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财政工作暨财政政策培训会上的讲话.docx
农业财政工作暨财政政策培训会上 的讲话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1 页 农业财政工作暨财政政策培训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 这次全省农业财政工作会议,是贯彻落实省委九届六次全会和今年中央、省委 1 号文件精神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2019年农业财政工作;分析当前农业农村形势;研究部署 2019年农业财政工作。省政府对这次会议十分重视,省委常委、副省长钟勉在百忙当中亲临大会,并将作重要讲话。下面,按照会议议程,我先讲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 2019 年农业财政工作的简要回顾 2019 年是我省极不平凡的一年。农业财政工作既面临雨雪冰冻灾害和 “5.12”特大地震灾害的严峻挑战,又面临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重大冲击。在困难面前,全省各级农业财政部门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把发展生产作为财政支农工作的主要任务,把解决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作为财政支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农民增收为核心目标,创新支农工作理念,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抗击特大地震灾害,支持农村灾后重建;一手抓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创造了大灾之年实现粮食产量增产、农民收入大幅提高的可喜成绩。全省粮食总产达到 700.04亿斤,比上年增产 21.7亿斤,增长3.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4121 元,比上年增加 575元,增长 16.2%,是改革开放以来增长幅度最大的一年。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农业财政工作暨财政政策培训会上 的讲话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2 页 改善。以农田水利为主要内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重大林业工程和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全省农业农村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2019年财政支农主要抓了以下工作。 (一)切实增加财政支农投入,为落实国家支持农村发展的各项政策提供财力保障。 财政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投入,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农村工作方针政策的具体体现,也是各级政 府解决 “三农 ”问题的直接手段。 2019年,我省各级财政部门始终站在讲大局、讲政治的高度,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围绕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落实,千方百计筹措资金,为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财力保障。 一是努力争取中央财政支持。省财政主动协调配合省级农口有关部门,积极向中央财政争取项目资金,在项目选择、实施方案编制等方面严格把关,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经过我们的努力,去年共争取到中央财政支农专项项目资金 81.3亿元,比 2019年翻了一番。 二是各级财政加大农业投入。据统计, 2019年全省财政 “三农 ”投入年初预算达到 403 亿元,省级财政 “三农 ”投入年初预算达到 108 亿元,其中:省级支农投入年初预算总量达到 27 亿元,比上年大幅度增长。 三是大力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在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有较大增长的同时,各级财政部门还积极运用财政补贴、财政贴息、贷款担保等多种手段,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引导大量社会资金投入农业和农村建设,促进了多元化的农业投入体系的建立。 农业财政工作暨财政政策培训会上 的讲话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3 页 (二)发展现代农业生产,为粮食安全提供切实保障。 2019年,省财政抓住中央设立 “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 ”的有利时机,及时向财政部汇报争取,得到了中央财政的大力 支持。为切实抓好我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项目,省财政组织人员开展专题调研,根据省情找准支持重点,确定了玉米、马铃薯、生猪三个现代农业生产发展主导产业,并在短时间内制定完善项目实施方案,得到了财政部的高度赞扬,有力地推动了现代农业产业建设,有效地促进了粮食生产和优势产业发展,树立了财政支农工作的新亮点、新品牌。 首先,按照突出粮食生产的原则,强化了支持粮食等优势特色产业的投入机制。为切实支持粮食等优势产业发展,省财政要求项目县在规定的主导产业中,必须选择 1个粮食产业发展,且投资额不少于中央财政补助总额的 50%。据 统计,通过财政投入的支持引导,项目县共投入 7.41亿元发展玉米产业、 0.96 亿元发展马铃薯产业、 16.74亿元发展生猪产业,初步构建了支持主导产业发展的投入机制,有力地支持了各地粮食等优势特色产业建设。 2019 年,项目县玉米增产 43.58万吨,增加产值 9.73 亿元;马铃薯增产 14.87万吨,增加产值 1.9 亿元;新增生猪出栏 86万头,增加产值 2.55亿元。 其次,按照突出资金整合的原则,打造了以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项目为平台的资金整合机制。为更加有力的支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各级财政积极积极拓宽资金投入渠道,加大以 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为平台整合相关支农资金的力度,依托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项目推进支农资金农业财政工作暨财政政策培训会上 的讲话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4 页 整合,效果十分显著。