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国留学白皮书.pdf
俞敏洪: 成为一个国际人才, 需要做哪些准备 ? 世界已经连为一体,我们的工作已进入一个全球化的状态。面对这样的时代背景,当下的年 轻人就需要提前做好准备,保证自己拥有全球化工作的能力,并及时抓住机会。是否能达到全球 化工作的状态,并成为一个真正的国际化人才,这取决于人的眼界和知识技能。一味观望是不可 取的,抓紧时间提升自己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那么,如何成为一名国际人才呢?我认为有四大要素:语言、文化、规则和心态。 首先语言特别重要 。如果没有特别的需求,学习英语是首选。根据计划从事的行业不同,很 多人还会学习法语、德语、日语这些语言都是了解世界和不同文化的工具。但是,英语在全 世界的应用更为宽泛,所以无论学习哪种语言,最好不要放弃英语。 然而中国的英语教学依然是以词汇、语法和课文为主,正确的思路应是听说写,如果孩子还 很小,重点就不应放在考试有多高分数上,而是放在听说写的水平上。如果未来打算留学,托福 和雅思的备考依然十分重要,它不仅决定了是否可以成功获得录取,更重要的是还决定了到国外 后是否能跟得上学业。 而真正语言能力的提升,还需要融入到英语学习的系统里去,在国外三到四年正规化的学校 训练会很有帮助, 到了国外不仅要尽可能进入西方的学习圈, 而且所有的课业应该自己独立完成。 经过这样的学习历练,英语水平达到全世界通用基本上没有问题。 其次是文化准备。对于这一代年轻人,未来大部分的机会都是两种文化和两种经济体之间互 相切换所带来的。因此,中国孩子的英语语言水平过关之后,再加上中国的文化和传统功底,意 味着可以在两个大国之间随意切换没有障碍。所以,中国传统文化是不能放的。 最理想的是,中国的孩子有一段公立学校的学习经历。想要拓展视野,家长可以从小带着他 们参加短期游学或者旅游。 等到年龄稍微大一些时, 再沉浸到西方完整的教育体系中, 通过对东、 西方思想的结合,获得思维模型的升级。如果是在国外完成本科或者研究生的学业,最好在西方 的创新型公司或大公司工作一段时间,如 GE、迪士尼、苹果、谷歌等,这些公司都是在跟世界的未来对接、跟领先的商业模型对接,直接面对商业发展的生死存亡,在这些地方是可以真正学到 一些东西的。 第三大要素是规则。要了解世界的规则,我们才能行走世界。这个规则包括世界各地的宗教 风俗、政治体系、商业规律、科技发展和法律法规。 了解当地的风俗,可以在与不同文化之间交流时更加顺畅;了解一个国家的政治体系和运营 模式,可以理解其人民行为背后的逻辑;了解各国的商业规律可以帮助我们在国际贸易往来中减 少碰壁;了解科技发展可以使我们把握住未来的产业发展方向;而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则是底线, 有时我们国内的违法成本太低,在很多国家则是要认认真真按照法律去办事。 第四大要素则是心态。也就是从心理上了解该怎样去学习。首先要有一项喜欢的专业可以深 入钻研, 中国家长和学生选择专业的时候, 常常选商科或者其他轻松的学科。 然而任何真正的本领, 都是专注于一个领域并且越研究越深入。在整个钻研的过程中,其实是在训练人的批判性思维、 逻辑思维等核心能力。所以专业是否热门不重要,但一定要选择真正感兴趣、有激情的专业。 其次,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摒弃纯粹中国式的思维,从心理上把自己当全球人看。有些留学 生身边都是中国人的圈子,很少和外国人打交道,结果只能是上课时勉强和老师讲英文,平时还 是纯粹的中国式思维。语言跟思维是密切相关的,总是用中文,思维就是中文化的;经常用英文, 思维就是英语化的。所以在国外学习不能错过融入当地的机会。 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家长把孩子送到国外读书,这是中国老百姓希望更加富有、更加幸福 的具体体现。与此同时,随着世界的互通互联以及经济贸易的发展,更多的中国留学生选择回国 发展,把世界先进的思想、先进的机会带回到中国。 中国是一个不断开放的大国,从这个角度看,中国的机会一定是最多的。我希望孩子们能够 在成长中把握住自己的机会,让自己不断走向成功。 俞敏洪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跟随世界的走向 世界正在全球化,全球人才在同一个舞台上竞技。 普遍来说,世界的全球化大约分为三个阶段: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工业革命和互联网初期; 现今的信息时代。在过去,我们是自己和自己打比赛,而今天,我们要和全世界的年轻人去竞争。 因此,我们需要了解世界的规则,才能赢得自己的位置。 