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铁路行业概览.pdf
1 报告编号19RI0195 头豹研究院 | 交通运输系列行业概览 400-072-5588 2019 年 中国铁路行业概览 报告摘要 工业团队 铁路运输是主要的陆上交通运输方式之一,具有环 保性、 时效性、 载运性等特点。 中国铁路旅客周转量 由 2014 年的 11,241.9 亿人公里增长到 2018 年的 14,146.6 亿人公里,年复合增长率为 5.9%。未来随 着铁路建设规模的持续扩大和开通铁路的城市数量 增多,预计在 2023 年达到 19,932.2 亿人公里。中 国铁路货运周转量由 2014 年的 27,530.2 亿吨公里 增长到 2018 年的 28,821.0 亿吨公里,年复合增长 率为 1.2%, 预计在 2023 年达到 35,606.8 亿吨公里。 热点一:“一带一路”驱动行业向海外拓展 热点二:不断上升的铁路运输需求促进行业发展 热点三:铁路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将持续上升 受益于中国对外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和中国进出口银行、 丝路基金等一系列金融服务配套政策颁发,中国铁路工 程承包商在海外的项目工程竞标率得到较大提升。 当前, 中国参与的雅万高铁、匈塞铁路、中老铁路等项目正有 序推进。 在铁路货物运输方面,中国铁路运输具有运载量大,运 行成本低等特点, 对中长距离的货运运输具有较大优势。 受中国公路治理车辆超载政策和大宗货物运商品输需求 提升等因素的影响, 中国铁路货运运输需求正逐步回升。 铁路十三五规划提出要加强铁路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提 升技术装备和运营能力,推动铁路系统改革和增强中国 铁路的国际竞争力,增加铁路行业基础建设投资,表明 未来中国铁路行业运输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将会持续扩 大。 庄林楠 高级分析师 林莹莹 分析师 邮箱:csleadleo 行业走势图 相关热点报告 交通运输系列行业概览 2020 年中国航空物流行业概 览 交通运输系列行业概览 2020 年中国特种运输行业概 览 交通运输系列行业概览 2019 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车 辆行业概览 交通运输系列深度研究 2020 年中国轨道交通 AFC 自 动售检票系统精品报告 2 报告编号19RI0195 目录 1 方法论 . 5 1.1 方法论 . 5 1.2 名词解释 . 6 2 市场综述 . 8 2.1 中国铁路行业定义及分类 . 8 2.2 中国铁路行业发展历程 . 9 2.3 中国铁路行业市场现状 . 12 2.4 中国铁路行业产业链 . 13 2.4.1 上游分析 . 14 2.4.2 中游分析 . 15 2.4.3 下游分析 . 16 2.5 中国铁路行业市场规模 . 16 3 中国铁路行业驱动与制约 . 18 3.1 驱动因素 . 18 3.1.1 “一带一路”驱动行业向海外拓展 . 18 3.1.2 铁路运输需求不断上升,促进行业发展 . 19 3.1.3 国产化率的提高推动行业发展 . 20 3.2 制约因素: . 21 3.2.1 行业负债率高 . 21 3 报告编号19RI0195 3.2.2 铁路建设投资成本上涨 . 22 3.2.3 管理水平不足 . 22 4 中国铁路行业政策及监管分析 . 23 5 中国铁路行业市场趋势 . 26 5.1 铁路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将持续上升 . 26 5.2 铁路高速化进程稳步推进 . 27 5.3 铁路系统公司证券化改革蓄势待发 . 27 6 中国铁路行业竞争格局 . 28 6.1 中国铁路行业典型企业分析 . 29 6.1.1 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 . 29 6.1.1.1 企业概况 . 29 6.1.1.2 商业模式 . 30 6.1.1.3 竞争优势 . 30 6.1.1.4 潜在风险 . 31 6.1.2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 . 31 6.1.2.1 企业概况 . 31 6.1.2.2 主营业务 . 32 6.1.2.3 竞争优势 . 32 6.1.2.4 潜在风险 . 33 4 报告编号19RI0195 图表目录 图 2-1 中国铁路行业分类(根据主体路段运行速度划分) . 9 图 2-2 中国铁路行业发展历程 . 9 图 2-3 全球主要国家人均铁路长度,2018 年 . 