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脱欧:极限情形有多远?.pdf
HeaderTable_User 1139439906 1259939731 1376698287 1732872201 HeaderTable_Stock 股票代码 投资评级 评级变化 行业 code HeaderTable_Excel HeaderTable_StatementCompany 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经相关主管机关核准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据此开展发布证券研究报告业务。 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关联机构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正在或将要与本研究报告所分析的企业发展业务关系。因此,投资者应当考虑到本公司可能存在对报告的客观性产生影响的利益冲突,不应视本证券研究报告为作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深度报告 【投资策略证券研究报告】 Table_Title 英国脱欧:极限情形有多远? Table_Summary 研究结论 欧盟允许英国再次延长脱欧期限 4 月 10 日的欧盟领导人峰会正式同意英方请求,将脱欧的最终日期延长到10 月 31 日,避免了英国原先可能在 4 月 12 日无协议脱离欧盟的风险。 尽管欧盟满足了英国充分的讨论时间,梅首相也开始和工党磋商跨党派合作的方案,情况正在往好的方向发展,但是也必须认识到,极限情形的阴霾并未散去。从过去 2 年来英国议会和政府的协商和博弈的进度来看,这半年并不能充分保证出现一个各方满意的妥善脱欧方案, 在极限场景下,英国仍存在超出市场预期的无协议脱欧可能。 3 月以来,英国议会主动开启了一系列指向性投票,以测 试各种脱欧安排的意向程度,但发现截止目前,任何一种可选方案都无法让超过半数的民众或英国议会议员满意。这也正是特蕾莎 梅此前 3 次试图打包一个完整方案却屡遭失败的根源所在 英国社会和政府对脱欧方案缺乏基本的共识和妥协的意愿。 脱欧方案未来如何 走向 ? 过去 2 年,梅政府主要采取“折中模式” 即尊重 2016 年公投结果,必须离开欧盟,但为了减少对经济的冲击,争取 2 年的过渡期(直到 2020 年底),过渡期内维持与欧盟的目前经贸联系。 随着近期梅决定于工党展开跨党派合作,未来立场可能变得更软,进一步倒向工党支持的软脱欧(或 名脱实留) ,尽可能减少脱欧给经济带来的冲击,为此宁可牺牲一些自主权(例如北爱尔兰边界问题),也要留在欧洲共同关税区内,追求类似于挪威模式、瑞士模式的脱欧办法,以期实现长留欧洲共同市场。 但这种模式势必导致保守党内部的分歧与分裂,最终能否实现还有待检验。 目前还有哪些 约束条件 ? 1) 保守党内硬脱欧派力量强大,可能谋求推翻梅政府。 梅政府决定和工党进行合作以后,保守党内的分歧在进一步拉大。与工党的合作方案,已经受到 170 名保守党议员明确反对、也被 10 名以上的内阁部长反对。未来脱欧协议如果被工党占据主导,可能导致保守党议员失去支持脱欧的英国民众支持,从而在下一次大选中不敌工党。因而,梅若继续采取跨党派合作的方案,很可能造成党内不信任票。 2) 工党与保守党主流观点的分歧仍然难以弥和。 作为反对党,工党很大程度上有“为反对而反对”的意图,虽然工党领袖科尔宾表示愿意合作,但最终的要求很可能极为苛刻。工党要求永久性留在欧洲共同市场、甚至发起二次公投等要求,都违背了 2016 年来梅所划定的一些“红线”。 3) 欧盟的耐心有限。 一些欧盟国家领导人不愿接受英国屡屡延期,在欧 盟领导人峰会上法德两国对时限分歧较大,在经过长时间商讨之后,最终达成一致延长到 10 月 31 日。但这一期限能否百分百给足,也要等欧盟领导人会在今年 6 月 20 日至 21 日的常规峰会期间评估“脱欧”进展。若 6 月脱欧仍没有显著进展,欧盟可能不愿意继续给予宽限。 风险提示 英国最终无协议脱欧给经济带来冲击的风险。 