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公路改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
S307、 S241XX 洞市 临澧新安公路改建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 报批 稿) XX 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2014 年 2 月 项目名称: S307、 S241XX 洞市 临澧新安公路改建工程 建设单位: XX 洞新公路改造建设有限公司 编制单位: XX 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证书编号: 国环评证甲字第 2702 号 法人代表: 文 涛 项目负责人: 彭 超 (注册环评工程师 A27020260900) 登记类别: 交通运输 项目编写人员: 编写人员名单 姓 名 职 称 上岗证号 承担内容 签 字 彭 超 工程师 环评工程师 A27020260900 总报告 、第一 章 、 第七章、 第 十章 、第十二章 寻 勇 工程师 A27020057 第二章、第五章、 第六章、 第九章 、第十一章 李彩艳 工程师 A27020075 第三章、第四章、第八章 、 校 对: 陈冬素 制图: 肖杰 报告审查: 田石强 修改清单 1、附图 1 完善 了 线路走向示意图 。 附图 3 完善评价区域水系图。细化 了 涔水、澹水、金坑水库、简家湾水库、深茅湾水库、王家厂水库及澧水等水域的关系, P72明确 了 最近取水口与桥位的距离。 2、 P29 分路段说明 了 拟建公路在 XX、临 XX 和石门县的起止桩号和长度。补充了老路利用率, P34、 P35 完善 了 改建公路桥梁工程和交叉工程一览表 3、 P37 补充 了 高挖深填路段的纵向剖面图。明确高填深挖路段的分布情况。 P3940核实了工程土石方量、 明确 了 深挖弃渣最大产生量和处置措施。 4、 P42 明确 了 弃渣场容量、取土场土料储量与服务路段。 P12 明确 了 取 弃渣场 评价范围 , P94P96 说明 了 周边环境现状 ,核实了调整后的取土及弃渣场选址合理性分析 。 P88 核实 了 项目的总体用地指标和占用水田、旱地与林地的面积。根据公路建设项目用地指标,分析 了 占地的合理性。 5、 P83、 P87 依据码头铺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评价区域路网规划,加强 了 线路方案环境因素比选分析。 6、 P26 核实 了 老路利用段 K4+400 K5+100 与过镇老路段约 2km 的技术指标, P27提出“以新带老”措施,并列入环保投资。 7、 104 补充了项目建设对铁路运行影响分析,并 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8、 P108 明确 了 施工期 污水处理和排水方式,提出施工废水循环利用或达标排放的要求。 9、高家祠堂 实际上属于码头铺镇镇区的范围之内,正线保护目标码头铺镇( K4+400 K5+400) 包含了高家祠堂 。 P16、 P18 明确了 长堰幼儿园、栗岗幼儿园和 XX 七中 无学生 住宿。 10、 P117P119 核实 了 噪声影响预测结果。 P55 列表给出各路段预测年昼夜交通噪声预测值; P174176 提出了必要可行的措施,并分析了措施的可行性。 11、 P129 强化 了 表土保护措施、施工期土壤流失控制措施及高填深挖水土流失防治措施。补充 了 调整后的取土场与弃渣场的水土 保持措施。 12、 P132、 P143 明确 了 本项目开展公众参与调查与“四性”要求的符合性。列表给出 了 团体调查意见的联系信息。 附件 补充 了 XX 文物部门意见。 13、 P190、 P194 细化 了施工期和营运期环保投资一览表, 将“以新带老”环保措施、水土保持投资与生态保护投资分开列算,核实 了 工程污染防治措施、环保投资和“三同时”验收内容的一致性。 14、 P180P182 按照湘环发 2011 29 号文要求,补充 了 设计、施工、试运行的环境监理内容,并列入环保投资。 目 录 1 总 论 .1 1.1 任务由来 . 1 1.2 项目地理位置 . 2 1.3 评价目的 . 2 1.4 编制依据 . 3 1.5 评价标准 . 6 1.6 环境影响因素识别 . 8 1.7 评价内容及评价工作重点 . 10 1.8 评价工作等级和范围 . 11 1.9 环境保护目标 . 12 1.10 评价预测时段、方法 . 23 2 工程概况及工程分析 . 24 2.1 区域路网现状与老路概况 . 24 2.2 拟建项目工程概况 . 28 2.3 建设规模、主要技术指标及主要工程数量 . 29 2.4 交通量预测 . 31 2.5 主要工程方案 . 32 2.6 工程占地及拆迁情况 . 39 2.7 工程土石方数量和取、 弃渣场 . 40 2.8 不良地质情况 . 46 2.9 筑路材料及运输条件 . 46 2.10 工程投资与施工组织及施工方案 . 47 2.11 比选方案简介 . 49 2.12 施工布置 . 49 2.13 工程分析 . 50 3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 60 3.1 自然环境概况 . 60 3.2 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 63 3.3 社会环境现状 . 65 3.4 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 72 3.5 声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 74 3.6 环境空气现状调查与评价 . 77 4 方案比选 . 80 4.1 正线方案与 A 线方案比选 . 80 4.2 正线方案与 B 线方案比选 . 84 4.3 方案综合比选结论 . 