12 图 2-4 中国铁路营业里程,2014-2018 年 . 13 图 2-5 中国铁路行业产业链 . 13 图 2-6 中国铁路旅客周转量,2014-2023 年预测 . 17 图 2-7 中国铁路货运周转量,2014-2023 年预测 . 18 图 3-1 中国铁路旅客发送量,2014-2018 年 . 19 图 3-2 中国铁路货运总发送量,2014-2018 年 . 20 图 3-3 中国铁路专利申请授权量,2013-2017 年 . 21 图 4-1 中国铁路行业相关政策 . 24 图 5-1 铁路运输业固定资产投资,2014-2023 年预测 . 26 图 5-2 高速铁路营业里程,2014-2023 年预测 . 27 图 6-1 中国铁路制造装备相关企业 . 29 5 报告编号19RI0195 1 方法论 1.1 方法论 头豹研究院布局中国市场, 深入研究 10 大行业, 54 个垂直行业的市场变化, 已经积累 了近 50 万行业研究样本,完成近 10,000 多个独立的研究咨询项目。 研究院依托中国活跃的经济环境, 从交通运输、 制造业、 信息技术产业等领域着手, 研究内容覆盖整个行业的发展周期,伴随着行业中企业的创立,发展,扩张,到企 业走向上市及上市后的成熟期, 研究院的各行业研究员探索和评估行业中多变的行 业模式,企业的商业模式和运营模式,以专业的视野解读行业的沿革。 研究院融合传统与新型的研究方法, 采用自主研发的算法, 结合行业交叉的大数据, 以多元化的调研方法, 挖掘定量数据背后的逻辑, 分析定性内容背后的观点, 客观 和真实地阐述行业的现状, 前瞻性地预测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在研究院的每一份 研究报告中,完整地呈现行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研究院秉承匠心研究, 砥砺前行的宗旨, 从战略的角度分析行业, 从执行的层面阅 读行业,为每一个行业的报告阅读者提供值得品鉴的研究报告。 头豹研究院本次研究于 2019 年 4 月完成。 6 报告编号19RI0195 1.2 名词解释 旅客发送量:指计划期内,铁路局各站始发的全部旅客人数。 旅客周转量:指运送旅客人数与相应运送距离的乘积,是用于反应一定时期内的旅客运 输总量的衡量标准,单位是人公里。 货物发送量:指铁路局在一定时间内所管辖的铁路营业线路上所有站、段承运货物数量 的总和。 货物周转量:指运输企业所运货物吨数与其运送距离的乘积,以复合指标吨公里或吨海 里为单位表示,它是货物运输产品数量的实物指标,能够综合反映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 各部门对货物运输的需要以及运输部门为社会提供的货物运输工作总量。 铁路复线化率:复线铁路是指一定里程区域内,两条平行正线轨道组成的铁路系统,复 线化率则指复线铁路里程占铁路总里程的比例。 铁路电化率:电化铁路是指能提供电力火车运行的铁路,此类铁路要求沿线需要配套相 应的电气化设备,铁路电化率则指电化铁路里程占铁路总里程的比例。 内燃机车:指以内燃机作为原动力,再通过传动装置提供牵引力的机车。 机车牵引:主要是指轨道交通中与列车有关的牵引力计算,包括:牵引力,阻力,制动 力等。 列车牵引的计算可以确定列车的运行时分, 列车的运行速度, 列车的功率计算等。 TBTC:Track-circuit Based Train Control,即列车控制系统,是根据列车在铁路线路 上运行的客观条件和实际情况,对列车运行速度及制动方式等状态进行监督、控制和调 整的技术装备。 CBTC:Communicatin Based Train Control,即基于通信的列车自动控制系统,指 通过通信媒体来实现列车和地面设备的双向通信,用以代替轨道电路作为媒体来实现 列车运行控制。 7 报告编号19RI0195 Bit: Binary Digit, 即位元, 也称比特, 是信息量的度量单位, 也是信息量的最小单位。 铁路网密度:反映一个地区铁路运输条件和路网水平的指标,一般用于分析铁路运输建 设与地区经济发展的适应程度。 股份制改革:铁路股份制改革是指将铁路资产以股票形式进行市场融资,将社会资金进 行统筹管理、统一经营,然后将所得收益以派发股息的方式回馈给投资者。 国铁级:是中国铁路等级中的一种类型,包括快速铁路和骨干普铁,属于一种根据技 术划分的层次。 第一个五年计划:简称“一五”计划,是指中国制定的从 1953 年到 1957 年发展国民 经济的计划。 一带一路: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是中国于 2013 年 倡议并主导的跨国经济带,其范围涵盖历史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行经中国大陆、 中亚、北亚和西亚、印度洋沿岸、地中海沿岸的国家和地区。 