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UGC导购平台行业概览.pdf
1 报告编号19RI0640 头豹研究院 | 互联网系列概览 400-072-5588 2019 年 中国 UGC 导购平台行业概览 报告摘要 宏观研究团队 UGC 导购平台是以用户为核心,提供用户间交流与 分享的社区从而使用户触及商品并形成交易的商务 形式。 2015 年开始, UGC 导购平台行业内平台服务 商开始与生活服务类平台合作, 市场规模自 2015 年 并持续快速增长,2018 年达到 76.3 亿元,近五年 复合增长率为 47.3%。此外 UGC 导购平台内产品不 断完善服务,同时拓展商品类目,用户体验与交易 流量不断提升。 预计中国 UGC 导购平台行业市场规 模将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到 2023 年有望达到 304.2 亿元,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为 31.9% 热点一:移动网购流量红利显著 热点二:信息爆炸急需引导式购买 热点三:产业链连接紧密 移动端社交软件的广泛应用为 UGC 导购平台带来了大 量的用户流量。随着以微信、新浪微博等移动端社交软 件使用率的全面覆盖,移动端的推广效果不断提升。社 交软件作为 UGC 导购平台移动端的主要流量入口, 借助 集群效应为平台吸引大量新用户,为平台流量提供了保 证,从而推动 UGC 导购平台行业的快速发展。 UGC 导购平台的出现极大缩短了消费者选购时间,通过 为消费者初步聚合整理商品信息,并依据人群个性化算 法及用户浏览历史记录为消费者实现精准推送,解决信 息过剩问题,有效降低消费者在购买时的决策成本。此 外, 导购的形式引起消费者对优质非标品的认知和关注, 从而在吸引消费者购买的同时增加用户间根据商品的评 论、转发、点赞等互动,有效提高用户活跃度。 UGC 导购平台行业产业链连接紧密, 形成商业闭环。 UGC 导购模式下,上游电商、生活类服务平台、品牌商等广 告主负责提供商品信息及优惠活动信息, 中游 UGC 导购 平台向消费者推送优惠券、降价信息、商品链接及平台 中用户创作的关于商品的优质评测内容、图片,下游消 费者通过复制链接在上游广告主网站完成购买。 张意梵 分析师 行业走势图 相关热点报告 互联网系列概览2019 年 中国球鞋交易平台行业概览 互联网系列概览2019 年 中国汽车维修保养服务行业 概览 互联网系列概览2019 年 中国返利平台行业概览 互联网系列概览2019 年 中国汽车资讯平台行业概览 邮箱:csleadleo 2 报告编号19RI0640 目录 1 方法论 . 5 1.1 研究方法 . 5 1.2 名词解释 . 6 2 中国 UGC 导购平台行业综述 . 8 2.1 中国 UGC 导购平台行业定义及分类 . 8 2.2 中国 UGC 导购平台行业发展历程 . 9 2.3 中国 UGC 导购平台行业产业链 . 10 2.3.1 上游分析 . 11 2.3.2 下游分析 . 12 2.4 中国 UGC 导购平台行业市场规模 . 13 2.5 中国 UGC 导购平台行业市场现状 . 14 3 中国 UGC 导购平台行业驱动因素 . 15 3.1 移动网购流量红利显著 . 15 3.2 信息爆炸急需引导式购买 . 16 3.3 产业链连接紧密 . 17 4 中国 UGC 导购平台行业制约因素 . 18 4.1 内容质量难以把控 . 18 4.2 行业同质化问题严重 . 19 4.3 “自媒体+电商+网红”带来冲击 . 20 5 中国 UGC 导购平台行业政策分析 . 21 6 中国 UGC 导购平台行业市场趋势 . 23 3 报告编号19RI0640 6.1 PGC 与 UGC 相结合 . 23 6.2 专业化导购 . 24 7 中国 UGC 导购平台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 26 7.1 中国 UGC 导购平台行业竞争格局概述 . 26 7.2 中国 UGC 导购平台行业典型企业分析 . 