Table_ReportDate 报告发布日期 2019 年 05 月 3 日 Table_Autho r 证券分析师 孙金霞 021-63325888*7590 sunjinxiaorientsec 执业证书编号: S0860515070001 王仲尧 021-63325888*3267 wangzhongyao1orientsec 执业证书编号: S086051805000 Table_Contacter 联系人 曹靖楠 021-63325888-3046 caojingnanorientsec 陈至奕 021-63325888-6044 chenzhiyiorientsec Table_Report 相关报告 美国近期内政变化:通俄门调查、边境墙和民主党人的挑战 2019-04-08 极简政经史( 117):“脱欧”还是“拖欧”,英国议会即将迎来抉择 2019-03-11 2019 美国总统国情咨文解析 2019-02-11 英国脱欧的方案、路径与困局 2018-12-31 投资策略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英国脱欧:极限情形有多远? 2 0%10%20%30%40%50%60%70%80%90%100%英格兰 威尔士 苏格兰 北爱尔兰支持脱欧 支持留欧4 月 10 日的欧盟领导人峰会正式同意英方请求,将脱欧的最终日期延长到 10 月 31 日,避免了英国原先可能在 4 月 12 日无协议脱离欧盟的风险。 尽管短期避免无协议脱欧让投资者暂时松了一口气,但英国脱欧的不确定性和长期拖延,给企业投资和正常生产带来困难,也将继续拖累英国经济。 未来英国仍有约半年时间慎重考虑其前途走向,但从过去 两年来英国议会和政府的协商和博弈 进度来看,这半年并不能充分保证出现一个各方满意的妥善脱欧方案,在极限场景下,英国仍存在超出市场预期的无协议脱欧可能。 无协议脱欧不但伤及英国,也有损欧盟,因此英吉利海峡的两岸都在努力避免这一 局面,欧盟先前已同意 一次英国延期请求,将 3 月 29 日的截止日期延长到 4 月 12 日。 而 正如我们 2018 年 12 月 31 日报告 打破砂锅问到底 英国脱欧的方案、路径与困局 和 3月 11 日的报告“脱欧”还是“拖欧”所提示, 两 周的延期依然 不足以让英国议会达成统一的脱欧方案。 3 月以来,英国议会主动开启了一系列指向性投票,以测试各种脱欧安排的意向程度,但发现截止 目前 , 任何一种可选方案都无法让超过半数的民众或英国议会议员满意。 重要的是, 完整的脱欧方案将是指向性投票选项的集合,连 每一个单项都无法赢得半数支持,又如何奢求各个单项的排列组合后的最大公约数能够赢得共识? 这也正是特蕾莎梅此前 3 次试图打包一个完整方案却屡遭失败的根源所在 英国社会和政府对脱欧方案缺乏基本的 共识和妥协的意愿。 目前, 欧盟满足了英国充分的讨论时间,梅首相也开始和工党磋商跨党派合作的方案,情况 看似 正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但是也必须认识到, 极限情形的阴霾并未散去。 1、 指向性投票揭示 困难 所在 共识的缺乏 2016 年的脱欧协议就是一个几乎五五开的结果,最终是脱欧派以 51.9%对 48.1%的微弱优势胜出, 大伦敦地区 和苏格兰等 都更支持留欧 。 事实上英国国内对是否脱欧、以何种方式脱欧的分歧非常严重,这也影响到了民众的利益代表 议员们。 从 2017 年 3 月特蕾莎梅启动里斯本条约 50 条的脱欧进程以来,争议就从未间断过,严重的纷争也导致梅政 府的组成非常不稳定,已经有 22 名部长 和更多保守党高层 先后辞职。 议员的分裂,内阁的更替,导致梅政府无法凝聚共识,形成确定性的脱欧方向。 图 1: 2016 年脱欧投票时的分地区投票结果 图 2: 当选首相后内阁部长和执政党高层辞职数 数据来源: BBC, 东方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 BBC, 东方证券研究所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英国脱欧:极限情形有多远? 