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院配套公交首末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pdf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名称: 东方熙龙山院配套公交首末站项目建设单位(盖章): 南京市东方置地房地产实业有限公司编制日期:二零一三年十二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和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东方熙龙山院配套公交首末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1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 东方熙龙山院配套公交首末站项目建设单位 南京市东方置业房地产实业有限公司法人代表 陈佳彬 联系人 龚开通讯地址 南京市浦口区江浦街道兴隆路9号鼎泰园区4号楼13层联系电话 15251870019 传真 邮政编码 210000建设地点 南京市浦口区江浦街道海院路90号立项审批部门 南京市浦口区发展和改革局 批准文号 浦发改字2010117号建设性质 新建 行业类别及代码 G5411 公共电汽车客运占地面积(平方米) 4000 建筑面积(平方米) 3379.48总投资(万元) 600 环保投资(万元) 15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2.5%评价费用(万元) 预期投产日期 2014年原辅材料(包括名称、用量)及主要设施规格、数量(包括锅炉、发电机等)原辅材料:本项目为公交首末站建设项目,非生产性项目,建设期间使用水泥、砂、钢筋、混凝土等主要建筑材料;主要设施:施工期为挖掘机、钻机、装载机等机械设备水及能源消耗量名称 消耗量 名称 消耗量水(吨/年) 500 燃油(吨/年) 电(万度/年) 燃气(立方米/年) 燃煤(吨/年) 蒸汽(吨/年) 废水(工业废水 、生活废水 )排放量及排放去向建设项目废水主要为生活废水和车辆冲洗废水。车辆冲洗废水直接排入雨水管网,产生量约为52t/a;生活废水产生量为365t/a,生活废水经化粪池处理后,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表4三级标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进入珠江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达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表1中一级B标准,尾水排入长江。放射性同位素和伴有电磁辐射的设施的使用情况无东方熙龙山院配套公交首末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2二、工程内容与规模1、项目由来东方置地东方熙龙山院NO.2009G54地块住宅开发项目于2011年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并于2011年8月4日取得了南京市浦口区环保局批复(浦环发201161号),东方熙龙山院配套公交首末站项目并不在该报告书范围内。东方熙龙山院配套公交首末站项目位于浦口区东方熙龙山院社区中心北侧,该公交首末站为全室内公交首末站,建筑面积为3379.48平方米。本项目公交首末站中不含公交检修和维修内容。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以及国务院98第253号文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有关规定,建设单位委托江苏嘉溢安全环境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对项目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从环境保护角度评估项目建设的可行性。2、项目概况2.1 建设项目名称、项目性质、建设地点及投资总额项目名称:东方熙龙山院配套公交首末站项目项目性质:新建建设地点:南京市浦口区东方熙龙山院社区中心北侧建设单位:南京市东方置业房地产实业有限公司投资总额:项目投资共约300万元。2.2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东方熙龙山院配套公交首末站位于浦口区东方熙龙山院社区中心北侧,为全室内公交首末站,建筑面积为3379.48平方米。3、项目周边环境现状本项目位于南京市浦口区东方熙龙山院社区中心北侧,项目北侧踞本项目7米为在建的东方熙龙山院,项目东侧距本项目7米为在建的东方熙龙山院,项目南侧为东方熙龙山院社区中心,项目再往南距本项目160米为融侨观邸住宅小区,项目西南侧距本项目260米为林景雅园小区,项目西侧为海院路,隔海院路为空地。34、与产业政策的相符性本项目为公交首末站工程,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中第一类:鼓励类“二十二、城市基础设施 4、城市道路及智能交通体系建设”,为国家鼓励类建设项目,符合当前国家及地方的产业政策要求。