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住宅楼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pdf
编号:XY2014-01-37评价单位: 广西南宁新元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公章)项目负责人: 田 川项目名称: 南宁南东区职工住宅楼(二期)建设项目建设单位: 南宁铁路局环评文件: 环境影响报告表主要编制人员及分工姓 名 工作类别 证书类型 证书编号 签 名田川 项目负责人 登记证 B29250060300肖瑶 编 写 上岗证 B29250013陈利娟 编 写 上岗证 B29250011杨俊秀 审 核 登记证 B29250040400国环评证乙字第2925号南宁南东区职工住宅楼(二期)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公示稿)建设单位:南宁铁路局评价单位:广西南宁新元环保技术有限公司编制日期:二0一四年三月2目 录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1二、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6三、环境质量状况. 11四、评价适用标准. 15五、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17六、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25七、环境影响分析. 27八、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50九、环保投资估算. 52十、产业政策、选址及总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 53十一、结论与建议. 56附图:附图1 项目地理位置图附图2 项目周边环境现状彩图附图3 项目总平面布置图附图4 南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附图5 项目所在区域污水规划图附图6 南宁市市区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示意图附图7 南宁市城市区域声环境功能区划附图8 项目鸟瞰图附图9 设计红线图附图10 南宁市水功能区划图附件:附件1 环评委托书附件2 项目土地使用证及宗地图附件3 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项目的投资计划附件4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1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 南宁南东区职工住宅楼(二期)建设项目建设单位 南宁铁路局法人代表 张千里 联系人 黄志娟通讯地址 南宁市佛子岭路21号联系电话 15177911148 传真 / 邮政编码 530001建设地点 南宁市江南区南站新站路立项审批部门 / 批准文号 /建设性质 新建改扩建技改 行业类别及代码 K7210房地产开发经营占地面积(平方米) 12415.99 绿化面积(平方米) 4346.80总投资(万元) 12100 其中:环保投资(万元) 115.45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0.95%评价经费(万元) / 预期投产日 期 2015年3月工程内容及规模:一、项目由来本项目位于南宁市江南区南站南站路(南站路现已更名为新站路),由南宁铁路局投资建设。南宁南东区职工住宅楼(二期)建设项目总用地面积 12415.99m2,总建筑面积49643.30m2,用地原属于南宁铁路办公、住宅用地(目前场地原有建筑已拆迁完毕),本建设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2栋28F住宅楼。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有关规定,该项目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2013年11月项目建设单位南宁铁路局下属单位南宁铁路局住房建设管理所委托我单位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的编制工作。