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稀土催化材料行业概览.pdf
1 报告编码19RI0540 头豹研究院 | 稀土材料系列概览 400-072-5588 2019 年 中国稀土催化材料行业概览 报告摘要 工业研究团队 稀土催化材料能够起到提高催化剂热稳定性、催化 剂活性、催化剂储氧能力,以及减少贵金属活性组 分用量等作用,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汽车尾气净 化、 工业废气和人居环境净化、 燃料电池等领域。 得 益于中国宏观发展战略、红利政策的大力扶持,环 保标准日趋严苛,应用需求持续提升等驱动因素, 稀土催化材料行业将持续稳定发展,业内本土企业 有望持续发力,以削弱外资企业的领先优势,进一 步推动中国稀土资源优势的高价值转化。 热点一:中国宏观战略深入推进为行业发展提供动力 热点二:汽车保有量持续增长,尾气净化需求日益加大 热点三:技术优化带动业内企业盈利水平增加 “一带一路”、“中国制造 2025”等宏观战略的深入推进为 稀土催化材料行业发展提供强劲动力。稀土催化材料是 稀土下游的重要功能材料,在石油裂化催化、汽车尾气 净化、工业尾气净化等应用领域具有突出作用,发展稀 土催化材料是实现由稀土原材料向产业链中、 下游延伸, 提升稀土应用价值的重要举措,与中国推动工业转型升 级以及新兴产业发展的宏观战略契合。 汽车保有量的增长将直接导致汽车尾气排放量的增长, 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的需求随之升高。加入稀土元素及 相关稀土氧化物的催化剂在提升催化剂催化性能方面具 有优势。随着汽车尾气净化需求日益迫切,稀土催化材 料在汽车尾气净化中的作用将持续凸显,有望刺激稀土 催化材料市场需求的增长。 随着中国政府环境治理力度,以及交通运输废气和工业 废气排放标准的不断提升,未来受到下游应用需求的大 力推动,稀土催化材料行业将进一步发展,催化技术水 平有望出现重大突破,将带动稀土催化材料企业盈利中 枢上移。 庄林楠 邮箱: csleadleo 分析师 行业走势图 相关热点报告 半导体系列概览2019 年 中国半导体材料行业概览 半导体系列概览2019 年 中国半导体晶圆制造行业概 览 半导体系列概览2019 年 中国半导体 CMP 抛光材料行 业概览 2 报告编号19RI0540 目录 1 方法论 . 5 1.1 研究方法 . 5 1.2 名词解释 . 6 2 中国稀土催化材料行业综述 . 7 2.1 中国稀土催化材料行业定义及分类 . 7 2.2 中国稀土催化材料行业发展历程 . 7 2.3 中国稀土催化材料行业产业链 . 10 2.3.1 上游分析 . 11 2.3.2 中游分析 . 12 2.3.3 下游分析 . 13 2.4 中国稀土催化材料行业市场规模 . 14 3 中国稀土催化材料行业驱动与制约因素 . 15 3.1 驱动因素 . 15 3.1.1 稀土资源丰富,为行业发展提供重要驱动力 . 15 3.1.2 中国宏观战略深入推进为行业发展提供动力 . 16 3.1.3 汽车保有量持续增长,尾气净化需求日益加大 . 17 3.2 制约因素 . 18 3.2.1 关键催化技术瓶颈难以突破,技术壁垒较高 . 18 3.2.2 本土企业难以形成规模效应,盈利空间受限 . 18 4 中国稀土催化材料行业政策及监管分析 . 19 5 中国稀土催化材料行业市场趋势 . 21 3 报告编号19RI0540 5.1 环保标准趋严,催化技术优化带动业内企业盈利水平增加 . 21 5.2 本土企业竞争力提升,市场占有率加大 . 22 6 中国稀土催化材料行业竞争格局 . 23 6.1 中国稀土催化材料行业竞争格局概述 . 23 6.2 中国稀土催化材料行业代表企业分析 . 24 6.2.1 昆明贵研催化剂有限责任公司 . 24 6.2.2 上海华明高纳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 . 26 6.2.3 山东天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28 4 报告编号19RI0540 图表目录 图 2-1 中国稀土催化材料行业发展历程 . 8 图 2-2 中国稀土催化材料行业产业链 . 10 图 2-3 中国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总量配额情况,2018 年 . 12 图 2-4 稀土催化材料主要应用领域 . 13 图 2-5 中国稀土催化材料市场规模,2014-2023 年预测 . 15 图 3-1 世界稀土储量结构,2018 年 . 16 图 3-2 中国汽车保有量,2014-2018 年 . 17 图 3-3 盛和资源稀土高效催化剂及分子筛产品的毛利率,2014-2018 年 . 