89 5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 90 5.1 生态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 90 5.2 社会环境影响评价 . 101 5.3 水环境影响分析 . 108 5.4 声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 . 112 5.5 环境空气影响 预测和评价 . 123 5.6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 127 6 水土保持方案 . 129 6.1 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 . 129 6.2 水土流失影响预测 . 130 6.3 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及主要防治措施 . 130 6.4 防治目标 . 131 6.5 水土保持监测 . 132 6.6 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及防治效益 . 132 6.7 水土保持报告综合结论 . 133 7 公众参与 . 134 7.1 公众参与调查目的 . 134 7.2 调查方式与内容 . 134 7.3 公众参与调查结果分析 . 139 7.4 公众参与意见处理 . 146 7.5 公众参与建议 . 147 8 危险品运输事故风险分析 . 149 8.1 风险识别、源项分析 . 149 8.2 水污染事故风险分析及风险防范措施 . 150 8.3 地质灾害与防范措施 . 153 8.4 应急预案 . 154 8.5 环境风险评价结论 . 155 9 环境保护措施及建议 . 157 9.1 设计期环保对策措施 . 157 9.2 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及建议 . 161 9.3 营运期环境保护措施及建议 . 174 9.4 基本农田环境保护方案 . 179 10 环境保护管理及监测计划 . 182 10.1 环境保护管理计划 . 182 10.2 环境监测计划 . 186 10.3 工程环境监理计划 . 187 10.4 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 . 191 10.5 环境保护竣工验收要求 . 191 11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 193 11.1 拟建公路的工程经济分析 . 193 11.2 拟建公路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 193 11.3 环境工程投资估算及其效益分析 . 195 12 评价结论 . 198 12.1 工程概况与建设必要性 . 198 12.2 环境保护目标 . 198 12.3 环境现状评价结论 . 199 12.4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 200 12.5 环境保护措施 . 202 12.6 路线方案比选 . 204 12.7 环保投资 . 204 12.8 公众参与 . 204 12.9 综合结论 . 204 12.10 建议 . 205 附件 1、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委托函 2、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函 3、现状监测资料保证单 4、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备案登记表 5、压覆矿产资源调查报告 6、拆迁安置实施方案 7、 XX省水利厅关于 S307、 S241XX洞市 -临澧新安公路改建工程水土保持批复 8、 XX、石门、临 XX人民政府关于 S307、 S241公路工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意见 9、 XX省交通运输 “十二五 ”发展规划 10、公众参与调查表 11、栗岗幼 儿园关于同意教室安装声屏障的函 12、长堰幼儿园关于同意教室安装隔声窗的函 13、石门县黄溪裕村关于变更取土场事宜的函 14、刻木山村关于同意弃土的函。 15、 XX文物局关于拟建项目未涉及文物保护的说明 16、 专家意见和专家签到表 17、审批登记表 18、 “三同时 ”验收表 19、码头铺镇政府关于 S307、 S241 建设线路维持原状的请示 附图 附图 1 项目地理位置图 附图 2 拟建公路线路走向、环境敏感点及监测布点示意图 附图 3 沿线水系示意图 附图 4 码头铺镇 土地利用及 路网规划图 附图 5 夹山国家森林公园 、 洛浦寺省级森林公园 与拟建项目位置关系图 S307、 S241XX 洞市 临澧新安 公路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XX 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1 1 总 论 1.1 任务由来 常德位于 XX 省西北部 , 下辖 武陵 、 鼎城 两 区 及 安乡 、 汉寿 、 XX、 临澧 、 桃源 、石门 六县和 津市 市 。 常德史称“黔川咽喉,云贵门户”,是湘西北重要 的交通枢纽、能源基地和政治文化中心。 拟建项目 S307、 S241 XX 洞市 临澧新安公路 (原 X007) 改建工程位于常德市境内,是 XX 省新增省道 S307 及省道 S241 的一段,线路全长 23.17km, 起于 XX 洞市三岔路口处(与新增国道 G241(原县道 X019)相交) ,经 XX 码头铺镇、新堰口村、至临 XX 新安镇与国道 G353(原省道 S304)相接。 XX 物产富饶,优质农产品资源丰富,市场开发潜力大。