我单位接受委托后,在现场踏勘、资料收集等的基础上,根据环评技术导则及项目相关文件,编制了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报请环保主管部门审查、审批,为项目的实施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二、地理位置及周围概况本项目位于南宁市江南区南站,用地范围较为规整,大致呈长方形,东西长约180米,用地南北长约69米。场地较为平整,没有大高差。项目地块东面为南宁南东区职工住宅2楼(一期)建设项目(南宁市环境保护局以南环建字2012140号文件同意项目通过环境影响评价),目前已进入结构阶段,部分楼体已封顶,南侧隔新站路为南宁铁路宿舍区(共9栋,56F,入住户数约414户),宿舍区沿南站大道分布零售商店、小型餐饮等,北侧约56m为南宁铁路甩挂规划,约100m处为铁路主干道,西面地块紧邻南宁铁路局南宁东务段办公用地,距离最近的办公楼约54m。本项目周边主要为居民区和铁路轨道,根据现场调查,目前项目周围200m范围内无垃圾中转站、基站等,附近的高压线为项目南侧20m和北面30m,由东西方向横过。项目周围环境简图见图1,地理位置见附图1,周边环境现状彩图见附图2。 北沙井大道新 站 路一期用地 一期用地二期用地(空地)甩挂轨道主干道56m 100m南宁铁路宿舍区南宁铁路宿舍区 南 站 大 道 沿街商铺沿街商铺沿街商铺 1#2#3#振动监测断面注:图中所示为项目噪声现状监测点位图1-1 项目区周围环境简况示意图三、工程内容及规模31、主体工程项目总投资 12100 万元,二期规划净用地面积为 12415.99m2,总建筑面积为49643.30m2,建设内容主要为2栋28F高层住宅楼,并设有配套服务用房、非机动车公共架空停车、值班室、住宅公共架空层、青少年活动中心用房、公厕、物业管理用房、无障碍车停车位及地下室。各栋楼功能分布及特征情况详见下表1-1,技术及经济指标见表1-2。表1-1 项目建筑单体功能分布情况表序号 项目内容名称 建筑单体功能分布 备注1.1 9#住宅楼(28F) 一层为底层架空绿化、配套服务用房、青少年活动中心用房及公厕,2F以上为住宅楼房 9#住宅楼距离甩挂轨道最近距离约为56m,建筑体西侧为项目地下室出入口1.2 10#住宅楼(28F) 一层为非机动车位和物业管理用房,2F以上为住宅楼房 10#住宅楼距离甩挂轨道最近距离约为56m,建筑体东侧为项目地下室出入口注:项目配套服务用房功能初步计划设置以日用杂货店为主,如小型超市、文具店、小型服装店等表1-2 项目技术及经济指标项目 计量单位 数量二期规划净用地面积 m2 12415.99总建筑面积 m2 49643.30其中 1、计算容积率建筑面积 m2 41314.552、不计算容积率建筑面积 m2 8328.751、地上建筑总面积 m2 42287.63其中 住宅 m2 39500.00配套服务用房 m2 1055.20自行车库 m2 136.15值班室 m2 9.00住宅公共架空层(不计算容积率) m2 973.08青少年活动中心用房 m2 590.20公厕 m2 24.002、地下建筑总面积 m2 7355.67建筑占地面积 m2 3467.16居住总户(套)数 户 432建筑密度 % 27.92容积率 3.33绿地面积 m2 4346.80绿地率 % 35.01机动车停车位 个 340其中 地面生态停车位:124个(其中无障碍车停车位:7个)地下:216个非机动车停车位 个 2072、公用工程(1)供电4用电负荷等级:消防用电设备、公用照明系统、安防系统、电梯、生活水泵等为一级用电负荷。其余均为三级用电负荷。本工程就近从城市电网开闭所引入一回10kV电源作为主工作电源;在地下室设置一套自启动柴油发电机组作为应急电源。在9#住宅楼北面约27m处设变电所一处,变压器总变容量约为2800kVA,备用发电机设置在地下室发电机房内,总容量约为400kW,本项目范围内的所有设备用电均为0.38kV/0.22kV放射式或放射树干式供电。(2)给排水本项目拟从新站路方向市政给水管引入两根DN200的给水管,在小区内连成环状,供给建筑生活用水及室外消防用水。给水系统竖向分2个区,地下室三层为低区,由市政给水管直接供水,高区为四层及以上楼层,采用变频调速加压泵加压供水,加压泵位于项目地下室水泵房内。根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的规定核算,本项目用水情况见表1-3。 表1-3 项目用水情况一览表序号 用水单位 用水定额 用水数量(t/d)1 住宅(1512人) 300(L/pd) 453.62 绿化(4346.80m2) 2(L/m2d) 8.693 配套公建(1645.40m2) 5(L/m2d) 8.233 未预见的用水量 按总用水量的10% 47.054 合 计 517.57排水系统:排水使用雨污分流机制,屋顶雨水经雨水斗、立管收集后就近排入市政雨水管网。根据区域排水规划,项目生活污水经室内管道收集后汇入化粪池处理后,汇入沙井大道污水管网,经五一路、福建路、亭江路市政管网排入江南污水处理厂。(3)消防该建设项目为一类高层,设置消火栓及自动喷淋灭火系统。