5、与规划的相符性本项目位于南京市浦口区东方熙龙山院社区中心北侧,本项目为东方熙龙山院配套共交首末站,根据熙龙山院地块规划设计要点(宁规要点(2009)1810号),地块内应配件一处公交首末站,用地面积4000平方米。因此,本项目的用地符合浦口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无东方熙龙山院配套公交首末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4三、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1、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浦口区地处南京市西北部,扬子江北岸,与南京市雨花台区、江宁区隔江相望,北部、西部分别与安徽省来安县、滁州市、全椒县、和县毗邻;界于东经1182111846,北纬30513215,总面积913平方公里,户籍人口56.4508万人。全区辖7个街道办事处、4个镇,即江浦街道、桥林街道、汤泉街道、盘城街道、沿江街道、泰山街道、顶山街道和乌江镇、石桥镇、星甸镇、永宁镇。有社区居委员会91个,村民委员会62个,其中村居合署的涉农居委会19个)。地形、地貌、地质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境内境集低山、丘陵、平原、岗地、大江、大河为一体;区域属宁、镇、扬丘陵山地西北边缘地带,地势中部高,南北低。老山山脉由东向西横亘中部,制高点大刺山海拔442.1米,平原标高75米,山地两侧为岗,临江、沿滁为低平的沙洲、河谷平原。水文特征浦口区境内分属长江与滁河2条水系,以老山山脉自然分隔,以南为长江水系,以北为滁河水系。长江在该区境内河道长约49公里,区内注入长江的小流域河流有驷马山河、周营河、石碛河、高旺河、城南河、七里河、朱家山河、石头河、马汊河等;滁河在浦口区境内河道长428公里,滁河的主要支流清流河在我区境内河道长9公里,其它注入滁河的小流域支流有万寿河、陈桥河、永宁河;驷马山河、朱家山河、马汊河为滁河的3条通江分洪道。植被、生物多样性浦口地处北亚热带,气候湿润,雨水充沛,地形复杂,生态环境多样,植物种类繁多,植被资源丰富,植被类型从平原、岗地到低山分布明显,低山中上部常以常绿真页为主,其中马尾松、黑松、侧柏等树种居多,常年青翠。山坡下部及沟谷地带,以落叶阔叶林为主,主要是人工栽培的经济林,有茶、桑、梨等,而大面积丘陵农田,种植水稻、小麦、玉米等作物。圩区平原地势平洼,河渠纵横,大面积种植水稻、小麦、玉米等作物。在道旁、水边及家舍四周,有密植的杨、柳、杉、椿等树种。浦口种植共有180科900多种,可分为木、竹、花、蔬、草等五大类,其中比较珍稀的有水杉、杜仲等。5气候特征根据地理位置,浦口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量在年际、季节之间差异较大,丰枯明显,降雨量分布不均。据多年的资料统计,全区多年平均降雨量为 11022毫米,丰水年高达 17783毫米(1991年),枯水年仅有465毫米(1978年),汛期(5月9月)平均降雨量为 712l毫米,汛期最大降雨量 13245毫米(1991年),最小降雨量2488毫米(1978年),最大日降雨量3019毫米(2003年7月5日)。本地多年平均径流量约262亿立方。62、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浦口区于2002年5月,由原浦口区和江浦县合并而成。总面积913.75平方公里,总人口71万人。目前,全区下辖8个街道办事处1个镇,即江浦街道、顶山街道、桥林街道、汤泉街道、星甸街道和永宁镇,泰山街道、沿江街道、盘城街道由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托管;另有2个场,即汤泉农场和老山林场;3个省级开发区,即浦口经济开发区、海峡两岸科技工业园和珍珠泉旅游度假区。2012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56.7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0.57亿元,比上年增长7.5%;第二产业增加值241.95亿元,比上年增长14.0%;第三产业增加值184.22亿元,比上年增长13.4%。三次产业比重由上年的7.3:57.5:35.2调整到6.7:53.0:40.3,第一产业比重较上年下降0.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较上年下降4.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较上年上升5.1个百分点。农业生产保持稳中有升。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3.98亿元,比上年增长12.9%;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0.5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5%,增幅较上年上升3.4个百分点。2012年新增高效农业面积18658亩,其中:高效蔬菜6763亩、高效园艺7012亩、特粮特经4883亩,全区高效农业面积累计达29.47万亩,占耕地面积比重为70.3%;2012年新增设施农业17745万亩,其中:设施蔬菜9205亩、设施园艺7460亩、设施畜牧业1080亩,全区设施农业面积累计达8.27万亩,占耕地面积比重达19.7%;2012年新增设施渔业3450亩,全区高效设施渔业养殖面积累计达2.28万亩,比重达18.9%。