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登陆艇码头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pdf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名称: 舟山港外钓油品应急储运项目登陆艇码头工程建设单位: 舟山港外钓油品应急储运有限公司编制日期 2013年11月浙江省海洋生态环境科学研究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目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 舟山港外钓油品应急储运项目登陆艇码头工程建设单位 舟山港外钓油品应急储运有限公司法人代表 毛铁年 联系人 赵程通讯地址 舟山市定海区卫海路108号(明政大厦)二楼联系电话 13362806600 传真 2063078 邮政编码 316000建设地点 舟山市定海区岑港镇外钓岛立项审批部门 / 批准文号 /建设性质 新建改扩建技建 行业类别及代码 F543占地面积(平方米) / 绿化面积(平方米) /总投资(万元) 616 其中:环保投资(万元) 6.8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1.1%评价经费(万元) 2.2 预期投产日期工程内容及规模1、项目由来外钓岛属于悬水岛屿,与舟山本岛之间没有陆路运输通道,根据舟山地区消防部门意见,外钓岛油品储运基地需建设二个登陆点,目前光汇石油公司在外钓岛东南角已建成车客渡码头一座;要求舟山港外钓油品应急储运有限公司在项目选址地附近建设登陆艇码头作为应急集散通道。本项目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建设的。(详见附件一本项目服务联系单)。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以及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项目建设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受舟山港外钓油品应急储运有限公司的委托,我所承担了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在征求当地环保部门意见、实地踏勘、基础资料收集、类比调查的基础上,编制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22、建设内容及规模拟建登陆艇码头位于外钓岛东北部,码头按船舶顶靠设计,最大可靠泊满载排水量为 1550t 的客滚船。码头正面靠泊段长18.2m,码头总长103.4m,充分利用已建工作船码头靠泊条件以及天然水深,未占用深水岸线。本项目码头作为外钓岛海上应急通道之一,主要用于应急情况下消防车进岛和岛上人员的疏散。3、项目平面布置与相邻工程关系登陆艇码头位于护岸工程东北侧,工作船码头北侧,西北侧为护岸工程直立式挡土墙结构,东南侧紧邻为已建岸壁式工作船码头。(详见附图)码头斜坡道布置在护岸工程桩号K0+867K0+955之间,紧贴护岸边线布置。坡道标高0.003.00m长27m,宽18.2m,满足登陆艇在不同水位顶靠船宽要求;标高3.0m处为转弯平台,外侧直线段长16.7m;3.05.5m长26.55m,宽10.218.2m;标高5.5m平台段长33.14m,与陆域消防通道相连。泊位长度码头长度Lb=70.272.2m。在建工作船码头长度72.75m,满足本工程设计船型靠泊要求。登陆艇码头正面靠泊段长18.2m,满足船宽14.5m以及两侧系缆设施布置要求。码头面高程本工程码头按斜坡式码头设计,坡道前沿顶标高取0.00m,满足登陆艇全天候冲滩要求;斜坡道坡道取1:9,满足消防车通行要求。斜坡道宽约18.2m,按1:9坡度抬高至3.0m处设平台,而后以10坡度抬高至5.5m处与陆域消防通道相平接。4、水工工艺设计船型 表1设计船型尺度表船舶等级DWT(t) 设计船型尺度 (m) 备 注总长(L) 型宽(B) 型深(H) 满载吃水(T)客滚船 62.2 14.5 4.5 3.2 舟渡 17登陆艇 30 5.6 3.2 1.7 067WJ-H码头主工程量3表2 登陆艇码头主要工程量表直立式挡墙段 1 挖泥 方 352.002 水下凿石 方 87.003 挡墙基础,C40 方 160.004 现浇砼面层(厚度 25cm),C40 方 32.005 现浇砼胸墙及护栏,C40 方 36.006 灌砌块石挡墙基础,C30 方 1937 回填开山石 0500kg 方 486.008碎石垫层 方 25.009 稳定碎石基层,压实厚度15cm 平方 126.0010 栏杆制作安装(钢管式) t 0.2311 植筋D=20,L=800 根 161.00高桩梁板段 1 预制砼实心平板(10方内/块,)C40 方 202.002 水上现浇砼,护轮坎,C40 方 7.003 系船柱(系船能力250KN) 根 2.004 现浇砼护栏,C40 方 17.005水上现浇砼横梁,C40 方 461.006 水上现浇砼,码头面层,C40 方 140.007 水上现浇砼,弯曲段面板,C40 方 93.008 栏杆制作安装(钢管式) t 0.389 橡胶支座 dm3 30.0010 橡胶护舷,DA400H,L=1000mm 套 5.0011 水上灌注桩砼, 方 296.005、水工建筑物结构形式标高0.00m5.50m范围采用架空斜坡道,结构型式采用高桩梁板式结构,排架间距8.0m,共布置10榀排架。