消火栓给水系统消火栓给水系统竖向分二区,低区为地下一层,由消火栓泵与减压阀联合加压供水,高区为二层及以上,由消火栓泵直接加压供水。室外设3套消防水泵接合器。自动喷淋灭火系统本工程按危险级级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在地下室设置直立型喷头,在配套服务区设置吊顶型喷头,系统在室外设2套消防水泵接合器,每套流量按15L/S计。灭火器配置5本工程属于A类火灾设防区,按轻危险级配置灭火器。各层楼梯平台处设3kg手提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每具按不小于2A,最大保护面积为75m2/A设置。(4)防雷本工程按第二类防雷建筑物设置防雷装置。为防直击雷,在各栋建筑物的屋面装设不大于10m10m的避雷网(带);利用建筑物柱内两根不小于16的主钢筋作防雷引下线,其间距不应大于18m;所有突出屋面的金属物件均应与避雷带做可靠连接并与引下线连成通路。采用综合接地方式,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利用建筑物基础内的钢筋做接地装置,引下线与接地装置连成通路,连接点采用焊接,系统中做总等电位联结。低压电气设备保护方式采用TN-S系统。(5)环卫本项目小区内拟单独设置垃圾收集站,位于地块西北角,距离10#楼约24m,周边均设置绿化,同时各楼层设置12个密封式的垃圾桶收集居民生活垃圾,经垃圾桶收集后的垃圾运到西北角处的垃圾收集站暂存,最后由市环卫站清运至南宁市垃圾填埋场处理。(6)能源拟建项目居民日常生活能源为电力、太阳能和天然气,均为清洁能源。(7)空调系统项目不设置中央空调系统,住户空调系统拟由各住户入住以后自行安装分体空调。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根据现场调查,拟建地目前长满杂草,土地尚未开工建设,不存在原有污染情况及环境问题。67二、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地理位置南宁市位于广西南部,东经10745-10851,北纬2213-2332。总面积22112平方千米,其中建成区面积242平方千米。地理区位上具有“两近两沿”的特点。“近海”,距钦州、防城港、北海3个沿海城市分别110千米、170千米、200千米;“近边”,距中越边境的东兴、凭祥2个城市分别200千米、230千米;“沿(铁路)线”,湘桂、南广、南昆、南防、黎钦等铁路在南宁交汇,是华南地区重要的铁路枢纽;“沿江”,横穿南宁的邕江是珠江干流西江的上游段。南宁毗邻粤港澳,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成为连接东南沿海与西南内陆的重要枢纽,成为西南出海通道最便捷的枢纽。在西部大开发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南宁具有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区位优势。本项目位于南宁市江南区南站,具体位置见附图1。2、地形地貌南宁市地形是以邕江河谷为中心的盆地形态。这个盆地向东开口,南、北、西三面均为山地围绕,北为高峰岭低山,南有七坡高丘陵,西有凤凰山。盆地中央成为各河流集中地点,右江从西北来,左江从西南来,良凤江从南来,心圩江从北来,组成向心水系。盆地的中部,即左、右江汇口处,南北两边丘陵靠近河岸,形成一天然的界线,把长形河谷,盆地分割成两个小盆地,一是以南宁市区为中心的邕江河谷盆地;二是以坛洛镇为中心的侵蚀溶蚀盆地。南宁市地貌分平地、低山、石山、丘陵、台地五种类型。平地是南宁市面积最大的地貌类型,分布于左、右江下游汇合处和邕江两岸。台地多为第三系的侵蚀面,微切割,起伏和缓,海拔在120米以下,是低平的古剥蚀面,一般呈缓坡起伏而顶面齐平的地貌。项目用地原为住宅办公用地。本项目建设用地高差较小,场地较平整,整体上西高东南低。地面最低标高为85.800m,最高处为86.700m,最大高差0.9m。项目场址地貌属南宁盆地、邕江南岸三级阶地。拟建场地上覆为杂填土(Q4ml)、淤泥质土(Q1)及第四系上更新统(Qal)河流冲积形成的粘土、圆砾等,下伏基岩为上第三系(N)北湖组湖沉积的粉砂质泥岩等。场地各地层自上而下分别为:杂填土、淤泥质土8、圆砾(灰黄色、灰白色)、黏土(黄褐、灰色为主)、黏土(灰色为主)、圆砾(灰白色)、泥岩。3、气候气象2012年,南宁市年平均气温21.5,较常年偏低0.3;年均降水量1424.90毫米,偏多0.20%,属正常年景;平均日照时数1537小时,较常年偏少1.0%,属正常年份。4月9月汛期全市平均总降雨量958.70毫米,比常年偏少1成,属略少年份,出现较严重的气象干旱。主要天气气候事件有:暴雨洪涝、热带气旋、干旱。