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国游戏产业报告_42页_590kb.pdf
2021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 China Gaming Industry Report 2021 年中国游 戏产业报 告 项 目 组 主办单位 : 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 GPC) 中国游戏产业研究院 战略合作 : 伽马数据 北京中娱智库咨询有限公司 执行主编 : 张毅君 敖 然 副 主 编 : 唐贾军 郑 南 张遥力 陈 勇 高东旭 编 委 : 秦艳华 杜 洁 王 旭 黄兆晨 夏梦洁 蔡佳宁 徐 滔 高大为 张 婧 钟杏梅 刘奕杉 崔 雨 曹 颖 刘 正 滕 华 王 准 张晓明 陈银莉 官方网站:游戏产业网 公 众 号 : 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 特别鸣谢 : 人民网 北京师范大学 腾讯数字舆情部 ( 排名不分先后) 序 言 2021 年 11 月 8 日至 11 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 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提出,党的 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 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朝着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继续前进。会议通 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 史经验的决议为新时代的出版工作乃至整个文 化产业的发展都指明了前进的方向。随着信息技 术的创新和融合发展,我国数字经济充分发挥其 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加速数字技术同 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不断催生出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的游戏 产业也在发挥资源和用户优势 , 推陈出新,通过 技术驱动、产业融合和文化创新等方式加快产业 发展步伐,在 “ 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 ” 的战略目标指引下,在互联网技术、物联网、云 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数字技术 的推进中取得长足发展。随着多种技术的融合创 新,游戏产业和其他相关产业实现了终端、平台、 场景、应用等多个层面的跨界合作,游戏产业的 自身建设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2021年中国游戏产业概述 .1 一 、 坚决执行未成年人保护的要求,积极落实防沉迷工作 .1 二 、 加速产业布局调整,建立特色产业良性发展模式 .2 三 、 产品形态共生发展趋势明显,运营发行买量成本日渐增高 .3 四 、 产业竞争日益加剧,建立良性竞争格局渐成行业共识 .3 五 、 拓展游戏出海市场运营范围 , 通过优质游戏助推中国文化 “ 走 出 去 ” .5 六、电竞产业社会关注度日渐提升,规范化管理成为发展的重点 6 七、技术升级加速业态变革,游戏赋能提升产业价值 .7 八、加大党史教育学习力度,推行社会公益活动 .9 第二章 2021 年中国游戏产业发展状况 .11 一、中国游戏市场 状况 .11 二、中国自主研发游戏海外市场 状况 .14 三、中国游戏细分市场状况 .18 四、中国游戏分品类市场状况 .29 第三章小结 .33 1 第一章 2021 年中国游戏产业概述 一、坚决执行未成年人保护的要求,积极落实防沉迷工作 2021 年,主管部门高度重视游戏产业发展工作, 把未成年人保护和防沉迷工作作为游戏产业发展的 第一要务,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并出台了一 系列政策措施。 2021 年 8 月 30 日,国家新闻出版 署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 切实防止未成年 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和 网络游戏防沉迷工作提出明确的新标准、新要求, 进一步严格管理措施,推动游戏产业的规范化管理。 