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中国城区综合竞争力百强研究报告.pptx
,2019-2020中国城区综合竞争力百强研究报告,2,城区是新时代发展的 核心载体,城区是发展城市经济的核心力量,核心力量,新趋势,城区作为我国城镇化率最高、创新资源要素最为集中、各类人才最为集聚、管理服 务体系最为健全、基础设施最为完善的区域,是推动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的重 要区域,是推动新旧动能转化、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核 心单元和动能引擎。新常态,新理念,4,系统评价城区综合竞争力,研究对象,针对城区发展呈现的新常态、新业态、新趋势,顾问城市经济研究中心系统多维度评估了我国城市城区的高质量发展水平,在此 基础上编制完成了2019中国城区综合竞争力百强研究暨“百强区(2019)”,以期对未来城市发展战略、经济发展模 式、城市产业布局提供科学合理的决策支撑。2019中国城区综合竞争力百强研究(简称研究)研究对象为截至2019年11月,我国大陆地区除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四个 直辖市以外的27个省份共计889个地级市市辖区,重点针对包括综合质效、营商环境、发展潜力、民生幸福等方面在内的城区综合竞争力 发展情况进行评估。综合考虑行政级别及行政面积,研究未将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特殊城市规划区包含在内。,以评促优,推动城区发展,城区是城市经济发展的核心,是发展创新经济的重要载体,是实现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随着我国经济在新时期、新形势下 的高质量发展水平稳步提高,城区这一城市经济发展的基本单元发挥着坚 实有力的推动作用。研究紧扣我国高质量发展阶段特征及要求,本次百强区评选,以科学、客观、系统、真实为原则,形成以经济体系综合质效为基础,五大发展,理念为支撑,营商环境优化牵引的“一五一”综合评价体系,共包括7个一级指标,23个二级核心指标,30余个支撑参考指标。结合我国城区发展实际情况,在高标准、高要求的基础上设立两道准入门槛:地区生产总值不低于7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不低于20亿元最终从我国大陆地区889个市辖区(不包含直辖市辖区)中评选出 百强区。数据均出自2018年各城区、城市统计公报及政府工作报告。,地区生产总值,地区总值增速,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进出口贸易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工业增加值,R&D占企业营收比重,专利授权量,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技术交易总成交额,人均可支配收入,服务业发展规模,人均消费额,单位GDP能耗,地均产值,单位劳动生产率,空气质量指数,经济首位度指数,服务首位度指数,建设首位度指数,综合质效,创新动能,协调发展,绿色效能,开放层级,共享普惠,城区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营商环境,外资利用水平,收入产值比重,百强区(2019),注:数据均出自2018年各城区、城市统计公报及政府工作报告,8,2019年城区竞争力 格局与态势,百强区实力突出,强势引领效应明显,整体来看,百强区仅用全国0.5%的国土面积和7.45%的人口实现了全国17%的生产总值,经济资源集聚态势明显。在此 基础上,2019年百强区平均生产总值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0.9%,人均生产总值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5倍,固定资产投 资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5%。,个体来看, 2019 年百强区发展水平整体得到了提升,2018年百强区的地区生产总值最低为650亿元,而2019 年百强区在生产总值不低于700亿元最低标准的基础上,最终 入选城区生产总值均超过800亿元。经过测算2019年百强区 的城市经济首位度及城市经济贡献度均超过50%,充分表明每个百强区在拉动所在城市和地区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在 存量与增量增长的贡献上均远优于一般城区。,城区建筑面积占全国比重,人口数占全国比重,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百强区面积、人口及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百强区与全国、各个省份主要经济指标对比,沿海占优中西增强,整体实力均衡发展,2019年共有17个省份共计34个城市的城区入围百强区,前五名的省份分别为广东省21席(2018年为22席)、江苏省16席(2018年为20席)、浙江省14席(2018年为10席)、山东省11席(2018年为12席)及 湖北省7席(2018年为5席),青海、宁夏、西藏、海南等省(自治区)城区无缘百强榜。,分区域来看,2019年百强区中,沿海地区占66席、中部占15席、西部地区占16席、东北地区占3席,各地区比重相对 上年无明显变化。在2019年百强区前二十名中,广东省独占12席、江苏省占4席、浙江省占2席,山东省及湖南省各1席; 相比之下,2018年百强区前二十名中广东省占14席、江苏省占3席、山东占2席、浙江占1席。相对去年沿海省份独大情况,2019年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晋级前20名。,7,4,3,2,2,21 22,20,16141011 12,5,6 6,6 6,3,4,2 2,1,3,2 2,1 1,1 1,1 1,1 1,2019,2018,首位度贡献度双高,铸就发展中坚力量,2019年百强区所在城市生产总值合计30.5万亿元,其中百强区生产总值为15.3万亿元,总体贡献超过50%。百强区分布在34个城 市中,强市强区特点明显,总体地区首位度达50.07%,平均首位度 为14.99%,是推动所在城市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总体上看百强区 的发展态势影响着城市整体发展水平,结合个体来看,发展水平相对 较高的城市,资源配置更合理,下辖百强区首位度更加平均。,贡献度能较为直观的反映城区对增量的拉动作用、上升潜力及创新水平。百强区综合地区贡献度为50.64%,所处城市生产总值增量 中,百强区贡献超过半数,平均地区贡献度达到14.95%。依托丰富 的科研资源及充足的人才支撑,百强区在新业态引入、新技术研发、 新模式应用上走在全国前端,成为引领城市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城区实力稳步提升,指明城市发展方向,近年来,我国城区在经济发展、创新转化、基础设施、服 务配套等方面发展水平稳步提升,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要求 下,城市经济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城区应结合自身优势 特点,不断提升高质量发展水平。因此,基于研究内容我 们提出如下发展建议:,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城区以城市总体定位明确自身目标及职能,制定分阶段、有重点、差异化 的发展规划框架,保证目标及方向的可行性、连贯性、战略性、前瞻性。系统评估诊断城市发展城区立足高质量发展新时代背景,全面分析自身发展基础、所处环境、特 点优势、产业结构,找准城区在新一代城市群发展建设中的抓手,超前谋 划,精准施策,切实推动城区产业发展。响应区域协同发展战略立足城区自身特点与优势,深度融入各级区域协同发展战略中,加强区域联动,发挥城区辐射带动作用,形成“城-区-县-乡”融合发展模式。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充分发挥城区创新资源和转化优势,积极引入培育新业态、新产品、新模 式,明确方向,优化产业结构,合理空间布局,推动区内产业向智能化、 信息化、高端化发展,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提升城区首位度、贡献度及综 合竞争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完善城区基础设施及配套服务,建设智能平台简化流程、提升效率,制定 政策激发投资热情,完善人才引进培育系统,建设打造管理高能力、创新 有实力、市场有活力的高质量发展城区。,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