发明显(实物消费), 2018年社消零售总额的名义和实际同比增速分别为9.0%和6.8%,与2017年同期相比,分别下,滑1.2和2.4个百分比;, 2019年3月社消较1-2月有所回暖,但1季度同比增速比还是在下滑,再度降速0.8个百分点,2018年国内经济“内外交困”之际,消费下滑趋势愈发明显(实物消费), 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约四分之一的网上消费,,2018年同比增速较2017 年下滑16.2%,拖累社会消 汽车类消费同比增速下滑也尤为剧烈:2018 年平均名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达4%(原因一是由网民规模的增 义同比增速为-3.3%,相较2017年同期的6.9%,低了速递减,导致网上消费增长放缓;二是2017 年网上 10.2%,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拖累达到2.6%消费暴涨,推高了基数,使得2018 年同比增速缩小) 2019年Q1汽车零售同比增速进一步扩大至-4.4%, 2019年Q1,网络零售同比增速进一步下滑23.7%,2018年国内经济“内外交困”之际,消费下滑趋势愈发明显(服务消费), 全国城镇及农村居民的人均教育、文化和娱乐消费支出同比增速在经历了2015和2016年两年爆发期后, 2017年下半年开始快速回落, 2018年已低于人均可支配收入或人均消费支出的同比增速水平,1054,800,1167,893,505 551,1369,1022,609,4002000,12001000800600,1400,教育,医疗服务,医疗器具与药品,教育、医疗等必要性消费对其他消费形成挤出效应 在2016 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比上年名义增长7.9%的情况下,教育支出增加17.3%,医疗服务增加14.4%,医疗器具与药品增加10.6%,教育支出增速是人均全部消费支出增速的2倍多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中的教育医疗支出部分(元)1600,2014,2015,2016,人口变迁带来消费变革:,中国移动互联网主战场的逐步转移,网民数,互联网普及率,82851,73125,60.00%,68826,64875,61758,51310,40.00%,45730,38400,30.00%,29800,61981,55678,30274,入网门槛进一步降低 ,互联网普及率接近六成 根据CNNIC的最新统计,截止2018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8.29亿人,互联网普及率59.6%。其中手机网民规模8.17亿人,占总网民的比例98.6%,70.00%7719859.60%55.80%53.20%50.30% 50.00%56400 47.90%45.80%42.10%38.30%34.30%28.90%22.60%20.00%10.00%0.00%,9000080000700006000050000400003000020000100000,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网民规模(万人)和互联网普及率,60.80%39.50%2334411760,97.50%90.10% 95.10%816987526585.80%6953181.00%74.50%69.30%66.20% 500064199735558,98.60%,120.00%100.00%80.00%60.00%40.00%20.00%0.00%,9000080000700006000050000400003000020000100000,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手机网民规模(万人)及其占网民比例,手机网民数,手机网民占整体网民比例,461.4,397.7,5004003002001000,2016,2017,2018,智能手机出货量连续走低,移动互联网流量逐步见顶 2018年我国智能手机出货量为3.98亿台,同比下滑14%;与此同时,我国移动互联网月度活跃用户规模达到11.38亿,但同比增速首次跌至4%以下2016-2018我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年度,百万台)600521.6,8.40%,16.60%,20.30%,18.40%,12%,0.00%,15.00%10.00%5.00%,20.00%,30.00%25.00%,移动互联网流量开始向下迁移 