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葡萄酒行业概览.pdf
1 报告编码19RI0262 2019 年 中国葡萄酒行业概览 报告摘要 消费研究团队 葡萄酒是以鲜葡萄或葡萄汁为原料,经过全部或部 分发酵酿造而成,且酒精含量介于 10%15%的酒精 饮品。 葡萄酒营养丰富, 保健作用明显, 如加快新陈 代谢、 促进血液循环、 防止胆固醇增加等。 葡萄酒还 具有利尿、激发肝功能和防止衰老的功效,是医治 心脏病的辅助剂, 同时还可预防坏血病、 贫血、 脚气 病、消化不良和眼角膜炎等疾病。受益于中国葡萄 酒消费量的持续增加及消费者对于葡萄酒饮用的认 可, 中国葡萄酒行业市场规模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 热点一:政策红利推动行业发展 热点二:消费升级促进葡萄酒行业发展 热点三:葡萄酒消费习惯逐渐形成 中国工信部、商务部、中国酒业协会等部门相继出台了 一系列葡萄酒行业的行业政策,不断加强葡萄酒生产加 工行业管理,规范行业投资行为,引导产业合理布局, 保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葡萄酒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葡萄酒产区政府也纷纷出台鼓励区域葡萄酒产业发展的 政策,积极推动了葡萄酒产业的发展。 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持续增长是葡萄酒行业快速发展的重 要基础。2014 年至 2018 年,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由 20,167.1 元增加至 28,228.0 元, 年复合增长率为 8.8%。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持续增长,意味着居民具备经济 实力去消费葡萄酒产品,这为葡萄酒销售提供了更大的 市场空间。 随着葡萄酒消费习惯的不断形成,葡萄酒行业的消费量 将进一步提升。 葡萄酒被称为继英语之后的“第二种国际 交际语言”,且这种观点正被更多的中国消费者所认可。 葡萄酒特有的色泽、饮酒器具及品酒环境,使葡萄酒已 超出商品的范畴,带给消费者更多的情感、文化与品味 的溢出效应,品味葡萄酒已经成为文化和时尚生活态度 的一种象征。 姚朝芳 邮箱: csleadleo分析师 行业走势图 相关热点报告 休闲服务系列概览2019 年中国高端酒店行业概览 食品饮料系列概览2019 年中国洋酒行业概览 食品饮料系列概览2019 年中国光瓶酒行业概览 头豹研究院 | 食品饮料系列概览 400-072-5588 2 报告编号19RI0262 目录 1 方法论 . 5 1.1 研究方法 . 5 1.2 名词解释 . 6 2 中国葡萄酒行业市场综述 . 7 2.1 葡萄酒的定义与分类 . 7 2.2 中国葡萄酒行业的市场规模 . 8 2.3 中国葡萄酒行业发展历程 . 9 2.4 中国葡萄酒行业产业链分析 . 12 2.4.1 上游分析 . 12 2.4.2 中游分析 . 13 2.4.3 下游分析 . 14 3 中国葡萄酒驱动及制约因素 . 15 3.1 驱动因素 . 1 5 3.1.1 国家政策红利推动行业发展 . 15 3.1.2 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 . 17 3.1.3 葡萄酒消费习惯逐渐形成 . 18 3.2 制约因素 . 1 9 3.2.1 产品结构失衡,个性风格缺失 . 19 3.2.2 进口葡萄酒的持续冲击 . 19 3.2.3 食品安全问题屡禁不止 . 20 4 中国葡萄酒行业政策及监管分析 . 