全区规模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59家,其中:市级龙头企业12家、省级龙头企业1家、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60.58亿元,比上年增长22%,创利税6.5亿元,完成出口创汇4968万美元,带动农户数达58006户,比上年增长26%。休闲农业全年接待人数151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6.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1.4%和38.6%。工业生产较快增长。2012年,全区完成工业增加值217.79亿元,按照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7%;增幅高于全区总体增幅1.4个百分点;工业对GDP增长贡献率达到48.3%,拉动GDP增长7.1个百分点。全区规模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945.69亿元,比上年增长20.0%;规模工业增加值231.70亿元,比上年增长20.9%;规模工业销售收入935.72亿元,比上年增长21.4%;规模工业利税总额125.35亿元,比上年增长20.9%。7在全区309家规模工业企业中:主营业务收入在亿元以上企业有158家,主营业务收入达859.3亿元,占全区规模工业经济总量的比重高达91.8%,较上年同期上升了2个百分点。建筑业持续发展。2012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4.1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0%。137家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46.81亿元,比上年增长50.3%;主营业务结算收入135.83亿元,比上年增长47.2%;利税总额10.35亿元,比上年增长3.9%。中铁大桥局集团第四工程公司、江苏双楼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和南京第十建筑工程公司等21家建筑业企业实现建安产值过亿元,建安产值达112.15亿元,比重达76.4%。固定资产投资增势明显。2012年,全区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35.06亿元,比上年增长19.8%。第一产业比上年增长1.8%,第二产业比上年增长30.0%,第三产业比上年增长10.1%;城镇投资、房地产投资、个私经济投资均实现较快增长。完成城镇投资476.34亿元,比上年增长20.8%;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11.07亿元,比上年增长22.8%;完成个私经济投资347.16亿元,比上年增长22.4%。2012年工业完成投资336.94亿元,比上年增长30.0%,占全区总投资的比重达53.1%,比重较上年提高4.2个百分点。东方熙龙山院配套公交首末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8四、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辐射环境、生态环境等)根据2012年南京市环境质量状况公报,建设项目所在区域质量状况如下:1、大气环境质量现状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为二类。浦口区城镇环境空气质量总体优于城区,环境空气中主要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年日平均值分别为 0.088、0.032 和 0.030 毫克/立方米,均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GB3095-1996)。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建设项目所在地附近主要水体为长江南京段。按照江苏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2003)长江南京段水质为类水质标准。目前,长江南京段水质稳定,除总磷超标0.2倍以外其它各项指标均达到规划功能类水质标准。7条省控入江支流断面中有4个未达标,达标率与上年持平。3、声环境质量现状根据南京市噪声环境功能区划,本项目区域噪声功能区划为2类。噪声污染主要来源于附近商业区噪声和道路交通。2012年,区域环境噪声均值为53.9分贝,较上年上升0.7分贝;交通噪声 67.4分贝,较上年下降0.8分贝。噪声昼间达标率为100.0%,与上年相同;夜间达标率为93.8%,较上年上升4.2个百分点。9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本项目位于南京市浦口区东方熙龙山院社区中心北侧,项目北侧踞本项目7米为在建的东方熙龙山院,项目东侧距本项目7米为在建的东方熙龙山院,项目南侧为东方熙龙山院社区中心,项目再往南距本项目160米为融侨观邸住宅小区,项目西南侧距本项目260米为林景雅园,项目西侧为海院路,隔海院路为空地。