9 月 2 日,中宣部发布关于开展文娱领域综合治 理工作的通知为文化产业环境的净化提供了进一 步的政策支撑,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强化游戏内容 审核把关,提升游戏文化内涵。 9 月 23 日,中国音 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发布了网络游戏行业防沉迷自 律公约,进一步强化了游戏行业的 自律 意识。 在游戏主管部门的指示和行业协会的监督下, 各地区、游戏企业开展了积极有效的整改工作。他 们积极响应国家和主管部门的相关要求,压实未成 2 年人保护和防沉迷的相关措施,从产品研发到平台 监管坚决执行管理要求、落实实名认证、筑牢安全 防线、夯实平台管理,遵守市场秩序、开展自查自 纠等工作。随着管理的进一步加强和游戏企业的积 极配合,游戏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已经取得阶段性 成绩,整体明显向好。 二、加速产业布局调整,建立特色产业良性发展模式 2021 年的游戏产业在特大城市的布局依旧明显,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成为头部企业的集 聚 地并释放了巨大的产业能量。北京依托政治地缘 优势全力打造 “ 一都五中心 ” 布局;上海在致力于 打造 “ 全球电竞之都 ” 和 “ 游戏创新之城 ” 的同时 , 加大对原创游戏扶持力度;广州作为中国游戏企业 集聚发展的老牌城市,通过整合技术、资本、金融 等优势为游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深圳 依托软件和信息服务的技术优势加速了城市 “ 链长 制 ” 数字经济的产业布局。 3 除 游戏产业发展度比较高的 城市外,我国游戏 产业在其他区域的布局策略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江苏立足新型基础设施, 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 推进游戏文化品牌化发展 。海南依托地理优势和旅 游资源 ,提 升 “ 电竞 +旅游 ” 的融合规模 , 吸引 了 众多游戏企业的落户。四川、重庆深耕移动游戏产 品,构建新型的游戏产业生态基地,打造了以游戏 IP 为核心的纵向产业。浙江云游戏、电子竞技等新 兴业态产品,深化数字生产能力。我国电子竞技产 业形成了成渝文化圈、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电 竞产业布局圈,创建了多个产业集聚发展新高地, 促进了中国游戏企业的集聚化、差异化、特色化的 多维发展。 三、产品形态共生发展趋势明显,运营发行买量成本日渐 增高 2021 年,中国的移动游戏市场依然是游戏产业 发展的重点,但是整个业态发展并不是呈现 “ 此消 彼长 ” 的发展态势,受到全球 “ 大屏游戏 ” 回暖的 4 趋势影响,中国游戏产品形态也呈现出了移动游戏 和客户端游戏两 种 类型齐头并进的趋势。随着我国 精品游戏 “ 多端并发 ” 渐成趋势,跨平台的内容制 作开发成为现阶段游戏产品生产的重要方式,为实 现产品多元化和精品化的发展要求奠定了良性的产 业基础。 从运营发行方面而言,游戏产品运行模式依然 保持内购充值方式为主,广告变现模式也正逐步发 展起来,但买量成本逐步升高,产业红利压缩、运 营效果不达标等问题,值得整个游戏行业关注与深 思。未来游戏产业在人才培养、创新协同、产业分 工、创新发展等维度上尤为值得关注。 四、产业竞争日益加剧,建立良 性竞争格局渐成行业共识 目前我国游戏产业竞争加剧,产品市场的 “ 马 太效应 ” 愈发明显。头部企业的技术研发能力、渠 道运营能力、产品推广能力、用户规模和市场份额 等方面都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相对而言,中小游 戏企业的产品市场竞争环境更为严峻,加之开发资 5 本、渠道推广等手段的限制,中小企业的产品很难 在短时间内追赶头部企业的产品开发效率,随着运 营成本的不断提高, 它 们的生存空间受到进一步挤 压,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竞争的激烈程度。 随着市场竞争的白热化发展、买量成本的升高、 渠道与研发的价格之争进一步拉大了头部企业同中 小企业之间的发展差距,成为游戏产业面临的重要 问题,因此呼吁行业建立良性竞争的游戏生态、打 造全产业链的价值提升模式。 五、拓展游戏出海市场运营范围,通过优质游戏助推中国 文化 “ 走出去 ” 今年我国游戏 产业 出海规模 、 海外市场的渗透 范围和产品销售规模依然保持增长。特别是对更多 海外市场的开发上,我国游戏出海的国家和地区数 量直线攀升,例如智利、埃及等国家或地区也已开 始成为我国游戏出海的重要区域。