4、水资源南宁市辖区河系发达,河流众多,流域集水面积在2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郁江、右江、左江、武鸣河、八尺江、清水河、良凤江、香山河、东班江、沙江、镇龙江等39条。市内最大的河流是郁江,流过南宁市区、横县。右江的下游经过隆安县,在南宁市宋村与左江汇合形成郁江。郁江(南宁水文站)年平均天然径流量375.10亿立方米。熔岩地区地下伏流发育,地下水资源丰富,根据地下水调查和分析,南宁市辖区多年平均地下水量模数为每平方千米11.10万立方米,多年平均浅层地下水资源补给量为25亿立方米。市辖区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约139.90亿立方米(区域水资源总量是指当地年内降水量形成的地表、地下水总量,不含过境水量)。2012年,南宁市水资源总量146.30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值偏多4.55%。有大、中、小型水库751座,其中库容1亿立方米以上的大型水库5座、1千万立方米以上的中型水库25座、小型水库721座,总库容32.70亿立方米。水库的水质基本符合饮水用水标准。全市人均拥有可利用水量约8000立方米(全国人均水量仅为2200立方米)。5、水文2012年1月3月,南宁市江河主要控制水文站的降水量与历年均值比较属正常年景。汛期雨季来临时间出现较晚,结束时间也推迟至10月上旬。4月9月,市辖区江河主要控制站降水量在475.40毫米1235.50毫米,汛期降水总量与历年同期相比,除镇龙站外,其余各站降水量均小于多年同期均值,属枯水年景。项目所在区域主要地表水体为西侧1.5km处的马巢河。马巢河分主河道望天冲、支流1官坟冲支流、支流2沙江支流、支流3那举派支流。经咨询相关部门,目前正在实施马巢河及其支流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一期工程的河道整治工程、补水工程、截排污工程已基本实施完成,二期工程的景观绿化工程目前正在实施中。96、地下水水文项目场地地下水具双层结构,上层主要为赋存于杂填土、淤泥质土、圆砾中的上层滞水,受大气降水下渗及径流水渗透补给,含水层渗透性不均匀,有一定水量;下层主要为赋存于圆砾孔隙潜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及高水头邻区地下水的补给,含低水头邻区排泄,具有一定的承压性。场地内稳定水位埋深在1.853.15m之间;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及相邻场地地质情况,场地地下水位与邕江水位无关,与大气降水关系密切,水位变幅在2.003.00m之间。评价区部分区域已铺设自来水管;随着城市规划的实施,整个区域将逐步建成完备的市政给水管网。评价区未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不存在涉及地下水的环境敏感区。7、土壤、植被与生物多样性南宁市区土地总面积100.29万公顷。市区土壤类型多样,有赤红壤、水稻土、菜园土、冲积土、紫色土、石灰土、沼泽土7个土类及18个亚类,63个土层、126个土种。赤红壤是南宁市区县有地带性特征的代表性土类,面积为4709.2公顷,占各土类总面积55.9%,分布在台地(含老阶地)、丘陵和低山上。项目用地原为住宅,土壤孔隙率较好,保水保肥能力一般,通气性能一般,由于项目位于城市建设区域,土壤动物和土壤微生物数量较少,种群结构趋向单一。南宁植物资源种类繁多,森林植物有180科600多属3000多种,其中乔灌木树种600种以上。园林、街道的绿化树种绝大多数为热带科属种类。市区天然森林植被中蕴藏着较多的珍稀特有植物,其中有20多种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属国家一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的有世界上被誉为“茶族皇后”的金花茶以及桫椤(树蕨);南宁市的金花茶品种有金花茶、长标金花茶、小果金花茶、淡黄金花茶4个品种。属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的有福建柏、白豆杉、香花木(观光木)、金丝李、枧木、格木、马蹄参(大果木五加)、紫荆木等;属国家三级保护植物的有紫茎、油杉、长苍铁杉等。分布最广的是马尾松、杉木、桉树、竹类材用植物。果树兼用树种有橄榄、乌榄、三角榄、扁桃、人面子、荔枝、龙眼、杨桃、木菠萝、芒果、板栗等,其中:柑橙、香蕉、龙眼、荔枝驰名自治区内外。 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分有解表类药用植物、清热解毒类植物等18类,名贵药材300多种,主要有砂仁、何首乌、桂党参等。