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高速成长中的中国化妆品业.pdf
chinastock 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最后的中国银河证券股份公司免责声明 table_research 行业深度报告 化妆品 行业2019 年 5 月 13 日 table_main 行业深度报告模板 如何看待高速成长中的中国化妆品业 化妆品 行业 核心观点 : 推荐 首次评级 发展 现状 :中国化妆品行业 规模高速扩张 ,大众美妆 加速 崛起 总体来看, 与美国、日本等成熟市场相比, 我国化妆品市场整体处于成长阶段,市场增速处于高位。 化妆品作为可选消费品,其零售增速与 GDP 增速 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同周期波动。 从价格角度来看 , 受到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影响, 我国化妆品以大众市场为主,高端市场占比呈缓慢增长趋势。 从品类角度来看 , 护肤品 占据主要市场份额 , 但 彩妆市场 由于基数小、成长空间大以及自媒体的宣传推广表现出较快 增速。 当前 困境 :国际公司 龙头 优势 显著 , 历史 /研发 /定价层面难以超越 目前 国际化妆品市占率处于领先地位, 我国 化妆品 品牌竞争激烈,行业集中度 较为分散 。国际龙头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发展历史悠久,具备完整和成熟的品牌矩阵;研发投入与资金实力充足; 拥有领先定价的能力且毛利率 水平 较高 。 破局 之路 :化妆品消费 “ 非理性 ” , 国产 借力 渠道营销挖掘细分赛道 化妆品 消费具有 “ 非理性 ” 的特征,高研发带来的高品质产品、热门新品的曝光营销、渠道宣传的品牌形象都会推动化妆品的销售。 国际成熟经验显示,化妆品公司 早期 需 深耕核心品牌的研发和销售 , 积累丰厚的资金和口碑,为后期开发新品牌 、并购扩充品牌矩阵提供资金和经验 支持 。 国产化妆品目前适合主力发展核心品牌和打造拳头产品,深耕研发,不宜盲目扩增品牌数量。 考虑到未来 人均化妆品销售额提升空间巨大 ,大众市场 有望保持 增长稳定 ,结合行业集中度较低的现状, 国产品牌和本土公司可以借力营销与渠道, 专注 挖掘面膜、彩妆、婴幼儿洗护产品等细分赛道的机会 , 避免与国际品牌产生直面竞争。 配置 建议 :关注大众美妆,推荐上海家化、珀莱雅 我国化妆品仍以大众市场为主,且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上升有较大成长空间 ;同时伴随渠道下沉,受众群体规模增长;目前 美妆(护肤 +彩妆) 类产品市场份额占比高,对应发展机会较多。 上海家化( 600315.SH)旗下 婴幼儿用品表现抢眼, 主品牌 佰草集 的 明星单品 销售增速两眼;珀莱雅( 603605.SH)主要 深耕低线城市大众美妆, 通过营销与渠道提升自身的品牌影响力。 风险提示 化妆品行业市场竞争激烈;品牌建设与渠道扩张不及预期。 股票名称 股票代码 EPS(元 ) PE( X) 2018A 2019E 2020E 2018A 2019E 2020E 上海家化 600315.SH 0.81 0.97 1.18 33.91 31.04 25.62 珀莱雅 603605.SH 1.43 1.91 2.51 30.9 32.84 25.08 分析师 李昂 : ( 8610) 83574538 : liang_zbchinastock 执业证书编号: S0130517040001 特此鸣谢 : 甄唯萱 : ( 8610) 83574089 : zhenweixuan_yjchinastock 邹琳 行业数据 时间 2019.05.10 table_report 资料来源: Wind,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整理 资料来源: Wind,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整理- 10.00 %- 5.00%0.0 0%5.0 0%10 .00%15 .00%20 .00%25 .00%30 .00%35 .00%40 .00%45 .00%2 0 1 8 - 1 2 - 3 0 2 0 1 9 - 0 1 - 3 0 2 0 1 9 - 0 2 - 2 8 2 0 1 9 - 0 3 - 3 1 2 0 1 9 - 0 4 - 3 0沪深 300 化妆品指数行业深度报告 /化妆品行业 请务必阅读正文最后的中国银河证券股份公司免责声明。 