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住宅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pdf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公示稿)项目名称: 南宁市城市规划设计院“匠心苑”建设单位: 南宁市城市规划设计院编制日期:二一三年十一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为一个汉字)。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项目名称:南宁市城市规划设计院“匠心苑”项目建设单位:南宁市城市规划设计院评价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盖章)法人代表:谭良 评价人员情况姓名 职称 岗位证/资格证 工作(编写)内容 签名庞少静 高级工程师 环评注册字第A29020041000 技术审定赵军 高级工程师 环评注册字第29020001 技术审查冯波 高级工程师 环评注册字第A29020110400 技术审核陈婷 工程师 环评注册字第A29020241000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环境质量状况、评价使用标准,项目工程分析、主要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情况、环境影响分析、环境保护措施、经济技术及治理效果、制图、结论其他参与人员:韦熠项目东面50米的厢竹大道 项目西面50米的公安局兴宁区分局项目西面200米的兴宁区政府大楼 项目南面120米的加油站南宁市城市规划设计院科研大楼 项目北面50m的旧货物资市场项目场地(西部)概况 项目场地(东部)概况目录建设项目基本情况.1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9社会环境概况.11环境质量状况.15评价使用标准.19建设项目工程分析.20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24环境影响分析.25环境保护措施及其经济技术论证.30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治理效果.32结论及建议.33审查意见.37审批意见.38附图:附图1项目地理位置图附图2项目总平面布置图附图3项目周边环境示意图附图4南宁市城市总体规划图附图5南宁市市区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示意图附图6南宁市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域划分图附图7项目立面效果图附图8项目区域污水管网规划图附图9项目平面效果与污水排放走向图附件:附件1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附件2 南宁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南宁市城市规划设计院科研大楼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附件3项目用地规划许可证附件4关于合同履行延期的函附件5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南宁市城市规划设计院“匠心苑”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 南宁市城市规划设计院“匠心苑”项目建设单位 南宁市城市规划设计院法人代表 王路生 联系人 刘兴通讯地址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竹溪路11号联系电话 0771-5767469 传真 邮政编码 530000建设地点 南宁市厢竹大道与南梧路交汇立交的西南地块建设性质 新建改扩建技改 行业类别代码 房地产类K7010净用地面积(平方米) 5085.64 总建筑面积(平方米) 38096.91总投资(万元) 约10000 其中:环保投资(万元) 约150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1.5%评价经费(万元) 1.5 预产投产日期 2014年11月工程内容及规模:一、项目由来2、南宁市城市规划院“匠心苑”项目由来现为满足职工住房需要,欲将在余下的土地上建设二期工程,以改善职工居住条件。本次环评即对南宁市城市规划设计院自筹资金建设的“匠心苑”项目作出环境影响评价。二、南宁市城市规划设计院“匠心苑”项目内容及规模本项目位于南宁市厢竹大道与南梧路交汇立交的西南地块,东面通过50米宽城市道路绿化用地与厢竹大道(60米宽)相接。本工程项目主要建设工程为两栋均为29层住宅楼,其中地下1、2、3层为地下车库和设备用房,1层为架空层,229层为住宅。本项目工程无娱乐、餐饮功能。本项目净用地面积5085.64m2,总建筑面积为38096.91m2,地上建筑面积28004.37m2,地下建筑面积10092.54m2,总建筑(基底)占地面积为1025.62m2。项目地理位置详见附图1。南宁市城市规划设计院“匠心苑”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2三、主要经指济技术标本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见表2。