此外,还有油料植物、芳香油植物、淀粉植物、饮料植物、绿化观赏植物等。到2002年末,全市园林公共绿地面积981.15公顷,生产绿地面积167.58公顷,建成区绿地面积108.47公顷,1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9.51平方米,市区内人均绿地面积6.99平方米。南宁市常见动物有超过60种,野生动物不少于45科65属83种,哺乳类有野猪、黄、豹猫(野猫)、果子狸、穿山甲、黄鼠狼、竹鼠、水獭、果蝠、小蝙蝠等10多种,爬行及两栖类20多种,昆虫类10多种。其中有13种属国家保护动物,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有巨蜥、蟒蛇、金丝猴、熊猴;二级重点保护动物有蛤蚧、穿山甲、鸳鸯、水獭、巨松鼠、山瑞等;鸟类种类超过30种,属国家重点保护的有夜莺、家燕、斑犀鸟、草、长尾雉;主要水产种类有鱼、虾、蚌和鳖,鱼类超过30种,其中包括经济价值较高的桂花鱼、鲶鱼、白鳝、斑鱼等,近年来又从外地引进尼罗罗非鱼、露斯塔野鲮鱼、杂交红鲤鱼、泰国塘角鱼等良种。项目所在地附近植被较少,主要为道路两侧绿化植物、榕树、扁桃树、小叶女贞、朱槿等。动物主要为一些体型较小的麻雀、老鼠等。根据现场勘查项目区周边500m范围内无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动植。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1、南宁市社会环境简况南宁市位于广西南部,地处亚热带,北回归线以南,位于东经 1071910938,北纬22122402(地理坐标东经10822,北纬2248),是全区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的中心,是桂西南水、陆、空交通枢纽。2012年,南宁市行政区划为:兴宁区、江南区、青秀区、西乡塘区、邕宁区、良庆区和武鸣县、横县、宾阳县、上林县、马山县、隆安县12个县(区),84个镇、15个乡、3个民族乡、24个街道。2012年,南宁市户籍总数2180344户,总人口7134979人,比上年增加20100人,增长0.28%。其中市辖区人口2745458人,增加17277人,增长0.63%;非农业人口1392528人,减少3276人。2012年,南宁市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赶超跨越落实年”活动,扎实推进“四大建设”、“六项工作”,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发展。全市生产总值2503.55亿元,比上年增长12.30%,增速连续 11 年保持两位数。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 13.82:37.51:48.67 调整为12.95:38.30:48.75,第一产业增加值占比下降0.8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上升0.79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增加值上升0.43个百分点。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42.60%,拉动经济增长5.20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46.10%。财政收入42211亿元,增长16.09%,增收58.48亿元。城镇化率56%,增加约1.50个百分点。居民收入保持两位数增长,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继续缩小。控价措施取得实效,物价水平稳定。根据现场调查,本项目场址边界外500米范围不存在遗存的地表文物古迹、风景游览区、饮用水水源地等环境敏感地区,项目周围环境敏感点主要为周边的居民区。2、区域排水规划根据南宁市城市污水专项规划(20082020年),沙井流域面积为47.33ha,沙井大道污水管为沙井流域内污水主干管,管道自那洪大道中段,沿沙井大道往北约4573m折东接入规划沙井污水泵站。污水管按双线布置,因污水流域范围主要位于沙井大道西侧,因此将污水主干管设在道路西侧。污水管总流域面积2840ha,主干管长度6700m,管径d400d1400mm。沙井泵站规划流量Q=3.0m3/s。规划经济开发区污水泵站1:水量=0.61m3/s,服务流域面积约450ha,规划用地面积约0.13ha,位于南宁火车南站附近,主要解决规划沙井流域南站路(现已更名为新站路)以南,沙井路南延以西,南防铁路以东,沙井流域边界线以南地区污水的提升排除问题。