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助力,公共医疗卫生板块成避险优选渠道.pdf
chinastock 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最后的中国银河证券股份公司免责声明 策略专题策略研究 2020 年 3 月 19 日 政策助力,公共医疗卫生板块成避险优选渠道 核心要点: 疫情和政策的双管齐下,健康生活的理念催化,公共医疗卫生事 业或迎来新的发展风口。医疗物资、互联网医疗、创新药产业链、 健康医疗大数据、高端医疗设备、商业医疗保险、医疗机构建设、 生物安全、环卫行业以及医疗废弃物处理等领域可持续关注。 发展背景上看,当前我国医疗卫生存在短板,总量不足,结构 失衡, 未来发展空间广阔。从 医 疗 卫 生 支 出 总 额 占 GDP 的比重来看, 中国 2018年卫生费用共计支出 59121.90亿元,占 GDP比重为 6.43%, 2018年美、英、日、韩的支出占比分别为 16.9%、 9.8%、 10.9%和 8.1%。 2018 年中国人均医疗卫生费用为 4237 元,个人卫生支出占比为 28.61%,而美、日医疗费用里个人支出的份额在 12%左右;与发达国 家相比,我国医疗卫生将加快投入,未来发展空间较大。城乡间、地 区间资源配置结构性矛盾突出,未来在对农村重大疾病的防控、防治 领域的投资有望加大,例如加大对农村医疗卫生技术人员的支持,加 大对农村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及加大农村高端医疗设备的投入等。 通过政策加成,医疗卫生领域的未来发展获得支撑。 需求层,医用耗材面临暂时性、区域性的需求短缺。短期带 动低值医用耗材、体外诊断试剂和医用防护用品的需求,便携式家用 医疗器械需求爆发恐透支中期需求,长期基本面难以拉升。创新层角 度, 5G引领的新科技革命对传统医疗卫生发展模式和产业格局提出了 全新的要求。互联网医疗需求激增,医院成为建设需求增量主力;院 内医疗 IT系统建设进一步提升, 互联网平台与院内信息系统不断融合, 电子病历(EMR)将继续升级。消费与科技叠加的双重属性使得创 新药产业链加速,创新药械公司发展潜力巨大,另一方面,服务于创 新药的 CRO/CDMO公司凭借创新浪潮中的“卖水者”逻辑有望保持高 速增长。健康医疗大数据实现社会医疗保健资源和服务整合,公 共 卫生信息化建设是实现疫情监控及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关键,新冠疫情 有望推动新一轮景气周期。高端医疗设备行业发展持续受到国家政 策扶持,国内 IVD 市场规模发展较快,全球市场占比逐年提升,高端 医院市场有望争取份额,中低端医院市场有望持续实现放量。 基本医疗保险面临改革,商业健康险重要性提升。基本医疗保 险覆盖范围广泛,支出负担持续加重;商业健康险需求扩容,成为基本 医疗保险的有效补充。生物安全防治被政策层层加码。疫苗行业成为 我国生物科技领域最具发展潜力的高新技术产业之一,行业增速稳健, 集中度高,竞争格局优化;国内疫苗行业正在进入“强监管”时代,所 受重视程度和扶持力度逐渐加大。公共卫生环境治理上,环卫行业支 撑疫情防控,需求持续旺盛;医疗废物处理技术成熟,总体上处置能力 能满足医疗废物处置的需要,集中处理设施成为未来建设重点。 短期上,疫情和政策的双管齐下,建议关注需求弹性较大的医用 耗材、医疗废弃物处理领域。中长期来看,政策护航,健康生活的理 念催化,向好格局显现,公共医疗卫生板块赋能,医疗科技、商业健 康险、以疫苗为代表的生物科技领域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风险提示:1)政策落实不及预期的风险;2)疫情输入风险。 分析师 蔡芳媛 策略分析师 !:caifangyuanchinastock “:(8610)66568229 执业证书编号:S0130517110001 邹文倩 行业分析师 !:zouwenqianchinastock.c “:(8610)86359293 执业证书编号:S0130519060003 张一纬 行业分析师 !:zhangyiwei_yjchinastock “:010-66568668 执业证书编号:S0130519010001 研究支持 严明! “:010-86359368! !:yanming_yjchinastock 孟令伟 !:menglingwei_yjchinastock 刘晖 !:liuhui_yjchinastock 特此感谢 实习生:宋琦 策略专题 请务必阅读正文最后的中国银河证券股份公司免责声明 2 目 录 一、短板显著,发展空间巨大 . 1 (一)发展现状:需补足短板,调节结构性矛盾 . 1 1.