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巨头企业物联网业务布局研究报告.pptx
2020-2021巨头企业物联网业务布局研究报告,目录,Part1. 物联网行业发展背景及现状物联网的概念发展物联网行业发展背景物联网行业架构拆解物联行业的主要参与者及特点,Part2. 物联网技术和应用解析物联网产业及核心技术梳理物联网行业核心技术发展(传感器、 芯片、模组、网络通信、云平台)物联网应用解析,Part3. 巨头企业物联网业务分析及对比巨头企业物联网业务布局对比分析阿里巴巴物联网业务布局亚马逊物联网业务布局华为物联网业务布局小米物联网业务布局苹果物联网业务布局Part4. 经验总结与行业发展展望巨头企业物联网业务经验总结物联网行业发展趋势及挑战,物联网行业发展背景及现状,阐述物联网概念的演变和发展,从物联网行业形成的“端-边-管-云-用”五层架构及主要参 与企业两个方面说明物联网的发展现状,InternetofThings(IoT)中文解释为物联网,其概念从提出 到确定和发展,覆盖范围和涉及的信息感知技术在不断拓展,Internet of Things:简称为IoT,中文翻译为“物联网”,可简单解释为“物物相连的互联网”,是一种在互联网基础上延伸及扩展到物与物之间并进行信息交换与通信的网络。IoT在技术层面又称传感网,指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 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起源未引起重视,正式提出阐明基本含义,概念扩展覆盖范围拓展,获得关注各国提出相关概念,1991 年, 美国麻 省 理 工 学 院 的 Kevin Ash-ton 教,授提出物联网概念。,1995 年 , BillGates在未来之 路一书中构想物 物互联的场景。,1999年,MIT Auto-ID中 心Ashton教授在研究射频 识别(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 时 提出物联网定义。定义:把所有物品通过 RFID和条码等信息传感设 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 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2005 年 , 国 际 电 信 联 盟(ITU)发布报告ITU互联 网报告2005:物联网,正式提出概念“ The Internet of Things” ,中文翻译为物 联网, 并指出无 所 不在的“IoT”通信时代即将来临。定义:由人到人(H2H)、人到物(H2T)拓展至物到物(T2T)之间的互联。,2009年,IBM“智慧地球”战略 指出,将新一代IT技术充分运用 在各行业中,即将感应器嵌入或 装备到电网、铁路等物体中,并 被普遍连接,形成“物联网”。2009年,欧盟提出物联网定义: 未来互联网的组成部分,基于标 准和可互操作的通信协议,且具 有自配置能力的、动态的全球网 络基础架构。,ITU 在2012 年出版 的物联网概述 中提出,IoT可视为 信息社会全球基础 设施( 通过物理和 虚拟手段) 将基于,现有和正在出现的、,信息互操作和通信 技术的物质相互连 接并提供服务。,创新发展拓展智能化概念,互联网革新的本质是连接主体和连接方式的变化,万物实现联网是未来的趋势,而支持设备连接的网络也正经历革新,第一代互联网,本质是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联网,人通过机器访问互联网信息,主要媒介是各种信号线(网络线);第二代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可移动设备蓬勃发展,网络的传输由固定线路向无线电波发展,本质是人和人的联网。伴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民数量在逐渐增多,但随着人口红利逐渐用尽,代表两个时代的PC设备和智能手机出货量增长见顶。网络通 信技术和设备连接技术进一步发展,新一代互联网将实现各种设备连接上网, 向“万物互联”的方向发展。