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杂货码头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目名称: XX 钓鱼礁 5000 吨级散杂货码头工程 建设单位: XX 交通建设投资总公司 (盖章) 编 制日期: 2014 年 01 月 环评文件确认书 建设单位 XX 交通建设投资总公司 项目名称 XX 钓鱼礁 5000 吨级散杂货码头工程 项目地址 XX 县力洋镇 法人代表 XX 联系人 XX 联系电话 1506749XXXX XX市 环保局: 我公司同意该环评文件所述内容,并承诺做到如下环保措施: 营运期 1、废 气 针对码头装卸,堆放货物 产生的扬尘,采取必要的洒水抑尘措施。 2、废水 在码头设置船舶废水接口,接收在泊的因特殊原因偶尔需要排放油污水和船舶生活污水的船舶(如自配的油污水处理系统发生故障等),码头接收后委托经 XX市海事局备案的有资质的船舶污染物接收单位处置。 陆域生活污水需经有动力地埋式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到 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后排海。 3、 固废 在码头设置船舶垃圾接收设施,除船舶可按照法规在规定海域自行排放的外,其余船舶垃圾码头分类收集后,委托经 XX市海事局备案的有资质的船舶污染物接收单位处置。 陆域 职工生活垃圾委托环卫部门收集清运。 4、本项目 若需 航道疏浚,另行报批。 现将本项目环评报告文件报呈贵局,请出具有关审批意见。 XX交通建设投资总公司 (盖章) 法人代表(签字) 年 月 日 备注 环评 单位: XX 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 项目名称: XX 钓鱼礁 5000 吨级散杂货码头工程 项目编号: HPB20140029 项目负责人: 沈祥信 评价人员情况 姓 名 从事专业 职 称 环评师 号 或 上岗证号 职 责 签 名 沈祥信 环境保护 工程师 A20040310500 号 负责人 周蓉蓉 环境工程 工程师 C20000136 号 编 制 田 林 环境工程 工程师 C20000221 号 编 制 郑春媛 环境保护 高 工 A20040014 号 审 核 赵永才 环境 保护 教 高 A20040018 号 审 定 个人资质证书页 项目 周边 情况卡依之食品 项目所在地 山 东 侧 南 侧 西 侧 北 侧 项目所在地 避风锚地码头 目录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 1 二、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 5 三、环境质量状况 . 11 四、评价适用标准 . 16 五、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 18 六、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 24 七、环境影响分析 . 25 八、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 46 九、结论与建议 . 47 附图 一 项目地理位置图 附图 二 力洋镇 生态环境功能区划图 附图三 项目平面位置图 附件 1 土地证 附件 2 租赁协议 附件 3 工商核准书 附件 4 噪声监测报告 附件 5 建设项目环评技术服务委托书 附件 一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 附件 二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措施一览表 1 一、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XX 钓鱼礁 5000 吨级散杂货码头工程 建设单位 XX 交通建设投资总公司 法人代表 XX 联系人 XX 通讯地址 兴海北路 99 号 联系电话 1506749XXXX 传真 / 邮政编码 315600 建设地点 XX 县力洋镇 立项审批部门 XX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核准文件号 甬发改咨 2013 39 号 建设性质 新建 行业类别及代码 F5422 沿海货物运输 占地 面积 76800 (陆域) 绿 化 率 / 总投资 (万元 ) 18661.01 其中:环保投资 (万元 ) 30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0.2 评价经费 元 预期开工日期 预期投产日期 2014.12 工程内容及规模: 1、项目概况 XX三门湾区域目前主要 作为 XX县海洋渔业和生态养殖区域,港口基础设施布局较少,仅建设有一个避风锚地港口泊位,尚未形成有效的港口物流能力。 