本项目区域环境质量现状较好,区域功能区划见下表,项目建成后对区域环境质量无负面影响,不改变区域的环境功能,项目周围环境保护目标见表4-1。表4-1 环境保护目标环境要素 序号 保护目标 方位 距离(m) 规模 功能执行标准大气环境 1 东方熙龙山院 北 7 800户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东 72 融侨观邸小区 南 160 500户3 林景雅园小区 西南 260 500户声环境 1 东方熙龙山院 北 7 800户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 -2008)2类标准东 7地表水环境 1 长江南京段 东 5900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类(GB3838-2002)东方熙龙山院配套公交首末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10五、评价适用标准及总量控制标准环境质量标准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长江南京段水环境质量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质标准,具体取值见表5-1。表5-1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摘要 单位:mg/L除pH外参数标准 pH COD BOD5 氨氮 总磷 石油类类标准 6-9 30 6 0.5 0.1 0.05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为二类区,环境空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具体标准值见下表5-2。表5-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单位:mg/m3标准 污染物 浓度限值年平均 日平均 1小时平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 SO2 0.06 0.15 0.50NO2 0.04 0.08 0.20CO 0.004 0.01O3 0.16 0.20PM10 0.07 0.15 PM2.5 0.035 0.075 3、环境噪声标准项目所在地区域噪声功能区划为1类,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1类标准,海院路一侧30米范围内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4a类标准,具体标准值见下表5-3。表5-3 区域环境噪声标准执行标准 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 dB(A)项 目 昼 间 (0622时) 夜 间(2206时)1类标准值 55 454a类标准值 70 55东方熙龙山院配套公交首末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11污染物排放标准1、废水排放标准建设项目废水主要为生活废水和车辆冲洗废水。车辆冲洗废水直接排入雨水管网,产生量约为5413t/a;生活废水产生量为5413t/a,生活废水经化粪池处理后,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表4三级标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进入珠江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达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表1中一级B标准,尾水排入长江。浓度具体标准限值见表5-4。 表5-4 项目污水排放标准序号 污染物 一级B标准 三级标准1 COD 60 5002 悬浮物(SS) 20 4003 氨氮 8(15) 35 CJ343-20104 TP 1 82、废气排放标准(1)施工期施工期废气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二级标准,具体见表5-5。表5-5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单位:mg/Nm3污染物 施工内容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颗粒物 基坑开挖等 1.0(2)营运期本项目公交车使用天然气做为燃料,汽车尾气排放执行车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阶段)(GB17691-2005),具体值见表5-6。