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发展新时期.pdf
research.stocke 1/23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Table_main 行业 策略报告 模 板 策略报告 专题策略 报告日期: 2018年 12月 30日 长三角 一体化战略 发展 新时期 : 曹海军 执业证书编号: S1230518070001 : 陈昊 数据支持人: 021-80108145 : chenhao1stocke table_invest Table_relate 相关报告 table_research 数据支持人: 陈昊 投资要点 长三角一体化进入战略发展新时期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在历史上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 ,大致可以分成四个发展阶段: 1. 1980-1988 年 “上海经济区时期” ; 2. 1992-2003年 “浦东开发开放时期” ; 3. 2008-2016年 “长三角经济全球化 ”; 4. 2016年至今 “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新时期” 。 三年行动计划 有望加速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进程 。 2018年 6月,长三角区域的上海、浙江、江苏以及安徽共三省一市就长三角一体化纲领性文件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2018-2020年)达成共识,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确立了任务书、 时间表和路线图。 长三角地区将 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长三角在 经济 、地理位置、交通等诸多方面 占据全国领先地位 。 长三角2017年经济总量达 19.53万亿元,占全国的 23.6%。 以 26个城市为边界的长三角城市群, 2017年的经济总量为 16.52 万亿元,居世界六大城市群的第五位。 上海作为长三角地区龙头 ,将发挥优势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 上海市委书记李强 在 长三角领导座谈 中 表示,最重要是做好“服务”二字文章,重点是发挥经济中心城市和改革开放排头兵的作用,为各地参与全球资源配置提供便利。 四条主线 共同 发力:交通、科创、教育和环保 一体化 三年 行动计划囊括了 12 个合作专题 ,着眼于构建互通互联综合交通体系、提升能源经济互保能力、强化创新驱动、共建高速信息网络、环境整治绿色发展、公共服务普惠便利、构建和谐有序的市场环境等 7 个重点领域。 交通一体化 是实现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前提和保障 ,将要构建囊括铁路、地铁、公路、港口和机场全方位互联互通的综合交通体系 ,包括打通 17个省际断头路、 城际铁 路“一张网”等。 科创一体化 以 区域协同创新 为特色, G60科创走廊 、 嘉昆太创新区 等 逐渐 涌现 , 特别提到实现 5G商用、建立长三角 AI 研究院等 。 教育一体化 将优秀的教育资源辐 射至周边 区域 , 明确了高教、职教、师资等领域的深化协作 。 环保一体化 协同治理 水 污染 和大气污染 ,共建绿色美丽长三角 。 重点治理跨省界劣质水体、 上下游联动 治理、 上海牵头联防联控 、 打赢蓝天保卫战 。 优选 相关 标的 推荐 根据 四条 发展 主线:交通、科创、教育和环保一体化 ,我们筛选出 所在地区属于长三角、主营业务符合长三角一体化规划 的基本面相对优秀的公司 : 吴江银行、长盛轴承、亚士创能、上实发展、华夏幸福、建研院、法兰泰克、康力电梯、海螺水泥、盈峰环境、东山精密、亨通光电、众合科技、科大讯飞。 证券研究报告 table_page 行业策略 报告 research.stocke 2/23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正文目录 1. 长三角一体化进入战略发展新时期 . 4 1.1. 经历四阶段发展,长三角一体化步入战略新时期 . 4 1.2. 三年行动计划,明确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任务 . 6 2. 长三角地区将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 7 2.1. 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 7 2.2.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 8 2.3. 更好地发挥上海龙头作用 . 8 3. 推荐主线 . 10 3.1. 交通一体化:构建互联互通综合交通体系 . 10 3.1.1. 铁路:全国铁路发展重点领域 . 10 3.1.2. 地铁:加快轨道交通网建设 . 11 3.1.3. 公 路:断头路打通工程启动 . 13 3.1.4. 港口:推进区域港航协同发展 . 14 3.1.5. 打造长三角世界级机场群 . 14 3.2. 科创一体化:推动区域协同创新 . 15 3.2.1. 区域协同创新顶层框架不断完善 . 15 3.2.2. G60科创走廊等特色协同创新区域涌现 . 16 3.2.3. 相关重点产业: 5G、 AI . 18 3.3. 教育一体化:共享优秀教育资源 . 19 3.4. 环保一体化:协同治理污染,共建绿色美丽长三角 . 20 3.4.1. 深入推进大气污染协同防治,打赢蓝天保卫战 . 20 3.4.2. 推进江河湖海水环境协同治理,打赢碧水保卫战 . 20 3.4.3. 携手治污,共扫门前雪 . 21 4. 相关标的 . 21 图表目录 图 1: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阶段 . 4 图 2:世界六大城市群区位图 . 8 图 3: 2017年各省 GDP . 8 图 4: 2016年社会商品零 售总额 (亿元 ) . 9 图 5: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亿元) . 9 图 6:长三角铁路客运量和货运量占全国比例 . 10 图 7:长三角铁路营业里程占全国比例 . 