同时, 科技的发展也起着重要作用, 它正在重新定义传统意义上的知识, 持续改变传播的方式。 新东方是从教英语起家的, 但未来人们对英语的认知度, 恐怕将不如现在这么高。 我个人觉得, 不只是语言学习,未来我们最需要掌握的是在变化环境中的学习方法。 世界教育的变革正在悄然发生,每个人都无法回避。 事实上我们的国家和政府已经提出了很多改革的措施,就是因为意识到了传统的教学方式, 已经无法跟上现今广阔世界前进的脚步。 新世界下的教育目标 这样的新世界里,青年一代所接受的教育也应当革新。 首先我们要保持激情和好奇心。 北欧的教育,如芬兰、挪威、瑞典等,他们最有名的高中已经取消了高中的标准课程,全部 按照选修课来上,而且可以结合学生的爱好、能力和潜力去匹配。所以孩子们的兴趣和潜能得到 了充分的发挥,他们往往从事一个行业能坚持一辈子,而且能在这个行业里做出杰出的贡献。 其次, 终身学习的能力更重要,它才是生存大法。 被动填鸭的应试教育已与世界的先进教育相差太远。在瞬息万变的世界里,我们要提升我们 的学习力。今天我都过 50 岁了,可是面对不断变化的世界,我每天还在学习,而且还嫌自己学的 不够,因为不学习、不前进的话我们的公司就会被淘汰。 最后,是要从实用主义到全球视野,从被动接受到创新精神和独立人格。 今天,无论是我们的组织、公司还是个人,我们要走向世界,就需要理解世界的规则。如果 没有全球视野和担当,可能难以成为世界的领袖,永远在被动接受创新。创新是在我们走向同一 个目标时,能够想出的各种不同的办法;批判则是走向同一个目标时,指出不同路径中哪一条路 径最好。拥有创新和批判精神,我们的孩子在未来能够具有真正独立的人格。 周成刚: 融入世界,拥抱未来走向世界,融入世界 好的教育一定是培养真正的世界公民,培养具备济世情怀的人,这样的人才能够和世界对话。 只有当我们的青年一代能够真正同世界接轨时,我们才能真正的拥有并拥抱未来。而就中国学生 们目前能够接受的诸多教育方式来看,留学依然是与世界接轨的最有效方式。 留学让中国学生走出去看世界,让他们的思维模式更加国际化、多元化,帮助他们拥有世界 的气度、胸怀和格局,懂得世界的语言和价值观。让他们能够站在世界的舞台上与全球人才合作 或竞争,从而赢得属于自己的位置。 从公派留学走向自费留学,再到今天的留学常态化、平民化,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走向 世界?具体来说,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主要留学目的国都有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第二,留学是中国人传统教育观念的延伸和新的诠释; 第三,留学人才符合全球化竞争格局下的人才市场需求; 第四,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成果证明了我们的选择。 近 10 年来出国留学人数持续上涨,2017 年的出国人数达到了 60 万,我们渴望外部世界的优 质内容。但更有意思的是,回国的人数平均增长率在过去的十年里达到了 28.47%。也就是说留学 生归国的速度更快。这和国内市场的发展机遇,与国内的创新、创业热潮分不开。 世界的格局在发生变化,我们出去留学的学生也有着各种各样的选择:不同社会文化和产业 发展的国家,不同教育特色的院校,各行各业世界前沿的教育方式现在国内的很多省市也出 台了一些政策来吸引海归人才,因为大家确定,这些在国外吸取了优质内容的学生,会为我们带 来更新的变化。 今年,已经是新东方连续第 5 年发布中国留学白皮书。我们坚持做这样一件事情,就是 希望通过科学的数据,为中国学生在拥抱世界的过程中提供更清晰的方向;在未来发展中把握机 遇时,有更充足的准备。书中基于大量人群调研以及新东方服务学生数据形成的科学分析,全面 展示了当前中国留学人群的诸多特征,同时也预示着中国国际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 我们希望通过本书, 不仅为中国学生和家庭提供参考, 更为中国教育的进步, 贡献一份力量! 周成刚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 CEO第一章:中国留学现状关于本章Part1 意向留学人群基本特征意向留学学生基本特征 2意向留学家庭基本特征 5留学意向产生的时间 6计划留学就读的阶段 8计划留学就读的国家/地区及专业 9Part2 留学的目的与规划 留学期待的收获 13院校与专业的选择 15留学的预算与成本 22Part3 留学的筹备与顾虑 申请期间的问题 24留学期间的顾虑 27Part4 留学的价值与意义 留学提升的能力 30就业的规划与倾向 33求职中的问题与挑战 36 第二章:各国留学数据解读低龄留学篇 美国 41加拿大 48英国 53澳大利亚 57本科留学篇 美国 64加拿大 