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大厦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pdf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试行) 项目名称: 四维图新大厦 建设单位: 北京四维图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章) 编制日期 2014年01月09日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项目名称: 四维图新大厦 评价机构: 浦华环保有限公司 (签章) 法定代表人: 李星文 (签章) 委托代理人: (签章) 评价文件类型: 报告表(一般) 职责 姓名 登记类别 登记证编号 签字 负责人 孙瑛 冶金机电 B10270120500 审核人 高继仁 社会区域 B10270091000 评价人员情况 姓 名 职称 登记证编号或岗位证号 备注 签字 王青 助工 环评岗证字第B10270025号 王炳一 工程师 环评岗证字第B10270031号 审定人签字: (登记证编号第B10270030400号) 1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四维图新大厦 建设单位 北京四维图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吴劲风 联系人 马春辉 通讯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7号弘彧大厦10层1002A室 联系电话 13901039980 传真 邮政编码 100083 建设地点 北京市海淀区永丰北清路海淀北部4-2街区HD00-0402-0084地块 立项审批部门 海淀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批准文号 京海淀发改(备)2013261号 建设性质 新建改扩建技改 行业类别 及代码 65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原62软件业) 占地面积 (平方米) 18200 绿化面积 (平方米) 4688 总投资 (万元) 53156 其中:环保 投资(万元) 200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0.4 评价经费 (万元) 4.5 预期投产日期 2016年1月 工程内容及规模: 一、项目由来 北京四维图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维图新”)是经过 10 年多的发展,已经成为拥有 6 家全资、5 家控股、5 家参股公司的大型集团化股份制企业。目前,四维图新办公场所分布北京市3个地方,办公场地全部为租赁用房,不利于整合现有企业研发资源,影响了公司的快速发展。为了整合现有资源、进一步提高管理效能,搭建创新平台,提升研发与创新能力,满足公司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四维图新拟在永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IV-2地块建设四维图新大厦。 北京四维图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与北京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海淀区分中心签订了土地开发建设补偿协议。该地块已完成了一级土地开发,项目占地面积为18200m2(合约27.6亩),最终以规划意见书确认面积为准。 2 该宗地块土地使用权性质为教育科研设计用地,使用年限 50 年,自国有土地使用权证发证之日起计算。项目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永丰北清路海淀北部 4-2 街区HD00-0402-0084地块,四至范围是:东至永丰东一街、南至永丰南一街、西至永丰路、北至规划生产防护绿地。 根据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建设项目规划条件(2013规(海)条授字0016号),项目用地规模为 18200m2,建设用地面积约为 18200m2,规划建设用地性质为教育科研设计用地;建筑容积率 2.2,建筑高度不超过 60m,建筑密度 35%,地上建筑面积40100m2,建筑使用性质为企业研发、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用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等法律法规中的相关规定,北京四维图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委托我单位对“四维图新大厦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评价单位接受委托后,根据该项目的行业特点,结合项目所在地的自然、社会环境特征,立即着手进行实地踏勘,收集和核实相关材料,编制完成了四维图新大厦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并报请北京市海淀区环境保护局进行审批。 