表2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 项目 单位 数量 备注1 净用地面积 m2 5085.642 总建筑面积 m2 38096.91地上建筑面积 m2 28004.37其中 计容建筑面积 m2 27259.03其中 住宅建筑面积 27130.75物业管理用房建筑面积 m2 128.28垃圾收集点建筑面积及个数 m2 12.96 不计容不计容建筑面积 m2 745.34架空层、骑楼建筑面积 m2 745.34(架空层) 停非机动车地下建筑面积 m2 10092.54其中 计容建筑面积 m2 不计容建筑面积 m2 10092.5490 m2套型的套数/建筑面积/所占比例 套/m2/% 84/7433.83/27.490144 m2套型的套数/建筑面积/所占比例 套/m2/% 136/19696.92/72.63 总建筑(基底)占地面积 m2 1025.624 道路、广场面积 m2 1366.935 总绿地面积 m2 1586.24其中 地面绿地面积/树阵停车场绿地面积 m2 418.31/68.21 折算系数0.7(树阵)地下建筑室外顶板绿地面积/屋顶绿地面积 m2 469.72 折算系数0.76 建筑密度 % 20.177 容积率 5.368 绿地率 % 31.199 机动车停车位 个 219其中 机动车地面停车位 个 40 包括残疾人停车位4个机动车地下停车位 个 17910 地面非机动车停车位 个 545四、总平面布置本项目住宅楼分为1#和2#住宅楼,均为29层,1#位于西北方,2#位于东北方,出入口位于两楼中间;住宅楼北面为非机动车停车位和18个树阵停车位;住宅楼西南面有一篮球场和18个树阵停车位。住宅楼229层为住宅;1层架空停放非机动车;位于两楼连接且靠近1#住宅楼处为物业管理用房,正对着住宅楼大门出入口;地下停车库出入口位于2#住宅楼东面,车库内排风口数量未知,其布满整个车库,高度均贴梁底;垃圾南宁市城市规划设计院“匠心苑”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3收集点位于场地东北角。详见附图2。五、给排水工程1、生活用水(1)用水来源从市政给水管引入2根DN200进水管,在小区内沿路连成环网,向各建筑供水。(2)给水系统根据甲方提供的小区引入管的市政水压为0.25MPa(标高约95米处,本工程0.00对应绝对标高为104.2米),因此分区如下:2-15层为中区,生活用水由中区变频供水设备供给;16-29层为高区,由高区变频供水设备供给。入户管水压不应超过0.35MPa。(3)用水量用水量设计如表3所示: 表3 用水量设计序号 名称 设计单位数 用水单位 用水定额(L) 使用时数(h) 时变化系数 最高日用水量(m3/d) 最大时用水量(m3/h)1 住宅 770 人/d 220 24 2.5 169.4 17.652 绿化及道路浇洒用水 7117 m3/d 2 8 1 14.23 1.783 未预见水量(按最高日15%计) 24 1 27.54 1.154 总计 211.17 20.582、排水设计雨水与生活污水采用分流制。雨水直接排入厢竹大道市政雨水管网。生活污水经化粪池(本项目共设两个100m3的化粪池,建议可布置在绿地下方)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后排入项目地块东面厢竹大道市政污水管网,项目所在地位于厢竹大道与南梧路交汇处西南地块,属于琅东污水处理厂的服务范围,因此,项目污水可进入琅东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1)污水本项目建筑生活用水约为211.17m3,排放量按85%计,为179.5m3。(2)雨水雨水设计流量按下式确定10000jwy qFq )1.21/()lg707.01(10500 119.0PtPq j 南宁市城市规划设计院“匠心苑”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4式中:qy雨水设计流量(L/s);Fw汇水面积(m2);qj设计降雨强度(L/s,ha);径流系数,屋面取0.9,小区取0.7;P重现期按2年计;t降雨汇流时间按t=5min计算。计算得qj=450L/(sm2),屋面汇水面积1025.62m2,硬地和绿地面积为2953.17m2。雨水设计流量qy=134.56L/s,则本工程的总雨水量为134.56L/s。屋面雨水立管布置根据建筑的平面布置,屋面雨水通过天沟、雨水斗、立管、排入室外雨水管道。室外雨水管布置室外雨水通过地面的雨水口进入小区的室外雨水管网,最终排入厢竹大道市政雨水管网。室外雨水管根据汇水面积计算管径,沿道路适当布置。雨水、污水管网均沿区内道路布置。依总平图,根据地形高差走管,走向是从小区左方高地势处沿着北面道路或南面道路往右下小区出口处走。3、消防系统消防系统分临时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消火栓给水系统。消防系统与一期科研大楼联网,消防水池和加压设备设置在一期地下室内,消防水池有效容积为540m3,在住宅楼天面设一个有效容积18m3的高位消防水箱。一二期合用消防给水管网。(1)地下汽车库设置临时高压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火灾延续时间为1小时。用水量为30L/s。系统设置2个DN150的水泵接合器。一次火灾用水量为108m3。(2)地下汽车库、地上建筑各层设置临时高压室内消火栓系统,火灾延续时间为2小时,室内消火栓设于室内各层内,用水量为20L/s。系统设置3的DN100的水泵接合器。一次火灾用水量为144m3。