27 7.2.1 北京值得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7 7.2.2 上海识致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28 7.2.3 广州贴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30 4 报告编号19RI0640 图表目录 图 2-1 中国 UGC 导购平台服务类型 . 8 图 2-2 中国 UGC 导购平台行业发展历程 . 10 图 2-3 中国 UGC 导购平台行业产业链 . 11 图 2-4 “什么值得买”付费搜索支出,2017 年 . 12 图 2-5 中国 UGC 导购平台行业市场规模,2014-2023 年预测 . 14 图 3-1 中国移动端网络购物用户数量及使用率,2014-2018 年 . 16 图 3-2 互联网商品、服务、升级消费分类 . 17 图 3-3 UGC 导购模式 . 18 图 4-1 “阿里妈妈”各类商品佣金比例 . 20 图 4-2 互联网电商热点合作,2018-2019 年 . 21 图 5-1 中国 UGC 导购平台行业相关政策 . 22 图 6-1 “爱图购”内容推广方式 . 24 图 6-2 “识货”针对篮球爱好者专业化内容设置 . 26 图 7-1 “什么值得买”合作大型电商及海外电商 . 28 图 7-2 “识货”平台 UGC 导购路径 . 30 图 7-3 “礼物说”场景化设置 . 32 5 报告编号19RI0640 1 方法论 1.1 研究方法 头豹研究院布局中国市场, 深入研究 10 大行业, 54 个垂直行业的市场变化, 已经积累 了近 50 万行业研究样本,完成近 10,000 多个独立的研究咨询项目。 研究院依托中国活跃的经济环境, 从互联网、 垂直类电商等领域着手, 研究内容覆 盖整个行业的发展周期,伴随着行业中企业的创立,发展,扩张,到企业走向上市 及上市后的成熟期, 研究院的各行业研究员探索和评估行业中多变的产业模式, 企 业的商业模式和运营模式,以专业的视野解读行业的沿革。 研究院融合传统与新型的研究方法, 采用自主研发的算法, 结合行业交叉的大数据, 以多元化的调研方法, 挖掘定量数据背后的逻辑, 分析定性内容背后的观点, 客观 和真实地阐述行业的现状, 前瞻性地预测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在研究院的每一份 研究报告中,完整地呈现行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研究院密切关注行业发展最新动向,报告内容及数据会随着行业发展、技术革新、 竞争格局变化、政策法规颁布、市场调研深入,保持不断更新与优化。 研究院秉承匠心研究, 砥砺前行的宗旨, 从战略的角度分析行业, 从执行的层面阅 读行业,为每一个行业的报告阅读者提供值得品鉴的研究报告。 头豹研究院本次研究于 2019 年 8 月完成。 6 报告编号19RI0640 1.2 名词解释 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用户生成内容) 。用户将自己原创的内容通过互联 网平台进行展示或者提供给其他用户。 它并不是某一种具体的业务, 而是一种用户使用 互联网的新方式,即由原来的以下载为主变成下载和上传并重。 Web2.0:利用 Web 的平台,由用户主导而生成的内容互联网产品模式。 CPS:Cost Per Sales(按销售付费) ,以实际销售产品数量来计算广告费用,是最直接 的效果营销广告。 UGC 导购平台按照这种计费方式, 把广告主的广告投放到互联网上, 吸引消费者购买。 众测内容: 在 UGC 导购平台中通过申请, 免费申领自己心仪的产品, 并撰写众测报告, 供其他用户及商家阅读参考。 V 特权:即平台授予用户 VIP 特权。 KOL:Key Opinion Leader(关键意见领袖) ,指拥有庞大并且准确的产品信息,且为 相关群体所接受或信任,并对该群体的购买行为有较大影响力的人。 种草: 分享推荐某一商品的优秀品质, 以激发他人购买欲望的行为, 或为根据外界信息 产生对某事物拥有的欲望的过程。 淘宝客: 一种按成交计费的推广模式, 也指通过推广赚取收益的一类人。 淘宝客从淘宝 客推广专区获取商品代码, 任何买家经过推广进入淘宝卖家店铺完成购买后, 即可得到 由卖家支付的佣金。 B2C:Business to Consumer,电子商务的一种模式,也是直接面向消费者销售产品 和服务商业零售模式。 