表5-6 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单位:g/kmh阶段 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CO HC NOx阶段(2007年1月1日后) 2.1 0.66 5.0阶段(2010年1月1日后) 1.5 0.46 3.5阶段(2012年1月1日后) 1.5 0.46 2.0东方熙龙山院配套公交首末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12(3)噪声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中的标准,具体指标见表5-7。表5-7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单位:dB(A)昼间 夜间70 55相关条例 1、江苏省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2、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3、南京市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总量控制指标 类别 污染物名称 产生量 排放量接管量 终排量废水量 365 365废水 COD 0.146 0.128 0.0219SS 0.110 0.091 7.310-3NH3-N 0.011 0.011 2.9210-3磷酸盐(以P计) 0.00146 0.00146 3.6510-4废气 CO 0.280 0.280HC 0.034 0.034NOx 0.031 0.031固废 生活垃圾 4.56 013六、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工艺流程简述(图示):本项目为公交首末站建设工程,该首末站为全室内公交首末站,建筑面积为3379.48平方米。(一)、施工期主要污染工序:1、废水:项目废水主要为施工废水和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2、废气:项目废气主要来源于施工过程中坑基开挖、弃土、材料装卸等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的粉尘;3、噪声:项目噪声主要为施工时产生的机械噪声和运输车辆噪声;4、固废:项目固废主要为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和施工固废。(二)、运营期主要污染工序:1、废水:项目废水主要为车辆冲洗废水和工作人员的生活污水;2、废气:项目废气主要来源于公交车产生的汽车尾气;3、噪声:项目噪声主要为公交车辆噪声;4、固废:项目固废主要为工作人员的生活垃圾。(三)、施工期污染源强产生情况分析:1、废水(1)施工废水施工区对水环境的影响主要来自施工机械跑、冒、滴、漏的污油及露天机械被雨水冲刷后产生的油污水,同时项目施工会使用车辆、机械设备,产生的冲洗废水,其主要污染物为COD、SS 和石油类,经类比分析各污染物产生浓度分别约为400mg/L、500mg/L、80mg/L。(2)生活污水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本项目施工人员约为50人,施工人员生活场地租用附近民房。每个施工人员生活用水量按规定0.15t/d计算,生活污水排放量按用水量的80%计算,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排放量为6t/d,施工期为2个月,总计产生生活污水360t。2、废气14施工原料均采购商品原料,施工现场不进行混凝土等建筑材料的搅拌等。施工期主要大气污染源为扬尘污染和汽车尾气污染。(1)施工作业扬尘本项目施工采取明挖法,因此在基坑开挖产生的施工作业扬尘,对沿线环境空气质量将产生一定影响。同时运输渣土或易产生扬尘物料时产生的施工作业扬尘,对沿线环境空气质量的污染影响也将是比较明显的。施工区域积尘数量与湿度、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行驶速度、近地面风速是影响道路扬尘污染强度的最主要因素。此外风速和风向还直接影响项目扬尘的污染范围。(2)汽车尾气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排放的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CO)、氮氧化物(主要以NO和NO2形式存在)和总烃(THC)等有毒有害物质。根据本项目初步设计,本项目施工作业量和物料运输量都较小,因此汽车尾气排放对沿线环境空气质量的污染影响不大。3、噪声项目工程施工过程中将有施工机械进入施工场地,施工机械运作的随机性,导致了噪声的随机性、无规律性。这些非稳态噪声源将对周围环境产生暂时的严重影响。工程施工中常用机械如挖掘机、推土机、运输车辆等均是噪声的产生源,这些机械运行时的声级值在7595dB(A)之间,将对周围环境产生较大影响。4、固体废弃物项目施工期将产生大量的固体废物,主要包括施工时产生的建筑垃圾以及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1)施工建筑垃圾根据施工统计资料,施工现场碎砖、过剩混凝土等建筑垃圾产生定额为5kg/m2,本项目总建筑面积约为3379.48m2,故整个施工期建筑垃圾的产生量为16.9t,需按建筑垃圾有关管理要求及时清运出场并进行填埋等处置。(2)施工人员生活垃圾施工人员按每人每天产生垃圾1kg计算,估算施工人员50人,每天产生生活垃圾50kg,施工期为2个月,生活垃圾总计约3t。