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陶博物馆工程环境影响评估报告表.doc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公开本 ) 项目名称 : XXXX 陶博物馆 工程 建设单位 (盖章 ): XX 市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 2014 年 1 月 国家环境保护 部 制 项目位置 项目北面 项目西面 项 目南面 项目东面 进港大道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 项目名称 -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 30 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 建设地点 -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 行业类别 -按国标填写。 4. 总投资 -指项目投资总额。 5.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指项目区 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 结论与建议 -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它建议。 7. 预审意见 -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 审批意见 -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目 录 (试行) . 1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 1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 8 环境质量状况 . 16 评价适用标准 . 19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 21 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 排放情况 . 27 环境影响分析 . 28 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 36 结论与建议 . 37 附图: 附图 1 地理位置图 附图 2 总平图 附图 3 项目在园区位置图 附图 4 污水管网图 附件: 附件 1:委托书 附件 2: 钦市 改社会 2013123 号 附表: 项目审批登记表 XXXX 陶博物馆 工程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 研究所 国环评证甲字第 1201 号 1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XXXX 陶博物馆 工程 建设单位 XX 市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 联系人 黄 * 通讯地址 XX 市永福西大街国土资源大厦 联系电话 0777-2108281 传真 0777-2108281 邮政编码 535000 建设地点 XXXX 陶文化创意产业园 立项审批部门 XX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批准文号 钦市发改 社会 2013123号 建设性质 新建 改扩建 技改 行业类别 及代码 博物馆 R8750 占地面积 (平方米) 84582 绿化面积 (平方米) 22186 总投资(万元) 23405 其中:环保投 资(万元) 160 环保投资 占总投资比例 0.68% 评价经费 (万元) 预期投产日期 2015 年 10 月 工程内容及规模 1、项目由来 及编制依据 近年来, XX 市也将 XX 陶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支柱推进,更有一大批热爱这一行业的本土人才多年坚守,不断钻研创新,获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绩,打响了 XX 这一独特的文化品牌,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XX 的 XX 陶历史悠久,具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是我国的 “ 四大名陶 ” 之一, XX市 XX 陶文化创意产业园总体规划的编制有利于传承和发展 XX 市千年古陶文化 , 项目的建设, 是做大做强 XX 工业产业重要组成 部分, 有利于进一步弘扬、传承广西古陶文化,保存、陈列历史资料。 