21 3 报告编号19RI0262 5 中国葡萄酒行业市场趋势 . 22 5.1 收购国外酒庄渐成风潮 . 22 5.2 小产区模式成为葡萄酒行业发展方向 . 23 5.3 小包装渐成热潮 . 24 6 中国葡萄酒行业竞争格局 . 25 6.1 竞争格局分析 . 25 6.2 葡萄酒企业分析 . 27 6.2.1 法塞特酒庄 . 27 6.2.2 云南红集团 . 29 6.2.3 乡都酒业 . 31 4 报告编号19RI0262 图表目录 图 2-1 葡萄酒的类别 . 7 图 2-2 中国国产葡萄酒产量和葡萄酒进口量变化趋势,2014-2018 年 . 8 图 2-3 中国规模以上葡萄酒企业销售收入情况,2014-2023 年预测 . 9 图 2-4 葡萄酒行业的产业链组成 . 12 图 3-1 中国葡萄酒行业支持政策 . 16 图 3-2 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4-2018 年 . 17 图 3-3 中国葡萄进口量与进口金额,2014-2018 年 . 20 图 4-1 葡萄酒行业监管政策 . 22 图 6-1 中国酿酒葡萄主要产区及特点 . 25 图 6-2 葡萄酒行业上市企业营收及利润情况,2018 年 . 26 图 6-3 法塞特酒庄子公司主要业务 . 27 图 6-4 云南红集团主要产品类别 . 30 图 6-5“乡都”系列葡萄酒产品 . 32 5 报告编号19RI0262 1 方法论 1.1 研究方法 沙利文研究院布局中国市场, 深入研究 10 大行业, 54 个垂直行业的市场变化, 已经积 累了近 50 万行业研究样本,完成近 10,000 多个独立的研究咨询项目。 研究院依托中国活跃的经济环境,从信息科技,食品,新能源行业等领域着手,研 究内容覆盖整个行业的发展周期,伴随着行业中企业的创立,发展,扩张,到企业 走向上市及上市后的成熟期, 研究院的各行业研究员探索和评估行业中多变的产业 模式,企业的商业模式和运营模式,以专业的视野解读行业的沿革。 研究院融合传统与新型的研究方法, 采用自主研发的算法, 结合行业交叉的大数据, 以多元化的调研方法, 挖掘定量数据背后的逻辑, 分析定性内容背后的观点, 客观 和真实地阐述行业的现状, 前瞻性地预测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在研究院的每一份 研究报告中,完整地呈现行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研究院秉承匠心研究, 砥砺前行的宗旨, 从战略的角度分析行业, 从执行的层面阅 读行业,为每一个行业的报告阅读者提供值得品鉴的研究报告。 弗若斯特沙利文本次研究于 2019 年 5 月完成。 6 报告编号19RI0262 1.2 名词解释 海外直采:指打通了产品的流通环节,由经销链条“品牌商-出口商-进口商-分销商-大区经 销商-地市级经销商-零售商-消费者”缩减为“品牌商-经销商-消费者”,减去了传统进口 渠道的冗余节点,实现减价、减时。 旧世界、新世界葡萄酒:从酿酒历史划分, “旧世界”主要指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有着 几百年历史的传统葡萄酒酿造国家,而“新世界”则指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等 新兴的葡萄酒酿造国家。 溢出效应: 指一个组织在进行某项活动时, 不仅会产生活动所预期的效果, 而且会对组织之 外的人或社会产生的影响。 硬核期:指种核硬化和胚乳被胚吸收的时期,该阶段果实生长较缓慢。 年积温:指一年内日平均气温10持续期间日平均气温的总和。 白藜芦醇:一种常见的多酚类化合物,又称为芪三酚,是肿瘤的化学预防剂,也是对降低血 小板聚集的化学预防剂。 