15(四)、运营期污染源强产生情况分析1、废水项目废水主要为车辆冲洗废水和工作人员的生活污水。项目共有约20辆公交车,按照每辆车一周清洗一次,每次洗车用水量50L计,则年车辆冲洗水为52t/a,车辆冲洗水中主要污染物为SS和石油类,且污染物含量较低,可直接排入雨水管网。本项目建成后,预计工作员工为25人,工作日365天,生活用水按照50L/人日计,产污系数以0.8计,则项目营运期生活废水产生量为365t/a。项目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表4三级标准排入市政污水管网,进入珠江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达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表1中一级B标准,尾水排入长江南京段。2、汽车尾气本项目建成运营后,公交车尾气是主要的空气污染源。根据地区的功能定位,该地区主要是以商住为主,因而该站场的车辆将以大巴车为主,设计为20分钟对发一班车,每天对发车辆96台次。本项目的汽车尾气主要是指汽车进出场站及在场站内行驶时,汽车怠速及慢速(5km/hr)状态下的尾气排放。汽车废气的排放量与车型、车况和车辆数等有关,CNG公交车排放系见表6-1。表6-1 CNG公交车大气污染物排放系数(F/(gkm-1)污染物车种 CO HC NOXCNG公交车 79.96 9.82 8.79场站内的汽车尾气排放量与汽车在场站内的运行的距离有关。一般汽车出入停车场的行驶速度要求不大于5km/h,出入口到泊位的平均距离如按照50 m计算,则车辆每次进出场站运行距离为100m,产生的污染物为CO:7.996g,HC:0.982g,NOx:0.879g。项目每天对发车辆96台次,则本项目营运期产生CO为0.280t/a,HC为0.034t/a,NOx为0.031t/a。3、噪声本项目运营期噪声主要来为公交车噪声。场站内车速较慢一般为5km/h以下,单辆车平均辐射声级约为80dB(A)。164、固体废弃物本项目营运期产生的固废主要工作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本项目工作人员约25人,生活垃圾产生量按0.5kg/人d计,则营运期生活垃圾产生量为4.56 t/a,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17七、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内容类型 排放源(编号) 污染物名称 产生浓度mg/m3 产生量t/a 排放浓度mg/m3 排放速率kg/h 排放量t/a 排放去向大气污染物 公交车 CO - - -HC NOx 水污染物 污染物名称 废水量t/d 产生浓度mg/L 产生量t/a 排放浓度mg/L 排放量t/a 排放去向生活污水 COD 365 400 0.146 350 0.128 接管市政污水管网排入珠江污水厂SS 300 0.110 250 0.091氨氮 30 0.011 30 0.011总磷 4 0.00146 4 0.00146固体废物 产生量 处理处置量 综合利用量 外排量 备注施工期生活垃圾 3t 7.5t 0 0 环卫部门清运施工建筑垃圾 16.9t 13.4t 0 收集后送到指定地点营运期生活垃圾 4.56t 4.56t 0 0 环卫部门清运噪声 施工期:施工期噪声主要来自施工机械,采取隔声、消声、减震等防护措施后,能够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施工噪声限值。营运期:本项目噪声来自车辆噪声,由于本项目为全室内公交首末站,墙体对噪声有较好的屏蔽作用,因此,项目区域声环境质量总体保持平稳,对环境影响不是很大。其他 无主要生态影响(不够时可附另页)无18八、环境影响分析(一)、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1、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施工场地的冲洗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为SS、COD和石油类,可经过沉淀池处理;施工机械跑、冒、滴、漏的污油及冲刷后产生的废水总主要污染物是SS和石油类,采取沉淀隔油池处理。处理后施工废水可用于施工过程。本项目废水产生时间仅限于施工期间,对水环境不会造成明显影响。2、大气环境影响分析施工原料均采购商品原料,施工现场不进行混凝土及建筑材料的搅拌等。施工期主要大气污染源为扬尘污染及汽车尾气污染。根据南京市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为防止施工扬尘对周围大气环境造成的影响本次环评提出以下防治措施:在施工前,首先施工单位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制定、落实扬尘污染防治方案;(二)按照规定将扬尘污染防治方案向施工项目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三)开工前15日向施工项目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施工阶段的扬尘排放情况和处理措施;(四)保证扬尘污染控制设施正常使用,确需拆除、闲置扬尘污染控制设施的,应当事先报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正式施工时应当符合下列扬尘污染防治要求:(一)施工场地周围按照规范设置硬质、密闭围挡。