,0,600,1200,1800,PC(百万台),智能手机(百万台),2.61亿,2009-2019年全球PC、智能手机出货量,2009-2019年全球互联网用户量,0,1000,2000,3000,15.54000,5000,45.5亿,18亿,互联网及通信变革,;,全球物联网设备连接数量快速增长,物联网部署成本大幅下降从基础设施层面支持联网设备的持续增长,在“万物互联”的发展趋势下,全球物联网设备连接数量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据GSMA公布的数据,自2010年至2019年,全球物 联网设备数量的年复合增长率达22%,2019年设备连接数量达120亿。报告预测,到2025年物联网设备连接量将达246亿。随着传感器、网络通信等技术的发展,全球传感器平均单价持续走低(2018年相对2010年下降幅度超过100%),宽带费用不断下降,物联网部署成本的大幅降低,从基础设施层面支持了设备连接数量的持续增长。,20102018年全球传感器销售量及平均单价,5,7,8,10,14,15,17,20,0.63,0.7,0.64,0.6,0.45,0.4,0.38,0.32,0.3,0,10,20,30,40,50,销售量(10亿),20,24,29,35,43,52,63,75,91,120,20.0% 20.8% 20.7%,22.9%,20.9% 21.2% 18.9% 21.3%,0,40,80,120,160,+22%,20102019年全球物联网设备连接量(亿)及变化率(%)20031.9%,24,平均单价(美元),“万物互联”时代有赖于5G通信、云计算、AI、大数据等核心技术支持,计算能力提升:提升智能和安全性云计算的前沿技术:混合云技术(模块化的横向扩展)、超融合技 术(解决存储设备容量、性能与计算能力不匹配的问题)、边缘计 算技术(解决中心能力、网络延迟、传输能耗、隐私保护等问题),信息处理技术:数据价值延伸大数据技术:将内含意义的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人工智能技术: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平台完成深度学习进化,安全,IPsec可选,新IPsec协议,低功耗,需搜索信号,与终端通讯,物联网设备不断增多的同时,网络及通信技术也在迭代发展,以支持海量设备同时联网。现阶段,IoT设备连接依赖于智能手机或Wi-Fi,为提高设备的灵活性和便携性,电源、功耗、操作系统等方面的技术升级正在进行。同时,物联网行业产品和应用的创新发展依 赖相关底层技术,例如数据存储需要云计算技术的支持,IoT设备智能化需要AI、大数据分析技术的支持等。泛在连接能力支持: 物联网网络基础设施迅速完善, 互联效率不断提升网络、通信技术发展:提高速率、容量、连接量;降低功耗、延迟等,包括5G、Wi-Fi6、IPv6、LoRa、NB-IoT、Zigbee等5G技术的三大业务场景中的海量机器类通信(mMTC)包括窄带物联网(NB-IoT)和增强机器类通信(eMTC),可适应大规模的物联网应用,图:5G的业务场景来源:ITU,IPv6和Wi-Fi6的技术发展,欧美斥资推进物联网战略,中国致力于实现“十三五”规划的物联网发展目标,2009年奥巴马政府提出将以物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和新能源作为 振兴经济、确立美国全球竞争优势的关键战略,即美国物联网战略。资金支持:2015年,美国政府宣布投入1.6亿美元推动智慧城市计 划;美国能源部组建“智能制造创新机构”,投入7000万美元推 动先进传感器、控制器、平台和制造建模技术的研发。,国家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2010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13年年初,国务院关于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正式发布,成立物联网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和专家咨询委员会;发展规划:物联网发展专项行动计划(2013-2015);物联 网发展规划(2016-2020年);,产业政策:“十二五”、“十三五”规划强调物联网发展的重要性;资金支持:中央财政连续4年安排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2009年6月,欧盟提交物联网欧洲行动计划为题的公告;2015年成立物联网创新联盟,投入5000万欧元。