二、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四维图新大厦 建设性质:新建 建设单位:北京四维图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海淀区中关村永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北京市海淀区永丰北清路海淀北部4-2街区HD00-0402-0084地块,项目地理位置见图1。 建设用地性质:教育科研设计用地 用地四至:东临永丰东一街、南临永丰南一街、西临永丰路、北临规划生产防护绿地。 3 图1 项目地理位置图 项目所在位置 4 图2 项目周围用地现状图 项目所在位置 0 50m 100m 噪声监测点位 永丰基地商服中心 中国航天电子技术研究院 北京遥测技术研究院 用友办公产业园 空地 建设项目 空地 五 一 渠 1# 2# 3# 4# 5# 90m 136m 5 三、用地现状及周边关系 1、用地现状 项目用地形状为四边形,总用地面积 18200 平方米,项目用地为北京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海淀区分中心前期开发的成熟用地。 2、周边关系 项目用地东侧:东邻空地,空地东侧为永丰基地商服中心,商服中心内除农商银行外,其他建筑目前均已闲置并正在办理拆迁手续;未来规划建设永丰东一街,路东规划为商业金融用地。永丰东一街规划为双向双车道的城市支路,红线宽度20m。 项目用地南侧:南临永丰南一街,路南为中国航天电子技术研究院,永丰南一街现名丰豪东路,为双向双车道的城市支路,红线宽度 30m,目前项目段路面及市政管线已建成,但尚未通车。 项目用地西侧:西临永丰路,路西用友办公产业园,永丰路为双向四车道的城市主干路,路宽约100m,被中央五一渠河道和绿化带分为东西两侧,每侧道路红线宽度均为20m,目前已实施完毕。 项目用地北侧:北临北清路防护绿地,绿地以北为北清路,北清路距项目用地为30m,路北为空地,规划为教育科研用地。北清路为双向四车道的城市主干道,红线宽度70m,目前已实施完毕。 项目周边用地现状及规划情况见图2。 四、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1、用地规模 项目所在地块总用地面积18200平方米,均为建设用地,用地性质为C6教育科研设计用地。 2、建设内容 本项目总建筑面积 56697 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 40100 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16597平方米,主要建设办公、研发建筑及配套设施。包括13层的主楼和局部2层、主体6层的配楼,主楼与配楼之间有2层的大堂连通。此外,还建有2层的地下部分,主要为车库、商业、食堂和设备用房。 3、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本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表1: 6 表1 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序号 项目 指标 单位 1 规划用地面积 18200 平方米 2 总建筑面积 56697 平方米 2.1 其中:地上建筑面积 40100 平方米 2.1.1 其中:主楼 24769 平方米 2.1.2 配楼 15331 平方米 2.2 地下建筑面积 16597 平方米 3 建筑基底面积 6118 平方米 4 建筑高度 60 米 5 建筑最大层数 13 层 6 容积率 2.2 / 7 建筑密度 33.61 % 8 绿地率 25.76 % 9 停车位 361 个 9.1 其中:地上 64 个 9.2 地下 297 个 4、平面布局 整体建筑呈“钥匙”型,主楼为地上13层、东西长的建筑,设置于用地北部;配楼为环形设计的建筑,局部2层、主体6层,设置在用地南部;主、配楼之间由2层的大堂连通。 本项目总平面布局见图3。各层功能设置见表2。 7 图3 项目总平面布置图 车库排风口 建设用地红线 油烟排口 8 表2 项目各层功能设置 层数 建筑名称 主要功能 B2 车库 B1 车库、计算机房、食堂、厨房、设备用房 主楼 企业文化交流、展览、银行 F1 配楼 商铺 主楼 会议室、银行 F2 配楼 办公 主楼 会议、办公、计算机信息机房(研发) 标准层 配楼 会议、办公 五、主要研发产品 项目主楼设有计算机信息机房,用于研发,主要是进行导航电子地图、智能交通、航空航天遥感、地理信息系统、互联网地图服务、地图编制、自动制图等方面的软件研发,与普通办公类似。 六、主要设备 项目的研发所使用的设备以电脑、服务器等各类电子设备为主,具体见下表。 表3 项目主要设备 序号 设备名称 台数 设备厂家 产地 1 笔记本电脑 1461 戴尔、惠普、联想、索尼等 国产 2 电脑主机 1080 戴尔、惠普、联想、方正等 国产 3 显示器 1387 戴尔、惠普、三星、方正等 国产 4 服务器 551 戴尔、惠普等 国产 5 工作站 36 U10 国产 6 交换机 248 思科等 国产 7 台式电脑 414 戴尔、方正等 国产 七、公用工程 根据已获批复的海淀北部4-2街区HD00-0402-0060等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说明),本项目公用工程情况如下: 1、给水 项目水源取自城市自来水管网。