总量不足:医疗卫生短板明显,公共卫生保障能力待提升 . 1 2.结构失衡:资源配置不均、结构性矛盾突出 . 1 (二)资金来源:财政分权体制有待完善,总量支持可加快部署 . 2 (三)政策主线:补充公共卫生短板 . 3 1.政策加成,政府主导 . 3 2.补短板,软硬实力需左右开弓 . 4 二、公卫建设需加强医疗物资保障动员能力 . 5 (一)医护用品生产动员能力是应对突发卫生事件的重中之重 . 5 1. 医用耗材中的医护用品最易短缺 . 5 2. 国家紧急动员生产,解决医护用品缺口压力 . 6 3. IVD紧急研发和生产能力是疾病筛查的关键 . 7 (二)便携式医疗器械生产需注重全产业链协调能力 . 8 (三)投资建议 . 8 1. 警惕短期炒作风险 . 8 2. 看好研发能力较强的 A 股 IVD公司 . 10 三、医疗科技 . 10 (一)互联网医疗需求激增 . 10 1.新冠疫情为医疗 IT行业带来的最大的边际变化即是互联网医疗需求的激增 . 10 2.互联网医疗的发展将倒逼院内医疗 IT系统建设的进一步提升 . 10 3.A股相关公司 . 11 (二)创新药产业链 . 12 1. 看好具备持续创新能力的创新药械公司 . 12 2. 看好服务于创新药的 CRO、CDMO公司 . 16 (三)健康医疗大数据 . 17 1.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是实现疫情监控及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关键 . 17 2.新冠疫情有望推动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新一轮景气周期 . 18 3.A股相关公司 . 18 (四)高端医疗设备(以体外诊断行业为例) . 19 四、基本医疗保险面临改革,商业健康险重要性提升 . 21 (一)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广泛,支出负担持续加重 . 21 (二)商业健康险快速发展,成为基本医疗保险的有效补充 . 22 1.重疾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升,催生商业健康险需求 . 23 2.监管层引导险企保障型业务转型,风险保障类产品业务空间扩容 . 23 3.居民风险保障意识增强,为商业医疗险、重疾险发展提供动力 . 23 (三)医保改革意见助力基本医疗保险保障力度提升,商业健康险面临较大发展机遇 . 24 五、生物安全 . 24 (一)疫苗行业分析 . 24 (二)行业政策及事件对公司的影响 . 26 六、公共卫生环境治理 . 26 (一)环卫行业支撑疫情防控,需求持续旺盛 . 26 1.环卫行业是疫情防控的重要环节 . 26 2.环卫市场服务需求持续旺盛 . 27 3.智慧环卫是行业的发展方向 . 28 4.投资机会 . 29 (二)医疗废物处理技术成熟,集中处理设施成为未来建设重点 . 29 1.城市医疗废物处置能力基本满足要求 . 29 2.医疗废弃物处理技术成熟,未来需加快行业规范化发展 . 30 3.医疗废物收转运体系建设是未来的工作重点 . 31 4.投资机会 . 32 插图目录 . 33 表格目录 . 34 策略专题 请务必阅读正文最后的中国银河证券股份公司免责声明。 一、短板显著,发展空间巨大 (一)发展现状:需补足短板,调节结构性矛盾 1.总量不足:医疗卫生存在短板,公共卫生保障能力待提升 我国医疗卫生在总量投入上有较大提升空间。卫计委数据显示,2018 年中国人均医 疗卫生支出费用为 4237 元,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远。据 OECD组织公布的数据, 2018 年美 国、英国人均医疗卫生费用支出 10586.1、4069.6美元;日韩的人均医疗卫生支出水平也达到 4766.1 和 3191.6美元的水平。从 医 疗 卫 生 支 出 总 额 占 GDP 的比重来看, 2018 年美、英、日、 韩的支出占比分别为 16.9%、 9.8%、 10.9%和 8.1%,而 中 国 2018年卫生费用共计支出 59121.90 亿元,占 GDP比重仅为 6.43%。2019 年 2 月 20日,WHO发布数据, 2016年全球医疗费达 7.5万亿美元,约占各国 GDP 的 10%,相比之下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将加快投入,未来发展空 间较大。 卫生投入逐年提高,但仍需稳步提高公共医疗卫生保障能力,减轻居民负担。随着基 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普及,居民看病负担得到缓解。