桩基采用直径1200mm直桩嵌岩桩,嵌岩直径1100mm,要求嵌入中风化层不小于3m。上部结构为现浇横梁和叠合面板。标高 3.00m处设置直立式钢筋混凝土挡土墙,挡土墙与排架之间采用面板相连。近护岸标高5.50m平台处采用直立式挡土墙结构,岩面凿平后植入锚筋,浇注混凝土底板基础,上部采用灌砌块石及砼面板、砼胸墙形成挡土墙,其后回填开山石。坡4道面层采用250mm砼面层,150mm水稳层,其下铺设厚200mm厚碎石垫层。用高桩梁板式结构与直立式挡土墙结构之间布置简支跨衔接。坡道前沿(标高0.00m)竖向布置400H拱型橡胶护舷,长1m,间距4m,坡道两侧布置固定缆绳用的系船柱。6、施工工期本项目施工依托舟山港外钓油品应急储运有限公司油库项目护岸工程实施,整个护岸工程施工期约12个月。本工程施工期为3个月。7、投资规模本项目总投资估算为616万元,资金来源为企业自筹。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是新建项目,没有与项目直接有关的原有污染。5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地质、气象、水文)1、地理位置外钓岛隶属舟山市定海区岑港镇,陆域面积 0.99 平方公里,海岸线长 4.54公里,最高点海拔 105.27 米。地貌以低丘为主,岛呈南北走向,长 1.55 公里,岛南部较高,最高点海拔 105.27 米,西北部有大片海滩,部分已于 1977 年围建为盐场。工作船码头工程位于外钓岛东北侧,处于多岛屿怀抱的海域,西有册子岛、金塘岛,西南至东南有穿山半岛,北有富翅岛、里钓等岛屿,东为舟山本岛,距离舟山市定海区约 18km,西南距宁波北仑港约 17km,距离上海港约 128km,地理坐标 3003N;12158E。2、地形地貌拟建工程位于浙江舟山定海外钓山东、西及北侧海域,对面为册子岛馒头山,拟建区域泥面标高变化很大,总体而言,西侧泥面较浅,标高在-3.2-14.4m 之间,北侧和东侧泥面较深,且离后方岸坡较近,坡度较陡。勘探区具有典型的海岛地貌特征。基岩为侏罗纪晚期火山岩与火山碎屑岩(J3),块状结构,岩性坚硬,层理发育,存在高角度节理裂隙,表部发育有厚度很大的风化带,强风化带在勘察区域不很发育,一般呈碎块石混粗砾砂状,局部为碎块石。上部第四纪覆盖层厚度变化大,从基岩直接裸露海底到覆盖层厚度大于 60m,总体规律为:外钓山西侧覆盖层厚度大,而在东侧及东北侧覆盖层厚度较薄。3、地质-1 层素填土:杂色,主要由块石、碎石、砾石及少量粘性土组成,颗粒级配稍好,均匀性差,结构松散,近期人工堆积形成。该层主要分布在老海堤处。-2 层粉质粘土:黄褐色,可塑软塑,含铁锰质氧化物及腐植物,切面稍有光泽,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摇振反应无,土质不均,中偏高压缩性。该层主要在陆域范围分布。-1 层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流塑,具层理状,层间夹有粉砂,含少量贝壳碎片,切面稍有光泽,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摇振反应无,土质不均,高压缩性。局部夹软塑状粉质粘土。该层普遍分布。-2 层粘土:灰色,软塑,夹粉土粉砂团块,含少量腐植物,切面有光泽,韧性高,6干强度高,摇振反应无,土质不均,高压缩性。局部为粉质粘土。该层主要分布于场地西侧。-1 层粉质粘土:黄褐色杂灰蓝色,可塑,含铁锰质氧化物,局部含砂颗粒,切面有光泽,韧性中等高,干强度中等高,摇振反应无,土质不均,中压缩性。局部为粘土。该层主要分布于场地西侧。-2 层粉质粘土:灰色,软塑,局部可塑,含少量腐植物,切面有光泽,韧性中等高,干强度中等高,摇振反应无,土质不均,中偏高压缩性。局部为粘土。该层局部分布。-3 层含粘性土砾砂:黄褐色,磨圆度较好,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等,颗粒级配稍好,混少量卵石,最大粒径约 40mm,粘性土含量约 15%,中密,湿,土质不均。该层仅在 ZK4、ZK5、ZK41 号孔揭露。-4 层粘土:灰蓝色杂黄褐色,可塑,含铁锰质氧化物,局部含砂颗粒,切面有光泽,韧性高,干强度高,摇振反应无,土质不均,中压缩性。局部为粉质粘土。该层局部分布。-1 层含砾砂粉质粘土:黄褐色,可塑,含约 530%不等粗砾砂颗粒及少量卵石,切面稍有光泽,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摇振反应无,土质不均,中压缩性。局部以含粘性土砾砂为主。该层局部分布。-2 层含粘性土砾砂:褐黄色,磨圆度较好,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等,颗粒级配稍好,混少量卵石,最大粒径约 70mm,粘性土含量约 10%,中密密实,湿,土质不均。该层局部分布。-1 层全风化熔结凝灰岩:黄褐色,原岩结构基本已破坏,仅局部残存,岩芯多呈砂土状,手捏易散。