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货运站通站路工程环境影响评估报告表.doc
证书编号:国环评证 甲 字第 1703 号 项目编号: HKYBGS-(2013)023 XX东站货运站通站路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 报批 稿) 委托单位: XX县 交通运输局 编制单位:黑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二 一 三 年 十 二 月 项目名称: XX 东站货运站通站路工程 文本类型:环境影响报告书 建设性质:新建 委托单位: XX 县交通运输局 评价单位:黑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评价证书:国环评证甲字第 1703 号 项目负责人:孙白妮 高级工程师 A17030081000 何晨燕 高级工程师 A17030090900 技术审核人: 关克志 技术审定人: 姜维国 主 要 编 制 人 员 姓 名 职 称 负责专题 证书编号 签字 孙白妮 高级工程师 1、 2、 3、4、 5 章 A17030081000 何晨燕 高级工程师 6、 7、 8、9 章 A17030090900 王令敏 工程师 10、 11 章 A17030056 - I - 目 录 1 总论 . 1 1.1 项目建设意义 . 1 1.2 评价目的 . 2 1.3 评价依据 . 2 1.4 评价等级 . 5 1.5 评价范围 . 6 1.6 评价内容及工作重点 . 6 1.7 评价标准 . 7 1.8 评价时段 . 8 1.9 评价方法 . 8 1.10 环境保护目标 . 8 1.11 评价工作程序 . 11 2 工程概况与工程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 12 2.1 地理位置 . 12 2.2 路线走向及主要控制点 . 12 2.3 主要工程概况 . 12 2.4 工程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 25 2.5 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 33 3 与规划协调性分析 . 36 3.1 与 XX 县 十二五 公路路网规划协调性分析 . 36 3.2 与 XX 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协调性分析 . 36 3.3 与 XX 县环境保护规划协调性分析 . 37 4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 38 4.1 自然环境概况 . 38 4.2 社会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 43 4.3 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 48 4.4 环境空气现状调查与评价 . 54 4.5 声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 56 4.6 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 57 4.7 地下水环境 现状 . 61 - II - 5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 64 5.1 社会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 64 5.2 生态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 66 5.3 水环境影响分析 . 71 5.4 环境空气影响预测与评价 . 72 5.5 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 75 5.6 景观影响分析 . 86 5.7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 87 5.8 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 87 5.9 工程选线选址合理性分析 . 88 5.10 取土运输路线环境影响 . 88 6 环境风险事故分析 . 90 6.1 环境风险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 . 90 6.2 环境风险概率预测及分析 . 90 6.3 环境风险影响简要分析 . 91 7 水土 保持方案 . 93 7.1 水土流失现状 . 93 7.2 水土流失预测 . 93 7.3 水土流失危害分析与评价 . 95 7.4 水土保持措施 . 96 7.5 水保方案实施进度 . 98 8 公众参与 . 99 8.1 公众参与户级访谈 . 99 8.2 公众参与群体访谈 . 104 8.3 公众参与公示 . 105 8.4 公众参与调查反馈意见 . 108 8.5 公众参与小结 . 108 9 环境保护措施及技术经济论证 . 109 9.1 社会环境 影响减缓措施 . 109 9.2 生态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 110 9.3 环境空气影响减缓措施 . 114 - III - 9.4 声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 115 9.5 取土运输路线环境保护措施 . 116 9.6 水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 116 10 环境保护管理与监测计划 . 118 10.1 环境保护管理计划 . 118 10.2 环境监测计划 . 125 10.3 环境保护三同时验收 . 126 11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 129 11.1 国民经济效益 . 129 11.2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 129 11.3 环境工程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 . 131 12 评价结论 . 133 12.1 工程概况 . 133 12.2 环境现状评价结论 . 133 12.3 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 134 12.4 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 135 12.5 公众参 与 . 139 12.6 环境风险事故分析结论 . 