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斗胆棚改房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doc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报批件 ) 项目名称: 市 斗胆 棚改房 工程 建设单位 (盖章 ): 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 2014 年 2 月 国家环境保护 部 制 四 川 省 环 保 厅 印 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 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 30个 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建设地点 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 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 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场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 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它建 议。 7.预审意见 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 由负责审批本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3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市斗胆棚改房工程 建设单位 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曹刚 联 系 人 唐秀芬 通讯地址 市北二路 176 号 联系电话 08352625438 传 真 - 邮政编码 625000 建设地点 市雨城区 斗胆 立项审批部门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批准文号 雅发改投资 2012144 号 建设性质 新建 改扩建 技改 行 业类别及代码 房地产业 K70 占地面积(平方米 ) 15735.88绿化面积 (平方米 ) 5457.97 总投资 (万元) 26554.26 其中:环保投 资(万元) 79 环保投资占 总投资比例 0.3% 评价经费(万元) 预期投产日期 2016 年 工程内容及规模: 1 项目 由来 按照市 “十二五 ”发展规划的要求,拓展城镇发展新局面,坚持产业化和城镇化融合联动思路,以建设中国生态城市、新兴工业城市、川西枢纽城市、国际度假城市、民族走廊城市为目标,坚持高规格规划、大手笔建设、精致化管理,初步形成基础设 施配套、城市功能完善、产业布局合理的新型城镇化体系。 根据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0-2020年),城市远景发展用地范围以东至大兴、西至多营、北至北郊、南至南郊的可用地为限,再争取部分低山用地作为城市公共绿地,总用地约在 34平方公里以内,远景总人口在 35万人左右。整个城市形成以西城、河北、上坝组成的老城心,以青衣江为东西主轴,以陇西河、周公河为南北次轴,形如 “鲲鹏展翅 ”的 “一心、两轴 ”的组团式城市布局结构。 市斗胆棚改房工程 建设是 针对现有农民和居民居住条件差,空闲房较多,房屋破旧,建造布局不合理,零星的农 家居住用地缺乏总体规划的实际状况而规划的。 本项目区域内棚户居民区多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房屋陈旧,功能不配套,人口相对集中,存在着很大的火灾、交通等安全隐患。棚户区基础设施 4 也很不健全,环境卫生条件恶劣,居民生活质量很差。加上上世纪 90年代国有企业改制,房屋交给居民社区后,维修保障体系不健全,且居民大多为当地农民,生活水平较低,出租房屋较多,使得棚户区内居住人员成份复杂,众多的外来务工人员和流动人口都把落脚点选择在了棚户区,使得这里的社会治安管理和房产部门房屋管理十分困难。棚户区的存在,与市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发展定位极不协调,使城市人居环境大打折扣,并且也不利于发展城市经济和招商引资。加上项目改造区域内公共绿化场地狭小,道路弯弯曲曲,路面不平,雨天积水严重,排污、排水受阻,供水、供电及通讯管网布局紊乱,尚未完善配套,设施陈旧老化。 同时,伴随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 改善市政基础设施状况 , 特别是改善农村、城乡结合部的落后面貌 , 促使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和市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 , 尽快形成一个经济繁荣的良好城市格局和空间发展态势 , 城郊结合部的基础设施建设显得更加急迫。 