2018年中国三四线及以下城市移动互联网月度活跃设备达到6.18亿,占整体54.7%,已经超过原有的移动互联网主战场一二线城市中国移动互联网活跃用户城市等级分布,5.13,6.18,0,1,5432,76,非下沉区域,下沉区域,下沉区域与非下沉区域用户规模(亿),下沉区域:54.7%24.30%,1.05亿,移动互联网流量开始向下迁移 三四线及以下城市人均移动互联网单日使用时长增长均快于一二线城市,从绝对值上也实现反超,278.3,289.6,277.5,282.6,273.8,275.7,277.6,350.2,359.9,250200150100500,300,400,大盘,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城市,四线城市,五线及以下城市,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分城市等级人均单日使用时长变化(分钟)Dec-17 Dec-18,350+22.6% 341.2,+13.9%329.9,+19% 330.2,+19.5% 337,+24.3% 340.4,+27%,+29.6%,近6小时,增幅高于大盘,广袤的“下沉地域”成为“新蓝海”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我国一、二线城市城市的人口约占我国总人口的18.1%(共2.5亿人),三四五线及以下城市还有农村的人口占比达八成以上(共11.4亿人,其中3-5线城市人口5.79亿)未来继续新增的互联网用户主要也是来自于这部分地区,一线城市, 5%,9.70%四线城市, 21.30%,五线城市及以下,50.90%,2018年中国各线城市人口占比二线城市,13.10%三线城市,多重因素导致的“消费分级”,下沉区域已有的互联网用户以及吸纳进来的新网民原有集中在一二线城市的核心互联网用户学历生活&工作环境收入水平,2017年以来整体经济环境的变化家庭资产配置以及负债率的变化不同收入人群可支配收入的变化,以品效提升、 追求更高精品化和附加值为代表的消费现象与回归高性价比、追求物美价廉为代表的消费现象,消费分级,他山之石:日美消费流变, 映射中国人口圈层和地域分布:魔方经济体,消费分级,美国三大消费时代:从消费主义的繁荣到理性主义的回归, 近百年来美国消费变迁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大众消费时期、品质化消费时期及理性消费时期。,1920年起,“柯立芝繁荣”下美国进入大众消费时代,1920年代美国雇员的总收入增长46.93%消费不再是富有社会阶层的专利,而逐渐成为了整个社会的一种时尚观念,原本由上层社会,垄断的文化逐渐向商业化、世俗化、流行化、大众化的趋势发展,消费领域呈现繁荣景象,美国三大消费时代:大众消费主义主导(1920-1960)掀起第一次耐用消费品革命,大众娱乐方式渐丰: 每千人汽车保有量从1920年的87辆提高到1967年的500辆;, 1929年,近一半的美国家庭拥有收音机; 1960年,约有87的家庭拥有至少一台电视机; 电影在1920年代成为美国的十大主要行业之一; 观影人次从1922年平均每周4000万人次增加到,1929年的9500万人次,到1930年达到1.15亿人次。信贷消费渐成主流,促进了大众消费品的普及: 1920年代中后期,超过60%的汽车消费通过一,般信用支付或分期付款完成。洗衣机、留声机、家具、珠宝、服装等开始广泛提供信贷消费的服务。1927年,15%的零售商品销售额是以信贷形式销售的,1970年末开始,消费享乐主义泛滥,品质化消费崛起,1979-1989年间,1%的美国家庭年平均收入从28万美元增长至52.5万美元。“富有阶层在该阶段大肆购买雷克萨斯汽车、,劳力士腕表、万宝龙牌钢笔、全套品牌服装及艺术收藏品”,美国三大消费时代:品质化消费崛起(1970-1990)“雅皮士”风貌兴起成为品牌与品质化消费崛起的时代缩影: Yuppies:“年轻的都市专业工作者” ,从事需要,受过高等教育才能胜任的职业,如律师、医生、建筑师、计算机程序员、工商管理人员等。 在高档餐厅用餐、品上等的酒、穿名牌服装、用顶级化妆品、开豪华轿车,在衣食住行方面一律,追求品牌与品质女性逐渐成为职场中坚力量,品质消费需求凸显: 有学龄儿童的妇女进入职场的比例从1960年代,的30%上升到1980年的近2/3;1979年,已婚职业女性的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24%;女性逐渐进入职场,经济地位的提高使得以服,装、珠宝为主的品质消费需求爆发居民消费信用杠杆的增加进一步激发消费潜力:,居民债务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从1978年的59%上升到1990年的75%,90年代起,美国理性消费意识复苏,消费观念从崇尚名牌转向青睐价格,1996年,仅有25%的美国人相信未来五年的生活水平将会有所提高;近50%的美国国民认为,下一代的生活水平不会优于当前,美国三大消费时代:理性消费意识复苏(1990年以后)贫富分化加剧及千禧一代崛起是理性消费意识,复苏的两大驱动力量: 自1990年以来,美国收入差距不断加大。