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陶瓷电容器行业概览.pdf
头豹研究院 | 电子制造系列行业概览 400-072-5588 2019 年 中国陶瓷电容器行业概览 报告摘要 电子研究团队 中国陶瓷电容器行业属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行 业,技术壁垒高,行业内参与者数量少,市场集中 度较高。 得益于国家科技政策扶持及下游消费电子、 工业领域、军事领域需求的快速增长,陶瓷电容器 行业发展迅速,部分本土龙头企业技术水平同国际 企业差距不断缩小。预计未来陶瓷电容器行业产能 将不断扩大,国产替代进口速度有望加快,行业将 迎来新一波强周期, 预计在 2023 年行业整体市场规 模将达到 287.9 亿元。 热点一:汽车智能化和电动化带动行业规模扩大 热点二:国产替代进口速度加快 热点三:行业产能扩张趋势明显 新能源汽车陶瓷电容器用量远高于普通燃油汽车。随着 车联网、无人驾驶、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 电动化和智能化程度提升,汽车电子在整车成本中的占 比持续提升,中国汽车电子整体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前 景广阔。 中国国产陶瓷电容器逐渐替代进口陶瓷电容器的速度将 会加快受益于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日本村田、TDK、 太阳诱电等厂商进行战略调整,将逐渐退出中低端陶瓷 电容器市场,为中国企业提供发展机遇;二是受中美贸 易战影响,下游整机厂商对重要部件的国产化采购将会 大幅增加。 5G、物联网、电动汽车等新成长领域有望带来无源电子 元器件需求量大幅增加,为陶瓷电容器生产企业带来新 机遇, 陶瓷电容器行业将迎来新一轮强周期的发展契机。 中国本土企业加紧进行产能扩建,抢占新机遇,国际龙 头企业在新领域扩产趋势明显。 杨晓丹 分析师 陈夏琳 分析师 邮箱: csleadleo行业走势图 相关热点报告 电子制造系列行业概览 2019 年 中 国柔性电路板 (FPC)行业概览 电子制造系列行业概览 2019 年中国 MEMS 压力传感 器行业概览 金属及材料系列行业概览 2019 年中国石墨电极行业 概览 2 报告编号19RI0749 目录 1 方法论 . 5 1.1 研究方法 . 5 1.2 名词解释 . 6 2 中国陶瓷电容器行业市场综述 . 9 2.1 陶瓷电容器的定义与分类 . 9 2.2 中国陶瓷电容器发展历程 . 11 2.3 中国陶瓷电容器行业产业链分析 . 14 2.3.1 上游分析 . 15 2.3.2 中游分析 . 17 2.3.3 下游分析 . 17 2.4 中国陶瓷电容器行业市场规模 . 18 3 中国陶瓷电容器行业驱动因素分析 . 19 3.1 消费电子升级带动行业发展 . 19 3.2 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带动行业规模扩大 . 22 3.3 技术升级促进行业持续发展 . 24 4 中国陶瓷电容器行业制约因素分析 . 25 4.1 产品结构落后制约行业向高附加值转变 . 25 4.2 行业人才缺乏制约持续发展 . 26 3 报告编号19RI0749 5 中国陶瓷电容器行业政策分析 . 27 6 中国陶瓷电容器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 29 6.1 微型化、低成本化、大容量化、高频化将成技术主流 . 29 6.2 国产替代进口速度加快 . 30 6.3 行业产能扩建趋势明显 . 31 7 中国陶瓷电容器行业市场竞争格局 . 32 7.1 中国陶瓷电容器行业竞争格局概述 . 32 7.2 中国陶瓷电容器行业典型企业分析 . 34 7.2.1 汕头高新区松田实业有限公司 . 34 7.2.2 苏州海凌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37 7.2.3 广东南方宏明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39 4 报告编号19RI0749 图表目录 图 2-1 电子元件分类,按绝缘介质 . 