市斗胆棚改房工程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来的。市发改委以 “雅发改投 资 2012144号文 ”对 斗胆 棚改房 工程项目 进行了立项批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以及国务院令第 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相关内容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委托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为该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我公司 接受委托后, 立即 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进行现场踏勘、资料收集等工作, 在完成环境影响因子识别的基础上,依照有关编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 表 的要求, 编制完成 了 市 斗胆 棚改房 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 表 , 上报审批 。 在项目环境影响报 告表的编制过程中,得到了市 环境监测站 以及建设单位的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深表谢意。 2 建设性质及建设地点 项目名称: 市斗胆棚改房工程 5 建设单位: 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建设性质:新建 建设地点: 市雨城区 斗胆 工程具体地理位置图及外环境关系示意图见附图 1、附图 2。 3 建设内容及规模 ( 1)建设规模 本项目投资 16455 万元, 规划用地面积 15735.88m2,建筑面积 82867.61m2,容积率 3.96, 建筑密度 27.54%, 绿化率 37.25%,机动车位 551 个( 其中地面停车位有 13 个,地下停车位有 538 个 )。本项目住宅总户数 555 户,居住总人数 2220 人(评价从环保有利出发,便于核算生活污水,按 4 人 /户计)。 ( 2)建设内容及其功能 本项目建设内容有:居民住宅用房 53834.13m2,共 555 套居住房 ; 2#楼裙楼、 3#楼 底商 (一层 及二层北侧部分 )为商业用房, 商业 建筑 面积 3239.38m2;3#楼 底商 二 层部分 为物管及社区活动用房,其中物管用房 607.33m2,社区活动用房 276.19m2; 全民健身场所,面积 340.32m2; 地下室面积 24910.58m2, 其中地下机动车库面积 22597.45m2,地下非机动车 库面积 1106.58m2,地下设备用房面积 1206.55m2;同时建设 道路、绿化、给排水等 配套设施。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项目平面布置图可知,本项目在小区内设置了 2 个预处理池,预处理池每半年清掏一次,污水停留时间为 12h。 裙楼 及底层 商业 用房 功能: 计划作为小区住宅配套的超市、小卖部等。根据 XX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灰霾污染防治的通知(川办发 201332号)制定的 XX 省灰霾污染防治实施方案,要求“城市居民住宅或者以居民居住为主的商住楼内不准新建产生油烟污染的餐饮服务经营场所”,因此不引入餐饮业。 根据 2006 年 3 月 1 日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 458号令娱乐场所管理条例中第七条第二款“居民住宅区和学校、医院、机关 6 周围不得设立娱乐场所”的规定要求,以及“文化部关于娱乐场所管理条例贯彻执行中若干问题的意见”中第二条“娱乐场所不得设立在居民住宅楼内(含商住两用楼),不得设立在居民住宅区内”的规定要求。 综上,本评价要求建设方在项目的商业用房内禁止引进娱乐场所等高噪声污染项目以及餐饮类项目。若出于其他考虑需用于第三产业和大型超市等的商业用房必须另行环评后才能进行建设。 建设单位应在小区公示栏中对商业用 房的用途进行公示 、公告,不作为餐饮、娱乐商业使用 ,并在销售合同中 对禁止引入商业类别 予以明确。 4 建设项目组成及其主要经济指标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 项目组成见表 1,主要经济指标见表 2。 表 1 项目组成表 名称 建设内容及规模 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 施工期 营运期 主体工程 居民住宅用房: 53834.13m2(共计 3 栋 ,栋号为 1# 3#。 均为 24F 高层电梯公寓 。)共 555 套。 其中 60m2户型 23 套;70m2户型 94 套; 90m2户型 160 套;105m2户型 161 套; 120m2户型 93 套;135m2户型 24 套。 