沿永丰路东侧路、永丰南一街、永丰东四街修建供水管线,与周边现状市政供水管网共同形成环状供水管网系统,地下一层设置给水 9 泵房。 2、中水 本项目主要利用再生水作为建筑冲厕、绿地浇洒、道路浇洒等。沿北清路建设中水干线,沿永丰路东侧路修建河湖景观补水管线为街区内河道水网补水,同时管网满足各种工况供水量和服务水头要求。项目地下一层设置中水泵房。 项目用地范围内无现状中水水源,中水水源主要取自规划上庄再生水厂。未来,所在的4-2街区中水管网与海淀北部地区中水管网连通后,将由海淀北部地区中水管网统一提供再生水水源,近期由现状永丰再生水厂提供水源。 3、雨水排除 现状雨水主要沿周边道路现状雨水管道汇入现状五一渠河道。目前现状雨水管道主要沿北清路、永丰路、永丰南一街铺设,已形成良好的雨水排放系统。规划利用上述现状中雨水管网,向西排入五一渠河道。 4、污水排除 现状规划范围内污水主要沿现状污水管道排入北清路现状污水干管,再向排入现状永丰再生水厂。永丰再生水厂位于海淀区西北旺镇东玉河村,海淀区友谊渠西侧,南临皇后店中街,东靠航天城污水处理厂。污水收集范围东起生命园,西至上庄路,南通圆明园西路,北达玉河南路,主要包括永丰产业基地、生命科学园、西北旺镇等地的生活污水。总建设处理规模4.3万吨/日,分两期建设。一期已于2008年运行,占地 38.557亩,处理规模为2万吨/日,主要处理工艺采用卡鲁塞尔氧化沟3000系统,出水水质执行北京市水污染排放标准(DB11/307-2005)中的一级B标准。 利用现状中沿北清路、永丰南一街、永丰路等道路铺设的污水管道,近期向东、向北排入现状永丰再生水厂处理,待规划上庄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成后再接入上庄再生水厂。 5、供热和制冷 本项目采暖和制冷均使用多联机空调系统。 6、供气 本项目食堂厨房使用天然气。沿北清路有现状次高压燃气管道,沿永丰路(北清路以北路段)有现状中压管线。规划沿北清路新增一条次高压管线,沿永丰路(北清 10路以南路段)新增一条中压管线,气源由现状永丰东中高压调压站经中压管线引至本区域。 7、用电 本项目用电接自市政电网,利用现状永丰路电力隧道为规划范围内建设用地提供电力,由项目北侧现状皇后店110KV 变电站供电。 8、通排风 本项目地下1-2层设有计算机房、食堂、设备用房、商铺,其余为车库,车库面积8500 平方米。车库采用机械通排风方式,地下各层设置排风机房,每小时换气次数为6次,通过风机将车库内废气排出,再经过排风竖井,从排风口排出。本项目设置4个地下车库排风口,排风口位置见图3,排风口高度均约3.0米,位于建筑物侧面。计算机房、设备用房采用机械排风方式,通风口设在房间顶部区域。食堂和商铺采用半地下结构,主要采用自然通风方式。食堂厨房位于地下一层的西南侧,厨房油烟使用风机排出,油烟排口、油烟净化器及风机位于配楼楼顶西南角,具体位置见图3。 9、周边路网 项目周边路网情况见下表和图3: 表3项目周边规划路网情况 位置 道路名称 等级 路宽(m) 实施情况 项目西侧 永丰路 主干路 100 已通车,项目段已实施完毕 项目南侧 永丰南一街 支路 30 现名“丰豪东路”,已建成但尚未通车 项目东侧 永丰东一街 支路 20 未实施 项目北侧 北清路 主干路 70 已建成通车 八、投资规模 本项目总投资 53156 万元,全部为自筹资金。其中环保投资 200 万元,占总投资0.4%,主要包括施工期降尘、降噪,水土保持投资;运营期污水设施管线防渗、设备降噪投资。 九、定员及工作制度 项目定员3000人,年工作250天,工作时间为9:00-12:00,13:30-17:30。 11十、进度安排 预计2014年3月项目开工, 2015年12月项目竣工,2016年运行,建设周期为21个月。 十一、规划符合性分析 根据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建设项目规划条件(2013规(海)条授字0016号)和已获批复的海淀北部 4-2 街区 HD00-0402-0060 等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本项目位于4-2街区HD00-0048地块,用地性质为C6教育科研设计用地,项目总用地面积18200平方米,地上建筑规模40100平方米,本项目设计方案符合上述要求。 海淀北部 4-2、4-3 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深化方案土地利用规划图见图 4,据图,本项目用地符合海淀区土地利用规划要求。 十二、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3 年修订),项目属于鼓励类“二十八、信息产业”中的“38、卫星导航系统技术开发与设备制造”。根据北京市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 年本),项目属于鼓励类“二十四、信息产业”中的“45、卫星导航系统技术开发及设备制造”。 因此,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和北京市的产业政策。 