,54.2,9.9,3.6,1.3,0.3,0.27,0.2636.2,0.24,0.17,0.04,0.09,0,20,40,60,美国中国德国巴西 物联网对企业生产力的经济影响(十亿美元),印度南非 占GDP比重(%),2018年物联网对各国企业的经济影响及占国家GDP的比重,目标值,模(万亿),接数(亿),(个),干企业(家),中国物联网行业指标完成情况表,2018年,物联网对全球 经济的贡献约1750亿美 元,占GDP的0.2%。,各国提出发展物联网的战略部署,从资金、政策等层面支持产业发展。现阶段,各国物联网发展已初见成效,对经济发展有一定贡献。,准(项)注释*:2009年11月3日上午,温家宝发表题为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 的讲话,其中关于我国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明确提及物联网。,物联网行业经过不断发展形成“端-管-边-云-用”五层架构, 巨头企业对端、云、用层级的布局较多,边,边缘计算硬件载体,IntelARM,思科 诺基亚,华为 中 信,爱立信新华三,惠普 研华科技戴尔 施耐德,AWS IoT Greengrass,Azure IoT Edge,边缘计算平台软件阿里Link Edge,西门子Industrial Edge,华为IEF,国讯芯微NECRO,端,芯 片,通信芯片,AI芯片,控制芯片,高通、华为海思、紫光展锐、联发科、松果电子、翱 捷科技、Semtech、Marvell、微芯科技、芯科科技,Intel、英伟达、地平线、平头哥、寒武纪、异构智 能、AMD、赛灵思、深鉴科技,德州仪器、瑞萨、ST、瑞芯微、英飞凌、复旦微,感 知 技 术,通信芯片识别技术,博世、霍尼韦尔、楼氏电子、欧姆龙、瑞声 科技、汉威电子、歌尔声学、苏州敏芯语音:科大讯飞、思必驰生物:旷视科技、商汤科技、格灵深瞳、 燕南科技、中科虹霸、汇顶科技射频识别:瑞章科技、远望谷、信达物联,统,ARM Mbed,操 Win10 IoT,作 华 为 LiteOS,系 Google Fuchsia,AliOS Things,FreeRTOS,Tizen,电源管理,其 他,Tadiran、Imprint,天线,信维通信、,屏幕,维力谷京东方,短程通信,WiFi/BLE/Zigbee:新华三、思科、锐管捷网络、上海庆科、顺舟智能、司南物联、汉枫科技、银河风云、TP-LinkUWB:Decawave、清研科技、联睿电 子、精位科技、中电昆辰、恒高科技,通信方案:克拉科技、慧联无限、升哲 科技、利达尔、艾森智能、唯传科技、,智城网络、博大光通、门思科技,运营:中安云网、罗万信息、劳拉物联、,东方明珠、华数传媒,非授权频谱无线连接,广域通信,工业级无线:映翰通、四信、鲁邦通、,宏电,通用模组:上海移动、日海物联、移,柯通信、高新兴、骐俊股份、广和通、,有方科技、美格智能、宽翼通信,模组,Jasper、DCP、GDSP、OneLink,eSIM金雅拓、捷德、果通通信科技 运营商 中国移动、联通、电信、沃达丰 设备商华为、中兴、爱立信、诺基亚运营商,授权频谱无线连接,云,PaaS平台,通信厂商平台:移动OneNET、天翼开放 互联网厂商平台:阿里云Link平台、百度天平台、联通能力平台、OceanConnect工、小米IoT开发者平台工业厂商平台:COSMOPlat、根云平台、 IT厂商平台:AWS IoT、PTC ThingWorx、,WISE-PaaS 、 INDICS 、 MindSphere 、新华三绿洲平台、IBM Wason IoT、中国通 徐工Xrea、EcoStruxure、Predix服、SAP Cloud Platform,创业企业平台:机智云、瀚云科技、云智 易、艾拉比、普奥云、中科云创、智云奇 点、米尺网络、物联智慧、TTN、克拉MSP、深智云、艾森智能、艾拉物联,云端通用能力AI与大数据:商汤科技、依图科技、云从 科技、旷视科技、讯飞平台、达闼科技、神 