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棚改房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
XX 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XX市 太阳巷 棚改房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 报批件 ) 编制 单位: 西南交通大学 /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二 一 四 年 二 月 XX 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XX市 太阳巷 棚改房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评 价 单 位: 西南交通大学 /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 项目负责人: 李 启 彬 二 一 四 年 二 月 成都 目 录 第一章 总 论 . 1 1.1 建设项目由来 . 1 1.2 编制依据 . 2 1.3 评价目的与原则 . 3 1.4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 . 4 1.5 评价标准 . 5 1.6 评价工作等级 . 7 1.7 评价范围 . 8 1.8 评价重点 . 9 1.9 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和筛选 . 9 1.10 评价因子 . 10 1.11 控制污染与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 11 1.12 外环境关系 . 13 1.13 项目规划符合性及选址合理性分析 . 14 第二章 建设项目概况 . 16 2.1 拟建项目名称、性质、建设地点、建设单位 . 16 2.2 建设规模和内容 . 16 2.3 项目组成及主要环境问题 . 19 2.4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20 2.5 公 用工程及辅助设施 . 23 2.6 总平布置合理性分析 . 28 2.7 土地利用 . 29 2.8 占用土地原有污染情况及环境遗留问题 . 29 第三章 工程分析 . 31 3.1 工艺流程及污染工序流程简述 . 31 3.2 主要污染产生的位置 . 31 3.3 主要污染物排放和治理措施 . 32 3.4 移民搬迁问题分析 . 45 3.5 本项目 “三废 ”排放量统计 . 45 第四章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环境概况 . 47 4.1 自然环境概况 . 47 4.2 生态环境状况 . 48 4.3 社会经济状况 . 51 第五章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 54 5.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 54 5.2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 55 5.3 环境噪声现状监测与分析 . 57 5.4 区域生态环境现状评价 . 58 第六章 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和预测 . 59 6.1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 59 6.2 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 . 70 第七章 项目范围内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 77 7.1 工程项目的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 77 7.2 项目实施绿化的建议 . 77 7.3 居住区生态适宜性评价方法 . 78 7.4 居住环境生态适宜性分析 . 79 7.5 评价结果 . 80 第八章 清洁生产与总量控制 . 82 8.1 清洁生产分析 . 82 8.2 总量控制 . 85 第九章 环境风险分析 . 86 第十章 环境保护措施及其技术、经济论证 . 88 10.1 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分析 . 88 10.2 营运期污染防治措施分析 . 91 10.3 环保投资估算 . 93 第十一章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 95 11.1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方法 . 95 11.2 社会、环境效益 . 95 11.3 经济指标及经济效益 . 96 11.4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结果 . 97 第十二章 公众参与 . 98 12.1 目的和作用 . 98 12.2 方法和原则 . 98 12.3 公众参与调查结果分析 . 98 12.4 调查意见和建议统计分析 . 100 12.5 网上公示 . 102 12.6 公众参与调查结论 . 103 第十三章 对建设项目实施环境管理的建议 . 105 13.1 建立环境管理制度 . 105 13.2 环境管理建议 . 105 第十四章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 108 14.1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 108 14.2 项目可行性结论 . 109 14.3 要求及建议 . 109 1 第一章 总 论 1.1 建设项目由来 按照 XX 市 “ 十二五 ” 发展规划的要求,拓展城镇发展新局面,坚持产业化和城镇化融合联动思路,以建设中国生态城市、新兴工业城市、川西枢纽城市、国际度假城市、民族走廊城市为目标,坚持高规格规划、大手笔建设、精致化管理 ,初步形成基础设施配套、城市功能完善、产业布局合理的新型城镇化体系。 XX市 太阳巷 棚改房建设项目是针对现有居民居住条件差,空闲房较多,房屋 年代久远, 破旧 严重 ,建造布局不合理,零星的居住用地缺乏总体规划的实际状况而规划的。目前该片区主要建筑基本修建于 2000年以前,以砖混和砖木结构为主,房屋功能不配套,高低错落、 布局零乱, 缺乏总体规划,严重影响了 XX的城市面貌,阻碍了 XX城市发展的步伐。 