据统计,中央和省财政 3.26 亿元的投入,带动省以下各级财政投入 1.65 亿元,整合其他涉农资金投入 8.4 亿元,吸引农民自筹和银行贷款投入 11.8 亿元,充分发挥了财政资金的放大作用,取得了 “以整合资金支持现代农业发展,以现代农业发展促进资金整合 ”的效果。 第三,按照突出优势区域、关键环节的原则,建立了资金集中投入的新模式。一是省上根据全省玉米、马铃薯、生猪产业区域规划,择优选择重点地区,集中连片,规模发展。 同时,要求项目地区根据自主确定的产业项目,按照集中投入,努力形成优势特色产业带和区域特点显著的现代农业发展经济板块的要求,合理确定项目实施地点和区域。二是针对农业生产环节特别是影响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先进实用技术应用等关键环节,重点投入,集中扶持,支持解决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有效发挥了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的政策效应。 (三)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为改善我省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民增收发挥重要作用。 1、大力加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为进一步加快水利发展,为农业生产提 供可靠的水利保障, 2019 年,省财政筹集资金 3.08 亿元,重点支持了旱山村集雨节灌、粮食主产区中型灌区渠道配套和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三大水利工程建设,共计完成了 330 座小型病险水库整治,新建和整治渠道 908 公里,新增节水灌面 42.17 万亩,新建农业财政工作暨财政政策培训会上 的讲话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5 页 各类集雨工程 8622处 ,解决或缓解了 94个旱山村和严重缺水村约 4.3万亩旱地浇灌生产用水问题。同时,还积极引导各地建立 “民办公助、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直补到户 ”的农田水利投入管理新机制,充分调动了各级兴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积极性,增强了农业减灾抗旱能力,促进了农业综 合生产能力的提高。 2、积极落实强农惠农补贴。实施惠农补贴是中央出台的重大支农惠农政策。各级财政部门从全局出发,高质量地保证了各项强农惠农补贴政策及时贯彻落实。 2019 年,全省共落实水稻、小麦、玉米、油菜等良种补贴资金 8.4 亿元,拨付能繁母猪补贴、生猪和奶牛良种补贴资金 4.5 亿元,安排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 1.97 亿元,兑现退耕还林农户直接补助 28.26亿元。 3、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2019 年,各级财政按照支持农业产业化就是支持农业、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就是服务农民的观念,进一步加大了对农业产业化经营 的投入力度。省财政投入资金 1606万元,通过对全省 17 个农业产业化贷款项目进行财政贴息,带动了2.75亿元金融资本进入农业产业化领域,引导支持了全省一大批新兴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共筹集资金 2100万元,在坚持 “民办、民管、民受益 ”原则的基础上,支持了 210 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 4、切实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力度。为加快推进我省劳务开发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切实提高农民增收能力, 2019 年,省财政共筹集资金 2.13 亿元,用于实施阳光工程、省级劳务品牌培训、农业财政工作暨财政政策培训会上 的讲话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6 页 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和劳务扶贫培训等职业技 能培训工程 ,为加快我省从劳务大省向劳务强省转变创造了积极的条件。 5、进一步推进农村扶贫开发。 2019 年,我省进一步加大了农村扶贫开发投入力度,中央和省财政投入 15.76 亿元。重点支持了新村扶贫、劳务扶贫、产业扶贫、村道扶贫等扶贫工程,启动实施了阿坝州扶贫开发综合防治大骨节病工程。全省共建设扶贫新村 976 个,修建乡村公路和机耕道 982公里,使 72.23 万农村低收入人口生产生活条件有所改善,解决了全省 24.98 万农村人口的温饱问题,农村扶贫开发工作成效明显。 6、大力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去年,我们共筹集资金 36.7亿元深入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防沙治沙和重点小流域水土保持工程,为再造 “生态四川 ”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全省完成造林任务 499 万亩,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 1200 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已达 30.79%,有效提高了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7、着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依据 “财政引导、户办为主、自愿互利、注重实效 ”的思路,省级财政集中投入 2.7 亿元,专项用于实施农村户用沼气工程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新建沼气池 55 万口,解决了 42 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进一步改善了农村环境,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 (四)大力支持农业 防灾减灾,为抵御重大自然灾害做出积极贡献。 面对去年罕见的自然灾害,各级农业财政部门想灾区之所想、急灾区农业财政工作暨财政政策培训会上 的讲话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7 页 之所急,在抗击雨雪冰冻灾害、抗震救灾工作中,经受住了艰巨的考验,为夺取抗灾救灾的重大胜利做出了贡献。 1、积极支持抗击雨雪冰冻灾害。一是争取中央支持。在灾害发生的第一时间,主动与财政部沟通联系,专题汇报,共争取到中央雨雪冰冻灾害救灾资金 1.75 亿元。二是及时调度拨付资金。面对严峻的灾害形势,省财政打破常规,根据 “急事急办,特事特办 ”的原则,建立了 “调度资金保急需、灾情稳定作分配 ”的应急保障模式,根据各地受灾程度先行调度资金,共及时拨付资金 2.07 亿元,较好的解决了灾区的燃眉之急,有力地支持了灾区恢复农业生产。 