新富: 指一类刚拥有基本财富并急于享受的人, 也称为 3H, 即 highconsumption (高消费) 、 higheducation(高学历) 、 highsensibility(高感度) 。其中高感度是指高科技和新产品的最 先尝试者,高品质生活的追求者和创造者。 地缘品牌:指在具有特色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禀赋的优质产品基础上建立的品牌。 地缘产品:具有特色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禀赋的优质产品。 7 报告编号19RI0262 2 中国葡萄酒行业市场综述 2.1 葡萄酒的定义与分类 葡萄酒是以鲜葡萄或葡萄汁为原料,经过全部或部分发酵酿造而成,且酒精含量介于 10%15%的酒精饮品。 葡萄酒营养丰富, 保健作用明显, 如加快新陈代谢、 促进血液循环、 防止胆固醇增加等。 葡萄酒还具有利尿、 激发肝功能和防止衰老的功效, 是医治心脏病的辅 助剂,同时还可预防坏血病、贫血、脚气病、消化不良和眼角膜炎等疾病。 葡萄酒的品种丰富,因葡萄的栽培、葡萄酒生产工艺条件的不同,产品风格各不相同。 按色泽分类,葡萄酒可分为白葡萄酒、红葡萄酒、桃红葡萄酒。按含糖量分类,葡萄酒可分 为干葡萄酒、半干葡萄酒、半甜葡萄酒、甜葡萄酒。按是否含二氧化碳分类,分为静态葡萄 酒和气泡葡萄酒。按酿造方法分类,葡萄酒可分为天然葡萄酒、加强葡萄酒、加香葡萄酒和 葡萄蒸馏酒;按酒精含量分类,葡萄酒可分为软饮料葡萄酒、起泡葡萄酒、加强葡萄酒/加 度葡萄酒、加香料葡萄酒;按葡萄汁含量分类,葡萄酒可分为全汁葡萄酒和半汁葡萄酒;按 葡萄来源分类,葡萄酒可分为家葡萄酒和山葡萄酒。 图 2-1 葡萄酒的类别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8 报告编号19RI0262 2.2 中国葡萄酒行业的市场规模 受海外直采比重增加和“零关税”政策等因素影响,葡萄酒进口成本降低,进口葡萄酒 在市场上更具价格优势。 同时, 国外葡萄酒企业在酿造工艺和地理因素等方面具有先天优势, 进一步提高了进口葡萄酒的性价比。 在中国市场消费不断升级的背景下, 进口葡萄酒以高性 价比快速挤压国产葡萄酒市场份额。 2018 年中国葡萄酒进口量达 73.0 万千升, 较 2014 年 增加了 78.5%。 虽然进口葡萄酒受葡萄酒行业调整的影响, 在 2018 年出现了小幅度下降的 态势, 但预计随着中国葡萄酒巨头对国外酒庄的并购整合, 进口葡萄酒规模还将进一步提升。 而国产葡萄酒受进口葡萄酒的冲击、反“三公”消费和“双反” (反倾销、反补贴)调 查等的影响,产量在经历 2002 年至 2012 年十年的高速增长后,自 2013 年开始呈现逐年 下降的态势。 2018 年中国葡萄酒产量达 62.9 万千升, 同比下降 37.2%, 较 2014 年减少了 53.2 万千升(见图 2-2) 。 图 2-2 中国国产葡萄酒产量和葡萄酒进口量变化趋势,2014-2018 年 来源: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受益于中国葡萄酒消费量的持续增加及消费者对于葡萄酒饮用的认可, 中国葡萄酒行业 市场规模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2014 年至 2018 年,中国葡萄酒行业市场规模由 665.0 亿 元增长至 902.2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7.9%。