CPC:Cost Per Click(按点击计费) ,点击付费广告,当用户点击某个网站上的 CPC 广告后,这个网站便会获得相应的收入。 7 报告编号19RI0640 流量红利:访问流量中新用户不断增加,用户平均消费额持续提高。 软文: 由企业的市场策划人员或广告公司的文案人员来负责撰写的文字广告。 与硬广告 相比,软文不强制向用户宣传广告。 标品:有官方明显规格型号的产品,款式的商品。数码电器、知名品牌商产品、图书等 均属于标品。 非标品:没有统一的市场标准和明确的规格、型号,以鞋、鞋包、服装类目为代表的, 款式具有多样性,价格弹性高,且佣金返还比例高。 二次元:意为“二维” 。日本早期的动画、漫画、游戏等作品都是以二维图像构成,其 画面是一个平面, 所以通过这些载体创造的虚拟世界被动漫爱好者称为二次元世界, 简 称二次元。后衍生为特指爱好动漫、风格个性的年轻群体。 网红经济: 以年轻貌美的时尚达人为形象代表, 以红人的品味和眼光为主导, 进行选款 和视觉推广, 在社交媒体上聚集人气, 依托庞大的粉丝群体进行定向营销, 从而将粉丝 转化为购买力的一个过程。 PGC:Professional Generated Content(专业生产内容) ,视频媒体专业生产内容或 某类商品或服务专家生产内容。 IP: Intellectual Property (知识产权) 。 特指具有长期生命力和商业价值的跨媒介内容 运营。 海淘: 即海外或境外购物, 是通过互联网检索海外商品信息, 以电子订购单形式发出购 物请求, 由海外购物网站通过国际快递发货, 或是由转运公司代收货物再转寄回国的购 物方式。海淘分为国内跨境电商代购和海外直邮直购两类。 阿里妈妈: 中国领先的大数据营销平台, 拥有阿里巴巴集团的核心商业数据, 重构了媒 体资源的供需,是广告位供需双方的沟通平台。 8 报告编号19RI0640 2 中国 UGC 导购平台行业综述 2.1 中国 UGC 导购平台行业定义及分类 UGC 导购平台是以用户为核心,为用户提供交流与分享的社区,从而使用户触及商品 并形成交易的商务形式。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伴随着强调个性化的 Web2.0 概念兴起, 是用户以浏览者与创造者的身份交互使用互联网的新方式。 随着互联网电子商务 与社交网络的深度融合,UGC 导购平台以垂直类内容互动为基础,帮助用户发现优质商品 的同时扩大品牌影响力, 以用户间的高活跃度互动为切入点, 由话题传播形成消费, 基于用 户间的信任感与参与感完成流量到交易的转化。UGC 导购平台运用沉淀用户关系有效节省 了流量购买费用,以低运营推广成本快速发展。 根据服务类型,UGC 导购平台可分为内容推荐与图文社区两类(见错误!未找到引用 源。 ) : 图 2-1 中国 UGC 导购平台服务类型 来源:企业官网,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1) 内容推荐类: 为用户初步整合 “淘宝” 、 “天猫” 、 “京东” 等热门电商, “大众点评” 、9 报告编号19RI0640 “饿了吗” 、 “滴滴出行”等生活服务平台及“耐克” 、 “无印良品”等品牌官网的促 销信息, 归类整理后向用户二次分发精选优质内容, 从而降低用户选择成本。 与 “淘 粉吧” 、 “51 比购”等以返利为营销推广策略不同,内容推荐类 UGC 导购平台只提 供优惠券和电商或品牌商折扣信息。 以 “什么值得买” 、 “识货” 、 “路口” 、 “礼物说” 为代表的内容推荐类 UGC 导购平台用户忠诚度高,但垂直性内容推荐导致商品品 类覆盖不全; (2) 图文社区类: 为用户提供购物心得体验交流的社区。 以 UGC 模式鼓励用户生产众测 内容,通过门槛化认证、V 特权、签约等方式赋予平台用户参与感和认同感,并发 展 KOL 进行“种草”推荐,引起社区内用户广泛讨论回应。通过图片对商品“上身 效果” 、 “实测感受” 等以可视化展示吸引冲动型消费者购买。 以 “爱图购” 、 “半糖” 、 “果库” 、 “明星衣橱” 等为代表的图文社区类 UGC 导购平台用户粘性与活跃度高, 但此类平台多数仅提供移动端服务,用户积累不足。此外,用户倾向于图片浏览与 信息收集,平台导购效果不佳。 