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后中外合资企业:何去何从?.pdf
新冠肺炎疫情后中外合资企业 何去何从? 2020年 10月02Brochure / report title goes here | Section title goes here 摘要 031. 新冠肺炎疫情后的全球投资环境 04身边的危机 04疫情带来的影响与机遇 042. 中外合资企业的重塑将带动全球投资 06中国的经济复苏 06将见证中外合资企业的增长 07发展中外合资企业的利好环境 083. 中国为中外合资企业广开大门 10中国本土合作伙伴 10如何充分利用中外合资企业:指导原则 104. 一种更受欢迎的中国企业全球化方式:成立中外合资企业 15中国走向世界 15欧洲的中外合资企业 155. 结论:转危为机 16rQsPsMtMnQnOxOmNnQtQmQbRcM6MmOoOmOnNeRmNoOjMrQtRbRmNqMMYpPwPNZnRtN03新冠肺炎疫情后的中外合资企业 | 摘要摘要 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了全球企业 中西方投资将面临更多的政治和经济限制 新冠肺炎疫情后的状况(包括筹资困难和较高的市场不确定性)将有利于中外合资企业 经济复苏期合资企业的业务活动最为活跃 尽管地缘政治关系紧张,中国的中外合资企业仍具吸引力 中国允许西方公司利用其中国本土合作伙伴的专业知识、资金渠道、业务关系和人才资源 中国企业将通过中外合资企业增加在西方(特别是欧洲)的投资 中外合资企业将有助于缓解对外投资面临的日益严峻的监管压力新冠肺炎疫情后的全球投资环境中外合资企业的重塑将带动全球投资中国为中外合资企业广开大门一种更受欢迎的中国企业全球化方式: 成立中外合资企业0102030404身边的危机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破坏性影响,全球正面临一次特别的危机。在这一不确定时期,公司面临多种困难,如保持正向现金流、解决过剩劳动力、全球供应链冲击及瞬息万变的政府规章与政策。 可以理解,很多企业目前正在关注其燃眉之急。但新冠肺炎疫情不会一直存在。疫情结束后,企业将融入一个新的环境。现在企业应考虑如何定位自身以等待复苏,制定长期战略并开始考虑未来的愿景。 疫情带来的影响与机遇此次疫情将从根本上重塑全球经济与商业活动。其中一个影响是对于西方国家和中国间的投资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政治和经济限制。从政治层面讲,此次危机可能会对中国 的投资造成一定程度的抵制(Rogin, 2020)。例如,澳大利亚政府暂时将国外投资的政府审批门槛调低至 0美元,这一举措被普遍理解为旨在限制中国的投资( Remeikis,2020)。特别是,由于此次危机增加了中美两国之间的不满,两国关系可能会面临更多困难。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美国公众对中美贸易产生了消极看法(Rogin, 2020)。部分行业对于降低对实时生产模式和复杂的全球供应链的依赖度具有战略重要性,这些行业面临的经济和政治压力可能会进一步增加(Foreign Policy 2020)。英国政府最近宣布该国的 5G网络将逐步暂停使用中国的华为设备(Corbin, 2020)。这一解决方案可能是为了从战略层面上确保可从多种供应链体系而非单个国家采购重要的商品和服务(Brown,2020)。然而,中国正在鼓励本土企业进行国际投资以从危机中恢复并抵消经济衰退:“今年前四个月,中国的非金融对外直接投资同比增长 0.7%。”(新华,2020)。同时,尽管中美关系紧张,美国公司仍有意在中国进行投资。2020年上半年,美国公司在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较去年增长了 6%(Deloitte, 2020a)。疫情的干扰毫无疑问造成了困难,但同时也带来了机遇。新冠肺炎疫情后,投资者有机会受益于这一新世界的先发优势:中外合资企业将是实现这一点的关键方式之一。 新冠肺炎疫情后的全球投资环境新冠肺炎疫情后的中外合资企业 | 新冠肺炎疫情后的全球投资环境05管理团队任命新冠肺炎疫情后的中外合资企业 | 新冠肺炎疫情后的全球投资环境 什么是国际合资企业 ? 如合资企业协议中所述,国际合资企业是由两家或两家以上总部位于不同国家的公司(母公司)组建以开展合资协议中规定的某项特定业务, 中外合资企业是一种国际合资企业。 稳健的企业开展周密的尽职调查以确保他们找到的合作伙伴有能力实现合资企业的目标。 公司开始谈判时通常会进行非正式的交谈并建立关系,之后启动正式谈判。 如果谈判顺利,则最终结果是达成合资企业协议(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达成股东协议):一种列出了合资企业条款的具有约束力的法律合约。接下来合作伙伴 /股东将着手建立合资企业。 评估战略依据 选择合作伙伴公司商业策略运营与终止规定治理原则合资企业规划 /范围法律实体设计合资企业谈判激活组建流程实施 效果评估架构 /谈判 为什么会出现国际合资企业 ?公司出于多种原因选择成立一家国际合资企业, 这些原因包括: 加快市场准入 利用某个合作伙伴的本土知识和业务关系 利用某个合作伙伴的能力来加快产品研发或提高市场份额 绕开针对外商投资的监管条例 触达合作伙伴的技术和供应链 国际合资企业面临哪些风险 ?