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散杂货码头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pdf
钦州港勒沟作业区 天盛 散杂货码头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 公示本 ) 建设单位:广西 天盛港务 有限 公司 编制单位:北海市碧蓝海洋环境保护服务有限公司 证书编号:国环评证 乙字 第 2919 号 编制日期:二一 四 年 一 月 i 前 言 随着中国 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与深化、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的推进实施,钦州港域将进一步发展成为西南临海工业重要基地和西南出海通道的重要港口。 为 改善钦州港区港口设施,推动地方物流运输和经济发展,拓展公司业务和壮 大公司,广西 天盛港务 有限公司在钦州港区勒沟作业区 投资兴建了 钦州港勒沟作业区天盛散杂货码头 工程项目 。 本 项目 曾用名新天德钦州港勒沟作业区散杂货码头工程 ,已获得 自治区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桂发改交通 200918 号文核准批复,后因业主变更, 获 桂发改交通 201084 号文批复 后 更改为现名 。 其 规模为 建设 1 个 7 万吨 级散货通用泊位、 2 个5000 吨级散货泊位和 2 个 5000 吨级件杂货泊位,设计年吞吐量 350 万吨 , 其中大豆、玉米 150 万 t(进口),干木薯片 150 万 t(进口),袋装混合肥 50 万 t(出口) 。本项目的选址得到了钦州市 港口管理局的同意,项目海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也 已取得了自治区海洋局的核准。 项目于 2010 年 9 月 20 日开始建设, 到 2013 年 4 月 已 基本 建设完成但尚未 运营 , 本项目按照补办环评 方式 进行编写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的有关规定, 广西天盛港务公司曾于 2010 年 7 月委托我公司进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但因多方原因,环境影响报告书并未送审,并于 2013 年 3 月 25 日 委托 我公司对该项目 重新开展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 价工作(见附件 1)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必须对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作出评价,规定防治措施,经项目主管部门预审并依照规定的程序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二条规定,环境影响评价要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评价进行分析、预测和 评估 ,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 项目特点、环评工作过程及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主要结论。 钦州港勒沟作业区天盛散杂货码头 工程项目属于新建交通运输类项目,位于勒沟河西北侧,勒沟作业区内。 本项目与最 近敏感点距离为 480m。 本项目属于国家发改委 2013 年第 21 号令产业结构指导目录 2011中的鼓励类第二十五项(水运)第一款:深水泊位(沿海万吨级、内河千吨级及以上)建设,项目建设符合产业政策。 ii 我公司接受委托后 成立项目 组 , 对业主提供的广西区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编制的广西新天德能源有限公司钦州港勒沟作业区散杂货码头工程可行性报告及补充材料进行了细致的分析研究, 对项目 建设 场地、周围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 重新 进行了现场踏勘和资料收集工作 , 充分了解项目实际建设情况 , 同时委托广西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和广西绿 保环境监测有限公司 对 项目 周边环境 进行现状监测。在此基础上,按照 国家有关法规、环境影响技术规范等相关要求 , 从国家产业政策、相关规划等方面认真研究项目选址的合理性和总平面布置的合理性,认真分析项目运营期污染源的产生、治理和排放情况 ; 依据项目性质、污染特征和区域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数据,预测项目运营后对区域环境造成影响的程度和范围,提出并论证预防或者减轻项目环境影响的环保对策和措施 ; 提出企业环境管理措施和监测计划;通过公众参与,征询相关单位、专家和利益相关方对本项目的意见和建议,使项目的实施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 ,达到可以接受的水平,为环保 主 管部门及企业日后的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根据项目特点,本项目的环境影响可分为两个阶段,即项目建设施工期和运营期,由于项目目前已 基本 建设完成,关注重点应为运营期,主要关注问题有:项目运营期废气、废水和噪声对周围大气、海水、声环境和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和范围;项目运营期三废治理措施可行性;项目运营期的环境风险影响和清洁生产评价;项目运营期污染物达标排放的可行性。 报告书主要评价结论为: 钦州港勒沟作业区天盛散杂货码头 工程 项目 符合钦州市海洋功能区划和钦州港总体规划等相关规划 要求,选址合理。本项目建设规模为 1个 7万吨级散货通用泊位、 2个 5000吨级散货泊位和 2个 5000吨级件杂货泊位,设计年吞吐量 350万吨。本项目的建设将改善钦州港口基础设施,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扩大劳动就业,得到当地政府部门和大多数公众支持,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项目 在采取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后, 施工期和运营期对周围海 水 、环境空气、声环境和海洋生态环境产生 的不利 影响在环境可接受的程度内。因此,在落实各项环保措施的前提下,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本项目建设是可行的。 在此基础上,项目组于 2013年 9月完成了 钦 州港勒沟作业区天盛散杂货码头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送审稿)的编写工作。 2013年 12月 6日在南宁召开了报告书评审会,参加会议的专家和代表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及建议,根据专家和代表的意见,我们对报告书进行了修改和完善,编制完成本报告书的报批稿,供建设单位上报审批。 本评价工作在编制过程中得到了项目所在地政府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协助,在 iii 此表示衷心感谢!