据国家卫计委统计,2018年卫生费用中个 人卫生支出占比 28.61%,政府支出占比 27.74%,社会卫生支出占比 43.66%;2017年日本国 民医疗费中,重患者个人承担部分、公共医疗福利部分、医疗保险福利和老人保健福利的占比 分别为 12.2%、7.4%、45.8%和 34.3%,美国医疗费用里个人支出的份额为 11%。与发达国家 相比,当前我国个人支出的部分负担仍较大,预计未来政府和社会卫生支出部分将不断提高, 公共医疗卫生建设将加大投资,减轻居民负担。 图 1:各国人均医疗卫生支出情况 资料来源:OECD数据库,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注 2017-2018中国数据 缺失) 图 2:各国医疗支出:占 GDP比重 资料来源:OECD 数据库,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注 2017-2018 中国数据 缺失) 2.结构失衡:资源配置不均、结构性矛盾突出 城乡之间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存在结构性矛盾,有待完善。从卫生技术人员分布的 相对比例来看, 2018年城市东、中、西部每千人分别有卫生技术人员 11.5、10.7 和 10人; 而农村分别是 5.1、4.1 和 4.8人,卫生人力资源的城乡配置差距较大。从主要疾病病死率来 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美国 日本 韩国 英国 中国 单 位 : 美元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英国 美国 日本 韩国 中国 单位:% 策略专题 请务必阅读正文最后的中国银河证券股份公司免责声明。 看,除恶性肿瘤外,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脑血管疾病等高发重大疾病在农村的死亡率都 高于城市,应加大对农村重大疾病的防控、防治,例如加大对农村医疗卫生技术人员的支持, 加大对农村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及加大农村高端医疗设备的投入等。 图 3:城乡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分布情况 资料来源:wind,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 图 4:农村与城市主要疾病死亡率 资料来源:wind,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 (二)资金来源:总量支持可加快部署 从财政支出情况来看,增速上,医疗卫生和计生的财政支出情况与全国财政支出增长 速度总体保持一致。受经济增速放缓影响,财政支出增速回落,20172018年医疗与计生领 域财政支出同比增速降至 8.12%,远低于 2010 年 20.28%的增长水平,但当前医疗卫生事业存 在短板,需财政增量支持,补充发展动力。 权重上,2018年全国公共财政支出 220904.13亿元,医疗与计生支出 15623.55亿元,占 全国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有所上升, 增至 7.07%,比 2003 年的 3.15%的占比有了较大的提升, 可见财政对于医疗卫生的支持力度有所上升,政策有所倾斜。美国 2018邦医疗保险和医疗补 助总金额高达 10936.78亿美元,占联邦财政支出的 26.62%。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对医疗卫 生事业的投资有较大的提高空间。 从中央与地方分级情况看,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在对医疗卫生事业的财政支持中占绝 对主力。2018年,中央和地方的财政支出分别为 210.65亿元与 15412.90亿元。需发挥中央政 府在公共医疗卫生领域的积极作用,学习发达国家在医疗卫生财政支出分权机制上的经验,回 收部分财权;做好规划指引的同时,合理引导财政资金投放落实。坚持 2018 年医疗卫生领 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提出的“坚持政府主导,适度强化中央 权责;通过改革,形成中央领导、权责清晰、依法规范、运转高效的医疗卫生领域中央与地方 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模式”。 