19 图 4-1 中国稀土催化材料行业相关政策 . 21 图 6-1 中国稀土催化材料行业本土代表企业介绍 . 24 图 6-2 华明高纳稀土催化材料产品介绍 . 27 5 报告编号19RI0540 1 方法论 1.1 研究方法 头豹研究院布局中国市场, 深入研究 10 大行业, 54 个垂直行业的市场变化, 已经积累 了近 50 万行业研究样本,完成近 10,000 多个独立的研究咨询项目。 研究院依托中国活跃的经济环境,从新材料、稀土、催化剂、化工等领域着手,研 究内容覆盖整个行业的发展周期,伴随着行业中企业的创立,发展,扩张,到企业 走向上市及上市后的成熟期, 研究院的各行业研究员探索和评估行业中多变的产业 模式,企业的商业模式和运营模式,以专业的视野解读行业的沿革。 研究院融合传统与新型的研究方法, 采用自主研发的算法, 结合行业交叉的大数据, 以多元化的调研方法, 挖掘定量数据背后的逻辑, 分析定性内容背后的观点, 客观 和真实地阐述行业的现状, 前瞻性地预测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在研究院的每一份 研究报告中,完整地呈现行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研究院密切关注行业发展最新动向,报告内容及数据会随着行业发展、技术革新、 竞争格局变化、政策法规颁布、市场调研深入,保持不断更新与优化。 研究院秉承匠心研究, 砥砺前行的宗旨, 从战略的角度分析行业, 从执行的层面阅 读行业,为每一个行业的报告阅读者提供值得品鉴的研究报告。 头豹研究院本次研究于 2019 年 8 月完成。 6 报告编号19RI0540 1.2 名词解释 分子筛: 一种结晶型的铝硅酸盐材料, 主要应用于化工行业的吸附剂和石油炼制工业中 的催化剂。 一带一路: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是中国于 2013 年 提出的国家级顶层合作倡议。 收率: 化工行业中,投入单位数量原料所获实际产品产量与理论产量的比值。 HC:汽车尾气中有害气体的一种,指碳氢化合物。 三效催化剂: 指在使用过程中能同时对 CO、 HC、 NO 三种有害物起到催化净化作用的 催化剂。 SCR 系统一体化服务:是一项针对柴油车尾气排放中氮氧化物的处理工艺。 7 报告编号19RI0540 2 中国稀土催化材料行业综述 2.1 中国稀土催化材料行业定义及分类 镧、 铈、 镨等稀土元素具有独特的电子层结构, 能够在化学反应中实现良好的助催化作 用, 此类轻稀土及相关稀土氧化物是用于生产工业催化剂的理想材料。 稀土催化材料是采用 沉淀、浸渍、熔融等方法,将稀土与过渡金属氧化物、贵金属等其他组成成分进行加工而制 成的催化材料。 稀土催化材料含有少量的稀土, 其中的稀土、 稀土氧化物等主要起到助催化 剂、稳定剂、混合催化剂中次要成分的作用,能够起到提高催化剂热稳定性、催化剂活性、 催化剂储氧能力, 以及减少贵金属活性组分用量等功用。 因具有良好的功能特性, 稀土催化 材料可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汽车尾气净化、工业废气和人居环境净化、燃料电池等领域。 目前已实现产业化的稀土催化材料包括分子筛稀土催化材料、 稀土钙钛矿催化材料以及 铈锆固溶体催化材料, 其中分子筛稀土催化材料主要用于石油炼制与化工领域, 稀土钙钛矿 催化材料可应用于环保催化、 汽车尾气净化催化、 光催化分解水制氢等领域, 而铈锆固溶体 催化材料主要用于生产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和环保催化剂等。 2.2 中国稀土催化材料行业发展历程 中国稀土催化材料行业发展至今,主要经历了起步和稳定发展两个阶段(见图 2-1) 。 8 报告编号19RI0540 图 2-1 中国稀土催化材料行业发展历程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1)起步阶段(1970-1989 年) 石油化工是稀土催化材料最早的应用领域之一,中国自上世纪 70 年代中期开始生产、 使用稀土分子筛裂化催化剂。 中国在分子筛和稀土催化剂方面的研究工作也随着中国石油化 工等工业的建立而开展。 “六五”期间,中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将这两大类催化剂的基础 研究定为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推动了稀土催化剂及相关领域的研究,行业在稀土定向聚合、 稀土复合氧化物等催化剂的组成和催化性能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 政府的高度 重视持续推动稀土催化剂的发展, 稀土催化剂以及分子筛的基础研究之后被列为 “七五” 国 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由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应化所等多 间高等院校共同承担, 共取得 12 项分子筛及 5 项稀土专利, 研究成功 7 种分子筛新催化剂 以及 4 种含稀土新催化剂,并在生产中投入应用、且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八五”期间行 业研究工作继续开展, 稀土催化剂催化特征研究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列为化学学科重 点项目。 由于稀土在工业催化剂中的作用持续显现、 稀土催化材料的应用水平逐渐提升, 稀土催 9 报告编号19RI0540 化材料在石油裂化催化及汽车尾气催化中的使用逐渐增长,1973 年工业催化剂中稀土消耗 量为 6,670 吨,1985 年这一数字增长至 8,910 吨。 这一发展阶段, 稀土催化材料的市场需求尚处低位, 业内技术水平、 产品生产工艺水平 有待提高,稀土催化材料的应用范围有限。 (2)稳定发展阶段(1990 年至今) 1990 年以来,中国工业迅速发展,工业废气、汽车尾气排放的环境污染加剧,稀土催 化材料在废气处理中的应用成为研究重点。 业内企业、 研究所等相关主体频频申请相关技术 专利, 一系列技术专利相继获得批准, 推动了稀土催化材料技术、 制备工艺以及产品应用水 平的提升,如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昆明贵金属研究所于 1992 年申请了“贵金属-稀土- 过渡金属废气净化催化剂及其制备”发明专利,并于 1996 年获批。 行业下游应用需求是推动稀土催化材料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中国原油加工量在这一阶段 逐年提升, 石油裂化催化剂市场需求持续释放, 刺激稀土催化材料生产水平和产量逐渐提升。 2004 年中国自产原油 1.8 亿吨, 进口原油约 1 亿吨, 而 90%的炼油装置使用的石油裂化催 化剂中含有稀土。中国稀土催化裂化催化剂在满足国内生产需求的同时,也逐渐实现出口, 稀土催化材料在石油化工领域中重要性持续凸显。 随着原油加工量、机动车尾气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放量逐年增长,以石油裂化、尾气净 化处理为代表领域内的应用需求持续释放, 稀土催化材料的研发生产水平和产业化水平进一 步提高。 在中国稀土催化材料市场需求增长的促使下, 中国本土稀土催化材料行业逐渐发展, 以山东天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无锡威孚力达催化净化器有限责任公司为代表的本土企业持 续提升关键技术研发、产品成果转化以及市场拓展水平,市场竞争力持续提升。 稀土行业及稀土功能材料行业发展具有较强的政策导向性, 自 2010 年以来, 为充分发 挥中国稀土的战略价值, 推动稀土深加工水平提升, 促使稀土产品附加值提升, 中国政府持 10 报告编号19RI0540 续出台红利政策以推动稀土及相关行业发展, 稀土催化材料行业受此惠及而持续发展。 以国 务院、 工信部为代表的主体相继出台了 关于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 稀 土行业发展规划(2016-2020 年) 、 “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等利好政 策,对于健康、有序地发展稀土行业提出战略部署,促进了稀土催化材料、稀土永磁材料等 稀土功能材料的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应用, 在提升稀土战略价值、 将稀土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 优势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2.3 中国稀土催化材料行业产业链 中国稀土催化材料行业产业链由上游稀土开采、 冶炼分离, 中游稀土催化材料生产以及 下游应用领域组成(见图 2-2) 。上游参与主体主要为中游参与主体提供稀土金属、稀土氧 化物等原材料; 中游环节的参与主体为稀土催化材料生产商, 负责针对下游应用需求, 生产 分子筛稀土催化材料、 稀土钙钛矿催化材料、 铈锆固溶体催化材料三类稀土催化材料; 下游 应用领域主要包括石油裂化、汽车尾气净化、燃料电池和工业废气净化等。 