施工废水, 施工机械废气, 施工扬尘, 施工机械噪声, 施工废渣, 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及垃圾, 植被破坏, 水土流失, 交通堵塞 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生活噪声等 商业用房 : 3239.38m2,位于 2#楼裙楼( 2F) 、 3#楼 底层商业 ( 一层 及二层北侧部分 ) 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生活噪声等 物管及社区活动用房 : 物管 607.33m2,社区活动用房 276.19m2, 位于 3#底层商业楼 二层。 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生活噪声等 辅助工程 停车位 机动车位 551 个 (其中地面停车位有 13 个,地下停 车位有 538 个) 汽车尾气、扬尘、噪声 环保工程 防渗 预处理池 2 个, 总容积200m3 污泥、恶臭 垃圾暂存间( 20m2),小区西侧绿化带内。 生活垃圾、恶臭 7 地下通风 地下车库设置 自然通风及机械通风系统 , 送、排风通过设置在建筑内部的风井高空排放; 废气 公用 工程 给、排水工程:包括给水管网、排水管网,消防水管道和消火栓组成的消防水系统 污水 电气工程:包括供电网,电话系统、防盗及安防系统 / 小区内道路工程 交通噪声、扬尘 绿化 面积 5457.97m2:小区整体绿化 率37.25% 正面综合效益 办公及生活设施 物管 、社区活动 用房 办公、生活垃圾及污水 围墙 / 仓储或 其 它 地下设备用房(备用发电机房、水泵房、配电室、消防水泵房),备用发电机房含柴油储存间、发电机操作间围堰等。 烟尘、噪声 表 2 建设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序号 指标名称 指标数字 单位 备注 1 规划 用地面积 15735.88 m2 23.6亩 2 总建筑面积 82867.61 m2 / 3 总套数 555 户 / 4 居住建筑面积 53834.13 m2 555套 5 商业建筑面积 4064.08 m2 裙楼 及底商 6 物管及社区活动用房建筑面积 883.52 m2 2#楼裙 、 3#底商 7 地下建筑面积 24910.58 m2 含机动车、机动车车 库及设备房 8 机动车 停车位 13 个 地面停车位 538 个 地下停车位 9 容积率 3.96 / / 10 绿化面积 5457.97 m2 / 11 绿化率 37.25 % / 5 主要原辅材料、燃料、动力及来源 本项目主要原辅材料、燃料、动力及来源见表 3。 表 3 主要原辅材料及能耗情况表 项 目 名称 消耗量 来源 主要化学性质 8 (单位) 主 (辅) 料 钢材(建设期) 4200t 当地市场 / 水泥(建设期) 2300t 当地市场 / 木材(建设期) 800m3 当地市场 / 砖(建设期) 9000 千匹 当地市场 / 河砂(建设期) 1800m3 当地市场 / 商品砼(建设期) 12000m3 当地市场 / 柴油(运营期) 100L 当地市场 能 源 煤( t/a) / / / / 电( kWh) / 100 万 kW.h 城市电网 / 气( m3/d) / 148920m3/a 城市天然气 CH4 水 量 地表水 / 105193m3/a 自来水厂 H2O 地下水 / / / / 6 投资规模及资金来源 1)投资规模 本项目投资 26554.26 万元,其中环保投资 79 万元,占总投资的 0.3%。 2)资金来源 由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报市人民政府按有关规定筹集。 7 施工进度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资料,本项目 施工期 为 2014 年 3 月 2016 年 3 月 ,建设工期为 36 个月 。 8水、电、气配套情况 ( 1)给、排水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资料,本项目施工期 和营运期 用水 来自市政 自来水管网 。营运期用水主要为生活、消防用水、 绿化及 道路浇洒用水 。 生活用水: 小区内入住居民 555 户 ,以每户 4 人估算,共计 2220 人, 用水量按人均 0.15m3/人 d 计,居民生活用水量 333m3/d; 商业用房面积3239.38m2,以 0.005m3/m2d 计,商业用房总用水量 16.2m3/d; 社区活动用房面积为 276.19m2, 以 0.005m3/m2d 计 ,社区活动用房用水量为 1.4 m3/d;物管用房内办公人员 5 人,用数量按 人均 0.05m3/人 d 计 ,用水量为 0.3m3/d; 本项目位于市雨城区,该区域 年 平均降雨量达 1800 毫米 左右,年降雨日 9 可达 230260 天 。由于该地区降水较丰富,从节约用水角度考虑,本项目绿化及道路浇洒用水量按 0.001m3/m2d 计 , 本项目绿化及道路浇洒用水量约为5.5 m3/d(全部蒸发损失)。 本项目生活用水量合计为 350.9m3/d, 项目总用水量约为 356.4m3/d。 排水:本项目生活污水排放量按生活用水量的 85%考虑,则本项目废水排放量约 298.3m3/d。 本项目区域内城市污水管网系统 已 完善, 本项目污水 管与 项目北面 康藏路既有污水干管碰管。 