该层仅在 ZK16、ZK17 号孔揭露。-2 层强风化熔结凝灰岩:灰黄色,晶屑玻屑熔结凝灰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等,节理裂隙发育,岩芯多呈碎块状,锤击易碎,总体属软质岩,岩体较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属级。该层普遍分布。-3 层中风化熔结凝灰岩:黄灰、青灰等色,晶屑玻屑熔结凝灰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等,节理裂隙较发育,岩芯多呈柱状,锤击声脆不易碎,RQD 约为 70%,总体属硬质岩,岩体较完整,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属级。该层全址分布,未揭穿,最大揭露厚度为 2.90m。74、地震根据 1:400 万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场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0.10g,为 7 度区域。5、气象条件舟山港外钓岛属于亚热带南缘海洋型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春季降水丰富,且历时长;初夏因冷热高压对,造成连绵不断的梅雨天气;盛夏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控制,盛行东南风;秋季为过渡时期,天气干燥,冷暖变化大;冬季受副极地或极地大陆气团控制,盛行西北风,以晴冷干燥天气为主。气温多年平均气温 16.1年平均最高气温 17.1年平均最低气温 15.7最热月出现在8月,最冷月出现在1月。降水多年平均降水量 1186.7mm年最大年降水量 1976.5mm年最小降水量 604.0mm日最大降水量 667.0mm雾况年平均雾日35.5天,最多年份为50天(1967年),最少年份为20天(1966年),各月平均雾日介于0.1-8.5天之间。风况季风特征明显,冬季偏南风,常风向为NNW(频率为33%)和偏SE(频率为25%)。年平均风度 5.2m/s年最大风速 24m/s各月平均风速 4.3-5.7m/s相对湿度多年平均相对湿度79%。夏季潮湿,冬季干燥,最热月平均相对湿度84%,最冷月平均相对湿度71%。86、水文条件1 潮位基准面潮位基准面为85国家高程基准。2 潮汐特性海区潮汐不等现象也较为明显,有高潮不等、低潮不等和涨落潮历时不等现象,因此,海区潮汐性质属于不正规浅海半日潮。实测平均涨潮历时5h57min,平均落潮历时6h28min。3 潮汐特征值定海、外钓岛两站实测潮汐特征值统计如表3。表3 定海、外钓岛两站实测潮汐特征值统计表潮流本海域属半日潮流型。一般落潮流速不于涨潮流速,涨潮历时短于落潮历时,拟建港区水域流速较大,实测最大流速约4kn,出现在中层;在拟建港区水域有一回转流存在。波浪港域内波浪以风浪为主,多为小风区产生的风浪,野鸭山站年平均波高和周期为0.2m和2.3s;实测最大 H1/10波高为2.1m,周期为5.3s。波高1.7m和2.1m发生于8615号台风影响港域的期间。本海域波型为混合浪型,最多风浪和风向分布一致,除3、4两月为NE向和5、6两月SE向之外,其余各月均为NNW向,涌浪向分布趋势是冬季多偏西向,夏季多偏南向。常浪向为WSSW向,频率为53.9%。强浪风为WNNW向。9泥沙在本拟建工程水域3个水文测验点进行了大、中、小潮三个航次,每航次连续26小时的观测,同时采集了落憩、涨急、涨憩、落急等四个时刻的水样用于悬沙粒度分析。1)实测含沙量特征测区水域平均含沙量为0.259kg/m3 ,其中L1站为0.257kg/m3、 L2站为0.271kg/m3、 L3站为0.242kg/m3、测验时段,涨、落潮平均含沙量分别为0.266kg/m3和0.269kg/m3。测区落潮含沙量一般高于涨潮,大潮期间均表现为落潮含沙量高于涨潮,中、小潮涨潮含沙量高于落潮的特性。实测含沙量统计见表4。表4 各潮汛实测含沙量统计(单位:kg/m3)2)泥沙粒度分析本水域实测悬浮体的主要粒级为0.0320.004mm,大、中、小潮悬浮体核心粒级为0.0160.008mm。大潮悬浮体中,细砂平均含量占0.25%,粉砂占87.42%,粘土占12.33%;中潮悬浮体中,细砂平均含量占0.31%,粉砂占88.11%,粘土占11.58%;而小潮悬浮体中,细砂平均含量占0.25%,粉砂占88.45%,粘土占11.30%。无论大、中、小潮期间粉砂是悬浮体主体,其次是粘土,细砂含量很少,悬浮体类型均属粘土质粉砂,且大、中、小潮悬浮体中砂、粉砂、粘土、平均含量差异很小。10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1 定海区2012全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7.2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1.