在主要路段、市容景观路段,其高度不得低于2.5米;在其他路段设置围挡的,其高度不得低于1.8米。围挡应当设置不低于0.2米的防溢座;(二)施工主要通道进行硬化处理。对裸露的地面及堆放的易产生扬尘污染的物料进行覆盖;(四)建筑垃圾应当在48小时内及时清运。不能及时清运的,应当在施工场地内实施覆盖或者采取其他有效防尘措施;(五)项目主体工程完工后,建设单位应当及时平整施工工地,清除积土、堆物,采取内部绿化、覆盖等防尘措施;19(六)施工工地应当按照规定使用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道路和地下管线施工除符合中规定的扬尘污染防治要求外,工程在开挖、洗刨、风钻阶段,应当采取湿法作业。使用风钻挖掘地面或者清扫施工现场时,应当采取洒水、喷雾等措施。在运输易产生扬尘污染物料的应当符合下列防尘要求:(一)运输车辆应当持有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核发的通行证,渣土运输车辆还应当持有城市管理部门核发的准运证;(二)应当在出土现场和渣土堆场配备现场管理员,具体负责对运输车辆的保洁、装载卸载的验收工作;(三)运输车辆应当密闭,确保设备正常使用,装载物不得超过车厢挡板高度,不得沿途泄漏、散落或者飞扬;道路保洁作业,应当符合下列防尘要求:(一)清扫前应当进行洒水、喷雾,每日不少于2次。雨天和气温摄氏4度以下的天气除外;(二)每日早晨8时前应当完成第一遍清扫;(三)气温摄氏4度以上,连续5天晴天或者气象预报风速4级以上的天气条件下,主要路段应当增加洒水、喷雾次数;(四)如有需要应当实行机械化洒水清扫,其他道路鼓励采取机械化清扫;(五)采用人工方式清扫的,应当符合本市市容环境卫生作业服务规范;绿化和养护作业应当符合下列防尘要求:(一)气象部门发布雾霾天气预警期间,停止平整土地、换土、原土过筛等作业;(二)栽植行道树,所挖树穴在48小时内不能栽植的,对树穴和种植土应当采取覆盖、洒水等措施。行道树栽植后,应当当天完成余土及其他物料清运,不能完成清运的,应当进行覆盖;(三)道路两侧绿地或绿岛边缘的种植土,应当低于围挡边石或道板5厘米以上,高出的泥土应当及时清除;其他措施除此以外,为了减少施工扬尘,施工中还应注意减少表面裸土,开挖后及时回填、夯实,做到有计划开挖,有计划回填。203、声环境影响分析工程建设过程中,各施工机械噪声的源强约为7595dB(A)。根据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的规定,施工阶段昼间的噪声限值为70dB(A),夜间限值为55dB(A)。由于施工机械作业噪声高,如不采取降噪措施,则施工场界必须远离作业机械所在点,以便使施工场界噪符合标准。由于本项目所处位置评价范围内均为在建或待建的敏感点,故本项目对这些敏感点影响较小,但本环评仍提出以下噪声防治措施:施工噪声属于短期影响。强噪声的施工机械夜间(22:006:00)应停止施工作业。昼间施工时进行施工管理和采取必要降噪措施以符合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2011)相关标准。 施工中应加强对施工机械的维护保养,避免由于设备性能差而增大机械噪声的现象产生;施工现场合理布局,以避免局部声级过高,尽可能将施工阶段的噪声减至最小。 材料运输车辆进入施工现场,严禁鸣笛,装卸材料应做到轻拿轻放;现场施工人员要严加管理。 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尽可能避免夜间施工,必须夜间作业的应按程序向环保部门办理相关手续,并执行环保部门审批时提出的环保措施。由于本项目施工工期较短,负面影响只是暂时性的,且施工设备采用消声减振措施,加强隔声,施工噪声对周边声环境不会造成太大不良影响。4、固废环境影响分析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固废主要为:建筑垃圾和施工人员生活垃圾。 本项目产生的拆除违章建筑的建筑垃圾,建设单位应要求施工单位实行标准施工、规划运输,送至环保指定地点处理,不要随意倾倒建筑垃圾。施工期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建设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固废,均得到有效处置,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总之,本项目施工期结束后,影响即自行消除。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只要切实落实对施工产生的扬尘、噪声、固体废物的管理和控制措施,施工期的环境影响将得到有效控制,本项目施工期对当地环境质量影响不大。21(二)、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1、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项目废水主要为车辆冲洗废水和工作人员的生活污水。项目共有约20辆公交车,按照每辆车一周清洗一次,每次洗车用水量50L计,则年车辆冲洗水为52t/a,车辆冲洗水中主要污染物为SS和石油类,且污染物含量较低,可直接排入雨水管网。本项目建成后,预计工作员工为25人,工作日365天,生活用水按照50L/人日计,产污系数以0.8计,则项目营运期生活废水产生量为365t/a。