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贵金属回收及加工行业概览.pdf
1 报告编码19RI0603 头豹研究院 | 金属及材料系列行业概览 400-072-5588 2019 年 中国贵金属回收及加工行业概览 报告摘要 环境研究团队 贵金属由于具有稳定性佳、导电导热性强、光泽优 美等特点, 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电子、 航空航天、 石 油催化、 化工等领域。 但中国贵金属资源稀缺, 许多 行业对贵金属需求度高,促使贵金属回收及加工行 业逐步发展。得益于中国环保政策日渐趋严、贵金 属需求量日渐增加等驱动因素,中国政府及企业开 始重视贵金属回收及加工,行业将持续稳定发展。 业内本土企业有望继续提升回收加工工艺水平,企 业间整合形成规模优势, 削弱外资企业的领先优势, 贵金属回收及加工行业市场格局出现变更。 热点一:贵金属资源匮乏,为行业发展提供重要驱动力 热点二:中国环保政策法规趋严为行业发展提供动力 热点三:行业中游企业较为分散,难以形成规模 中国贵金属矿产资源储量较低。 相较于金、 银矿产资源, 铂系金属矿产资源储备更低。贵金属作为战略资源,是 中国发展高新技术发展、与各国进行产业竞争必须使用 的资源之一。此外,现代农业、工业中贵金属的使用同 样不可或缺。因此,中国政府重视贵金属等重要资源的 循环利用,为行业发展提供重要推动力。 2016 年中国政府颁布新版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由于 贵金属回收及加工行业对环保相关的政策法规较为敏 感,此类政策的出台对贵金属回收及加工行业起到促进 作用。一方面,由于环保政策趋严,不合规企业将被淘 汰,企业间并购重组速度有望加快。另一方面,本土企 业将持续提升研发工艺和回收效率,增强贵金属市场供 给,以满足市场对贵金属需求。 目前, 中国回收及加工废旧贵金属的企业约 150200 家, 存在企业分布分散、 技术滞后、 贵金属回收率低等特点。 与发达国家相比,受限于缺乏市场监管、管理体系及扶 持机制等因素, 中国大部分本土企业以小作坊形式存在, 无法形成规模效应。 雷介民 分析师 陈夏琳 分析师 邮箱: csleadleo行业走势图 相关热点报告 金属及材料系列行业概览 2019 年中国钛合金行业概 览 材料系列研究报告2019 年中国稀土催化材料行业研 究报告 金属及材料系列行业概览 2019 年中国人造金刚石行 业概览 2 报告编码19RI0603 目录 1 方法论 . 5 1.1 研究方法 . 5 1.2 名词解释 . 6 2 中国贵金属回收及加工行业综述 . 7 2.1 中国贵金属回收及加工行业定义及分类 . 7 2.2 中国贵金属回收及加工行业发展历程 . 10 2.3 中国贵金属回收及加工行业产业链 . 12 2.3.1 上游分析 . 13 2.3.2 中游分析 . 14 2.3.3 下游分析 . 15 2.4 中国贵金属回收及加工行业市场规模 . 16 3 中国贵金属回收及加工行业驱动与制约因素 . 17 3.1 驱动因素 . 17 3.1.1 贵金属资源匮乏,为行业发展提供重要驱动力 . 17 3.1.2 中国环保政策法规趋严为行业发展提供动力 . 19 3.2 制约因素 . 20 3.2.1 废旧贵金属来源广泛,回收及加工技术存在瓶颈 . 20 3.2.2 本土企业认知存局限性,尚未形成规模效应 . 21 3 报告编码19RI0603 3.2.3 市场成熟度低,规范度不足 . 21 4 中国贵金属回收及加工行业政策及监管分析 . 22 5 中国贵金属回收及加工市场趋势 . 24 5.1 环保要求、市场监管趋严,企业规模化效应初显 . 24 5.2 本土企业市场竞争力提升、回收工艺水平提高 . 25 6 中国贵金属回收及加工行业竞争格局 . 27 6.1 中国贵金属回收及加工行业竞争格局概述 . 27 6.2 中国贵金属回收及加工行业代表企业分析 . 28 6.2.1 汉氏贵金属有限公司 . 28 6.2.2 贵研资源(易门)有限公司 . 30 6.2.3 广州博芝瑞金属回收有限公司 . 31 4 报告编码19RI0603 图表目录 图 2-1 贵金属回收工艺介绍 . 