本项目住户产生的生活污水经防渗 预 处理池 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中的三级标准限值要求后,排入城市污水管网,再经由 市 姚桥 城市 污水 处理厂处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919-2002)一级 B 标后排入 青衣江 。 市姚桥城市 污水处理厂简介 : 处理规模 市污水处理厂位于市城市下游、青衣江畔的姚桥镇,厂区占地 38.27 亩,项目总投资 8000 万元,设计规模日处理污水 5 万 m3。采用 S3D 池预处理和BAF 曝气生物滤池相结合的二级生物处理工艺。项目配套污水截流干管全长16 公里,服 务范围包括河北片区、姚桥片区、河南片区等。废水经市污水处理厂处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918-2002)一级 B标后排入青衣江。 ( 2)电 本项目生活用电由当地供电局直接 供给 。 本项目 各栋建筑 地下负一楼 配有配电室。 ( 3)气 本项目住宅居民生活燃料主要用天然气作燃料,由城市天然气管网接入,市政统一供给,故天然气用量按 1m3/户 d 计,估算项目住宅居民天然气用量 10 为 555m3/d。 9 土地利用情况 根据市规划建设局提供的红线范围,经市国土资源局协同雨城区分局、北郊乡政府初步调查, 斗胆 安置点 棚改房地块涉及 25 亩集体土地的征收,应当安置失地农民 210 人,拆迁房屋 35750 平方米,需安置房面积 11760 平方米。项目的拆迁安置工作由 市征地拆迁安置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 负责 实施,拆迁方案严格按照雅办发 201016 号文件执行;同时建设单位承诺在区域拆迁工程完成前不进行项目施工( 见附件 ) 。项目场址 北侧隔康藏路、距本项目 37m处为 XX 省贸 易学校;东侧隔规划道路为汽车驾驶学校;其余主要分布周边既有 住户及商铺等。 本项目所在位置 交通便利, 适宜人居 。本项目为新建项目,规划用地面积 15735.88m2, 建筑 面积 82867.61m2,小区配套齐全,交通便利,适合居住。 10 项目 与区域总体规划的关系及项目选址合理性说明 规划符合性分析: 规划确定的城市性质为: 川西枢纽城市,民族服务基地,国际化生态城市。 川西枢纽城市 应对西部大开发、打造西部综合枢纽的国家和区域性政策,突出 “川西咽喉 ”特殊的交通区位,明确引领川西经济、畅通西部内陆开放贸易通道的区域职能。 区域性中心城市 突出作为全国唯一环接藏、彝、羌地区的地级市,成都平原向青藏高原、汉文化向民族文化、现代中心城市向原始生态区过度地带的特殊区位,同时应对西藏工作 的国家战略部署,突出 “入藏门户 ”特殊的政治区位、对藏服务和交流的历史渊源,明确对整个市域以及周边民族地区提供服务的中心功能,以及支持国家稳藏安康的政治使命。 国际化生态城市 应对国家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突出生态资 11 源优势和农业科教基础,明确作为长江上游、成都大都市圈核心区重要生态屏障和基底的区域责任,明确遵循、运用国际先进理念和标准,在西部人地关系紧张的 XX 盆地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区,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长的原生态山地示范城市的发展目标。 市 斗胆 棚改房 项目位于 康藏路 南面, 根据城乡规划建设和住房保障 局以“地字第 2013-036 号”出具的项目用地规划许可证,明确项目用地性质为居住用地,符合城乡规划要求。 经现场调查, 本项目北面为 康藏路 ( G318),其他三面被 3 条规划道路而围; 场址 北侧 隔康藏路、距本项目 37m 处为 XX省贸易学校; 东侧隔规划道路为 汽车驾驶学校 ; 南侧隔规划到路 其 为 1 简易停车场。 余主要分布 周边既有 住户及商铺等 。 项目周边地块规划为居住用地 、 行政办公用地 及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 ,无规划工业用地, 项目周围无大型的环境污染企业。 项目北侧隔康藏路有 1 处加油站,距本项目 28m,满足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 ( GB50156-2002)中距离要求。 据调查, 本项目所在区域 基础设施 已基本 完善, 项目营运期 产生的生活污水可经小区 预处理池收集、预处理 后, 进入 市 城市污水管网,不 会 直接排入地表水环境;固体废弃物做到了妥善 、 有效处理,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施工噪声待施工结束后,可以消除,当住户入住后,主要为生活噪声,通过小区绿化和建筑隔音后,可做到噪声不扰民。 本项目周围环境极佳,交通便利,适合 居住 , 拟建场址周围外环境对本项目无明显制约因素。市规划建设 和住房保障局 于 以 “ 选 字第 2013-036 号 ” 出具 本项目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 明确本项目 用地性质为 居住用地, 符合 城市 规划 选址 要求 。 