9 图 2-2 陶瓷电容器分类,按稳定性 . 10 图 2-3 陶瓷电容器分类,按结构 . 11 图 2-4 中国陶瓷电容器发展历程 . 12 图 2-5 中国陶瓷电容器行业产业链 . 15 图 2-6 中国陶瓷电容器行业市场规模,按年产量口径统计,2014-2023 年预测 . 19 图 3-1 四类消费电子产品产量 . 20 图 3-2 消费电子产品范围 . 22 图 3-3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2014-2018 年 . 23 图 5-1 中国陶瓷电容器行业政策,2015-2017 年 . 29 图 7-1 中国陶瓷电容器市场格局 . 34 图 7-2 松田实业陶瓷电容器产品 . 36 图 7-3 海凌达陶瓷电容器产品体系 . 38 图 7-4 南方宏明陶瓷电容器产品分类 . 40 5 报告编号19RI0749 1 方法论 1.1 研究方法 头豹研究院布局中国市场,深入研究 10 大行业,54 个垂直行业的市场变化,已经积 累了近 50 万行业研究样本,完成近 10,000 多个独立的研究咨询项目。 研究院依托中国活跃的经济环境,从电子元件、新材料、电子信息领域着手,研究 内容覆盖整个行业的发展周期,伴随着行业中企业的创立,发展,扩张,到企业走 向上市及上市后的成熟期, 研究院的各行业研究员探索和评估行业中多变的产业模 式,企业的商业模式和运营模式,以专业的视野解读行业的沿革。 研究院融合传统与新型的研究方法, 采用自主研发的算法, 结合行业交叉的大数据, 以多元化的调研方法, 挖掘定量数据背后的逻辑, 分析定性内容背后的观点, 客观 和真实地阐述行业的现状, 前瞻性地预测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在研究院的每一份 研究报告中,完整地呈现行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研究院密切关注行业发展最新动向,报告内容及数据会随着行业发展、技术革新、 竞争格局变化、政策法规颁布、市场调研深入,保持不断更新与优化。 研究院秉承匠心研究, 砥砺前行的宗旨, 从战略的角度分析行业, 从执行的层面阅 读行业,为每一个行业的报告阅读者提供值得品鉴的研究报告。 头豹研究院本次研究于 2019 年 8 月完成。 6 报告编号19RI0749 1.2 名词解释 无源器件: 电子元件工作时, 其内部没有任何形式电源的器件, 具有自身不消耗电能和 信号输入后不需要外加电源即可正常工作的特点。 UL:从事安全试验和鉴定的全球性第三方认证机构,是美国安全产品标准创始机构。 安规电容: 在电容器失效后, 不会导致电击, 不危及人身安全且必须取得安全检测机构 认证的电容。 CQC 认证: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hina Quality Certification Center) ,经中央机构编 制委员会批准, 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设立, 委托国家认监委管理的国家级认证机构。 CQC 是中国开展质量认证工作最早、最大和最权威的认证机构,认证客户数量居全国 认证机构的首位、全球认证机构的前列。 KTL 认证:韩国产业技术试验院(Korea Testing Laboratory) ,韩国最大的认证检测 机构之一,主要负责电气用品安全认证,以及其他环境、能源、医疗、机械等领域的认 证检测业务。 ENEC:欧盟标准电器认证(European Norms Electrical Certification) ,欧洲执委会 电工标准化组织的一项认证计划, 该计划是针对特定并符合欧洲标准的产品 (如照明设 备,组件,及办公室&数据设备)所使用的通用欧洲标准。 CB:国际电工委员会所授权发证的一份安规报告。 电容量:在给定电位差下的电荷储藏量,国际单位是法拉(F) ,1F(法拉)=1000mF (毫法)=106F(微法)=109nF(纳法)=1012pF(皮法) 。 7 报告编号19RI0749 旁路电容:将混有高频电流和低频电流的交流电中的高频成分旁路滤掉的电容。 谐振电容:用在 LC 谐振电路中的电容器。 耦合:作为两个电路之间的连接,允许交流信号通过并传输到下一级电路。 去耦电容:在电子电路中,可以提供较稳定电源、降低元件耦合到电源端的噪声,滤除 输出信号干扰的一类元器件。 