1 目录 一、中国化妆品行业发展现状:规模高速扩张,大众定位与美妆品类双轮驱动 . 2 (一)需求推动市场规模高速成长,经济下行的消极性周期影响有限 . 2 (二)价格定位:大众市场为主,高端市场增长更快 . 3 (三)剖析品类:护肤品市场为主,彩妆市场加速增长 . 5 二、国产品牌困境:国际公司龙头地位稳固,本土公司后发追赶面临重重压力 . 7 (一)国际公司市场占有率遥遥领先,国产品牌奋起直追 . 7 (二)国际品牌历史悠久,国产口碑积淀不足 . 11 (三)国际公司产品矩阵丰富,国产品牌定位相对局限 . 13 (四)国际化妆品研发领先, 国产缺乏高端产品开发 . 15 (五)国际化妆品把控定价权,国产 毛利率水平 受制 . 16 三、国产化妆品突围之路:把握化妆品消费特征,借力渠道营销挖掘细分赛道机遇 . 17 (一)化妆品消费特征:爆款新品引发冲动消费, “研发 +营销 +渠道 ”拉动销售增长 . 17 1.高端化妆品是消费者永恒的追求,高研发投入不可避免 . 17 2.化妆品消费 “ 非理性 ” ,营销具有推动作用 . 18 3.渠道终端促成冲动消费,线下形象构建品牌认知 . 19 (二)国际公司成长经验:早期深耕核心品牌,后期自主研发 +收购多元化品牌矩阵 . 19 (三) “中国特色” 化妆品成长看点:受众基数大,行业集中度较低,细分领域崛起 . 21 1.人均化妆品销售额提升空间大,大众市场增长稳定 . 21 2.市场集中度较低,国产化妆品发挥空间广 . 22 3.基本生产能力具备,部分细分行业有望带领国货崛起 . 22 四、配置建议:关注大众美妆,推荐上海家化、珀莱雅 . 27 (一)上海家化:婴幼儿用品表现抢眼,佰草集焕新主推明星单品 . 28 (二)珀莱雅:深耕低线城市大众美妆,多渠道提升品牌影响力 . 29 五、风险提示 . 30 景点 行业深度报告 /化妆品行业 请务必阅读正文最后的中国银河证券股份公司免责声明。 2 一、 中国化妆品行业发展 现状:规模高速扩张 , 大众定位与美妆品类 双轮驱动 ( 一 ) 需求推动 市场规模高速成长 , 经济下行的消极性周期影响有限 我国化妆品市场整体处于成长阶段,与美国、日本等成熟市场相比,中国化妆品市场增速处于高位。根据 Euromonitor 的统计, 2017 年中国美容个护产品市场达到 3615.7 亿元,成为全球第二大化妆品市场, 2012-2017 年复合增速为 7.7%, 2017 年同比增长 9.64%,世界 /美国 /日本同期增速为 5.3%/3.2%/2.2%。总体上说,消费需求增加来源于人们对外表的重视程度增加、对美好形象的精神需求增加。随着美妆自媒体的发展与流行,人们对于化妆品的认识逐渐丰富,渐渐培养护肤化妆习惯,化妆品消费需求持续增长。 图 1: 2003-2017 年中、日、韩、美国化妆品市场规模(亿美元) 资料来源: Euromonitor, 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整理 图 2: 2004-2017 年中国、美国、日本、世界化妆品市场 增速( %) 资料来源: Euromonitor, 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整理 化妆品行业的经济周期性比较明显,化妆品零售增速与人均可支配收入、 GDP 增速变动趋势相近 。 化妆品作为可选消费品,其品类层次丰富、价格跨度大,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决定了对化妆品品类和价位的选择。又因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受整体经济环境影响,所以化妆品市场的增速具有强周期性的特质。 另外, 相对于其他商品, 人们对化妆品的消费配置 对经济下行反应迟缓,对经济复苏反应敏感。 2008 年 金融危机前 我国经济整体处于高速增长状态,人们对于化妆品的消费占比不断上升 。金融危机后的短期内,化妆品消费的反应较为迟缓,化妆品消费占比仍在上升,在 2009 年末达到 3.14%(剔除石油、汽车)。