XXXX 陶博物馆 项目 是集中宣传展示和弘扬地方 文化的大众媒体,在对外宣传方面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XX 市 XX 陶历史悠久,文化历史闻名中外,通过博物馆的建设,将集中对外展示和宣传 XX 的旅游优势,对城市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博物馆建设对地区资源的弘扬和宣传,将对本地经济起到的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首先将有利于旅游经济收入的增加,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 , 同时也将在一定程度改善和提升 XX 经济发展XXXX 陶博物馆 工程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 研究所 国环评证甲字第 1201 号 2 和投资建设的环境形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规定,该项目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 研究所 受 XX 市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的 委托,对 本 项目 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本单位接到委托后,及时组织技术人员对现场进行了踏勘,并对有关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后,按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导则的技术要求,进行了 本 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编制工作。 2、 项目地理位置 及 周边关系 ( 1)地理位置 项目位于 XXXX陶文化创意产业园(千年古陶城) , XX市 东南面 , 北面为金海湾东大街,南面为平山大街,西面 为 进港铁路,东面靠进港公路 , 距离 XX港 23km,距 XX市中心 8km,交能便利,地理位置见附图 1。 ( 2)周边情况 项目 现状为 荒地 ,项目西侧为正在建设标 准厂房,南侧为大师工作室 , 东侧、北侧现状为林地, 周边关系见图 1。 进港大道规 划 路规划路项 目 位 置林 地项 目 位 置大 师 工 作 室标准厂房林地图 1 项目 周边关系图 3、 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 名称: XXXX 陶博物馆 项目 项目性质:新建项目 建设单位: XX 市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 XXXX 陶文化创意产业园 总投资:项目总投资 23405 万元, 其中 环保投资 160 万元,占总投资的 0.68% XXXX 陶博物馆 工程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 研究所 国环评证甲字第 1201 号 3 施工计划: 2014 年 1 月 -2015 年 10 月 建设规模及内容: 项目总用地面积 84582m2, 其中博物馆净用地面积 28195m2, 分别建设博 物馆、研究所及培训中心 。 总建筑面积 12620m2, 其中博物馆面积为 8185m2,研究所面积为 1936m2,培训中心为 2499m2 广场净用地面积 30504m2,水景 3697m2,公共绿地 22186m2。 4、项目建设内容 项目组成包括主体工程、辅助工程、公用工程和环保工程,工程组成见表 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 2。 表 1 项目工程组成 序号 建筑物名称 占地面积 (m2) 建筑面积 (m2) 备注 主体工程 博物馆 18252 8185 建筑高度为 18m,层数为 3 层,层高为 6m。 研究所 4317 1936 建筑高度为 8m,层数为 2层,层高为 4.0m 培训中心 5626 2499 建筑高度为 8m,层数为 2 层,层高为 4.0m 合计 28195 12620 NXT01-08-03 地块 辅助工程 广场 30504 NXT01-08-01地块 水景 3697 NXT01-08-05、 NXT01-08-06 地块 公共绿地 22186 NXT01-08-02、 NXT01-08-04 地块 合计 56369 公用工程 道路 9180 停车场 155 环保工程 雨污管网、 三级化粪池 雨污管网 3km;化粪池 8 个,每个 16m3 垃圾收集池 1 个 表 2 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1 总净用地面积 m2 84582 其中 展览用地 m2 28195 广场用地面积 m2 30504 公共绿地面积 m2 22186 水体面积 m2 3697 2 总建筑面积 m2 12620 其中 博物馆 m2 8185 研究所 m2 1936 培训中心 m2 2499 3 建筑占地面积 m2 6048.09 7 容积率 - 0.43 9 绿地率 % 26 XXXX 陶博物馆 工程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 研究所 国环评证甲字第 1201 号 4 5、 建筑 设计方案 ( 1) 博物馆 博物馆首层设计有藏品库、文物整理区、暂存库、摄影室、文物整修间、熏蒸干燥清洗间、研究室、资料室、阅览室、设备用房、纪念品销售区、茶室 (提供游客饮用水) 等。 