12 图4 海淀北部4-2、4-3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深化方案土地利用规划图 建设项目范围 建设项目 13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用地为拆迁后的空地,用地内没有工业和生活污染源排放,已完成一级土地开发,因此不涉及原有污染问题。 14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一、地形地貌 海淀区地处华北平原的北部边缘地带,系古代永定河冲积的一部分。地势西高东低,西部为海拔100米以上的山地,面积约为66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5%左右;东部和南部为海拔50米左右的平原,面积约36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85%左右。区内最高峰为阳台山妙高峰,海拔1278米,最低处为清河东的黑泉村,海拔35米。 本项目位于海淀区的平原区,用地已经过人工修整,地势平坦。 二、气候气象 海淀区气候属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冬季寒冷干燥,盛行西北风,夏季高温多雨,盛行东南风。年均气温 12.5,1 月份平均气温-4.4,极端最低气温为-21.7,7 月份平均气温为25.8,最高气温为41.6。年日照数2662小时,无霜期211天。年平均降水量628.9毫米,集中于夏季的68月,降水量为465.1毫米,占全年降水的 70%;冬季的122月份降水量最少,仅占1%。因此,夏季雨水多,春秋干旱,冬季寒冷干燥是该区的气候特点。 三、河流水系 海淀境内有大小河流10条,总长度119.8公里,均属北运河水系。主要河流有高粱河、清河、万泉河、南长河、小月河、南沙河、北沙河及人工开凿的永定河引水渠和京密引水渠,还有昆明湖、玉渊潭、紫竹院湖、上庄水库等水面,占北京市湖泊总数的20%;水域面积 4 平方公里,占北京市水域面积的 41.28%,湖泊数量和水域面积均列北京市各区县之首,昆明湖是北京市最大的湖泊,水域面积1.94平方公里。 项目西侧约 50m 为五一渠,五一渠起自京密引水渠,由南向北汇入宏丰渠,该渠原为排洪、农灌区,近年来京密引水渠已停止向该渠供水,该渠目前的主要功能为雨水排除。 四、土壤植被 受地貌、气候、土壤等备件的影响,海淀区内植被呈垂直性分布规律。海拔 800米的中山地区,一般生长着刺玫等野生植物,覆盖率达 60-70%;海拔 300-800 米的低 15山地区,主要为油松、山杨等人工栽培的林木,覆盖率达30-40%;海拔70-300米之间,多为人工栽培的苹果,梨、杏等果树和油松、侧柏等;平原地带主要是农田栽培,以蔬菜、水稻、小麦为主,此外还种植有杨、柳、槐、榆等树木。 16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一、地理位置 海淀区位于北京市区西北部,地理位置北纬3953-4009,东经11603-11623;东与西城、朝阳区相邻,南与宣武、丰台区毗连,西与石景山、门头沟区交界,北与昌平区接壤。全区总面积426平方公里,南北长约30公里,东西最宽处29公里。 二、行政区划及人口现状 海淀区的行政区划经过多次变动,到目前为止,下辖 22 个街道办事处、7 个镇,564个居委会,84个村委会;到2012年底,全区户籍人口230.7万人,比上年增长 2.4%,常住人口348.4万人。 三、经济状况 1、经济增长 2012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14.8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亿元,增长27.2%;第二产业增加值455.4亿元,增长10.3%;第三产业增加值3057.4亿元,增长10.6%。 2、财政 2012年全区区域财政收入实现1685.77亿元,比上年增长 28.8%;区级财政收入实现282.65亿元,增长16.9%。其中,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实现104.77亿元、46.86亿元和32.87亿元,分别增长1.9%、9.5%和49.4%。区级财政支出实现335.17亿元。其中,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三项支出实现 54.31 亿元、15.83 亿元和46.20亿元,分别增长21.8%、11.8%和22.1%。 3、人民生活 2012年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1842.0元,比上年增长 10.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2364元,增长11.7%。 4、新产业和园区经济 2012年全区文化创意产业实现收入3914.4亿元,比上年增长17.2%;生产性服务业实现收入 17725.8 亿元,增长 7.4%。全年工业高技术制造业总产值在工业总产值中占比51.9%。 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实现总收入 10665.75 亿元,比上年增长 21.4%;实现利润 17822.36亿元,增长16.0%;实缴税费总额423.09亿元,增长8.2%。 