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国海外投资指数.pdf
经济学人智库(The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的报告 中国海外投资指数2017 eiu经济学人智库(The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或者The EIU)是经济学人集团(The Economist Group)的研究部门。1946年以来,我们凭借国别分析、宏观经济研究和预测方 法等领域的专业知识为决策者提供所需信息,帮助工商业、金融机构和政府部门把握世 界趋势、发现机遇和规避风险。 当今世界面临的诸多问题都有其国际性(或全球性)的一面。从这个意义上说,经济学 人智库在分析全球化的影响和演变,以及宏观经济预测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经济学人智库同样也帮助世界了解中国。我们的中国研究服务(Access China)提供中国 31个省和292个地级市的经济数据和预测服务,并对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国际化、区域 和产业发展等细分领域提供深度分析报告。 另外,经济学人智库还提供定制咨询服务和一整套标准化产品帮助中国客户了解全球市 场,如非洲和拉美等。这些产品和服务包括我们久负盛名的国别报告、经济预测分析以 及针对当地商业环境的国别风险评估。中国海外投资指数2017 The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Limited 2017 1 目录 前言 2 I. 各国总体排名 32015 年以来的ODI趋势 5 II. 六大产业排名 7汽车 7消费品 9能源 11金融服务 12医疗 14电信 15 III. “一带一路”倡议 17 IV. 结束语 21 V. 附录 22中国海外投资指数2017 The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Limited 2017 2 前言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DI)的增长前景似乎已趋于黯淡。2016 年是此类投资的丰收年,但 2017 年前十个月中国ODI同比骤跌40%。中国政府在2016 年底推出了一系列遏制“非理性” 境外投资的政策,旨在抑制资本外流,目前看已颇有成效。 尽管如此,当前仍是关注中国企业国际扩张的大好时机,经济学人智库(EIU)认为近期 中国ODI下降是暂时的。尽管审批程序可能会更复杂,但中国企业不会停下走出去的脚步。 他们对外投资的动机也没有改变通过开拓新市场、获取先进技术来实现营收增长。2013 年中国政府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旨在加强中国和60多个国家(大部分是发展中国家)之 间的贸易和投资纽带,这也为一些企业走出去注入了新动力。 这份报告中,我们更新了2013 年和2015 年两次发布的“中国海外投资指数”,基于“机 遇”和“风险”两大类57 个指标对59个主要经济体进行排名。 1我们还新增了六大产业排 名,以满足同类型的企业的需要。附录包括研究方法和指数构成。 中国海外投资指数2017 的主要结论包括: 新加坡取代美国成为对中国最具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得益于其卓越的商业环境,与 中国密切的经贸往来,和便利的地理位置(可辐射整个东南亚市场)。美国排名下降可部分 归因于美中贸易摩擦升级。中国香港排名第三。 尽管排名靠前的仍多为发达经济体,但新兴市场呈现上升趋势。2015 年以来,随着大 宗商品价格企稳,众多发展中国家经济前景向好。“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企业投资沿线 各国提供了额外的激励。排名显著上升的国家包括马来西亚(第四名)和哈萨克斯坦(第 12 名)。另有几个发达国家排名大幅下降,尤其是英国,排名下降28位至第40名,主要由 于英国退欧导致的经济增长前景恶化。 六大产业排名中稳居前列的国家包括美国、日本、印度和伊朗。美国和日本为中国企业 并购提供了技术和品牌,而印度和伊朗经济高速增长,市场潜力巨大,中国企业更具竞争 力。