在 2010 年经济反弹后, 2011年至 2016 年金融危机的消极影响持续,我国经济放缓,化妆品消费占比在 2010-2011 年迅速降低至 2.57%后, 2011-2016 年维持在 2.53%-2.58%的低位。 2016 年后我国经济调整,增速回升,人们对于化妆品的消费配置即刻上升,即便 2018 年经济增速再次放缓,化妆品消费的占比仍然升至 3.38%,可见人们的化妆品消费是对经济回暖更加敏感的。 0.0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700.00800.00900.001000.00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中国 日本 韩国 美国-10-505101520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中国 美国 日本 世界景点 行业深度报告 /化妆品行业 请务必阅读正文最后的中国银河证券股份公司免责声明。 3 图 3: 2001-2018 年 化妆品、人均可支配收入、 GDP 增速 资料来源: Wind, 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整理 图 4: 2001-2018 年化妆品限额以上零售额及占比 资料来源: Wind, 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整理 ( 二 ) 价格 定位 :大众市场为主,高端市场增长更快 我国化妆品市场以大众市场为主,但高端市场增长更快并且占比不断提升。而在人们肤质和传统文化习惯相近、但人均可支配收入较高的台湾、香港市场中,港台同胞人均化妆品的消费水平更高,明显更加青睐高端化妆品。由此可见 , 我国化妆品市场以大众市场为主的格局0.0%5.0%10.0%15.0%20 .0%25.0%30.0%化妆品零售额累计同比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速 G DP 现价同比增速金融危机前,经济上行,化妆品配置较高经济调整,化妆品配置上升金融危机后,经济增速骤降后出现短暂反弹,化妆品消费配置迅速降低经济整体下行,化妆品配置处于低位15 3.7 175.5 206.9 261.6 335.1 38 6.6 48 8.3 596.5 74 0.0 889.4 1102.9 1340.1 1624.9 1824.7 20 49 .4 2221.9 25 13 .7 2619.0 2.69 2.96 3.14 2.57 2.58 3.38 0.00.51.01.52.02.53.03.54.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化妆品零售额 化妆品零售额占剔除石油、汽车的总商品零售额( % )金融危机前,经济上行,化妆品占比上升危机反应阶段,化妆品占比仍在上升危机反应后期,化妆品占比迅速下降经济整体下行,化妆品占比处于低位经济调整,化妆品占比迅速上升景点 行业深度报告 /化妆品行业 请务必阅读正文最后的中国银河证券股份公司免责声明。 4 主要与人均可支配收入较低有关,并且随着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我国高端市场的比重将越来越大。 图 5:我国境内与港台护肤品大众市场与高端市场对比 资料来源: Euromonitor, 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整理 图 6:我国境内与港台彩妆大众市场与高端市场对比 资料来源: Euromonitor, 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整理图 7: 2017 年 我国境内城镇与港台人均化妆品消费对比 资料来源: Euromonitor, 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整理 图 8: 2017 年 我国境内城镇与港台人均可支配收入对比 资料来源: Wind, 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整理在我国大众市场的规模前列中,可以看到部分 本土公司 正在崛起,而在高端市场前列却不见 本土公司 身影。趋势上,随着 本土公司 的发展,大众市场的国际龙头市占率逐渐降低。