(3)室外消火栓给水系统用水量为20L/s,沿建筑物均匀布置室外消火栓,保证建筑物40米范围内有2个DN100的室外消火栓。南宁市城市规划设计院“匠心苑”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5按2小时延续时间计算,一次火灾用水量为144m3。结合以上得出一次火灾最大总用水量约396m3。即消防水池(540m3)可以满足其供水要求。(4)建筑物内各层均按中危险等级设置一定数量的MF/ABC4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5)消防系统加压泵(设在一期)设计参数如下:各系统加压泵 选泵型号 台数 设计流量 设计杨程 转速 功率(L/s) (m) (r/min) (kw)室内消火栓加压泵 XBD14/40-150D/7-L 1用1备 40 140 1480 90喷淋系统加压泵 XBD12/30-125G/6-L 1用1备 30 120 2950 55(6)S型热气溶胶灭火系统:本工程的高低压变配电室和柴油发电机房采用S型热气溶胶灭火系统保护。六、供配电工程1、变、配电系统(1)负荷等级:本工程消防电梯、消防水泵、防排烟设施、事故照明和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等消防用电按一级负荷要求供电,客梯、生活泵、排污泵、障碍照明、安防系统用电、电子信息设备机房用电、一类高层走道、地下停车库等场所照明用电均按一级符负荷标准供电,住宅居民用点按三级符合要求供电。(2)本工程供电电源由小区10kV开闭所引来一路10kV电缆线路。(3)本工程住宅用电负荷密度指标为:住宅面积60平米S90平米按6kW/户;住宅面积90平米S144平米按8kW/户。居民用电总设备容量约为1600kW,其余公共照明、动力用电总设备容量约为400kW。(4)本工程居住用电装机容量为1000kVA,一户一表变电房设置在地下一层,设置2*500kVA干式变电器,供居住用电。地下室照明、楼梯照明、电梯、水泵、风机等用电由一期工程地下室变配电房引来(一期工程已经预留相应的用电容量)。(5)备用电源:备用电源由一期工程地下水柴油发电机组引来(一期设计已经预留相应的用电容量)。柴油发电机容量为400kW。SO2、NO2、CO的相应排放浓度为41mg/m3、701mg/m3、19mg/m3,由于NO2排放浓度超过大气污染物排放综合标准(GB16298-1996)新污染源二级标准限值,因此必须对柴油发电机的烟气妥善进行处置,避免使用过程中对周围环境空气造成太大影响。南宁市城市规划设计院“匠心苑”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62、动力配电系统低压电源引自变压器低压侧、电压为380/220伏。消防及其它防灾用电设施的配电自成系统,消防水泵、消防风机、火灾报警及联动设备等的配电采用双电源在设备末端自动切换,其余消防负荷、或一级负荷亦采用双电源供电,自动切换。3、照明系统设计(1)供电电源及供电方式:各照明电源引自变电所低压侧,采用电力电缆作为照明干线引出,每层照明用电负荷采用树干式供电方式。(2)正常照明:照度标准参照民用建筑照明设计标准。荧光灯具均为三基色节能荧光灯,配用电子镇流器。(3)照明配电:配电线路采用铜芯电缆、电线,室内支线穿PVC管、钢管暗敷设。(4)各栋沿街单体建筑均设置景观(立面)照明,本设计预留电源,后期另行设计。(5)应急照明:变电所、发电机房、水泵房、消防中心及其它人员密集场所设置应急照明灯、疏散指示灯。照明应急电源采用蓄电池(组)。应急照明采用双电源互投供电,并且应急灯具自带蓄电池。4、电气消防系统设计(1)本项目建筑按一级保护对象设防,消防报警及联动信号引自一期工程的消防控制室。地下车库、物业用房及各层的电梯前室、走道等均设置探测器及其它报警装置。报警信号和联动信号在控制中心均能显示。(2)消防联动控制内容:消火栓泵和喷淋泵灭火系联动;气体灭火系统联动;通风及防烟、排烟设施联动;防火卷帘、防火门联动;电梯监控及迫降;非消防电源的断电控制;消防应急广播、火灾警报、火灾应急照明、疏散知识标志的联动控制;防火剩余电流动作报警系统、消防电源监控系统等。5、智能化及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设计(1)本建筑设置有线电视系统、综合布线及信息网络系统、视频安防监视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停车收费管理系统等。(2)有线电视、综合布线、监控等弱电路引自一期工程弱电机房、监控机房,住宅各层预留弱电管井。住户每间均设置电视、电话、网络插座或多媒体布线箱。(3)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及出入口控制系统:门厅、电梯厅、各层走道及楼梯出入口、地下层车道出入口设置彩色摄像机,由监控机房实施24小时监控。地下停车设置收费管南宁市城市规划设计院“匠心苑”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7理系统。七、暖通系统1、通风、防排烟系统(1)地下一、二、三层车库按防火分区设置机械排风兼排烟系统,按换气次数6次/h计算,采用双速风机。平时根据实际情况开启低速挡排风。火灾时,开启高速挡进行排烟。通过车道等自然补风。排烟防火闸与相应的排烟风机联动,当该阀关闭时,排烟风机停止运转。(2)不满足自然排烟条件的防烟楼梯间及其合用前室,设置正压送风系统,防烟楼梯间正压值为4050Pa,设置自垂百叶送风口,加压送风机置于地下室加压送风机房内。火警时,由消防中心启动加压送风机,所有的自垂百叶送风口自动打开。合用前室正压值为2530Pa,合用前室采用常闭多叶送风口机房,火警时、由消防中心启动加压送风机及地下一、二、三层多页送风口。