先后被定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优质棉基地县和 全国油菜百强县, 县内各类资源丰富。 临 XX 境内水土丰腴、物产富饶,是全国、全省重要的商品粮、棉、油生产基地。矿产资源丰富,尤以非金属矿产最为突出,石膏、硅砂、膨润土储量在全国名列前茅,素有“非金属矿之都”的美誉。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两县之间的经济往来更加频繁。 本项目是连接 XX 与临 XX 之间一条重要的南北向 通道,是区域交通重要的交通干线。连通了洞市、码头铺、临澧新安等重要乡镇 。 拟建项目区域内县、乡道路基宽度 6.514m,基本为三、四级路,平纵面指标均较低,路况大多处于较差和差的水平,而且穿越城镇路段基本已街道化,行车安全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随着区域经济的快 速发展 ,沿线交通出行日益增加 , 现有公路已经无法便捷地沟通 XX、 临澧 两县之间的交通联系,严重影响两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 因此 S307、 S241 XX 洞市 临澧新安公路(原 X007)改建工程势在必行。 拟建项目 S307、 S241 XX 洞市 临澧新安公路 ,是 XX 省 “十二五 ”国省干线公路中期调整规划项目,同时也是 湘西北交通体系规划的建设内容。项目的建设对于改善区域内交通环境,提高区域内公路的通行能力和通达深度,提高综合运输效率,开发区域内丰富的资源,改善投资环境,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有着重要的作用。为此, 2013 年 8 月 XX 洞新公路改造建设有限公司 特委托 XX 华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进行“ S307、 S241 XX 洞市 临澧新安公路改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 2013 年 10 月 XX 洞新公路改造建设有限公司 委托 XX 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承 S307、 S241XX 洞市 临澧新安 公路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XX 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2 担 S307、 S241 XX 洞市 临澧新安公路 工程 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委托后,我院成立了由生态、水、大气、噪声、社会及环境经济评价等人员组成的环境影响评价组,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 2013 年 11 月,项目组 对 S307、 S241 XX 洞市 临澧新安公路 工程 全线进行了实地踏勘和调查 ,在此基础上编制完成了 S307、 S241 XX洞市 临澧新安公路 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2014 年 2 月 23 日 XX 省环保厅评估中心 主持召开了 该项目 的技术评审会 ,根据专家评审意见和项目可研的报批稿,项目组完善了报告书的相关内容,现上报审批。 1.2 项目地理位置 拟 建 公路位于 常德 市 XX、 石门县、 临 XX 境内 , 起于 XX 洞市三岔路口处(与新增国道 G241(原县道 X019 相交) ,经 XX 码头铺镇、新堰口村、至临 XX 新安镇与国道 G353(原省道 S304)相接。 本项目按 二 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 40km/h,路基 宽度 8.5m, 路面宽 7m,路面结构为 水泥 混凝土路面。 路线全长 23.17km, 其中 XX 境内 11.674km,临 XX境内 7.940km,石门县境内 3.553 km。 1.3 评价目的 拟建项目 建设和运营在带来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将会对沿线区域的社会环境、声环境、大气环境、水环境以及生态环境等产生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并将增加新的污染源。 按照国家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类别的划分原则,并考虑本工程规模、施工时间,占用土地等工程和环境特征,本项目属国家 环保部令 2008第 2 号 文规定的需进行全面环境影响评价的 拟建公路建设项目。 通过对该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拟达到如下目的: 通过对该项目沿线的环境影响评价,从环境保护角度论证本工程建设选线的合理性,为工程方案的选择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 通过公路沿线评价范围内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调查研究,针对本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和营运各阶段,预测对环境的影响,提出相应的优化环境和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措施及对策。 将环境保护措施、建议和评价结论反馈于工程设计与施工,为优化工程设计提供科学依据,以减少或减缓由于工程建设而导致的对周围环境的负面影响。 S307、 S241XX 洞市 临澧新安 公路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