这是由于在大众市场中,产品只需要达到基础的效果和要求,如保湿、安全、防腐、款式多样等,科研要求并不高。 目前国产化妆品的生产水平已经达到基础水平,再配合上贴近国人心理的营销和低线城市的广泛渠道,所以国产化妆品 得以 在大众市场中提升地位。 而在高端市场中,除了安利这一直销公司在中国市占率下降外,国际龙头公司地位十分稳固, 本土公司很难跻身 高端市场 前列,因为高端产品必须达到更高的要求,如抗皱、紧致、不致敏、功效成分含量高、包装密封程度好等,科研要求很高,国产化妆品的水平尚未达到。 73.0% 72.7% 72.8% 72.6% 72.0%69 .0%37.4%20.7%27.0% 27.3% 27.2% 27.4% 28.0%31.0%62.6%79.3%0%10%20%30%40%50%60%70%80%90%100%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台湾 2017 香港 2107护肤大众市场 护肤高端市场74.5% 74.1% 73.5% 73 .0% 71.8%65.1%33.2%23.2%25.5% 25.9% 26.5% 27.0% 28.2%34.9%66.8%76.8%0%10%20%30%40%50%60%70%80%90%100%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台湾 2017 香港 2107彩妆大众市场 彩妆高端市场261.50 1129.30 3186.59 0.00500.001000.0015 00 .002000.002500.003000.003500.00中国境内城镇 中国台湾 中国香港人均化妆品消费(人民币)36,396.19 14 1,334 .78 31 0,696 .71 0.0050,000.00100,000.00150,000.00200,000.00250,000.00300,000.00350,000.00中国境内城镇 中国台湾 中国香港人均可支配收入(人民币)景点 行业深度报告 /化妆品行业 请务必阅读正文最后的中国银河证券股份公司免责声明。 5 图 9: 2012-2017 年中国大众化妆品市场前十公司市占率变化 资料来源: Euromonitor, 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整理 图 10: 2012-2017 年中国高端化妆品市场前十公司市占率变化 资料来源: Euromonitor, 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整理( 三 ) 剖析品类 :护肤品市场为主,彩妆市场加速 增长 化妆品行业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GB/T4754-2017)中,指作用在人体表面的,以达到清洁、消除不良气味、护肤、美容和修饰目的的日用化学工业产品的制造。主要产品按市场规模分为护肤品、护发品、口腔用品、彩妆、洗浴用品等, 2017 年分别占有 51.62%、 14.13%、 9.74%、9.52%、 6.09%的市场份额。其中护肤品和彩妆市场近年增速较快, 2017 年护肤品同比增长10.27%,彩妆同比增长 21.35%。 图 11: 2017 年 化妆品分类占比 资料来源: Euromonitor, 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整理 图 12: 2013-2017 年化妆品分类市场增速 资料来源: Euromonitor, 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整理 护肤品以面部护理为主 。与洗护相比,面部护肤品具有单价较高和需求丰富的特点 ,因此奠定了护肤品作为化妆品主要品类的基础。 随着女性进入青春期,面部油脂分泌增加,开始出现面部痤疮,同时爱美意识增强,因而开始关注并使用面部护肤品。随着年龄增长,女性的保湿、美白、抗皱等需求增加,对护肤品的功效要求增加,意味着所使用的护肤品单价增加。养成护肤习惯后消费者对护肤品的使用频次和需求稳定,因而护肤品占据化妆品市场的主要部分, 2017 年中国护肤品市场达到 1866.55 亿元 ,同比增长 10.27%, 2012-2017 年复合增速为8.0%。 