20%高家庭收入户占全美家庭总收入的比重在90年代初达到45%,中等收入和低收入家庭收入占比明显下降,千禧一代逐渐成为美国的主流消费群体,购物更加看重商品的性价比。71%的千禧一代将会在购买前上网比价,而超过50%的人则会在店铺之间比价名牌意识逐渐淡化,价格意识回归。轻奢品牌普遍300-500美元的定价远低于1000美元以上,的传统奢侈品,高端消费过渡为轻奢品牌的趋势愈渐明朗,日本消费变迁四部曲:洋化大众个性简约(理性),吸收前三波科技革命成果,社会 & 企业设备投资空前活跃,消费者全民奔小康,人口从 0.9 亿上升到 1 亿,出生率5%,后下降到2%人均 GDP 从 400 美元上升到 4000 美元,城镇化发展水平急剧上升,东京的地价也疯狂上涨。,日本消费变迁四部曲:大众化消费时代(1945-1974)“一亿总中流”现象:,1975 年左右,整个日本社会有将近 90% 的人都认为自己是中产阶级整个社会大量生产、大量消费,需求同质化导,致消费同质化,消费同质化之后就是生活方式的同质化代表性的消费品是“三大神器”,电视、冰箱、洗衣机。代表性零售业态是百货和 GMS,GMS = 连锁+超市+折扣店,主要满足“新中产”standard package(标准化包装) 和 one stopshopping(一站式购物) 的消费心理。,居民追求消费品的“大”和“量”,主要体现在对耐用消费品的需求上日本家庭各类家电拥有率%,日本百货和超市连锁的销售额和份额(1958-1972),连锁超市业态兴起,日本消费变迁四部曲:个性化消费时代(1975-2004),1980年之前,由于两次石油危机和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的崩溃,整个日本经济都很低迷,出现阶层分化。消费主题从量变到质变,整个日本市场出现了一些不同的用户画像: 注重标签的差异化,本土潮牌诞生,注重个人喜好而不是别人的目光,“创费”萌芽开始出现(创意性消费)开始关注高性价比注重精神和文化消费,文化和产业开始互相渗透,众多文化研究所诞生GMS(大型综合超市)依然是市场主力,但品类杀手(Category Killer)开始崛起 品类杀手指营业面积较大但商品品类经营较少的连锁专卖店。靠在某一行业领域超强的资源整合能力,几乎可以穷尽某个行业的单品供给,进而穷尽消费者对这一品类的需求,极致低价和极致性价比业态:,百元店和 SPA 业态(企业全程参与商品设计、生产、物流、销售等产业环节的一体化商业模式)开始出现1985 年后,便利店业态强势崛起,主打高频刚需,动销特别快,日本在第二消费时代经历粗犷扩张后,很多企业意识到对于资源匮乏的日本来说,低成本,低消耗和高效率的运营是至关重要的,于是开始转向精细运营1980年之后进入泡沫经济时期90年代泡沫经济开始破碎,同时开始失去的20年奢侈品狂欢,房地产泡沫(当时银座周边的地价,能买下美国整个德州)。出生率降低,已经出现老龄化的端倪日本便利店门店数和销售额,日本消费变迁四部曲:简约(理性)消费时代(2005-至今),泡沫经济破碎之后,日本房地产周期开始上升,日本又出现一个 Golden Cycle,开始出现人口减少的趋势,出生率降到 0.8%,老年人口占比 30%,人均 GDP 低速增长,城镇化,2008-至今: 零售企业开始进行企业并购和业态融合,永旺和 7&i(7-11 母公司)开始长期霸占行业头部位置 折扣店(尾货)商业模式抗周期,业绩增长迅速,便利店业态开始积极探索 进行线上线下的融合在人口减少、社会人口老龄化、外国游客增加、国民收入停滞等影响下,日本药妆店企业开始崛起,成为目前日本增速最快的零售业态,发展水平上升五大消费特征:,Brandless(无品牌)。从差异化时代走来,当泡沫破碎时,人们开始撕掉标签、隐藏标签,MUJI 就诞生于这个时期,注重高性价比。