0 2 4 6 8 10 12 14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城 市 : 东部 城 市 : 中部 城 市 : 西部 农 村 : 东部 农 村 : 中部 农 村 : 西部 单位:人 0 50 100 150 200 恶性肿瘤: 农村 恶性肿瘤: 城市 心脏病: 农村 心脏病: 城市 脑血管病: 农村 脑血管病: 城市 呼 吸 系 统疾病: 农村 呼 吸 系 统疾病: 城市 单位:每10 万人死亡人数 策略专题 请务必阅读正文最后的中国银河证券股份公司免责声明。 图 5:全国公共财政支出和医疗计生支出(亿元)(左)& 同比(右) 资料来源:wind,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 图 6:美联邦政府医疗保险和补助(左)&占联邦财政支出 比重(右) 资料来源:wind,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 图 7:美国州和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左)&同比增速(右) 资料来源:wind,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 (三)政策主线:补充公共卫生短板 1.政策加成,政府主导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包括医疗、医保、医药和公共卫生四个部分,其中公共卫生是当前医 疗事业发展中最为薄弱的一环。 2 月 3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 上指出,“要针对这次疫情应对中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健全国家应急管理体系”,要做到 “从源头上控制重大公共卫生风险”。 2 月 14日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上,再次 强调要“从体制机制上创新和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举措,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提高 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水平”,公共卫生事业的强外部性和投资成本大、收益回报 率缓慢的特点,决定着中央在推进公共卫生事业中应发挥绝对主导作用。 医疗基建势头拉动行业增长预期。 PPP项目中医疗卫生项目包括公共卫生机构、 医院、 社区卫生机构、乡镇卫生所和医疗卫生及其他几个细分领域,其中医院项目占绝对地位,以建 设类为主。2019 年 PPP项目投资金额中医疗卫生支出 7848.53亿元,医院项目的支出为 7181 亿元,公共卫生项目的投资额仅为 254.12亿元。截至 2020 年 1 月,PPP投资项目中公共卫生 机构建设的项目为 18个,共计投资金额 80.37亿元,占 PPP总投资额的 0.046%。医药行业整 0 5 10 15 20 25 30 0 50,000 100,000 150,000 200,000 250,000 单位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全 国 公 共财政支出 全 国 公 共财政支出: 医疗 卫 生 与 计 划 生 育 全 国 公 共财政支出: 同比 医 疗 卫 生与计划生育 支出:同比 单 位 : 亿元 单位:% 0% 5% 10% 15% 20% 25% 30% 0 200 400 600 800 1966 1970 1974 1978 1982 1986 1990 1994 1998 2002 2006 2010 2014 2018 医疗保险 医疗补助 医 疗 保 险与医疗 补助计划支出占比 单 位 : 十亿美元 !“# !$# %# $# “# # (%# ($# % $% “% &% % (% ($% 医疗卫生 州 和 地 方政 府) 同比 州 和 地 方政府) 医疗 卫 生) 同比 单 位 : 十亿美元 策略专题 请务必阅读正文最后的中国银河证券股份公司免责声明。 体占财政支出比重有望提升,医疗基建作为新基建的惠及产业,有望以此推动资金落地,公共 卫生领域也必将从中受益。同时,各省市积极部署医疗项目投资计划,补充公共卫生短板。 