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相关性问题调研.docx
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相关性问题调 研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1 页 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相关性问题调研 九月下旬,市人大常委会农业与农村工作委在常委会分管主任带领下,组成调研组,对我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实地察看了荣成市的果品提质增效基地、土地流转平台和农业产业化服务中心,市的茶叶、大姜、千亩葡萄种植园生产基地,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无花果生产基地和加工企业。与部分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等专业组织负责人进行座谈,了解他们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听取了市发改委、农业局、海洋渔业局、财政局、畜牧局、供销社、贸易办、农发行、国税局、地税局等部门的情况汇报。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业产业 化发展的基本情况 我市各级政府把农业产业化发展作为建设现代农业的有力措施和有效途径,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运用现代经营理念,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优质、绿色、生态、高效等现代农业,鼓励支持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快速健康发展。全市粮食总产量达 106 万吨,花生 24 万吨,果品 88.5 万吨,水产品 213万吨。农产品出口额11 亿美元,农民人均收入突破万元。农业的产业化、品牌化、国际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相关性问题调 研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2 页 化程度不断提高。 (一)特色主导产业及其区域化布局基本形成。一是 突出特色产业。立足我市种植业资源优势,提升花生、果品的质量和数量,巩固蔬菜、中药材等传统优势产业,积极培育无花果、大姜、茶叶、草莓、蓝莓、加工型甘薯、休闲农业等新兴特色产业。花生种植面积稳定在 100 万亩以上,是国内最大的花生出口基地之一,日本的大粒花生 90%以上来自产区。水果总面积 70.7 万亩,总产量 87 万吨,其中苹果 53.6万亩,总产量 77 万吨,占全省的 12%,是农业部确定的苹果优势产业带和我省重要的水果生产基地。 2019年市政府将苹果提质、扩量、增效作为苹果产业化工程,投入 100 万元用于现代苹果栽培、郁 闭园改造等项目建设,项目区内的优质果率由 40%提高到 80%,纯收入提高了 15%。蔬菜种植面积 35 万亩,年出口蔬菜 18 万吨。西洋参等中药材基地发展到 5万亩。无花果也逐渐成为我市的标志性产业。二是做大做强海产品产业。我市海域面积 1 万平方公里,浅海(水深 15米以内)滩涂 330 万亩,近海生物 300 多种。水产养殖面积 86.8 万亩,产量 127.5 万吨,海洋捕捞 85.6 万吨,水产品年产量超过 200万吨。其中海带养殖面积 15 万亩,年产海带 40 万吨,占我省的 70%,全国的 50%,是 “中国海带之乡 ”和最大的海带加工基地。 2019年,全市实现渔业总产值 663 亿元,水产品产值 218亿元,渔民人均纯收入15020 元。渔业经济主要指标占全省总量的三分之一,连续多年居全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相关性问题调 研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3 页 国地级市首位。三是畜牧业已经形成奶业、生猪、肉鸡、裘皮四大主导产业。 2019 年全市畜牧业总收入达到 153 亿元。肉、蛋、奶总产量分别达到 12.3 万吨、 11.49 万吨和 22.19万吨,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 18%。四是农机化程度不断提高。全市农机总动力532 万千瓦,各类农用机械及配套机具 70 万台套。农业机械的广泛应用,转变了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提高了土地产出率、资源利 用率和劳动生产率,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和产业化进程。 (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实力显著增强。 2019 年市政府出台了市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奖励办法,规定政府每年投入 800 万元作为奖励资金,支持市场前景广阔、带动能力强、科技含量高的企业上档升级。龙头企业规模不断壮大、综合效益显著提高。全市已形成了以华隆食品、荣成副食品为代表的花生加工企业,以山泰食品、文泰食品为代表的蔬菜加工企业,以鲁菱果汁、青山包装为代表的果品加工企业,以好当家为代表的海产品养殖、加工、出口企业,以健悦、荣成宝竹为代表的肉 食品屠宰加工企业等等。农业部门积极帮助企业争资立项、申报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使更多的农业企业享受国家的优惠政策。目前年销售收入 500 万元以上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 302 家,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50 家,其中亿元以上的 120家, 10 亿元以上的 12 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到 136 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全省共 90 家我市 10 家,居全省第三;省级龙头企业全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相关性问题调 研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4 页 省 695 家我市 50家居全省第五位。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迅速。在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各级政府采取多种措施发展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特别是 2019 年7 月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以来,各级农业部门采取宣传发动、政策推动、典型带动等措施,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市政府制定了市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奖励办法,自 2019 年起,市政府每年投入 400 万元奖励资金,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渔业、畜牧业、农机、供销、贸易等部门积极指导发展合作社。荣成民兴生猪合作社、人和果蔬合作社、汇通果品合作社等一批运作规范、带动力强的合作社应运而生。荣成花山果蔬合作社被确定为省级示范合作社。已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 1255多家,辐射带动了 15万农户。 (四)农产品质量安全、 品牌打造和农产品出口相互促进。市政府以推行国际标准,打造品牌,促进富民强市为目标, 2019 年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按出口标准规范农产品生产、加工和流通,打造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城市。相关部门抓住农业产前、产中、产后三个关键环节,设立了农业投入品管理、生产基地管理和市场流通管理三道防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显著提高,综合考评连续三年全省第一。农民日报开设 “质量监管看 ”专栏,分 5期连续报道我市 “打造农产品质量安全最放心城市 ”的工作经验。随着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相关性问题调 研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5 页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深入推进,赢得了国内外越来越 多的关注和信赖。今年前三季度农产品出口 10亿美元,同比增长 28.5%。荣成市、市、市成为首批 “省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 ”,市被确定为全国无公害农产品标志推广与监管示范县,市被省政府授予 “省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市 ”,被国家质检总局评为 “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典型示范区 ”,被商务部评为首批 “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 ”。