因为收入紧缩,人们不再为商品的高品牌溢价和高流通成本买单,优衣库兴起注重感情寄托和连接,宠物经济市场开始兴起,开始步入超老龄化社会,养老地产和老年劳动力再回流支援等新经济开始兴起开始步入单身社会,单身人口占比 35%,开始出现孤,独死现象,一些生活支援服务和便利型消费受青睐,1995-2008: 百货业开始迅速进入萧条 以百元店为代表的极致低价业态迅速崛起,日本百元店龙头大创集团的销售额和门店数,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超过14亿的人口巨大的市场总量,复杂的用户圈层魔方经济体消费分级,中国:消费分级的魔方经济体乡镇和农村四五线城市二三线城市新一线城市北上广深293个地级市14个地区30个自治州3个盟的行政地域,以品效提升、 追求更高精品化和附加值为代表的消费现象与回归高性价比、追求物美价廉为代表的消费现象,人口两极:00后&新老年, 新的内容需求和消费需求带来新机会,4.10%3.30%,30%26.80%23.50% 23.50%19.60%17.50%15.60%13.20%,5.90%5.20%,6.60%5.20%,0.00%,10.00%5.00%,30.00%25.00%20.00%15.00%,35.00%,10岁以下,10-19岁,20-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60岁及以上,Dec-17,Dec-18,人口两极的新增长 中国网民的增速,从20-39岁的高点,向两端迁移。其中低幼、银发和中老年网民进入高速增长期,而且这部分人口从总量上来说,也具备挖掘的较大潜力中国网民年龄结构,人口两极的新增长 根据Questmobile2019年4月发布的最新报告,2019年Q1 18岁以下及46岁以上移动互联网用户的增速(用户总量和使用时长)更为亮眼,且对高龄用户的渗透逐渐加深,46岁以上用户时长增速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778.5,14.5,906.5,42.5,25-30岁,464.6,21.3,36-40岁,983.3,64.4,31-35岁,360.2,24.9,41-45岁,373.2,24.4,46岁以上,规模增量构成(万人) 18岁以下 总时长增量构成(亿小时)19-24岁,6%,4.1%,3.5%,3.6%,3.4%,3.7%,5.1%,同比增长率,424.5 16.3 21.2% 同比增长率,5.9%,13.7%,20.8%,13.3%,20.9%,28.8%,-1.00%,1771,1702,1647,1599,1593,1617,1585,1591,16041592,1689,1655,1523,-4.00%,-3.00%,-3.00%,0.00%,2.00%,-2.00%,1.00%,1.00%,0.00%,1%,2%,0%,3%,-2%,186713%1723,-8%,-10.00%-12%-15.00%,-5.00%,0.00%,5.00%,15.00%10.00%,4002000,600,12001000800,1400,200018001600,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出生人口数1595 1608,增长率1635 1640,人口总量超过3.1亿的00后 从2000年开始,我国出生率进入下滑通道。2016年全面二胎政策的放开,短暂刺激当年的出生人口达到近20年最高峰,但2017年又迅速回落。2018年出生人口1523万人,是1952年该数据存在以来最低值2000-2018年中国出生人口(万人)及增长率,31%,24%,10%,12%,0%,15%10%5%,20%,35%30%25%,没有,1-999,1000-1999,2000-4999,5000及以上,00后存款金额(元),平均1840元一线城市00后存款高达2890元/23%,00后的生活环境:已形成自主的金钱支配意识 中国三线及以上城市中生活的00后,物质生活优越,有清晰的存款意识与花费计划,愿意为特定目标储蓄( 80%的00后有明确的存款使用目标),愿意为兴趣买单(对个人零花钱拥有绝对话语权与支配权),19%,26%,28%,16%,11%,0%,15%10%5%,30%25%20%,100-300,301-500,501-800,801-1000,1000-2000,00后每月可支配零花钱(元),平均600元/人一线城市19%,*TGI指数=00后群的标签占比/00+90后用户的标签占比*100。TGI低于100代表该类用户拥有某特征的占比低于活跃大盘用户,高于100则代表于活跃大盘,152,144,131,121,111,106,100806040200,120,160140,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00后到访过的国家TGI,数据来源:中国青年研究从90后到00后:中国少年童发展状况调查报告;红杉资本创造未来-00后泛娱乐消费研究报告、诚美资本 46,00后的生活环境:国际化视野和智能移动化生活 00后从小就跟随父母走出国门看世界,智能手机成为标配,过半数的00后同时拥有手机、平板和手提电脑,智能手表成为新宠,94%,49%54%,29%,0%,20%,40%,60%,80%,100%,智能手表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电子书,00后拥有智能移动设备的比例,47,60%50%40%30%20%10%0%,90后的父母,00后父母,90后的老师,00后的老师,愿意听孩子意见的父母占比29%19%,允许学生辩解的老师占比53%48%,00后的生活环境:家校管教更民主 愿意听子女意见的父母和允许学生辩解的老师,比例都较90后增加。