图 8:公共卫生机构PPP项目数(左)&PPP投资金额(右) 资料来源:wind,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 图 9:卫生机构与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发展情况(左)&增速 (右) 资料来源:wind,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 2.补短板,软硬实力需左右开弓 硬实力有待提升,公共卫生基建有望提振预期。从专业机构建设来看 2012年至 2019 年全国专业公共卫生服务的机构数从 12209增至 17453所, 但远低于 2014年 33997所的数量; 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数量从 2012 年 11月的 3507所减至 2018年的 3456 所, 疾控中心医疗人员不断流失; 防疫基础设施建设和防疫人员维护工作未来将不断得以强化, 对医疗基建形成利好。 软实力需持续强化。习近平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上的讲话指出“要 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 全面提高国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 , 要 “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 。 第一,公共卫生专业人才素质需要提升,在培育卫生技术人员的同时要做好管理人员和工勤 技能人员的培训。第二,应加快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的建设,打通中央与地方传 染病信息通报机制。第三,法制上,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要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 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公共卫生领域的政策法规亟待尽快更新 完善。通 过 会 议 内 容 可 见 未 来 在 生 物 安 全 治 理 及 防 控 领 域的投入将加大,利好生物安全及以疫 苗为代表的疾病防御等领域。 图 10:各省市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分布 资料来源:wind,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 图 11: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分类(左)及总量变化(右) 资料来源:wind,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项目数- 公共 卫 生机 构 , 项 目 投 资额- 公 共卫 生机 构 单位-个数 单 位 : 亿元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30,000 35,000 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3,500 4,000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疾 病 预防控 制中心 妇 保 机构 专 科 疾病防 治院( 所、站) 卫 生 监督所( 中心) 专 业 公共卫 生机构: 合计 单位:所 单位:所 策略专题 请务必阅读正文最后的中国银河证券股份公司免责声明。 二、公卫建设需加强医疗物资保障动员能力 (一)医护用品生产动员能力是应对突发卫生事件的重中之重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将短期带动低值医用耗材、体外诊断试剂和医用防护用品的需 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般会导致短期内诊疗次数急剧增加,医疗器械中需求量和诊疗次数 密切相关的主要是低值医用耗材和体外诊断试剂, 部分同时患有基础疾病或者其他严重并发症 的患者的治疗还需要部分高值医用耗材。诊疗次数急剧增加也会带动医用防护用品的需求,尤 其是对于较强传染性疾病的诊疗服务,将在短期内耗用更多一次性防护用具。 2018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约为5304亿元,其中低值医用耗材占比12.09%,体 外 诊 断 试剂占比11.39%。2016-2018年,中国医用低值耗材市场规模增速保持在20%左右,体外诊断 试剂市场规模增速保持在18.5%左右。 