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肉羊行业概览.pdf
1 leadleo 2020年 中国肉羊行业概览 概览标签 :畜牧业、肉羊、农业 报告主要作者:周天恩 2020/03 报告提供的任何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数据、文字、图表、图像等)均系 头豹研究院独有的高度机密性文件(在报告中另行标明出处者除外)。 未经头豹研究院事先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擅自复制、再造 、传播、出版、引用、改编、汇编本报告内容,若有违反上述约定的行 为发生,头豹研究院保留采取法律措施,追究相关人员责任的权利。头 豹研究院开展的所有商业活动均使用“头豹研究院”或“头豹”的商号、商标 ,头豹研究院无任何前述名称之外的其他分支机构,也未授权或聘用其 他任何第三方代表头豹研究院开展商业活动。2 2020LeadLeo leadleo 肉羊是以供应羊肉为主的羊,中国肉羊行业的饲养方式主要分为舍饲饲养和放牧饲养。中国肉羊行业集中度低,规模化养殖程度 亟待提升,重点产区正着力培育肉羊龙头企业。由于对进口饲料依赖程度高,肉羊饲料成本近年来显著提高。中国是世界最大的 羊肉消费市场,近年来羊肉进口总量迅速增加,其主要来源国为新西兰及澳大利亚,预计未来中国对进口羊肉依赖程度将继续提 升。2019年,羊肉价格的大幅上涨导致肉羊市场规模较前一年明显提升,同时羊肉消费量仍保持稳定增长,肉羊市场规模达到 3,460.4亿元,同比增长10.4%。未来,预计中国消费者对羊肉需求量稳步增加将推动中国肉羊市场规模持续增长,但羊肉价格预计 保持稳定,因此肉羊市场规模总额增速稍有放缓,预计2024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3,700亿元。 肉羊养殖行业呈现区域性特点,季节性影响日益减弱 随着中国肉羊产业生产格局不断调整,优势产区如西部地区、冀鲁豫地区的行业集中度日益提高,为中国肉羊产业生产布局的进一步优 化、行业整体规模化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随着同期发情控制技术、人工受精等专业肉羊养殖技术的推广,中国肉羊养殖行业的生产 周期逐渐缩短、出栏频率不断提高,行业内季节性日益不明显,四季均有可出栏、屠宰的肉羊储备。 肉羊行业遗传育种进程收效显著 中国肉羊行业持续选育提高特色地方品种和引进专门化品种,培育产肉性能好、生长速度快、繁殖力高的新品种,如鲁西黑头羊、阿斯 卡尼细毛羊等,并形成杂交配套组合进行产业化开发,促使优良地方品种和新培育品种成为国内肉羊生产的主导品种,实现主要引进品 种的本地化和国产化,为中国羊肉食品有效供给提供长期有力的科技创新支撑。 “企业+农户”全产业链发展模式逐步形成 目前,中国内蒙古、新疆等地的肉羊“企业+农户”的产业链发展模式集种羊繁育、育肥羊养殖、全价草颗粒饲料加工、肉羊规模养殖、屠 宰加工、生产研发为一体,逐渐形成了现代化的肉羊全产业链式发展模式。这种新的模式对肉羊行业的现代化发展和牧户的肉羊养殖利 益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 企业推荐: 赛诺羊业、丰顿科技、苏尼特肉业 概览摘要3 2020LeadLeo leadleo 名词解释 - 04 中国肉羊行业定义及分类 - 05 中国肉羊行业发展历程 - 06 中国肉羊行业产业链分析 - 07 上游分析 - 08 中游分析 - 09 下游分析 - 10 中国肉羊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 11 中国肉羊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 13 中国肉羊行业驱动因素分析 - 14 中国肉羊行业投资风险分析 - 16 中国肉羊行业政策法规分析 - 17 中国肉羊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 18 中国肉羊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 20 中国肉羊行业投资企业推荐 - 21 赛诺羊业 - 21 丰顿科技 - 23 苏尼特肉业 - 25 方法论 - 27 法律声明 - 28 目录4 2020LeadLeo leadleo 存栏:商品动物的饲养只数。 