滤波:将整流以后的锯齿波变为平滑的脉动波,接近于直流。 温度补偿: 针对其它元件对温度的适应性不够带来的影响而进行补偿, 改善电路稳定性。 整流: 在相同的驱动力推动下正向和逆向的电流幅值大小不同, 可将交流电转变为直流 电的一种物理现象。 AI: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 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技术科学。 LoT: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 ,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信息承载体,让所有 能行使独立功能的普通物体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 贵金属:黄金、银和铂族金属(钌、铑、钯、锇、铱、铂)8 种金属元素,具有价格昂 贵,化学性质稳定的特点。 贱金属:除金、银、白金等贵金属外的其他所有金属,例如铁、铜、镍、铝、铅、锌、 锡、钨等。 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vanced Driver Assistance System),利用安装于车上 的各类传感器,收集车内外的环境数据, 进行静、动态物体的辨识、侦测与追踪等技 术上的处理, 从而能够让驾驶者在最快的时间察觉可能发生的危险, 以引起注意和提高8 报告编号19RI0749 安全性的主动安全技术。 超薄流延工艺:通过在陶瓷粉料中加入溶剂、分散剂、粘结剂、增塑剂等成分,得到均 匀分散的稳定料浆, 在流延机上制得超薄薄膜的一种成型工艺, 在功能陶瓷材料成型中 可广泛应用。 MLCC: 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Multi-layer ceramic capacitors), 由印好电极 (内电极) 的陶瓷介质膜片以错位的方式叠合起来, 经过一次性高温烧结形成陶瓷芯片, 再在芯片 的两端封上金属层(外电极) ,从而形成的一类陶瓷电容器。 1005:陶瓷电容器规格大小,10mm*0.5mm。 9 报告编号19RI0749 2 中国陶瓷电容器行业市场综述 2.1 陶瓷电容器的定义与分类 电容器是在两极金属导电物质间以绝缘介质隔离, 并以静电形式储存和释放电能的无源 电子元器件,在电子电路中可起到储能、调谐、滤波、耦合、整流、隔直流电压、旁路、耦 合等作用, 广泛用于各种高低频电容, 是电子线路中不可缺少的基础电子元件 (见图 2-1) 。 按照绝缘介质不同,电容器可分为:陶瓷电容器、铝电解电容器、钽电解电容器、薄膜电容 器。其中,陶瓷电容器占据约 40%市场份额。 图 2-1 电子元件分类,按绝缘介质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10 报告编号19RI0749 陶瓷电容器是以陶瓷作为电介质, 由二层或多层陶瓷层和金属层交替组成, 金属层连接 到电极的电容器。和其它类型电容器相比,陶瓷电容器具有成本更低、可靠度高、体积更小 等优势, 能够应用于高频电路。 陶瓷材料的成分决定了陶瓷电容器的电气特性及其应用范围。 陶瓷电容器按照稳定性可分为三类:Class1 陶瓷电容器、Class2 陶瓷电容器和 Class3 陶瓷电容器(见图 2-2) : (1)Class1 陶瓷电容器:在不同温度和电压下,电容稳定性属三类中最佳,介电系数 低,介质损耗小,但容积效率最低。其电容误差值在 5%10%之间,可应用于损耗小及电 容量稳定的谐振电路,也可用于温度补偿型电路。 (2) Class2 陶瓷电容器: 在不同温度和电压下, 电容稳定性在三类陶瓷电容器中属中 等,介电系数中等,容积效率较 Class1 高。电容值误差在 15%以内,可应用于缓冲、解耦 及旁路电路中。 (3)Class3 陶瓷电容器:在不同温度和电压下,电容稳定性及准确度最低,容积效率 在三类中最高,介电系数高,在 1055温度范围内,电容量误差值在-22%+56%。 可应用于去耦电容电路及其它电源供应器电路中。 图 2-2 陶瓷电容器分类,按稳定性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11 报告编号19RI0749 陶瓷电容器按照结构可分为两类:单层陶瓷电容器和多层陶瓷电容器。 (1)单层陶瓷电容器:在陶瓷基片两面涂刷金属层,后经过低温烧结形成极板后制作 而成的电容器,外形以圆片居多。该类陶瓷电容器具有耐高压、频率特性好、电容量小的特 点,可用于高频、高压电路中。 (2)多层陶瓷电容器:在陶瓷介质膜片印刷内电极,然后将内电极材料与陶瓷胚体通 过多层交替叠合、层压、切割后通过高温烧结而成的电容器。按照形状不同,多层陶瓷电容 器可分为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和引线式多层陶瓷电容器(见图 2-3) 。该类陶瓷电容器具有 工作电压及温度范围宽、电容量范围宽、介质损耗小、频率特性好、体积小、稳定性高、价 格较低的特点,用于低频旁路、滤波、谐振、耦合、储能、微分、积分电路中。 图 2-3 陶瓷电容器分类,按结构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2.2 中国陶瓷电容器发展历程 中国陶瓷电容器起步于 20 世纪 80 年代,与海外陶瓷电容器行业的发展相比,起步较 晚。从全球陶瓷电容器发展角度分析,1900 年,意大利的 L.隆巴迪首次发明陶瓷介质电容 器,20 世纪 30 年代,美国贝尔实验室将陶瓷电容器加以改良,其介电常数和性能得以提 升,逐步应用于军用电子设备中。20 世纪 40 年代,日本村田制作所在美国实验室研制基 础上, 研制出第一代温度补偿用电容器, 用于收音机电路中, 成为陶瓷电容器商用化进程的12 报告编号19RI0749 开端。20 世纪 7080 年代,收音机、计算机等各类电子设备的应用不断发展,陶瓷电容器 作为电子基础元件的一类迅速发展。 中国陶瓷电容器行业在这一背景下起步, 经历了初步发 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优化发展阶段(见图 2-4) 。 图 2-4 中国陶瓷电容器发展历程 (1) 起步发展阶段(1980-2000 年) 20 世纪 80 年代,715 厂、789 厂、广东风华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先后从美 国、日本引进 13 条多层陶瓷电容器生产线,中国陶瓷电容器企业技术水平实现了飞跃式成 长, 由早期轧膜成型工艺发展为现代瓷介薄膜流延工艺技术, 成为中国陶瓷电容器追赶世界 先进水平的起点,为中国陶瓷电容器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20 世纪 90 年代,日系陶瓷 电容器企业纷纷布局中国市场。1994 年,北京村田电子有限公司。1995 年,上海京瓷电 子有限公司成立。1999 年,东莞太阳诱电有限公司成立。2000 年,风华高科引进日本全 自动流延叠印生产线。 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 推动了中国陶瓷电容器行业在技术和生产工13 报告编号19RI0749 艺方面的发展,也促使中国本土企业不断提升自主研发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这一阶段, 中国市场上陶瓷电容器生产企业主要有风华高科、 以及进驻中国的村田、 京 瓷等外资企业。 中国本土企业主要以引进日本、 美国等发达国家生产线和生产技术的方式从 事陶瓷电容器研发和生产,同时进行国外技术的转化和吸收。 (2) 快速发展阶段(2001-2010 年) 2001 年后,陶瓷电容器作为重要的基础性电子元器件受到中国政府的重视,其发展获 各项利好政策支持。2002 年,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在发布的关于组织高新技术产业化新 型电子元器件专项公告中,将片式陶瓷电容器列为专项发展重点,力争在“十五”期间能 够实现规模化生产,满足各行业需要。2004 年 3 月,国家科技部将可替代进口的陶瓷电容 器用介电陶瓷列入2004 年度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指南重点扶持领域。中 国政府明确的发展导向和提供具体资金扶持的系列国家级科技项目推动了行业整体技术的 进步和发展,中国陶瓷电容器行业得到快速发展。