项目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表4三级标准排入市政污水管网,进入珠江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达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表1中一级B标准,尾水排入长江南京段。本项目废水对水环境影响较小。2、大气环境影响分析本工程运营后对环境空气的影响主要是汽车尾气的影响,营运期产生 CO为0.280t/a,HC为0.034t/a,NOx为0.031t/a。本项目公交首末站为全室内场站,本项目通风系统拟采取机械排风系统,同时加强场内空气流通,在车辆进出较频繁时可适当增加换气次数,这样可减轻场站内环境的污染,场站排气口设置在海院路一侧,不朝向居民楼一侧。由于本项目公交车使用CNG作为燃料,CNG属于清洁能源,本项目废气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同时根据2012年南京市环境状况公报,项目区域主要环境空气主要污染物指标NO2能够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说明机动车尾气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没有造成明显影响。因此营运期间行驶车辆的尾气排放对周围环境空气的影响比较轻微,不会改变项目所在地的大气环境质量的现有功能要求。3、声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噪声影响主要来自交通噪声,站内车速较慢一般为5km/h以下,单辆车平均辐射声级约为80dB(A)。由于本项目为全室内公交首末站,墙体对噪声有较好的屏蔽作用,一般能达到35dB(A),能确保项目厂界噪声达标。同时根据东方熙龙山院NO.2009G54地块住宅开发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浦环发201161号):开发商须在靠近公交首末站的居民楼安装中空双层隔声窗,并合理布置住宅楼22内部各房间的平面布局,将厨房、卫浴、阳台等对声环境要求不高的房间安置于公交首末站一侧,在公交首末站红线边界和居民楼之间设置绿化带,以高低错落布置保证一定密度,并种植除污能力较强树种,同时在公交站用地红线边界设置4米高的铁丝网,种植爬藤植物,以不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为限。通过以上措施可将公交首末站对居民楼的噪声降到最低。4、固废影响分析项目固体废物主要为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每天定时往外清运。本项目的固体废物均可得到妥善有效处置后,对环境外排量为零,不会造成对环境的二次污染。只要严格按照环卫部门的有关规定执行,本项目固废对周围环境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23九、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内容类型 排放源(编号) 污染物名称 防治措施 预期治理效果大气污染物 施工期 扬尘 1、洒水抑尘2、限制车速3、保持施工场地里面清洁4、避免大风天气作业 尽量减轻因施工对大气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运营期汽车尾气 NOXCOHC 要求有关部门监督检查汽车尾气,合格后方可上路 减少影响程度范围水污染物 施工期生活废水 COD、SS、氨氮、总磷 施工期生活污水利用当地污水排放系统 达标排放工作人员生活污水 COD、SS、氨氮、总磷 化粪池、接管 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表4三级标准后接入市政污水管网固体废物 施工期 生活垃圾 环卫部门定期清运 零排放,不产生二次污染建筑垃圾 收集后送到环保指定地点处理营运期 生活垃圾 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噪声 施工期:施工期噪声主要来自施工机械,采取隔声、消声、减震等防护措施后,能够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施工噪声限值。营运期:本项目噪声来自车辆噪声,由于本项目为全室内公交首末站,墙体对噪声有较好的屏蔽作用,因此,项目区域声环境质量总体保持平稳,对环境影响不是很大。其它 无生态保护措施预期效果无24三同时验收内容根据本项目建设的情况,项目的主要环保设施包括废水处理、废气处理、防噪处理及固废分类收集等,其“三同时”验收内容见下表9-1。表9-1 三同时验收一览表污染源 环保设施名称 环保投资(万元) 效果 进度废气 设置围栏或围挡、防尘布、洒水抑尘等、排风机 12 减小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与基建同步废水 化粪池 2 废水处理噪声 隔声、消声、减震等防护措施 利用墙体隔声,墙体造价计入工程投资固废 环卫部门定期清运、收集后送到环保指定地点处理 1 零排放投资总额 15由上表可知:本项目环保投资约6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