8 报告编号19RI0195 2 市场综述 2.1 中国铁路行业定义及分类 铁路是指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 用于运行火车等交通工具行驶的轨道线路。 铁路运输 是主要的陆上交通运输方式之一, 是通过机车牵引车辆组成列车在铁轨上运送客或货的一种 运输方式。 相比其他交通运输线,铁路具有环保性、时效性、载运性等特点,是环境友好型运输方 式,具体表现如下:铁路机车驱动方式主要以电力驱动为主,具有较强的环保性;铁路 受天气、交通堵塞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较小,具有较强的时效性,较高的准点率,能够为居民 出行和各行业商品运输提供便利; 相比其他的公共交通运输方式, 铁路的客货运输具有较 大载运量,被广泛用于大宗货物运输和短途、中短途、中长途的客运,在各行业商品运输和 居民的交通出行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有助于提高现有的交通运输能力。 由于分类形式的多样化, 铁路的种类可根据铁路的主体路段运行速度、 行政管理方式等 不同而有所差异。中国铁路根据主体路段运行速度可分为常速铁路、快速铁路和高速铁路 (见图 2-1) : 常速铁路也称为普速铁路, 是目前铁路系统的主体, 可用于客货混线运输。 根据中国普速铁路标准,普速铁路的货运专线速度在 160km/h 以内,而客运专线在 140km/h 速度级别,代表线路为京广铁路和京九铁路;快速铁路是指设计速度在 160km/h 至 250km/h 之间的铁路,隶属于国铁级。目前中国快速铁路由改造升级的旧 线铁路路线(京泸铁路和广深铁路)和新建高级的新线铁路路线(厦深铁路和广珠铁路)组 成。 改造升级旧线铁路路线的主体路段限速大于 160km/h, 但低于 200km/h, 可用于客货 共线;而新建的新线铁路路线的主体路段限速达到 250km/h,仅用于客运专线;高速铁 路是指列车运营时速达到 250km/h 以上的客运列车专线铁路,车型主要是以动车组列车 9 报告编号19RI0195 “和谐号”和中国标准动车组列车“复兴号”为主,代表线路为深茂铁路、泸昆高铁等。 图 2-1 中国铁路行业分类(根据主体路段运行速度划分)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2.2 中国铁路行业发展历程 中国铁路行业经过百年的发展, 铁路技术水平已达国际领先水平, 铁路网络已呈现出多 样化的发展态势。中国铁路行业发展至今,经历了起步期、政府主导期、市场导向期和跨越 式发展期四个阶段(见图 2-2) : 图 2-2 中国铁路行业发展历程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起步期(1949 年-1952 年) :新中国建立之后,为了推动中国工业体系的建立和促进 10 报告编号19RI0195 国民经济发展, 1949 年中国铁道部成立, 此前被西方国家控制的铁路经营管理权逐步被收 回。这一时期,中国铁道部积极组织抢修被战争破坏的铁路,中国铁路逐步重建,新建铁路 延伸至地形复杂的山区地带。到 1949 年底,中国铁路主要干线基本修复完成,共修复铁路 8,278 公里,桥梁 2,717 座,通车里程达 21,810 公里,客货周转量达到 314.0 亿吨公里。 1952 年,中国开通了第一条从满洲里到广州直达的列车,全长 4,600 多公里。同年,中国 铁路营业里程增加到 22,876 公里,客货周转量达到 802.2 亿吨公里。在 1949-1952 年的 4 年期间,中国铁路行业在修建和恢复期中逐步发展,铁路运输得到保障。 政府主导期(1953-1980 年) :1953 年,中国政府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出要继 续修建西南、 西北的铁路干线, 增加海防重镇和海运港口铁路相通的出海通道和国际联运线。 在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政府以“调整、改革、整顿、提高”为目标,重点发 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铁路工作逐步恢复和发展。1950 年,中国政府提出要发展西北地 区的铁路,开始建设成都到重庆的成渝铁路。1953 年,中国成渝铁路正式投入运营,促进 了西南地区的物资流通, 在中国发展生产和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这一时期, 中国积极进行铁路电气化工程改造,1975 年宝成铁路完成电气化改造,成为中国第一条电 气化铁路。直到 1980 年,中国铁路网骨架基本形成,铁路营业里程达 49,940 公里,客货 周转量达到 7,087.0 亿吨公里。 