图 2-2 中国稀土催化材料行业产业链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11 报告编号19RI0540 2.3.1 上游分析 稀土催化材料行业产业链上游为稀土行业, 上游环节主要负责稀土的开采、 冶炼和分离, 为中游参与主体提供稀土金属、稀土氧化物等原材料,用于稀土催化剂的生产加工。 稀土原料供应商分布的区域性特征明显, 供应商主要分布于临近内蒙古自治区、 山东等 轻稀土矿,以及江西、广东、福建等重稀土矿的资源所在地。为集聚稀土行业资源,规范稀 土生产, 整顿稀土行业秩序, 促进稀土资源有序开发, 稀土行业于 2016 年 12 月完成整合, 形成了以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铝公司” ) 、中国北方稀土(集团)高科技股 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方稀土” ) 、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五矿” ) 、广 东省稀土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东稀土” ) 、中国南方稀土集团(以下简称“南方 稀土” ) 和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 “厦门钨业” ) 六家稀土企业集团为主导的格局。 行业上游六家企业集团规模较大,且具有较强的产业链优势。 中国政府针对稀土开采、 冶炼和分离实施限制和计划生产。 一方面, 中国通过颁发稀土 采矿许可证的方式限制稀土开采商数量, 根据 2012 年 9 月中国国土资源部发布的 稀土采 矿权名单 , 中国共有 67 家企业获得稀土采矿权许可。 另一方面, 中国国土资源部实施稀土 开采、冶炼分离产量的计划与管理: (1)自 2006 年起,每年制定和下发当年稀土开采总量指标,而 2018 年稀土矿开采 总量指标为 12.0 万吨,稀土矿开采量分配给六大稀土企业集团; (2)自 2010 年起,每年制定当年稀土冶炼分离产品生产总量计划,其中 2018 年中 国稀土冶炼分离总量为 11.5 万吨,稀土冶炼分离生产全部由六大稀土企业集团完成(见图 2-3) 。 12 报告编号19RI0540 图 2-3 中国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总量配额情况,2018 年 来源:北方稀土 2018 年年报,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2.3.2 中游分析 行业中游主要由稀土催化材料生产商组成,主要由以巴斯夫股份公司(BASF) 、优美科 集团(Umicore)为代表的外资企业,和以中国石化催化剂有限公司、昆明贵研催化剂有限 责任公司、 山东天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无锡威孚力达催化净化器有限责任公司为代表的本 土企业组成。相比于本土企业,外资企业发展较早、技术工艺水平高、行业生产经验丰富、 产品稳定性高, 由此在行业内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也占据了主要的市场份额。 在中国政府大 力扶持稀土及相关功能材料行业,环保要求日趋严格刺激稀土催化材料市场需求的背景下, 本土企业将持续发力,提升研发实力、生产工艺水平,减小与外资企业的技术差距,提升市 场份额。 原材料在稀土催化材料成本中的占比高, 根据在行业内有十余年稀土催化材料营销经验 的专家介绍, 原材料在稀土催化材料成本中的占比约为 65%70%, 稀土、 稀土氧化物等相 关原材料的价格波动较大,是导致原材料占比数值变化的主要因素,制造费用的占比约为 20%,人工成本占比约为 6.5%7.0%。业内大型企业可在稀土价格低位时进行规模采购以 13 报告编号19RI0540 控制原材料成本, 减少原材料价格波动对企业运营的影响。 此外, 以北方稀土为代表的稀土 行业龙头企业具有稀土全产业链布局, 其在上游原材料端拥有稀土资源, 可利用原材料、 技 术和市场优势向产业链下游延伸, 进而在各大稀土功能材料领域以及稀土终端应用领域实现 产业布局、占有市场份额。 2.3.3 下游分析 行业下游是应用领域,主要包括石油裂化、汽车尾气净化、燃料电池、工业废气净化等 (见图 2-4) 。 稀土催化材料在石油裂化以及汽车尾气净化领域中的应用最多, 2018 年石油 裂化催化剂产量为 20 万吨,而机动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的产量为 5,600 万升。