2、大力支持抗震救灾工作。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各级农业财政部门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主动作为,全力以赴保障应急之需。一是筹集抢险资金 2 亿元,为堰塞湖抢险治理提供了及时的资金保障。二是筹集应急资金 0.37 亿元,支持灾区死亡牲畜无害化处理工作开展,确保了灾区大灾之后无大疫。三是筹集农业生产救灾资金0.27亿元,支持灾区玉米、蔬菜等农作物改种补种、抢种抢收,为粮食增产打下了基础。四是积极协调省级农口部 门,调整支出结构,安排地震灾后农业恢复重建资金 2.46 亿元,支持了 6 个重灾地区灾后农业恢复重建。 (五)创新财政支农工作机制,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益。 创新机制是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益的有效措施。 2019 年,省财政通过开展农业信贷担保、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支农资金整合等工作,农业财政工作暨财政政策培训会上 的讲话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8 页 带动市、县财政加大投入力度,引导金融资本、工商资本和民间资金投入农业产业发展,充分发挥了支农资金的放大积聚效应。 1、创新财政投入机制,积极支持农业担保试点。以担保为切入点,引导金融资本、工商资本和民间资金投入农业产业发展,破解农业农村发展 中资金短缺的问题,是近年来财政支农投入机制的重要创新。2019年,省财政筹集资金 5000 万元,支持资阳、遂宁、眉山、内江等市开展试点工作,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支持试点地区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对试点地区注册资本达到 1亿元以上且生猪 (奶牛 )贷款担保责任发生额达到 1 亿元以上的担保公司给予贷款担保风险财政资金补助,支持建立了担保风险财政补偿机制,做大做强了农业担保融资平台,有效发挥了财政资金 “四两拨千斤 ”作用。据统计,当年四个试点市生猪 (奶牛 )贷款担保发生额达 11 亿元 ,财政资金的放大作用平均达到 6.8 倍。 2、创新 扶贫开发机制,积极支持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试点。针对我省农村贫困面宽量大,贫困人口占较大比例的实际,各级财政部门勇于探索,积极创新,探索发展了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新模式。2019 年,共筹集资金 0.65亿元,支持了 585 个贫困村开展村级发展互助资金试点工作。据统计,全省参加互助社农户 7.85 万户,其中贫困农户 1.73 万户。通过试点,初步走出了一条持续放大财政扶贫开发资金的新路子,较好解决了贫困村群众无法筹集发展资金的难题。 农业财政工作暨财政政策培训会上 的讲话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9 页 3、创新资金管理机制,大力推进支农资金整合试点。支农资金整合,是近年来财政支农工作 创新的一大重点和亮点。启动资金整合试点工作以来,按照 “政府主导、统一规划、统筹兼顾、良性互动 ”的思路和“渠道不乱、用途不变、优势互补、形成合力 ”的原则,我们逐步形成了以县为单位、以政府为主导、以产业为平台、以统筹为核心、以创新为根本的资金整合运行新机制。 2019 年,省财政共筹集引导性资金 5900 万元,按照 “既积极、又稳妥;既整合、又管理 ”的原则,将整合项目县范围扩大到了 27 个县。通过整合试点,初步形成了中央、省、县三个不同级次的支农资金整合格局,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支农资金使用分散、效率不高的问题。 4、创新 新农村建设投入方式,积极支持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 2019年,省财政安排资金 0.5 亿元在全省选择了 100 个基础条件好、有产业支撑、带动能力强的试点示范村启动了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通过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整合有关涉农项目资金,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有力的支持了重点推进村建设。据统计,通过财政资金的带动作用, 100个重点推进村共计投入建设资金 6.5亿元,推动了项目村村社道路修建、沟渠山坪塘整治等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了果蔬、畜禽、水产等优势特色产业,较大幅度的增加了项目村农民收入。 (六)强化支农资金管理,提升支 农工作质量。 2019年,各级农业财政部门按照 “抓规范管理就是抓资金投入,抓规范管理就是抓资金效益,抓规范管理就是抓资金安全 ”的理财观念,农业财政工作暨财政政策培训会上 的讲话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10 页 优化调整支出结构,不断完善制度建设,切实加强资金监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是调整和优化农业支出结构。按照 “集中财力办大事 ”的要求,各级财政部门尤其是省级财政坚持 “有进有退 ”、 “有所为有所不为 ”的原则,在努力增加农业资金总量的同时,不断调整和优化农业支出结构,进一步突出了农业投入的支持重点,保证了政府重大决策和重点项目的投入,较好地解决了政府与市场、政府与政府之间长期存在 的各种“越位 ”与 “缺位 ”问题。 二是不断完善各项制度建设。 2019 年,我们先后制定出台了四川省县级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考评实施细则、四川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使用管理细则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从抓制度建设入手,努力提高财政支农工作的系统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水平,逐步建立了科学合理、层次清晰、分工明确、覆盖全面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制度体系。 三是切实加强支农资金监管。各级财政坚持推行专家评审、资金报帐、招标投标、集中采购、公告公示等一系列规范化的管理制度,进一步强化了资金监管,使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管理的精细化 、规范化、制度化水平不断得以提升。 2019 年取得的上述成绩,离不开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也离不开全省各级农业财政部门的辛勤工作。在此,我代表财政厅党组,向大家并通过大家向全省农业财政战线的广大干部表示诚挚的问候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