根据城市排水规划,项目运营期外排的生活污水将由沙井大道进入五一路、亭江路市政管网最终进入南宁市江南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邕江。3、区域污水管网建设现状根据现场调查,沙井大道在糖烟仓库铁路段、煤建铁路专用线段和湘桂铁路段污水管道尚未建设,区域污水暂时未能通过市政污水管网引至江南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项目南侧隔新站路的铁路宿舍区产生的生活污水接入新站路市政污水管网后,往西就近排入马巢河内。规划经济开发区污水泵站1拟建地为南站大道西端,待沙井大道在糖烟仓库铁路段、煤建铁路专用线段和湘桂铁路段管网,以及泵站建设完成后,新站路南北侧两侧区域的生活污水均可接入市政污水管网,引至江南污水处理厂。12三、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根据南宁市市区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图(见附图6),项目所在地为二类功能区,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的二级标准。根据南宁市环保局公布的2013年7月12月南宁市环境质量信息可知,沙井片区空气质量见表3-1。表3-1 沙井片空气质量 单位:微克/立方米监测时间 项目 SO2 NO2 PM10 细颗粒物平均值 平均值 平均值 平均值2013.7 10 20 48 192013.8 10 36 67 272013.9 14 39 93 432013.10 24 55 180 822013.11 20 53 113 672013.12 30 50 135 98/ 二级标准 150 80 150 75根据表3-1可知,2013年7月12月南宁市沙井片区各项监测因子监测浓度除10月份的细颗粒物、PM10和12月份细颗粒物出现超标外,其余监测因子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规定的二级标准的要求,表明项目区环境空气质量现状一般。根据现场调查,沙井片区出现细颗粒物超标的原因有城市基础建设扬尘、渣土运输扬尘,目前该片区正在实施的城市基础工程有南宁市沙井分区规划路网工程,且东面江南区大型货运车西部方向的运输路线大多从沙井片区穿过,因此造成该片区的细颗粒物超标。2、水环境质量现状项目区域排水规划为:污水接入南站大道市政污水管网,经管网进入江南污水处理厂处理,处理后排入邕江。项目附近的主要地表水体为西侧1.5km处的马巢河。邕江纳污河段属于老口断面至水塘江断面之间,距离水塘江断面较近,根据南宁市水环境功能区划分规定,该邕江水塘江断面应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马巢河(起始断面为江南区沙井古思村,终止断面入郁江河口)水质目标为2015年V类,2012年为类,南宁市水功能区划图见附图10。根据南宁市环保局网站公布的南宁市2012年环境状况公报,2012年监测的十13八条主要城市内河中,除八尺江水质评价为类,属轻度污染外,其余的马巢河、可利江、凤凰江、心圩江、二坑、朝阳溪、亭子冲、竹排冲、水塘江、那平江、良庆河、楞塘冲、石埠河、大岸冲、石灵河、西明河和四塘江等十七条内河水质评价均为劣类,属重度污染,影响水质的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总磷、化学需氧量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根据南宁市2013年12月环境质量信息,邕江各断面水质如下表3-2。表3-2 2013年12月南宁市邕江河流水质河流名称 断面名称 水功能区目标 本月水质类别 水质评价邕江 老口 优水塘江 优蒲庙 良由上表可知,邕江水塘江断面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2)类标准,满足IV类水功能区目标,水质为优良。3、声环境质量现状根据南宁市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域划分(见附图7),建设项目所在区域应属4a类声功能区。我单位委托广西长兴环境监测有限公司于2013年11月28日29日在项目拟建区域进行昼间、夜间环境噪声监测(铁路噪声依照GB12525-90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其监测方法,监测时间为:昼间、夜间各选在接近其机车车辆运行平均密度的某一个小时,用其分别代表昼间、夜间,连续测量二天)。噪声监测共设4个点位,分布在拟建区域的四周,监测布点如图1-1所示。各点位监测结果见表3-3,噪声评价结果见表3-4。 