79 目录 英国 85澳大利亚 91新西兰 98德国 103法国 108日本 113韩国 117研究生留学篇 美国 123加拿大 141英国 147澳大利亚 154新西兰 161德国 165法国 170日本 174韩国 177中国香港 181艺术留学篇 187 第三章:留学考试指导TOEFL 194IELTS 200TOEFL Junior 207SSAT 216SAT 222ACT 236AP 246GRE 253GMAT 258德语 267法语 269西班牙语 275意大利语 282日本语 289韩国语 297 第四章:中国留学生海外消费支付行为分析301 第五章:中国留学生归国就业调查与指导306本章内容基于新东方前途出国联合全球领先的市场调研公司Kantar Millward Brown(凯 度华通明略)在 2019 年 1 月至 2 月期间进行的线上、线下问卷调研,覆盖全国 34 个省级行政 区域和部分海外国家及地区,共回收有效样本 6228 份。样本涵盖三类主要人群:有留学意向的 学生和家长、已有留学经验的人群、参与单位招聘的社会人士。 调研专注于中国留学群体的特征及变化,通过 5 年的数据积累与对比分析,梳理出当前中 国留学人群及家庭在留学上的心态、选择、规划、困惑以及相应的发展变化;同时通过对已留 学人群的经验、社会人士的态度进行总结梳理,为更多意向留学群体提供参考。 关于本章 样本人群分布 1 2 中国留学现状 Part1 意向留学人群基本特征 意向留学学生基本特征 本科在读及以上人群为主,且留学意愿持续提高 通过5年的连续调研发现, 各阶段意向留学人群趋势平稳, 仍主要集中于本科在读群体。 2019 年,该群体占比61%。 本科及以上的人群整体占比,包括本科在读学生、研究生在读学生以及已毕业人群,5年来 从71%增长至77%,基本呈现连续增长的趋势。直面当下就业市场上高学历人士增多的现状,为 了更好的未来职业发展,这部分人群中越来越多的个体选择以留学的方式提升学历背景。 意向留学人群目前在读年级(单位:%) 29 71 27 73 28 72 26 74 23 77 中小学 本科及以上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 7 20 3 6 18 3 5 20 3 5 18 3 4 16 小学 初中 高中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58 3 10 59 5 9 55 4 13 60 5 9 61 6 10 本科 本科以上 已毕业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3 2019中国留学白皮书 意向留学人群教育背景更加多样化 目前就读于中小学的意向留学人群仍以就读公立学校普通班为主, 就读于国际学校的人群比 例从2015年的2%增长为今年的10%,这与近年来国际学校的兴办趋势吻合。 而在目前就读本科及以上的意向留学人群中, 51%的群体来自国内普通高校, 占比依旧过半, 和去年相比占比稍降。与此同时,985/211/双一流高校的占比提升,或许是受到了一些“双非” 院校被划入了双一流高校的影响,带来了整体的占比上升,但与5年前的占比情况相比,仍呈下 降趋势。 整体来看5年的数据,意向留学人群的教育背景越来越多样化。 中小学意向留学人群就读学校类型 1 (单位:%) 本科及以上意向留学人群就读学校类型 2 (单位:%) 专业背景仍以工学、管理学、经济学为主 在目前就读本科及以上阶段的意向留学人群中,对比3年数据发现目前就读专业分布无明显 变化,工学、管理学、经济学背景的学生比例较高,位居前三。 1. 此选项只显示主流学校类型。 2. 此选项只显示主流学校类型。 67 15 9 3 2 56 16 10 7 5 59 13 10 5 8 58 11 12 6 8 54 15 11 6 10 公立学校普通班 公立学校国际班 私立学校普通班 私立学校国际班 国际学校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45 46 6 2 46 43 5 3 29 55 8 6 31 56 7 4 36 51 8 3 国内985/211/双一流高校 国内普通高校 国内私立/三本高校 海外高校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4 中国留学现状 本科及以上意向留学人群当前就读专业类型 3 (单位:%) 已有国外学习经历的人群占比持续增加 连续5年的调研发现,越来越多的意向留学人群在正式留学前,已拥有了短期国外学习的经 历。 在不同的学习经历类型中, “学校组织的夏冬令营” 、 “短期交换项目” 、 “海外高校暑期课程” 的占比都有明显的上升。 一方面, 更多的留学家庭在正式决定留学前, 愿意让孩子提前体验海外教育, 从而理性地做出留 学决策; 另一方面, 如国外高校开设的暑期课程等, 可以让学生为未来的留学申请增添重要的砝码。 