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形势工作会领导发言.docx
农业经济形势工作会领导发言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1 页 农业经济形势工作会领导发言 同志们: 这次全省农业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和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年全省农业工作,分析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形势,部署年工作,表彰年度农业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 今天上午,大家列席了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听取了省长和陈达恒副省长的重要讲话。吴省长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去年我省 “三农 ”工作取得的好成绩,明确提出了要把握城乡统筹发展这个主题,紧紧抓住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这个热点,层层夯实加快 “三农 ”发展这个基础,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吴省长的讲话,立意高、落点实,为我们指明了巩固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的根本方向,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切实抓好落实。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年农业农村经济取得突破性发展,为实现 “三保 ”提供了坚强有力支撑 年是新世纪以来我省农业农村经济发 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也是全省农农业经济形势工作会领导发言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2 页 业系统攻坚克难、砥砺奋进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农业部门按照 “三保一弘扬 ”的总要求,着眼于稳粮、增收、强基础、惠民生工作大局,科学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积极化解年初低温阴雨、夏秋连旱灾害、市场剧烈波动等不利因素,坚定信心、迎难而上,万众一心、共克时艰,努力化挑战为机遇,圆满完成全年农业各项任务,为实现 “三保 ”提供了坚强有力支撑,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亮点。主要表现为 “五突破、四增长、一提升 ”。 农民收入突破 5000元。预计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 5000元 ,达到 5075 元,增长 8%,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位居中部省份第一。农民收入中呈现财产性收入与转移性收入大幅增长、家庭经营性收入与工资性收入并举、直接收入与转移收入并蓄的特点。 粮食总量突破 400亿斤。预计粮食播种面积 5616.4 万亩,总产首次突破 400亿斤,达到 400.52亿斤,增产 8.9 亿斤,创历史新高,实现连续六年增产,提前一年完成 “十一五 ”目标。油料播种面积 1087.7万亩,总产 97.22万吨,为 1995年以来最高。 肉类总产突破 300万吨。预计全年肉类总产突破 300 万吨,达到301万吨,增 长 15.1%;生猪出栏 2814.5 万头,增长 10.9%;禽蛋产量 50.6 万吨,增长 24.5%;奶类产量 11.9万吨,增长 6.3%。生猪和农业经济形势工作会领导发言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3 页 家禽规模养殖水平达到 70%以上,畜牧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 35%,同比提高 2个百分点。 水果产量突破 300万吨。预计全省果业面积达到 735 万亩,总产突破 300 万吨,达到 310万吨,增长 12.7%,创历史新高。柑橘面积470 万亩,位居全国第二,其中赣南脐橙面积 158 万亩,产量 112 万吨,面积和产量均位居亚洲第一。全省经济作物面积 2276 万亩,其中蔬菜 1010 万亩, 茶叶 94万亩,均比上年有所增长。尤其是棉花生产,百亩籽棉高产示范片单产超千斤,创长江、黄河流域新记录。 水产品总量突破 200 万吨。预计全年水产品产量突破 200 万吨,达到 205.2 万吨,增长 7.8%。其中特种水产品产量 60.5 万吨,增长10%,占水产品总量的 29.5%。 农业产业化经营快速增长。全省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加工型龙头企业 2192 家,增加 350 家,增长 19%,销售收入 1293 亿元,增长20%。其中 407 家省级龙头企业销售收入 1200.86 亿元,增长 13%,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龙头企业 215家 ,超 10 亿元的 20家。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新增 3990 家,达到 8416 家,合作社成员数 88522户,户均增收 2640元。 农业经济形势工作会领导发言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4 页 农业项目资金投入连续增长。全年争取农业项目资金 70.3亿元,增长 5.9%。其中,基本建设类项目资金 7.3 亿元,财政专项资金 12.8亿元。特别是现代农业项目资金,增量位居全国第一。 开放型农业稳定增长。全年农业实际进资 85.1 亿元,增长 12%。农产品出口创汇 2.9 亿美元,增长 7%。水产品出口独树一帜,小龙虾出口获得美国首家 “零关税 ”待遇,烤鳗出口大幅增长,带动水产品出口 1.31 亿 美元,增长 49%,位居全国内陆省前列。 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幅增长。全年落实农机购置补贴资金 5 亿元,增长 150%,补贴各类机具 20.7万台套,受益农户 17.4 万户,带动农机消费 20 亿元。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 3387.9 万千瓦,增长 15%,水稻耕种收综合水平达到 46%,增长 3.5%,其中农垦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 60%。 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全面提升。全年没有出现一例农产品质量安全重大事故,在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中,我省畜产品合格率排名全国第一,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达到近十年来最好水平。 