二层规划为盛唐制陶场景真人演示区,功能分区有门厅、多媒体放映厅、真人演示区以及卫生间等。 三层设计有固定展厅和活动展厅等。 博物馆 不涉及 XX 陶制作及烧制活动, XX 陶制作及烧制活动在产业园 XX 陶企业进行。 ( 2) 研究所 研究所功能为研究 XX 陶文化及工艺制作 , 研究所不涉及 XX 陶制作及烧制活动 , XX陶制作 及烧制活动在产业园 XX 陶企业进行。 研究所平面呈带状,首层建筑设计有研究室、接待室、会议室等。 二层建筑设计有研究室和办公室等。 ( 3) 培训中心 培训中心平面呈带状,位于博物馆的东侧, 培训中心功能为 XX 陶产业的培训, 不涉及 XX 陶制作及烧制活动, XX 陶制作及烧制活动在产业园 XX 陶企业进行。 首层设计有办公室、接待室、教室等。 二层设计有会议室、办公室、宿舍等。 6、总平面布置 项目以博物馆为中心, 采用流线型设计,在中心汇聚为主体空间, 博物馆大门朝北,博物馆北侧为庆典广场, 东、西两侧为公共绿地,主出入口设在北侧 ,博物馆项目成为产业园的升华区。 博物馆场建筑物包括博物馆、研究所及培训中心组成的建筑群体,一条河流穿过博物馆圆形天井。主体博物馆高 3 层,入口层在二层,二、三层为展示空间,首层为技术办公用房、下沉展示空间,以及被河流隔离开的休闲销售茶厅。消防通道环绕建筑一周。 项目 以博物馆为主体,培训中心、研究所为辅形成旋转的动感组合,灵感来自陶艺传统的拉坏成型工艺。 XX 市常年主导风向为北风, 项目位于 XXXX 陶文化创意产业园(千年古陶城)北XXXX 陶博物馆 工程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 研究所 国环评证甲字第 1201 号 5 区为文化区,产业园区上风向, 博物馆设计为南北通透,平面布置合理 , 平面布置见附图2。 7、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 ( 1)供电 XX 市主城区供电主要通过龙湾变 220KV、牛头湾变、刘屋变以及、望贤变三座 110KV变电站和 XX 燃煤电厂进行供电。 项目年用电 377.2 万 kWh, 供电由市政电网供给。 ( 2)给排水 给 水:城区自来水管网已沿进港大道接通到项目所在地,项目区域内用水由 市政 供水管网供应。 排水: 项目排水采用雨、污分流,雨水经产业园区雨水收集系统收集后,排入市政雨水管网。 项目用水 包括 文物清洗水, 生活 及配套设施用水、绿化用水及未可预见用水,用水 量为 195m3/d, 即 64350m3/a。 根据水 平衡图,项目 污水 产生量为 136m3/d, 即 44880m3/a, 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 1996)三级标准 , 排入 市政污水管网 , 输送至 XX 市河东污水处理厂进行统一处理 。 项目 用水 情况见表 3,给排水情况见表 4,水平衡见图 2。 表 3 项目 用水 情况一览表 单位: m3/d 序号 名称 用水标准 日用水量( m2/d) 1 文物清洗水 - 5 2 生活及配套设施用水 12L/m2 d,按 12620m2 计 150 3 绿化 用水 1.2L/m2 d,按 22186m2 25 4 未可预见用水 按 生活及配套设施用水 量 约 10计 15 总用水量 195 表 4 项目给排水情况一览表 单位: m3/d 用水单元 用水量 新鲜补水 量 损耗水量 循环水量或 回用水 废水排放 量 文物清洗水 5 5 1 0 4 生活及配套设施 150 150 30 0 120 绿化 25 25 25 25 0 未可预见用水 15 15 3 0 12 小计 195 195 39 25 136 XXXX 陶博物馆 工程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 研究所 国环评证甲字第 1201 号 6 生 活 及 配 套 设 施不 可 预 见 用 水绿 化 用 水三 级 化 粪 池( G B 8 9 7 8 - 9 6 ) 三 级 标 准1 5 02 51 5损 耗 2 5损 耗 3损 耗 3 01 2 01 21 3 61 9 51 3 6钦 州 市 河 东 污水 处 理 厂达 标 排 放1 3 6文 物 清 洗 水54损 耗 1图 2 水平衡图 单位: m/d ( 3)消防 根据规范规定,室外消火栓用水量为 30L/s,全厂同一时间火灾次数为 1 次,火灾延续时间 2 小时,室 内 消火栓用水量为 20L/s,消防水来源于市政消防给水管网,产业园区消防水池。 ( 4)环卫 项目在 公共场所设置封闭式垃圾收集箱收集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收集处理。 