3 -300 -200 -100 0 100 200 300 400 500无协议脱欧共同市场 2.0EFTA/EEA关税同盟撤回脱欧进程二次公投争取优惠协议支持 反对4 月 初 ,在第二轮“指示性投票”中,议员们再次否决了摆在他们面前的所有退欧方案 在脱欧进程上,二次公投、重新与欧盟协商协议、撤回脱欧一一遭到否决;在市场安排上,关税同盟、 EFTA/EEA、共同市场 2.0 等也纷纷遭遇失败。 仅仅市场安排就已经如此,那 么若爱尔兰边界问题、移民问题、司法问题等敏感问题进一步叠加,凝聚形成 共识的可能性将更低,英国还远远没有找到脱欧后各方都能接受的主流路径。 图 3: 英国议会指向性投票结果 数据来源: UK Parliament, 东方证券研究所 指向性投票的结果表明议员们既缺乏共识,也不愿意为达成共识做出妥协。 国会议员们不断地表明他们反对什么,而不是支持什么 。在关于市场安排的指示性投票过程中,保守党和北爱尔兰民主统一党( DUP)是所有党派中最顽固的,仅有六分之一的保守党议员愿意调整立场,支持本方以外的选项,六分之五不愿作丝毫让步。 2、出路何在:寻求跨党派合作 英国的两大政党,保守党与工党,分别占据议会 650 席中的 314、 245 席。原本保守党拥有 48%的议席,若党内统一,再联合一二小党,通过提案本非难事。但由于特蕾莎梅为了顾全大局,采取 “折中模式” 既尊重 2016 年公投结果,必须离开欧盟,但为了减少对经济的冲击,争取 两 年的过渡期(直到 2020 年底),过渡期内维持与欧盟的目前经贸联系 ,导致了与党内硬脱欧派的分裂 。 折中模式目前 遭遇两边挤压 工党反对派嫌太硬,而保守党硬脱欧派嫌 太软 从去年 12 月以来,我们看到的是 梅首相领导的保守党为主体的“软脱欧派”、科尔宾领导的工党为主体的“留欧派”、雅各布里斯 -莫格为代表的疑欧主义者的“硬脱欧派”三者势力鼎立, 均难达到 325 以上多数席位支持( 三者 大概是 235:238:107,剩余 40 余票来自其他小党,也大多反对梅方案 ) 。 要拿到超过半数的 325 席,有 2 种办法: 1) 变得更硬: 保守党存在一批极端疑欧派,希望采取硬脱欧 。 他们 为了尽快获得自主权,从而和美国、日本、中国等区域外大国合作,并获得司法、移民的决定权,不惜立刻脱离欧盟共同关税区,而不是等待 2 年的“过渡期” 。 若 整合保守党内极端派,并联合一、二边缘小党,从而超过半数 ,但代价是硬脱欧造成短期的剧烈动荡。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英国脱欧:极限情形有多远? 4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450 500支持反对支持反对支持反对保守党 工党 SNP 自民党 DUP Plaid 绿党 独立党1月 12日投票结果3月 12日投票结果3月 29日投票结果超过 325票红线,协议方可通过2) 变得更软, 倒向 工党支持的 就是 软脱欧 (或者名脱实留), 就是 尽可能减少脱欧给经济带来的冲击,为此宁可牺牲一些自主权(例如北爱尔兰边界问题),追求类似于挪威模式、瑞士模式的脱欧办法 , 以期实现长留欧洲共同市场, 但后果是工党占据主导,可能导致保守党在下一次大选中不敌工党 。 特蕾莎梅 最终 选择 了 后者。 本周,英国议会再次通过议案,阻止无协议脱欧,从而在程序上阻止了梅与强硬的保守党疑欧派、北爱尔兰民主统一党等的合作。在这一情况下,梅提出与反对党 工党领袖杰里米 科尔宾 就可能赢得多数席位的替代方案进行谈判。 梅 首相的转变发生在 最近 。 此前几个月 ,她一直 试图吸 引党内的硬脱欧议员 支持她与欧盟达成的退欧协议, 并对协议作了一定的修改和让步 。 尽管 年初以来 , 特蕾莎 梅 发起的脱欧方案 3 次投票均 告 失败, 甚至一度出现英国百年议会史上的 “ 最惨失败 ”, 但是 随着脱欧临近 , 我们发现支持与反对的票数正在越来越接近 。 得票数从 1 月的 202, 提升到 3 月初的 242, 在 3 月底达到 286 票 。 尤其是在 特蕾莎 梅同意辞职 后 , 支持梅方案和反对者的差距从 230 票缩小到 58 票。这一过程中,从最初反对、到现在转而支持梅方案的保守党议员有 83 名(其中甚至包括 硬脱欧派领袖鲍里斯 约翰逊、雅克布 里 斯摩格 )。 