以稀土元素、 稀土氧化物等为表现形式的稀土催化材料在石油裂化催化剂、 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中的作用 突出,可作为催化剂组分、稳定剂、添加剂等成分,实现提升催化剂活性、提高催化性能等 功用。 图 2-4 稀土催化材料主要应用领域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此外,稀土基脱硝催化剂具有高效、环境友好等特点,可应用于工业废气净化中。随着 中国工业的快速发展, 以二氧化硫、 氮氧化物为代表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逐渐增长, 工业废 14 报告编号19RI0540 气净化需求日趋迫切。 燃煤烟气等工业废气中的脱硝工艺是废气净化中的关键, 传统的脱硝 催化剂主要以钒基脱硝催化剂为主,而中国在钒钛系脱硝催化剂领域的技术方面尚待提升, 同时,废烟气钒钛系脱硝催化剂具有浸出毒性等危险特性,对环境危害大,已被归类为国 家危险废物名录 中 “HW50 其他废物”。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 业内稀土基脱硝催化剂的出 现具有重要意义, 不仅能够替代传统钒钛系脱硝催化剂以减少危险废物排放量、 降低工业企 业危险废物处理成本, 而且能够促进上游镧、 铈等轻稀土资源的利用, 推进稀土应用价值转 化。 随着石油炼油量逐年增长、 汽车尾气排放量持续攀升以及环保要求日趋严苛, 石油裂化 催化、 汽车尾气净化、 工业废气净化等领域的应用需求将持续增长, 推动稀土催化材料的市 场容量释放。 2.4 中国稀土催化材料行业市场规模 在国家宏观政策的大力扶持、 环保要求日趋严苛以及下游市场需求增长等因素的推动下, 中国稀土催化材料行业在近 5 年来迎来稳定发展, 其产量以 6.6%的年复合增长率持续增长, 从 2014 年的 3.5 万吨增长至 2018 年的 4.6 万吨。在石油裂化、汽车尾气净化、工业废气 净化等应用领域的带动下,未来稀土催化材料技术水平以及产品应用水平有望进一步提升, 行业容量有望持续稳定增长,预计 2023 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 6.1 万吨(见图 2-5) 。 15 报告编号19RI0540 图 2-5 中国稀土催化材料市场规模,2014-2023 年预测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3 中国稀土催化材料行业驱动与制约因素 3.1 驱动因素 3.1.1 稀土资源丰富,为行业发展提供重要驱动力 中国是稀土生产大国, 稀土产量位居世界第一, 丰富的稀土资源为稀土催化材料的研发 生产提供必要基础。2018 年中国稀土储量为 4,400.0 万吨,在全球稀土储量中的占比约为 36.7%,位居全球第一(见图 3-1) ,2018 年全球大约 68.7%的稀土在中国生产,中国在稀 土行业上游环节具有较强的领先优势。 16 报告编号19RI0540 图 3-1 世界稀土储量结构组成,2018 年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除丰富的稀土资源外, 中国稀土开采、 冶炼和分离工艺技术水平已较为成熟, 稀土及相 关配套产业基础雄厚, 为生产稀土氧化物、 稀土金属等稀土催化材料的原材料提供必备的技 术前提。与此同时,以稀土行业发展规划(2016-2020 年) 为代表的宏观扶持政策大力 支持稀土向稀土功能材料延伸, 以实现稀土高质化利用和全力提升稀土的战略价值, 为稀土 催化材料行业的发展提供助力。 3.1.2 中国宏观战略深入推进为行业发展提供动力 中国政府出台的 “一带一路” 、 “互联网+”、 “中国制造 2025”等宏观战略深入推进, 极大地推动了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发展,为稀土催化材料行业的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稀土催化材料是稀土下游的重要功能材料, 在石油裂化催化、 汽车尾气净化、 工业尾气净化 等应用领域具有突出作用,发展稀土催化材料是实现由稀土原材料向产业链中、下游延伸, 提升稀土应用价值的重要举措,与中国推动工业转型升级以及新兴产业发展的宏观战略契 合。 中国宏观战略的持续推进将极大地推动稀土催化材料行业发展, 一方面, 北方稀土、 盛 和资源等具有稀土全产业链布局的企业有望在保持稀土原材料优势的基础上, 推动产品结构 17 报告编号19RI0540 升级, 促进稀土高价值化应用; 另一方面, 行业中游的本土企业有望持续提升研发力和生产 工艺水平,以增强稀土催化材料的市场供给,提升市场竞争力。 