在未来五年中,中国经济大环境趋向稳定、 9 报告编号19RI0262 葡萄酒文化进一步普及,中国葡萄酒行业市场规模也将稳步增长,预计市场规模将在 2023 年增长至 1,350.4 亿元人民币,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8.4%(见图 2-3) 。 2018 年以后中国葡萄酒行业规模增长依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因素: (1)中国葡萄酒人 均消费量增长潜力较大。2018 年,全球烈酒和葡萄酒消费比例约为 1:1,而在中国这个比 例约为 7:1,中国人均葡萄酒年消费量不足 1.5 升,而美国人均葡萄酒年消费量已超过 10 升。随着中国国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更多的中国消费者追求健康、时尚的生活方式,中 国消费者将会更加青睐与消费潮流契合的葡萄酒, 从而持续不断地扩大对葡萄酒的需求, 中 国葡萄酒行业具有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 (2) 以张裕、 长城等为代表的中国葡萄酒行业头部 企业,开始结合中国消费者消费习惯、饮食特点、酒文化特色,开展本地化葡萄酒文化建设 与宣传, 以及一大批精品酒庄相继建成, 并逐步进入到运营阶段, 中国葡萄酒将出现新的转 机。 图 2-3 中国葡萄酒行业市场规模(以销售额计) ,2014-2023 年预测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2.3 中国葡萄酒行业发展历程 中国葡萄酒行业的发展主要经历了行业形成阶段、 行业发展阶段、 快速发展阶段和行业 10 报告编号19RI0262 调整阶段四个阶段,现正处于行业调整阶段。 行业形成阶段(1945 年-1997 年) 1945 年 8 月 24 日烟台解放,濒临破产的烟台张裕酿酒公司得以重生,葡萄酒行业也 开始恢复发展。1953 年,全国税法会议上提出“限制高度酒,提倡低度酒,压缩粮食酒, 发展葡萄酒”, 还规定葡萄酒可享受免税待遇, 政府通过在政策上给予优惠促进了中国葡萄 酒经济的发展。 1954 年, 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将葡萄酒建设纳入国家 156 项重点建设的项 目之一。 期间, 自行设计、 自行施工、 自行配套设备的专业葡萄酒生产厂北京东郊葡萄 酒厂诞生。随后,一大批葡萄酒厂相继建立,张裕、青岛葡萄酒厂等还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 工程,葡萄酒行业不断发展壮大,极大地调动了地方经济建设的积极性。此外,农业部门还 积极开展了葡萄品种栽培、品种改良、单品种酿酒试验,并对全国葡萄种植区进行了调查、 考核, 选择出渤海湾、 河北、 西北等十余个适宜的葡萄栽培区, 葡萄酒产区的雏形基本形成。 行业发展阶段(1978 年-1988 年) 1978 年, 长城葡萄酒公司 (中粮酒业前身) 成功研制出了中国第一瓶全汁干红葡萄酒, 并向全行业输出技术推广,拉开了中国现代葡萄酒行业发展的序幕。1987 年,全国酿酒工 业会议提出了饮料酒发展的四个转变, 为葡萄酒的发展创造了机遇, 葡萄酒产业呈现快速增 长的势头。 但在该阶段, 由于消费者较为青睐带有甜味的半汁酒, 对酸而干涩的干葡萄酒的 接受度较低。 在行业产量快速增长的同时, 生产的葡萄酒产品仍主要以质量相对较低的半汁 酒、全汁酒为主,给葡萄酒行业的持续发展埋下了隐患。1989 年之后,葡萄酒行业因缺乏 行业规范, 假、 劣酒横行, 在一系列质量问题爆发后, 整个行业产销量开始下滑。 1994 年, 葡萄酒标准出台,取消了半汁酒的生产。此后,中国葡萄酒消费趋势从半汁酒向干葡萄 转变。在转变前期,消费者误以为干红葡萄酒是添加色素生产的,因此偏好干白葡萄酒。