024681012141618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宝洁 欧莱雅 上海上美 百雀羚 伽蓝玫琳凯 联合利华 上海家化 资生堂 爱茉莉太平洋024681012141618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欧莱雅 雅诗兰黛 L V M H 安利 资生堂 无极限 爱茉莉太平洋 香奈儿 宝洁 LG护肤 , 51.62%护发 , 14.13%口腔 , 9.74%彩妆 , 9.52 %洗浴 , 6.09 %婴幼儿 , 4.72%其他 , 4.18%0.00%5.00%10 .00%15.00%20.00%25.00%2013 2014 2015 2016 2017护肤 护发 口腔 彩妆 洗浴 婴幼儿景点 行业深度报告 /化妆品行业 请务必阅读正文最后的中国银河证券股份公司免责声明。 6 彩妆市场的快速增长一方面是由于基数较小、成长空间大,另一方面是源自于美妆自媒体(如小红书、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对化妆技术和产品的普及。 目前 80 后和 90 后女性是彩妆的消费主体,她们处于择偶与职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对外表的关注与投入程度处于较高阶段。彩妆作为能够快速提升面部形象、改善精神状态的产品,其品牌营销也紧跟并推动时尚潮流的发展,切合 80 后和 90 后女性的爱美需求,因而得以快速增长, 2017 年中国彩妆市场达到 344.17 亿元,同比增长 21.35%, 2012-2017 年复合增速为 13.7%。 表 1:不同年龄段护肤需求 年龄段 护肤需求 0-12 岁 针对婴幼儿设计的无刺激保湿 13-18 岁 保湿、控油、祛痘 19-25 岁 保湿、补水、美白、控油、祛痘 、抗氧化 25-35 岁 保湿、补水、美白、抗氧化、紧致、抗皱、祛痘 35 岁以上 保湿、补水、美白、抗氧化、紧致、去皱纹 资料来源: 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整理 表 2:不同阶段彩妆 产品持有数(件) 阶段 唇部 面部 眼部 口红 bb 霜 气垫粉底 粉底液 /膏 腮红 阴影 高光 遮瑕 定妆粉 /喷雾 眉笔 /粉 眼影盘 眼线 睫毛膏 小白级 1-2 1 0-1 新手级 2-4 1 1 1 1 1-3 1 熟练级 5-10 1 1 2-3 1 1-2 0-1 1 1 3-5 1 1-2 高手级 10 1-2 3 1 3 1 1 2 5 2 3 资料来源: 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整理 图 13: 2017 年护肤品 分类占比 资料来源: Euromonitor, 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整理 图 14: 2017 年彩妆 分类占比 资料来源: Euromonitor, 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整理 面部护理 , 87.05%护肤套装 , 7.85 %手部护理 , 2.66 %身体护理 , 2.44%脸部 , 47.04%唇部 , 30.24%眼部 , 18.57%套装 , 2.74%指甲 , 1.41%景点 行业深度报告 /化妆品行业 请务必阅读正文最后的中国银河证券股份公司免责声明。 7 图 15: 2008-2017 年中国护肤品市场及增速 资料来源: Euromonitor, 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整理 图 16: 2008-2017 年中国彩妆市场及增速 资料来源: Euromonitor, 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整理 二、国产品牌困境:国际公司龙头地位稳固, 本土公司后发追赶面临重重压力 ( 一 ) 国际公司 市场占有率 遥遥领先,国产品牌奋起 直追 从市占率上看,国际化妆品公司占据领先地位。 宝洁( 1837 年成立于美国, 1988 年进入中国)和欧莱雅( 1907 年成立于法国, 1996 年进入中国)市占率 分别为 10.1%和 8.4%, 远超其他公司。 