为 充分发挥 XX三门湾的资源、区位优势 , 加快 XX贯彻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战略,打造海洋经济发展平台 , 完善环三门湾地区交通网络,建设现代物流节点 , 服务宁东新城和力洋港大桥建设,推进 XX三门湾新城建设 , XX交通建设投资总公司 拟在 XX县力洋镇 建设 5000吨级散杂货码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建设项目必须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受该 单位 委托, XX环科院 负责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 2、建设内容及规模 本 工程 陆域 总占地面积 115.2亩( 76800 ), 陆域的布置主要有堆场、仓库、道路以及生产、生活辅助用房 。港区进出口大门位于陆域的后方,与力胡线( X404)接通。港区主干道(南北向)东侧由北往南依次布置生活辅助建筑物(包括办公楼、停车场、变电所以及泵房)、 1#仓库(面积: 1890m2)和 1#矿建材料堆场(面积: 8664m2);进出口干道的西侧有东往西依次布置 2#钢材、杂货堆场(面积: 12051m2)、 2#仓库(面积: 2160m2)、 3#仓库(面积: 2160m2)和生产辅助区(主要包括机修车间、流动机 2 械库和机具材料库)。堆场内通过 15m的主干道与 12m的支干道交叉连接。 海域使用面积 6.82公顷, 主要包括码头平台及引桥用海、港池用海、回旋水域。水工建筑物主要包括码头平台和引桥 ,占 0.57公顷 。其规模如下: 5000吨级码头平台一座: 156m 22m; 辅助用房平台: 52m 12m; 引桥一座: 130 13.5m。 本工程水工建筑物(包括码头平台及引桥)结构安全等级为级。 1) 主要 技术经济指标 表。 表 1-1 主要 技术经济指标 表 序号 项 目 单位 方案 备注 1 年吞吐量 万吨 46 近中期以支撑宁东新城、力洋港大桥建设为主;远期逐渐过渡至服务临港产业 包括 矿建材料 万吨 20 水泥(件) 万吨 5 钢材 万吨 10 各类建材 万吨 5 其他类货物 万吨 6 2 泊位数 个 1 5000 吨级,水工结构按 1 万吨级设计 3 设计年通过能力 万吨 49 4 泊位长度 m 456 5 码头平台尺度 m 156*22 6 辅助平台尺度 m 52*12 7 引桥尺度 m 130*13.5 8 加固、改造海堤 m 300 9 河道护岸 m 300 10 总投资估算 万元 18661.01 2) 总图布置 3 图 1-1 总图布置 3、 劳动定员及生产班制 本项目 配备员工 75人 , 日工作时间 三班制 , 泊位 310个运作 日 ,库场 350个运作日 。不设食堂 。 4、给排水 1)给水 本项目 用水 由市政自来水管网供水。 2)排水 项目 区 内 实 行雨、污分流,雨水经雨水管道排入附近雨水管网。 陆域 生活废水应通过有动力地埋式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 GB8978-1996)一级标准排入 三门湾海域。 4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源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为新建项目,无原有污染。 项目建设地块涉及的范围包括西侧部分农用土地, 避风锚地码头的陆域进出港道路 ,及北侧需进行山体开挖。 地块内 土地不平整, 需进行场地填埋平整处理。 本项目开发建设后,避风锚地码头的陆域进出港道路由本项目征用 , 避风锚地码头利用本项目的进出港区的道路。 5 二、 建设项目 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 (地形、地貌 、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1、 地理位置 本项目 建 于 XX县力洋镇 ,如图 2-1所示( Google卫星地图)。 