2.2 中国 UGC 导购平台行业发展历程 中国 UGC 导购平台行业发展经历了萌芽期、探索期和发展期三个阶段(见图 2-2) : 萌芽期(2006-2009 年) : 中国 UGC 导购平台伴随着阿里巴巴的发展开始形成,代表为各大“淘宝客”网站。阿 里巴巴初期战略为针对价格敏感型消费者拓展商品覆盖领域, 而缺乏诚信的商业体系使互联 网购物市场中商品 “假货” 、 “高仿” 情况严重。 具有导购性质的第一批 “淘宝客” 开始发展, 2009 年“美丽说”成立,将社区元素与购物融合,象征着第一家 UGC 导购平台出现。 探索期(2010-2014 年) : 10 报告编号19RI0640 2010 年,B2C 商业模式开始崛起,以低价优质的商品吸引消费者购买。行业内竞争激 烈,B2C 电商经过价格战后,开始发展自主 CPS 联盟,以推广 B2C 的优质打折商品为主, 同时各类 B2C 比价网站、返利网站诞生。海购模式开始发展,亚马逊等海外电商的商品开 始流入中国市场, 加大了中国消费者对海外品牌的需求量, 催生以海淘导购为主的导购网站 成立。2010 年, “什么值得买”正式上线,以海外打折信息为主,并逐渐融合中国 B2C 电 商的优惠信息,UGC 导购平台定位初步形成。 发展期(2015 年至今) : 2015 年起,随着以“大众点评” 、 “美团”为主的生活服务类平台不断发展,UGC 导购 平台覆盖领域逐渐向生活服务类平台与线下实体店延伸。同时,UGC 导购平台行业不断开 发场景导购的形式, 将平台内推荐的商品与消费者真实的使用场景相结合, 有效激发消费者 购买欲望。此外,UGC 导购平台行业覆盖的商品品类更加多元化,推广更加精准,社区建 设更加完善,用户活跃度与粘性不断提升,中国 UGC 导购平台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图 2-2 中国 UGC 导购平台行业发展历程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2.3 中国 UGC 导购平台行业产业链 中国 UGC 导购平台行业产业链上游以互联网电商、生活类平台、品牌商等广告主及搜11 报告编号19RI0640 索引擎服务商、社交软件等流量入口为主;中游主要参与者为 UGC 导购平台提供商;下游 涉及消费者群体(见图 2-3) 。UGC 导购平台向消费者定期推送优惠券、商品降价信息、优 质评测内容及实拍图片, 吸引消费者购买从而促成与上游广告主交易, 获得广告主 2%4% 的佣金分成及商品推广费用。 图 2-3 中国 UGC 导购平台行业产业链 来源:企业官网,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2.3.1 上游分析 中国 UGC 导购平台行业产业链上游以广告主及流量入口为主。上游广告主借助 UGC 导购平台对商品多元化的效果展示及优质的内容分享而形成的高质量推广, 吸引更多消费者 购买。此外,广告主通过参考 UGC 导购平台中用户对商品的真实评测感受,精准洞悉消费 者的个性化需求,完成商品的优化升级。 广告主分为互联网电商、生活类服务平台与品牌商,其中互联网电商占比达 57%: 随着中国互联网不断普及、移动端的不断渗透,以淘宝网、京东、苏宁易购为代表的互联网 电商行业流量红利逐渐消退,用户增速明显放缓。同时,互联网电商行业内竞争激烈,推广12 报告编号19RI0640 转化率进一步压缩。优质的信息梳理与高活跃度的用户使 UGC 导购平台成为各大电商重点 广告投放领域, 导购佣金不断提高, 淘宝网旗下 “阿里妈妈” 的佣金分成达到行业最高的 4%, 议价能力不断减弱; 中国生活服务类平台行业发展迅速, 市场集中度不断上升, 资源整合 同时不断深入, 围绕衣食住行、 零售、 娱乐、 金融服务、 技术服务领域的生态布局基本构成。 以大众点评、 美团网、 饿了么、 滴滴出行等为主的生活服务类平台通过消费者不同需求向新 兴领域不断渗透;UGC 导购平台上游品牌商主要由阿迪达斯、耐克、苹果等线上品牌商 与肯德基、麦当劳、优衣库等线下餐饮零售类品牌商组成。品牌商可根据 UGC 导购平台中 分享的经验及用户评价获取消费者需求,从而对商品做出优化调整。 UGC 导购平台产业链上游的流量入口主要涉及百度搜索、搜狗搜索、360 搜索等搜索 引擎服务商与微信、新浪微博等社交软件,议价能力强。