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2012年全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在地)实现688.9亿元,比上年增长 10.2%。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实现340.2亿元,增长0.2%,在投资中的占比为49.4%;房地产开发投资实现344.7亿元,增长22.6%。 6、国内贸易、对外经济 2012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产业在地)实现1504.8亿元,比上年增长8.8%。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实现零售额1324.2亿元,同比增长8.8%,对海淀区零售额增长的贡献率达87.7%。汽车、摩托车及零配件销售行业实现的零售额是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年实现零售额260.3亿元,同比增长12.1%。 全年进出口总额实现412.4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5.5%。其中,进口总额实现320.2亿美元,下降15.5%;出口总额实现92.2亿美元,下降15.4%。 四、教育和科学技术 1、教育 2012年,全区特级教师、市级骨干教师和市级学科带头人分别为203人、61人和300 人,均与去年同期持平。全区 35 岁以下教师比例达 47.9%。公立学校和民办学校接收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人数为37380人和1472人,分别比上年增长11.7%、19.5%。 2、科学技术 2012年全年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分别为3.6万件和2.0万件,分别比上年增长12.6%和18.2%。全年技术合同成交总金额1134.4亿元,增长17.2%。 五、文化、卫生、体育 1、文化 2012年末全区公共图书馆总借阅人次23.4万人次,增长4.2%。全区拥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5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9处。 2、卫生 2012年年末全区共有卫生机构986个,比上年末增加 22个。全区卫生技术人员达到 2.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278人;其中执业医师9466人,注册护士11178人。全年报告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150.7/10万 183、体育 2012年年末全区共有体育场馆259个。 19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一、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本次环评采用2012 年北京市环境状况公报中海淀区主要大气污染物的年均浓度值对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进行评价,统计数据见下表。 表5 2012年海淀区主要大气污染物年均浓度值 单位:mg/m3 序号 监测项目 监测结果 二级标准值 1 SO2 0.031 0.06 2 NO2 0.054 0.04 3 PM10 0.114 0.07 由上表可知,2012 年海淀区大气中 SO2的年均浓度值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的要求,但NO2和PM10的年均浓度值均超标,超标倍数分别为0.35、0.63。2012年海淀区空气质量一般,主要污染物为PM10和NO2。 20二、地表水质量状况 本项目周边主要地表水体为西侧 50m 的五一渠,属于南沙河的汇水范围,根据北京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北京市五大水系各河流、水库水体功能划分与水质分类”划分,南沙河的水质分类为IV类。 本次评价采用2011年北京市环境质量报告书中南沙河水质的监测结果对其水环境质量进行评价,水质监测数据见下表。 表6 2011年主要河流水质评价结果 河流名称 水体功能类别 现状水质类别 污染指标及类别 南沙河 类 劣3 CODMn(),LAS(劣1),NH3-N(劣3),BOD5(劣2),CODCr(劣3),TP(劣3) 由上表可知,南沙河2011年水质为劣3类,主要污染指标有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氨氮、高锰酸盐指数等,均明显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IV类标准限值要求。 根据北京市环境保护局2013年10月河流水质状况,南沙河水质为V3类。 21三、地下水环境质量 根据北京市环境质量报告书(2011 年),2011 年,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环境质量保持稳定,立体分层监测结果显示,深层水质较好,浅层水质较差;中北部地区水质较好,南部地区水质较差。 