我国游戏产业的 出海产品类型更加多元,突破了以往以策略等中重 度游戏为主的类型局限,出现 “ 多赛道 ” 并进发展 6 的趋势,在不同品类和细分市场上的竞争力也在持 续增强,休闲 、 策略等领域表现较为亮眼。面对海 外多元化的市场需求,我国游戏企业在休闲游戏领 域深耕细作,加快产业布局和产品投入,有利于提 高海外市场份额。 我国游戏产业海外布局肩负文化出海的重要任 务, 作为中国对外文化输出的 “ 窗口 ” , 将中华文 化内嵌于游戏产品中 , 也是我国对外交流与传播的 重要方式 。 游戏产业国际竞争力日渐增强的同时, 中华文化、中国元素的国际 影响力也 随 之逐渐扩大 。 六、电竞产业社会关注度日渐提升,规范化管理成为发展 的重点 2021 年,电子竞技产业的社会关注度明显提高, 以电竞入亚、英雄联盟总决赛夺冠等事件为契机, 我国电子竞技产业的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社会关 注度较以往有了明显的提升。 作为诞生于互联网时 代的新兴体育项目, 电子竞技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 7 已经成为引人瞩目的经济、社会、文化现象,被各 地政府视为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抓手。 目前我国的电子竞技产业逐步发展,形成了较 为科学的生态闭环,通过赛事运营和内容深耕等方 式提升了产业核心竞争力。 伴随未成年人保护政策的持续升级,我国电子 竞技产业开始向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2021年 8月 30 日,未 成年人游戏新规出台后,电子竞技行业迅速 落实职业选手、青训选手年龄合规的相关工作,长 远来看对产业规范、健康、可持续化发展起到积极 的引导作用。 同时,电子竞技行业期待政府部门加 大产业扶持力度、完善行业管理规范机制、加强青 年电竞人才储备,以此引导电竞产业走上职业化、 规范化、专业化发展道路,进一步提升电竞产业国 际竞争力, 从而推动电竞产业长足发展。 七、技术升级加速业态变革,游戏赋能提升产业价值 技术与游戏共生发展,相互促进,技术提升游 戏开发效率与产品体验,而游戏产业的繁荣又反过 8 来加速了技术的迭代更新。目前,我国游戏 产业的 自研技术仍然存在一定的发展瓶颈,在引擎开发方 面尚存在一定技术短板。而新兴技术在游戏产品开 发中 的 应用, 使 游戏成为新兴技术的 “ 实验场 ” 。 云游戏打破了行业内的应用边界,为数字经济发展 注入新的活力。虚拟现实产业正在突破关键技术, 推动 VR、 AR游戏发展的同时促成了元宇宙概念的 兴 起 。作为当下热门话题 , 元宇宙概念引发众多产业 和资本的广泛关注,我国 部分 游戏企业开始对元宇 宙进行布局。 “ 游戏 +” 的多元融合加速了内容产品的横向 拓展,延伸了游戏的社会功能,同时也为游戏赋能 提供了新的实践平台。越来越多的游戏企业以功能 性游戏为抓手,深耕游戏产品的社会价值,加快游 戏产业的衍生品开发与制作,推动游戏同教育、文 旅、医疗、公益、科普等多种元素的融合发展,加 快主题游戏的产品开发,加速游戏产业价值的横向 拓展,彰显了游戏的多重功能价值。 9 八、加大党史教育学习力度,推行社会公益活动 中国游戏企业为了更好 地 丰富党建工作,依托 线上、线下资源优势,推行各项党建工作,深入红 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持续加强从业者的党性修养。 它 们发挥互联网企业的技术优势,设计学习小程序, 围绕中共党史等时政议题,提供党史学习的在线教 育,通过数字化技术与党建内容的深度结合,多层 次 、 多角度激发了党员学习的热情。 2021 年,多家游戏企业积极投身社会公益活动。 在河南雨灾期间,多家游戏企业第一时间组织防疫 物资捐助,并积极调动技术资源 、 组织志愿者协助 政府展开救援。更有多家游戏企业连续多年为边远 山区小学、留守儿童和残障儿童提供善款资助,并 开展结对帮扶。在 “ 绿水 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的指 示下, 它 们积极投身到环境整治、改善生态环境等 公益活动中来,通过技术手段赋能乡村振 兴战略, 深入挖掘当地物产资源,从文化旅游、产业赋能等 多角度助力乡村的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10 11 第二章 2021 年中国游戏产业状况 一、中国游戏市场 状况 2021 年,中国游戏 市场 实际销售收入依然保持 增长态势,高质量产品引领产业多领域创新发展。 用户规模的容量趋于饱和,挖掘用户细分需求将成 为未来市场竞争的重点。 (一) 中国游戏 市场 实际销售收入 图 1 中国游戏 市场 实际销售收入及增长率 2021 年,中国游戏 市场 实际销售收入 2965.13 亿元,比 2020 年增加了 178.26 亿元,同比增长 1144.81 1407.02 1655.66 2036.07 2144.43 2308.77 2786.87 2965.13 37.65 22.90 17.67 22.98 5.32 7.66 20.71 6.40 0 10 20 30 40 0.00 500.00 1,000.00 1,500.00 2,000.00 2,500.00 3,000.00 3,500.00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 % ) ( 亿 元 ) 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 增长率 12 6.40%。虽然实际销售收入依然保持增长态势,但 是增幅比例较去年同比缩减近 15%。 主要原因 是: 去年新冠疫情下宅经济的 刺激 效 应逐渐 减弱 ; 年度 爆款数量 同比有所 减少 ;游戏研 发和 运营 发行成本持续增加。 (二) 中国游戏用户规模 图 2 中国游戏用户规模及增长率 2021 年,中国游戏用户 规模 保持稳定增长,用 户规模达 6.66 亿人,同比增长 0.22%。 前 几年,虽 然用户增长缓慢,但是用户规模每年 大多 还是以千 万级增长, 而 今年的增幅与 2020年相比, 用户规模 517.31 533.96 565.51 583.18 625.66 641.08 664.79 666.24 4.60 3.22 5.91 3.13 7.28 2.47 3.70 0.22 0 1 2 3 4 5 6 7 8 0.00 100.00 200.00 300.00 400.00 500.00 600.00 700.00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 % ) ( 百 万 ) 中国游戏用户规模 增长率 13 变化不大,游戏人口的红利趋向于饱和,此外, 虽 然 下半年的 用户规模 比上 半 年呈现下降态势,主要 是因为 防沉迷新规落地 , 但是 未成年人保护 收获实 效,用户结构趋向健康合理 。 (三) 中国自主研发游戏国内市场实际销售收入 图 3 中国自主研发游戏国内市场实际销售收入 及增长率 2021 年,中国自主研发游戏国内市场实际销售 收入 2558.19亿元,比 2020年增加了 156.27亿元, 同比增长 6.51%,但增幅较去年同比缩减 约 20%。 自主研发游戏在国内游戏企业业务中占主导地 位,今年市场 新产品上线 较 少, 流水主要依靠过去 726.60 986.66 1182.53 1397.37 1643.90 1895.14 2401.92 2558.19 52.45 35.79 19.85 18.17 17.64 15.28 26.74 6.51 0 10 20 30 40 50 60 0.00 500.00 1,000.00 1,500.00 2,000.00 2,500.00 3,000.00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 % ) ( 亿 元 ) 中国自主研发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 增长率 14 的 产品支撑 。由于过去 产品 的 带动消费能力 在逐步 减弱,付费玩家的消费意愿也随之降低。 二、中国自主研发游戏海外市场 状况 2021 年,中国自主研发游戏海外市场 实际 销 售 收入 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态势,海外市场的国家和 地区数量明显增多,出海产品类型更加多元。游戏 出海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中小型游戏公司的主要策略。 (一) 中国自主研发游戏海外市场 实际销售收入 图 4 中国自主研发游戏海外市场实际销售收入 及增长率 30.76 53.08 72.29 82.76 95.86 115.95 154.50 180.13 69.02 72.55 36.19 14.47 15.83 20.95 33.25 16.59 0 20 40 60 80 0.0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140.00 160.00 180.00 200.00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 % ) ( 亿 美 元 ) 中国自主研发游戏海外市场实际销售收入 增长率 15 2021 年,中国自主研发游戏海外市场实际销售 收入达 180.13 亿美元,比 2020 年增加了 25.63 亿 美元,同比增长 16.59%。 增速同比下降 约 17%,主 要原因是受去年新冠疫情下全球宅经济的激增效应 消退的影响。 从近五年的平均增长幅度看,我国游戏出海份 额呈现稳定 上升 的态势,出海游戏在用户下载量 、 使用时长和用户 付费 三个方面均保持较好的增长。 (二) 中国自主研发移动游戏海外市场收入前 100 类型收 入占比 图 5 中国自主研发移动游戏海外市场收入前 100 类型收入占比 策略类(含 SLG) , 41.40% 角色扮演类( ARPG/MMORPG) , 13.46% 射击类 , 12.96% 消除类 , 5.81% 多人在线战术竞技 类( MOBA) , 5.10% 模拟经营类 , 3.81% 放置类 , 3.67% 博彩类 , 3.27% 卡牌类 , 2.90% 剧情互动 , 1.91% 其他 , 5.71% 16 2021 年,中国自主研发移动游戏海外地区收入 分布中, 策略类游戏收入占比为 41.40%,角色扮演 类游戏的收入占比为 13.46%,射击类游戏收入占比 为 12.96%。 消除类、多人在线战术竞技类表现突出, 两类 游戏收入合计占比达 10.91%,较去年增加 5.50%。 从近三年市场收入 占比 看,策略、角色扮演、 射击三类游戏 依然 是 中国自主研发移动游戏 出海的 主力类型, 持续 受到海外市场认可, 三类合计 收入 占比 稳定 在 60%以上。 余下 市场份额中,每年都有 不同游戏类型成绩凸显,如去年放置、卡牌类占比 较高,而今年消除、多人在线战术竞技、模拟经营 类 排在前列,说明我国游戏出海呈多类型并进发展 趋势,除策略类等传统强项外,其他品类 也在 持续 提升竞争力。 17 (三) 中国自主研发移动游戏海外重点地区收入占比 图 6 中国自主研发移动游戏海外重点地区收入占比 2021 年,中国自主研发移动游戏海外 重点 地区 收入分布中,来自美国市场的收入占比为 32.58%, 蝉联第一。来自日本、韩国的收入占比分别为 18.54%和 7.19%。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 三个地区合计贡献了中国 自主研发移动游戏出海收入的 58.31%,但从近三年 数据看,三个地区的合计占比正逐年下降 ,其他地 区占比逐年上升,说明我国游戏产业正不断 探索新 兴市场,拓展 海外市场的广度和深度。 美国 , 32.58% 日本 , 18.54% 韩国 , 7.19% 德国 , 4.96% 英国 , 3.11% 法国 , 2.07% 沙特 , 1.76% 土耳其 , 0.92% 印尼 , 0.74% 巴西 , 0.84% 其他 , 27.29% 18 三、中国游戏细分市场状况 2021 年,中国移动游戏和客户端游戏市场实际 销售收入均有上升,网页游戏市场在持续萎缩。 (一)中国游戏市场 收入 占比 图 7 中国游戏市场收入占比 数据表明,当前移动游戏依然占据主导地位。 2021 年,中国移动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 2255.38 亿元,占比为 76.06%;客户端游戏市场实际收入 588 亿元,占比为 19.83%;网页游戏市场实际销售 收入 60.30 亿元,占比为 2.03%。 移动游戏 , 76.06% 客户端游戏 , 19.83% 网页游戏 , 2.03% 其他游戏 , 2.08% 19 (二)中国移动游戏 实际销售收入 及用户规模 1.中国移动游戏市场 实际销售 收入 图 8 中国移动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及增长率 2021 年,中国移动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 2255.38 亿元,比 2020 年增加了 158.62 亿元,同 比增长 7.57%。数据显示,移动游戏依然是我国游 戏市场的主体,收入占比为 76.06%。增幅较去年同 比缩减 约 25%,具体原因与前述的自主研发游戏市 场情况相同。 274.92 514.65 819.17 1161.15 1339.56 1581.11 2096.76 2255.38 144.59 87.20 59.17 41.75 15.36 18.03 32.61 7.57 0 30 60 90 120 150 0.00 500.00 1,000.00 1,500.00 2,000.00 2,500.00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 % ) ( 亿 元 ) 中国移动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 增长率 20 2.中国移动游戏用户规模 图 9 中国移动游戏用户规模及增长率 2021 年,中国移动游戏用户规模达 6.56 亿人, 同比增长 0.23%, 移动游戏用户规模 持续上升 。 但 也受到人口结构变化影响规模容量趋于饱和,具体 原因和影响与前述中国游戏用户规模情况相同。 357.50 455.33 527.84 553.97 604.95 624.15 654.35 655.88 15.14 27.36 15.93 4.95 9.20 3.17 4.84 0.23 0 5 10 15 20 25 30 0.00 100.00 200.00 300.00 400.00 500.00 600.00 700.00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 % ) ( 百 万 ) 中国移动游戏用户规模 增长率 21 3.