1经济学人智库报告“中 国海外投资指数2015 ” 下载链接: eiu/public/thankyou_ download.aspx?activity=do wnload fDiMarkets; The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20 17 111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中国海外投资指数2017 The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Limited 2017 7 II. 六大产业排名 除了总体排名外,我们还为六大产业提供了单独的排名,以评估在相关产业哪些国家对中国 投资者最具吸引力。这六大产业包括汽车、消费品、能源、金融服务、医疗和电信,它们同 时也是EIU“行业简报”服务所涵盖的产业。构成产业指数的指标包括该国的宏观市场预测 和相关产业数据。对相关产业的投资反映了中国投资者两方面的需求:一是发掘当地市场潜 力,二是获取技术和品牌。 汽车 汽车产业对中国ODI最具吸引力的国家是日本和美国。两国拥有为数 众多的世界级品牌和最高数量的汽车相关专利。不过日本的汽车市 场相对封闭,对于寻求并购的中国企业难度更大。而美国对中国投 资其汽车产业历来持有更开放的态度。 在排名靠前的国家中,除了像日本、美国、德国和韩国这样能为 中国投资者提供大量并购机会的发达国家,也包括了适合绿地投资 和汽车销售的发展中国家。伊朗是最具潜力的绿地投资目的地(排 名第三)。中国企业开拓当地市场也有一定优势,因为伊朗是中国 品牌汽车最大的进口国。 技术收购 美国和日本高居榜首反映出中国汽车企业对技术收购的重视。近五 年来中国对汽车产业的ODI达到了273 亿美元,其中并购投资占比超 过了80%。在汽车产业中,中国对欧洲投资最多,占汽车ODI总量的 60%;而非洲占比最低,仅为5%。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后,欧美企业估值偏低,是中 国买家的首选投资目标。德国家族经营的汽车零配件企业尤其受欢迎。不过,尽管德国汽车 工业优势明显,但由于当地市场增长前景较弱,因此德国未能取得更高的排名。 安徽中鼎是中国汽车ODI的领跑者。该公司是主营橡胶密封件生产的汽车零配件厂 商。2007-2016年,中鼎收购了四家德国企业和五家美国企业,拓展了自身在供应链中的业 务范围,从单一橡胶制品延伸至自动化工程、电动车冷却技术和电池控制系统等领域。2010 年以来,安徽中鼎的年销售额保持着年均32.4%的增速,2016 年达到135 亿元人民币,其中海 外市场的贡献超过了一半。 万向集团在海外市场也颇为活跃。该公司也是一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它在2013 年收购 了美国破产企业A123,在次年收购了豪华电动汽车厂商菲斯克(Fisker,目前已更名为 Karma)。万向的这一战略不但提升了其国际知名度,在国内市场也赢得了回报:2016 年 底,中国政府批准了Karma在国内新建一座电动车生产厂。 中国海外投资指数 排名 汽车 1 日本 2 美国 3 伊朗 4 印度 5 越南 6 俄罗斯 7 阿尔及利亚 8 智利 9 德国 10 韩国 资料来源:The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中国海外投资指数2017 The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Limited 2017 8 开拓新兴市场 中国的汽车企业在努力开拓新市场。在国内市场中,外国汽车品牌占据了主导优势,这促使 本土汽车厂商把眼光投向海外市场,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这些市场中的大多数消费者并不具 备购买顶级品牌汽车的经济能力,因此给中国相对低价的品牌创造了机会。2016 年中国品牌 小轿车的三大进口国分别是伊朗、智利和墨西哥。 非洲也成了中国车企的一大目的地。中国重汽、东风、一汽、福田和江淮汽车等主营商用 车的国企是主力军。在非洲地区由中国主导的基建项目为中国车企创造了难得的机遇。一汽 在2012 年已经在南非投资建设了一家卡车厂,江淮和福田则主要投资阿尔及利亚。中国的小 轿车厂商进入非洲相对较晚,但吉利和奇瑞两家车企在埃及投资的工厂也都已投入运营。 中国车企在东欧国家大有可为,尽管会面临来自全球领先品牌的激烈竞争。2012 年和2017 年,长城汽车分别在保加利亚和俄罗斯建立汽车生产厂。长城旗下部分畅销车型,如性价比 较高的“哈弗”SUV等,可能会获得东欧消费者的青睐。 行业趋势 从技术收购角度看,电动车(中国国内将其并入了新能源汽车范畴)和无人驾驶汽车可能成 为未来ODI的投资重点。“中国制造2025”产业政策保证了对这些行业的资金和政策支持。 