如果时间足够 ,或许梅有可能说服足够多的支持者, 但目前梅已经转向 采取跨党派合作,试图与掌握 38%议席的工党合作,达成跨党派的协议。 但这一决定并不容易,这必将导致部分原本支持梅的保守党议员的反对,甚至让保守党失去退欧进程的主导权。 图 4: 2019 年来三次脱欧方案议会投票的结果 数据来源: UK Parliament, 东方证券研究所 3、未来 6 个月,梅政府要面临的压力 1) 保守 党内 硬 脱欧派力量 强大 , 可能谋求推翻梅 政府 梅政府要 首先 确保能够 保持在位到 10 月 , 而 这恰恰也已经打上问号 , 尤其是在梅政府决定和工党进行合作以后 ,保守党内的分歧在进一步拉大 。 梅政府认为 ,任何协议都好于无协议脱欧,但 党内的硬脱欧派 并不这么认为。 硬脱欧派属于厌恶欧盟 数十 年的死硬派疑欧主义者 。 在 3 月 27 日月 4 月 1 日的 指向性投票中,依然有 160 名议员投给“无协议脱欧”,这些人坚信即使冒着硬脱欧的经济冲击,也不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英国脱欧:极限情形有多远? 5 愿继续留在欧盟内。 他们对梅警告的无协议脱欧可能带来的成本和风险不屑一顾,认为这只是软脱欧派有意制造的恐慌。 未来脱欧协议如果被工党占据主导,可能导致保守 党 议员失去支持脱欧的英国民众支持,从而 在下一次大选中不敌工党 ,因此保守党内对跨党派合作持疑虑态度 。 目前, 梅提出的 与工党的合作方案 已 被 170 名保守党议员 明确 反对、也被 10 名以上的内阁部长反对 。他们坚决拒绝 无限期留在共同关税区内 , 而其中更有一批议员 甚至 不愿接受梅原先的 两年过渡期安排, 要求在限定时间内 立刻 离开欧盟 , 不要把过渡期 无限制拖下去 。 此外,保守党议员还对梅非常不满的是, 尽管她 曾誓言会 在今年 3 月 29 日 带领英国通过协议脱离欧盟, 但如今却 不得不 在 5 月参加一次欧盟议会改选 。 欧盟议会改选的时间定在 5 月 23 日,这也是之前英国与欧盟协商最晚 5 月 22 日完成脱欧的原因,避免欧盟改选时到底选 27 国还是 28 国代表的尴尬。但欧盟领导人讨论后认为,英国目前的局面,甚至很难在 1-2 月内完成脱欧协议,因此索性延长到 10 月底的万圣节后。 欧盟领导人们明确表示,尽管英国反对,但是程序性的要求必须完成。 这样一来,英国不得不首先参加欧洲议会的选举, 但当选的议员很可能任期短暂 一旦 到了 10 月脱欧完成,这些议员又将自动 离任 ,如此反复的折腾让英国议会备感 煎熬。 因此 , 后续 梅 若继续 采取跨党派合作的方案 , 很可能造 成党内不信任票 。 2018 年她曾经经历过一次党内不信任投票,虽然最终艰难胜出,但很难保证这次“离经叛道”之后依然可以稳守地位。 2)工党 与保守党主流观点的分歧仍然难以弥和 梅代表的保守党主流虽然与硬脱欧派难以步调一致,但与工党的差距也不小。 作为反对党 ,工党很大程度上有“为反对而反对”的意图,虽然工党领袖科尔宾表示愿意合作,但最终的要求很可能极为苛刻。 工党本不想脱欧 ,更希望留在欧盟,但又碍于 2016 年公投的法律效力,因此其实走了一条“名脱实留”的路线: 要求 永久性留在欧洲共同市场,从而剥夺与其他国家签署自贸协议的权力 ;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发起第 二次脱欧公投 。 这两项要求都违背了 2016 年公投的本意, 梅首相多次表示过 2016 年大选具有法律效力,不能推翻,而且一定会履行承诺,离开欧盟。 但事实上,从 指向性投票来看 ,这两条反而是 目前 比较有“群众基础”的。 最接近通过的是永久性地加入欧洲关税同盟 ,支持和反对只差 3 票,而二次公投也 仅差 33 票。 梅政府不愿意永远留在关税同盟中, 但 为了与工党合作,梅肯定将不得不抹去她两年前划定的一些“红线”, 这将导致 英国 脱欧以更 加温和 的方式进行 。但至少到现在为止,梅本人 仍然反对关税联盟和单一市场。 两党领导人之间不愿妥协的跨党派谈判仍然可能会以失败告终,但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梅已提出,无论国会议员们在未来几轮投票中支持何种解决方案,只要能达成协议,她都愿意受到这一方案的约束。 