7 图 2-2 微生物吸附贵金属种类 . 8 图 2-3 中国贵金属回收及加工行业发展历程 . 10 图 2-4 中国贵金属回收及加工行业产业链 . 13 图 2-5 中国贵金属行业市场需求分布图 . 15 图 2-6 中国再生贵金属产量,2014-2023 年预测 . 17 图 3-1 全球黄金储量分布,2013 年 . 18 图 3-2 全球银储量分布,2015 年 . 18 图 3-3 全球铂系金属储量分布,2017 年 . 18 图 4-1 中国贵金属回收及加工行业相关政策 . 24 图 5-1 贵研铂业贵金属再生材料收入 . 26 图 6-1 中国贵金属回收及加工行业本土代表企业介绍 . 28 图 6-2 博芝瑞贵金属废弃物回收种类介绍 . 32 图 6-3 博芝瑞贵金属废弃物回收模式介绍 . 33 5 报告编码19RI0603 1 方法论 1.1 研究方法 头豹研究院布局中国市场, 深入研究 10 大行业, 54 个垂直行业的市场变化, 已经积累 了近 50 万行业研究样本,完成近 10,000 多个独立的研究咨询项目。 研究院依托中国活跃的经济环境,从有色金属业、电子业、环保产业等领域着手, 研究内容覆盖整个行业的发展周期,伴随着行业中企业的创立,发展,扩张,到企 业走向上市及上市后的成熟期, 研究院的各行业研究员探索和评估行业中多变的产 业模式,企业的商业模式和运营模式,以专业的视野解读行业的沿革。 研究院融合传统与新型的研究方法, 采用自主研发的算法, 结合行业交叉的大数据, 以多元化的调研方法, 挖掘定量数据背后的逻辑, 分析定性内容背后的观点, 客观 和真实地阐述行业的现状, 前瞻性地预测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在研究院的每一份 研究报告中,完整地呈现行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研究院密切关注行业发展最新动向,报告内容及数据会随着行业发展、技术革新、 竞争格局变化、政策法规颁布、市场调研深入,保持不断更新与优化。 研究院秉承匠心研究, 砥砺前行的宗旨, 从战略的角度分析行业, 从执行的层面阅 读行业,为每一个行业的报告阅读者提供值得品鉴的研究报告。 头豹研究院本次研究于 2019 年 8 月完成。 6 报告编码19RI0603 1.2 名词解释 金银统购统配制度: 指需要使用金银的单位, 必须按照规定程序向中国人民银行提出申 请使用金银的计划,并由中国人民银行审批供应的制度。 HW50 催化剂:来源于精炼石油产品制造、基础化学原料制造、农药制造、化学药品 原料药制造、兽用药品制造、生物药品制造、环境治理等行业的工业催化剂,主要包括石油 产品催化裂化过程中产生的催化剂;树脂、乳胶、增塑剂、胶水/胶合剂生产过程中合成、 酯化、 缩合等工序产生的废催化剂; 有机溶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催化剂; 化学原料制备过 程中产生的废催化剂以及废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等。 7 报告编码19RI0603 2 中国贵金属回收及加工行业综述 2.1 中国贵金属回收及加工行业定义及分类 贵金属回收及加工是针对生产加工材料或元器件过程中产生的金、银及铂系金属(铂、 钯、铑)等金属元素废料,或已失去使用性能需要重新处理的贵金属产品,为使此类贵金属 恢复原有性能、 成为新产品而进行的回收及再次处理加工过程。 贵金属具有较强的耐氧化性、 耐腐性、导电性、柔韧性、催化活性等特性,目前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医药、工业、环保 等领域, 但由于贵金属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且自然界储量较少, 且贵金属回收利用过程所产生 的成本及能源消耗量均远低于贵金属的开采, 各国对贵金属回收及加工重视程度超过贵金属 矿产资源开发。随着中国电子、化工行业等行业发展,各行业对贵金属的需求量与日俱增, 但由于目前贵金属提供量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贵金属回收及加工行业得以快速发展。 