中国互联网巨头百度在重点研发无人驾驶汽车,其投资也已延伸到美国。另一家科技公司腾 讯在2017 年3 月投资了美国电动车厂商特斯拉。 ODI % Global Investment Tracker; The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中国海外投资指数2017 The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Limited 2017 9 这些努力相应地会为中国企业创造市场机遇,包括在那些它们尚 未站稳脚跟的发达市场。这些企业在小轿车市场无法与老牌车企匹 敌,但在新兴电动汽车领域却大有可为。2017 年10 月,中国电动车 领军企业比亚迪在美国加州投资的工厂正式投入运营,专门生产电 动巴士。 消费品 在消费品行业,最受中国投资者青睐的十大目的地既有发达市场, 也有新兴市场。美国位列第一,得益于其一流的零售品牌、物流体 系和广阔的零售市场。排名第三的韩国零售市场发达,与中国经贸 往来密切,其智能手机拥有率全球第一,直接推动了电子商务(中 方的一大优势)的繁荣。东盟几个成员国也跻身排行榜前十名,这 些国家高速增长的人口和收入为消费品企业提供了发展机遇。我们 预计印度和伊朗的消费市场需求将会出现强劲增长。 满足中产阶级的消费需求 中国日益壮大的中产阶级是消费品行业ODI的一大驱动力。目前中国约10% 的人口是“中高 收入”消费者(我们的定义是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在1 万美元以上的人口),我们预计2030年 这一比例将达到35%。 2尽管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品生产国,但本土产品的质量和品种还 不能完全满足中产阶层的需求。因此,中国消费品企业通过收购海外食品、化妆品、服装 和家电等领域的知名品牌来提升产品线。 复星集团在消费品品牌的国际并购上最为活跃。其海外收购热潮始于2011 年,当年它收购 了希腊时尚品牌Folli Follie的少数股权,此后又相继投资了美国女装品牌St John,意大利定制 男装零售商Caruso和德国时装品牌Tom Tailor。复星最近的一宗收购交易是在2016 年购买了法 国服装品牌IRO 的部分股权。其它积极从事ODI的中国服装公司还包括如意集团和“七匹狼” 等。 中国食品和饮料公司在国际并购上也表现出同样高涨的热情,它们通过收购国际品牌来 消除国内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的担忧。中国最大的肉类食品生产商双汇集团于2013 年斥资47 亿美元收购了美国猪肉食品厂商Smit hfield。上海的光明食品集团也在积极开展收购,对象 包括新西兰的肉类食品生产商Silver Ferns、两家新西兰乳业公司(新西兰乳业公司和Synlait Milk)、和一家以色列乳品公司Tnuva。光明收购这些乳业公司是为了满足国内对于外国婴幼 儿配方奶粉的需求。 当然并非所有的交易都一帆风顺。2017 年4 月,光明食品就出售了在2012 年收购的英国谷 物食品品牌Weetabix约60%的股份,因为中国消费者尚未广泛接受麦片作为早餐。 中国海外投资指数 排名 消费品 1 美国 2 马来西亚 3 韩国 4 越南 5 新加坡 6 菲律宾 7 印度 8 伊朗 9 印度尼西亚 10 罗马尼亚 资料来源:The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2经济学人智库报告“ 中国消费者2030”下载 链接:eiu. com/public/thankyou_ download.aspx?activity=do wnload fDiMarkets; The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20 17 111 中国海外投资指数2017 The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Limited 2017 11 能源 发展中国家在能源排行榜上居于前列,尤其是东南亚和南亚各国。 这些国家经济迅速增长而能源基建滞后,因此对相关行业投资存在 巨大需求。排名前三位的印度、伊朗和巴基斯坦长期饱受缺电之 苦。而另外几个国家凭借丰富的资源跻身排行榜前十。俄罗斯排名 第七,由于其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丰富储量,加上与中国接壤的 优势地理位置。伊拉克也凭借丰富的能源储量位列前十。 煤炭和电 过去几十年来,中国对煤矿和煤电的ODI一直在增长。