一年来, 面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严峻考验,全省农业部门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没有因为连续五年增产而放松粮食和农业农业经济形势工作会领导发言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5 页 生产,没有因为应对金融危机任务重而忽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没有因为农产品价格剧烈波动和农民工就业困难而动摇促进农民增收的信心,坚定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目标不动摇,切实做到见事早、行动快、出拳重、措施实。主要做法和体会是: (一)攻坚克难保增长。一年来,我们始终立足大局,坚持把促进农业农村发展作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首要任务。认真落实国家扶持粮食和畜牧业生产等强农惠农政策,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突出开 展 “万名农技人员送科技下乡 ”、 “百万农机闹春耕 ”等主题活动,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提升科技应用水平。组织实施新增百亿斤优质稻谷生产能力规划,大力开展粮棉油高产创建活动,科学防灾减灾,全面提升粮食等综合生产能力。启动果、菜、茶园标准示范创建活动,开展畜禽清洁生产行动,积极推进健康养殖,促进农业各业协调发展。实践证明,在经济发展越困难的时候,农业的基础地位就越加重要,只有保持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稳定增长,才能为成功抵御国际金融危机赢得主动,才能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奠定基础。 (二)坚定不移抓项目。全省上下紧紧抓住国 家扩内需的有利时机,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发展规划为载体,坚定不移地抓项目、促发展。争取项目资金之多、推进项目力度之大、实施项目效益之好前所未有。一年来,实施国家扩内需农业项目 1697 个,投资规模 15.38农业经济形势工作会领导发言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6 页 亿元,拉动生产消费 6 亿多元,新增就业岗位 5.2 万个。把项目建设作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核心环节,充分利用财政扶持资金这根杠杆,千方百计引导龙头企业扩投资、上规模,全年新增固定资产 42.8 亿元,同比增长 18%, “双十 ”、 “双百 ”龙头企业新建和改扩建项目投资83.91 亿元。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担保公司发放贷款 1.92亿元,畜牧业通过信贷担保联合体等渠道融资 20 亿元。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引进 500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等项目 154个,上亿元项目 73 个,呈现了投资领域宽、投资额度多、投资热情高的态势。这表明,抓好农业项目建设,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增加农业投入、增强农业发展后劲的关键之举,我们必须始终坚持,长抓不懈。 (三)千方百计促增收。坚持农内农外相结合,做好加减法,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推广科技应用促增收。围绕产业发展,按照 “五个一 ”的思路,继续开展 “一五一 ”挂牌、 “多用一斤种,增收百斤粮 ”等助农兴粮科技服务 ,大力推广水稻抛秧、绿色植保、轻型高效栽培等实用技术,提高了科技含量,降低了生产成本。特别是 “南方旱地肥力演变及调控技术 ”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水稻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体系研究与推广应用技术 ”获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为粮食连年增产作出了较大贡献。抓好产销对接促增收。举办了第五届江西(上海)展示展销会、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等六场农产品营销活动,参加了第七届中国国际农交会等六台知名品牌展会,现场销售农产品 6000 多万农业经济形势工作会领导发言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7 页 元,签定合同订单近 40亿元。 “江西绿茶 ”品牌整合取得突破性进展,“绿动天下,茶韵千年 ”广告深入人心。 落实民生工程促增收。全面落实 “四补贴 ”等惠农政策,大力开展以农机使用维修人员、沼气工、村级动物防疫员、乡村旅游服务员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农村服务业从业人员为重点的农民培训,创新培训方式,丰富培训内容,全年阳光工程培训农村劳动力 17.8 万人次。大力推进新农村沼气工程建设,新增沼气用户 15.2 万户,新建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 202 处、小型沼气集中供气工程 720 处。组织农机出省跨区作业,台均增收 3万元。这些举措与成效,为扩大农村消费增长了空间,保持了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四)毫不松懈保安全。认真履行法定职责, 以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暨执法年活动为抓手,大力开展农资打假和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抽检品种由六大类扩大到十一大类,覆盖面由 8%提高到 20%。新制定地方农业标准 13 项,建立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 150 个, “三品一标 ”农产品 2019 个,其中有机食品产品总数连续七年保持全国第一,绿色食品标准化原料基地数量连续三年全国第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取得新成效,连续四年没有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其他动物疫病发病数量和病死率明显下降。大力推进绿色生态农业建设,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实施乡村清洁工程,改善农业生态环 境。同时,扎实推进平安农机、渔业安全生产工作。