10 table_page 行业策略 报告 research.stocke 3/23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图 8: 关于协同推进 长三角港航一体化发展六大行动方案 . 14 图 9:长三角民航运输指标占全国比例 . 15 图 10:长三角机场旅客吞吐量及同比增速 . 15 图 11:硅谷科技创新城市群 . 16 图 12:长三角 G60科创走廊 . 16 图 13: G60科创走廊 发展进程 . 16 图 14: 三大运营商 5G推进计划表 . 18 表 1: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 . 4 表 2: 长三角 铁路建设及规划 . 10 表 3: 长三角 地铁建设及规划 . 12 表 4:长三角地区打通省际断头路合作框架协议第一 批重点项目 . 13 表 5:长三角地区港口分布 . 14 表 6:长三角地区民航机场 . 15 表 7: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政 策 . 16 表 8: G60 科创走廊九城市出台 “扩大开放 30条 ” . 17 表 9:长三角地区人工智能相关文件 . 19 表 10:长三角教育一体化重点协作项目 . 19 表 11:长三角污染防治一体化相关政策 . 21 表 12:长三角 一体化推荐标的 . 21 table_page 行业策略 报告 research.stocke 4/23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1. 长三角一体化进入战略发展新时期 1.1. 经历四阶段发展,长三角一体化步入战略新时期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在历史上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目前可以大致分为以下 四个 阶段: 第一阶段,“上海经济区时期”。 自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市场的发展和经济的逐渐复苏,区域经济的重要性 受 到国务院的日益重视。 1982 年,国务院提出上海经济区的建设。同年 12 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成立上海经济区和陕西能源基地规划办公室的通知,确定了上海经济区的范围,包括作为核心的上海市和浙江省的杭州、湖州、宁波、绍兴、嘉兴以及江苏省的苏州、常州、无锡、南通等 10 个城市。 1984年,国务院将上海经济区扩大为上海市和浙江、江苏、安徽以及江 苏 。 1985年,长三角沿海经济区成立。 1987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将福建省纳入长三角经济区。 1988年 6月,国务院 撤销上海经济区规划办公室,上海经济区及相关规划以失利收场。 第二阶段,“浦东开发开放时期” 。 上世纪 80年代至 90年代期间,上海经济持续低迷,工业总产值占比持续下降。上海市政府提出了开放开发浦东,以此为突破口带动上海萎靡的经济,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国务院及党中央对这一战略思想表达了高度的肯定及支持,使得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在浦东开放开发的影响下进入下一个关节的阶段。浦东的飞速发展为上海注入新的能量,上海在长三角经济区的地位也大幅改善。 1992 年 6 月,“长三角及长江沿江地区经济规划座谈会”在京召开,长江三角洲协作办 主任联席会议。 2003 年 8 月,包括上海在内的共 16 个市长齐聚南京长江三角洲城市市长峰会并签署了以承办“世博会”为契机,加快长江三角洲城市联动发展的意见。 第三阶段,“长三角经济全球化” 。 国际化与市场化成为这一时期的关键词。中国经济进入一个相对高速发展的阶段,长三角一体化已逐渐发展为国家战略。 2008年 9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确立了长江三角洲的范围为浙江省,江苏省以及上海市。 2010 年 6 月,国家发改委发布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对原定长江三角 洲区域作适当扩容 ,将徐州、连云港、盐城等苏北城市以及温州、金华等浙江城市加入长三角区域规划的范畴 。 第四阶段,“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新时期” 。 2016年 6月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中 去除部分浙江城市并 再次对长江三角洲扩容,加入了安徽省共三省一市。 2018年 6月,长三角一体化的纲领性文件 长三角 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2018-2020年)正式印发。这份计划书标志着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已做好了充分准备,并明确了未来发展的任务书、时间表和路线图。 2018 年 11 月, 当前国家领导人 主席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 式发表重要演讲,将大力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 随后 沪苏浙皖三省一市相继通过关于支持和保障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决定 ,长三角一体化进入战略发展新时期。 图 1: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阶段 资料来源:浙商证券研究所 表 1: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 时间 文件 /会议 发布者 内容 table_page 行业策略 报告 research.stocke 5/23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1982/12/22 关于成立上海经济区和山西能源基地规划办公室的通知 国务院 确立正式确立上海经济区的范围是以上海为中心,包括苏州、无锡、常州、南通、杭州、嘉兴、湖州、宁波、绍兴等长江三角洲的 9个城市。 