出栏:作为商品动物在成长至可屠宰重量后在市场中的贩卖数量。 舍饲:在房舍中人工饲养家畜的方式。 出肉量:屠宰后肉羊体重。 出肉率:屠宰后肉羊体重与屠宰前毛重的比值。 种羊:具有优良遗传基因,用来繁殖育种的肉羊。 同期发情:利用某些激素制剂人为地控制并调整一群母畜发情周期的进程,使之在预定时间内集中发情。 人工授精:采用人工而非自然交配的方法,将精液输入雌性的子宫或子宫颈的授精过程。 育种:通过创造遗传变异、改良遗传特性,以培育优良动植物新品种的技术。 杂交:两条单链DNA或RNA的碱基配对;遗传学中常用的实验方法,通过不同的基因型的个体之间的交配而取得某些双亲基因重新组合的个体的方法。 物联网: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泛在网络的融合应用,把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 大数据:通常指数据量极大的数据集,或指无法在一定时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对其内容进行抓取、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 育肥:使肉用禽畜体重快速增加的养殖过程。 可追溯系统:通过在家畜身上标记电子识别码,对家畜行为及肉类商品的历史和使用或位置予以追踪的能力。 名词解释5 2020 LeadLeo leadleo6 2020LeadLeo leadleo 肉羊饲养方式及主要品种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中国肉羊行业定义及分类 肉羊以生产羊肉为主,肉用营养价值较高,中国肉羊种类丰富,饲养方式分为舍饲饲 养和放牧饲养 肉羊即肉用羊,是一类以生产羊肉为主的羊。肉羊是环境适应力最强的家畜之一,饲养时可选择的饲料范围广。 羊肉是指从羊身上得到的肉,为常见的肉品之一。羊的颈部、肩部、腿部等可食用部位可制作成羊排,羊的其他可食用部位如羊内脏 等可制作羊杂。 肉羊饲养方式: 中国肉羊行业的饲养方式主要分为舍饲饲养和放牧饲养。 舍饲饲养的肉羊脂肪含量高,肉质嫩滑,受天气影响较小,但饲 料成本较高。 放牧饲养的肉羊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但饲养方式过渡依 赖自然环境。 肉羊主要品种: 中国肉羊行业现有的肉羊种类较多,目前共有肉羊品种153个,其 中产肉性能较好的本土肉羊品种有小尾寒羊、马头山羊等,此外 中国另从国外引进了波尔山羊、无角陶赛特羊等世界著名的肉用 羊品种,目前已形成了一定数量的肉用羊群体。 肉羊肉用特点: 肉羊体格大、生长快、肌肉多、脂肪少,体驱呈圆筒状,腿部肌 肉发达。肉羊早期生长速度快,产肉性能高。 不同的肉羊品种在生长率、产肉量等方面表现出较大差异,肉羊 在育肥期平均日增重0.7-0.8公斤。羊肉的营养价值较高,其中蛋 白质含量高达8.0%-9.5%,且人食用后的消化率可达到90.0%以上。 羊肉的蛋白质和必需氨基酸含量高于猪肉、鸡肉和牛肉,脂肪含 量低于猪肉,胆固醇含量低于所有常见肉类。 分类 肉羊品种 特征 进口肉羊 波尔山羊 原产于南非,肉用特征极好、适应性强、杂交优势明显、经济价值高 杜泊羊 原产于南非,生长发育快、出肉率高、适应性极强 无角陶赛特羊 原产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体质结实、体躯长、四肢粗短、后躯发育良好、 生长发育快、肉用性能良好 夏洛莱羊 原产于法国,体型大、肌肉发达、肉用性能好 努比羊 原产于非洲,体格大、生长发育快、泌乳性能好、杂交优势明显,常被用 作杂交改良品种 本土肉羊 小尾寒羊 原产于山东省,高产多胎、体型大、生长发育快,目前已被推广至全国各 地饲养 南江黄羊 原产于四川省,羊体格较大、体质坚实、肉用性能良好、繁殖力强 马头山羊 原产于湖北省和湖南省,繁殖性能较高、肉用性能良好 青山羊 原产于山东省、江苏省和安徽省,是中国优良的地方肉用山羊品种 中国肉羊主要品种7 2020LeadLeo leadleo 肉羊行业发展历程 来源:国家统计局,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中国的肉羊养殖业由1990年之前的自由发展时期开始,大致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 中国肉羊行业发展历程 中国肉羊行业发展历程经历3个阶段,从以放牧饲养为主的养殖方式,过渡到以舍饲饲 养和半舍饲饲养为主,行业规模化程度提高,产能增加 第一阶段:自由发展期(1990年之前) 这一阶段由于中国缺少肉羊行业养殖政策, 肉羊行业尚处于自由发展的状态,肉羊饲养 方式主要为放牧饲养。 