2004 年,福建火炬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 司的高可靠多层陶瓷电容器项目被列入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 在此期间, 中国消费电子行业 呈现迅速增长状态, 2001 年至 2011 年之间, 手机持有量从 8,031.7 万台增长至 99,827.74 万台,年复合增长率达 28.7%。家用电冰箱使用量从 1,351.3 万台增长至 7,295.7 万台,年 复合增长率分别可达 28.7%、 18.4%, 下游各类型消费电子产量迅速增长促使陶瓷电容器行 业发展迅速。在此期间,国巨电子有限公司、台湾华新集团、达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等中国 台湾企业也将陶瓷电容器各项生产工序向中国大陆转移, 进一步推动了中国陶瓷电容器行业 的繁荣。 这一阶段, 得益于国家政策的全面支持和下游行业需求迅速增加, 中国陶瓷电容器行业14 报告编号19RI0749 发展迅速,市场参与者逐渐增多,陶瓷电容器企业自主研发实力不断增强,产能提升迅速。 (3) 优化发展阶段(2011 年至今) 经过长达 10 年的快速增长,中国陶瓷电容器在研发水平、技术积累和市场占有率方面 取得了长足进步, 逐步进入技术升级和产品结构优化调整的优化发展阶段。 中国在陶瓷电容 器企业在多个领域实现了技术创新和突破, 中国最大的陶瓷电容器生产企业深圳宇阳科技发 展有限公司完成了超薄流延工艺与贱金属电极核心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 取得亚微米材料与 薄膜流延加工技术、贱金属电极微型 MLCC 材料体系与产品结构设计、还原性气氛烧结工 艺等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 部分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风华高科、 潮州三环股份有限公 司等大型被动元器件企业也逐渐完成 MLCC 技术改造和优化升级。与此同时,中国政府多 项政策提出要提升中国陶瓷电容器产业发展水平, 解决重点领域所需战略材料制约问题, 重 大关键战略材料自给率达 70%以上。 这一阶段, 根据国家战略性导向要求以及行业整体发展需要, 产品结构将由中低端产品 向高端产品调整,国产替代进口趋势明显,中国陶瓷电容器行业逐渐实现优化升级。 2.3 中国陶瓷电容器行业产业链分析 中国陶瓷电容器行业产业链分为三部分:产业链上游参与者为陶瓷配方粉、电极金属、 生产设备供应商。 产业链中游主体为陶瓷电容器生产企业。 产业链下游由消费电子、 工业设 备、军事工业三大应用领域构成(见图 2-5) 。 15 报告编号19RI0749 图 2-5 中国陶瓷电容器行业产业链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2.3.1 上游分析 陶瓷电容器行业的上游参与者主要为陶瓷配方粉供应商、 电极金属供应商、 生产设备供 应商。 (1) 陶瓷配方粉供应商 陶瓷电容器所使用的陶瓷配方粉是由钛酸钡、碳酸钙、锆酸钙、稀土、各类添加剂共同 组合而成的。陶瓷粉占据陶瓷电容器生产成本的 30%40%,是陶瓷电容器的核心原料。 当前具备陶瓷配方粉生产能力的外资企业主要有:Sakai、Ferro、日本化学、Fujiti、日本 共立、日本东邦等;中国本土企业主要有潮州三环、国瓷材料、东方锆业等。由于陶瓷粉末 性能直接关系到陶瓷电容器品质, 其制备技术壁垒高, 对生产企业的技术实力和生产能力有 极高的要求, 因此行业集中度高。 长期以来, 陶瓷粉末市场被日韩供应商占据绝大部分市场 份额。 近五年来, 中国本土陶瓷配方粉生产企业技术实力不断突破, 陶瓷配方粉国产替代进16 报告编号19RI0749 口趋势明显, 国瓷材料可提供钛酸钡、 MLCC 介质材料。 陶瓷配方粉材料价格及产品质量对 中游陶瓷电容器整体成本及性能影响大,上游陶瓷粉供应商对中游生产企业议价能力高。 (2) 电极金属供应商: 陶瓷电容器电极包括内电机金属层和外电极金属层, 主要用于在金属片上储存电荷。 当 前运用于陶瓷电容器的金属主要包括贵金属银和贱金属铜、 镍、 钯。 