评价认为 ,本建设项目选址 与当地规划相容 , 选址合理可行。 11 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市 斗胆 棚改房 项目 为 城市基础设施及房地产建设 项目, 根据产业结构调 12 整指导目录 (2011年本 )(修正)( 2011年 3月 2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第 9号令公布,根据 2013年 2月 1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第 21号令公布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修改 有关条款的的决定修正),本项目不属于其中的鼓励、限制和淘汰类项目。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1本 )修订解读中规定,“目录( 2011年本)维持 2005年本分类不变,仍分为鼓励类、限制类和淘汰类。不属于上述三类,但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为允许类,允许类不列入目录。” 因此,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 现行产业政策要求。 12 总图布置合理性分析 本项目根据 “ 分区合理、突出环保、溶入自然;以人为本、远近结合、和谐统一 ” 的原则,结合拟建场地的用地条件,综合考虑环保、消防、绿化、卫生等要求,对小区进行了合理规划设计。拟建项目总平面布置见附图 3。 本项目属 房地产 建设 项目,建成后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从整个平面 布局来看,整个小区 分布 规则,主要出入口临 城市规划道路 , 绿化错落分布于整个场界内,场界四周都有绿化带。车库 位于地面 ,整个项目视野开阔, 小区整体绿化率达 37.25%。 本项目商业用房均设置在临街处,为居民购物,商铺招商、营业带来方便。 根据业主单位提供 , 本项目 将设置 2 座 混凝土结构的 预处理池 , 小区生活污水经预处理池收集处理后 ,出水管就近 与 北 侧 康藏路 市政污水管网碰管,进入 姚桥 污水处理厂处理 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918-2002)中一级 B 标后排入青衣江。 项目为收集小区生活垃圾 ,在小区 内 设 1 处垃 圾暂存间 (项目场界内西侧绿化带内) , 具体位置见附图 3, 垃圾收集桶 距离最近住宅楼距离约 23m,中间间隔道路及绿化,对小区居民 及周边既有住户 影响较小, 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 13 因此,本项目不属于工业项目,本布局一定程度上有机地协 调了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建设与保护的关系。 评价认为,本项目总图布置合理可行。 13 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市 斗胆 棚改房 项目 选址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及城市环境规划的要求。项目的建设大大提高了 市 城市化水平,并有利于改善规划区的环境质量。 日益 完善 的社区配套、项目整体的中央居住区 ,改善了当地棚户 区的现状,加速了市周边地区的城市化进程, 使居民生活条件更上一层,由此带给 群众 优越感和满足感,推动了 城市 建设,对发展城市经济都将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也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宗旨。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是新建项目,经调查了解 ,项目拟建用地范围内目前主要分布棚户住宅区,房屋破旧,空闲房屋较多。 区域内房屋建造年代较早,布局不合理,配套设施陈旧,未设置专门的垃圾收集设施,部分房屋居民污水无法进入城市污水管网,存在散乱排放的现象。 项目拟建场地现有情况见下表。 表 4 本项目拟建场地现有情况一览 表 序号 项目 现状 本项目实施后 1 房屋 主要以 1F 的平房及 2F 3F 老旧楼房为主,主要为砖混和砖木结构为主,缺乏总体规划,存在乱搭乱建现象。空闲房屋较多。 本项目共修建 3 栋住宅楼,均为 24F 高层电梯公寓,共 555 套。容积率 3.96,建筑密度27.54%,绿化率 37.25%。配套 机动 车位 551个。其中 2#裙楼、 3#底层商业(一层及二层北侧部分)为商业用房(配套的超市、小卖部,不作为进餐饮、娱乐商业使用), 3#底层商业二层南侧部分作为物管及社区活动用房。 2 生活污水 棚户区北侧康藏路已有污水干管,但 拟建场地现有棚户区无集中规划的污水支管。棚户区居民生活污水无法集中收集后进入污水干管,生活污水呈散本项目配套实施雨水、污水管网,实行“雨污分流”,本项目管网与康藏路已有干管碰管。