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后疫情时代的互联网本地生活分析报告.pptx
,2020-2021后疫情时代的互联网本地生活分析报告,前言,本地生活服务行业作为互联网最后一条腾飞的赛道,在本次疫情中线上化进程全面提速。餐饮 外卖、本地商超、同城配送等业务,消费场景得到极大扩展,开启了万物到家的时代。餐饮外卖行业进一步向头部集中,随着规模效应的扩大,单均盈利能力持续提升,有望成为新的现金奶牛业务。本地商超同城配送社区团购等新零售业态,量价齐升,本次疫情将对当前互联网用户到家的消 费习惯造成根本性的改变,形成了到家业态的需求场景,规模与渗透率有望大幅提升。生活圈内电商逐步替代了传统中心化电商,同时微信生态的开放进一步推进私域流量的兴起。综上,持续电商以及生活服务类的互联网龙头,随着协同效应及规模效应产生的壁垒,互联网 龙头公司具备更高的溢价,如: 美团点评、阿里巴巴、京东、腾讯控股。,疫情重塑本地生活消费形态,SECTION1,人与服务的连接是互联网可改造的最后一条赛道,3.9%,5.7%,8.3%,11.3%,14.7%,17.6%,22.0%,0,5,10,15,20,25,2013,2014,2017,2019,2020,0.0%,5.0%,10.0%,15.0%,20.0%20.1%,25.0%30,20152016生活服务行业市场规模,2018线上渗透率,行业总体数字化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 2012-2018 年,中国生活服务业在线交易规 模从 4295 亿元增长至 36291 亿元,年均增速约 53%,交易规模在生活服务总体市场 的渗透率仍不足 18%。,生活服务行业市场规模与线上渗透率,细分行业数字化率,餐饮、娱乐在线化率亟须提高,细分领域数字化率,86%,37%,29%,13%,0%10%20%30%40%50%60%70%80%90%100%,电影票务,旅游,本地出行,餐饮,中国服务业数字经济在三大产业中持续领先,但受各细分行业业务属性和地域分布等因素 的影响,行业间数字化发展不均衡问题仍然突出。2019 年,电影、旅游行业处于数字化发展的第一梯队,在线化水平高于 30%。其中,电影票务在线化率约为 86%,已经形成了成熟的数字化商业模式。第二梯队以本地出行为代表,在线化率约为 29%。随着网约车在四五线城市的逐渐渗透,本 地出行数字化水平今后将继续提升。第三梯队是在线化率低于 20%的行业,主要包括餐饮、美容美发等体验要求更高、个性化 更强的细分领域,在线化率亟须提高。,2020年用户线上消费品类变化趋势,-32.9%-27.2%-25.8%-19.1%-34.5%-31.0%-22.1%-32.4%-32.6%-33.0%-23.9%,3.5%1.5%,-9.0%-7.2%,17.3%,-5.1%-4.7%,27.6%,5.2%6.8%4.2%,汽车用品 保健品 母婴用品 生鲜水果 美妆个护 图书影音 食品饮料3C数码家电 服装鞋帽 家居用品 日用百货,-40.0% -30.0% -20.0% -10.0%0.0%10.0%20.0%30.0%40.0%线上增速(%)线下增速(%),餐饮及服务市场规模超过9万亿,提升空间巨大,中国餐饮市场C端消费约9万亿规模;其中外卖行业市场规模约6042亿,线上化率约 为12%;生鲜电商市场规模约为1600亿,线上化率仅约为4%。餐饮市场规模空间提升巨大,人与服务的连接从各个垂直领域走向综合平台, 最后融合成为超级平台,OTA线上化,票务线上化,到店餐饮线上化,出行线上化,1999200320042005200820102012婚恋交友线上化分类信息线上化团购业务线上化 餐饮线上化,2015-2017综合平台的兼并,2020无边界的超级平台,本地生活服务线上化进程全面提速,本地生活行业作为互联网最后一条腾飞的赛道,疫情催化线上化进程提速。餐饮 外卖、本地商超、同城配送等业务,消费场景得到极大扩展,开启了万物到家的 时代。,主要生鲜电商活跃用户数规模(万人),9,0008,0007,0006,0005,0004,0003,0002,0001,0000,叮咚买菜,每日优鲜,美菜商城,百果园,呆萝卜,7FRESH,京东到家永辉生活便利蜂易佳购 中粮我买网天天果园,多点盒马大润发优鲜美团买菜 苏宁小店食行生鲜本来生活每日一淘,小象生鲜,联华鲸选,涟漪饮用水谊品到家,餐饮外卖:从餐饮到非餐外卖零售成为到家经济的 重要组成部分,SECTION2,餐饮外卖成为后疫情时期餐饮业恢复主要动力,餐饮商户的堂食业务受到较大冲击,外卖作为餐饮业的线上渠道在抗疫过程中发挥 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帮助餐饮商户增加了营收渠道和来源,促进了餐饮行业的消费 复苏。“线上+线下”双剑齐发,成为新运营形式的必然选择。