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26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61.0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75.9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0.7%、13.8%和9.4%。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3.0:46.3:50.7。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91461元,比上年增长10.3%。全年全区实现海洋经济总产出626.1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6.3%;实现海洋经济增加值190.1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5.0%。海洋经济增加值占全区GDP的比重为54.7%,比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全年全区实现共享区域财政总收入46.56亿元,比上年下降5.6%,实现共享区域地方财政收入25.61亿元,比上年增长4.2%;实现区本级财政总收入19.89亿元,比上年下降2.2%;实现区本级地方财政收入11.51亿元,比上年增长10.4%。在区本级地方财政收入中,增值税、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分别为1.47亿元、3.34亿元和1.10亿元,分别比上年下降4.3%、4.1%和1.3%;个人所得税为0.59亿元,增长3.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为25.97亿元,比上年增长8.5%。其中,教育支出4.30亿元,增长13.5%;农林水事务支出4.53亿元,增长19.1%;医疗卫生支出1.72亿元,增长19.0%;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51亿元,增长25.5%;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0.39亿元,增长23.4%。全年全区新增城镇就业人员410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22%,比上年下降0.41个百分点。年末农渔村从业人员17.1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02万人。其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2.99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21万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分别为8.45万人和5.74万人,分别比上年末增加0.13万人和0.10万人。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为82.6%,比上年末提高1.2个百分点。岑港镇定海区岑港镇地处舟山本岛西部,是舟山最具经济活力的乡镇之一。全镇区域面积为50.6平方千米,下辖桥头、司前、涨次、烟墩、坞坵、马目6个社区,总人口约1.55万人,外来人口3600人。2012年,全镇共实现社会总产值92.7亿元,同比增长20.39,其中工业产值38亿元,同比增长17;服务业产值50亿元,同比增长7.7;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86亿元,其中工业性投入6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1.38亿元,同比增长22.1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6486元,同比增长10.87%。比上年增长10.6%。11岑港镇历史悠久、自然资源丰富,有省级海洋自然保护区五峙山鸟岛;素以港口而闻名,水深、港阔、浪小、岸稳,港口资源丰富,岑港渔港是著名的避风内港。岑港镇交通发达,是舟山连接大陆的交通枢纽和桥头堡,环岛公路贯穿本镇境内,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岑港镇工业经济近年来取得了“超常规”的高速发展,正以舟山本岛西部工业重镇的姿态精心描绘“十一五”蓝图,建有海洋化工区和港口工业区,园区依港而建,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捷;可开发的土地约为3000亩。目前,全镇有企业109家,其中产值上亿的企业5家,上1000万元的企业44余家,形成了以海洋化工、机械制造、船舶修造、港口物流为主的工业经济格局。岑港镇农业经济已基本完成产业结构调整,以水果种植、滩涂养殖、禽畜饲养、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为主。