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后经预处理池预处理后,进入市政污水管网,再经由市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 14 排状态。 3 废气 目前该区域少量住户仍使用蜂窝煤作为燃料,其产生的烟尘和 so2 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同时部分家庭未安装家用油烟净化装置,油烟废气未经处理直接排放。 项目建成后, 将以天然气作为燃料, 居民厨房油烟废气经安装的家用抽油烟机处理,通过 统一预留烟道排放于户外,可做到达标排放;地下车库汽车尾气集中收集经通风竖井在建筑屋顶高空排放;备用发电机组废气经配置的消烟除尘设施处理后达标排放。 4 固废 目前该区域未设置专门的垃圾收集设施,生活垃圾主要通过家庭自行收集后存放于周边无盖垃圾桶,大风情况下,存在垃圾四处飘散的情况。 本项目设有 1 处垃圾暂存间,位于小区西侧绿化带处,生活垃圾集中收集暂存后,及时交由环卫部门清运,做到“日产日清”。 由上表可以看出,本项目实施后生活污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均得到了妥善、有效的处理。本项目实施后有明显的环境正效 益。同时本项目配套建设有物管、社区活动用房 ,小区绿化面积达 5457.97m2, 本项目建筑物在所在地块内整齐排列、建筑风格统一,建筑造型新颖,建筑造型与建筑色彩相互协调,建筑物与城市特色功能和整体规划相适应。注意空间与景观效果的统一, 打破原来的 以矮旧房屋等棚户区为主的景观 ,以自身的优良景观效应 , 增添了 区域的新 景致,小区建筑融入 市 的建设中,提升了 市 的景观形象以及 市 的城市文明形象。 15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1 地理 位置 市位于 XX 盆地西部,市境东邻成都、眉山、乐山,南接凉山彝族自治州、西连甘孜藏族自治州,北靠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地跨北纬 285110305640,东经 1015626 1032328之间。 本工程选址在市雨城区 斗胆 进行建设, 项目地理位置见附图 1。 2 地质 市域属 XX 盆地西缘山地,为盆地到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势北、西、南三面较高,中、东部低,最高点为西南缘石棉、康定、九龙三县交界的神仙梁子,主峰海拔 5793 米,最低点在草坝青衣江出境处,海拔 515.97 米。市境山脉纵横,地表崎 岖,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山地多,丘陵平坝少,多分布于河谷两侧,仅占市域面积的 6%,低山( 500 1000 米)也仅在中部雨城区和名山县一带,占市域面积的 4%。以中山( 1500 3500 米)分布最广,约占总用地的 60%以上。高山( 3500 5000 米)占全市总面积的 6%,多分布于宝兴、天全西北部和石棉西南部及芦山县北端,相对高差达 1000 2000米。境内主要山地均属邛崃山脉和大雪山脉。夹金山呈北东走向,挺立北缘,海拔 4200 米;二郎山为邛崃山脉之南延,亦呈北东走向,雄峙境西,海拔高3477 米;东南缘主要为南北向 的小相岭北段。海拔高达 3000 米左右的大相岭横贯市境中部,山岭以南是大雪山脉东南支的展布区。由于山体高大,走向近北西,大相岭不仅是大渡河、青衣江的主要分水岭,也是市域自然地理的一条重要分界线。 3 气象 水文 市域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冬少严寒,夏无酷暑,春季回暖早,气温多变,降水集中于夏季,夜雨多、风速小、少见霜雪。年均气温在 14.1 16 17.9 之间,以大相岭为界,南高北低,相差约 4 ;年日照 1000 1200 小时,南多北少,无霜期 280 300 天,北部多阴少晴,雨量充沛,北部 6 县除宝兴路低于 1000 毫米 外,其余,多在 1200 毫米 2000 毫米之间,为全川暴雨中心之一,城区达 1774.3毫米,但多以夜雨出现,夜雨量约占总雨量的 74%,素有 “雨城 ”之称。 市境主要河流为属长江流域岷江水系的大渡河和青衣江。其大小支流近百条。以大相岭为天然分水岭,北部主要为青衣江水系,南部为大渡河水系。大渡河发源于青海,经阿坝州自泸定入境,再流经石棉、汉源进入乐山,多年平均流量 1340m3/s,易暴涨暴落,洪枯流量相差达 60 多倍;青衣江源于夹金山、二郎山、大相岭等地,流经宝兴、芦山、天全和雨城区,由竹箐关注入夹江,多年平均流量 390m3/s。青衣江下游段河谷开阔、阶地宽平,多冲积平坝,有利农业生产。全市河川径流总量丰富,两江径流总量达 578 亿 m3,除去客水,年均径流总量达 182.9 亿 m3。 4 土地资源 市土地总面积 2311.7 万亩,其中耕地 197.5 万亩(旱地 116.3 万亩,占58.9%,水田 81.2 万亩,占 41.1%),土壤属红黄壤带,垂直分布明显,河谷、平坝主要为冲积土,土质肥沃;丘陵、低山区主要为冲积土及红壤带;中山区主要为黄壤、黄棕壤及棕壤分布带, 3000 米以上高山区为灰化土和高山草甸; 3500 4000 米为高山草甸土带 ; 4500 米以上为高山寒漠土带。 