八、环保及人防1、环保与节能(1)墙体采用190厚芯核发泡混凝土保温砌块,环保型外墙保温涂料。(2)建筑体形规整,窗口大小适当,采用符合节能要求的玻璃,建筑能耗小。(3)屋面设置有效保温隔热层。2、地下室人防设计本项目地下室人防设计布置在地下二层,人防建筑面积1900m2,一个防护单元,防护等级为常六级、核六级。3、无障碍设计(1)住宅入口处设置无障碍坡道(2)每栋住宅楼设置一个客梯兼无障碍电梯。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位于南宁市厢竹大道与南梧路交汇立交的西南地块。项目南面为一期工程(目前已封顶),南面120m为自治区人民政府车队加油站;西面200m为南宁市公安局兴宁区分局和住宅区;东面50m为厢竹大道;北面50m为旧货物资市场、150m为南梧路。与本项目有关的污染源主要有厢竹大道和南梧路的汽车尾气、扬尘、交通噪声;加油站的空气污染;旧货物资市场的噪声;附近住宅区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南宁市城市规划设计院“匠心苑”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8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一、地理位置建设项目位于南宁市兴宁区厢竹大道与南梧路交汇处西南地块,场址的东、南、北面分别为厢竹大道、兴东路、南梧路。地理位置信息详见附图1。二、气候特点南宁市气候炎热,长夏无冬,雨量充沛,干湿季节分明,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无霜期平均达343天。年日照时数为1733.6小时,年平均气温21.6,极端最高气温为40.4(1958年5月9日),极端最低气温为-2.1(1955年1月12日)。最冷月平均为12.8,最热月平均28.3,气压为100.4kPa,年平均相对湿度79%,年平均降雨量1320.7mm。全年偏东风和偏东南风为主,年平均风速较小,为1.0m/s,属小风区域,春、夏季最大、秋季次之,冬季最小,全年静风频率51%。三、水文条件南宁市辖区汇水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邕江是西江的重要支流郁江的上游河段,由左、右江汇合而成,是贯穿南宁市区的主要河流。邕江起于南宁市江西乡三江村(宋村),止于邕宁界外六景圩,全长134km,流域集水面积6120km2。邕江南宁段河宽约480m,平均宽约300m,水量充沛,河槽稳定,河道深泓靠近岸边。根据南宁水文站历年实测资料统计,邕宁多年平均水位为63.30m,多年平均流量为1360m3/s,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411.2亿m3。径流年内汛期水量占年水量80%,最大月径流占年径流30%左右。历年最高洪水位79.98m,最大流量为18400m3/s。全市有大小河流数十条,均为邕江支流,其中分布于建成区内的邕江支流有9条。这9条河流中,朝阳溪、二坑、竹排冲、亭子冲、水塘江、心圩江等6条流经城区重要地段,对城市环境的影响较大。四、地形地貌南宁盆地处于广西山字型构造前弧弧顶纬向构造带上,形似纺锤,纵向长轴为东北方向、全长约70km,横向短轴约30km,两头尖且封闭,盆地周围为古老岩层构成的低山丘陵所环绕,标高为260500m,比高为150250m,盆地西南部为面积约140km2的冲积平原。南宁市城市规划设计院“匠心苑”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9五、地质状况南宁市市区位于南宁盆地西南部的冲积平原,由于邕江下切,冲积平原受到破环,形成多级台地地形,市区范围内明显可见的共有四级,最主要的为级阶地。级阶地台面平坦略向江心倾斜,坡降0.007%左右,阶面标高7480m,高出正常邕江水位1015m,阶地由冲积物组成,上部为网文状亚粘土,中部灰色亚砂土,下部沙砾石层,全层厚度2530m,地下水埋深一般为616m。本项目场址位于厢竹大道与南梧路交汇处西南区域,地貌表现为低丘陵,经人工平整后,场地平坦。建设用地范围内未发现有土洞、冲沟等不良地质现象,区域稳定性良好,地基承载力良好,适宜建设。六、地震等级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附录A和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南宁市的抗震防烈度为6度,抗震设防类别按抗震分类标准应划为乙类,设计基本计算加速的分区为0.05g区,项目所在地附近无活动断裂通过,区域稳定性好、项目抗震按6度基本烈度设防。七、生态环境南宁市的植物资源非常丰富,据初步调查统计,有180多科,600多属,3000多种。在天然森林植被中蕴藏着丰富的植物资源,其中乔灌木树种在600种以上,有不少是属于珍稀的种类,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珍惜濒危植物就有27种;在人工栽培植被中,不管是森林植物、园林植物、经济作物、大田农作物或蔬菜等类,都有着丰富的种质资源。项目所在地现有植被主要是杂草,野生动物多为适应生存于人类活动影响的各种常见两栖类、爬行类、鸟类等,无自然保护区及属于国家保护区的珍稀野生动、植物。南宁市城市规划设计院“匠心苑”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10社会环境概况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一、行政区划南宁市土地面积22112km2,市区面积6479km2。