同所有投资一样,国际合资企业也承担着一定的风险,如: 治理架构不健全,及潜在的治理僵局 对业务、运营、财务等控制权可能的冲突 两家公司间的文化冲突或语言障碍 如市场 /客户重叠,与母公司产生竞争的风险 退出时分割资产和运营纠纷的挑战 商业目标不一致,或 剽窃知识产权商业策略中阐述的合资企业目标选择合伙人 /建立关系谨慎的公司可以采取一些预防措施来降低上述风险,企业可以 : 在创业之前,就关键问题进行坦诚、清晰的讨论 就健全的治理框架和解决公司僵局的可能方案达成一致 设计和调整一个高效和公平的合资企业 (JV)结构 设计保护关键知识产权的条款和结构 在必要时进行尽职调查06中外合资企业的重塑带动全球投资中国的经济复苏受新冠肺炎疫情干扰后,将会出现大量被抑制的经济需求。理想状况下,全球经济活动将跃升至危机前的水平(V字型复苏)。然而,疫情延续的时间越长,就可能会导致经济复苏放缓(Kennedy Cui 和 Kumar,2012)。 这种观点主要是因为学术文献中通常使用许多可量化的指标(例如存续时间、财务绩效和股市影响)来衡量合资企业的成功(Christoersen,2013年)。但是,这些指标并非总能体现一家合资企业的战略目标。许多合资企业规划的运营周期较短,或在成立之初就有意出售给第三方。 一方股东出售其股份时,合资企业将继续运营并产生价值。也有证据表明合资企业能够创建适应力相对较强的机构,尽管他们可能并非一直以合资企业的形式存在。Meschi和 Riccio (2008)发现,在巴西抽样的 234家合资企业中,有将近一半的合资企业在调研过程中停业。但这些停业的合资企业中有三分之二以上的企业仍继续经营;它们以另一种方式存续经营(通常为一方股东收购另一方股东的股份)。换言之,234家合资企业中仅有 39家企业(17%)由于冲突或财务亏损而以失败告终。 对于一家企业而言,国际合资企业是其准入并立足于某个新市场的一种方式。因此,衡量一家国际合资企业成功与否时,应考虑这家合资企业成立之初的目标是什么以及是否达成了既定的目标。 图 5展示了过去 35年来,2019财富 500强企业中的外资企业与中国企业成立中外合资企业(按成立年限划分)的存续率。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多的中外合资企业被取消,然而各个阶段的大部分合资企业仍在存续经营。目前成立不足 15年的合资企业中 90%以上仍在存续经营。此外,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成立超过 25年的合资企业中有近 70%仍在存续经营。但同时需要指出的是,存续经营率较高的部分原因也可能是在中国关停一家企业在法律层面上比较困难。图 5: 在中国的中外合资企业存活率 资料来源:德勤、企查查(2020财富 500强企业中共有 371家企业符合考量条件0%1692201372291001633203262367620%40%60%80%100%0-4 年 5-9 年 10-14 年 15-19 年 20-24 年 25+ 年中外合资企业资本投资(1亿美元)成立年限在华的合资企业存续时间 (2020-1991)存续经营 取消新冠肺炎疫情后的中外合资企业 | 中外合资企业的重塑带动全球投资 10中国为中外合资企业广开大门 中国本土合作伙伴中外合资企业的中国本土合作伙伴几乎都是大型国有企业。股东对此类企业通常不看重短期需求,而是更偏向长远的考虑(Hofstedes, 2001)。国有企业的目标通常不仅仅是关注利润:他们可以通过合资企业,从合作伙伴那里获得其他机会。比如,国有企业可以从他们的西方合作伙伴那里获得技术或专业知识,或者也可以通过外商投资推动国企内部就业,又或者中外合资企业给国企提供机会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如何充分利用中外合资企业:指导原则寻求在中国组建合资企业的西方企业需要考虑中国市场的特殊性。花时间了解市场和商业文化进入中国市场的西方企业需要努力了解当地的商业文化。继续遵循西方的经营方式或将导致冲突。在某些情况下,西方企业会试图控制董事会,但却发现自己被排除在关键管理职位以外,从而妨碍他们做出有意义的决策(Bosshart, Luedi, & Wang, 2010)。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在 20世纪 80年代,即中国合资企业的早期阶段,合资企业的合作伙伴通常遇到中外企业在战略目标上存在的差异:外国企业一般更注重盈利,而中国企业则更注重增长或就业(Bosshart, Luedi, & Wang, 2010)。双方目标不一致的情况也会发生:外国企业可能想利用中外合资企业在中国市场站稳脚跟(并愿意牺牲部分利润以换取市场份额),而中国本土企业则可能寻求快速的资金以投资其他企业(ICC, 2011)。因此,合资双方必须清楚了解双方的战略目标:只有利益一致,合资企业才能取得成功。中外合资企业在中国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从一开始就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企业需要花时间评估其潜在合作伙伴是否具有一致的目标、必要的业务能力、文化契合度以及是否值得信赖。 中外合资企业在中国的外商投资中占很大比例。自 2010年以来,约有 40%的外资通过合资企业形式进入中国(NBSC, 2020)。许多行业要求,外国企业需要与一家中国本土企业合作以进入中国市场。此外,中外合资企业还允许外国合作伙伴利用其中国合作伙伴的本土专业知识、资金渠道、业务关系和人才。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在中国组建中外合资企业对西方企业将仍具吸引力。欧美企业将继续寻求提升中国市场可能相对较高的增长率。在中国投资的公司可以依托中国日益熟练且庞大的劳动力和全面的供应链。新冠肺炎疫情后的中外合资企业 | 中国为中外合资企业广开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