周边环境概况: 本项目 南面,西面, 北面为力洋港 ,东侧为 山 。 环境敏感目标: 距离项目最近 环境敏感点 为 东 侧 800m的 明港 中心住宅 。 图 2-1 项目地理位置遥感图 2、 地形、地貌、地质 XX县位于浙江省东部沿海,介于东经 121 09 121 49,北纬 29 06 2932,东北濒象山港,东南临三门湾,东接象山半岛。 XX地势西高东低, 境内山体系天台山余脉,走向大体自西向东,分为西北第一尖至香岩山,中部第一尖至茶山,西南望海岗至梁皇山,南部王爱山岗至状元峰四大干山。东部及南部有长街、力洋、一市等地的海积平地,县城以北至沿海一带有洪冲积河谷平地。全县陆地总面积中,海拔 500米至 1000米的低山占 10.1%, 50至 100米丘陵占 61.5%, 50米以下台地、平地占地 28.4%,向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说。 三门湾三面群山环抱,岸线曲折,港汊众多并深嵌内陆,港汊间舌状潮滩相间而生。湾内岛屿罗列,有大、小岛屿 130个。四周陆地以侵蚀剥蚀丘陵为主(图 5 2),海拔在 500m以下,切割深度浅。山脊呈波状起伏,山顶一般均被长期剥蚀呈浑圆状,山坡坡度和缓,山溪性河流蜿蜒其间;周边溪流的中、下游谷地,局部分布有坡洪积、XX 卡依之食品有限公司 本项目所在地 800m 明港 中心住宅 6 冲洪积平原:主要由河漫滩、浅滩和边滩组成,多形成坡积裙或洪积扇,位于低山丘陵前缘,地势由山前向河谷微倾;沿海则发育有许多小型的海积、冲海积平原:地势平坦,标高 1.5 2.5m,河网密布,多为农田;沿海海岸线多为海岸地貌和潮间带地貌,海岸地貌主要是人工修建的海堤,潮间带地貌主要为海涂,介于海堤和多年平均潮位之间的潮间滩地,滩面坡度平缓,向海域逐渐变 陡。 层:块石,人工填筑,为海堤地基镇压层抛石,主要由母岩为流纹质含角砾晶屑玻屑凝灰岩组成的块石,含少量碎石机淤泥质土组成,层厚不均,为 0.53.0m。 -1层:淤泥,第四系全新统海相沉积,灰黄色 灰色,流塑状,土质较均匀,含少量贝壳、云母碎片,顶部含较多植物根系,层厚为 1.52.6m。 -2层:淤泥质粉质粘土,第四系全新统海相沉积,灰色,流塑状,土质较均匀,含少量贝壳碎片和粉砂,层厚为 4.28.2m。 -3层:淤泥,第四系全新统海相沉积,灰色,流塑状,土质较均匀,局部夹少量贝壳碎片和粉砂,层 厚为 1.93.7m。 -1层:粉质粘土,第四系全新统海相沉积,灰色,流塑状,土质较均匀,局部夹少量贝壳碎片和粉砂,层厚为 0.63.3m。 -2层:粉土,第四系全新统海相沉积,灰色,松散状,粘性土含量较高,含少量贝壳碎片和粉砂,局部含大量粉砂团状,层厚为 2.85m。 -3层:粉质粘土,第四系全新统海相沉积,灰色,流塑 软塑状,呈粘性土与粉砂互层状结构,粘性土薄层厚约 23m,粉砂薄层厚约 13m,该层厚度为 26.1m。 -4层:粉质粘土,第四系全新统海相沉积,灰色,流塑 软塑状,土质较均匀,局 部夹少量贝壳碎片和粉砂,层厚为 1.83.5m。 -1层:粉质粘土,第四系上更新统坡洪积,灰黄色,硬塑状,局部可塑状,土质较不均匀,局部含角砾及碎石,粒径 26cm,层厚约 1.32.7m。 -2层:含泥砾砂,第四系上更新统坡洪积,灰色 灰黄色,自上而下,由灰色逐渐过渡为灰黄色或灰白色,松散状,土质极不均匀,以粒径 2mm左右的砾砂或砾石为主,局部夹 26cm的碎石砾石,粘性土含量较高,层厚 0.78.9m。 -3层:粘土,第四系上更新统坡洪积,灰绿色 灰黄色,可塑 硬塑状,土质较均匀,含少量砾粒及碎石 ,层厚 13m。 -1层:粘土,第四系上更新统坡洪积,灰色,软塑 可塑状,土质较均匀,含少量粒径为 12mm的砾砂,局部夹粒径为 23mm砾石,层厚为 2.83.8m。 -2层:含砾粉质粘土,第四系上更新统坡洪积,灰色,可塑状,含较多粒径 13mm的砾砂砾石,局部粒径达 56cm,含较多腐烂植物根系,分布不均匀,层厚约 0.71.4m。 层:流纹质含角砾晶屑玻屑熔结凝灰岩,侏罗系上统 C-1段。 7 强风化:灰白色 灰紫色,块状构造,流纹质结构,节理裂隙较发育。岩石质地较坚硬,厚约 0.32.0m。 中等风 化:浅灰紫色,块状构造,流纹质结构,岩石质地坚硬,节理较发育,角砾轮廓清晰,粒径为 35mm,厚度大于 4.1m。 场区覆盖层厚约 2035m,自岸向海逐渐变厚。顶部 2层淤泥及淤泥质土,层厚且为高压缩性、低强度软土,不宜桩基持力层,中部上部 3层粉质粘土及粉土,中 高压缩性,强度低,不宜作为桩基持力层;中下部 4层粘土,中等压缩性,强度较高,但其层薄且分布不均匀,不宜作为桩基持力层;含泥砾砂强度较低且下伏为高压缩性的粉质粘土,不宜作为桩基持力层;下部 5层粉质粘土分布不均匀,且其粉质粘土为高压缩性,不宜作为桩基持力 层; 6层强风化岩石较薄,工程地质条件较好,但其层厚不均,中等风化岩石强度高,工程地质条件好,为场区最好的桩基持力层。 