烟墩大涂面牧业小区是舟山市最大的肉猪、奶牛饲养基地;“岑港伊甸园”休闲农庄发展势头良好;桥头社区打造的“绿色生态经济果林”美景如画;“马目泥螺”获舟山市著名商标。近年来,岑港镇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加快集镇建设和小康社区建设步伐。一场以“经济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环境优美、社会和谐、体制创新”为主要内容的小康社区建设硬仗已在全镇打响。拟建项目周围无学校和文物保护单位。12环境质量现状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水质、声环境等)一、空气环境质量现状定海区2012年度大气环境质量常规监测结果表明,定海区空气质量现状良好,SO2、NO2二项污染指标年平均浓度能够达到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要求,PM10有效数据不满足年均值统计要求(至少324个),故不参与现状评价,具体监测结果见下表。表5 2012年定海区环境空气现状监测资料统计结果项目 日平均值范围 年平均值 质量等级SO2(mg/m3) 0.0030.052 0.011 一级NO2(mg/m3) 0.0050.072 0.023 一级PM10(mg/m3) 0.0070.197 不满足统计要求 /二、海域水质现状本项目海域水质现状数据引用2011年5月宁波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对项目海域部分监测结果;具体详见下表。 表6水质监测结果从引用的PH、SS、COD、DO、石油类、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等七个水质指标看,除了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两个指标超标外,其他均符合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三、海洋生态环境现状站位 项目 PH 悬浮物(mg/L) 化学需氧量(mg/L) 溶解氧(mg/L) 石油类(mg/L) 无机氮(mg/L) 活性磷酸盐(mg/L)S1 最小值 7.92 224 1.12 6.51 - 0.371 0.028最大值 8.04 1067 2.21 7.70 0.035 0.586 0.055超标率% 0 0 0 0 0 50 25S2 最小值 7.94 387 1.68 6.39 0.035 0.39 0.025最大值 8.06 830 2.84 7.65 0.057 0.576 0.048超标率% 0 0 0 0 0 37.5 12.5S3 最小值 7.91 224 1.40 6.39 0.027 0.356 0.034最大值 8.08 1082 2.95 7.58 0.044 0.618 0.057超标率% 0 0 0 0 0 50 37.5S4 最小值 7.97 214 0.98 6.42 0.032 0.379 0.026最大值 8.11 1068 2.57 7.64 0.076 0.594 0.072超标率% 0 0 0 0 0 50 5013项目海域生态现状资料引用2011年5月宁波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对项目海域监测结果;1 浮游植物A种类组成调查海域共出现浮游植物37种,隶属3门19属,其中硅藻门14属34种,占74%,甲占门4属4种,占21%;蓝藻门1属1种,占5%。浮游植物种类组成以沿岸低盐广温广布种为主,主要种类有虹彩圆筛藻、琼氏圆筛藻、旋链角毛藻、洛氏角毛藻、双突角毛藻、尖刺拟菱形藻等。B个体密度和多样性指数调查海域网样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在1.42104cells/m31.36105cells/m3,生物多样性指数的变化范围为1.202.57,平均为2.01;均匀度指数范围为0.480.85,平均为0.72,分布不均匀;丰富度指数变化范围为0.741.62,平均为1.19。C优势种优势种为琼氏圆筛藻、洛氏角毛藻、辐射圆筛藻、中华盒形藻,平均细胞丰度分别为8.15103个/m3、2.90103个/m3、3.65103个/m3、4.80104个/m3。浮游动物A种类组成项目海域浮游动物组成以桡足类为主,鉴定浮游动物18种。浮游动物主要由沿岸低盐群落组成,主要种类有针刺拟哲水蚤、背针胸刺水蚤、太平洋纺锤水蚤等,出现频率都为100%。B个体密度和多样性指数评价结果项目附近海域浮游动物个体密度分布范围为55ind/m3435ind/m3,平均栖息密度185ind/m3。优势种有针刺拟哲水蚤、背针胸刺水蚤、太平洋纺锤水蚤等,出现频率都为100%,平均个体密度为55ind/m3、35ind/m3和30ind/m3。调查海域浮游动物种类多样性指数H在1.411.81之间,总平均值为1.58;丰富度指数范围为1.602.80,均值为2.20,丰富度尚可;均匀度指数范围0.580.85,均值为0.72,均匀度一般。底栖生物A种类组成调查海域仅出现底栖生物10种,其中多毛类4种,占44.4%,软体动物3种,占33.3%,14甲壳动物2种,占22.2%。