1983/01 关于建立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初步设想 姚依林副总理 长江三角洲经济区规划范围可先以上海为中心,包括长江三角洲的苏州、无锡、常州、南通和杭州、嘉兴、湖州、宁波等城市,以后再根据需要逐步扩大。 1985/02 长江、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座谈会纪要 党中央、国务院 提出“应该开放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进而陆续开放辽东半岛、胶东半岛,北起大连港,南至北海市,构成一个对外开放的经济地带。” 1987 上海经济区发展战略纲要 各省高层会议制定 提出:“建立上海经济区,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探索。旨在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中心作用,打破经济体制的僵化模式,逐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区域经济新体制。” 1988/06/01 国家计委撤销了上海经济区规划办公室,上海经济区以“流产”而告终。五省一市间巨大的经济社会发展差距和利 益冲突是其难以维系的重要原因。 1992/06 在京召开“长江三角洲及长江沿江地区经济规划座谈会” 建立了长江三角洲协作办(委)主任联席会议,这对长三角城市群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2003/8/15 在南京举办的长江三角洲城市市长峰会, 16 个市长联合签署以承办“世博会”为契机,加快长江三角洲城市联动发展的意见 首次提出了“长三角人”的新概念。长三角城市群的建设从经济、交通等逐渐拓展到旅游、文化等领域,为长三角一直雄踞我国城市群综合排名之首奠定了坚实基础。 2008/09/16 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 国务院 提出要把长三角地区建设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和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2010/06/07 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 国家发展改革委 首次在国家战略层面上将长三角区域范围界定为苏浙沪全境内的 25个地级市,主要是在原有 16个城市的基础上,加进了苏北的徐州、淮阴、连云港、宿迁、盐城和浙西南的金华、温州、丽水、衢州。但该规划仍把 16城市列为长三角区域发展规划的“核心区”。 2016/03/25 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 中共中央政治局 描绘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宏伟蓝图,推动长江经济带的发展 2016/05/11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 国家发改委、住建部 改革创新推动长三角城市群协调发展,培育更高水平的经济增长极 2016/05 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 国家发改委 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2017/07/19 江苏省高速公路网规划( 2017-2035) 江苏省 项目建成后,太仓境内将有两条入沪高速通道,能极大缓解苏沪两地高速交通压力,助推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 2018/06/02 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2018-2020年) 领导座谈会 进一步明确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任务书、时间表和路线图 2018/08 苏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 2018-2023年) 国家发改委 发改委批复, 同意建设 6号线、 7号线、 8号线及 S1线等 4个项目,规划期为 2018至 2023年。线路总长137公里,总投资约为 950亿元。其中, S1 线还是苏州首条与上海轨道交通线网对接的线路。 table_page 行业策略 报告 research.stocke 6/23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2018/09/17 江苏省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运输走廊规划( 2018-2035) 江苏省委省政府 打造江苏进入上海的重要枢纽节点城市的概念 2018/11/05 国家领导人 主席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演讲 国家领导人 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为国家战略,“为了更好发挥上海等地区在对外开放中的重要作用 ”,“推进更高起点的深化改革和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 2018/11/22 服务“一带一路”及“长江经济带”建设 打造苏南地区网络运营集装箱公铁水多式联运示范项目 市交通运输局、市发改委等 巩固苏州集装箱多式联运核心枢纽地位,形成辐射苏南地区、扬子江城市群,衔接上海洋山港,面向欧美、日韩、东南亚的区域集装箱多式联运核心 2018/12 关于支持和保障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决定 沪苏浙皖三省一市人大常委会 决定指出了推进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对国家改革发展全局、对上海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意义,明确了总体要求和推进机制,明确以法治力量支持和保障三省一市规划对接、法治协同、市场统一、生态保护和共建共享。