草原资源是肉羊行业放牧饲养的基础,中国 的天然草原面积接近60亿亩,仅次于澳大利 亚居世界第二位,占全球草原面积的13%。 中国的可利用草原资源为33亿亩,主要分布 在内蒙古、新疆、宁夏、甘肃、青海、西藏、 四川、辽宁等地,这些地区也是自由发展期 肉羊放牧饲养的主要牧区,其中内蒙古和新 疆的肉羊饲养数量占中国总体接近50%的占比。 这一阶段中国肉羊主要品种为本土肉羊,出 肉率水平较低。 第二阶段:初步发展期(1990-2008年) 中国的肉羊行业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随 着羊肉需求量增加,尤其是优质羔羊肉的需求 量增加迅猛,促进了羊肉生产的快速发展。 这一阶段,中国肉羊的年出栏数由不足1亿只增 长至接近2.7亿只,中国羊肉产量由1980年的 45.1万吨迅速增加到2008年的380.3万吨,占世 界羊肉生产比重也由1980年的6.1%增加到2008 年的34.6%,年复合增长率达到9.3%。同时在饲 养方式上,舍饲饲养和放牧与舍饲饲养结合的 半舍饲饲养方式逐渐出现。 这一阶段,肉羊行业开始遗传改良与新品种培 育工作,引进国外优质肉羊品种进行杂交,中 国肉羊肉用性能得以提升。 第三阶段:调整发展期(2009年至今) 2009年来,中国农业部、财政部对肉牛、肉 羊产业规模化养殖提供大量资金支持,集中 式舍饲饲养方式的比例逐渐增加。2009年至 2018年间,肉羊年出栏数量由26,732.9万只 增长到31,010.5万只,肉羊产业年产能提高。 这一阶段,虽然中国牧户小规模养殖仍占主 体,但养殖方式也正逐步由以放牧饲养为主 转变为以舍饲饲养和半舍饲饲养为主。在内 蒙古、新疆等地的牧区出现了大批养殖小区, 肉羊行业规模化、集中化程度提高。 这一阶段,随着肉羊养殖规模继续增加,互 联网技术逐渐应用到肉羊生产管理和产品销 售过程中,行业信息化程度有所提高。8 2020LeadLeo leadleo 肉羊产业链 来源:企业官网,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中国肉羊行业产业链 肉羊行业上游主要包括饲料、遗传育种及疫苗的生产环节,中游主要由肉羊养殖农牧 户及养殖、屠宰、加工企业构成,下游消费渠道多样 直营店(11.6%) 线上电商(8.2%) 其他渠道(9.2%) 餐饮行业(18.6%) 超市(26.7%) 代理商(24.2%) 主要终端为农贸市场 疫苗 下游 中游 上游 饲料 毛利率:7%-9% 毛利率:约35% 上游:肉羊饲料主要成分苜蓿草55.8%需依赖进口;遗传育种 企业技术含量高,毛利率较高;疫苗企业行业进入壁垒高,部 分肉羊疫苗渗透率仅为23.0%。 中游:肉羊养殖企业是中游主体,小微型企业占比超过95.0%; 育种成本与饲料成本占比均超30.0%,行业利润存在一定空间。 下游:中国是全球羊肉消费第一大国和第二大进口国,超市、 代理商与餐饮行业是中国肉羊行业下游占比最大的终端。 注:百分比数据为各终端消费占比 遗传育种 毛利率:30%-40% 养殖、屠宰、加工企业 毛利率:27%-31% 中国肉羊养殖企业数量达到 58.0万家,平均每个企业的 雇员数量仅为3.1人,小微型 企业在行业中占比高,产业 集中度低 肉羊养殖企业主要集中在中 国西部地区和华北地区,养 殖企业分散,华东、华南地 区规模化肉羊养殖企业增速 较高 农牧户放牧养殖 羊肉进口(经销商) 农牧户半舍饲养殖 农牧户舍饲养殖 毛利率波动较大,一般为15% 毛利率:15%9 2020LeadLeo leadleo 肉羊产业链上游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中国肉羊行业产业链上游 饲料企业加工工艺技术含量较低,饲料主要成分苜蓿草需依赖进口,遗传育种企业技 