俄罗斯和澳大 利亚煤炭储量丰富,是中国投资高品质煤的首选。不过,由于中国 政府着力降低本国对于煤炭的依赖,投资者近年收购海外煤炭资源 的热情有所降温。中国企业转而投资国外(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 煤电项目,主要目的地包括印度、印度尼西亚、蒙古、越南和土耳 其。 电力行业的ODI也开始加速增长,国有企业在其中扮演着主要角色。2016 年,上海电力以 18 亿美元收购了巴基斯坦的发配电公司K-Electric。2017 年,中国最大的电力企业国家电网斥 资57 亿美元收购了巴西最大的配电公司CPFL Energia。 石油和天然气 在石油和天然气领域,中国投资集中于储量丰富的国家。国内能源三巨头中石油、中石 化和中海油是投资主力军。北美是最受欢迎的投资目的地。2012 年,中石化投资22亿美 元收购了美国Devon Energy公司33%的股份,成为中方在北美地区最大的一笔能源交易。但 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是目标公司的估值:几家中方企业就错误的在2014 年油价高位时收购了 加拿大的相关资产。 在中亚地区,哈萨克斯坦是油气行业最受欢迎的投资目的地。2013 年,中石油投资53亿 美元收购了哈萨克斯坦国家油气公司8%的股权。中东地区的两大产油国,沙特阿拉伯和伊 朗反而受到的关注较少。不过对伊朗制裁的解除很可能推动对伊投资的增长。区内国家伊拉 克则是中国企业的一个重点投资目的地。 在拉美地区,中国油气巨头最看重的是石油主产国巴西和委内瑞拉。2016 年,中石油向 委内瑞拉国有油气企业PDVSA投资15 亿美元。但是,投资南美能源行业的风险和回报同样突 出。拉美石油公司在历史上多次债券违约。而且由于其石油产量主要来自深海钻井,导致这 些公司的生产成本居高不下。 中国海外投资指数 排名 能源 1 印度 2 伊朗 3 巴基斯坦 4 越南 5 印度尼西亚 6 菲律宾 7 俄罗斯 8 泰国 9 中国香港 10 伊拉克 资料来源:The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中国海外投资指数2017 The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Limited 2017 12 行业趋势 中国在可再生能源上的比较优势有助于它们走向全球。中国在该领域的海量投资将本土公司 锻造为全球领军企业。与发达国家的竞争对手相比,它们有明显的成本优势。 中国在水电领域积淀深厚,因此该行业一直是投资热点。2016-2017年,中国企业完成了 多宗备受瞩目的交易: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收购了美国Duke Energy在巴西境内的十座水电 站,中国土木工程集团则宣布将在尼日利亚建设一座水电站。不过,水电项目也容易卷入争 议漩涡,主要由于其对环境的影响。2017 年11 月,尼泊尔和巴基斯坦便取消了几个中方投资 的水电站项目。 中国进军海外的另一领域是太阳能和风能。近期的投资计划包括:中国英利集团在2016 年1 月在泰国建设太阳能板厂;同月,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签署协议在哈萨 克斯坦建设风电场。2017 年3 月,中国宣布将在巴基斯坦建设一座太阳能发电厂和四座风电 场。 在核能领域,中方投资主要集中在建设中国自主研发的“华龙1 号”(借鉴了法国能源公 司阿海珐的设计)和CAP1400(基于美国能源公司Westinghouse的设计)核反应堆方面。 核电项目利润丰厚。2015 年10 月,中广核集团宣布将联合投资、建设、运营英国的欣克利 角C核电项目。2017 年9 月,中国在巴基斯坦境内建设的第四座核电站完工。2017 年11 月,中 方有阿根廷、罗马尼亚和土耳其等国的核电项目在建。 金融服务 在金融服务业ODI上,美国对中方最具吸引 力。美国的金融市场规模庞大且发展成熟, 银行业经营风险低,宏观经济健康,货币和 利率波动性较低,其一流金融公司的数量也 居全球第一。亚洲金融中心香港和新加坡分 列二三位,二者同属“一带一路”国家,且 都在寻求成为相关中方投资的中介方。其他 进入排名前十位的多为西欧国家。东欧的波 兰和斯洛伐克是其中的例外(这或许出人意 料),这两个国家拥有稳定的经济、金融体 系和欧盟市场准入,但金融服务业规模较小 则是两国的短板。 市场机遇更好但风险高的国家在榜单上的 排名较低。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 菲律宾等高速增长的亚洲国家排名靠前,得益于较低的金融风险和不错的资产回报。