回收加工的贵金属主要来源于废弃贵金属首饰、 贵金属矿山尾矿、 冶炼厂矿渣及电解电 镀废渣。回收工艺主要涵括火法富集、湿法富集及、微生物吸附(见图 1-1) 。 图 2-1 贵金属回收工艺介绍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1)火法富集指运用熔炼富集、火法氯化、高温挥发、焚烧等工艺经过燃烧和熔炼等 环节以分离回收贵金属。 由于火法富集基本可以有效处理各类贵金属废料, 因此, 多家知名 8 报告编码19RI0603 企业均采用这种方式; (2)湿法富集是研磨贵金属之后,使用氰化物作为浸出剂,以实现贵金属的分离、回 收的工艺。 由于贵金属之间特性存在差异, 该工艺针对不同贵金属的使用效果不同, 而分离 金、银时效果较好,因此目前主要用于处理金、银; (3)微生物吸附指使用微生物通过物理或化学作用将贵金属吸附到微生物表面,以提 取、分离贵金属的过程。由于不同微生物种类可吸附不同的物质,如黑曲霉、牙枝霉菌、肉 色拟层孔菌可吸附金和银,而脱硫弧菌属可吸附铂和钯(见图 1-2) ,因此不同种类贵金属 适用于不同类型贵金属的分离。 图 2-2 微生物吸附贵金属种类 来源:微生物吸附剂,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贵金属回收完毕后将根据行业需求对其进行再次加工。 例如在化工、 电子业等领域, 再 次加工的贵金属已被广泛应用。 9 报告编码19RI0603 10 报告编码19RI0603 2.2 中国贵金属回收及加工行业发展历程 中国贵金属回收及加工行业发展至今,主要经历了起步和成长两个阶段(见图 2-1) 。 图 2-3 中国贵金属回收及加工行业发展历程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1)起步阶段(1949-2002 年) 由于贵金属资源稀缺, 贵金属在使用过程中无损耗, 而且应用产品中的贵金属含量较其 在原矿中高,因此自 20 世纪中期各国均开始重视贵金属回收及加工,并颁布法律条款以推 动贵金属回收及加工行业发展, 鼓励成立贵金属回收及加工企业。 例如日本的贵金属资源匮 乏,政府十分重视贵金属回收及加工行业发展,并在 1970 年便颁布固体废物处理与清除 法 ,推动企业从贵金属催化剂中对贵金属回收;德国于 1972 年颁布废弃管理法 ,明文 规定废弃物需作为原料循环使用,并提高废弃物对环境的无害程度。 中国建国前,金、银回收技术匮乏;建国后基于国内工业化进程加速,对贵金属需求增 多促使贵金属回收及加工行业开始起步。 金、 银具有较强的保值属性及工业属性, 中国建国 初期工业发展对金、 银的需求量较大, 且政府对贵金属废弃物无严格的环保标准制约。 因此, 金、银的使用相较于铂系金属更多,而金、银回收及加工在各类贵金属中起步较快。由于使 11 报告编码19RI0603 用较少、回收工艺欠缺,铂系金属的回收及加工在此阶段较金、银起步慢。 19601961 年白银大会战回收民间银质物品,金、银回收及加工行业开始被大众所了 解,但由于回收加工技术及贵金属资源较匮乏,金、银回收及加工行业起步缓慢,年回收及 加工量极少。 在贵金属回收需求增长的刺激下, 行业内出现了一批企业, 而铂系贵金属回收 逐步开始。1971 年,本土企业抚顺石化三厂开始从废旧催化剂中回收铂系金属。此外,抚 顺石化三厂与中国石化科技开发中心三吉公司、 海南坤元贵金属有限公司合资兴建了抚顺石 化三厂贵金属联营贵金属厂, 是当时中国最大的铂催化剂回收企业, 其产品质量符合国家二 级标准。尽管行业内逐渐出现从事贵金属回收加工业务的企业,贵金属回收情况逐渐向好, 然而这一阶段贵金属回收率低,20 世纪 80 年代时,黄金回收量只占黄金使用总量的 5%, 白银回收量约占白银使用总量的 12%。 (2)缓慢发展阶段(2002 年至今) 2002 年中国放弃使用长达 50 年的金银统购统配制度,开放贵金属市场,为贵金属回 收及加工的发展提供市场空间。详细而言,主要由于黄金市场于 2002 年底开放(白银市场 于 1999 年底开放) , 以及各类电子设备、 仪器仪表、 首饰、 家用电器等产品更新速度加快、 产品淘汰率的提高, 废弃贵金属量增多, 贵金属回收及加工市场需求逐渐释放。 