8、环保投资 项目总投资 23405 万元,环保投资 160 万元,占总投资的 0.68%,环保投资详见表 5。 表 5 环保投资概算 序号 内容 数量 投资额(万元) 1 配套雨污管网、三级化粪池 雨污管网 3km,三级化粪池8 个,每 个 16m3 155 2 垃圾收集池 1 个 5 3 绿化 22186 纳入工程投资 总计 160 XXXX 陶博物馆 工程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 研究所 国环评证甲字第 1201 号 7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 1)拟建项目所在区域污水管网未联接至 XX 市河东污水处理厂,区域生活污水直接就近排放,对水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 2)拟建项目所在地现正处 的 施工 阶段, XXXX 陶文化创意产业园(千年古陶城)项目的 建设破坏原有的生态系统,造成水土流失。同时, 施工 建设产生较大的扬尘和噪声,对局部环境有一定的影响。 XXXX 陶博物馆 工程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 研究所 国环评证甲字第 1201 号 8 建设项目所在地 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 (环境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 1、项目地理位置 XX 是一座区位优势得天独厚的城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沿海地区的中心位置,北纬 2134'52 2241'29,东经 1081055 1095124。 XX 距南宁市 113 Km,距北海市 100 Km,距防城港市 65 Km。东邻珠江三角洲,南临北部湾,背靠大西南及华中广大地区,面向东南亚,地处中国大陆东、中、西三大地带的交汇点,是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与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是西南地 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之一。南防、南北、黎钦等五条铁路及桂海、南防、钦防等五条高速公路在这里交汇。 项目位于 XX城区东南面 , XXXX陶文化创意产业园内,距离 XX港 23km,距 XX市中心 8km,交能便利,地理位置见附图 1。 2、 地形、地貌 XX 市境内出露的地层,从老到新为古生界志留系、泥盆系、石灰系、二叠系以及中生界和新生界,岩性主要为砂岩、粉砂岩、页岩和硅质岩等。在泥盆系、石灰系地层中有部分为碳酸盐岩,在白垩系、第三系地层中发育着内陆湖盆沉积的 “红层 ”。在北部有大片印支期花岗岩出露。 在地质构造上, XX 市属华夏 系第二发隆起带,构造线方向为北东南西向,褶皱断裂发育,地质构造较为复杂,经历了漫长地质年代的变化。在 XX 湾一带,沿北东、北西方向发育着 “X”型断裂,岩层破碎,经长期河流切割和风化剥蚀作用,地表沟谷纵横。 XX 市地形北枕山地,南濒海洋,地势北高南低。地貌类型由西北向东南依次为山地、丘陵、台地平原、沿海滩涂,呈有规律的分布。境内东、西、北三面崇山环拱,丘陵起伏连绵,地形复杂,西北部属山区,北部和西部属中丘陵区,除少数山地及高丘陵外,一般海拔在 250m 左右,中部属低丘台地、盆地和河谷冲积平原区,以低山和河谷平原为 主,土地稍平坦,东部属低丘陵区,南部属低丘滨海岗地、平原区,有市内最大的冲积平原 钦江三角洲。 拟建项目选址处于 XXXX 陶文化创意产业园内, 产业园 正处于开发建设阶段,产业园区部分用地已经平整 。 XXXX 陶博物馆 工程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 研究所 国环评证甲字第 1201 号 9 3、 气候气象 XX 市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亚热带向热带过渡性质的海洋季风气候特点。太阳辐射大,日照时间长,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季风盛行,冬无严寒,夏无酷署,干湿分明。太阳年辐射量 104.6 108.8 千卡每平方厘米,年日照时数为 1633.6 1801.4 小时。 据气象部门观测, XX 市多年平均气温 21.4 22 ,年总积温 7800 8200 。极端最高气温 37.5 ,最低气温 1.8 ,月最高平均气温 28.3 ,最低月平均气温 13.4 。一年之中,一月气温最低,七月份气温最高。历年平均无霜期 329 354 天。 XX 市境内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 1649.1 2055.7mm,年最大降雨量 2692mm,最小降雨量 1426mm。降雨多集中在夏季 6 9 月,占全年降雨量的 66.7%,其中以 8 月份降雨量最大,为 449.5mm,占全年降雨量的 20.1%。