但对于 投资者而言,这些市场的一大缺陷是缺乏金融风险对冲工具。多数拉美国家排名靠后,其中 委内瑞拉和阿根廷排名最低。而非洲前沿市场国家则在榜单倒数,由于其金融体系缺乏监 管、资产负债表状况糟糕,因此金融行业风险很高。 中国海外投资指数 排名 金融服务 1 美国 2 中国香港 3 新加坡 4 瑞典 5 瑞士 6 斯洛伐克 7 波兰 8 挪威 9 英国 10 加拿大 资料来源:The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中国海外投资指数2017 The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Limited 2017 13 焦点转移 近年来,中国金融服务业ODI的地理分布和投资者构成日趋多元。之前,国有商业银行主导 海外投资,其中标志性的交易是工商银行在2007年收购南非标准银行20%的股权。2012 年, 中国建设银行收购了巴西的WestLB银行,在次年又收购了巴西工商银行的部分股权。但有些 投资并不成功,比如建行对巴西投资的时点就不合适,因为当时巴西经济已现衰退信号,其 本土银行的估值将会走低。 国内金融行业自2014 年起日趋成熟,ODI出现了新动向。投资主体不再仅限于大型银行, 一批金融服务公司也成了主力军,这得益于它们在保险和理财业务上的丰厚回报。它们希望 通过全球资产配置来对冲国内风险,同时海外资产较低的估值也极具吸引力。这些新兴金融 服务公司也在尝试开拓新的海外市场。 安邦在2014 年和2015 年分别收购了两家比利时保险公司(Fidea和Delta Lloyd)和一家荷兰 保险公司(Vivat)。2014 年和2016 年,复星集团分别收购了两家葡萄牙银行(Banco Caixa Geral和Banco Comercial Portugus)的部分股权。民生银行(中国首家民营银行)于2016 年收 购了瑞典的思诺国际保险公司。海航集团在2017 年初进军海外金融市场,宣布(计划中或 已完成)收购德意志银行(德国)、UDC Finance(新西兰)、英国耆卫保险公司(英国)和 Skybridge Capital(美国)。 这些交易规模之大引起了中国监管部门的注意,后者主要担心部分投资是在为资本外逃 打掩护。不过,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金融投资都流向了基本面稳健的国家,应被视为投资 机构资产多元化的自然选择。 行业趋势 加强监管意味着金融ODI可能会降温, 除非政府放宽对人民币汇率的管控并开放资本账户。 人民币国际化(近年陷入停摆)可能会为国内银行创造更多的海外投资机遇。 ODI20 13-2017 10 Global Investment Tracker; fDiMarkets; The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20 17 111 0 1 2 3 4 5 中国海外投资指数2017 The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Limited 2017 14 国家会继续鼓励国有银行将“一带一路”沿线作为ODI和资金放贷的重点。而这些银行面 临的难题是如何开发风险管理和分析工具对投资企业加以评估。缺乏经验和相关人才是另一 大挑战。中国大多数金融公司只会设立一个统管海外业务的部门,而没有针对发达市场和新 兴市场分别成立业务管理机构。 金融科技是值得关注的新兴领域。国内金融科技行业的发展独立于国家银行体系,而民 营公司在其中发挥了领头作用。阿里巴巴的支付宝和腾讯的微信支付均采用了尖端的移动支 付技术,但海外市场(华人群体除外)的渗透率迄今为止并不高。阿里巴巴的蚂蚁金服和京 东金融(隶属于电商企业京东)也借助金融科技推出了多种金融服务,包括理财、贷款和支 付计划等。这些金融服务未来的国际竞争力可能是国内传统银行所无法企及的。 医疗 中国医疗行业ODI排名前十的均为发达国 家,因为它们优质的医药产品和技术。在现 阶段,中国制药和医疗企业主要着眼于并购 以提升其在国内的竞争力,而非开拓新的市 场。排名前三的是美国、日本和瑞士。得益 于生物技术和医学研究的雄厚实力,以色列 也位居榜单前列。 国内医疗领域支出的上升带动了医疗 ODI。据我们估算,以美元计算,国内人均 医疗支出从2008年的161 美元上升至2016 年的 469美元。政府扩大社保覆盖面的努力提高 了国民在医疗上的整体消费;中国数十年的 独生子女政策加速了人口老龄化,进一步导 致医疗支出水涨船高。国内对于优质医疗服 务和产品的需求也在提高,促使本土企业通过收购海外公司来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 在医疗设备和技术领域,美国和德国是中国企业的首选。