为尽快使规划区的住户有一个配套功能既完善又安全的房屋, 形成城市发展的统一规划、合理布局 。 同时伴随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急需 改 善市政基础设施状况 , 特别是改善农村、城乡结合部的落后面貌,促使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和 XX市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 , 形成一个经济繁荣的良好城市格局和空间发展态势 , 因此 城郊结合部的基础设施建设 就 显得 尤为 急迫。 XX市 太阳巷 棚改房建设项目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来的 , 在改善区域脏乱差的居住环境的同时,可以安置城市规划建设中的拆迁住户 。 因此,本项目的实施十分必要。 项目属于 房地产 项目,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1年本 )(修正)( 2011年 3月 2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第 9号令公布,根据 2013年 2月 1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第 21号令公布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修改 有关条款的的决定修正),本项目不属于其中的鼓励、限制和淘汰类项目。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1本)修订解读中规定,“目录( 2011年本)维持 2005年本分类不变,仍分为鼓励类、限制类和淘汰类。不属于上述三类,但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为允许类,允许类不列入目录。” XX市发改委以 “雅发改投资 2012141号文 ”下达了 “关于 XX市太阳巷棚改房工程立项的批复” 。 本项目主要建设规模为:新建房屋建筑面积 17.93万 m2,住房 1057套。 根据中 华 人民共和 国环 境保 护 法、中 华 人民共和 国环 境影 响评 价法的相 关内容, 项目 建 设前应该开 展 环 境影 响评 价工作。根据 国 家 环 境保 护 部令第 2号 建设项目2 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的相 关规 定 ,本 项目 应 编 制 环 境影 响报 告书,为此 建设单位 委托西南交通大学及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为该项目进行环境影 响评价工作。我单位接受委托后,立即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进行现场踏勘、资料收集等工作, 在完成环境影响因子识别的基础上,依照有关编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要求, 编制完成本报告书 ,现上报审查 。 1.2 编制依据 1.2.1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89 年 12 月 26 日;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2002 年 10 月 28 日;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2002 年 6 月 29 日;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2000 年 4 月 29 日;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2008 年 2 月 28 日;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2005 年 4 月 1 日;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护法 2011 年 3 月 1 日;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 地管理法 1988 年 12 月 29 日; (9)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 污染 防治法 1996 年 10 月 29 日; (10) 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 200539 号文 ;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 143 号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 2005);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253 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1998 年 11月 29 日; (1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令 第 2号 , 2008 年 10 月 1 日起施行 ; (14) 中共 XX 省委、 XX 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 , 川委发 200438 号 ; (15) XX 省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实施办法, XX 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 106 号, 2008 年 1 月 1 日实施; (16) XX 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XX 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级审批办法的通知(川府发 2007259 号); (17) XX 省环境保护条例, 2003 年 12 月 24 日 施行 。 