3、 气象、气候特征 XX县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季风明显,雨水充沛,光热条件较优,年平均温度 16.2,极端最高气温 39.7,极端最低气温 -9.6,年降雨量 1628.2毫米,雨水大多集中在 5-9月份,约占全年降雨量的 65.8%,夏季季风(东南风)最盛,7-8月份常有强台风影响。 4、 水文 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参考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关于浙江省三门湾大桥及接线工程工 程可行性专题研究 水文测验及计算分析报告,对本工程水域的潮流、潮汐、波浪等条件进行分析。 1)潮汐水位 基准面 本工程潮位基准采用 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深度基准面采用理论最低潮面为标准)。钓鱼礁的理论最低潮面在 1985国家高程基准面以下 3.20m。 8 潮汐类型 历史资料表明,三门湾的潮振动主要为外海潮波引起的协振潮,潮汐以半日潮为主,具有明显港湾潮汐的特征。 根据本次同步一个月的潮汐资料进行调和分析可知:三门湾大桥水域各站潮汐性质基本相似,各站的( HO1+HK1) /HM2比值均小于 0.50,在 0.28-0.29之间,潮汐属正规半日潮类型。若考虑浅海分潮影响,三门湾内各站 HM4/HM2比值均在 0.04左右,因此桥区水域应确切归属为非正规半日浅海潮港类型。而且该水域 M2分潮波具有主导作用,高、低潮出现的时刻也基本接近。 表 2-1 三门湾水域各站潮汐调和分析结果 潮汐特征值 表 2-2 各站潮汐特征值统计( 85 高程,单位: m) 设计水位 设计高水位 3.19m( 10%高潮累计频率) 设计低水位 -2.74( 90%低潮累计频率) 极端高水位 5.12m( 50年一遇) 极端低水位 -3.87m( 50年一遇) 9 2)波浪 工程区海域没有固定和长期的波浪观测资料,仅三门核电项目在猫头山 咀建立的临时海洋站进行过短期的波浪观测 (1992年 6月至 1995年 5月 ),三年观测资料统计表明三门湾全年中的主导风向为 NW和 SE向, NW向(含 WNW和 NNW)的出现频率为 41,平均风速 4.3 8.2m/s, SE向(含 ESE和 SSE)的频率为 25%, 平均风速 3.4 5.7m/s。 三门湾湾口较开阔,但湾口内外多岛屿,为一个半封闭的海湾,通常海况较好。据猫头 海洋站观测资料,湾内波浪以风浪为主,占全年频率的 80%以上,其中以 0 2级海况为主,出现频率 68, 4级以上海况仅占 11。湾内常浪向为偏北向( NW-N)和偏南向( ESE-SSE)。波向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冬春以 NNW为主,夏、秋以 SE向为主。年平均波高为 0.2 0.3m。强浪向为 NNW向,年平均波高为 0.4m。最大波高出现在 NNW或 SE向,一般为 0.8 2.0m, 主要由台风和冷空气入侵引起,如 1992年 11月 9日 8时实测到的最大波高 2.6m; 3年内观测到的台风期间最大波高为 1.4m。 根据长期的台风资料统 计,每年平均 2.9个台风对三门湾有影响,主要表现在几方面:台风增水、台风浪和风暴引起的滩槽冲淤交换。以上几方面的影响程度随台风强度、路径、雨量、移动速度、潮汛以及登陆地点的不同而所差异。 3)潮流 三门湾水域的潮流属正规半日潮流类型,浅海效应显著,潮流明显呈往复流运动形式,涨、落潮流向与港汊、水道的走向颇为一致,与岸线、等深线平行。湾水域潮流强度中等,最大流速在 3节左右。此次实测的最大涨、落潮流速:力洋港水域为 1.21m/s和 1.46m/s。研究资料表明,最大流速的分布以湾口一带为强,向湾内呈逐渐减弱趋势。水域落潮流普遍略强于涨潮流,实测最大涨、落潮流的流速差,随潮汛而异,大潮汛实测最大落潮流较其最大涨潮流约大 0.11m/s 0.40m/s,小潮汛时仅大 0.06m/s0.09m/s 。 5、 海域生态环境及渔业资源现状 三门湾地跨三门、 XX、象山县境内,为西北 东南走向的半封闭式海湾。纵深 40km,总面积 775km2,岸线总长 304km,向东南经牛塘水道、珠门港和石浦水道与东海沟通,多年平均径流量为 34.4*108m3。