许多民营企 业开始进入贵金属回收及加工行业, 例如银回收及加工领域, 业内出现了以湖南永兴和浙江 仙居为代表的产业基地,这些产业基地起步于上世纪 80 年代,在国家政策对贵金属市场开 放后才得以快速发展。 在中国贵金属回收体系不断完善的背景下, 贵金属回收及加工行业发展迅速, 金、 银等 贵金属的回收量及回收率逐渐上升。 2013 年中国黄金总产量 428 吨, 再生金产量 30.8 吨, 再生金占黄金总产量比重为 7.2%, 而据中国黄金协会最新数据显示, 2016 年与 2017 年中 国黄金总产量分别为 453.5 吨和 426.1 吨。 2016 年和 2017 年中国再生金产量分别为 37.5 12 报告编码19RI0603 吨和 40.2 吨, 中国再生金在黄金总产量中的比重呈现上升态势, 从 2016 年的 8.3%上升至 2017 年的 9.4%。 银方面, 再生银产量从 2013 年 4,850 吨上升至 2017 年 6,748 吨, 产量 远高于再生金。铂系等其他贵金属回收产量则从 2013 年 3.2 吨增加至 2017 年 4.3 吨。 随着中国对贵金属回收及加工行业日益重视, 本土企业发展加速, 业内涌现了一批颇具 市场竞争力的本土企业,其中包括贵研铂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研铂业” ) 、汉氏贵 金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汉氏贵金属” )等。以贵研铂业为例,贵研铂业由中国唯一从事 贵金属领域综合性研发机构的昆明贵金属研究所(以下简称“贵研所” )及多家业内外知名 公司设立。 发展至今, 贵研铂业已拥有多项与贵金属材料相关的核心技术, 产品应用领域广 泛,涵括航空航天、化学化工、环保能源及矿产冶金等行业,现为中国贵金属龙头企业,也 是国际五大知名贵金属公司之一,在业内竞争力较强。 但相较于国外成熟的回收加工工艺, 目前大部分本土企业存在贵金属回收资质难以获得、 技术水平较低、 环境保护意识薄弱、 回收加工企业分布分散的特点。 随着政府政策扶持力度 加大, 贵金属回收加工工艺将进一步完善, 企业市场竞争力有望提高, 初具规模的贵金属回 收及加工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2.3 中国贵金属回收及加工行业产业链 中国贵金属回收及加工行业产业链由上游化工、 首饰、 矿业、 胶片等行业提供的废弃金 银首饰、矿山尾矿、电镀废液、胶片废液、废旧电器及废催化剂等各类贵金属废弃物,中游 贵金属回收及加工以及下游贵金属应用组成(见图 2-2) 。上游参与主体为中游贵金属回收 及加工企业提供废弃贵金属; 中游贵金属回收及加工企业针对废弃贵金属采用回收、 分离工 艺以提取贵金属, 针对下游应用进行加工或直接销售给下游企业作为原材料使用; 下游应用 领域广阔,主要有航空航天、半导体、催化剂、电器等行业。 13 报告编码19RI0603 图 2-4 中国贵金属回收及加工行业产业链 来源:企业官网,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2.3.1 上游分析 贵金属回收及加工行业产业链上游涉及行业众多, 主要有化工行业、 首饰行业、 矿业行 业、 胶片行业、 电器行业等。 上游各行业在生产制造过程中产生的废弃角料或残次产品为中 游参与主体提供废旧贵金属, 用于贵金属的回收及加工。 此外, 中游行业的废弃贵金属原料 由上游提供,中国缺乏对废弃贵金属权威分析机构,价格不透明,因此,上游行业议价能力 较强。 上游废弃贵金属来源广泛, 且贵金属在不同产品中含量悬殊。 中游参与主体获得的废弃 贵金属的主要来源涵括废旧电器、废催化剂、矿山尾矿、废旧首饰: (1) 废旧电器:主要包括电脑、平板、手机等电子用品,以及电冰箱、洗衣机等家 用电器。由于贵金属加工性能优异,贵金属的使用在这些电器中的精密元器件 里必不可少。企业因资源利用和环保方面的需要,将这些废弃电器及元件提供 给中游企业。 (2) 废催化剂:目前贵金属催化剂已广泛应用于石化、汽车、化学等行业。失去效 14 报告编码19RI0603 用后的废催化剂中含有的贵金属(主要为铂系金属)可被中游企业回收。 (3) 矿山尾矿:由于技术及开采工艺不成熟,贵金属生产企业普遍存在开采不充分 的现状。因此,矿山尾矿中存在大量边角料,而这些边角料中含有未被分离的 贵金属。为提升贵金属开采的经济效益,参与贵金属开采的企业为中游贵金属 回收及加工企业提供原材料来源。 (4) 废旧首饰: 废弃的金、 银是主要的废旧首饰, 根据中国黄金协会公布数据显示, 2018 年中国黄金实际消费量为 1,151.4 吨, 中国消费黄金首饰 736.3 吨, 黄金 首饰消费量在黄金实际消费量的占比约为 64%,比重较大。中国废旧首饰可为 中游贵金属回收及加工企业提供大量废弃贵金属。 2.3.2 中游分析 行业中游主要由贵金属回收及加工企业组成,主要由以贺利氏集团(Heraeus) 、优美 科集团(Umicore) 、英美资源集团(Anglo American plc)为代表的外资企业,和以彬州 金贵银业股份有限公司、 昆明贵研铂业股份有限公司、 云南铜业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格林美 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励福(江门)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本土企业组成。相比 于本土企业, 外资企业起步早、 回收及加工工艺成熟、 环保法律法规及政府扶持政策颁布较 早, 因此在行业内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且占据了主要的市场份额。 由于中国贵金属矿产资源 保有量较少, 在贵金属作为战略资源, 中国政府大力扶持贵金属回收及加工行业, 环保要求 日趋严格刺激贵金属市场需求的背景下, 本土企业将持续发力, 通过兼并作坊式回收加工单 位、提升回收加工技术水平等举措,逐渐减小与外资企业的技术差距,提升市场份额。 目前,中国回收及加工废旧贵金属的企业约 150200 家,存在企业分布分散、技术滞 后、贵金属回收率低等特点。与发达国家相比,受限于缺乏市场监管、管理体系及扶持机制 等因素,中国大部分本土企业以小作坊形式存在,无法形成规模效应。 15 报告编码19RI0603 中国贵金属回收及加工的市场需求主要集中在经济较发达、 人口密集的地区, 其中华东 市场占比 37.5%,为全国市场需求最高地区,华中、华南、华北及西部市场需求相近,原因 主要是这些地区的基础工业发展滞后、 人才流失至东部地区, 东北市场的需求最低, 仅占全 国的 6.5%(见图 2-3) 。业内大型企业由于具有规模及资金优势,可以通过吸纳小型企业以 及在这些地区或设厂,形成规模效应。此外,利用成本及原材料优势,根据统计分析,开采 一盎司金需要约 2,000 元, 回收一盎司金成本则只需要开采的三分之一; 开采一吨银需要约 30 万元,回收一吨银成本则只需要开采成本的三十分之一。据在业内有十余年贵金属回收 及加工营销经验的专家介绍,生产辅料在贵金属回收及加工中的成本占比约为 9.6%,运输 成本约为 21.0%,环保处置成本约为 10.7%,其他综合成本约为 58.0%,由于各个地方企 业所处地理位置或回收模式(委托加工、直接回收等)不同,成本也存在差异。目前,上游 企业开展贵金属回收及加工业务的壁垒低, 中游企业可与上游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为其提供 技术支持,以提升市场份额。 图 1-5 中国贵金属行业市场需求分布图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2.3.3 下游分析 行业下游是贵金属应用领域, 下游应用领域广阔, 主要包括催化剂、 航空航天、 半导体、 16 报告编码19RI0603 电器等行业等。因贵金属具有稳定性优异、导电导热性良好、催化活性优良,因此在工业应 用最为广泛。 具体而言, 贵金属目前广泛用于工业催化剂领域, 如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及燃 料电池催化剂等。 