3 1.2.2 评价技术规范 ( 1)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 HJ2.1-2011),国家环保 部 发布, 2012 年 1月 1 日 实施 ; ( 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HJ2.2-2008),国家环保 部 发布 , 2009年 4 月 1 日实施; ( 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 HJ/T2.3-93),国家环保局发布 , 1994年 4 月 1 日实施; ( 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 HJ2.4-2009),国家环保 部 发布 , 2010 年 4月 1 日实施; ( 5)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 环境( HJ610-2011); 国家环保 部 发布, 2011年 6 月 1 日实施; ( 6)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HJ/T 169-2004) ; ( 7)防止城市扬尘污染技术规范 (HJ/T393-2007)。 1.2.3 项目相关资料 ( 1) XX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 XX 市 太阳巷 棚改房工程 立项 的批复 ( 雅 发改投资 2012141 号) ; ( 2)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 ; (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 XX 市 城乡规划建设和住房保障局 ,地字第 2013-037 号; ( 4) XX 市环境保护局关于 XX 市 太阳巷 棚改房工程环境影响评价 执行标准的函 (雅市环函 2013167 号) ; ( 5)太阳巷棚改房项目用地 红线图; ( 6) XX 市 环境监测站监测报告 ( 雅环监字( 2013)第 HJ013 号) ; ( 7)本项目拆迁安置工作的承诺、 太阳巷 安置点征地拆迁安置补偿费用测算及 XX市城市规划区征地拆迁补偿安置办法(试行) ; ( 8) XX 市 污水处理厂 关于同意“ XX 市太阳巷棚改房建设项目”污水排放的函; ( 9)公众参与调查表。 1.3 评价目的与原则 建设项目环境影 响 评价的基本目的是贯彻“环境保护”这项基本国策,并以环境保护 法律、法规和标准为依据,认真执行“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利用”的环境管理方4 针。 编制本项目报告书的目的,旨在工程分析的基础上掌握建设项目的污染物排放特征和 在了解评价区环境质量现状情况下,分析本项目建成营运后对评价地区的环境影响的程度与范围,对所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进行评述,并提出可行的环境保护对策,使本项目建设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充分发挥,对环境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降至最小,同时为领导部门审查和决策、设计单位设计及环境管理提供依据。 1. 通过所在地区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监测,弄清工程所在区域大气环境、声学环境、地表水环境现状,并对上述要素进行评价,对当地的环境质量水平给出明确的结论; 2. 通过对建设项目的工程分析,掌握对环境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确定污 染源和潜在污染因素,计算污染物的排放量; 3. 分析预测该建设项目施工期和营运期与周围环境(地表水 环境 、大气环境、 声环境、社会生态环境等) 相互之间 可能产生的影响。确定影响的来源、因素、途径、方式、强度、时限和范围,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对采用的环境保护措施进行 技术、 经济和环境效益分析; 4. 对建设项目与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一致性分析,对项目的选址、规划布局、设计进行环保可行性论证;从环保角度对工程建设提出要求和建议; 5. 通过评价,明确给出建设项目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可行性结论。 1.4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 本评价工作程序主要分为三部分:( 1)现场踏勘、资料收集 ; ( 2)现场采样、监测 ; ( 3)资料收集整理及计算,评价报告书的编制。 具体的评价程序详见图 1-1 所示。 5 图 1-1 评价工作程序图 1.5 评价标准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HJ/T2.1-2011、 HJ2.2-2008、 HJ/T2.3-1993、 HJ 2.4-2009)和 XX 市环境保护局 下达 的项目污染物执行标准(雅市环函 2013167 号) ,确定本工程执行如下环境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 1.5.1 环境质量标准 ( 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6 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 GB3095-1996) 中二级标准。见表 1-1。 表 1-1 各项污染物的浓度限值 单位: mg/Nm3 污染物名称 SO2 NO2 PM10 取值时间 1 小时平均值 0.50 0.24 / 日平均值 0.15 0.12 0.15 ( 2) 噪声环境质量标准 执行 声环境质量标准 ( GB3096-2008) 中 2 类标准,标准限值见表 1-2: 表 1-2 环境噪声标准限值 等效声级 LAeq: dB( A) 类 别 昼 间 夜 间 2 60 50 ( 3)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 GB3838-2002) 中规定的类水域标准,标准限值见表 1-3: 表 1-3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值表 单位 mg/L( pH 值除外) 项目 pH (无量纲 ) BOD5 SS COD NH3-N 石油类 标准值 6 9 4 / 20 1.0 0.05 1.5.2 污染物排放标准 ( 1) 废水 执行 污水综合排放 标准 (GB8978-1996)中 三 级标准,主要水污染物允许排放浓度值见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