表 1: 目前英国议会主要政党与脱欧路线的差异 工党 保守党中间派 保守党强硬派 共同市场 永久留在共同市场内 未来脱离,但保留 2 年过渡期 立刻脱离 北爱边界 不设硬边界 2 年内不设硬边界 不接受北 爱与不列颠岛分离 贸易协议自主权 放弃 2 年过渡期后开启谈判 立刻开始与第三国谈判 二次公投 支持 拒绝 拒绝 数据来源: UK parliament,东方证券研究所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英国脱欧:极限情形有多远? 6 3) 欧盟的耐心是有限的 脱欧 延期必须得到欧盟 27 个成员国的一致通过。 为了处理英国的请求 , 4 月 10 日欧盟各 国 在布鲁塞尔召开 领导人临时 峰会 , 商讨 延期时 长 。 在会前, 特雷莎梅申请的 2 个多月 的延期 , 而 图斯克提议 1 年 。 在峰会上,梅向 其他领导人保证,她正在寻求一种新的更温和的脱欧方式,只要有足够 时间,一定能达成协议。 欧盟最终决定 同意延期半年。 当然,欧盟的耐心始终是 有限的。在 会上法德 两国对脱欧时限 分歧较大, 在 经过长时间商讨 之后 ,最终达成一致 延长到 10 月 31 日 。 事实上,不止法国, 许多欧盟领导人 对英国一再 延期 十分 不满 为什么要给犹豫不决的英国人更多时间去 争吵, 而不是 现在就把英国赶出去呢 ?但由于考虑到不达成协议的英国退欧不仅会损害英国,还会损害许多欧盟国家( 尤其是爱尔兰 ),最终欧盟同意了延期到万圣节后 。 但这一期限能否百分百给足,也要等今年 6 月 20 日至 21 日的 欧盟领导人 常规峰会期间评估“脱欧”进展。若6 月脱欧仍没有显著进展,欧盟可能不愿意继续给予宽限。 此外, 英国代表参加 5 月的欧洲议会改选, 也 会导致一批具有反欧盟倾向的硬脱欧派分子进入欧洲议会,这也 已经 引起欧洲议会担忧 , 若 5 月的 欧洲议会 选举 在英国吸引 大批反欧盟议员, 这也 可能引发欧盟的不满 。 法国总统埃马克龙 就表示, 给予英国延期过长,对欧盟和英国均不利,尤其可能破坏欧盟一体化进程。 无论未来如何, 欧盟的耐心正在走向极限,留给英国的机会并不是 可以无限延长的, 或许无 协议脱欧是各方都在尽力避免的情况,但在共识难以达成的情形下,这种极限情形始终存在,需要引起投资者关注。 风险提示 英国最终无协议脱欧给经济带来冲击的风险。英国脱欧:极限情形有多远? Table_Disclaimer 分析师 申明 每位负责撰写本研究报告全部或部分内容的研究分析师在此作以下声明: 分析师在本报告中对所提及的证券或发行人发表的任何建议和观点均准确地反映了其个人对该证券或发行人的看法和判断;分析师薪酬的任何组成部分无论是在过去、现在及将来,均与其在本研究报告中所表述的具体建议或观点无任何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投资评级和相关定义 报告发布日后的 12 个月内的公司的涨跌幅相对同期的上证指数 /深证成指的涨跌幅为基准; 公司投资评级的量化标准 买入:相对强于市场基准指数收益率 15%以上; 增持:相对强于市场基准指数收益率 5% 15%; 中性:相对于市场基准指数收益率在 -5% +5%之间波动; 减持:相对弱于市场基准指数收益率在 -5%以下。 未评级 由于在报告发出之时该股票不在本公司研究覆盖范围内,分析师基于当时对该股票的研究状况,未给予投资评级相关信息。 暂停评级 根据监管制度及本公司相关规定,研究报告发布之时该投资对象可能与本公司存在潜在的利益冲突情形;亦或是研究报告发布当时该股票的价值和价格分析存在重大不确定性,缺乏足够的研究依据支持分析师给出明确投资评级;分析师在上述情况下暂停对该股票给予投资评级等信息,投资者需要注意在此报告发 布之前曾给予该股票的投资评级、盈利预测及目标价格等信息不再有效。 行业投资评级的量化标准 : 看好:相对强于市场基准指数收益率 5%以上; 中性:相对于市场基准指数收益率在 -5% +5%之间波动; 看淡:相对于市场基准指数收益率在 -5%以下。 未评级:由于在报告发出之时该行业不在本公司研究覆盖范围内,分析师基于当时对该行业的研究状况,未给予投资评级等相关信息。 