策数据、LandingAI、涛思数据、海云数据安全:360、青莲云、亚信安全、梆梆安全,用,涂鸦智能、雅观科技、博联智能、云丁科技智能穿戴:苹果手表、小米手环、华为手表健康:九安医疗、乐心医疗出行:纳恩博、摩拜、小鹏、蔚来、特斯拉,产业驱动2B,智慧家庭:海尔、美的、格力、TCL、海信、,智慧消防:泰和安、泛海三江、中电数通、 四信、昊想智能智慧安防:海康威视、大华、博世安防公用事业:金卡智能、海兴电力、宁波水表,智能工业:西门子、施耐德、工业富联、,蘑菇物联、智能云科、兰光创新,车联网:斑马智行、Apollo、华为Hicar,智慧物流:G7、易流科技、洲斯物联智慧农业:云洋数据、托普云,智慧照明:飞利浦、方大智控、大云物联智慧停车:千方科技、优橙科技、喜泊客系统集成:万达信息、神州数码、宝信软 件、华胜天成、银江股份、软通智慧,消费驱动2C政策驱动2G,物联网终端: 数据采集 及传输,管道层: 保障通信,边缘计算: 响应速率 隐私及安全,云平台: 计算和 数据存储,人与物: 数据增值,注释:报告研究的巨头企业的相关布局以不同颜色方框框出。橘色 阿里巴巴;红色 华为;绿色 小米;黄色 亚马逊;蓝色 苹果,物联网行业主要参与者包括:通信企业、互联网科技企业、IT服务企业、运营商以及垂直行业企业,通信企业在物联网专有网络及基础设施建设上具备核心优势,掌握物联网芯片、LPWAN等核心技术,代表企业华为在智能硬件、物 联网操作系统、物联网开放平台等方面也有较深布局;互联网科技企业具备庞大的用户群(个体消费者或企业)及技术优势,结合企 业基因及战略规划布局物联网业务,重点发展领域分为智能硬件及应用场景、物联网平台及服务两类;IT服务类企业的核心优势是云 服务业务;运营商基于数量庞大的物联网连接设备发展管理平台;垂直行业重点深挖物联网在所在行业的创新应用及运营。,通信企业,互联网科技企业,IT服务企业,运营商,参与者类型参与者示例,华为、高通等,苹果、小米、BAT等,AWS、微软等,中国移动、电信等,主要进入领域,物联网基础网络物联网芯片开放平台,智能硬件及场景应用物联网平台及服务,以物联网平台为基础的端 到端服务拓展提供多行业解决方案,物联网专业网络针对物联网设备接入的管 理平台,垂直行业企业特斯拉(车联网)、西门子(工业物联网)等物联网技术创新应用平台建设及运营能力赋能,核心优势,物联网专业网络及芯片部署,互联网业务积累的庞大用户 群;硬件制造技术,人工智 能、云计算等能力,云服务体系、基础设施、行 业资源,物联网连接设备数量庞大,技术及经验积累,为同行业 企业设立标杆,The analysis of key technologies andapplication of IoT,物联网技术及应用解析,梳理物联网产业核心环节及关键技术,分析每项关键技术的发展情况及趋势(包括:传感器、芯片、模组、通信网络及云平台),并从2B、2G、2C三个类别梳理物联网的应用场景,物联网产业链由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和应用层组成,关键技术涉及传感器、芯片、通信模组、通信网络和物联网平台等,感知层的功能是实现智能终端的信息采集,传感器、MCU*、RFIC*等底层元器件是核心;网络层实现信息、数据的向上传输,通信 网络及通信技术为核心技术;平台层对数据、信息进行存储和分析,物联网云平台和操作系统是核心;应用层利用有价值的数据发展 应用软件和行业解决方案,实现数据增值。物联网产业链主要环节、核心技术及价值分布价值 分 布,注释:报告Page 4的专业术语解释部分详细介绍了MCU;RFIC( Radio-frequency Integrated Circuit)射频集成电路,是90年代中期 以来随着IC工艺改进而出现的一种新型器件。,物联网传感器发展:作为物联网信息采集的入口,不断向智能化、高精度、集成化、小型化方向发展,MEMS工作原理及应用领域,以传感器为核心的传感技术是数据采集的入口,作为感知物品及其所处状态、环境各种信息数据的底层元器件,为物联网体系获取 外界信息并加以转化传输。根据传感器技术的发展阶段,当下的技术新趋势是传感器与MEMS*结合。MEMS传感器集成通信、CPU、电池等组件及多种传感器, 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可批量生产、易集成等特性,能够使产品更加智能,在消费电子和医疗领域(与IoT结合)应用广泛。 