建成区面积179km2。2008年,南宁市行政区划为兴宁区、青秀区、江南区、西乡塘区、良庆区、邕宁区6个城区和武鸣县、隆安县、马山县、上林县、宾阳县、横县6个县,共84个镇、15个乡、3个民族乡、22个街道。二、社会经济发展概况2012年,全市生产总值(GDP)2503.5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3%。按户籍人口计算,全市人均GDP35138元(按国家公布的2012年平均汇率折合为5566美元)。三次产业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24.09亿元,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958.96亿元,增长18.1%;第三产业增加值1220.5亿元,增长9.6%。产业结构继续调整优化,三次产业的比重由上年的13.8237.5148.67调整为12.9538.3048.75。与2011年比较,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比重分别上升0.79、0.08个百分点。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2.9,比上年上涨2.9%。2012年末全市共有各类职业介绍所50个,就业服务机构15个,基层劳动保障事务所126个。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8.22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2.01万人;全市年末城镇单位从业人数80.44万人,农村从业人数308.58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3.1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13%,比上年末降低0.35个百分点。全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人数10.24万人,比上年增加0.65万人。三、交通运输概况2012年全年货物运输总量 29783.31 万吨,比上年增长22.43%。旅客运输总量12035.81万人,增长7.75%。其中,铁路货物运输量616.10万吨,增长1.03%;铁路旅客运输量1052.91万人,下降3.23%;公路货物运输量26180万吨,增长22.55%;公路旅客运输量10618万人,增长8.92%;水路货物运输量2983万吨,增长26.96%;民航旅客发送量364.9万人,增长9.19%;航空货邮发送量4.2万吨,增长13.51%。南宁民航开通国内航线76条,国际航线16条,全年起降航班6.1万架次,比上年增加0.2万架次。南宁市城市规划设计院“匠心苑”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112012年末全市境内公路总里程11817公里。其中等级公路总里程10665公里,比上年增加513公里。在等级公路中,高速公路总里程527公里;一级公路里程66公里;二级公路里程999公里;三级公路里程913公里;四级公路里程8160公里。等级外公路里程1152公里。四、教育文化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和正确领导下,南宁市大力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和人才强市战略,全面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加快发展教育事业,全市各级各类教育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一是学前教育形成多元发展新格局。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初步形成公办、民办幼儿园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多元化办学格局。目前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幼儿园990所,在园幼儿17.3万人,其中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9.90万人,占全市在园幼儿人数57.23%。二是义务教育转入均衡发展新征程。全面实行城乡免费义务教育,重点在经费投入、基本建设等方面向农村学校、薄弱学校倾斜,“十一五”期间市本级共投入20.30亿元,新建、迁建及扩建了一批中小学校,义务教育由全面普及转入均衡发展。2009年武鸣县被评为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三是普通高中教育跨进优质发展新阶段。积极实施学校建设“精品工程”,39所普通高中通过自治区普通高中一级学校评估,占全市普通高中的45.35%。同时,加强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建设,做大做强优质高中教育资源,实现了县县有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的目标。全市现有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19所,在校学生4.81万人,占普通高中在校生的41.31%。