在 此背景下, 从法国引进干白酿造技术的王朝酒业以及技术实力雄厚的长城葡萄酒公司迅速崛 11 报告编号19RI0262 起,大量适合酿造干红葡萄酒的葡萄树也被砍伐用于种植适合酿造干白葡萄酒的葡萄树品 种。1996 年左右,在媒体的引导下消费者开始转向干红葡萄酒消费,张裕适时推出了解百 纳干红葡萄酒,驶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快速发展阶段(1999-2012 年) 2002 年底, 中国政府参照国际葡萄就标准发布了 中国葡萄酿酒技术规范 , 对葡萄酒 酿造的资源、辅料、工艺等都做了明确的技术性规定,并取消了半汁酒的生产和流通。中国 葡萄酒市场得以肃整,市场开始恢复增长,近 10 家企业产量过万吨。2003 年,国产葡萄 酒凭借渠道成本优势迅速占领市场,张裕、王朝、长城形成中国葡萄酒行业三巨头,威龙、 莫高、中葡等紧随其后。2004 年,进口葡萄酒的关税由 41.6%下降到 14.0%,进口酒大举 涌入中国市场。2006 年,中国开始实施消费税管理办法(试行) ,进口葡萄酒的在国内 的消费税可用进口环节已纳的消费税抵减, 进口葡萄酒的成本进一步降低, 旧世界、 新世界 葡萄酒先后进入中国。 1999 年至 2012 年,中国葡萄酒行业年平均销售收入增速高达 22%,利润总额年平均 增速达到 26%,中国葡萄酒行业经历了整整 14 年的高速增长。尤其在 2012 年行业整体利 润率创下历史新高,利润率增速达到 52.4%。 行业调整阶段(2013 年至今) 2013 年起,随着中国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国家限制“三公消费” 、 “八项规定”等有关 政策规定的出台,中国高端葡萄酒消费需求大幅减弱。同时,受海外直采比重增加、 “零关 税” 政策等的影响, 进口葡萄酒快速挤压中国葡萄酒市场份额。 中国葡萄酒行业和葡萄酒企 业开始对自身发展进行理性反思与重新认知, 从行业发展理念、 产业经济结构、 市场营销推 广、文化体系建设以及消费价值认知等都开始进行重新变革与战略调整。从 2013 年开始, 国产葡萄酒呈现逐年下滑趋势。在 2017 年至 2018 年,国产葡萄酒产量和葡萄酒行业销售 12 报告编号19RI0262 收入呈现双下降的态势。在 2018 年,中国葡萄酒行业的产量和销售收入分别为 62.9 万千 升和 288.5 亿元,较 2017 年分别下降了 37.2%和 31.5%。 2.4 中国葡萄酒行业产业链分析 中国葡萄酒行业的产业链主要分为 3 个部分。中国葡萄酒行业产业链上游主体为酿酒 葡萄的种植,包括霞多丽、赤霞珠等葡萄酒主要原材料的研究及种植;中游为葡萄酒生产, 涉及的工序包括破皮及去梗、 发酵、 酿造、 无菌过滤、 瓶装等; 下游涉及零售渠道和消费者, 葡萄酒产品通过超市、餐厅、酒吧、酒店及线上平台等渠道流向终端消费者(见图 2-4) 。 图 2-4 葡萄酒行业的产业链组成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2.4.1 上游分析 中国葡萄酒行业产业链上游主体为酿酒葡萄的种植。 葡萄酒行业素有 “七分在原料、 三 分在酿造” 的说法, 由此可见, 葡萄酒的技术关键在于原料酿酒葡萄的种植及葡萄酒的酿造 工艺。其中,酿酒葡萄的种植主要受地域环境、葡萄品种及种植技术的影响。 酿酒葡萄是与地域环境关联性极强的产品,其质量、特征、特色受产区的光照、温度雨 水、 土壤等因素影响较大。 葡萄喜光, 日照不足时, 易造成开花期花冠脱落不良, 受精率低, 但光照太强时, 在葡萄的硬核期容易发生日灼病。 葡萄成熟需要一定的积温, 温度过低容易 冻伤和发育不良。葡萄不喜水,生长后期或结果期,根部需水较少,过多的雨水容易造成根 13 报告编号19RI0262 部腐烂,从而导致葡萄品质下降和疾病的发生。