UGC 导购平台通过 CPC 付费推广 的方式从流量入口获取更多新用户的加入。以“什么值得买”为例,2017 年度在搜索引擎 流量入口的推广支出达到 282.1 万元(见图 2-4) 。 图 2-4 “什么值得买”付费搜索支出,2017 年 来源:wind,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2.3.2 下游分析 中国 UGC 导购平台行业产业链下游涉及消费者群体。 在中国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 消费能力逐渐提升的情况下, 消费者群体特征从价格敏感型向冲动消费型转移, 在急切的购 买心理支配下, 仅凭直观感觉与情绪完成选购。 此类群体容易接受商品特别是创新时尚消费13 报告编号19RI0640 商品的外观和广告宣传的情绪刺激。 UGC 导购平台对商品以优质的内容与精美的图片展示, 满足了此类消费者群体的购买需求。此外,下游消费者群体对目标商品的目标明确度不足、 价格敏感度低及质量诉求程度低, 需要根据个性化人群算法将其分类并针对特定领域和兴趣 进行精准推送从而刺激购买。同时,消费者群体中男性消费者比例逐渐上升,达到 40%以 上。但 UGC 导购行业内平台多以女性消费群体定位,均覆盖美妆、母婴护理等商品,对数 码电器、图书等品类内容覆盖不足,导致 UGC 导购平台对于男性消费者群体缺乏吸引力。 2.4 中国 UGC 导购平台行业市场规模 随着中国网络购物市场规模不断扩大,UGC 导购平台行业随之快速发展。平台经营模 式的不断优化,网站转化率的不断提高。同时,UGC 不断提升内容质量,使商品推广力度 不断提高, 对消费者吸引力持续上升。 中国 UGC 导购平台行业 2014 年市场规模为 16.2 亿 元,主要为在线导购佣金收入。在线导购包括 UGC 导购与自媒体传播导购,其中 UGC 导 购占比为 61.8%。2015 年开始,UGC 导购平台行业内平台服务商开始与生活服务类平台 合作,市场规模自 2015 年并持续快速增长,2018 年达到 76.3 亿元,近五年复合增长率为 47.3%。此外 UGC 导购平台内产品不断完善服务,同时拓展商品类目,用户体验与交易流 量不断提升。预计中国 UGC 导购平台行业市场规模将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到 2023 年有望 达到 304.2 亿元,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为 31.9%(见图 2-5) 。 14 报告编号19RI0640 图 2-5 中国 UGC 导购平台行业市场规模,2014-2023 年预测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2.5 中国 UGC 导购平台行业市场现状 中国网络购物已进入了移动端主导的时代, 品质竞争和购物体验成为关键竞争点。 用户 对价格的敏感性有所下降, 更加注重商品的品质、 性价比及购物体验, 由价格驱动转为内容 驱动。此外,在电商市场整体增速放缓、获客成本不断攀升的情况下,UGC 导购平台用户 发展新用户的模式优势凸显。 目前,中国 UGC 导购平台行业市场规模不断增长,竞争者不断增加,市场竞争愈发激 烈。UGC 导购平台行业需要长期的用户积累及完善的社区建设,有相应的进入门槛。行业 中游 UGC 导购平台通过优质的内容推荐吸引消费者购买,同时扩大上游品牌商与电商影响 力。此外,UGC 导购平台用户即内容生产者,通过其他用户的“点赞” 、 “评论” 、 “转发” 等操作有效沉淀用户关系, 提升用户交互体验, 使平台用户活跃度与粘性不断提高, 并借助 良好的社区群体关系吸引更多新用户加入。 UGC 导购平台行业的成本组成为运营成本、人员成本、营销推广成本及税金。其中营 销推广费用占据主要成本支出,达到约 35%,营销推广费用包括广告费用及在流量入口的 付费点击支出。此外,UGC 导购平台行业的主要盈利收入分为导购佣金与上游电商、品牌 商支付的广告展示费用,其中导购佣金根据商品分类可达到约为交易额的 2%10%。广告15 报告编号19RI0640 费用约为总盈利收入的 60%,PC 端广告展示费用最低 2 万/天,首页展示达到 12 万/天, 移动端费用最低 3 万/天,首页展示最高可达 15 万/天。 