B生物量和栖息密度底栖生物的平均生物量及栖息密度均较低,平均生物量为0.95g/m2,平均栖息密度为38个/m2,最大值为95ind/ m2,最小值为20ind/m2。潮间带生物A种类组成本次调查共设置5个断面,共鉴定出种类32种,其中多毛类6种,甲壳类12种,软体动物11种,藻类和鱼类各1种,分别占总种数的18.7%、37.5.4%、34.3%、3.1%和3.1%。甲壳类和软体动物是调查海区潮间带生物的主要类群。B栖息密度,生物量和多样性指数栖息密度与生物量数据按计数框采样结果统计,潮间带生物量变幅为18.3132.0g/m2,栖息密度变幅为个36332ind/m2。调查海域潮间带生物平均生物量为56.8g/m2,平均栖息密度为124ind/m2。潮间带生物多样性指数为1.212.35,平均为1.89,生物多样性较小;丰富度指数1.302.28,均值为1.74,丰富度尚可;均匀度指数范围0.470.7,均值为0.55,均匀度尚可。四、声环境质量现状声环境质量现状引用舟山港外钓油品应急储运有限公司油库项目护岸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声环境现状篇;噪声监测具体监测结果见下表。表7噪音现状监测结果根据噪声现状监测结果可知,项目拟建场地声环境质量现状昼间能够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1类标准要求,但夜间均超标。15需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项目所在地附近未发现名胜古迹及文物遗址,也无重要的人文和重要的旅游资源。根据浙江省环境保护局(2005年4月)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要点(修订版)中关于环境保护目标的相关释义,目前外钓岛上常驻居民已全部搬迁,岛上无陆域环境保护目标,项目选址地施工期主要水工建筑保护对象见下表。序号 环境敏感对象名称 方位 距离 敏感性描述1 中石化册子外钓输油管道 西北 距离护岸50m;距离本项目430m 中石化输油管道;已与中石化公司做好协调工作2 中石化定海外钓输油管道 东 240m 中石化输油管道16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一、环境空气根据舟政发199785号舟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舟山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方案的批复,项目建设区域环境空气为二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空气环境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有关标准值详见下表:表8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污染物名称 取值时间 浓度限值(g/Nm3)二级标准SO2 年均 60日均 150一小时平均 500NO2 年均 40日均 80一小时平均 200PM10 年均 200日均 300二、声环境根据定海区环保局关于舟山港外钓油品应急储运有限公司油库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出具的标准确认函,项目建设区域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3类标准,具体见下表。表9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单位:LAeqdB(A))类别 适用区域 昼间 夜间3 工业生产、仓储物流为主要功能,需要工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 65 55三、海水水质执行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第四类,具体指标见下表。表10 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第四类标准限值评价项目 参数值 单位PH 6.8-8.8 DO >3 mg/LSS 人为增加的量150石油类 0.50COD 5无机氮 0.50活性磷酸盐 0.04517污染物排放标准1、废水排放生活废水排放标准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二级标准。表11 污水综合排放二级标准(单位:除PH外mg/L)标准 pH SS COD BOD5 石油类 氨氮二级 69 150 150 30 10 252、废气排放标准扬尘排放执行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二级排放标准中无组织排放周界外最高浓度限制1.0mg/m33、噪声排放标准施工期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具体见下表。 