收入排名前 100 移动游戏产品类型数量占比 图 10 收入排名前 100 移动游戏产品类型数量占比 2021 年,在中国移动游戏收入排名前 100 的产 品 中 , 主要以 角色扮演类游戏 、 卡牌类游戏 和策略 类 游戏 为主, 占市场份额将近一半,其中 角色扮演 类游戏,占比为 25%;卡牌类游戏,占比为 15%;策 略类 游戏,占比为 9%。 说明玩家偏好这三 种 游戏 类 型 ,企业的研发相对集中 于 这三种类型 的产品 。 角色扮演类 (ARPG/MMORPG), 25% 卡牌类 , 15% 策略类(含 SLG) , 9% 回合制角色扮演类 , 棋牌类 , 6% 射击类 , 4% 消除类 , 4% 多人在线战术竞技类 ( MOBA) , 3% 放置类 , 3% 体育竞技类 , 3% 其他 , 21% 22 4.收入排名前 100 移动游戏产品类型收入占比 图 11 收入前 100 移动游戏产品 类型 收入占比 2021 年,在中国移动游戏收入排名前 100 的产 品中 ,角色扮演类游戏占比为 19.56%;多人在线战 术竞技类游戏占比为 14.95%;射击类游戏仅次于多 人在线战术竞技类游戏,占比为 14.07%,三者占总 收入的 48.58%,占全部收入的近一半。 这三类游戏 的用户基数较大, 进而 总 收入占比较高 。 角色扮演类 (ARPG/MMORPG), 19.56% 多人在线战术竞技类 ( MOBA) , 14.95% 射击类 , 14.07% 回合制角色扮演类 , 11.76% 策略类(含 SLG) , 10.03% 卡牌类 , 8.60% 棋牌类 , 3.89% 放置类 , 2.89% 竞速类 , 1.97% 消除类 , 1.85% 其他 , 10.43% 23 5.收入排名前 100 移动游戏产品 IP 类型数量占比 图 12 收入排名前 100 移动游戏产品 IP 类型数量占比 2021 年,在收入前 100 移动游戏产品 IP 类型 数量占比中,数量占比最多的是自创 IP,占比为 41%。 自创 IP 数量 占比较去年增长 5%,说明各游戏 企业更加重视游戏自创 IP的打造和运营, 意识 到自 创 IP对延长游戏生命周期、获得用户和市场认可的 重要性。 另有 24%、 9%和 8%的移动游戏分别由客户 端游戏、小说和主机 /单机游戏改编而来 ,与其他 领域的 IP 跨界联动仍然是 2021 年游戏产业发展的 重要特征之一。 客户端游戏 , 24% 小说 , 9% 主机 /单机 , 8% 移动游戏 , 6%动漫 , 4%经典 , 4% 其他 , 4% 自创 IP, 41% 24 6.收入前 100 移动游戏产品 IP 类型收入 占比 图 13 收入排名前 100 移动游戏产品 IP 类型 收入 占比 2021 年,在收入前 100 移动游戏产品 IP 类型 收入 占比中, 收入 占比最 高 的 是 自创 IP,占比为 42.46%。 另有 32%、 8.33%和 8.27%的 IP类型收入 分 别由客户端游戏、小说和主机 /单机游戏改编而来 的产品提供 。总收入与 IP 的总数量基本呈正比。 客户端游戏 , 32.00% 小说 , 8.33% 主机 /单机 , 8.27% 动漫 , 3.23% 移动游戏 , 2.25% 经典 , 1.97% 其他 , 1.49% 自创 IP, 42.46% 25 7.收入排名前 100 移动游戏产品题材类型收入 &数量占比 图 14 收入排名前 100 移动游戏产品题材类型收入占比 图 15 收入排名前 100 移动游戏产品题材类型数量占比 玄幻 /魔幻 , 22.12% 文化融合 , 15.82% 现代 , 15.81% 神话 /传说 , 11.03% 历史 , 10.66% 弱题材 , 9.51% 武侠 , 4.26% 科幻 , 3.86% 体育 , 3.70% 动漫改编 , 3.23% 玄幻 /魔幻 , 29% 弱题材 , 18% 历史 , 13% 现代 , 10% 神话 /传说 , 6% 武侠 , 6% 体育 , 6% 科幻 , 5% 动漫改编 , 4% 文化融合 , 3% 26 2021 年,在中国移动游戏收入排名前 100 的产 品中 , 收入最高的前三 题材 类 型分别是玄幻 /魔幻 题材、文化融合题材和现代题材,所占比例分别为 22.12%、 15.82%和 15.81%。 题材类型 数量 占比最高 的三种 游戏 类型分别是玄幻 /魔幻 题材 、弱题材和 历史 题材 ,占比分别是 29%、 18%和 13%。 玄幻 /魔幻 题材 类 游戏在流水收入和 数量 占比中都进入前三名。 (三) 中国客户端游戏市场 实际销售收入 图 16 中国客户端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及增长率 608.93 611.57 582.49 648.61 619.64 615.14 559.20 588.00 13.48 0.43 -4.75 11.35 -4.47 -0.73 -9.09 5.15 -15 -10 -5 0 5 10 15 0.00 100.00 200.00 300.00 400.00 500.00 600.00 700.00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 % ) ( 亿 元 ) 中国客户端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 增长率 27 2021 年,中国客户端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 588 亿元,比 2020 年增加了 28.80 亿元,同比增长 5.15%,为近三年内首次出现增长的趋势 。 主要原 因是,今年新 上线 的客户端产品表现出色;以移动 游戏为核心的全平台发行模式逐步兴起;用户使用 习惯回归等。 (四) 中国网页游戏市场 实际销售收入 图 17 中国网页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及增长率 2021 年,中国网页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仅为 60.30 亿元,比 2020 年减少了 15.78 亿元,同比下 202.70 219.60 187.15 156.03 126.48 98.69 76.08 60.30 58.76 8.34 -14.78 -16.63 -18.94 -21.98 -22.90 -20.74 -30 -20 -1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0.0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 % ) ( 亿 元 ) 中国网页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 增长率 28 降 20.74%,连续 5 年持续呈现下降的趋势。主要原 因是 , 网页游戏的开服数量持续减少;头部游戏企 业虽然也在积极研发网页游戏,但是在客户端游戏 和移动游戏市场的挤压下,整体市场空间持续萎缩。 ( 五 ) 中国主机 游戏 市场 实际销售收入 图 18 中国主机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及增长率 2021 年,中国主机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 25.80 亿元,同比增长 22.34%。 2021 年 新的主机硬 件发售,国内自主研发产品陆续登陆主机平台,促 进了主机市场的收入增长 。 21.09 25.80 22.34 0 5 10 15 20 25 0.0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2020年 2021年 ( % ) ( 亿 元 ) 中国主机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 同比增长率 29 四、中国游戏分品类市场状况 2021 年,中国游戏市场中细分游戏类型的比例, 角色扮演类游戏 在整体市场收益和所有产品类型中 仍占较高 份额 。 (一)中国电子竞技游戏市场 实际销售收入 及用户规模 1.中国电子竞技游戏市场 实际销售收入 图 19 中国电子竞技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 及增长率 2021 年,中国电子竞技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 1401.81 亿元,比 2020 年增加了 36.24 亿元,同比 增长 2.65%,增幅较去年同比缩减 约 42%,增速放缓。 主要原因是,电竞游戏销售收入是电竞市场的 主要收入来源,受整体游戏市场的影响导致电竞市 504.60 730.51 834.38 947.27 1365.57 1401.81 44.77 14.22 13.53 44.16 2.65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0.00 200.00 400.00 600.00 800.00 1,000.00 1,200.00 1,400.00 1,600.00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 % ) ( 亿 元 ) 中国电子竞技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 增长率 30 场收入规模增幅下降;今年持续受到疫情的影响, 重要电竞赛事线下活动减少,而线上模式很难实现 商业变现;未成年人网络游戏防沉迷的政策要求, 对俱乐部和赛事的商业运营均产生一定影响。 