术含量高,龙头企业格局清晰,疫苗企业行业进入壁垒高,部分疫苗渗透率较低 遗传育种 遗传育种企业技术含量高,进入壁垒高,根据全国 肉羊遗传改良计划(2015-2025),农业部对全国 肉羊育种场企业进行了评审,天津奥群牧业有限公司、 内蒙古赛诺草原羊业有限公司、朝阳市朝牧种畜场、 浙江赛诺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嘉祥县种羊场、临清润 林牧业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成为第一批肉羊核心育种 场,这些企业也是中国肉羊遗传育种行业的龙头企业, 合计占据50%以上的市场份额。 肉羊遗传育种企业的业务一般包括肉羊育种、种羊冻 精、人工配种、集中育肥等,中国的肉羊遗传育种产 业毛利率较高,一般能达到30%-40%。 疫苗 中国肉羊行业的疫苗包括羊痘疫苗、口蹄疫疫苗、传 染性胸膜肺炎氢氧化铝苗、三联疫苗(羊快疫、羊猝 疽、羊肠毒血症)、四联疫苗(羊快疫、羊猝疽、羊 肠毒血症、羊黑疫)、五联疫苗(羊快疫、羊猝疽、 羊肠毒血症、羊黑疫、羔羊痢疾)等。 中国肉羊行业对口蹄疫与羊痘疫苗进行强制免疫,渗 透率接近100%,其他种类疫苗渗透率较低,平均约 为23%。 中国疫苗生产企业的进入壁垒较高,生产许可批准所 要求的技术水平较严格,行业企业数量较少,毛利率 一般可达到35%。其中金宇集团是中国口蹄疫疫苗龙 头企业,其口蹄疫疫苗抗原产能15-18亿微克,市占 率约为15%。 饲料 饲料生产企业是中国肉羊行业上游的主体之一,饲料生产企业竞争激烈,产品同质化明显,加工工艺技术含量较 低,附加值相对较低,饲料生产企业盈利主要依赖规模化效应和市场份额的提升。 目前中国万吨规模以上饲料生产企业达3,742家,由于家畜所需饲料中相同成分如干草、秸秆等比例较高,这些 大型饲料生产企业通常同时生产生猪、禽类、肉牛、肉羊和水产等多种饲料,由于中国肉羊行业规模不及生猪、 禽类等养殖规模,肉羊饲料在其中占比较低。 肉羊的饲料以苜蓿草、燕麦草等牧草为主,近年来,肉羊养殖成本中饲料成本显著提升。2019年中国市场流通 苜蓿草约251.0万吨,其中中国本土种植的苜蓿草约占44.2%,进口苜蓿草占55.8%,其中从美国进口的苜蓿草约 占总进口的93.0%。高度依赖进口使中游的肉羊养殖企业成本提高,且养殖成本不稳定。 国产苜蓿草占比较低的原因有: 1. 中国苜蓿草的种植面积仅占牧草种植面积的2.4%,且苜蓿草种植技术投入,如种子投资与土地开发投资占比较 低,导致苜蓿草产量较低。 2. 中国苜蓿草运输主要依赖公路运输,成本较高,相较于进口苜宿草并不存在明显优势,且质量上存在一定劣势, 营养成分如维生素A、维生素K含量较高的优质苜蓿草占比较低。 普通牧草 97.6% 苜蓿草 2.1% 优质苜蓿草 0.3% 中国饲料牧草种植比例,2019年 田间设施 31.6% 机械设备 22.4% 播种及田间管理 15.6% 种子 11.0% 土地开发 10.2% 生产性基础设施 9.2% 中国苜蓿草种植投资结构,2019年10 2020LeadLeo leadleo 西部地区 47.2% 华北地区, 25.9% 华南地区 8.7% 华东地区 8.5% 其他地区 9.7% 中国肉羊养殖区域养殖规模占比,2019年 来源:国家统计局,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中国肉羊行业产业链中游 中国肉羊行业产区较分散,肉羊养殖企业是中游主体,小微型企业占比极高,种羊成 本与饲料成本占企业开支较大份额,行业利润存在一定空间 肉羊产业链中游 从生产区域的分布来看,中国基本上所有省区都生产肉羊,产区比较分散。中国 肉羊养殖区域主要可分为牧区与农区,其中五大牧区省份包括内蒙古、新疆、甘 肃、青海、西藏;五大农区省份包括山东、河北、河南、安徽、四川。 从生产区域的变动来看,2010年以前,中国肉羊行业有集中的趋势,2010年五 大牧区与五大农区的肉羊养殖占全国的94.0%。2010年之后,由于牧区过度放牧、 草原生态环境恶化,五大牧区的肉羊饲养规模下降。此外,由于其他省份肉羊饲 养水平的提升,规模化舍饲肉羊的企业增加,且省份分布较分散,大多更集中在 消费需求量较高的华东与华南地区,五大农区的肉羊饲养比例也出现明显下降, 中国肉羊行业的分布集中度稍有降低。 