随着MEMS、数据算法等技术的发展并与传感器深入结合,未来的传感器系统将更加微型化、综合化、多功能化、智能化和系统化。,1,2,4,结构型传感器技术原理:利用 结构参量变化感 受和转化信号例:电阻应变式 传感器,固体传感器技术原理:利用半 导体、电介质、磁 性材料等固体元器 件的特性制成举例:光敏传感器,智能传感器技术原理:对外界信 息具有一定检测、自 诊断、数据处理及适 应能力举例:80年代以微 处理器为核心;90 年代智能化测量技术 提高,实现智能化,集成传感器技术原理:集成/ 分子合成/微电子/ 计算机技术, 包 括传感器本身及 后续电路的集成举例: 集成温度 传感器,3,新趋势:传感器与MEMS结合,传感器技术的发展阶段,光声压力温度化学其他,传 感 器,模 拟 信 号处 理,数字 信 号 处 理,模 拟 信 号 处 理,执 行 器,运动能量信息其他,与其他微系统的通讯/ 接口(光/电/磁),军事国防航空航天 工业 通信,消费电子智能穿戴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机器人无人机,医疗临床检测设备植入式器械汽车电子智能汽车,物联网智慧家居智慧工厂智慧城市智能安防智能交通,MEMS传感器 应用,注释*:MEMS即微机电系统(Micro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s),报告 Page 4的专业术语解释部分有更详细的介绍,物联网芯片发展:向高性能、高可靠性、低功耗、低成本方向发展,MCU和SoC具有广阔发展前景和应用方向,低功耗、高可靠性的半导体芯片是物联网的核心元器件之一,包括:集成在传感器/模组中,能够实现特定功能的芯片以及嵌入终端 设备,充当”大脑”的终端芯片。为提高IoT设备的灵活性(体积小、便携等),延长微型电池寿命,设备处理器(芯片)向低功耗、高性能方向发展。在性能、成本、 功耗、可靠性、生命周期以及适用范围等方面优势明显的MCU和SoC正被广泛应用于功耗敏感的终端设备,在物联网领域逐渐渗透。,作用:智能设备的短距离信 息传输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应用:针对不同领域的物联 网应用, 发展不同功能的,MCU,随着安全功能的完善,,更多应用于智能家居、消费 电子、医疗保健、工业电子 等领域,MCU:Microcontroller Unit中央处理器 CPU Core,集成,MCU数据位数,4位8位16位32位,数据处理能力 适用应用场景,逐 渐 增 强,逐 渐 复 杂,随物联网等智 能技术发展, 需求持续增长,占据市场主流,特点:硬件规模庞大;软件比 重大,需要软硬件协同设计,对比MCU:系统复杂度更高,,集成功能更丰富,支持运行多 任务复杂系统(如Linux)应用:可应用于功能较复杂的嵌入式电子设备,扩展至无人 机、自动驾驶、工业互联网等 行业,SoC:Sytem on Chip 片上系统微处理器/微控制器CPU,集成,SoC指令集,X86系列ARM系列MIPS系列 类指令系列,关键技术总线架构技术IP核可复用技术软硬件协同设计技术SoC验证技术低功耗设计技术超深亚微米电路实现技术,国内研 发重点,注释:报告Page 4的专业术语解释部分详细介绍了MCU和SoC,物联网模组发展:产业链下游应用场景的丰富和联网设备的增多是重要驱动力,未来向定制化、多功能的方向发展,无线模组,通信模组,定位模组,蜂窝模组,局域网模组,LPWAN模组,GNSS模组GPS模组,2G/3G/4G/5G,WiFi、蓝牙、ZigBee,NB-IoT/eMTC/Lora/Sigfox,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美国GPS、中国北斗、俄国GLONAS、欧洲Galileo,无线模组是物联网的基础硬件,该功能模块将芯片、存储器、功放器件等集成在一块线路版上,并提供标准接口。终端设备借助无线 模组实现通信或定位功能,一般每增加一个物联网设备连接,将增加1-2个无线模组。基于广泛连接的物联网设备,判断无线模组未 来的市场空间大。无线模组是连接感知层和网络层的关键环节,上游:基带/射频/定位芯片、PCB及阻容元器件等原材料生产(通信芯片厂商占主导地 位);下游:物联网设备制造商、系统集成商、运营服务商等。在下游需求的驱动下,无线模组得以快速发展。