140 12.7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 140 12.8 综合结论 . 140 附件 附件 1:环境标准确认函 附件 2:监测报告 附件 3:公众参与调查表 附件 4:土地预审文件 附件 5:取土协议 附件 6:拌合站租用协议 附图 附图 1: 本工程平面图 附图 2:本工程断面图 附图 3: 本工程土地利用现状图 附图 4:本工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 附图 5: 本工程环境保护目标分布图 前 言 本项目为 XX 县通往 XX 东站货运站通站路,其作用是连接 XX 县、黑瞎子岛和火车站货运站,其性质是二级公路标准,其功能是为 XX 和沿线乡镇生产、生活等大宗材料的运输提供服务。 XX县经济的发展和黑瞎子岛旅游经济的发展,必须依靠有效的运输,所以 XX 东站货运站的建成通车是十分必要的。 根据前进镇至 XX 铁路规划和 XX 县整体规划,前进镇至 XX 铁路预计在2011 年年底交工通车,而本项目道路是连接火车站货运站通往外界的唯一通道,本项目的建设是势在必行的。 路线全长 4897.989m。设计速度 80km/h,路基宽 12.0m 的二级公路标准。全线共设涵洞 13 道。路线平面交叉 1 处。 受 XX 县 交通运输局 委托,黑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承担了本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委托后,我院迅速成立了由生态、噪声、 大气、水、社会等各专业评价人员组成的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组,在对工程前期工作成果进行认真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根据工作计划和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环境影响评价组对本工程沿线进行了详细调研和实地踏勘,分别在 XX 县环保局、水利局、国土资源局、林业局、统计局等相关部门搜集了有关资料,并结合工程可研报告,于 2013 年 7 月编制完成了 XX 东站货运站通站路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稿)。 在本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过程中,得到了黑龙江环境保护厅、 XX 县政府、 XX县交通运输局、环境保护局、国土资源局、水务局、 林业局、规划局、交警队、气象局、统计局、农业局、文物局等单位大力支持和热心帮助,在此一并致以衷心感谢! XX 东站货运站通站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黑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 1 - 1总论 1.1项目建设意义 建设本项目是实施 XX 县总体道路规划,和完善 XX 县路网的需要 根据 XX 县总体规划,本项目是 XX 县路网组成的重要段落,实施本项目实施 XX 县总体规划,是完善 XX 县路网的需要,为保证实施 XX 县的总体规划和完善 XX 县路网结构,本项目的实施是十分必要的。 建设本项目是的 XX 东站货运站对外联系的需要 本项目公路是 XX 前进镇至 XX 铁路 XX 站对外联系的唯一道路运输通道,本项目道路 是 XX 火车站连接抚三公路的唯一等级道路, XX 东站货运站通过本项目路线全长 4897.989m 的路程,即可连接到抚三公路,抚三公路向西可以连接 XX 县,向东连接黑瞎子岛、乌苏镇和抓吉镇等 XX 县主要乡镇。所以说本项目是 XX 火车站对外联系的唯一便捷的汽车通道,建设本项目是势在必行的。 建设本项目是发展地方经济的需要 XX 县位于祖国的东北角,黑龙江和乌苏里江分别在县城的北侧和东侧流过。 XX 是我们伟大祖国版图中太阳升起最早的地方,是祖国的东北门户。 同时距 XX 镇 36km 的黑瞎子岛已回归我国,现正在修建 XX 至黑瞎子岛大桥 ,黑瞎子岛回归后,岛上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开发建设,发展黑瞎子岛旅游经济是我省的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XX 县经济的发展和黑瞎子岛的建设,必须依靠有效的运输, XX 县及黑瞎子岛的开发,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所需的大宗材料需要通过铁路的运输直达 XX东站货运站,而到达 XX 火车东站货运站的物资需要通过便捷的汽车通道运往目的地,本项目道路就是将物资运往火车站和将火车运来的物资运往目的地的唯一便捷通道。所以本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建设时机 根据前进镇至 XX 铁路规划和 XX 镇整体规划,前进镇至 XX 铁路预计在2011 年年底交 工通车,而本项目道路是连接火车站货运站通往外界的唯一通道,本项目是 XX 东站的配套工程,本项目道路的建设是势在必行的,将本项目的工期定于今年开工是合理的,由于本项目路基较宽工程量相对较大,又是二级公路,为保证工程质量,本项目的工期安排在 2012 年 5 月至 2013 年 10 月XX 东站货运站通站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 2 - 黑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是可行的, 2011 年年底火车站建成通车后,可先将本项目的路基作为通行的道路, 2013 年路面建成后作为二级公路可完全适用其服务于火车站货运量的需求,时机是合适的,若本项目公路不在今年开工,而在今后实施将直接影响火车站货运的运输,进而影响 XX 经济的发 展,所以选择本可研报告中的建设工期是合适、必要的。 1.2评价目的 ( 1)对本工程沿线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社会环境进行现状调查,定性或定量地对本工程在设计、施工、营运中的各种工程行为给沿线地区社会、经济、自然、生态环境质量所造成影响的范围与程度进行描述、预测和评价,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论证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 2)为建设单位指明环保责任,为环保工程设计和施工单位提出减轻和补偿措施的建议和意见,将工程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 ( 3)为各级环保主管部门提供项目环境管理的科学依据,达到使社会经济、交通运输 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目的。 ( 4)为本工程的运营管理和环境管理提供有关科学依据,为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规划、环保规划等提供依据,并给决策者提供协调环境与发展关系的有关证据。 1.3评价依据 1.3.1国家法律 (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89.12.26); (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2003.9.1); (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2011.3.1); (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 (1993.8.1); ( 5)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004.4.28); ( 6)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1999.1.1); ( 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1996.10.29); ( 8)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2000.9.1); ( 9)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2008.2.28); (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 2000.3.20); XX 东站货运站通站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黑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 3 - (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2005.4.1); (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 (1997.7.3, 2004.8.28 修正 ); ( 13)中华人民共和国 防洪法 (1998.1); ( 14)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1998.7); ( 15)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 (1997.1); ( 16)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1998.3); ( 17)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 (1992.2); ( 18)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 (1996.9); ( 19)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2002.10); ( 20)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防治法(修订) (2005.4); ( 2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2002.10); ( 22)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 (2003.3); ( 23)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2002.6)。 1.3.2国务院行政法规 ( 1)国务院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国务院令 257 号 1998; ( 2)关于坚决制止占用基本农田进行植树等行为的紧急通知国务院( 2004.3.20); ( 3)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中发 199711 号; ( 4)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 (2000.11); ( 5)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国发 199631 号; ( 6)建设项 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1998.11.29,国务院令第 253 号); ( 7)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务院保护委员会,1987.3.20)。 1.3.3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 (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第 2 号令); ( 2)关于进一步做好基本农田保护有关工作的意见国土资发 2005196号; ( 3)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交通部 2003第 5 号令; XX 东站货运站通站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 4 - 黑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 4)关于在公路建设中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的若干意见交通部( 2004.4.6) ; ( 5)关于加强公路规划和建设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 2007184 号, 2007.12.11); ( 6)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规定(国家环保总局第 15 号令); ( 7)关于印发 的通知(黑环发 200951 号, 2009.6.20); ( 8)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国家环保总局, 2006.3.18)。 