33.9% 46.2% 49.5% 42.9% 41.9% 41.2% 43.8% 44.5% 32.5% 31.5% 24.9% 10.1% 6.0% 24.6% 26.6% 0% 25% 50% 75% 100% 2000 2005 2010 2015 2019 占比 五大牧区 五大农区 其他 中国肉羊饲养规模比例,2000-2019年 肉羊养殖企业是行业中游的主体,中国肉羊企业极为分散。中国肉羊养殖企业数量 达到58.0万家,平均每个企业的雇员数量仅为3.1人,小微型企业在行业中占比高, 主要集中在中国肉羊养殖规模较大的西部地区及华北地区。 平均而言,种羊成本是肉羊养殖企业最大的支出,占据头羊养殖企业37.5%的总成本 份额。此外,饲料成本对于肉羊养殖企业的影响较大,平均占据31.9%的成本。疫苗 成本占比相对较低,人工、羊舍等其他成本虽然占比达到28.8%,但成本浮动范围小, 较为稳定。 肉羊养殖企业的毛利率一般超过15.0%,行业利润空间较高。但肉羊养殖行业周期较 长且资金投入较高,存在一定的进入壁垒,短期内新进企业难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从而获得较高收益,因此肉羊行业格局较为稳固。 中国肉羊养殖企业成本占比,2019年 种羊成本 37.5% 饲料成本, 31.9% 疫苗成本 1.8% 人工等其 他成本 28.8%11 2020LeadLeo leadleo 超市 26.7% 代理商, 24.2% 餐饮行业 18.6% 直营店 11.6% 线上电商 8.2% 其他 10.7% 中国肉羊行业下游终端占比(按销售额计),2019年 2,916.3 3,017.7 3,073.9 3,140.0 3,176.9 2,700.0 2,800.0 2,900.0 3,000.0 3,100.0 3,200.0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克 肉羊产业链下游 中国肉羊行业产业链下游 中国是全球羊肉消费第一大国和第二大进口国,超市、代理商与餐饮是中国肉羊行业 下游占比最大的终端,线上电商未来发展潜力大 2019年,中国的羊肉消费占世界34.1%,是世界最 大的羊肉消费国。 2019年,世界人均羊肉消费量为1.7千克,中国的 人均消费量约为3.2千克,远高于世界平均消费水 平。中国的人均羊肉消费呈稳定增长趋势,肉羊 行业潜力巨大。 在羊肉进出口贸易方面,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羊肉 进口国,仅次于美国。由于中国肉羊供给体系规 模较大,进口羊肉仅占中国市场规模的1.9%,中 国羊肉消费市场对进口羊肉依赖程度较低。此外, 中国的羊肉出口相较进口而言规模较小。 来源:OECD,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中国肉羊行业下游消费场景多元化,包括超市、代理商(农贸市场)、餐饮行业、直营店、线上电商、食品加工 厂及其他渠道等。 2019年,超市(26.7%)、代理商(24.2%)与餐饮行业(18.6%)是中国肉羊行业下游占比最大的终端,其中代理 商一般为羊肉农产品经销商,最终去向多为农贸市场。 中国羊肉消费场景分布较平均,超市、代理商、餐饮行业都占据超过18%的市场份额,线上电商在下游终端中占比 较低,但2015-2019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0.0%,增速高于行业平均。对比传统的超市与代理商(农贸市场)渠道, 线上电商的羊肉零售终端在商品种类、高端商品占比、购物便捷性及价格优势等方面均有一定优势,在下游终端 中优势明显。未来,线上电商预计将保持稳定增长。 肉羊行业下游产品定位及目标消费者区别较大,不同消费渠道的毛利率差别较大,其中超市、代理商渠道毛利率 较低,一般为12.0%-15.0%,由于超市与代理商的零售终端分布广、终端在行业中占比合计达到50.9%,其对中游 的肉羊养殖企业议价能力较高。线上电商由于缩短了商品流通的环节,减少了羊肉商品批发商的层级,从而降低 羊肉商品成本,毛利率一般能达到25.0%-35.0%。 