同时也感谢广西 天盛港务 有限公司、广西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 和广西绿保环境监测有限公司 的 通力合作 。 北海市碧蓝海洋环境保护服务有限公司 2014 年 1 月 钦州港勒沟作业区天盛散杂货码头 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北海市碧蓝海洋环境保护服务有限公司 I 目 录 1 总则 . 1 1.1 评价目的 . 1 1.2 编制依据 . 1 1.3 环境功能区划和评价标准 . 3 1.4 评价等级及评价范围 . 7 1.5 环境保护目标 . 7 1.6 环境影响要素识别和评价因子筛选 . 8 1.7 评价重点 . 10 1.8 评价技术方法和路线 . 10 2 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 . 12 2.1 项目概况 . 12 2.2 工程设计方案 . 13 2.3 工程分 析 . 24 3 区域自然环境和社会概况 . 34 3.1 自然环境概况 . 34 3.2 社会概况 . 43 3.3 项目周边现有项目、污染源概况 . 49 4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 54 4.1 海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 54 4.2 海域沉积物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 58 4.3 海洋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 60 4.4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 68 4.5 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 71 5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 73 5.1 施工期环境影响回顾性分析 . 73 5.2 运营期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 81 5.3 运营期海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 83 5.4 运营期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 85 5.5 运营期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 . 87 5.6 运营期海洋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 88 5.7 运营期社会环境影响评价 . 92 5.8 运营期周边污染源对项目的影响分析 . 94 5.9 运营期对海洋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分析 . 94 6 环境风险影响分析 . 95 6.1 环境风险识别、评价等级及范围 . 95 6.2 溢油事故预测分析 . 97 6.3 溢油事故影响分析 . 100 6.4 风险管理及应急防范措施、预案 . 102 7 环境保护措施及其经济技术论证 . 107 7.1 施工期环保措施回顾 . 107 7.2 运营期环境空气保护措施 . 109 7.3 运营期海水环境保护措施 . 110 7.4 运营期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 113 7.5 运营期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措施 . 113 7.6 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 113 7.7 环保投资概算 . 114 8 清洁生产和产业政策 . 116 8.1 清洁生产分析 . 116 钦州港勒沟作业区天盛散杂货码头 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北海市碧蓝海洋环境保护服务有限公司 II 8.2 节能 . 117 8.3 清洁生产指 标评价 . 119 8.4 产业政策 . 120 9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 121 9.1 环境效益分析 . 121 9.2 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 122 10 公众参与 . 123 10.1 公众参与的目的 . 123 10.2 调查方法和时间 . 123 10.3 调查对象和范围 . 123 10.4 公众参与调查结果 . 124 10.5 结果分析 . 126 10.6 公众参与结论 . 127 11 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计划 . 128 11.1 环境管理 . 128 11.2 环境监测计划 . 130 12 项目建设及总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 . 132 12.1 项目选址与相关规划、区划的相符性分析 . 132 12.2 项目总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 . 135 13 评价结论 . 137 13.1 工程概况及工程分析 . 137 13.2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 . 137 13.3 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 139 13.4 环境保护措施综 合结论 . 141 13.5 清洁生产结论 . 143 13.6 公众参与结论 . 143 13.7 项目合理性分析结论 . 143 13.8 综合结论 . 144 附图: 附图 1 项目地理位置图; 附图 3 项目总平面布置; 附件: 1、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 2、钦州市港口管理局关于广西新天德能源有限公司 7 万吨级散杂货码头项目使用港口岸线的初步选址意见(钦市港局函 2008103 号); 3、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新天德钦州港勒沟作业区散杂货码头项目 核准的批复(桂发改交通 200918 号); 5、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新天德钦州港勒沟作业区散杂货码头工程变更项目业主和项目名称的复函(桂发改交通函 2010784 号); 6、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新天德钦州港勒沟作业区散杂货码头项目使用海域的批复(桂政函 2009131 号) 钦州港勒沟作业区天盛散杂货码头 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北海市碧蓝海洋环境保护服务有限公司 III 8、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局关于广西新天德能源有限公司 7 万吨级散杂货码头工程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核准意见的函 (钦市港局函 2008103 号); 11、环境影响评价公告信息 。 