1.3.4地方法规 ( 1)黑龙江省环境保护条例 (1995.4.1); ( 2)黑龙江省土地管理条例 (2000.1); ( 3)黑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的办法 (1993.12.1); ( 4)中共黑龙江省委、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 1.3.5技术标准和文件依据 (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则 (HJ 2.1-2011); ( 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 (HJ/T2.2-2008); ( 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 (HJ/T2.3-93); ( 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 (HJ2.4-2009); ( 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 响 (HJ 19-2011); ( 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 (HJ 610-2011); ( 7)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 (JTG B03-2006); ( 8)公路环保设计规范 (JTJ/T006-98); ( 9)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B01-2003); ( 10)公路路线设计规范 (JTG D20-2006); ( 1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 (GB50433-2008); ( 12)关于公路、铁路(含轻轨)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噪声有关问题的通知环发 200394 号; XX 东站货运站通站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黑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 5 - ( 13)关于开展交通工程环境监理工作的通知交环发 2004314 号; ( 14)关于印发公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规定的通知水保 200112号; ( 15)国家计委、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规范环境影响咨询收费有关问题的通知计价格 2002125 号; ( 16)水运、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方法交通部 (1998); ( 17)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国家发改委、建设部(2006); ( 18) XX 东站货运站通站路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佳木斯市 公路勘察设 计院; ( 19) XX 县环境保护局关于确认 XX 东站货运站通站路 工程项目执行环境标准确认函,抚环字 20132 号; ( 20) XX 县 XX 镇城市总体规划; ( 21) XX 县县志; ( 22) XX 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1.4评价等级 根据本工程特点及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本环评各专题的环境影响评价等级确定如下: ( 1)地表水评价: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 (HJ/T2.3-93)和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 JTG B03-2006),本工程的污水来源主要是涵洞施工生产废水 、 施工人员 生活污水和营运期路面径流污水等,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按拟预测的污染物类型( =1,为非持久性污染物)以及污染物中水质参数( 150 92 零填及挖方 0 80 95 排水设计 路面排水一般是通过路拱横坡来完成,填方路段 利用路拱横坡使水通过边坡漫流至坡脚,再通过土质排水沟排水系统将路面水排除路基以外。 表 2-7 路基、路面排水工程数量表 起讫桩号 工程名称 主要尺寸及说明 单位 数量 左 右 K0+000 K4+890 梯形土质边沟 底宽 0.6m,坡率 1: 1.5 m 4897.579 4845 防护设计 由于路基填筑材料为低液限粘土,路基填高在 1.5m-2.5m 之间,故沿线又无河水冲刷,故本报告中没有设置砌石等圬工防护,边坡按自然生长草防护即可。 路线所经水田等常年积水段,路基两侧设置护坡道,护坡道需 高出水面0.5m。 2.3.3.2 路面工程 本工程采用 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 路面基层 为适应公路不断变化的交通量增长情况和要求,本段公路选择了以水泥、碎石、砂砾等为主要材料的水泥稳定粒料结构。这种半刚性路面基层温度收缩、干缩系数小,刚度比较适当,抗拉强度高,水稳性与抗冻性好,且施工比较容易。 路面垫层,由于路基平均填高在 2.0m 左右,综合考虑到路线所经地区地下水位,确定路基处于干燥类型,同时考虑到节省工程造价,故不设置路面砂砾垫层。 路面结构组合设计 根据交通量预测分析结果,本段公路为中度交通等级。路 面结构层的厚度XX 东站货运站通站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 18 黑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计算,按现行的交通部颁发的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JTG D40 2002)进行设计,以 BZZ 100 作为标准轴载。 表 2-8 路面结构表 设计厚度 (cm) 路面结构 结 构 名 称 25 面层 水泥砼路面 20 基层 5%水泥稳定砂砾 20 底基层 4.5%水泥稳定砂砾 表 2-9 水泥混凝土路面厚度计算表 起讫 桩号 路面结构类型及厚度 工程数量 铺筑长度 (m) 宽度(m) 结构类型 厚度 (cm) 行车道 培路肩 面层 基层 底基层 面积(1000m2) 总面积(1000m2) 厚(cm) 面积(1000m2) K0+000 K4+890 4897.9 10.50 水泥混凝土 25 51.429 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