中国人均羊肉消费量 年复合增长率 2015-2019年 2.2% 中国人均羊肉消费量,2015-2019年 商品种类 高端商品占比 品质保障 购物便捷性 价格优势 商品真实性 超市 代理商 线上电商 中国肉羊行业下游部分终端特征对比,2019年12 2020 LeadLeo leadleo13 2020LeadLeo leadleo 92.7% 92.6% 92.4% 92.3% 92.1% 6.3% 6.4% 6.5% 6.6% 6.7% 1.0% 1.1% 1.1% 1.2% 1.2% 75% 100%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占比 1-29只 30-99只 100只以上 中国肉羊饲养规模比例,2015-2019年 肉羊行业集中度低,饲料成本增幅明显 来源:国家统计局,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中国肉羊行业市场现状(1/2) 中国肉羊行业集中度低,规模化养殖程度亟待提升,重点产区正着力培育肉羊龙头企 业,由于对进口依赖程度高,肉羊饲料成本近年来显著提高 中国肉羊行业集中度低,规模化养殖程度亟待提升 中国的肉羊行业由牧户小规模养殖占主导,专业化程度相对较低。2019年,中国肉 羊养殖方式以小规模散养为主,养殖规模在30只以下的散户数量占比为92.1%,100 只以上规模的养殖户或养殖场占比仅为1.2%,行业集中度较低,肉羊养殖户缺乏规 模效益,专业化养殖程度难以提升。 2015-2019年,中国肉羊饲养规模在30只以上的牧户或企业小幅提升,但行业集中 度仍较低。根据全国牛羊肉生产发展规划(2013-2020年),重庆、广西、贵州、 甘肃、青海、新疆、云南、宁夏等八个中国肉羊主产区正着力发展养殖合作社,培 育壮大龙头企业,提升肉羊产业规模化养殖程度。 肉羊养殖成本示意及对比,2018-2019年 近年来肉羊饲料成本明显提高 肉羊养殖成本包括种羊成本,饲料成本、疫苗成本及人工、羊舍等其 他费用。其中,种羊成本、疫苗成本及其他成本相对较稳定。 近年来,肉羊养殖成本中饲料成本显著提升。肉羊的饲料以苜蓿草、 燕麦草等牧草为主。2019年中国市场流通苜蓿草约251.0万吨,其中 美国进口的苜蓿草约占51.9%,中国国产的苜蓿草约占44.2%。受中美 贸易摩擦以及品种本身价格上涨的双重因素影响,肉羊饲料中多种牧 草价格处于历史最高值,美国进口苜蓿草价格同期上涨29.0%,美国 进口燕麦草同期上涨41.0%,西班牙进口苜蓿草同期上涨13.0%,肉羊 的饲料成本平均上升25.0%以上。 成本(元/只/年) 种公羊 种母羊 羊羔 种羊 2,800-3,200 1,250-1,350 0 饲料(牧草) 290-365 疫苗 10-15 其他费用 (人工、羊舍等) 350-450 总成本(2019) 3,450-4,030 1,900-2,180 650-830 饲料牧草(2018年) 230-300 总成本(2018) 3,390-3,965 1,840-2,125 590-76514 2020LeadLeo leadleo 肉羊行业进口依赖度提升 来源:中国海关,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中国肉羊行业市场现状(2/2)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羊肉消费市场,近年来羊肉进口总量迅速增加,其主要来源国为新 西兰及澳大利亚,预计未来中国对进口羊肉依赖程度将继续提升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羊肉消费市场,2019年中国羊肉消费规模达512.7万吨。 中国肉羊市场的供给由国产与进口两部分构成,其中绝大部分为国产羊肉, 与中国羊肉的产量相比,中国羊肉贸易仅占产量的不足8.0%。 2000-2019年,中国人均羊肉消费量由1.8千克增长至3.1千克,肉羊由于 生产周期较长,繁殖率相对生猪、家禽等较低等特点,供给增长缓慢,无 法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上涨,难以供应市场需求,羊肉消费市场只能依靠进 口填补羊肉供需缺口。 2015-2019年,肉羊行业产能难以弥补需求缺口,中国羊肉进口总量迅速 增长,羊肉进口平均增长率达到26.2%,2019年中国羊肉进口总金额为 119.1亿元。 相比之下,中国羊肉出口总量规模较小,2019年出口额仅为1.9亿元。 新西兰 62.0% 澳大利亚 36.0% 乌拉圭 1.1% 其他 0.9% 中国进口羊肉来源国家比例,2019年 中国的进口来源国主要为新西兰与澳大利 亚,占据全部中国进口羊肉的98.0%。