3.1.3 汽车保有量持续增长,尾气净化需求日益加大 中国汽车保有量逐年增长所推动的尾气净化催化剂市场需求的提高, 将带动稀土催化材 料行业持续发展。 根据中国交通部数据显示, 近 5 年来中国汽车保有量持续增长, 从 2014 年的 1.5 亿辆 增长至 2018 年的 2.4 亿辆,年复合增长率为 12.5%(见图 3-2) 。汽车保有量的增长将直 接导致汽车尾气排放量的增长, 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的需求随之升高。 催化剂在汽车尾气净 化器中起到关键作用,有助于催化转化尾气中的有害气体(主要有 CO、HC 和 NO) ,达到 净化尾气、 减少空气污染的作用, 而加入稀土元素及相关稀土氧化物的催化剂在提升催化剂 催化性能方面具有优势, 如武汉制氨厂推出的 WK-89 型汽车尾气净化器采用以非贵金属氧 化物和稀土为原料而制成的催化剂,对汽车尾气中 CO 的净化率达 77.496.2%,HC 的净 化率达 60.391.2%。 随着汽车尾气净化需求日益迫切, 稀土催化材料在汽车尾气净化中的 作用将持续凸显,有望刺激稀土催化材料市场需求的增长。 图 3-2 中国汽车保有量,2014-2018 年 来源:中国交通部,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18 报告编号19RI0540 3.2 制约因素 3.2.1 关键催化技术瓶颈难以突破,技术壁垒较高 稀土催化材料可应用于石油裂化催化、 环保催化、 燃烧催化及新能源领域, 其中石油裂 化催化和环保催化 (主要指交通运输尾气治理) 领域核心技术主要由外资巨头掌握, 为本土 企业树立了较高的技术壁垒,本土企业在催化剂研发、制备技术水平方面有待提高。 行业内本土企业技术落后, 尤其是机动车尾气处理领域与外资企业差距较大。 以机动车 尾气处理领域为例, 传统的贵金属催化剂在高温易失活、 烧结, 使用以轻稀土为组成成分的 催化材料可有效解决此类问题, 能够大幅度提高催化剂活性。 然而, 外资企业的稀土催化材 料产品研发能力较本土企业更强。具体而言,机动车尾气的主要成分主要有 CO、氮氧化物 及碳氢氧化物, 本土企业与外资企业的技术差距主要体现在氮氧化物方面。 根据在行业内有 十余年稀土催化材料营销经验的专家介绍,外资企业在上世纪 90 年代已进入机动车尾气催 化领域,拥有催化剂助剂和活性成分等方面的核心技术,同时也具备完善的专利保护机制, 而本土企业普遍起步较晚、 技术积累不足, 较高的技术壁垒为本土企业赶超外资企业带来障 碍,制约了行业发展。 3.2.2 本土企业难以形成规模效应,盈利空间受限 行业内本土企业尚未形成规模效应,产品溢价水平受限。一方面,本土企业技术研发、 产品生产、 企业管理等方面水平尚待提高, 在外资企业形成的技术壁垒下, 本土企业的市场 竞争力不足; 另一方面, 中国稀土催化材料行业发展较晚, 外资企业进入下游应用领域较早, 具有先入优势,包括规模化成本优势、市场优势、品牌优势等,为本土企业赶超树立难题。 这些因素导致业内本土企业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无法充分地将稀土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 19 报告编号19RI0540 势,本土企业普遍盈利空间受限,以盛和资源为例,据其年报显示,2018 年其主营产品稀 土高效催化剂及分子筛的毛利率仅为 13.2%,且较前几年出现显著下滑(见图 3-3) 。 图 3-3 盛和资源稀土高效催化剂及分子筛产品的毛利率,2014-2018 年 来源:盛和资源年报,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4 中国稀土催化材料行业政策及监管分析 为提升行业技术研发和工艺水平, 加强稀土催化材料产业化应用, 提升稀土高质化应用, 国务院、工信部等政府主体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推动以及引导行业发展(见图 4-1) 。 2011 年 5 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提出加强 稀土资源储备, 大力发展稀土应用产业, 加快稀土关键应用技术研发和产业化, 引导稀土生 产应用企业、研发机构、高校等主体,大力发展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技术,推动自主知识产权 成果产业化,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支撑。 2016 年 9 月,中国工信部发布了稀土行业发展规划(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