第一含水层组(50米)优良、良好监测井分布面积占第一含水层组总面积的43.4%,超标监测井占56.6%;第二含水层组(80120米)优良、良好监测井分布面积占第二含水层组总面积的75.2%,超标监测井占24.8;第三含水层组(150180米)优良、良好监测井分布面积占第三含水层组总面积的 92.6%,较差监测井占7.4%;第四含水层组(180300米)优良、良好监测井分布面积占第四含水层组总面积的 100%。地下水超标指标主要为总硬度、锰、溶解性总固体、硝酸盐、氨氮等一般化学指标。 22四、噪声环境质量现状 本项目所在区域属声环境质量“2 类”功能区,本项目西侧为永丰路,北侧为北清路,均属于城市主干路,为“4a类”功能区,因此本项目西侧和北侧厂界声环境应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4a类标准,其他区域执行2类标准。为了解本地区声环境质量现状,本次评价对噪声环境现状进行了布点监测。 (1)监测布点:根据本项目周围的环境现状,在规划用地范围边界、项目地块中心共布设5个噪声监测点。监测点具体位置见图2所示。 (2)监测项目:等效连续A声级Leq。 (3)监测方法:采用点测法,按照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相关要求。 (4)监测时间: 2013年9月23日昼间,每个点位连续监测20min。 (5)监测环境条件:无雨雪、无雷电天气,风速小于5.0m/s。 (6)监测结果及分析:监测结果见下表。 表8 本项目声环境现状监测结果 单位:dB(A) 监测点 监测点位 噪声结果dB(A)Leq 标准值 达标情况 1# 东厂界外1m处 54.5 60 达标 2# 南厂界外1m处 56.8 60 达标 3# 西厂界外1m处 67.1 70 达标 4# 北厂界外1m处 68.9 70 达标 5# 项目地中心区域 55.4 60 达标 由监测结果可知,项目西侧和北侧噪声监测值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4a类标准,东侧、南侧和项目用地内的噪声监测值可以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项目所在地声环境质量一般,主要噪声源为西侧永丰路和北侧北清路的交通噪声。 23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根据现场调查,本项目不在北京城市水厂地下水源保护区内,评价区域内无珍贵动植物、风景名胜和文物保护单位,项目西侧 50 米是 IV 类水体五一渠,136m为用友办公产业园,南侧 90m 为中国航天电子技术研究院,因此,本项目的主要保护目标为项目附近的科研单位、地表水和地下水环境,详见表9。 表9 环境保护目标情况表 与本项目关系 序号 保护目标 方位 与项目 最近距离 基本特征 环境保护要求 1 用友办公产业园 W 136m 科研单位 2 中国航天电子技术研究院 S 90m 科研单位 大气: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B3095-1996)中的二级; 声: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中的“2类” 2 五一渠 W 50m 地表水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IV类 3 地下水 所在区域 地下水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93)类 24评价适用标准 一、环境质量标准 1、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评价区域大气环境执行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具体见表10。 表10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序号 污染物名称 取样时间 标准值 标准来源 年平均 60g/m3 24小时平均 150g/m3 1 二氧化硫 (SO2) 1小时平均 500g/m3 年平均 40g/m3 24小时平均 80g/m3 2 二氧化氮 (NO2) 1小时平均 200g/m3 年平均 70g/m3 3 颗粒物 (粒径小于等于10m) 24小时平均 150g/m3 年平均 35g/m3 4 颗粒物 (粒径小于等于2.5m) 24小时平均 75g/m3 24小时平均 4.0mg/m3 5 一氧化碳 (CO) 1小时平均 10.0mg/m3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2水环境质量标准 (1)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 本项目所在地地下水环境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的类标准,见表11。 