市场导向期(1981-2002 年) :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中国铁路行业发展迅速,中国铁 路已建设完成了一批重点工程,形成了横贯东西、贯通南北、连接亚欧的铁路路网。在这一 时期,中国铁路装备技术提升,提高了客货运输能力,中国铁路工程质量大幅提高,铁路现 代化进程加快。1982 年,中国国民经济持续发展,铁路运输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 的作用,中国政府提出“北战大秦,南攻衡广、中取华东”的战略。到 1985 年底,中国铁 路营业里程达 52,119 公里, 客货周转量突破 1 万亿吨公里。 为了促进山西煤炭运输, 1983 11 报告编号19RI0195 年中国政府提出修建专向货运铁路-大秦铁路,连通了山西、河北、北京和天津四个省市的 货运铁路运输。1992 年中国大秦铁路修建完成,全长 653 公里,是中国的国铁级线路, 运送能力达 5,000 万吨/年,1997 年改造后形成 1 亿/年的运送能力。在这个发展阶段中, 中国铁路行业的市场需求相较政府导向期有所增大,但尚未得到充分释放。 跨越式发展期 (2003 年至今) : 2003 年, 中国铁道部提出 “推动中国铁路跨越式发展” 的总战略,中国铁路行业进入了跨越式发展的时代。2004 年,中国铁道部通过“市场换技 术”的方式,与加拿大庞巴迪、英国伯明翰、法国阿尔斯通及德国西门子分别签订动车组技 术引进招标协议,向当时的中国北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车” )和中国南车股份有 限公司 (以下简称 “南车” ) 转让动车组的关键技术。 在引进和吸收铁路相关技术的基础上, 中国铁路厂商进行了自主创新研发,中国动车组产品的国产化逐步提高。2015 年中国南车 吸收、合并中国北车,成立了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中车” ) ,增强了中国 铁路企业在国际上的行业竞争力, 进一步助力中国铁路车辆、 动车组车辆、 铁路相关零配件 和装备技术水平逐步提升,国产化率得到提升,中国铁路行业发展需求逐步得到满足。 2007 年,中国实行了第六次铁路大提速,在京沪线、京广线、京哈线等主要干线进行 提速,中国铁路高速(CRH)动车组列车运行时速达到 200km/h,其中部分区段时速达到 250km/h, 中国高速铁路动车组 “和谐号” 大规模投入运行, 中国进入了高速铁路时代。在 跨越式发展期间,中国铁路动车组技术和生产水平达到国际铁路标准,大部分时速在 250km/h 的高铁线路(如石太客运专线、武广客运专线等)已正式运行,建设规模和线路 里程逐步跃升至世界领先地位。截至 2018 年底,中国铁路营业总里程达 13.1 万公里,其 中高速铁路运营里程达到 2.9 万公里, 占全球高铁运营总里程的三分之二, 中国高速铁路规 模已位居全球第一。 12 报告编号19RI0195 2.3 中国铁路行业市场现状 根据沙利文数据显示,2018 年人均铁路长度主要国家排名中,加拿大位居全球第一, 人均铁路长度达 124.5 厘米, 其次为美国、 俄罗斯、 日本和中国, 人均铁路长度分别为 74.5 厘米、60.1 厘米、20.8 厘米和 0.9 厘米(见图 2-3 图 2-3) 。造成全球主要国家铁路发展不 均衡的主要原因是中国铁路行业正处在改革阶段, 中国铁路营业里程仍存在短缺, 铁路网密 度小,铁路网分布不均衡,且由于人口众多,致使中国的人均铁路长度相对较小,未能完全 满足中国不断增长的运输需求。 而加拿大、 美国、 俄罗斯和日本均已进行铁路行业私有化改 革, 铁路行业的竞争性业务从非市场化经营向市场化经营发展, 优化了运输效率, 加快了铁 路建设速度,从而拓展了铁路行业的路网建设规模,提高了人均铁路长度。 图 2-3 全球主要国家人均铁路长度,2018 年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近年来,在引进、借鉴、吸收日本、美国等国家技术的基础上,中国铁路行业内的企业 已逐步拥有独立研发和生产制造铁路列车相关零部件, 制动系统, 动车组等相应铁路装备的 能力,且技术水平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中国铁路行业生产技术的发展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满足了中国铁路建设运营的产业化能力,中国铁路建设正有序推进。 根据国家铁路局数据显示,中国铁路营业里程从 2014 年的 11.2 万公里增长到 2018 年的 13.1 万公里, 年复合增长率为 4.0%, 中国铁路路网规模逐年扩大, 带动了铁路运营效 13 报告编号19RI0195 率的提高(见图 2-4) 。在中国铁路行业发展中,中国高铁发展迅速,高铁铁路从大城市逐 渐向中大型城市延伸,覆盖了中国大陆大部分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中 国高速铁路网规模已居全球第一。