钦州港勒沟作业区天盛散杂货码头 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北海市碧蓝海洋环境保护服务有限公司 IV 钦州港勒沟作业区天盛散杂货码头 工程 1 总则 北海市碧蓝海洋环境保护服务有限公司 1 1 总则 1.1 评价 目的 1、通过对现场实地踏勘和厂区及周围地区社会调查,弄清评价区域的环境特征和环境质量现状,查明区域环境敏感点的分布,确定区域环境保护目标。 2、通过对项目周围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 大 气、 声环境质量 , 海水 、 海洋 沉积物环境 和海洋生态现状进行调查评价 ,预测和分析 项目在运 营 期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和范围。 3、分析和论证工程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及其技术经济上的 合理性和 可行性,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论证 建设 项目选址的合理性,总平面布置的适宜 性, 不合理之处,提出整改措施。 3、结合达标排放和 清洁生产,提出切实可行的环保措施和防治污染对策。 4、从环保角度,论证建设项目的可行性,为建设单位和环境保护管理部门进行环境管理和污染防治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使工程对环境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程度,保证区域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1.2 编制依据 1.2.1 法律法规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89 年 12 月 26 日起施行);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2003 年 9 月 1 日起施行);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2008 年 2 月起施行) ; 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2000 年 4 月起施行);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1997 年 3 月 1 日起施行);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2005 年 4 月 1 日起施行); 7、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2000 年 4 月 1 日起施行); 8、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2012 年 7 月 1 日起施行); 9、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 2004 年 9 月 1 日起施行);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 2003 年 6 月 1 日起施行) ; 11、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海岸工程建设 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 2007 年国务院第 507 号令修订版); 钦州港勒沟作业区天盛散杂货码头 工程 1 总则 北海市碧蓝海洋环境保护服务有限公司 2 12、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 561 号, 2010 年 3 月 1 日); 13、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管理条例( 2009 年 1 月 1 日施行); 14、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 253 号, 1998 年 11 月 18 日); 15、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国家环保局环发 200628 号, 2006 年 2 月 14日起施行); 16、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2008 年 10 月 1 日起施行); 17、产业结构调整指导 目录 ( 2011 年本修正)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3 年 第 21号令, 2013 年 5 月 1 日起施行); 18、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2006 年 1 月 24 日起施行); 19、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 201277 号); 20、关于 切实加强风险 防范 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 (环发 2012 98 号); 21、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交通部 2003 年第 5 号令); 22、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2000 年 12 月); 23、交通部关于国际海事组织 73/78 防污公约附则 、 、 、 、 和 修正案; 24、沿海海域船舶排污设备铅封管理规定(交通部交海发 2007165 号文件) ; 25、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条例( 2010 年 9 月 修订 实施 ) 。 1.2.2 技术规范依据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 HJ 2.1-2011); 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HJ2.2-2008); 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 HJ/T2.3-1993); 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 HJ2.4-2009); 5、环境 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 态影响( HJ19-2011); 6、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GB/T19845-2004); 7、建设项目对海洋生物资源影响评价技术规程( SC/T9110-2007); 8、建设项目海洋环境影响跟踪监测技术规程(国家海洋局, 2002 年) ; 9、港口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 JTS 105-1-2011) ; 10、港口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 JTS 149-1-2007); 11、海洋调查规范( GB12763-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