四是职业教育步入快速发展新行列。全面实施职教攻坚,共投入攻坚经费11.63亿元,完成攻坚任务数的111.76%,生均校园面积、生均建筑面积、生均设备值、生均图书等四项主要指标全部超过攻坚要求,全市中职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现有自治区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7所,其中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2所(全区共有9所),每县均建有1所综合性县级职教中心。五是教育经费投入实现新增长。坚持以财政投入为主,不断完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逐年加大教育投入。2006-2010年全市教育经费总投入205.84亿元,年平均增长24.77%。其中预算内教育经费拨款150.42亿元,年平均增长27.81%;多渠道筹措的教育教育经费达55.42亿元。六是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加快中小学建设的步伐,抓紧实施南宁市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与实施方案南宁市城市规划设计院“匠心苑”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12(2002-2015),取得了良好成效。截至2010年,我市城区新建滨湖路小学、桂雅路小学、仙葫学校等12所中小学校,逐步缓解区域内适龄儿童少年就近接受义务教育难的问题。七是教师队伍建设实现专业发展新水平。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树立“教育家办教育”的理念,积极实施“高素质校长培训工程”、“356人才培养工程”、“南宁市21世纪园丁工程”等,选派骨干校长到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培训,与北京大学、广西师大等区内外高校合作开展教师、校长培训。“十一五”期间,举办培训班30多期,近6000名校长、教师参加了培训。八是素质教育取得全面发展新成果。深化课程改革,创新学校德育工作,我市荣获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集体。率先在全区进行中考及招生制度改革,素质教育成果显现,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体育、艺术教育硕果累累。九是学生资助工作迈进全程覆盖新时期。建立健全了覆盖从小学到大学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2006至2010年,全市共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特定学生132.7万人次,累计发放财政资助经费8.33亿元。十是教育国际交流合作迈出新步伐。市教育局分别与美国跨世纪文化交流中心、加拿大素里市教育局等签订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协议;市二中、市三中等7所学校与国外学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澳大利亚半威系英语学院在市十四中设立了雅思学习基地,市十三中被批准为美国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基地。南宁市不少学校结合实际聘用外籍教师执教,提高了外语教学的水平,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交流。2009年,市政府同意建设南宁三中国际学校的方案,目前项目正在筹备之中。五、兴宁区兴宁区位于南宁市区东北部,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中心城区之一,行政区域总面积751平方公里。目前辖有三塘、五塘、昆仑三个镇和朝阳、民生两个街道办事处,共有34个社区、37个行政村、334个自然村(屯)。2011年末户籍总人口29.8万,其中非农业人口16.35万。近年来,城区先后荣获了全国社区服务示范城区、全国城市社会工作示范城区、全国科普示范城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进城区、全国养老服务示范城区、全国婚姻登记规范化管理示范城区、全国和谐邻里建设示范城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等多项殊荣。东沟岭棚户区改造项目荣获2006年联合国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良好范例奖。其中,五塘镇计划生育服务所获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乡级示范站、朝阳街道虎邱村被评为首批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南宁市城市规划设计院“匠心苑”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13治示范村、民生街道人民中社区被评为全国计划生育协会先进单位。在三次产业协调发展过程中,兴宁区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11年城区经济社会发展提速、转型加快、效益凸显、民生改善、后劲增强。