无线模组分类,驱动力,应用场景丰富:物联网加深在各行业的渗透和普及,企业数 智化转型需求增多,应用场景不断创新。技术迭代升级:下游不断丰富的需求,对无线通信模组的数据传输能力、功耗等提出更高要求,促进技术迭代发展。,未来发展模组厂商在适应不同类型、不同行业的标准和规范的同时,需兼顾客户及应用场景的定制化需求基于联网功能,融合感知、前端数据处理能力等复合功能NB-IoT模组及5G模组为通信模组未来的新方向,物联网网络层发展:形成适用于低功耗、低宽带、大连接的物联网应用的LPWAN,也在蜂窝通信、局域网技术上不断迭代,10%,30%,主要接入技术业务特点典型应用,NB-IoTLora60% SigFox,2G: GPRS/CDMAMTC/eMTC,低功耗 (10年)低成本广覆盖以文本为主,传感器、远程抄表环境监测智慧停车/农业/物流追踪业务,可穿戴设备智能POS智慧家居,车联网机器人工业控制智慧城市,3G/4G/5GWiFi 802.11技术,中速率 (100kbps1Mbps)较低功耗低端M2M汇聚低速率 (10Mbps),低功耗广域网(LPWAN),中速率,高速率,NB-IoT,优势:低功耗、低成本、覆盖广、大 连接、数据安全性较高。意义:NB-IoT是低功耗广域网的主 要技术标准之一;5G业务三大场景之 一,大连接(eMTC),是NB-IoT技 术实现方向。,Lora,优势:长距离、低功耗、通过运营商 就可以自组网络意义:发展成熟度较高,垂直行业的 解决方案,具备落地和规模化基础。,网络层是物联网设备实现连接的通道,也是目前物联网产业链中最成熟的环节,包括蜂窝通信网、局域网、广域网等。专为低带宽、低功耗、远距离、大量连接的物联网应用而设计的低功耗广域网(LPWAN)得以快速发展,将覆盖60%的物联网设备。LPWAN技术可被分为授权频段的广域网技术(Lora、SigFox等)及非授权频段的广域网技术(NB-IoT、eMTC)两类。除LPWAN技术外,WiFi 6(局域网,满足对小区域、高宽带的要求)和5G(大连接、高速度,面向大区域)也是重点发展技术。全球物联网通信技术及应用场景低功耗广域物联网重点技术,注释:报告Page 4的专业术语解释部分详细介绍了LPWAN,物联网云平台发展:居于枢纽地位,实现设备的连接上云,海量数据的处理及分析,并为上层应用开发提供服务,集群服务器虚拟化技术分布式并行编程 模型,云计算,IaaS(基础设施 即服务)PaaS(平台即服务)SaaS(软件即服 务),云服务,分布式存储数据冗余数据缓存数据持久化,云存储,基础设施安全网络安全服务安全数据安全用户安全,云安全,云技术,物联网云平台以PaaS平台为主,基于企业强大的云计算技术和软件服务能力延伸。物联网云平台居于整个架构的枢纽位置,向下通过 网络层与感知层相连,汇聚终端收集到的信息流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优化等,向上服务于应用层,为应用服务商提供应用开发 的基础平台及连接物理世界的统一数据接口。功能包括:云计算、数据管理、应用使能、连接管理、设备管理、业务分析等。随着物联网的发展,设备连接量、用户数据、应用需求等呈爆发式增长,参与云平台建设的企业正逐年增加(全球公认的物联网平台 数量逐年增加),通用型物联网平台的功能正日渐完善。,云技术分类,260,360,450,620,0,200,400,600,800,2015201620172019,智 能 终 端,边缘 计算,IoT,SDK,物联网各行业场景,物联网平台,云 产 品,2015-2019 全球公认的物物联网通用型云平台架构(参考阿里云IoT)联网平台数量(单位:个),在物联网技术的支撑和推动下,多种产业向智能化方向发展,物联网的应用场景得以丰富,主要分为2B,2C,2G三大类别,车联网,智能制造,智慧物流,车联网即车辆物联网,运用传感器、通信、数据处理等技,术。截止至2017年,全球车联网市场规模约为525亿美元。,物联网赋予设备连接能力是智能制造发展的关键之一,,2018年全球市场规模约为1770亿美元,是2015年的近4倍。,全球物流市场规模从2010年的5416亿美元扩大至2018年 的9534亿美元,基于信息采集、大数据分析等信息技术, 物流系统趋向智能化发展。,2018年中国智慧物流市场规模达4860亿元,增长19.4%。,智慧交通,智慧安防,。,。,智慧城市智能穿戴,智能家居,智能音箱(爆款单品):2019年全球智能音箱销量达到1.469亿台,比2018年增长70。