汽车汽油的不完全燃烧产生的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 碳氢化合物等有害污 染物,此类有害气体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使用含贵金属(主要指铂系金属)的汽车尾气 催化剂可实现提升催化剂活性、 提高催化性能的作用, 能够大幅度减少有害气体排放。 燃料 电池需要借助贵金属催化剂完成吸附、 电子传送及表面反应令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是未来新 能源发展路径上必不可少的材料。 此外,贵金属还具有耐高温、不易氧化、不易腐蚀的特点,是电子业必不可少的材料, 主要用于制作各类电镀材料、 电阻材料等。 贵金属在电子材料中的存在形态多样, 包括单一 贵金属和多种贵金属合金丝等,贵金属的使用对电子和信息产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科技进步带动工业及制造业升级, 以化工、 半导体为代表的行业领域对贵金属需求 将持续增长,但由于中国贵金属资源较为匮乏,对贵金属回收及加工将成为企业最佳选择, 这有助于推动贵金属回收及加工市场迅速发展。 2.4 中国贵金属回收及加工行业市场规模 在国家环保标日趋严苛, 以及下游市场对贵金属需求量增长等因素的推动下, 中国贵金 属回收及加工行业在近 5 年来稳定发展, 贵金属年回收量以 8.1%的年复合增长率持续增长, 从 2014 年 5,261.7 吨增长至 2019 年 7,773.4 吨。随着航空航天、化工、电子等下游应用 领域对贵金属需求量不断增加, 未来行业贵金属回收及加工水平有望进一步提升, 行业回收 量有望持续稳定增长,预计 2023 年再生贵金属产量有望达到 10,217.9 吨。 17 报告编码19RI0603 图 2-6 中国再生贵金属产量,2014-2023 年预测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3 中国贵金属回收及加工行业驱动与制约因素 3.1 驱动因素 3.1.1 贵金属资源匮乏,为行业发展提供重要驱动力 中国贵金属矿产资源储量较低。相较于金、银矿产资源,铂系金属矿产资源储备更低。 贵金属作为战略资源, 是中国发展高新技术发展、 与各国进行产业竞争必须使用的资源之一。 此外,现代农业、工业中贵金属的使用都不可或缺。因此,中国政府重视贵金属等重要资源 的循环利用,这为行业发展提供重要推动力。 中国贵金属资源匮乏,2013 年中国黄金储量为 1,900 吨,在全球黄金储量中占比约为 3.5%,排名世界第 9(见图 3-1) ;2015 年美国地质调查局数据显示,中国银矿产资源储量 为 43,000 吨,在全球银矿产资源储量中排名第五位,约为 8.1%(见图 3-2) ;2017 年中 国矿产资源报告显示中国铂系金属储量仅有 1,174,000 盎司,占全球铂系金属储量的比例 约为 0.5%(见图 3-3) 。目前铂系金属约 90%依靠进口。 18 报告编码19RI0603 图 2-1 全球黄金储量分布,2013 年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图 3-2 全球银储量分布,2015 年来源:美国地质调查局,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图 3-3 全球铂系金属储量分布,2017 年 19 报告编码19RI0603 来源:2017 年中国矿产资源报告,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中国贫瘠的贵金属资源不能满足催化剂、 半导体等行业对贵金属的需求。 在行业上游可 提供大量废旧贵金属, 行业下游对贵金属需求日益增加的背景下, 中游贵金属回收及加工企 业具有较强的研发动力,发展前景广阔。 3.1.2 中国环保政策法规趋严为行业发展提供动力 2016 年中国政府颁布新版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 由于贵金属回收及加工行业对环保相 关的政策法规较为敏感,此类政策的出台对贵金属回收及加工行业起到促进作用。 