年降雨量大于 25mm 的日数为 26 天。日最大降雨量为 360mm,小时最大降雨量为 85mm。 XX 市季风显著,每年 5 8 月盛行偏南风, 10 月至翌年 3 月盛行偏北风, 4 9 为季风转换季节。多年平均风速 3.0 m/s,常年主导风向为北风,其次为东北偏北风,强风为南风,受台风影响较大,多年平均大于 8 级风的日数为 7 天。 4、 水文 ( 1)地表水 XX 境内有大小河流 32 条,河流总长 2794m,河网密度 6km/km2,和域面积在 1800km2以上的较大 河流有 3 条,即茅岭江、钦江、大风江。三条江均来自东北流向西南,大体平行分布境内,向南流注入 XX 湾,属桂南沿海独流入海水系,其中钦江贯穿 XX 城区,是城区的主 要水源和纳污水体。 与本项目有关的地表水主要为西面的钦江,钦江距离项目西侧边界 8km,钦江 发源于灵山县平山乡白牛岭,流经灵山县平山、佛子、灵城、三海、 檀圩、那隆、陆屋 转入 XX市的 青塘、平吉 、 久隆、沙埠、尖山 等乡 镇, 于尖山镇的梨头咀、沙井注入 茅尾海 。 全长179km,流域面积 2457km2, 其中 XX 境内河长 90.4km,流域面积 851km2。据在钦江青年水 闸的观测,钦江多年平均流量为 64.37m3/s,多年平均年径流量 20.3 亿 m3,年径流深为 900mm。因受降水变化不均的影响,流量的年内变化较大,在汛期( 4-9 月),其流量占全年流量的 83%,其中以 8 月份流量最大,占全年流量的 22%;枯季( 10-3 月)流量仅占全年流量的 17%,最小流量出现在 12-2 月,三个月的流量只占全年流量的 6%。河流XXXX 陶博物馆 工程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 研究所 国环评证甲字第 1201 号 10 多年平均含沙量为 0.22 kg/m3,年输沙量 46.5 万吨,侵蚀模数为 199t/km2。 ( 2) 地下水 评价区域根据地下水在不同岩组中赋存条件和水动力特征的不同,将线路区内地下水划分为第四系松散土层孔隙潜水、碎屑岩类孔隙水两大类,其含水特征如下: ( 1)松散土层孔隙潜水 项目区内第四系松散岩类厚度较大,松散土层孔隙潜水较发育,含 水层岩性为海陆交互相的砾砂及亚粘土,主要由河水和海水径流侧向补给,流向下游排泄,地下水较丰富。 ( 2)碎屑岩类裂隙水 主要分布于侏罗系、志留系的碎屑岩类岩层中,含水岩组分别为砂岩等岩类风化带裂隙之中。据已有的区调资料记载,本区碎屑岩类含水岩组富水性较弱。 项目沿线地下水发育程度一般。地表水仅在雨季流量较大,地下水主要以上层滞水、孔隙潜水形式存在,局部坡体在雨季前后地下水较丰富。 5、 植被、生物多样性 XX 市天然植被分区属桂南热带雨林和亚热带季雨林区,植被类型和植物群落多样性,大致分为季雨林、常绿阔叶林、针叶 林、针阔混交林和稀树矮带等 5 大类型。森林覆盖率达 49.1%,珍贵树种有格木、紫荆木、红树林等。植被的地域分布极不平衡。在西部、北部及东部部分地区,原生植被大部分已被破坏,森林是以松、杉为主要次生杂木林,地被以桃金娘为主。南部地区属灌木低草群落,灌木以岗松为主,低草群落以鸭咀草为主。沿海地区以矮生鹧鸪草群为多,乔木以松、木麻黄为主。 项目所在区域未发现有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动植物。 6、环境功能属性 项目所在区域环境功能属性见表 6。 表 6 环境功能属性一览表 编 号 项 目 类 别 1 地表水 钦江 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 GB3838-2002) 类 标准 2 地下水 执行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93) 类标准 。 3 环境空气 二类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及修改单 二级标准 。 4 声环境 执行 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的 2 类标准 。 XXXX 陶博物馆 工程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 研究所 国环评证甲字第 1201 号 11 社会环境概况 (社会经济、人口、文化、文物等) : 1、行政区域及人口 XX 市现辖灵山、浦北两县、钦南、钦北两区和 XX 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总面积10843km2, 陆地总面积 1.08 万 km2, 海岸线 520.81km。 2012 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 391.7万人, 总户数为 97.21 万户 。 在总人口中,男性人口 213.6 万人,占 54.5%。 XX 市钦南区现辖沙埠、那思、那彭、那丽、东场、康熙岭、尖山、九隆、黄屋屯、犀牛脚、大番坡、龙门港等 12 个镇, 137 个行政村。陆地面积 2215km2,海岸线 520km,总人口 56 万。 