,向全屋智能发展,包括智能家电、智能门锁、智能照明等。,智能穿戴设备承担数据采集的角色,是物联网的核心载体。,据IDC数据,2019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达到3.365亿台,相比2018年的1.78亿台增长了89%。,智慧出行,共享单车设备需要物联网技术(GPS定位)的支撑,2017 年全球共享单车用户规模高达2.27亿,智能化的出行服务,是重要的发展趋势。,物联网技术具备广泛的应用场景,根据应用服务的对象不同,可将物联网的应用场景分为3大类。包括:面向政府,重点由政策驱动 发展,与智慧城市建设、民生息息相关的业务;面向消费者,重点由消费驱动发展的智能硬件产品或消费者服务;面向企业,重点 由产业驱动发展,与传统行业深度结合的业务。面向G端面向C端,面向B端,The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giant enterprises IoT business,巨头企业物联网业务分析及对比,选择阿里巴巴、亚马逊、华为、小米、苹果为研究对象,从物联网业务整体布局、发展历程、技术能力、企 业级及消费级应用、优劣势分析等维度对企业的物联网布局进行详细分析,并总结对比,五大巨头发展物联网业务有不同的切入点,战略规划有所侧重,苹果2006,小米2013,亚马逊2014,华为2014,阿里巴巴2016,入局时间,苹果和小米注重智能硬件发展,小米选择生态链企业培育方式,苹果围绕核心硬件产品及iOS生态,较为封闭。亚马逊、华为和阿里 巴巴均基于云计算业务发展物联网平台,为生态伙伴提供基础设施,华为在通信技术上独具优势,亚马逊在智能音箱领域处于领先。,阿里和华为布局更全面,亚马逊的物联网平台在智能化分析能 力上有优势;小米发展消费级物联网平台,智能硬件品类丰富; 苹果的IoT产品更聚焦,场景有侧重,云,边管,用,、,端,注释:蓝色字体部分代表企业具有优势或特色的布局,阿里物联网整体布局:以物联网平台为核心发展全面的IoT能力, 赋能垂直行业,同时发展以天猫精灵为核心的消费级产品,物联网应用开发服务IoT Studio赋能开发应用,物联网市场Link Market应用交易&生态联合,硬件设备,物联网边缘计算 Link Edge,设备接入Link SDK物联网操作系统 AliOS Things,物联网网络管理平台Link WAN,LoRa网关等,相关产品,2G/3G/4G/NB-IoT/LoRa/ WiFi/Zigbee/BLE,PaaS垂直行业平台,AliGenie开放平台,消费者应用天猫精灵第三方产品,AI开放平台IoT开放平台智能应用平台数字内容平台,正在融合,用,云,边,管端,芯片:AI芯片、通信芯片通信模组,(包括设备连接、设备管理、,数据分析及AI服务等),目 的是实现数据连接上云。,应用开发服务:为设备厂商、,中小客户提供轻代码开发平 台,简化应用开发流程。物联网市场:为开发的应用产品提供交易平台,目前在 交易的应用已有一万多个。,垂直行业平台:基于阿里云 物联网平台的基础框架和能 力延伸发展物联网平台:基础设施服务,行业应用,智能楼宇,农业水利能源监控,阿里物联网发展历程:以物联网套件切入,构建物联网平台;围绕天猫精灵系列产品,发展消费级应用,4月,推出天猫精灵CC(带屏)、天猫精灵美 妆镜、高德版智能车盒 等新产品9月,AliGenie 4.0系统 发布,5月,物联网市场推出年中, 基于LoRaWAN网关打通LinkWAN平台10月,发布物联网嵌入 式系统AliOS Things,5月,天猫精灵推出 天 猫 家 居 子 品 牌“天猫精灵妙物”,1月,Link Develop 正式升级为IoT Studio3月,LinkWAN和阿里 云物联网平台打通,11 月, 发布物联 网套件*,可将数 据包传输至云端,2016,年初推出全国通用的一站式开发平台LinkDevelop1.03月,阿里宣布升级IoT为第五大赛道3月,发布支持LoRa协议的LinkWAN平台3月,推出首个IoT边缘计算产品Link Edge6月,物联网套件更名为物联网平台(Link Platform),3月,发布AliGenie 2.0,加强 视觉能力5月,天猫精灵总销量超过300,万台,排名国内第一,全球第三。