对于本土公司而言,在市占率前十的公司中仅占三席(上海上美 2.6%、百雀羚 2.3%、伽蓝 2.2%),市占率总体较低。而 在本土上市公司较少,而且市占率 偏低(上海家化 1.9%、珀莱雅 1.0%、御家汇 0.5%、拉芳家化 0.3%) 。 另外,收入较高的群体 经常 采用出国旅游和代购的方式购买国际化妆品,这部分销售额没有计入国内化妆品市场,因而从中国消费者消费的角度上看,国产化妆品真实的占比会更低。 图 17: 2017 年中国化妆品市占率前 10 公司 与 上市本土公司 资料来源: Euromonitor, 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整理 国际化妆品公司市占率领先的原因一方面在于国际公司业务范围广,品类齐全,而规模靠780.911889.3191005.4391149.8871,269. 181,390. 051,506. 821,605. 971,692. 701,866. 5513.88%13.06%14.37%10.37%9.52%8.40%6.58 %5.40%10.27%0.0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18002000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护肤(亿元) 护肤增速128.45134.81147.57166.26181.36205.33226.3825 1.9528 3.6234 4.174.96 %9.46%12.67%9.08%13.22%10.25%11.30%12.57%21.35%0.00%5.00%10.00%15.00%20.00%25.00%0.0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400.00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彩妆 ( 亿元 ) 彩妆增速10.18.43.12.6 2.6 2.5 2.52.3 2.2 2.21.910.50.3024681012景点 行业深度报告 /化妆品行业 请务必阅读正文最后的中国银河证券股份公司免责声明。 8 前的本土化妆品公司往往以护肤、彩妆品类为主,而洗护、口腔、香水等品类较少。另一方面,国际公司成立历史久,拥有品牌数量多,且在大部分本土品牌成立前就已经进入中国市场,因而在规模和口碑方面有天然的优势。 由于国内外公司在业务范围和品牌数量上存在差异,因而有需要分别从品牌和公司的角度看国产化妆品的竞争力,并且着重看护肤品和彩妆市场。 具体从公司角度看来看,市占率前二十的公司中,第一和第二名的市占率差距明显。 护肤品市场中,第一名欧莱雅的市占率( 9.3%)是第二名上海上美(本土)市占率( 4.7%)的1.98 倍,是规模最大的本土化妆品公司上海家化市占率( 2.5%)的 3.72 倍。彩妆市场中龙头优势更为明显,第一名欧莱雅的市占率( 27.8%)是第二名爱茉莉太平洋市占率( 6.1%)的 4.56倍,是国内第一的彩妆公司上海菲 扬市占率( 2.5%)的 11.12 倍。 可见我国化妆品公司与国际龙头公司有较大差距。 然而从品牌角度上看,品牌市占率差距不如公司市占率差距明显。 市占率前二十的护肤品牌中,第一名百雀羚(本土)的市占率( 4.5%)是第二名玫琳凯市占率( 3.6%)的 1.25 倍。彩妆品牌中,第一名美宝莲的市占率( 13%)是第二名巴黎欧莱雅市占率( 7.4%)的 1.76 倍。市占率前二十的护肤品牌中本土品牌有 9 个(含 2 个上市公司品牌:佰草集 -上海家化、珀莱雅),说明 本土 护肤品牌具有一定优势,但由于品牌市占率差距并不太,我国护肤品品牌仍面临激 烈的竞争环境。 而 市占率前二十的彩妆品牌中本土品牌仅 4 个(无上市公司品牌),说明本土彩妆品牌在市场规模上仍然与国际品牌具有较大差距,国际彩妆龙头优势明显。 公司市占率差距较品牌市占率差距明显的原因在于,龙头公司品牌矩阵完备,规模优势明显。 以欧莱雅公司的彩妆业务为例,旗下进入彩妆市占率前二十的品牌就有 5 个,分别为美宝莲( 13%)、巴黎欧莱雅( 7.4%)、兰蔻( 2.6%)、伊夫圣罗兰( 2.2%)、乔治阿玛尼( 1.6%),覆盖低、中、高端三类价位的市场, 5 个品牌的彩妆市占率合计达 26.8%。相比之下,我国化妆品公司的品牌矩阵显得十分单薄,国内第一的彩妆公司上海菲扬旗下仅有玛丽黛佳一个品牌。