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具有独特的港湾淤泥质海岸地貌。港湾内既有典型的海洋性鱼类来港,又 有定居性鱼类和潮间带生物栖息、生长和繁殖。水中风浪小,透明度高,营养盐丰富,浮游生物年平均量为183mg/m3,港湾潮间带年平均生物量高,达 76.57g/m3,栖息密度大,达 558.9个 /m3,生物种类达 190多种,以软体动物为主,占总量的 82.3%,经济价值较高的有牡蛎、泥蚶 、毛蚶、缢蛏等,游泳生物 210种,其中鱼类占渔获总量的 88%,主要经济鱼类有黒鲷、鲻鱼、鲈鱼、黄鲫等;蟹类以三疣梭子蟹、锯缘青蟹等为主。 10 社 会环境简况 ( 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1、 XX县概况 XX县全县总面积 1880平方公里。 据 2012年 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年实现生产总值 352.4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 8.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36.58亿元,增长 2.0%;第二产业增加值 194.71亿元,增长 6.7%(其中工业增加值175.51亿元,增长 7.0%,建筑业增加值 19.19亿元,增长 3.9%);第三产业增加值 121.17亿元,增长 13.2%。三次产业的比重为 10.4:55.2:34.4,人均生产总值 57279元,按年平均汇率( 1美元 =6.3125元人民币)折算为 9074美元,增长 7.9%。 2、 力洋镇 概况 力洋镇位于 XX县东部,东南靠胡陈港,西南临三门湾,北依盖仓山,背山面海,区内风景优美。现全镇总人口 3.7万人,镇域面积 160.31平方公里,辖 18个行政村, 1个社区, 1个居委会。力洋镇历史悠久,曾是 XX、象山合并时的县政府驻地,是 XX东部的人文荟萃之地、旅游之区,也是工商贸易中心、交通枢纽。 3、生态环境功能区划 根据 2008年 4月 XX县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及 2011年 10月 XX县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调整说明,本项目所在地属于 力洋镇 生态环境功能区 重点 准入区(1-20226C03-1) 。 11 三、 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 (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本项目 位于 XX县 力洋镇 , 大气环境 现状数据引用 本院编制 XX模具产业园区(一期) 报告书时在 塘厂村和毛屿村 设立的两个监测点(距离本项目 10km左右) ,对大气中的 SO2、 NO2、 PM10等进行 了 监测,监测结果统计见表 3-1。 表 3-1 塘厂村和毛屿村 大气环境监测统计结果 采样点 采样时间 SO2(mg/m3) NO2(mg/m3) PM10(mg/m3) 塘厂村 2013.05.29 14: 00 0.007 0.008 0.066 20: 00 0.007 0.008 2013.05.30 02: 00 0.007 0.008 08: 00 0.007 0.011 14: 00 0.007 0.016 0.067 20: 00 0.007 0.017 2013.05.31 02: 00 0.007 0.022 08: 00 0.007 0.017 14: 00 0.007 0.011 0.046 20: 00 0.007 0.008 2013.06.01 02: 00 0.007 0.008 08: 00 0.007 0.008 14: 00 0.007 0.028 0.049 20: 00 0.007 0.025 2013.06.02 02: 00 0.007 0.022 08: 00 0.007 0.013 14: 00 0.007 0.008 0.023 20: 00 0.007 0.011 2013.06.03 02: 00 0.007 0.009 08: 00 0.007 0.016 14: 00 0.007 0.008 0.038 20: 00 0.007 0.008 2013.06.04 02: 00 0.007 0.008 08: 00 0.007 0.008 14: 