(五)多点突农业经济形势工作会领导发言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8 页 破促改革。认真贯彻中央要求,顺应群众呼声,激活农技人员活力,按照 “整合资源、综合建站,统一协调、分块运作, 三权 归县、财政保障,双重管理、以县为主 ”的思路,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扎实推进,目前 20 个试点县初见成效。加大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宣传力度,深入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保险品种、保费补贴扩大,惠及百万农户。在 16 个县市启动 “一事一议 ”奖补试点工作,全省 3500 个行政村、 680万农村人口直接受益。 国有农场税费改革顺利推进,公共财政普照70 万农场职工,农场九年义务教育债务得到有效化解。 (六)注重实效强服务。坚持以开展机关效能建设为平台,全面提升服务 “三农 ”水平。创新开展 “倡导四心四力,树农业干部新形象 ”主题教育活动,扎实开展 “建设节约型机关 ”活动;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行政许可项目精简 12 项,审批时间缩短 8 天;开通 “办事直通车 ”,召开了支持共青城发展的现场办公会。圆满完成发放农业政策明白卡、农技专家联系卡、农业部门办事指南等为农服务 “十件实事 ”,深受社会赞誉和群众满意。成功举办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 年 “农歌大家唱 ”活动,展示了农业系统良好精神面貌。坚持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的干部管理原则,努力营造干部成长良好氛围。认真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落实 “三重一大 ”决策制度,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开通全国首创的惠农直播室, “省农业经济形势工作会领导发言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9 页 长手机、信箱 ”、 “厅长信箱 ”、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办结率100%。同时,农垦经济、厅属农业场所稳定发展,现代农业示范区成功开园。通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农业系统机关效能意识明显增强,干部素质明显提升,发展环境明显优化,在省直单位机关效能绩效考核综合管理 类名列第一。这表明,只要我们主动入位,切实为农民办好事做实事,让农民得实惠,就能赢得农民的支持和拥护,农业部门的地位和形象就会得到进一步提升。 去年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 “三农 ”工作,不断巩固和完善强农惠农政策的结果;是各地各部门大力支持、协作配合、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各级农业部门和 3200 万农民团结奋斗、辛勤劳动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农业厅,向长期奋战在农业战线的同志们表示诚挚的慰问!向刚才获得表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长期关心、支持农业工 作的各级领导、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准确把握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努力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夯实农业基础 今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和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以“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 ”为主题,高农业经济形势工作会领导发言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10 页 度一致地把夯实农业基础置于农业和农村工作的突出位置,抓住了当前农业农村发展的主要矛盾,是一项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性举措,对做好我省农业农村工作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各级农业部门一定要准确把握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的主要精神,深刻认识在新形势下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夯实 农业基础的重大意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专心致志抓发展,全力以赴促崛起,创新思路破难题,强化基础促统筹,确保粮食生产不滑波,确保农民收入不徘徊,确保农业农村发展好形势不逆转,努力在全省经济赶超进位跨越发展中有更大作为。 一是要深化夯实农业基础的思想认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稳民心、安天下的战略产业。不断夯实农业基础,是加快现代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和长期任务。特别是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的发展阶段,正处在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 期,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夯实农业基础。满足现代化进程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农产品需求的刚性增长,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必须夯实农业基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增加农村消费、扩大国内需求,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必须夯实农业基础;克服自然灾害影响和资源环境约束,增强农业抵御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防止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市场大起大落,必须夯实农业基础;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缩小工农之间、城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