在农产品出口推动下,品牌建设有了新突破,全市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总数达到 995 个。 “大花生 ”、 “苹果 ”、“野生刺参 ”、 “无花果 ”“大姜 ”等注册了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好当家、等规模以上企业获得省著名商标 25 个,省名牌产品 35个,中国名牌产品 3 个(中鲁果汁、荣成和好当家的冷淡调理水产品)。 (五)注重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拓展农产品销售网络。全市已发展生鲜连锁超市 1257处、连锁专卖店 507 处,覆盖全市所有社区和乡镇。实施了 “超市 +合作社 +基地 ”等 “农超对接 ”工程,现已有 150个合作社参与了 “农超对接 ”销售网络。家家悦、华隆食品公司成为全国、全省 “农超对接 ”试点企业。 2019 年,商务部在我市召开了 “农超对接 ”现场会,向全国推广我市的经验。启动了市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搬迁 扩建工程,建设改造了荣成广源、金谷园等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改造升级了市区水产品市场、贸易城中心市场等农贸市场,农产品集散和辐射能力进一步增强。各级政府还借助展会平台拓展销售渠道。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相关性问题调 研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6 页 2019 年以来,组织了 100 多家农业企业先后赴香港、北京、深圳、长春、武汉、青岛等地参加了 14 个大型农展会。今年 9月好当家、宇王等有代表性的农业龙头企业参加了我省在烟台举行的蓝色经济区海洋食品博览会。 农业产业化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但是现阶段我市的农业经济还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渡时期,农业产业化还面临许 多困难和制约因素。一是一线农民年龄偏大知识水平偏低,现代科技接受能力较弱。二是受传统观念和我市耕地较少等因素影响,耕地流转阻力较大。三是利益机制不完善,龙头企业、合作社与农户之间形不成利益共同体。四是服务、流通体系建设有待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规模较小,流通链条过长,市场效率较低。冷链体系发展滞后。农产品冷链保鲜是农产品流通的重要环节,发达国家的肉禽冷链流通率已经达到 100%,蔬菜、水果冷链流通率达到 95%以上,而我市肉禽冷链流通率不足 40%,蔬菜水果不足 20%。由于市场流通体系不完善,农产品阶段性和季节性的 “卖难 ”问题比较突出,农民增产不增收的问题时有发生。这些因素不同程度的制约和影响农业产业化进程。 二、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几点建议 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相关性问题调 研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7 页 (一 )认真落实十二五农业产业化发展目标。不断完善主导产业、特色产业的规划布局和配套政策,增强规划的针对性和政策的实效性。根据我市资源优势和农业发展现状,改善农业基础条件,挖掘增产潜力,全面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要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培育优势产业带,建设和扩大专业化产业园区,引导优势、特色农产品向优势园区集中。做大做强花生、苹果支柱产业,扶持大姜、无花果、西洋参等 农产品生产。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海洋综合管理加快现代渔业发展的意见,打造高端水产养殖业、现代海洋捕捞业和精深水产品加工业,保持渔业强势地位。壮大和发展畜牧业、休闲观光农业等特色产业。 (二 )优化发展环境,为农业产业化提供全方位服务。一是完善和规范土地流转平台,促进土地合理流转。土地流转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础。农业产业化客观上要求实行区域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只有具备一定的土地规模才能更好的实现专业化、机械化和企业化,才能增强农业产业的辐射力、带动力和市场竞争力。要根据我市土地承包分散,流通阻力大的 实际,在目前土地流转平台的基础上,按照依法、自愿、有偿以及公平、公开的市场运作规则,把有限的土地经过市场运作集中起来,进行规模经营,同时还要有效地保护土地承包人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解决其合理收益和就 “地 ”就业问题,为土地流转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二是营造适合我市季节特点的农产品物流环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相关性问题调 研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8 页 境。鼓励发展物流中心,支持连锁经营企业建立和完善鲜活农产品配送中心,加大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降低物流损耗和流通风险,促进错季供应,为农业产业化提供流通服务。三是培育适应产业化发展的新型农民。继续做好人才引进、技术引进和 农民培训工作,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自建研发机构,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新产品、新技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四是进一步加大投入。通过政策和资金扶持,形成以农村、农民和企业投入为主体的农业投入机制,鼓励工业、商业、运输业等各行各业投入农业产业化建设,形成 “以工补农、以工带农 ”的发展格局。 (三)继续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的基本特征首先是市场化,企业是市场的主体,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要注重提高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优化企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使之 成长为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大 “龙头 ”。对于与农户联系广泛、潜力大、成长性好、覆盖面宽的中小龙头企业,要予以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使之成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大力推广 “公司 +基地 +农户 ”、 “公司 +合作社 +农户 ”等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鼓励农民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以土地、山林或资金入股等形式,与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利益联合体,实现 “农 ”“企 ”双赢。 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相关性问题调 研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9 页 (四 )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健全内部运行机制。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有效载体,是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不可或缺的组织形式。各级政府要认真贯彻落 实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积极支持鼓励各行各业的农民自愿成立专业合作组织,并在人才、技术、项目、资金、税收等方面予以大力扶持,提高其管理水平、服务水平和市场竞争的能力。农业专业合作组织运行机制的核心问题是利益分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宗旨是谋求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政府部门要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指导、监督和管理,切实维护合作社成员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