由此可见,品牌层面的竞争在于各自领域的单枪匹马,而公司层面的竞争却需要全方位多品牌的并肩作战 ,本土公司在丰富品类、打造多维品牌矩阵方面仍任重道远 。 图 18: 2017 年护肤品市占率排名前二十的 公司( %) 资料来源: Euromonitor, 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整理( 带 *为本土公司 ) 图 19: 2017 年彩妆市占率排名前二十 公司( %) 资料来源: Euromonitor, 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整理( 带 *为本土公司 ) 9.34.74.54.33.93.93.73.63.42.52.51.91.81.71.71.61.51.31.11.11.1欧莱雅* 上海上美* 百雀羚资生堂宝洁* 伽蓝雅诗兰黛玫琳凯爱茉莉太平洋* 上海家化无极限* 珀莱雅完美妮维雅安利* 韩后* 相宜本草LG 生活健康屈臣氏* 丹姿* 环亚27 .86.15.754.73.53.42.52.52.42.11.91.71.31.310.90.80.60.60.6欧莱雅爱茉莉太平洋雅诗兰黛卡姿兰迪奥资生堂科蒂香奈儿* 上海菲扬* 上海上美路易威登玫琳凯* 兰瑟LG 生活健康* 伽蓝* 韩后* 环亚完美安利* 毛戈平* 火烈鸟景点 行业深度报告 /化妆品行业 请务必阅读正文最后的中国银河证券股份公司免责声明。 9 图 20: 2017 年护肤品市占率排名前二十品牌 ( %) 资料来源: Euromonitor, 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整理( 带 *为国产品牌 ) 图 21: 2017 年彩妆市占率排名前二十品牌 ( %) 资料来源: Euromonitor, 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整理( 带 *为国产品牌 ) 我们根据 2012-2017 年前十名化妆品公司及品牌的市占率变化分析近年来国内外公司及品牌的表现趋势。从 总体趋势 上看,除了宝洁公司市占率下滑明显以外( -4pct),市占率前十的国际公司的市占率处于比较平稳的状态( -1.1+1.5pct),本土公司市占率有上升趋势 (上海上美 +2.2pct、 百雀羚 +1.9pct、伽蓝 +0.8pct) ,说明 国际公司市占率受崛起的本土公司影响有所动摇,但影响有限,国际公司仍处于市占率较高的龙头地位。 在 护肤市场 中, 国际平价品牌巴黎欧莱雅、玉兰油市占率下滑明显( -2 /-2.8pct),而国际高端品牌如兰蔻、雅诗兰黛市占率则稳中有升( +0.3 /+0.5pct), 国产 品牌市占率上升趋势亮眼(百雀羚、韩束、一叶子、 自然堂 分别 上升 3.7 /2.1 /2 /1.2pct), 而本土上市公司品牌则相对表现平平(佰草集 +0pct,珀莱雅 +0.1pct)。由此来看, 虽然国际高端品牌的地位仍然难以撼动,但定位大众市场的国产品牌对 国际平价品牌有一定抗衡能力,所以借助占比最大的大众市场,近年国产 护肤 品牌得以迅速崛起,迎头赶上。 在 彩妆市场 中,国际平价的龙头品牌市占率大幅下降(美宝莲 -8.2pct,巴黎欧莱雅 -3.3pct),而国际中高端品牌 市占率则稳中有升( +0.32.4pct), 国产彩妆品牌市占率呈缓慢上升状态(玛丽黛佳 +1pct、韩束 +1.2pct)。由此来看, 我国彩妆市场高端化发展比较迅速,国际中高端品牌地位稳中有升。另外,彩妆单价低、创新要求低,从而进入门槛低 。 近年来中日韩平价彩妆品牌数量皆快速增加, 彩妆 大众市场竞争加剧,因而国际平价品牌龙头(欧美品牌)市占率大幅下滑,国产品牌上升也比较缓慢。本土上市公司的彩妆产品占比少,因而市占率暂时不达前列。 4.53. 63.33.12.82.72.52.52.121.81.81.81.71.61.51.51.51.11.1* 百雀羚玫琳凯巴黎欧莱雅* 自然堂玉兰油* 韩束兰蔻雅诗兰黛萃雅* 一叶子* 佰草集完美* 珀莱雅欧珀莱* 韩后悦诗风吟雅姿* 相宜本草屈臣氏* 水密码137.454.73.42.72.62.52.52.42.22.21.91.81.71.71.61.2111美宝莲巴黎欧莱雅卡姿兰迪奥蜜丝佛陀悦诗风吟兰蔻香奈儿* 玛丽黛佳* 韩束伊夫圣罗兰魅可玫琳凯雅诗兰黛兰芝* 兰瑟乔治阿玛尼玫珂菲欧珀莱* 韩后芭比波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