图 12:2018年中国医疗器械规模中各细分领域占比 图 13:15-18年中国低值医用耗材和IVD市场规模及增 速 资料来源:华经情报网,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 资料来源:中国产业信息,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 日常的公共卫生建设应注意医用耗材的库存管理。低值医用耗材由于保质期限制,不 可能长时间大量囤积。本次疫情面临的基本医疗物资短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临近春节工厂陆 续停工,工人由于疫情交通管制又无法及时复工。建议今后的公共卫生管理应注意停工导致的 物资短缺风险,尤其是在重大节假日停工前,号召工厂适当补充医疗物资尤其是一次性医用耗 材的库存。 1. 医用耗材中的医护用品最易短缺 低值医用耗材是医疗服务中的刚需,其需求和诊疗服务次数密切相关。常见的低值 医用耗材主要包括医用卫生材料及敷料类、注射穿刺类、医用高分子材料类、医用消毒类、麻 醉耗材类、手术室耗材类、医技耗材类等。医用防护用品中的口罩、手套、防护服等也属于低 值医用耗材,不过医用防护服的生产技术含量比普通的低值医用耗材高一些。低值医用耗材在 各类疾病的诊疗中都被广泛使用,由于其一次性使用的特点,其需求量基本取决于发生的诊疗 策略专题 请务必阅读正文最后的中国银河证券股份公司免责声明。 次数以及患者的住院时长。同时,由于低值医用耗材花费较低,目前整体上还未受到医保控费 措施的限制,其用量基本反映了临床诊疗服务的真实需求量。 表 1:常见低值医用耗材 分类 常见医用耗材 医用卫生材料及敷料类 医用胶布、绷带、纱布、帽子、口罩、棉签、敷贴、海绵、夹板、一次性压舌板、床单、 被罩、枕套、鞋套、防护服、手术衣、洞巾、垫巾、牵引带等 注射穿刺类 一次性注射器、注射针、输液针、留置针、穿刺针、输液器、输血器、血袋、采血针等 医用高分子材料类 血液成分分离器材、连接管路、血液滤网、药液过滤滤膜、空气过滤滤膜、血液过滤器、 引流管、导尿管、肠道插管、医用手套、集尿袋、引流袋等 医用消毒类 医用酒精、医用消毒液、消毒剂、消毒包装袋、指示卡、指示胶带等 麻醉耗材类 一次性麻醉包、持续给药输液泵、微量化疗泵、喉罩、通气管、动脉插管、静脉插管、 气管插管、气管导管、硬膜外麻醉导管、中心静脉导管、牙垫、麻醉穿刺针、穿刺包、 术后催醒器、麻醉气体过滤器、麻醉气体净化器、传感器、检测电极片等 手术室耗材类 一次性手术包、灌注器、医用缝合针、缝合线、可吸收缝线、灭菌线束、灭菌线团、电 刀、电凝镊、手术刀、手术刀片、医用备皮刀、医用胶、电极、穿刺器、吸引头等 医技耗材类 B 超打印纸、耦合剂、导电膏、心电电极、高压注射器针筒、高压注射器针头、一次性 照影连接管、医用 X 光胶片、医用 CT(MR)胶片、激光胶片等 资料来源:医械汇,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 口罩、 防护服等医护用品短期需求增幅要远超过诊疗服务需求增幅,易 产 生 缺 口 。 由于新冠病毒传染力强,治疗过程的医务人员必须全程佩戴医用防护服,而在平时大部分疾病 的诊疗无需佩戴防护服, 预计本年度医用防护服全年需求增长幅度要远超诊疗服务需求全年增 长幅度。至于口罩需求的增幅更是要远超诊疗服务的增幅,因为不只是医务人员和患者需要佩 戴口罩,未患病的广大普通人也急需口罩预防疾病。因此在这种传染性较强的突发疫情中,医 用防护用品中需求的增幅要远超诊疗服务需求的增幅。 2. 国家紧急动员生产,解决医护用品缺口压力 经过紧急动员生产, 我国医用防护服日产能已达50万件, 基本满足国内医疗需求。 根据工信部副部长王江平在 1 月 26 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提供的信息,国 内总的生产能力每天只有 3 万套。当时各企业还未大规模扩产,因此刨除掉节假日之后,全国 扩产前的医用防护服产能约为每年800万套。 根据 3 月 6 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副部长 王江平提供的信息,防护服日产量已达到50万件,全国累计向湖北省调度分配防护服530 多 万件。考虑到湖北现存确诊数量于 2 月 18日出现拐点,非湖北地区现存确诊数量于 2 月 13 日出现拐点,3 月 5 日时的疫情发展阶段应约为全过程的四分之三。根据现存确诊数量变化, 预计疫情全程湖北地区防护服需求应为600万套左右。 根据 3 月 4 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新闻发布 会上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曹学军提供的信息, 每日协调保障湖北地区的防护服数量达到 25万件。