品牌餐厅开始通过美团平台开展外卖服务,仅 2020年Q1就有超过五成必吃榜餐厅上线外卖,餐饮行业线上化趋势明显加速。,我国餐饮消费复苏率走势,餐饮外卖两强市占格局迎来关键性变革,美团外卖与饿了么市场占比情况,2020Q1美团外卖VS饿了么单量市场份额,62%,60%,62%,63%,62%,38%,40%,38%,37%,38%,100%90%80%70%60%50%40%30%20%10%0%,2020年1月,2020年2月,2020年3月2020年4月,2020年5月,美团占比饿了么,美团在C端用户流量、B端商家覆盖、独家签约商户占比以及骑手运力 等方面已积 累了足够强的竞争壁垒,预计将继续奠定其在与饿了么的拉锯战中扩大领先优势,在线外卖整体市场规模(亿元),美团外卖与饿了么市场占比情况,1959,5356,6168,3905,3103540,4790,66202648,87203488,111704468,13390,15420,50000,10000,15000,1260 6558820152016,20172018E2019E,17102831397252326702803492522020E2021E2022E2023E,美团外卖交易额(亿元)其他外卖交易额(亿),覆盖城市,2800(美团全部业务覆盖),700+,外卖零售品类订单占比,不同外卖零售品类订单量占比,外卖零售外卖订单结构从餐饮到非餐外卖零售成为到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00%90%80%70%60%50%40%30%20%10%0%,2020年1月,2020年2月,2020年3月,2020年4月,2020年5月,美食,甜品饮料,生活超市,生鲜果蔬,鲜花,其他,疫情之下,消费者外卖消费场景从早餐、中餐、晚餐、宵夜等典型场景,逐渐拓展 到了非餐场景。甜点饮品、水果生鲜、生活超市、医药健康等其他品类的需求快速 增长,外卖消费向更多品类、更多消费场景拓展。根据百观科技数据,2020年1月到5月,非餐业务单量在美团外卖整体单量中占比超 过10%。,外卖零售外卖订单结构从餐饮到非餐外卖零售成为到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外卖正发展成为全时段、跨品类的新零售时代不可或缺的消费场景。以消费者的即 时洞察为核心,以大数据为驱动,围绕着本地生活服务平台打通线上和线下消费场 景,线上实现交易闭环,线下通过即时配送完成交易履约,为消费者提供从需求发 起到商品验收的一站式服务。美团提供的服务走向“多场景+多时段”的融合,服务品类走向多元化, 同时外卖从餐饮延伸到 全时段、多场景的融合,本地零售品类线上化率水平较低,3C、家电、鞋服的渗透率一直处于前 列,而食品生鲜和餐饮的渗透率较低, 有望进一步提升疫情期间,选择线上渠道购买生鲜和食品饮料的用户数分别增长27.6%和17.3%,成为关注焦点,美团闪购、美团买菜、美团优选业务梳理,外卖生态边界扩大,新业态、新模式加速出现:同 城零售,44%,37%,29%,10%13%11%,3%3%,生鲜 医药 鲜花 快消 餐饮 服装 家电 3C,0%5%10%15%20%25%30%35%40%45%50%资料来源:艾瑞咨询,华创证券,生鲜市场潜力大,数字化逆向推动供应链改革,中国生鲜市场规模庞大,2018年中国生鲜电商CR5占比63.1%, 集中度较高,头部效应明显,垂直市场向头部玩家加速集聚。阿里线上线下全覆盖,共同打造数字化新零售。对阿里来说,生 鲜是潜在巨大产能放量的品类,入驻生鲜电商是未来新零售布局的关 键一环。2018年门店 Adjusted EBITDA已整体转正,2019年线上销 售占比持续提升,上涨至61%,店均运营成本大幅下降30%。,图表12:2013-2022年中国生鲜电商市场交易规模及增速 (亿元),150%,0,2000,4000,6000,8000,100%50%0%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E 2021E 2022E生鲜电商市场交易规模(亿元)增速YoY%资料来源:艾瑞咨询iResearch、华创证券,图表13:疫情期间线上生鲜品类用户分布80%70%60%50%40%30%20%10%0%,商业模式-社区团购,社区团购模式类似于S2B2C社群分销,主要参与方:团购平台,提供产品及供应链服务、物流仓储及售后支持;无论是前置仓还是仓店一体都是在抢夺社区的流量,去孵化一部分业态来承载本地生活的模 式。社区团购类小程序的使用效率最高。核心原因是本地生活用户基于微信群维护的关系,在居 民区覆盖越高,用户频次越高,小程序的分享和转发就越高。社区团购产品全部是刚需高频 产品,一旦做起来,形成习惯的养成,有助于打造区域化的强势品牌。,兴盛优选小程序月榜&日榜数据,兴盛优选社区团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