随着陶瓷电容器由单片 式向多层式、大容量发展,内部电极层数增加,贵金属用量大幅增加,价格不断攀升,导致 陶瓷电容器成本大幅提升, 因此使用具备同样性能的贱金属替代贵金属成为必然趋势, 例如 镍、铜类贱金属价格远低于贵金属,更具成本优势,且其电迁移速率远小于贵金属,工艺稳 定性高, 电阻率相对较低, 逐渐成为贵金属的主要替代品。 当前中国本土企业可以满足陶瓷 电容器行业对电极金属的需求, 例如海外华晟具备制备高精度纳米级贱金属导电浆料的核心 技术, 已经打破外资企业对高端导电浆料的垄断, 可满足多层陶瓷电容器企业的需求, 其生 产的镍内电极浆料和铜端电极浆料均可实现陶瓷电容器贱金属替代贵金属。 此外, 国瓷材料 也具备相关技术、 工艺, 可提供镍内电极浆料和铜端电极浆料。 电极金属行业内企业数量多 且产能充足,因此电极金属供应商对中游生产企业议价能力则相对较低。 (3) 生产设备供应商 陶瓷电容器生产工序复杂,全过程包含调浆、脱模成型、内部电极印刷、堆叠、均压、 切割、去粘接剂、烧结、抛光倒角等。每道工序都需要相应的生产设备,中游生产企业通常 根据主营产品进行定制化设备组合, 从而形成专业化生产线。 生产工序中内部电极印刷、 均 压等具有极高的技术含量, 所需设备由于生产技术壁垒高, 基本被日本、 美国等外资企业垄 断。技术难度较低的混合调浆、脱泡、切割等生产工序对应设备已基本实现国产化。 17 报告编号19RI0749 2.3.2 中游分析 中国大陆市场上从事陶瓷电容器生产的企业主要有外资企业、 中国台湾企业和中国大陆 本土企业: (1)外资企业主要包括日本村田、三星电机、日本 TDK、日本京瓷、日本太阳 诱电、韩国三和、美国约翰逊、基美、威世等; (2)中国台湾企业主要包括国巨电子、华 星科技、禾伸堂等; (3)中国大陆企业主要包括:宇阳科技、风华高科、潮州三环、火炬 电子等。 中游陶瓷电容器生产技术壁垒高, 且对生产能力要求极高。 以村田为代表的日系生 产企业一家独大,占据约 80%以上高端和中低端陶瓷电容器市场份额。其次以韩国、台湾 为代表的企业也具备较高的产能优势,市场占有率高。宇阳科技、风华高科、潮州三环等大 陆本土企业整体产能和市场占有率则远低于外资企业。 2.3.3 下游分析 陶瓷电容器下游应用领域极为广泛, 主要参与厂商为消费电子、 工业设备、 军事工业三 大领域。 在消费电子领域, 消费电子已成为陶瓷电容器最主要的应用市场, 占比可达到陶瓷电容 器销量市场规模的 70%80%。陶瓷电容器可配套生产产品有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 板电脑、平板电脑、数码相机等 3C 类产品。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消费电子产品对陶瓷电容 器的需求量随着技术更新换代不断增加。 在工业设备领域, 汽车电子作为陶瓷电容器重要份额细分应用市场, 占比可达到陶瓷电 容器销量市场规模的 10%左右。陶瓷电容器可配套生产产品有汽车电子、通讯设备、工业 控制设备、医疗电子设备等。汽车电子钟的音响、电动天窗、空调、车门锁、ABS、风机、18 报告编号19RI0749 电机、HID 灯等各部件均需要大量的陶瓷电容器。随着汽车电子不断发展,车用陶瓷电容 器属于陶瓷电容器高端应用领域, 对陶瓷电容器各项性能的要求远高于消费电子用陶瓷电容 器。 预计未来无人驾驶、 车联网等技术的不断普及, 汽车电子陶瓷电容器这一细分市场规模 还将持续扩大。 在军事工业领域, 军事工业用陶瓷电容器细分市场份额可占陶瓷电容器销量市场规模的 20%左右。陶瓷电容器可配套生产产品有航空航天设备、军用移动设备、舰艇、雷达设备、 炮弹引信设备、武器系统设备。中国国防建设支出的增加,军事工业不断发展,陶瓷电容器 在军用领域应用需求将会不断增加, 根据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测算, 中国军用陶瓷电容器 市场规模保持在 10%以上的增长速度。 陶瓷电容器作为被动元器件的重要一类,在电子整机中发挥的主要作用为旁路、去耦、 滤波、 储能, 是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基础性元器件, 在广泛的应用领域中产生的大量需求将 会带动行业的持续发展。 2.4 中国陶瓷电容器行业市场规模 中国陶瓷电容器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