表11 地下水质量标准(摘录) 单位:mg/L(注明者除外) 序号 污染物或项目名称 标准 1 pH(无量纲) 6.58.5 2 总硬度 450 3 氨氮 0.2 4 高锰酸盐指数 3.0 255 六价铬 0.05 6 氯化物 250 7 亚硝酸盐氮 0.02 8 硝酸盐氮 20 9 氰化物 0.05 10 挥发酚 0.002 11 总大肠菌群(MPN/100mL) 3.0 (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项目属于南沙河的汇水范围,根据北京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11/307-2005)附录A“北京市五大水系河流、水库功能划分与水质分类”中所作的划分,南沙河为“一般景观要求水域”,属IV类功能水体,因此水质指标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IV类标准,标准限值见表12。 表12 地表水水质执行标准(摘录) 单位:mg/L(pH除外) 序号 项目名称 标准限值 1 溶解氧 3 2 化学需氧量 30 3 高锰酸盐指数 10 4 生化需氧量 6 5 氨氮 1.5 6 挥发酚 0.01 7 六价铬 0.05 8 石油类 0.5 263声环境质量标准 本项目位于永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西侧紧邻永丰路(城市主干路),北侧约30m 为北清路(城市主干路),根据北京市声环境质量标准适用区域的划分(2006)和海淀区噪声功能区划实施细则,本项目西侧临永丰路和北侧临北清一侧声环境应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4a类标准,其他区域执行2类标准。 具体标准详见表13。 表13 声环境质量执行标准 单位:dB(A) 声环境执行标准 昼间 夜间 适 范围 2类 60 50 本项目东侧、南侧区域 4a类 70 55 本项目建筑面向西侧永丰路一侧、面向北侧北清路一侧的区域 27二、污染物排放标准 1.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1)施工期 该项目在建设过程中的废气主要来自于施工活动中产生的扬尘颗粒物。排放标准执行北京市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501-2007)中新污染源第时段的相应标准,标准限值见下表。 表14 施工期废气排放限值 项目 无组织排放监控点浓度限值(mg/m3) 其他颗粒物 1.0 (2)运营期 车库废气排放标准 本项目所在地块拟建设1座地下车库,地下车库中的汽车尾气由排风系统收集后经排风竖井集中排放,执行北京市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501-2007)中对新污染源的规定。其排放标准限值见下表。 表15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污染物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 与排气筒高度对应的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速率,kg/h 无组织排放监控点浓度限值mg/m3 NOx 0.6 15m 0.47 0.12 CO 15 15m 11 3.0 THC 10 15m 6.3 2.0 注:如排气筒低于 15m,排气筒中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应按“无组织排放监控点浓度限值”的 5倍执行。 本项目地下车库排气筒高度为3.0m,低于15m,且没有高出周围200m半径范围内的建筑物5m以上。 根据北京市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501-2007),排放浓度限值按无组织排放监控点浓度限值的5倍执行,排放速率限值按外推法计算排放速率限值的50%执行;排气筒高度不能满足高出周围200m半径范围内的建筑物5m以上时,最高允许排放速率应在上述限值的基础上严格50%执行。 外推法计算式见下式。 QQb(h/hb)2 28式中: Q某排气筒排放速率限值,单位为千克每小时(kg/h); Qb表列排气筒最高或最低高度对应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单位为千克每小时(kg/h); h某排气筒的几何高度,单位为米(m); hb表列排气筒的最高或最低高度,单位为米(m)。 综上所述,本项目地下车库污染物排放限值如下表。 表16 本项目地下车库污染物排放限值 污染物 排放浓度(mg/m3) 排气筒高度(m) 排放速率(kg/h) NOx 0.6 3.0 0.0047 CO 15 3.0 0.11 THC 1 3.0 0.063 厨房油烟排放标准 项目在地下一层设有职工食堂,设有8个基准灶头,属于大型厨房,食堂配套厨房产生的油烟由排烟系统收集后经专用烟道引至配楼楼顶排放,执行国家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 18483-2001)中对于大型饮食业单位的规定。饮食业单位的规模划分参数见表17,饮食业单位油烟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和油烟净化设施最低去除效率,按表18的规定执行。 