暂停评级:由于研究报告发布当时该行业的投资价值分析存在重大不确定性,缺乏足够的研究依据支持分析师给出明确行业投资评级;分析师在上述情况下暂停对该行业给予投资评级信息,投资者需要注意在此报告发布之前曾给予该行业的投资评级信息不再有效。 HeadertTable_Disclaimer 免责声明 本证券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本报告”)由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制作及发布。 本报告仅供本公司的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本公司的当然客户。本报告的全体接收人应当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本报告被转发给他人。 本报告是基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且目前已公开的信息撰写,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客户也不应该认为该信息是准确和完整的。同时,本公司不保证文中观点或陈述不会发生任何变更,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证券研究报告。本公司会适时更新我们的研究,但可能会因某些规定而无法做到。除了一些定期出版的证券研究报告之外,绝大多数证券研究报 告是在分析师认为适当的时候不定期地发布。 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也没有考虑到个别客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客户应考虑本报告中的任何意见或建议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若有必要应寻求专家意见。本报告所载的资料、工具、意见及推测只提供给客户作参考之用,并非作为或被视为出售或购买证券或其他投资标的的邀请或向人作出邀请。 本报告中提及的投资价格和价值以及这些投资带来的收入可能会波动。过去的表现并不代表未来的表现,未来的回报也无法保证,投资者可能会损失本金。外汇 汇率波动有可能对某些投资的价值或价格或来自这一投资的收入产生不良影响。那些涉及期货、期权及其它衍生工具的交易,因其包括重大的市场风险,因此并不适合所有投资者。 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投资者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任何形式的分享证券投资收益或者分担证券投资损失的书面或口头承诺均为无效。 本报告主要以电子版形式分发,间或也会辅以印刷品形式分发,所有报告版权均归本公司所有。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协议授权,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发 或公开传播本报告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不得将报告内容作为诉讼、仲裁、传媒所引用之证明或依据,不得用于营利或用于未经允许的其它用途。 经本公司事先书面协议授权刊载或转发的, 被授权机构承担相关刊载或者转发责任 。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提示客户及公众投资者慎重使用未经授权刊载或者转发的本公司证券研究报告,慎重使用公众媒体刊载的证券研究报告。 HeadertTable_Address 东方证券研究所 地址: 上海市中山南路 318 号东方国际金融广场 26 楼 联系人 : 王骏飞 电话: 021-63325888*1131 传真: 021-63326786 网址 : dfzq Email: wangjunfeiorients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