5 自然资源 市境相对高差在 5000 米以上,立体气候明显,植物垂直分布带完整,保存了许多古老、珍稀动植物种类,成为一座独特的宝贵基因库。全市森林面积 988.11 万亩,可利用草地 496.9 万亩。桫椤、珙桐为一级保护珍稀植物,另有二级保护的 6 种,三级 18 种。汉源花椒、石棉脐橙、天全香菇、名山贡茶均较有名。境内药用植物多达 1200 余种,林区药用动物 110 余种,占 XX 17 省的 66.3%,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兽类 8 种、鸟类 6 种。二级保护兽类 21种、鸟类 30 种、水生动物 3 种。法国生物学家戴 维 1868 年采得第一只大熊猫标本,市境大熊猫占全国大熊猫劣体总数的一半以上,有 “熊猫故乡 ”之誉。天全喇叭河是我国唯一的以保护羚牛为主的自然保护区。市境江河鱼类资源有 87 种,其中以周公河所产鲤科齐口、重口裂腹鱼最为有名,即俗称之 “雅鱼 ”。 市境有矿产资源 62 种,大型矿有磷、钙芒硝、大理石、花岗石、石棉及含钾岩石。现已开采利用矿产以建材、化工原料为主,有色金属居第二位。建材中以大理石、花岗石生产最多,总储量达 40 亿 m3 以上, “蜀白玉 ”、 “中国红 ”最为有名。全市有 6 个石棉矿点,储量居全国第二,石棉县的 “康棉 ”,纤 维长达 2.19 米,称为 “石棉之王 ”。 市水域面积 43.03 万亩,占总面积 1.88%。除去各山,多年平均径流 182.9亿 m3,水资源理论储量 1108 万千瓦,其中可开发装机总容量 901 万千瓦。全市理论蕴藏量 723.5 千瓦 /km2,为全国平均的 18.3 倍,为全省平均的 2.11倍。大渡河流域,水力资源可开发量 636 万千瓦,是国家规划的十大水电基地之一。青衣江流域水力资源可开发量 265 万千瓦,适应高、中水头的中、小型水电站 262 处。青衣江干流已建成装机 6 万千瓦的雨城电站,正在建设16 万千瓦的小关子电站。截止 1999 年 底,全区仅开发装机容量 68.5 万千瓦,占可开发量的 7.6%。 6 旅游资源 自西魏设始阳县以来,迄今已有 1400 余年的历史。市境内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有融大熊猫、金丝猴、桫椤、珙桐等珍稀动植物为一体的蜂桶寨自然保护区,有集冰川、温泉、高原、河谷旖旎风光于一身的贡嘎山南坡的田湾河风景区,有汇雪山、日出、云海、原始森林于一体的二郎山森林公园、有以茶文化为主题、藏秀雅幽静风韵的蒙山风景区,有可与长江三 18 峡和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媲美的大渡河金口大峡谷省级地质公园,有险、奇、秀、美的碧峰峡野生动物园,还有南丝绸之 路重镇荥经 “严道古城 ”、 “上里古镇 ”风情、汉高颐阙、芦山东汉石刻、石棉安顺场红军长征强渡大渡河旧址以及新发现的周公山温泉、芦山围塔大漏斗及溶洞群等风景名胜资源。市域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 处, XX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1 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90 余处。市域有、芦山、上里、安顺 4 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镇,其中,于 1995 年被批准为 XX 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1999 年初完成的 XX 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已将上述风景名胜区和主要景点列入 XX 省川西旅游环线。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 1 行政 区划及人口 历史悠久,先秦时代就已纳入中央政府管辖,两汉文化历史底蕴丰厚,近代更留下了 翼王悲剧地、红军胜利场 的壮丽诗篇。原为西康省省会, 1953年随西康撤省并入 XX,设地区, 2000 年 12 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地设市。 2012 年 11 月 6 日,川府函 2012264 号文件表示,经 国务院 批准,同意撤销名山县,设立 市 名山区 ,以原名山县的行政区域为名山区的行政区域。名山区人民政府驻蒙阳镇茶都大道 481 号。 辖雨城区、名山区、荥经、汉源、石棉、天全、芦山、宝兴六县二区。 全市人口约 153 万。 2 社会经济结构 及发展状况 2012 全市生产总值达到 398.05 亿元,增长 14%,增速分别高于全国 6.2个百分点、全省 1.4 个百分点。地方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到 30.2 亿元,增长39.56%,增速位列全省第 3 位。项目投资逆势增长。新筑通工、九晶单晶棒、剑南春铬铁深加工等重大产业项目基本建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357.2亿元,其中,民生和社会事业投资 82.9亿元、制造业投资 70 亿元、更新改造投资 54.72亿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93.8 亿元、房地产投资 30 亿元。