表17 饮食业单位的规模划分 规模 小型 中型 大型 基准灶头数 1,3 3,6 6 对应灶头总功率(108J/h) 1.67,5.00 5.00,10 10 对应排气罩灶面总投影面积(m2) 1.1,3.3 3.3,6.6 6.6 表18 饮食业单位油烟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和油烟净化设施最低去除效率 规模 小型 中型 大型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 2.0 净化设施最低去除效率(%) 60 75 85 292.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1)施工期 本项目施工期主要水污染源为冲洗施工设备和运输车辆、建筑施工中产生的施工废水及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施工期废水经防渗沉淀池预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最终排入永丰再生水厂统一处理,其排放水质应执行北京市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307-2013)中“排入公共污水处理系统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具体限值见表19。 (2)运营期 本项目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道,近期进入永丰再生水厂统一处理,远期进入规划上庄再生水厂统一处理,其排放水质应执行北京市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307-2013)中“排入公共污水处理系统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具体限值见表19。 表19 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单位:mg/L(pH除外) 序号 污染物或项目名称 标准限值 1 pH(无量纲) 6.59 2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 300 3 化学需氧量(CODCr) 500 4 悬浮物(SS) 400 5 氨氮 45 6 石油类 10 7 动植物油 50 3、噪声排放标准 (1)施工期噪声排放标准 本项目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中规定的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详见表20。 表20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 单位:dB(A) 昼间 夜间 70 55 30(2)运营期噪声排放标准 本项目地块西侧紧临永丰路,北侧30m为北清路,西厂界和北厂界运营期噪声排放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的 4 类标准,其余厂界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的 2 类标准,具体噪声排放限值见下表21。 表21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单位:dB(A) 时 段 厂界外声环境功能区类别 执行范围 昼间 夜间 2 东、南厂界 60 50 4 西、北厂界 70 55 4、固体废物 本项目一般固体废物执行 2004 年 12 月 29 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及北京市的有关规定。 31三、总量控制指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期间国家对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四种主要污染物实施排放总量控制。 环境污染总量控制是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是为了使某一时空严正声明领域达到一定环境质量目标时,将污染物负荷总量控制在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范围之内的规划管理措施。其中,环境质量目标、污染物负荷总量和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根据该项目特点,本报告对以下指标进行总量核算: (1)大气污染物:NOx (2)水污染物:CODCr、氨氮。 32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工艺流程简述(图示): 该项目工程主要为办公、研发建筑建设、配套设施建设,其研发过程主要利用电脑、服务器等设备完成,与办公性质类似,属非生产性项目,无生产工艺流程。施工期和营运期间的产污环节分析分别见图5和图6。 图5 本项目施工流程及产污环节 图6 本项目运营期产污环节 固废、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