截至 2018 年,中国新开通 10 条新高铁线路,新增高速 营业里程约为 2,500 公里,形成了“四纵四横”的高速铁路网络格局。 图 2-4 中国铁路营业里程,2014-2018 年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此外, 为了响应中国政府对中国国有企业的改革, 中国铁路的公司制改革已取得明显成 效。2013 年,中国国务院颁布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 ,提出要实行铁路政企分 开, 完善综合交通管理体制。 在中国铁路改革计划中, 第一步是要完成铁路行业公司制改革。 目前, 铁路总公司公司制改革三步走计划已基本完成, 推动了中国铁路行业企业化和市场化 经营,加快了市场化改革步伐,为未来铁路股份制改革落地奠定了基础。 2.4 中国铁路行业产业链 中国铁路行业产业链由上游的零部件生产商、 中游的整车车辆制造商和工程项目建设商 以及下游的营运服务商组成(见图 2-5) 。 图2- 5 中国铁路行业产业链 14 报告编号19RI0195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2.4.1 上游分析 中国铁路行业产业链上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为铁路车辆零部件生产商, 主要负责研发 和生产铁路整车车辆的零部件,包括车体、牵引制动系统、信号系统、控制系统及其他零部 件等。其中,控制系统是铁路运行中重要的设备,能够保障列车运行安全,提高铁路运输效 率。目前铁路行业发展较好的国家已普遍采用基于通信的列车自动控制系统(CBTC) ,而 中 国的铁路信号控制系统则主要采用传统的基于轨道电路的列车控制(TBTC)方式,数据传 输速度仅为几十 bit/s,因此 CBTC 更符合中国现代化铁路的建设需求。 目前,在引进西门子、阿尔卡特、阿尔斯通等国际企业的 CBTC 设备的基础上外,中国 相关铁路部门和科研机构正积极展开在 CBTC 领域的研究, ,如北京交通大学已研制开发了 LCF-300 型 CBTC 系统,并已应用在中国部分铁路线上。 工程项目相关供应商是中国铁路行业产业链上游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负责提供工 程机械、 各种配套建材以及其他相关零配件。 由于铁路行业对工程机械要求较高, 大部分中 国工程机械企业仅从事于相关零部件的生产或是低端工程机械产品的生产, 拥有关键核心技 15 报告编号19RI0195 术的企业或生产高端工程机械企业较少, 致使中国在铁路相关的高端工程机械 (起重机、 大 型挖掘机)和工程机械的关键零配件(发动机、液压件、传动件)等产品方面仍主要依赖进 口。 整体而言, 控制系统和工程机械等上游成本的变动会对铁路行业产生重要影响, 上游供 应商价格的变动将直接影响中游企业经营成本, 控制系统和工程机械等核心技术的发展也将 直接决定铁路列车、 动车组产品的生产质量和工程项目建设的施工质量, 因此上游铁路车辆 零部件生产商和工程项目相关供应商具有较高的议价能力。 2.4.2 中游分析 中国铁路行业产业链中游为整车车辆制造商和工程项目建设商, 主要负责铁路整车车辆, 动车组产品的生产与销售和铁路工程相关的建设。 中国铁路整车制造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和 技术密集型行业,是高附加值产业,具有较高的行业壁垒。随着中国铁路行业的发展,中国 铁路整车车辆制造商的研发制造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中国铁路整车制造已实现完全自主 化, 其中中国中车凭借在铁路车辆的技术能力和集成水平能力, 在行业内企业中具有较大的 领先优势,成为了中国规模最大的铁路交通设备供应商。 长期来看, 为加强成本控制以及更好地控制产品质量, 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企业拥有较 强向上游渗透的意愿, 上下游资源整合能力较强, 能够满足企业降低成本要求。 在产品议价 能力方面, 通过对行业内有着十多年以上铁路研究的行业专家的访谈得知, 中国中车的铁路 整车主要销售给中国铁路总公司, 缺少其他下游客户, 致使中国中车不具备较高的议价能力。 而对于一些专用铁路和专线铁路运营企业,中国中车仍拥有较强的议价能力。 从中游铁路工程项目建设分析, 铁路工程项目建设包括规划设计、 征地拆迁、 土建施工、 轨道工程、信电工程和车辆购置安装等过程。铁路工程涉及较多环节,工程量建设较大,一 般建设周期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