产业发展步伐加快。 19 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 18.3%,其中,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 19.1%,增速位列全省第 3 位 ; 主营业务收入上亿元企业 75 户、上 10 亿元企业 4 户 ; “3+1”优势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的 80%以上。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 4%,粮食产量稳定在52 万吨,特色产业基地达到 171.5 万亩,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74 家。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 10.6%; 实现旅游综合收入 79.65 亿元,增长 25.4%; 入境旅游 2.65 万人次,增长 20.5%; 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31.92 亿元,增长 15.8%; 金融机构存款余额 592.6 亿元,增长 14.66%; 新增贷款 51 亿元。 3 文化、教育 两汉文化历史底蕴丰厚,近现代更留下了 “翼王头落地、红军会师处 ”的壮丽诗篇。山川秀美,生态良好,是天然氧吧,年均降雨量 1800 毫米 左右,有雨城之称,是 XX 降雨量最多的区域。素有 雅雨、雅鱼、雅女 “三绝 ”美誉。是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 2006 年的 “中国十佳魅力城市 ”,是全省乡村度假旅游和自驾车旅游的热点地区。是世界上第一只大熊猫的发现地和模式标本产地, 2006 年,以为主要核心区的 XX 大熊猫栖息地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是世界茶文化、茶栽培的发源地,是全球人工栽培茶树最早的地区。 本市高校主要有 XX 农业大学( 211 工程重点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普通中学在校生 5.37 万人,中专和职中在校生 794 人。有广播电台 1 个,电视台 2 个,综合性网站 2 个。 全市民生领域投入资金 58.94 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 65%。十项民生工程全面完成。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0049 元,增长 15.7%; 农民人均纯收入 7187 元,增长 14.6%。加强物价调控,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 3%。城镇新增就业 16124 人,城镇登记失业率 3.89%。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制度全覆盖,城镇职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 95%和 81%。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 96%。城乡医疗救助 13 万人次,救助金额 3528 万元。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城市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 20 290 元,农村 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 1500 元。 “五保 ”集中供养率达到 61%。新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 11065 套,竣工 6802 套。 4 文物保护 目前,全市拥有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 5 个,国家级和省级森林公园4 个,省级和市级风 景名胜区 8 个,国家 4A 级旅游区 2 个和 1 个 2A 级旅游区,有国家地质公园 1 个,有中国最大的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碧峰峡基地;还有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和名镇 5 个,有国家级、 省级、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07 处,各种馆藏文物近 3 万件。 根据现场调查,本工程建设用地红线范围内不涉及文物古迹、珍稀动植物等。 21 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