表3-3 环境噪声现状监测结果 单位:dB(A)监测点 时段 监测结果11月28日 11月29日1#北场界 昼间 62.1 61.7夜间 51.6 52.92#东场界 昼间 56.2 55.7夜间 49.2 50.43#南场界 昼间 55.7 54.4夜间 48.6 49.74#西场界 昼间 52.3 51.7夜间 41.9 43.0注明:该噪声监测值为正常工作日监测数据。14表3-4 环境噪声评价结果监测点 时段 4a类噪声限值 4a类标准达标情况 2类噪声限值 2类标准达标情况11月28日 11月29日 11月28日 11月29日1#北场界 昼间 70 达标 达标 60 超标 超标夜间 55 达标 达标 50 超标 超标2#东场界 昼间 70 达标 达标 60 达标 达标夜间 55 达标 达标 50 达标 超标3#南场界 昼间 70 达标 达标 60 达标 达标夜间 55 达标 达标 50 达标 达标4#西场界 昼间 70 达标 达标 60 达标 达标夜间 55 达标 达标 50 达标 达标由表3-3和表3-4统计结果可见,评价区域环境噪声符合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中4a类声功能限值的要求。但根据本项目建设内容,区域声环境质量要求达到2类标准,由表3-4可知,项目北场界和东场界现状噪声超出2类标准要求,北场界超标原因主要为北侧甩挂轨道列车工作时产生的噪声,东场界超标原因则是因为一期工程施工机械设备产生噪声较大。4、铁路振动现状调查项目北边界约56m为南昆铁路(住宅楼距离轨道中心为84m),广西区境内段(即南宁至百色段)叫南百铁路,铁路靠近本项目一侧为甩挂轨道,主干道离项目边界约为100m。铁路干线两侧铅垂向Z振动标准值为昼间80dB,夜间80dB,居民区铅垂向Z振动标准值为昼间70dB,夜间67dB。本单位委托广西长兴环境监测有限公司对北侧铁路取1个断面进行15m、30m、60m处振动进行监测(监测断面见图1),拟建项目场地北面铁路监测与评价结果见表3-5。表3-5 铁路振动监测与评价结果 单位:dB监测点位 监测结果 振动来源昼间 夜间1号监测断面 1#(距离15m) 78.4 72.1 铁路干线2#(距离30m) 72.1 64.8 铁路干线3#(距离60m) 63.6 57.2 铁路干线背景值 60 由上表可知1#、2#测点昼间和夜间均未超过铁路干线两侧振动标准,3#测点昼夜间振动均可达到居住振动标准,由于项目拟建房屋距离铁路外轨中心线最近为56m,因此铁路振动对项目居住的影响基本不超过居住区的振动限值。5、生态环境现状项目位于南宁市城区,用地类型以城市用地为主,为典型城市生态系统,受人类多年活动影响,评价区植被主要为场址周围的人工绿化植被及少量杂灌草,无国家及自治15区保护物种存在。动物多为适生于人类活动影响的各种常见两栖、爬行类、鸟类等动物,其中与人类活动密切的啮齿类动物在该区域内较为常见;评价区域内未发现受国家及自治区保护物种存在。项目位于城区,不属生态敏感和脆弱区,不存在重大生态环境问题。6、地下水现状项目区域属于富水性弱的孔隙水区,储水条件差、水量不丰富,主要接受降雨补给,侧向补给次之,为地下水径流区。评价区未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不存在涉及地下水的环境敏感区。根据南宁市环保局网站公布的南宁市2012年环境状况公报,2012年南宁市地下水质良好级占31.25%,分布面积约12.2平方公里;较差级占68.75%,分布面积约137.8平方公里。地下水的总污染指数为5.45,较上年度上升了1.94,总体污染程度有所加重。水质主要影响指标为铁和锰,主要由于南宁市盆地第四系土壤中的铁、锰含量偏高,在酸雨侵蚀下溶解入地下水,或部分生活污水渗漏入地下水中造成。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本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见表3-5。表3-5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环境保护目标名称 方位 距离 保护级别南宁铁路局南宁东务段办公人员 西侧 54m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南面铁路宿舍区(300户) 南侧 50m邕江(水塘江断面) 东侧 7.66km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2)IV类标准16四、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 