三诺生物(中国生物传感器技 术公司)是该领域的领军企业。2016 年,三诺收购了两家美国企业,一家是临床即时医疗诊 断产品生产商PTS Diagnostics,另一家是专攻糖尿病检测技术的Nipro Diagnostics。 制药公司是另一大收购目标。中国医药企业开展ODI,除了想提高研发能力以外,也因为 国内消费者普遍认为西方品牌的产品更安全。2017 年4 月,科瑞集团斥资15 亿美元收购德国 的血浆产品生产商Biotest,但这笔交易遭遇了监管障碍,目前尚未最终敲定。上海复星医药 (复星集团的子公司)已收购了印度制药公司Gland Pharma的多数股权。2017 年8 月,复星宣 布参与竞标收购美国专用药厂商Arbor Pharmaceuticals。 收购外国私立医院是新的趋势,这也符合中国政策,因为中国政府一直在努力提高医疗 机构质量并引入民营资本。中国企业主要着眼于海外中高端医院,重点关注癌症治疗、心脑 中国海外投资指数 排名 医疗 1 美国 2 日本 3 瑞士 4 韩国 5 以色列 6 德国 7 瑞典 8 挪威 9 丹麦 10 法国 资料来源:The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中国海外投资指数2017 The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Limited 2017 15 血管疗法、眼科和美容整形等领域。2016 年,上海绿叶医疗集团收购了Healthcare Australia, 澳大利亚最大的私立医院运营商之一。 行业趋势 未来,中国医疗ODI将不再满足于旨在提升国内市场地位的并购交易,抢占全球市场份额也 将是一大动机。发展中国家可能存在最大的机遇,因为中国公司与发达国家的竞争对手相比 更具成本优势。一些公司已经开始海外扩张。2016 年人福医药集团(中国最大的制药企业之 一)投资8,000万美元在埃塞俄比亚建设制药厂。复星医药开发的抗疟药Artesun已为部分非 洲国家广泛采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医疗产品和服务的品质会逐步提高,中国企业在国际市 场会更具竞争力。“中国制造2025”战略将医疗服务列为重点发展行业,这意味着该领域将 获得充足的研发融资。 在医疗物联网技术应用方面,中国企业也将更具国际竞争力。腾讯公司斥巨资开发远程 健康监控、健康数据库、数据通信和药房自动化等移动医疗应用技术。医疗物联网技术未来 会成为中方ODI的一大目标。 电信 电信ODI的前十名榜单体现了中国投资者对发达市场科技收购的需 求以及新兴市场对电信基础设施的需求潜力。日本和美国名列前两 名,受益于其通信技术创新能力、在半导体行业的主导地位和信息 技术领域的整体实力。位列第九位的巴基斯坦则是南亚地区最大的 电信市场之一。我们预测巴基斯坦对宽带、互联网服务和移动电话 的需求在2018-2022年将高速增长。作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代 表国家,巴基斯坦在吸引中国投资方面有着更大的政策优势。 国家政策扶持 中国的电信ODI已呈井喷增长态势。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中国企业 在2016 年实施了109 宗信息通信ODI,涉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 术服务,投资额猛增214% 至264亿美元。从地理分布上看,2016 年信 息通信技术ODI主要投向了美国,占总额的29%,其次是欧盟和东盟 国家。华为和中兴等电信企业早已在大多数市场站稳了脚跟。 国家政策为中国信息通信ODI提供了更多支持,尤其在发达国家。“中国制造2025”战略 为集成电路、软件和智能制造设定了本土化和市场份额目标。中国由此在全球掀起相关行业 的收购热潮,以获取技术和工艺。清华紫光(中国领先的半导体公司)已收购了两家美国 芯片厂商(RDA Microelectronics和Lattice Semiconductor)。其它备受关注的投资包括:华为在 2016 年斥资4,200万美元收购以色列通信技术安全初创公司Hexatier;阿里巴巴在2017 年收购 美国汇款服务公司Moneygram(正在进行中),这是它国际移动支付扩张战略的一部分。 中国海外投资指数 排名 电信 1 日本 2 美国 3 印度 4 土耳其 5 埃及 6 巴基斯坦 7 以色列 8 哈萨克斯坦 9 菲律宾 10 马来西亚 资料来源:The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