00后拥有相对更自由、更民主、更受尊重的成长环境,00后的价值观,懂即自我:以对某领域的深刻见解和成果来定义自我自我认知早:66%的00后表示“有很多决定都是我自己做的”;尝试多种兴趣,很早就认定自身所长领域的深度更能代表自己: 72%的00后表示“个在某领域的深刻见解和成果更能代表自己,倾向于倾向以领域的知识深度,甚是创造力,来代表自己,现实:积极获取资源来发展自己的领域意识到家庭资源的重要:65%的00后意识到原生家庭资源决定了自己的发展,而且他们不羞于利家庭资源去发展自己的兴趣积极获取资源来发展自己的领域:73%的00后会主动获取资源来发展自己感兴趣的领域,移动互联的发达也降低了获取家庭以外资源的难度,平等:跟任何人的对话方式都是一样权威感低:69%的00后如果遇到不懂的问题后,在询问专家后还是会自己去查资料习惯表达想法:53%的00后会在长辈面前勇于发表自己的想法;45%的00后会对社会和国家发生的大事发表自己的意见,启发:提升增强00后兴趣认知、引导他们深度参与和共同创造,有(认知)等级层次体现的泛知识类、兴趣类产品,数据来源:腾讯00后来袭00后研究报告、诚美 48 资本,00后的价值观,包容:接受同伴跟自己之间的差异渴求对同伴的归属感:75%的00后表示希望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和同伴在一起尊重他人不同:00后在社交平台上了解到他的观点,就算意不,他们也能玩在起。66%的00后表示当看到朋友观点和自己不一样时,第一行为反应是表示理解,适应:知道对什么人要展现什么形象产生形象管理意识:他们会根据不同群体控制自己的言行。69%的00后会在不同人面前展现不一样的自己打造形象难度降低:现在只要APP去制造内容,就可以控制在不同平台上的形象,关怀:关心自己所在的群体产生群体意识:61%的00后认为群体利益比个人利益更重要为群体做出行动: 61%的00后会关注国家和社会发生的大事,不管和自己有没有关系,数据来源:腾讯00后来袭00后研究报告、诚美 49 资本,启发:塑造展示00后多样性个人形象(如虚拟形象、声音语音、特效视频、心理情绪)以及提高00后对社会参与度(如慈善和公益)的社交类产品,00后的消费态度/动机,为兴趣消费,建立人设,形成社交消费助力完成自我形象塑造:62%的00后会对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投入很多时间和金钱,建立起人设,体现存在感;46%的00后通过消费不同的品牌和产品,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来寻找什么适合自己;通过消费把圈子“买”出来:65%的00后想跟朋友有共同语言,消费能带来谈资和和社交的资本,吸引志同道合的人,成功进入社交圈,维系社交关系,向往专注且有信念的品牌和偶像投入自己擅长的领域,同样希望所喜欢的消费品牌和偶像也是这样:60%的00后希望自己所喜欢的品牌在经营的领域有独到的见解和成果;92%的00后认为偶像也应该坚持自己的兴趣(偶像在某一个方面方面具有特长或重度兴趣爱好的人设),具备理性消费意识 在自己能力范围内消费:84%的00后不会消费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东西 KOL影响力降低:仅有16%的00后认为博主或主播推荐的商品比明星的推荐更值得相信 朋友社交推荐更频繁:60%的00后会在社交平台上发一些内容给朋友,以激发互动和消费 国产品牌不比国外差:超过50%的00后认为国外品牌不是加分项,启发:有独特价值观输出的品牌、高性价比的国货品牌、基于兴趣的社交电商50,51,84%,74%,81%,57%,85%,85%,70%,44%数据来源:红杉资本创造未来-00后泛娱乐消费研究报告、诚美资本,60%50%40%30%20%10%0%,90%80%70%,00后泛娱乐消费现状 网络社交、音视频、游戏类占据八成以上00后泛娱乐类消费市场; 87%的00后在泛娱乐类应用有过付费行为,付费偏好Top5包括游戏类、音乐或视频、网络社交、旅游出行和动漫(动漫是唯一00后女性用户付费比例高于男性)。00后付费偏好最高的泛娱乐类应用00后最常使用的泛娱乐类应用,52,数据来源:红杉资本创造未来-00后泛娱乐消费研究报告、诚美资本,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