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0亿元大关,实现106.95亿元;财政总收入实现23.12亿元,连续两年实现20%以上的快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额首次突破110亿达到113.55亿元,连续三年实现40%以上高位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7.5亿元,占南宁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近四分之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22003元,高出全市平均水平199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712元,高出全市平均水平864元。乡镇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三塘镇、五塘镇被评为南宁市科学发展“十佳乡镇”。“十二五”期间,兴宁区将围绕“一带两区三基地”(“一带”:昆仑大道经济带;“两区”:朝阳商业中心区、金桥商贸物流新区;“三基地”:三塘总部经济基地、五塘工业基地、现代特色农业开放合作基地)的发展战略,突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突出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提升城区在南宁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综合实力,努力打造广西商贸物流强区、广西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示范区和广西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示范区,为实现“富民强区”新跨越、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奠定坚实基础。根据现场调查,项目评价范围内无文物保护单位。南宁市城市规划设计院“匠心苑”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14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本项目区域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统计数据源自南宁市环境保护局网站公布的南宁市环境质量信息。一、环境空气信息状况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评价,2013年10月南宁市区环境空气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四项污染物月均浓度分别为:30、52、145、88微克/立方米,SO2未出现超标,NO2超标率为3.23%,PM10超标率为51.61%,PM2.5超标率为61.29%。CO市区月平均浓度为1.194毫克/立方米,全月市区CO日均值浓度无超标现象。市区臭氧最大8小时滑动平均范围在45176微克/立方米,超标率为19.35%,除SO2和CO月平均浓度能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年均值),其余的NO2、PM10、PM2.5月平均浓度超过国家二级标准(年均值)。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评价,10月南宁市区环境空气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三项污染物平均浓度分别为:0.030、0.052、0.145毫克/立方米。与上月相比,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及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均有不同程度上升,升幅分别为87.50%、36.84%、74.70%;与去年同期相比,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均有较大幅度上升,升幅分别为25.00%,二40.54%、45.00%,可吸入颗粒物上升了27.69%。10月市区环境空气中一氧化碳月均浓度为1.198毫克/立方米,较上月上升21.38%,较去年同期上升0.93%,全月市区一氧化碳日均值浓度未出现超标情况。臭氧月均浓度为0.076毫克/立方米,较上月上升39.22%,较去年同期下降6.58%,全月市区除仙葫、振宁花园、英华嘉园、农职院、沙井街道办、大自然花园测点臭氧小时均值浓度偶有超标外,其余测点及全月市区臭氧小时均值浓度未出现超标情况。2013年7-10月项目附近片区环境空气主要污染物月均值见表4。南宁市城市规划设计院“匠心苑”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15表4 2013年7-10月片区环境空气主要污染物月均值(新标) mg/m2测点位置 二 氧化硫 二 氧化氮 可吸入颗粒物 一 氧化碳 臭氧最大小时值 臭氧最大8小时滑动值 细颗粒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