2、经济概况 2012 年 XX 市经济总量继续扩大,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724.5 亿元,财政收入 139.2 亿元,税收收入比重达 89.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1600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7140元 。 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652.6 亿元,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37.6 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 37.7 亿美元,引进国内到位资金 550 亿元,实际利用外资 4.7 亿美元。 3、交通与基础设施建设 2012 年, XX 市 坚持港城联动发展,城乡面貌发生新变化。着力推进亿吨大港建设,30 万吨级主航道、大榄坪 12#-13#泊位等港口标志性工程相继竣工,国投煤炭码头、大榄坪 1#-6#泊位、 XX 港三期工程加快建设,港口吞吐能力达到 8565 万吨。港口集疏运体系加快完善,南宁 -XX-防城港高铁开始联调联试, XX-北海高铁基本完成铺轨。 XX-崇左高速公路通车,六景 -XX 港高速公路完成路面工程。积极拓展航运物流市场,新开通 XX 港 -宁波 -连云港 -日照 -青岛直航航线、 XX 保税港区 -大连北良港的粮食运输航线、 XX 港 -云南昆明的 “ 五定 ” 班列等,海铁联运到发箱量增长 21%。港口吞吐量 5622 万吨,增长 19.3%,其中集装箱吞吐量 47.4 万标箱,增长 17.9%,继续位居北部湾港口群第一位。 4、 医疗卫生及教育概况 2012 年, XX 市共有中、小学校 1882 所,在校教师 24025 人,在校学生 551418 人。其中普通中学 111 所, 在校教师 8768 人,在校学生 177506 人;普通小学 1071 所,在校教师 15257 人,在校学生 373912 人。 全市医院、卫生院 78 个,设床位数 8525 张,医院、卫生院技术人员 9067 人,执业(助理)医师 2707 人。 XXXX 陶博物馆 工程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 研究所 国环评证甲字第 1201 号 12 5、风景文物资源 XX 市依山傍海,旅游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拥有奇特优美的也热带滨海风光、秀丽多姿的自然山水、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工农业观光旅游资源。主要景区景点有隋朝钦江古城、苏东坡天涯亭、 XX 湾 “ 七十二泾 ” 、仙岛公园、三娘湾、八寨沟、五皇岭、六峰山、龙门群岛、刘永福故居、冯子 材故居、大芦村等。其中,三娘湾旅游景区在北部湾最具发展潜力的旅游胜地,国家 4A 景区; “ 七十二泾 ” 被誉为 “ 南国蓬莱 ” ;坐落在 XX 市城区的民族英雄刘永福、冯子材故居是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单位,国家 4A景区。 随着 XX 市 “ 大旅游 ” 建设的不断推进,三娘湾、刘冯故居、八寨沟、五皇岭等旅游景区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声名远扬,三娘湾、刘冯故居被评为国家 4A 级景区,灵山县六峰山被评为 3A 级,龟王城、邓阳湖和三娘湾村被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6、 XX 陶文化创意产业园(千年古陶城)概况 XXXX 陶文化创意产业园(千年古陶城)位于 XX 城区金海湾东大街以南、进港公路以西、进港铁路以东、平山东大街以北区域,总规划面积 185.29 公顷,约 2700 亩。 规划期限至 2030 年,近期建设规划期限至 2018 年,远期规划至 2030 年止。 ( 1)产业发展规模 产业定位 产业园区以千年古陶文化主题公园为纽带形成文化寻根概念,实现桂林 南宁 北海线上重点旅游区,带动 XX 文化产业发展;将以建设千年古陶城为载体,形成 XX 陶生态产业园;以 XX 陶产业(艺术陶)为基础,同时把握其他领域陶瓷产业机遇,实现产业的现代化、多元化发展;依托临港优势,形成我国西部地区陶瓷 制品出口的物流基地,东南亚陶瓷贸易的集散地。 产业发展目标 用十年左右时间将 XXXX 陶文化创意产业园打造以 XX 陶为核心的标志文化与特色工业产业基地。形成优势明显、特点突出、功能完善、运行高效的 XXXX 陶及延伸产业集群,形成西南陶瓷进出口物流基地、贸易中心,成为全国陶瓷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后起之秀、 XX 文化提升、轻工业经济增长的新亮点,打造中国现代化的新陶都。规划期内实现XX 陶及延伸产业总产值 18 亿元。 