00 0.007 0.008 0.045 20: 00 0.007 0.008 2013.06.05 02: 00 0.007 0.008 08: 00 0.007 0.008 标准值 0.50 0.20 0.15 浓度范围 0.0035 0.0040.028 0.0230.067 比标值范围 0.007 0.020.14 0.1530.447 超标率 0 0 0 毛屿村 2013.05.29 14: 00 0.007 0.008 0.066 12 20: 00 0.007 0.008 2013.05.30 02: 00 0.007 0.008 08: 00 0.007 0.008 14: 00 0.007 0.019 0.069 20: 00 0.007 0.017 2013.05.31 02: 00 0.007 0.021 08: 00 0.007 0.015 14: 00 0.007 0.011 0.048 20: 00 0.007 0.008 2013.06.01 02: 00 0.007 0.008 08: 00 0.007 0.008 14: 00 0.007 0.029 0.042 20: 00 0.007 0.021 2013.06.02 02: 00 0.007 0.020 08: 00 0.007 0.014 14: 00 0.007 0.012 0.020 20: 00 0.007 0.016 2013.06.03 02: 00 0.007 0.016 08: 00 0.007 0.015 14: 00 0.007 0.008 0.031 20: 00 0.007 0.008 2013.06.04 02: 00 0.007 0.008 08: 00 0.007 0.008 14: 00 0.007 0.008 0.022 20: 00 0.007 0.008 2013.06.05 02: 00 0.007 0.008 08: 00 0.007 0.008 标准值 0.50 0.20 0.15 浓度范围 0.0035 0.0040.029 0.0200.069 比标值范围 0.007 0.020.145 0.1330.46 超标率 0 0 0 监测结果表明,监测点的 SO2、 NO2二项指标小时平均浓度均达到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 PM10日平均浓度达到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由此可见目前该区域大气环境质量较好。 2、水环境质量状况 本项目 所在海域为三门湾,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于 2011年 10月中旬(秋季)和 2012年 3-4月(春季)对三门湾海域进行了额海域海水水质现状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13 表 3-2 2011 年秋季和 2012 年春季海域水质现状调查结果 调查时间 调查因子 大潮期 小潮期 浓度范围 平均值 浓度范围 平均值 2011 年秋 SS( mg/L) 18.88-720.0 148.9 20.8-358.3 108.9 PH 8.0-8.19 8.07 8.04-8.18 8.14 DO( mg/L) 6.0-7.0 6.3 6.0-7.1 6.3 COD( mg/L) 0.8-1.8 1.1 0.7-1.6 0.9 BOD5( mg/L) 无机氮 ( mg/L) 0.501-0.902 0.692 0.525-0.803 0.654 非离子氨 ( mg/L) 活性磷酸盐( mg/L) 0.033-0.06 0.046 0.036-0.053 0.046 石油类 ( mg/L) 0.022-0.03 0.026 0.021-0.03 0.025 Cd( ug/L) 0.46-0.68 0.61 0.42-0.72 0.59 Cu( ug/L) 1.4-2.6 1.7 1.5-2.6 2.1 Pb( ug/L) 0.76-0.89 0.83 0.6-0.83 0.74 Zn( ug/L) 11.5-14.8 13.3 9.8-14.9 11.8 As( ug/L) 2.62-3.96 3.49 2.68-4.02 3.55 总 Cr( ug/L) 1.0-2.6 1.8 1.0-2.6 1.8 Hg( ug/L) 0.03-0.049 0.041 0.032-0.049 0.041 类大肠菌群 2012 年春季 SS( mg/L) 68.6-686.8 323.2 15.8-212 51.7 PH 8.08-8.19 