3 中国 UGC 导购平台行业驱动因素 3.1 移动网购流量红利显著 中国网络购物行业经过近十年的发展, 用户数量不断增加, 线上消费习惯逐渐养成。 但 随着以阿里巴巴、 京东、 苏宁易购为代表的大型电商服务与结构不断完善, 用户认知已经形 成,导致中心化严重,用户增速缓慢,PC 端网络购物红利逐衰退。 但随着 4G、5G 网络的应用和发展及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中国移动端网络购物行业 快速发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中国移动端网购用户数量由 2014 年的 23,609 万人提高到 2018 年的 65,176 万人,近五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28.9%(见图 3-1) 。此外,移动端网购使 用率从 2014 年的 42.4%上升到 2018 年的 78.3%,年复合增长率为 16.6%。伴随着消费 者逐渐向移动端转移的网络购物方式,UGC 导购平台的优势凸显。平台根据消费者喜好的 精准推送满足了消费者碎片化的购物时间, 同时精美图片、 优质内容的推荐为用户提供了购 物以外的交流、 点赞与转发等互动体验, 有效增加了用户使用时长, 从而使用户粘性不断提 高。 移动端社交软件的广泛应用为 UGC 导购平台带来了大量的用户流量。随着以微信、新 浪微博等移动端社交软件使用率的全面覆盖,移动端的推广效果不断提升。社交软件作为 UGC 导购平台移动端的主要流量入口,借助集群效应为平台吸引大量新用户,为平台流量 提供了保证,从而推动 UGC 导购平台行业的快速发展。 16 报告编号19RI0640 图 3-1 中国移动端网络购物用户数量及使用率,2014-2018 年 来源: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3.2 信息爆炸急需引导式购买 中国互联网销售市场不断扩大, 伴随销售渠道及物流配送建设逐渐完善, 市场中商品品 类不断向多元化发展。 同时, 互联网电商销售的商品逐渐由标品向非标品延伸, 非标品以服 饰鞋包、化妆品及食品保健等类别为主,此类商品无固定规格、利润空间大、价格弹性高, 电商不断提高销售占比,达到约 60%(见图 3-2) 。但阿里巴巴、京东、苏宁易购等传统电 商对于此类商品仅具有单向的流通性, 各环节之间缺少有效的沟通, 只是将品类聚合后向消 费者展示, 消费者需要熟知商品品牌、 款式等具体信息并仅通过品类进行大范围搜索, 极大 降低了购买效率与购物体验。 UGC 导购平台的出现极大缩短了消费者选购时间,通过为消费者初步聚合整理商品信 息, 并依据人群个性化算法及用户浏览历史记录为消费者实现精准推送, 解决信息过剩问题, 有效降低消费者在购买时的决策成本。 此外, 以往消费者仅通过品牌商的广告获取信息, 而 UGC 导购平台通过优质的内容、图片对商品进行二次推广,并以导购的形式引起消费者对 优质非标品的认知和关注, 从而在吸引消费者购买的同时增加用户间根据商品的评论、 转发、17 报告编号19RI0640 点赞等互动,有效提高用户活跃度,为 UGC 导购平台行业提供发展基础。 图 3-2 互联网商品、服务、升级消费分类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3.3 产业链连接紧密 UGC 导购平台行业产业链连接紧密,形成商业闭环。UGC 导购模式下,上游电商、生 活类服务平台、品牌商等广告主负责提供商品信息及优惠活动信息,中游 UGC 导购平台向 消费者推送优惠券、 降价信息、 商品链接及平台中用户创作的关于商品的优质评测内容、 图 片,下游消费者通过复制链接在上游广告主网站完成购买(见图 3-3) 。 产业链下游消费者可在 UGC 导购平台中分享的内容中评论、转发,针对商品提出意见 并广泛讨论。 而上游自营电商、 品牌商、 服务提供商可根据消费者的反馈对商品或服务做出 优化, 使商品及服务质量与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 与阿里巴巴、 京东等传统电商的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