,9月,发布AliGenie 3.0,强化人机交互的行动力,2017,2018,2019,2020,阿里云IoT,天猫精灵及语音开放平台,7月,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实验 室发布AI智能产品 天猫精 灵X1(内置AliGenie 1.0,聚 焦语音交互)10 月, 发布AliGenie 开发者 平台,阿里最早对物联网领域的涉足是物联网开发套件,提供标准化协议以实现数据包从设备端传至云端,随着功能和架构的完善形成物联 网平台(Link Platform),基于物联网平台,拓展覆盖“端-边-管-云”的能力。面向消费者,阿里推出天猫精灵系列产品和AliGenie语音系统,开放AliGenie开发者平台以丰富IoT设备连接和内容服务生态。阿里巴巴物联网发展历程,注释*:物联网开发套件功能相对简单,是物联网平台(Link Platform)的基础; Link Develop 1.0是开发者工具(IoT Studio的初始版本和名字);阿里云IoT指以物联网平台为核心,覆盖“端-管-边-云-用”各层级的全栈式IoT,图片来源:阿里云,操作系统推出轻量级物联网嵌入式操作系统AliOS Things优势:高可裁剪性,实现设备核心功能的同时控制成本芯片&模组成立独立运营的平头哥半导体有限公司(整合中天微和达摩院自研芯片业务),重点研发AI芯片、嵌入式芯片、量子芯 片、专用SoC芯片等与高通、联发科等芯片模组厂商合作推出嵌入AliOS Things的芯片模组,LoRa获得Semtech的LoRa芯片IP授权,可根据自身需求设计芯片架 构,联合多个合作伙伴推出LoRa系统芯片(例如,ASR共同发布ASR6501/6502、ASR6505三款芯片)2018年加入LoRa联盟物联网网络管理平台(LinkWAN)帮助开发者搭建企业物联网络,满足企业对大容量、高并发的网 络的需求,可与阿里物联网平台实现联通,物联网平台(Link Platform)设备接入:支持多网络、多协议、多地域、多编程语言接入设备管理:生命周期和状态管理、数字化建模、时序数据存储监控运维:提供设备实时监控和远程运维能力安全保障:提供多重防护保障设备和平台安全物联网应用开发服务(IoT Studio)(物联网平台的一部分)针对物联网场景提供物联网开发工具,加速SaaS构建物联网数据分析(Link Analytics)为物联网开发者提供设备数据采集、管理、分析等服务,物联网边缘计算(Link IoT Edge)在本地进行设备数据清洗和预处 理,减少计算、存储、宽带成本在网络不稳定或中断时,自动缓 存设备数据,及时同步至云端提供AI学习、语音识别、视频识别能力,与云能力做结合,提高 本地智能化,端,管,边,云,阿里物联网“端-边-管-云”部署:芯片、模组、网络通信等底 层技术注重对外合作,物联网平台通过自研逐步完善,阿里物联网在垂直行业的应用:基于物联网平台和阿里生态,围绕垂直行业/场景提供平台或解决方案服务,基于阿里云物联网平台(原子平台)拓展垂直行业PaaS服务及场景解决方案:已构建的垂直行业平台包括飞燕生活物联网平台、飞 凤城市物联网平台、飞龙工业互联网平台等;针对垂直行业或细分场景提供包括智能设备连接、智能分析、硬件或应用开发等服务。,智能生活智能家电智能摄像头语音控制免开发方案,智能制造智慧供应链产能全透明智能排产能耗监控,全域停车智慧安防市政设施智慧城管,智能地产智能城市,智能物管智慧社区智慧长租智慧公寓,、,针对细分场景的物联网 解决方案(示例)基础设施智能化(例如:水表 电表、门禁等智能设备集成)AI分析能力云上设施与服务安全认证与保障阿里生态能力整合,图片:鸿山物联网小镇来源:阿里云,垂直行业平台示例(飞凤平台)通用型平台,可为企业提供PaaS 服务, 嫁接 智慧交通,智慧能源、 智慧医疗等子系统搭建硬件接入平台,实现城市数据采集、应用开发、数据展示等服务,智能应用平台,开发工具AI能力设备控制能力,IoT开放平台,数字内容平台,品牌商方案商模组/芯片商个人开发者,开发者软硬件厂商,AIoT技术阿里系生态服务,开发者主播、媒体、电台内容分发优质内容商业变现渠道,底层技术、算法引擎、云服务、软硬件标准、智能语音芯片TG6100N整合ASR语音识别、NLP自然语言处理、TTS语音合成等自然语言处理技术,阿里物联网在消费端的应用:以AliGenie开放平台为核心的天猫精灵是阿里发展AIoT战略的关键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