8.16 8.08-8.18 8.14 DO( mg/L) 6.4-7.6 7.0 6.3-7.8 7.2 COD( mg/L) 0.8-3.0 1.5 0.6-1.3 0.9 BOD5( mg/L) 0.03-0.041 0.35 0.04-0.054 0.046 无机氮( mg/L) 0.468-1.073 0.750 0.395-0.655 0.504 非离子氨( mg/L) 0.002-0.006 0.003 0.001-0.006 0.003 活性磷酸盐( mg/L) 0.023-0.037 0.03 0.019-0.047 0.028 石油类( mg/L) 0.018-0.030 0.024 0.022-0.032 0.026 Cd( ug/L) 0.46-0.88 0.66 0.48-0.90 0.64 Cu( ug/L) 0.8-2.0 1.4 0.8-2.7 1.9 Pb( ug/L) 0.53-0.91 0.69 0.41-0.97 0.69 Zn( ug/L) 11.2-14.8 13.1 10.6-17.2 12.7 As( ug/L) 2.34-3.86 2.77 2.47-3.95 2.86 总 Cr( ug/L) 0.2-0.8 0.6 0.3-0.8 0.6 Hg( ug/L) 0.084-0.125 0.103 0.087-0.130 0.107 类大肠菌群 大潮期范围为小于 20-172 个 /L,平均值为 44 个 /L。其中 8 个水样小于检出限,检出率只及 60%。一个采于健跳港水产码头前沿的水样超生食标准值 140 个 /L。 三门湾调查海域海水水质中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超标严重,分别劣于海水水质标准( GB3097-1977)第四类标准和第三类标准;粪大肠菌群个别站超第一类至第三类标准;其他评价因子符合第一类标准。 近岸海域水体富 营养化是浙江沿海最突出的环境问题之一,尤其在冬季受长江冲 14 淡水杭州湾水系一起合并沿岸南下的影响,问题尤显严重。且目前三门湾周边的污水处理厂还没有完全建成运行,城镇污水处于直排状态,对海域的富营养化状态的贡献也较为明显。三门湾内还存在大量海水养殖生产,养殖饵料的投放对海域水质的富营养化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3、声环境质量状况 本项目所在区域尚未划分噪声功能区,经环保局认可参照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 GB 3096 2008)中的 3类功能区标准。 环评 期间我院委托浙江中一检测研究院股份 有限公司于 2013年 11月 21日对 项 目所在地噪声环境 进行 了 监测,其结果如下: 图 3-1 项目厂界噪声现状监测布点图 监测结果见下表: 监测点位 噪声监测值( dBA) 标准值( dBA) 是否达标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厂界东侧 51.2 / 65 55 达标 厂界南侧 56.3 / 达标 厂界西侧 53.0 / 达标 厂界北侧 54.4 / 达标 监测结果表明,项目 所在区域 噪声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3类标准。 15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根据区域环境功能区划 及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状况,本项目的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为: 1) 地表水环境 主要保护目标: 三门湾海域 保护级别: 海洋水质标准 (GB3097-97)第 二 类标准 。 2) 大气 环境 主要保护目标:项目所在区域的空气环境。 保护级别: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 GB3095-2012) 二级。 3) 声环境 主要保护目标:项目 周边 声环境 质量 。 参照 GB/T15190城市区域环境噪声适用区划分技术规范及经环保局认可,本项目所在区域参照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 GB 3096 2008)中的 3类功能区标准 ,即昼间 65dB,夜 间 55dB。 4) 环境敏感目标 距离项目最近的敏感点为 东侧 800m的 明港 中心住宅 。 