已有国外学习经历的意向留学人群占比(单位:%) 国外学习经历的类型占比(单位:%) 3. 此选项只显示主流专业类型。 23 14 15 8 9 7 5 4 33 1 1 1 1 24 16 15 8 7 6 44 33 2 1 1 1 23 14 12 9 8 7 5 44 3 2 111 工学 管理学 经济学 理学 语言类 艺术类 医学 文学 教育学 法学 农学 哲学 体育类 历史学 2017 2018 2019 27 28 32 32 3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88 9 3 88 9 3 12 10 11 5 13 9 10 6 13 11 9 8 学校组织的夏冬令营 短期交换项目 培训机构的国际游学营 海外高校暑期课程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5 2019中国留学白皮书 意向留学家庭基本特征 高学历背景家长群体占比上升 对比5年来意向留学人群其父母的学历背景,拥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占比呈上升趋势;拥 有海归背景的占比也逐年上升,且较去年增幅尤为明显,从6.9%增至8.6%。 家长的受教育程度不仅会影响家庭培养孩子的方式, 更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子女的选择。 随 着中国家庭的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 未来中国家庭的教育标准和需求也将更加多元, 孩子的成长 环境、受教育的模式、未来的人生追求,或许都将有新的发展方向。 父母的最高学历(单位:%) 父母为海归的占比变化(单位:%) 普通家庭群体占比持续上升 留学大众化趋势持续深入,对比5年来意向留学人群其父母的职位背景, “一般员工”的比例 逐年上升。与2015年的29%相比,净增长14%。 除了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重视程度提高、 国内就业竞争的压力增大等原 因,使得很多家庭产生了留学的意向。此外,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融合、国际教育资源的开放、 11 23 18 38 10 13 23 19 35 10 10 21 18 39 12 13 22 16 38 11 12 22 17 36 13 初中及以下 高中/职高 大学专科 大学本科 研究生及以上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5.3 5.5 6.3 6.9 8.6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6 中国留学现状 34 32 18 10 5 35 34 22 44 46 29 16 4 5 45 31 15 44 43 31 16 5 4 全家共同决策 学生本人 父母共同决策 母亲 父亲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国内教育服务行业的发展, 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为中国学生提供了越加多元的留学选择, 也为更 多普通家庭的孩子创造了出国的条件。 父母的职务类型(单位:%) 超7成家庭中,学生本人参与留学决策 关于留学决定的决策人,5年来趋势稳定,基本以全家共同决策和学生本人决策为主,并且 占比整体呈上升趋势。 出国留学的决策者(单位:%)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66% 69% 75% 76% 74% 留学意向产生的时间 多数家长在孩子高中之前产生留学意向 对比3年数据, 超4成的意向留学人群是在本科阶段产生的留学意向, 其次是在高中阶段产生 留学意向。 此外,家长对子女的学习规划更具前瞻性。超半数家长在孩子高中之前已产生留学意向。 23 48 29 23 46 31 20 40 40 23 36 41 22 35 43 单位负责人/高管 中层领导 一般员工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7 2019中国留学白皮书 产生留学意向的时间阶段(单位:%) 产生留学意向的时间阶段-学生/家长(单位:%) 近7成家长认为大学阶段最适合留学 对于适合留学的最低年龄阶段, 大部分家长还是认为本科阶段比较合适, 选择高中阶段的比 例下降,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国内的国际学校的发展满足了一部分有低龄留学需求的家庭。