据悉,江苏、安徽、浙江省人大常委会也将在近日通过各自的支持和保障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的决定,形成四地法治保障和协同推进的合力。 2018/12/06 关于协同推进长三角港航一体化发展六大行动方案 交通运输部与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政府 六大行动协同推进长三角港航一体化 2018/12/14 推进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上海)建设合作协议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通信管理局、上海市临港地区开发建设委员会 打造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共同推动上海及长三角地区工业互联网产业加速集聚和跨越发展 2018/12/18 长三角地区教育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战略协作框架协议和长三角地区教育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上海、江苏、浙江、安徽 推进长三角地区 2025年整体实现教育现代化 2018/12/19 批复了上海轨道交通三期规划和杭州轨道交通三期的调整规划 国家发展改革委 两地新增的投资项目金额预计将超过 3500 亿元,长三角交通一体化正在提速。 资料来源:浙商证券研究所 1.2. 三年行动计划 ,明确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任务 三年行动计划,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有望加速。 2018 年 6 月,长三角区域的上海、浙江、江苏以及安徽共三省一市就长三角一体化纲领性文件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2018-2020 年)达成共识,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确立了任务书、时间表和路线图。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到 2020 年,长三角区域要基本形成世界级城市群框架,逐渐发展为经济充满活力,创新能力跃升,空间利用高效,高端人才汇聚,资源流动畅通的世界级城市群。其中,上海的龙头作用需要进一步加强,浙江、江苏以及安徽三省需要各司其职发挥所长,不断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新的突破,更好引领经济发展,为国家发展大计更好服 务。 table_page 行业策略 报告 research.stocke 7/23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行动计划囊括了 12 个合作专题,着眼于构建互通互联综合交通体系、提升能源经济互保能力、强化创新驱动、共建高速信息网络、环境整治绿色发展、公共服务普惠便利、构建和谐有序的市场环境等 7个重点领域。 共建互通互联的综合交通体系 ,加强规划对接,建设高速便捷的长三角,以更高质量的结构体系引领长三角地区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加快轨道交通网络建设,同时加快民航、铁路以及港航的协同发展,着力于全面打通长三角区域交通网络,实现长三角区域交通一体化。 提升能源经济互保能力 ,三省一市互相协作发展,把握当下一体化发展的优势。深 化新能源的领域合作及区域能源市场建设。同时推进区域油气煤基础建设,持续发展电网综合能力,努力建设一个能源安全高效使用的长三角。 强化创新驱动 ,打造创新引领的区域穿羽绒体系和协同创新体系。在遵循经济规律的原则上,尝试创新合作机制,推动跨行政区融合发展,深度联动长三角产业链,同时加快构建区域创新共同体,争取不断开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新局面。 共建高速信息网络 ,努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以数字化来推动长三角经济高速发展。长三角区域协同建设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为将来的数字经济建设作良好的铺垫。大力发展互联网新兴产业例如 物联网,人工智能,云服务等技术,带动长三角工业数字化发展,大幅提升产能。 环境整治绿色发展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保证长三角区域绿色和谐。确保三省一市协同工作,最大程度强化生态系统及对生态空间实时保护。协同治理大气污染和水质污染,并加强区域间的共同监管,保证合作的效率最大化,建设跨区域的污染协作治理机制,努力建设一个适宜居住,绿色和谐的世界级城市群。 公共服务普惠便利 ,推进民生工程的建设进度,加大人民群众对长三角一体化的认同感。从食品卫生、医疗、社会保障、养老、公共交通、体育、旅游产业等各方面入手,不断改善长 三角地区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建设幸福和谐的长三角。 构建和谐有序的市场环境 ,推动市场的一体化建设有利于长三角的商业环境。打破区域间的制度差异与障碍,统一标准与规则,加强区域间的协同合作。同时促进区域金融协调发展与风险防范,支持金融机构开展合作,更好为长三角经济发展提供助力。 2. 长三角地区将 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2.1. 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有 其固有 的 优势 : 从 地理位置 来看,长三角城市群 是在上海市和江苏、浙江、安徽三省部分城市范围内,由以上海为核心、联系紧密的多个城市组成,主要分布于国家“两横三纵”城市化格局的优化开发和重点开发区域。从 经济方面 来看, 按经济总量算,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 2017年经济总量达 19.53万亿元,占全国的 23.6%,其中以 26个城市为边界的长三角城市群, 2017年的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