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日均浓度:SO2150毫克/立方米,NO280毫克/立方米,PM10150毫克/立方米,细颗粒物75毫克/立方米)2、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昼间60dB(A),夜间50dB(A);4a类标准:昼间70dB(A),夜间55dB(A)3、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邕江水塘江断面水质执行类标准:pH 6-9,COD30mg/L,BOD56mg/L,NH3-N1.5mg/L)4、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93)类标准(pH 6.5-8.5,NH3-N0.2mg/L,大肠菌群3.0mg/L,高锰酸盐指数3.0mg/L)5、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GB10070-88)的居民区和铁路干线两侧标准进行评价。(铁路干线两侧铅垂向Z振动标准值为昼间80dB,夜间80dB,居民区铅垂向Z振动标准值为昼间70dB,夜间67dB)污染物排放标准 一、施工期执行标准1、施工营地产生的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定期外运至由吸污车运至江南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表4三级标准 (COD500 mg/L,SS400 mg/L,BOD300 mg/L)2、施工场区扬尘排放浓度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无组织排放监控点浓度限值:颗粒物1.0mg/m3)3、施工场界噪声排放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场界噪声昼间70dB(A),夜间55dB(A))4、项目施工期室内装修废气排放执行: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二、营运期执行标准1、项目地下室尾气排放浓度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无组织排放监控点浓度限值:NOX0.12mg/m3,非甲烷总烃4.0mg/m3)2、项目地下车库尾气CO排放浓度执行: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17(GBZ2.1-2007)(CO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小于30mg/m3)3、生活垃圾收集点恶臭污染物排放执行GB14554-9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二级标准(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20(无量纲)4、备用柴油发电机尾气执行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I、II阶段)(GB 20891-2007)中表1(CO3.5g/kWh,HC1.0g/kWh,NOx6.0g/kWh,PM0.2g/kWh)5、项目居民区生活污水排放浓度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表4三级标准(COD500 mg/L,SS400 mg/L,BOD300 mg/L)6、项目运营期地下室发电机、风机和水泵的场界噪声排放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昼间60dB(A),夜间50dB(A)18总量控制指标 本项目废水为生活污水,总量控制指标纳入江南污水处理厂控制指标。19五、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工艺流程简述(图示):施工期主要是项目土建、给排水、电气、消防等建设,使用的施工设备包括电动挖掘机、推土机、电钻及运输、装卸设备等;以昼间施工为主。污染影响时段主要为施工期和运营期,其工艺流程及产污工序见图5-1。图5-1 施工期、运营期工艺流程图及产污环节图主要污染工序:一、施工期项目施工期为12个月,本项目建设期间,各种施工机械、运输车辆的作业将会产生扬尘、废气、噪声、废水、固体废物等,施工人员会产生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等,这些污染物均对周围环境构成不同程度的污染影响。1、大气污染源(1)扬尘本工程施工期扬尘的主要来源有以下几个方面:项目施工场地的地基处理中,将用挖土机和推土机进行堆填,在土方搬运、倾倒过程中,将有少量砂土从地面、施工机械、土堆中飞扬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