表12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昼间 夜间70 554、固废排放标准一般固废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5、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船舶机舱含油废水的排放按照交通部沿海海域船舶排污设备铅封管理规定(交海发2007165号)的规定执行。船舶其他污染物执行GB3552-83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具体指标见下表。18污染物排放标准 表13 GB3552-83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污染物种类 排放区域 排放浓度(mg/L)或规定船舶生活污水 距最近陆地4海里 BOD5不大于50;SS不大于150距最近陆地412海里 无明显悬浮固体船舶垃圾 塑料制品禁止投入海域;漂浮物距最近陆地25海里以内禁止投弃入海;食品废弃物及其它垃圾未经粉碎禁止在距最近陆地12海里内投弃入海。总量控制指标 项目建成后无生产生活废水,因此无总量控制要求19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建设期:护岸施工工艺如下:图一护岸施工工艺图码头项目施工工艺如下:施工准备基桩施工抛石填筑预制构件安装纵梁、面板现浇面层 护舷、系船柱卸荷板安装。本项目码头结合护岸工程一并施工,整个护岸施工期为12个月,本项目码头施工期为3个月。20表14 项目施工机械表备注:以上施工机械包括护岸工程本项目主要产污环节如下:施工工员产生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作业船舶产生机舱含油污水,各类施工机械噪声。1、废水项目建设期产生的废水主要包括施工废水与生活污水等。本项目建设期共3个月,不同阶段施工人数不同,日均施工人员约30人,用水量按100L/人d,排水率以80%计,则建设期生活污水量为2.4t/d。表15 施工期废水污染源及污染物序号 产生原因 产生地点 污染物名称及源强(mg/L)1 施工机械冲洗 机械清洁场所 SS、石油类2 备料废水 备料场地 SS3 施工人员 生活区(生活污水) SS:200、COD:400、BOD5:2002、废气施工期大气污染主要来自建筑材料(水泥、沙子、石子等)的现场搬运及堆放扬尘;运输车辆造成的道路扬尘;工程机械、车辆所排废气(含CO、HC、NOX、SO2等污染物),这些都属于无组织排放,且与天气、温度、风速、施工队文明作业程度和管理水平等因素有关,其排放量难以定量估算。3、噪声21项目建设期的噪声主要来自于各种施工机械和车辆运输产生的作业噪声,以及材料运输车的作业噪声,其强度与施工机械功率、工作状态等因素都有关,本工程在施工时常用的施工设备及各种设备产生的机械设备噪声声压级见下表。表16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的噪声声压级序号 施工机械 测量声压级(dB) 测量距离(m)1 自卸汽车 86 7.52 搅拌机 80 153 空压机 85 154 挖掘机 84 54、固体废弃物本项目建设期固体废物主要为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生活垃圾。本项目施工人员日均30人,生活垃圾以1kg/人d计算,则总共产生30kg/d。施工期约为3个月,则大约总共产生生活垃圾0.9t。5、海域生态环境标高0.00m5.50m范围采用架空斜坡道,结构型式采用高桩梁板式结构,排架间距8.0m,共布置10榀排架。桩基采用直径1200mm直桩嵌岩桩,根据码头断、剖面图判断共计40根嵌岩桩。本项目码头直接影响面积为桩基占海区,总计直接占海面积约为45.2m2(根据工程区域的水深地形图分析,其中潮间带面积28m2,潮下带面积17.2m2);间接影响面积约为843.3m2(其中潮间带面积472.2m2,潮下带面积371.1m2)。工程区域潮间带平均生物量为56.8g/m2,底栖生物平均生物量为0.95g/m2。因此本项目施工直接造成生物损失量为1.6kg,间接造成生物损失量为27.2kg。22营运期:一、营运期主要污染源分析本项目码头建成后本工程仅满足在应急情况下用登陆艇或客滚船运载消防车上岛的使用要求,通航密度极低,船型小。因此码头营运期污染源主要为船舶含油废水、船舶废气、船舶噪声。本项目不专门配备码头管理人员,由舟山港外钓油品应急储运有限公司内部调剂。1、船舶含油废水本项目码头只在应急情况下通航,因此船舶航行频次低,含油废水产生量少。2、噪音船舶停泊噪声主要指船舶在停靠码头时的呜笛声等,预计噪声约在95dB左右。3、废气本项目在运行过程中废气主要来源于靠泊码头的港作船舶,排放主要污染物有CO、HC、SO2、NOX等,而本项目船舶通航频次低,因此废气产生量少。4、固体废弃物本项目建成后固体废弃物主要为船舶行进时,船舱内人员的生活垃圾。由于通航频次少生活垃圾产生少。5、生态环境本项目建成后对海域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泊位船只停靠扰动了浮游生物、游泳生物原来的栖息地和生活环境,对海域生物资源的破坏较小。