16 四、 评价适用标准 环境质量标准 1、 根据 XX市环境空气质量划分图,项目所在地属大气二类功能区,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2012年修订及颁布通知,长三角地区 2012年执行新标准,具体见表 4-1。 表 4-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污染物名称 1 小时平均 24 小时 平均 年平均 SO2( mg/m3) 0.50 0.15 0.06 NO2( mg/m3) 0.20 0.08 0.04 TSP( mg/m3) / 0.30 0.20 PM10( mg/m3) / 0.15 0.07 PM2.5( mg/m3) / 0.075 0.035 2、水环境质量标准 根据浙江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调整)方案,本项目纳污海域为三门湾 B09 类区海域, 目标 水质为第 二 类,执行海水水质标准 (GB3097-97)第 二 类标准,各污染物的标准限值见表 ,主要参数见表 4-2。 表 4-2 海水水质标准 (GB3097-97) 指标 pH CODMn ( mg/L) DO ( mg/L) BOD5 ( mg/L) 无机氮 ( mg/L) 石油类 ( mg/L) SS 标准值 6-9 3 5 3 0.3 0.05 10 3、环境噪声 参照 GB/T15190城市区域环境噪声适用区划分技术规范及经环保局认可,本项目所在区域参照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 GB 3096 2008)中的 3类功能区标准 。 表 4-3 声环境质 量标准( GB 3096 2008) 等效声级 LAeq: dB 类别 0 1 2 3 4a 4b 昼间 50 dB 55 dB 60 dB 65 dB 70 dB 70 dB 夜间 40 dB 45 dB 50 dB 55 dB 55 dB 60 dB 17 污染物排放标准 1、 废气 本项目产生的粉尘 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新污染源 二级标准, 具体见表 4-4: 表 4-4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 污染物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mg/m3) 最高允许排放速率 (kg/h) 周界外浓度最高点 (mg/ m3) 排气筒高度 ( m) 排放标准 颗粒物 120 15 20 3.5 5.9 1.0 2、 废水 本项目污水排放执行 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 一 级排放标准, 排入 三门湾 海域。 标准详见下表: 表 4-5 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项目 CODcr mg/L BOD5 mg/L 氨氮 mg/L 一级标准 100 20 15 3、噪声: 该项目营运期厂界噪声 参照 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表 1) 3类标准 。 表 4-6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 类别 1 2 3 4 昼间 55 dB 60 dB 65 dB 70 dB 夜间 45 dB 50 dB 55 dB 55 dB 施工阶段施工期噪声执行 GB12523-2011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具体见下表 4-7。 表 4-7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 昼间 夜间 70 dB 55 dB 总量控制指标 根据“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本项目只排放生活污水,无需进行总量控制。 18 五、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工艺流程简述(图示): 1、施工期 本项目 施工期 主要工程实施内容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