然而, 研究生及以上阶段的比例明显上升,可见整体而言,家长人群还是认可留学带给孩子的价值。 与女生相比, 更多的家长认为男生可以相对更早出国历练, 在本科以前计划留学的比例明显 高于女生。 父母认为适合留学的最低年龄阶段(单位:%) 5 16 27 44 2 6 9 14 25 46 2 4 9 14 25 46 2 4 小学阶段 初中 高中 本科 研究生及以上 毕业后 2017 2018 2019 4 12 22 53 4 5 24 31 21 22 1 2 小学阶段 初中 高中 本科 研究生及以上 毕业后 学生 家长 55% 家长在高中之前产生留学意向 1 6 33 47 13 1 5 36 46 12 2 5 27 48 18 初中以下 初中 高中 本科 硕士及以上 2017 2018 2019 8 中国留学现状 父母认为适合留学的最低年龄阶段-男/女(单位:%) 计划留学就读的阶段 留学就读硕士意向持续增强 对比4年数据, 更多群体计划出国就读硕士, 从2016年的57%增长到今年的70%, 占比连年上 升。而在对已有留学经验人群的调研中,就读到硕士及以上人群占比则为50%。数据背后同样反 映了意向留学人群通过更高学历来缓冲就业压力的心态。 2019计划留学就读阶段(单位:%) 计划留学就读硕士及以上的人群变化趋势(单位:%) 2 6 29 47 16 1 4 23 51 22 初中以下 初中 高中 本科 硕士及以上 男 女 VS 37% 男生家长 27% 女生家长 VS 63% 男生家长 73% 女生家长 读硕士及以上 70 读本科 26 读高中 4 2018 2017 2016 已留学人群 68 60 57 50 9 2019中国留学白皮书 计划读到博士的占比略有提升 在意向留学人群计划就读的最高学位情况上,计划读到博士的占比从去年的23%增至25%。 其中的原因可能包括了近年来硕士学历人数增加、 就业压力的影响以及学生自身学术深造等方面 因素。 计划留学的最高学历(单位:%) 计划留学就读的国家/地区及专业 留学目的地选择多样化,英国增幅明显 对比5年数据,美国依然是意向留学人群最热衷选择的留学国家,但优势已不再明显,占比 43%。而倾向英国的群体占比在2019年大幅上升,占比41%,大有赶超美国的趋势。 与此同时,倾向选择中国香港 4 、德国、日本的群体也逐年上升;澳大利亚、加拿大也依然占 据主流留学目的国的第三和第四位。整体来看,留学目的地的选择多元化趋势仍在持续。 对于已有留学经验人群的留学目的地占比调研,其结果趋势与意向留学人群的选择趋同。 4. 由于中国香港教育体制与中国大陆不同,本书将其列入留学范畴内。 5 43 23 29 4 43 25 28 本科 硕士 博士 没想好 2018 2019 10 中国留学现状 意向留学国家/地区TOP 10(单位:%) 已有留学经验人群实际留学国家/地区TOP 10(单位:%) 安全问题成为选择国家的第二大考虑因素 对比5年数据, 教育实力始终是意向留学人群选择留学国家的首要考虑因素。 但是在2019年, 安全问题从5年前的排名第8上升至今年的第二大考虑因素。 此外,在新增加的调研选项中,未来就业成为了第三大考虑因素;而在对语言环境、专业优 势、留学生政策、开销、奖学金这几项因素的倾向上,也有了很大的上升。 51 32 22 22 8 8 5 6 6 6 46 30 20 16 9 8 9 9 7 6 49 34 24 20 9 9 8 777 44 35 18 18 11 10 10 10 4 9 43 41 18 16 13 11 11 9 6 6 美国 英国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香港 德国 日本 新加坡 新西兰 法国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5 19 14 10 3 2 6 22 3 美国 英国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香港 德国 日本 新加坡 新西兰 法国 11 2019中国留学白皮书 意向留学人群选择留学国家的考虑因素 5 (单位:%) 5. NA 为2019年调研新增选项,无历史数据,后文同。 63 53 49 47 45 45 44 44 39 38 37 28 26 26 14 10 7 教育水平 安全问题 未来就业受认可程度 国家文化 国家的综合实力 语言环境 专业优势 留学生政策 开销少 有心仪的名校 国际局势 气候环境宜居 易取得奖学金 学制时间长短 易取得居住权/移民 他人建议 有亲属在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NA NA 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