产业构成 XXXX 陶博物馆 工程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 研究所 国环评证甲字第 1201 号 13 制陶企业通过建立与供应商、经销商以及关联方、最终用户的价值链形成一种战略网络,推进 XXXX 陶产业 的可持续发展和跨越式发展。 在 XXXX 陶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内形成制陶工艺与文化产业、现代商业、会展业、旅游业、物流业上下联动的产业构成。 XX陶上游产业链发展重点为原料加工业、模具制造企业、色釉料加工、实现 XX 陶设计、生产的专业化。 XX 陶下游产业链发展重点为 旅游业, 草编、竹编配饰业,文化创意及展示业,科研、地产、物流、培训等其他配套附属产业。 产业发展重点 XX 陶具有以大型、雕刻艺术品为特性的发展前景,更适合在陶品流派中独树一帜。把握好艺术品与工艺品高低端的划分,既有走高端路线的收藏品,又有走平民路线的旅游纪念 品、现代装饰品。 丰富并延伸 XX 陶产品种类与领域,建卫陶瓷、特种陶瓷领域是我国陶瓷行业发展前景很好的两个细分行业,挖掘 XX 陶泥的特点,向规模型、高科技型产业方向发展,拓宽 XX 陶产业发展空间。 ( 2)总体布局规划 空间结构规划 a 结合现状企业布 局对 XX 市 XX 陶文化创意产业园进行功能布局 , 规划形成层次分明、结构清晰的规划结构形态 “一轴、四区”。 b“一轴”:即公共游览轴, 是 园区 旅游 、 接待、集散、 展示 、营销的 旅游带,将陶文化公园、工艺产业园串联起来,成为园区的核心发展轴。 c“四片区”:国际商务接待区、陶文化 公园区、工艺产业园区、生活配套区、保留用地。 各功能区布局 城市四大功能分区布局与上层规划保持一致,具体功能布局为: a 国际商务接待区 依托园区自然地山水景观,打造 集产业商务、旅游服务、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 高端商务接待 片区 。 b 陶文化公园区 依托园区内部依山傍水的资源优势,通过对山水的整理,开辟出不同的功能分区并赋予其文化内涵。由此规划出集娱乐、游览、观光、体验等项目于一体的XX 陶主题文化公园。 c 工艺产业园区 规划 XX 陶 以 文化创意 工艺为主体,集生产、展示、营销、研发以XXXX 陶博物馆 工程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 研究所 国环评证甲字第 1201 号 14 及旅游等功能为一体的专业园区。产业 园建成后,将有力促进 XX 陶 产业的快速集聚,并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 d 生活配套区 主要为现有企业员工居住区的生活配套区,位于规划区南面。 e 保留用地 主要为规划区西北面的武警边防支队用地,位于规划区西北面。 7、 园区基本设施建设情况 XX 陶文化创意产业园(千年古陶城)规划情况: 2013 年 5 月 7 日 , XXXX 陶文化创意产业园(千年古陶城)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通过专家评审 。目前, XXXX陶文化创意产业园(千年古陶城) 正在建设中 ,园区各规划路正在建设,雨污管网和规划路建设同步进行。 城市污水处理厂情况: XX 陶文 化创意产业园(千年古陶城) 属于 XX 市河东片区,项目生活污水 由市政污水管网, 进入 XX 市河东污水处理厂 。 项目所在区域, 金海湾东大街污水管网 已经接通至 XX 市河东污水处理厂,项目污水管网将接入进港大道 -金海湾东大街 -高新产业园区污水管网 -XX 市河东污水处理厂 ,金海湾东大街污水管网已经建成,进港大道正在建设中,预计 2014 年 2 月份竣工。 XXXX 陶文化创意产业园(千年古陶城) 污水主干管结合地形主要布置在主干道上。 河东污水处理厂采用改良的 A/A/O 工艺,一期工程已经于 2012 年 12 月份投入运行,服务范围为 XX 市河东片区 ,本项目属于 XX 市河东片区,项目产生的生活污水可以通过管网进入 XX 市河东污水处理厂。 河东污水处理厂近期服务面积 31.0km2,服务人口 12 万人。目前运行稳定,排水水质优于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918-2002 及其修改单)要求,其设计进水、出水水质要求详见表 7。 表 7 河东污水处理厂进、出水水质要求一览表 污染物名称 进水浓度( mg/L) 出水浓度( mg/L) 去除率( %) COD 350 60 82.86 BOD5 150 20 86.67 SS 200 20 90.00 NH3-N 30 8 73.33 拟建项目施工期为 2014 年 1 月 -2015 年 10 月 ,项目运营时,周边的市政道路及雨污管网均已完善。本项目在市政规划道路均预留有污 水管网 接入口, 污水 经过污接入口进入XXXX 陶博物馆 工程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 研究所 国环评证甲字第 1201 号 15 市政污水管网,输送至河东污水处理厂,可见,项目的排水有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