2.中国电子竞技用户规模 图 20 中国电子竞技游戏用户规模及增长率 2021 年,中国电子竞技游戏用户规模达 4.89 亿人,同比增长 0.27%。 虽然 2021 年电子竞技游戏 用户规模 增速放缓 , 但 在 电竞 入亚 和英雄联盟总决 赛夺冠背景下,或 带来 明年 新一轮增长 。 300.89 364.42 428.23 444.93 487.86 489.16 21.11 17.51 3.90 9.65 0.27 0 5 10 15 20 25 0.00 100.00 200.00 300.00 400.00 500.00 600.00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 % ) ( 百 万 ) 中国电子竞技用户规模 增长率 31 (二)中国二次元移动游戏市场 实际销售收入 图 21 中国二次元移动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及增长率 2021 年,中国二次元移动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 入达 284.25 亿元,同比增长 27.43%。 销售收入的 大幅增长主要源于游戏企业近两年来对二次元题材 的开发和推广投入, 头部 二次元 产品表现稳健 , 新 产品持续推出, 对 二次元游戏市场 起到了一定的带 动作用 。 110.33 159.76 190.89 215.59 223.07 284.25 44.81 19.48 12.94 3.47 27.43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0.0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300.00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 % ) ( 亿 元 ) 中国二次元移动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 增长率 32 ( 三 ) 中国 移动 休闲游戏 收入 图 22 中国 移动 休闲游戏收入及增长率 2021 年,中国 移动 休闲游戏收入为 346.53 亿 元,同比增长 17.42%。其中 , 游戏 内购产生的市场 实际销售收入为 69.44 亿元,包含在中国游戏市场 实际销售收入中。广告变现收入为 277.09亿元,是 用户间接付费,因此不计入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 收入数据中。 295.11 346.53 17.42 0 5 10 15 20 25 0.0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300.00 350.00 400.00 2020年 2021年 ( % ) ( 亿 元 ) 中国移动休闲游戏收入 同比增长率 33 第三章 小结 2021 年我国游戏产业在内容开发、产业布局、 渠道建设、技术赋能、人才培养、海外认同等方面 都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取得了明显成效。随着我国 游戏产业 发展迅速,在促进网络文化市场发展,丰 富人民群众文化娱乐活动,扩大和引导文化消费, 融入数字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 游戏产业依然存在 对 未成 年 人防沉迷工作认识不到 位、部分网络游戏格调不高、企业运营责任不清、 变相诱导沉迷和过度消费、用户权益保护不力等问 题。 未来在主管部门的监督与指导下,我国的游戏 产业应始终把未成年人保护和防沉迷工作作为头等 大事,在依法依规的前提下做好企业的本职工作, 切实把主管部门的工作要求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游戏产业应充分发挥中国游戏产业的技术优势 和用户资源优势,增强产业的自主创新能 力,深耕 文化产业特色,加大精品化产品开发力度,加速产 业业态升级。 34 游戏产业还应积极弘扬中国文化主旋律,积极 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游戏产业的高质量、 规范化发展。在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前提下,统筹 国内和国际的两个大局,加大精品游戏的出海力度, 提升中华文化传播 的广度和深度 ,坚定民族文化自 信,讲好 “ 中国故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