结合防护服目前日产量 50万件来估算,防护服产能保障湖北和非湖北地区的比例约 为 1:1左右,本次疫情中全国防护服总需求应为1200万套左右。本次疫情带来的国内防护 服新增需求约为去年产量的 1.5 倍左右,而目前扩产后的日产能已达到去年的18倍以 上,甚至可以满足部分出口需求。 策略专题 请务必阅读正文最后的中国银河证券股份公司免责声明。 经过紧急动员生产, 我国普通口罩日产能已超过 1 亿只, 预计未来可超过 5 亿只, 基本可满足国内复工复产需求。据工信部透露,我国扩产前口罩最大日产能约2000万只, 医用外科口罩日产能是220万只,医用 N95口罩日产能约为 6 万只。据此估算,刨除节假日后 我国口罩扩产前总体年产量约为50亿只,其中医用外科口罩年产量约5.5亿只,N95口罩年 产量约1500万只。根据国家发改委提供的数据,截至 2 月 29日,全国口罩日产量达到1.16 亿只,其中医用N95口罩日产量达到166万只,有效解决了一线医护人员的防护需要。假设疫 情在 4 月底基本消退,预计本次疫情中医护人员N95口罩实际耗用量将达到9000万只。本次 疫情用于医务人员的N95口罩新增耗用量约为去年中国N95产量的 6 倍,其中两个月 高峰期的日均需求不会超过150 万,当前扩产后的日产量已足够保障需求。按照全国各 产业劳动者数量推算,完全复工每日需求普通医用口罩约 5 亿只。假设各行各业 4 月底完全复 工,去除疫情初期未被产能满足的需求量,预计本次疫情期间普通口罩实际耗用量约为200 亿只。本次疫情期间耗用的普通口罩约为去年中国普通口罩总产量的 5 倍,考 虑 到 目 前 产能还在持续扩张,预计可以在各行业完全复工前满足日常需求。 3. IVD紧急研发和生产能力是疾病筛查的关键 体外诊断试剂(IVD)需求量巨大,在传染病防治中作用尤其重要。本次疫情防控 中,要想确定密切接触者是否感染病毒,除了强制隔离两周等待症状,就只能进行分子层面的 病毒检测了。由于新冠病毒潜伏期长,潜伏期携带者仍具有传染力,以及还有大量无症状或轻 症自愈患者,提早筛查无症状的病毒携带者非常重要。在诊断中,也经常出现屡次检测显示阴 性的新冠肺炎患者,只能加大检测次数并综合临床表现确诊。随着新冠病毒在多个国家蔓延, 入境人员筛查需求也日益增加。考虑到大规模筛查携带者和诊断过程检测多次的需要,试剂盒 需求量要远超过患者和疑似患者的数量。 根据工信部副部长王江平在 3 月 6 日的国新办新闻发 布会上透露的信息, 截止3月5日, 全国累计供应核酸检测试剂盒1575.5万人份, 日产量34.16 万人份,企业库存 200万人份,完全可满足湖北省和其他地区的检测需求。预计国内疫情全程 将耗用试剂盒约3000万人份,按照每人份160元价格估算,本次疫情新增试剂盒需求规模 约 50亿元。估计2019年中国体外诊断市场规模可达 700亿元,本次新增需求约占全年需求 的 7%左右。以上测算未包含出口需求。 新型病毒考验试剂盒研发能力,率先研制成功的公司可获得更大市场份额。截至 3 月 16 日,国家药监局共批准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19个,其中核酸检测11个,抗体检测 试剂 8 个。抗体检测相较于核酸检测更为快速便捷,但是检测存在滞后性,难以检测感染病毒 但还未产生足够浓度抗体这一阶段的携带者。已获批试剂盒的生产公司中,其自身或其控股股 东、重要参股股东已在 A 股上市的一共有 7 家,分别是华大基因、达安基因、万孚生物、迈克 生物、阳普医疗、明德生物和丽珠集团。 表 2:已获批的新冠病毒检测试剂(截至 3 月 16 日) 产品名称 注册人 相关 A 股(含股东) 新型冠状病毒 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荧光 PCR法) 上海之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无 新型冠状病毒 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荧光 PCR法) 上海捷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无 新型冠状病毒 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 (联合探针锚定 聚合测序法) 华大生物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华大基因(300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