23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内容类 型 排放源(编号) 污染物名称 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生量(单位) 排放浓度及排放量(单位)产生浓度 产生量 排放浓度 排放量水污染物 船舶含油废水 石油类 3000mg/l 少量 船舶含油废水进行铅封,交由资质单位处理,故排放量为0大气污染物 船舶废气 SS、SO2、CONOX、CH 少量 /固体废弃物 生活垃圾 易腐垃圾 / 无害化处理噪声 船舶动力噪声约为:95dB左右主要生态影响:本项目运营后对海域生态的主要影响是泊位船只停靠扰动了潮间带生物、浮游生物、游泳生物原来的栖息地和生活环境,对海域生物资源的破坏较小。泊位船只的舱底含油废水排放按照交通部沿海海域船舶排污设备铅封管理规定(交海发2007165号)的规定执行,不会对所在海域生态环境造成影响。24环境影响分析一、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1、废水项目施工期的废水主要包括设备冲洗水、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施工机械冲洗废水和备料生产废水中SS浓度较高,一般可达5001000mg/L,施工机械冲洗废水还含有少量的石油类物质,如果对施工废水不收集、不处理,直接排放将会对海域水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建设单位应对这类废水进行收集、设置沉淀池等处理后再利用或排放。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可以依托护岸施工营地设置的卫生设施和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达到二级排放标准后排放,这样码头施工建设产生的废水对外环境影响较小。2、废气(1)、扬尘扬尘主要包括露天堆场和裸露场地的风力扬尘、车辆行驶的动力起尘和施工作业扬尘。A、露天堆场和裸露场地的风力扬尘建设地平均风速较大,露天堆放的建筑材料及裸露的施工区表层浮尘在风力作用下较易形成风力扬尘,同时在运输水泥等过程中也易引起扬尘,如遇干旱季节扬尘更为严重,会给周围空气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一般情况下,施工工地在自然风作用下产生的扬尘所影响的范围在100m以内。如果在施工期间对施工场地实施洒水抑尘,每天洒水45次,可使扬尘减少70%左右。本项目建设地在外钓岛,目前岛上常驻居民已搬迁,因此影响较小。B、车辆行驶的动力起尘据有关报道,车辆行驶产生的扬尘占总扬尘的60%以上,在同样清洁程度的地面情况下,车速越快,扬尘越大;在同样车速情况下,路面越脏,扬尘量越大。本项目涉及运输道路路况较好,运输车辆正常行驶的情况下基本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要求车辆运输砂石、土方、灰浆、垃圾、渣土等易产生扬尘污染的物料时,不得沿路泄漏、遗撒。C、施工作业扬尘施工作业过程中也会产生扬尘。根据有关资料混凝土搅拌产生的粉尘浓度在离入25料口25m处可高达112114mg/m3,会对作业人员产生粉尘污染,采用湿式作业并使工作人员佩戴口罩等可以减少对施工人员及周围环境的影响。(2)、设备废气废气主要来自工程机械所排废气(含CO、HC、NOX、SO2等污染物),车辆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汽车尾气。工程机械废气会污染环境空气,对环境空气有一定的影响,一般仅局限于施工区域以及施工通道,对施工区域以外的环境空气影响比较小。3、噪声本项目建设施工过程中运输车辆往来、码头桩基施工建设以及人员流动将会产生强度达70dB(A)110dB(A)噪声。项目建设地外钓岛无居民,因此施工噪声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4、固体废弃物项目施工期间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为码头建设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废物、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码头施工的建筑垃圾可用于周围其他项目建筑工地的填渣材料,经有效利用后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对于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应放置于统一的收集装置后,由环卫部门定时收集作无害化处理后,对外环境影响不大。5、项目施工期对海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施工直接造成生物损失量为1.6kg,间接造成生物损失量为27.2kg。根据建设项目对海洋生物资源影响评价技术规程(SC/T9110-2007)中的公式计算:M=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