澳大 利亚与新西兰也是世界最大的羊肉出口国, 羊肉出口额合计占据全球71%以上。 随着中国消费者羊肉需求量逐年增长,进 口羊肉占中国总消费量的比例小幅提升, 从2015年的4.4%提升至2019年的7.3%,中 国羊肉消费对进口羊肉的依赖程度有所增 加,并预计继续提升。 近年来,许多中国羊肉供应商企业如恒都 等分别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肉羊养殖厂、 加工厂等签订合作协议,预计未来中国进 口羊肉来源国仍保持稳定。 4.4% 4.6% 5.1% 6.3% 7.3% 4% 5% 6% 7% 8% 9%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中国进口羊肉占总消费量比例,2015-2019年 2.1 2.1 2.4 2.4 1.9 49.3 39.6 66.8 93.1 119.1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亿元 出口 进口 2015-2019年 年复合增长率 中国羊肉进口总量 26.2% 中国羊肉出口总量 -1.5% 中国羊肉进出口总量,2015-2019年15 2020LeadLeo leadleo 肉羊行业市场规模 来源:国家统计局,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中国肉羊行业市场规模 中国羊肉消费量保持稳定增长,2 0 1 9年中国羊肉价格大幅增加使市场规模出现跨越式 增长,受需求增长驱动,未来肉羊市场规模将保持低速增长 2,509.4 2,781.9 2,978.7 3,135.5 3,460.4 3,469.3 3,504.2 3,572.9 3,651.1 3,713.8 2,200 2,400 2,600 2,800 3,000 3,200 3,400 3,600 3,800 4,000 亿元 中国肉羊市场规模 年复合增长率 2015-2019年 8.4% 2019-2024年预测 1.4% 463.0 481.3 492.4 504.9 512.7 521.7 529.3 537.3 544.9 552.6 450 470 490 510 530 550 570 万吨 中国羊肉总消费量 年复合增长率 2015-2019年 2.6% 2019-2024年预测 1.5% 肉羊行业市场规模影响因素 羊肉需求增长: 2015-2019年,中国羊肉总消费量上升趋势稳定,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6%。2019 年,中国羊肉总消费量达到512.7万吨,并预期未来持续增长,2024年羊肉总消 费量预计突破550.0万吨。 羊肉价格增长: 2000年以来,中国羊肉的价格处于持续增长的状态,2019年羊肉均价达到67.5元 /千克,较2018年增长5.4元/千克,受需求端驱动,羊肉价格增幅明显。 中国肉羊市场规模(按销售额计),2015-2024预测 中国羊肉总消费量,2015-2024年预测 肉羊市场规模 2015-2018年,中国肉羊市场规模保持稳定增长。2019年,羊肉价格的大幅上涨 导致肉羊市场规模较前一年明显提升,同时羊肉消费量仍保持稳定增长,肉羊 市场规模达到3,460.4亿元,同比增长10.4%。 未来,预计中国消费者对羊肉需求量稳步增加将推动中国肉羊市场规模持续增 长,倒逼羊肉产量增加,因此羊肉价格预计保持稳定,肉羊总体市场规模增长 空间有限,预计2020年肉羊市场规模与2019年市场规模差别不大,将小幅提升 至3,469.3亿元,2024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3,700.0亿元。16 2020LeadLeo leadleo 肉羊行业驱动因素 来源:国家统计局,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中国肉羊行业驱动因素区域性格局明晰,市场需求广阔 肉羊养殖行业呈现区域性特点,季节性影响日益不明显,羊肉市场需求广阔,中国羊 肉市场价格始终保持增长,且居民对羊肉需求量将继续提升 羊肉市场需求广阔 1999年至2019年间,中国人均羊肉年消费量由1.7千克增长至3.2千克,下游消费者对羊 肉消费量和消费品质的需求都显著提升。 