新版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增加 HW50 催化剂类废物,具体而言,由于贵金属应用较 多, 但贵金属资源匮乏, 如中国铂系金属资源匮乏, 约 90%依赖进口, 为贵金属回收、 加工 以及再利用提供发展契机。 因此, 贵金属回收及加工企业应广泛采用先进工艺及设备, 提高 回收率, 促使资源合理分配, 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贵金属是下游应用领域不可或缺的原材 料, 在电子、 化学等领域具有突出作用。 发展贵金属回收及加工行业是向行业上游进行延伸, 既可提高贵金属供给量、减少进口依存度,又推动贵金属循环使用,为企业带来效益,这与 中国推动高新技术发展及环保保护的宏观战略相契合。 中国环保政策及宏观战略将持续推动贵金属回收及加工行业迅速发展。 一方面, 由于环 20 报告编码19RI0603 保政策趋严, 在政府环保部门强压下, 不合规企业将被淘汰, 有望推动企业间并购重组速度 加快,贵金属回收及加工行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另一方面,本土企业将持续提升研发 工艺和回收效率,增强贵金属市场供给,以满足市场对贵金属需求。 3.2 制约因素 3.2.1 废旧贵金属来源广泛,回收及加工技术存在瓶颈 贵金属应用广泛, 如电子、 化工、 催化剂及首饰行业等。 不同行业对贵金属生产、 加工、 使用及淘汰过程而产生大量废旧贵金属, 且不同行业贵金属的应用形态、 功能差异以及贵金 属的种类差别较大。 因此, 贵金属回收及加工企业得到的废旧贵金属具有来源广、 形态各异 及品种多等特点。与外资企业相比,本土企业普遍存在回收及加工技术滞后、设备老旧、环 保意识较差等局限性,本土企业发展在各方面均有待提高。 行业内本土企业技术落后, 其中电子业的废旧贵金属回收及加工工艺与外资企业差距较 大。以电子废弃物(含有不同种类贵金属)为例,由于废旧贵金属的种类、形态及含量在不 同电子产品里均有差异, 且回收及加工工艺较复杂。 电子废弃物的回收工艺可分成前处理和 后处理两个步骤。前处理过程包括拆解、破碎、分选等简单的物理处理法,前处理之后再针 21 报告编码19RI0603 对废旧贵金属的不同特性, 进行合适的后处理, 主要涵括火法富集、 湿法富集及微生物吸附 等,最后对回收完毕后贵金属进行二次加工。外资企业在 20 世纪 70 年代已开始进行电子 废弃物的回收加工技术研究,然而,中国对贵金属回收加工技术不够重视,起步较晚,目前 还处于追赶阶段。相较于外资企业成熟的回收工艺,例如加拿大 Noranda 公司及瑞典 Scandinavian Recycling AB(SR-AB)公司所使用的回收工艺,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清洁 化的特点, 本土企业前处理使用人工拆卸及手动操作等原始方法, 后处理例如湿法富集还处 于实验室研究阶段。 本土企业起步晚、 技术工艺积累不足等因素为本土企业赶超外资企业带 来障碍,制约行业发展。 3.2.2 本土企业认知存局限性,尚未形成规模效应 在认知及发展均受制约的情况下, 企业无法形成规模效应。 因行业内本土企业认知存在 一定局限性, 如对贵金属资源重要性、 贵金属回收及加工紧迫性、 环境污染日益严峻等问题 存在认知不足。此外,由于本土企业发展时间短,贵金属回收及加工工艺落后,且设备及技 术更新缓慢, 本土企业的贵金属回收加工利用率低等特征, 企业不愿在贵金属回收及加工业 务领域加大投入。这些因素将致使企业尚未形成规模效应,行业发展受阻。 由于 20 世纪后期中国对金、银等贵金属长期实行计划管制,贵金属的使用及流通均受 到国家管控, 造成本土企业的贵金属回收加工技术水平较低, 研究新技术工艺力度弱。 本土 企业拥有自动化处理、 环保处置等进步技术工艺的数量较少, 且目前主要以粗放式经营为主, 业内作坊式回收加工企业数量多, 行业资源未能有效整合, 规模效应尚未形成, 废旧贵金属 循环使用效率尚待提高。 3.2.3 市场成熟度低,规范度不足 贵金属回收及加工市场成熟度低, 行业规范性不足, 制约了行业发展。 与国外成熟的上 中下游产业链闭环, 完善的行业法律监管体系相比, 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