现阶段中国城乡居民人均羊肉消费量差异较大,随着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持续增 长,农村消费市场的潜力将进一步释放。此外,肉羊养殖行业与下游市场羊肉价格变动 情况密切相关。近年来,中国羊肉价格保持波动上涨,促进肉羊产业持续增长。 受消费需求驱动,2000年以来,中国羊肉价格一直保持波动性增长,2019年12月羊肉均 价达到71.3元/千克,超过2000年均价的3.2倍。 羊肉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脂肪与胆固醇含量少、营养丰富。随着经济的发展与人均可 支配收入水平的提高,中国城乡居民膳食结构营养化、合理化、科学化调整趋势明显, 羊肉消费意愿增强。此外,随着火锅等餐饮企业的快速发展,羊肉消费场景逐步增多, 为羊肉消费市场的拓展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中国羊肉消费市场仍有广阔发展空间。 71.3 55 60 65 70 75 元/千克 中国羊肉均价,2018-2019年 肉羊养殖行业呈现区域性特点,季节性日益不明显 区域性格局逐渐稳固,推动规模化发展 中国肉羊主要分布在暖温带和寒温带的干旱、半干旱以及半湿润地区, 现阶段,中国肉羊产业布局不断优化,已形成中原、中东部农牧交错带、 西北和西南四大优势产区,区域内集聚效应初步显现,行业区域性进一 步增强。 随着中国肉羊产业生产格局不断调整,优势产区如西部地区、冀鲁豫地 区的行业集中度日益提高,为中国肉羊产业生产布局的进一步优化、行 业整体规模化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技术发展减小季节性因素影响,行业产能保持稳定 随着同期发情控制技术、人工授精等专业肉羊养殖技术的推广,中国肉 羊养殖行业的生产周期逐渐缩短、出栏频率不断提高,行业内季节性日 益不明显,四季均有可出栏、屠宰的肉羊储备。 中国肉羊优势产区,2019年 中原优势产区 中东部农牧交错带 西北优势产区 西南优势产区17 2020LeadLeo leadleo 肉羊行业驱动因素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中国肉羊行业驱动因素遗传育种收效显著,全产业链模式发展成熟 中国肉羊行业遗传育种进程收效显著,肉羊养殖效率与产能均显著提高,“企业+农户” 的全产业链肉羊发展模式已在多地逐步形成,推动行业专业化发展 遗传改良与育种 2015年,农业部颁布全国肉羊遗传改良计划 (2015-2025)推动中国肉羊行业遗传育种 进程。截止到目前,中国肉羊行业已完成50个 国家肉羊核心育种场的遴选,核心育种群基础 母羊达到5万只,相关育种设施设备配套齐全。 中国肉羊行业已建立良种体系,重点建设育种 场和养羊场,通过高科技生物技术使饲养肉羊 快速繁殖。行业结合杂交改良方法,积极推广 肉羊人工授精技术,广泛利用杂交优势,大力 推广良种公羊的使用。在优势产区双向、三向 杂交生产肉羊的基础上,根据肉羊不同优势区 的生态条件和品种资源,筛选和推广相对稳定、 优良的杂交组合,使肉羊行业的品种肉用性能 提升。 中国肉羊行业持续选育提高特色地方品种和引 进专门化品种,培育产肉性能好、生长速度快、 繁殖力高的新品种,如鲁西黑头羊、阿斯卡尼 细毛羊等,并形成杂交配套组合进行产业化开 发,促使优良地方品种和新培育品种成为国内 肉羊生产的主导品种,实现主要引进品种的本 地化和国产化,为中国羊肉食品有效供给提供 长期有力的科技创新支撑。 “企业+农户”全产业链发展模式逐步形成 尽管中国肉羊行业的规模化养殖程度有待提 升,但行业如今已普遍形成“企业(专业合 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链发展模式。 “企业+农户模式”可在肉羊行业集中度不高 的情况下提升肉羊产业链透明度,控制羊肉 来源,同时显著提升行业中游羊肉精深加工 能力,并在销售端加强羊肉品牌建设,提高 行业整体利润水平。 目前,中国内蒙古、新疆等地的肉羊“企业+ 农户”的产业链发展模式集种羊繁育、育肥 羊养殖、饲料加工、肉羊规模养殖、屠宰加 工、生产研发为一体,逐渐形成了现代化的 肉羊全产业链式发展模式。这种新的模式对 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