葡萄种植土壤以壤土及细砂质壤土为最好, 主要是与其根系的发育有关, 根系越发达则果实的质量越好。 而纬度大致可决定光照和温度, 可见纬度是决定葡萄种植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国的葡萄酒产区纬度基本分布在北纬 38至 53之间,但由于受土壤和气候的影响,分布较为分散,多以河谷、坡地为主。中国地域广 阔, 适合种植酿酒葡萄的地区也相对较多, 目前已形成新疆、 甘肃省威武、 河北昌黎、 东北、 山东胶东半岛、山西省清徐、宁夏贺兰山及西南地区八大葡萄酒产区。 在葡萄品种方面,酿酒葡萄品种单一。红葡萄品种所酿的葡萄酒占整个葡萄酒市场的 80%,白葡萄品种约占 20%。红葡萄品种中,主要以赤霞珠品种为主,其占比达 60%,其 次是梅鹿辄。而白色品种中,霞多丽的占比超过 70%。中国酿酒葡萄品种单一与中国种植 区域的气候和土壤类型多元化并不相符,这导致了中国种植葡萄质量低、产区风格不明显、 产品雷同。 随着政府不断加大对酿酒葡萄的政策支持力度, 大量引进、 栽培世界名贵酿酒葡 萄品种苗木,酿酒葡萄的种植面积将不断扩大,为中国酿造高档葡萄酒奠定原料基础。 在种植技术方面,基于 GPS 技术的自动灌溉机和施肥机的应用,实现定量灌溉施肥, 实时监控水肥比例, 充分提高养分利用率; 气压调节箱的应用实现了叶子中水分状态的实时 监测;通过数字屈光仪可直接测算葡萄果实中的糖分,把握最佳采摘时机,及时采收,让酿 酒葡萄在最适宜的时刻进行酿造生产; 葡萄采摘机的逐步应用, 有效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和生 产成本。 2.4.2 中游分析 中国葡萄酒行业产业链的中游为葡萄酒生产, 涉及的工序包括破皮及去梗、 发酵、 酿造、 无菌过滤、 瓶装等。 现阶段, 大型葡萄酒生厂商的生产虽已广泛采用机械化工艺, 但在发酵、 酿造等重要环节难以完全标准化, 大程度依赖酿酒师、 调酒师、 品酒师的个人判断和感官认 14 报告编号19RI0262 知。 酿酒师的酿造技艺赋予了葡萄酒独一无二的风味和口感, 不同的酿酒师在酿酒过程中对 葡萄色泽、 风味表现和结构的把控, 对最终葡萄酒的品质影响较大。 而调酒师需要掌握各种 酒的产地、 制作工艺、 物理特点和口感特性等, 然后根据这些特性进行缺陷弥补、 优势增强, 还要创造性的设计出风格特点明显、 被广大消费者所喜爱的产品。 品酒师则是酒体质量的把 关者,是品鉴、评价、鉴定酒类产品的标尺。在国外,知名酒评家对葡萄酒做出的评价和给 出的分数, 可左右某款产品甚至某品牌在市场上的价格表现。 由此可见, 行业内优秀的酿酒 师、调酒师、品酒师能影响到葡萄酒的品质及市场表现,议价能力较高。 在葡萄酒酿造工艺方面, 国内外企业差距不大。 中国部分葡萄酒生厂商通过借鉴学习国 外先进经验以及引进国外优秀酿酒人才的方式不断提高企业葡萄酒的酿造水平,通过学习、 交流和研究的方式有效提高设备管理水平及创新能力, 目前中国葡萄酒的破皮及去梗、 发酵、 无菌过滤等酿造工艺与国外相比无明显差距。 此外, 葡萄酒的生产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和季节性。 酿酒葡萄在每年的 9 至 10 月份成熟, 酿酒葡萄生长的季节性特征导致葡萄原酒的发酵、 酿造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此外, 由于葡萄 酒酿造工艺的要求, 酿酒葡萄在产地采摘后会尽快进入压榨、 发酵环节, 因此葡萄酒高产地 区主要集中在酿酒葡萄种植大省,如山东、河北等省份。 2.4.3 下游分析 中国葡萄酒行业产业链下游涉及零售渠道和消费者。 葡萄酒的零售模式主要包括以下三 种: (1)分销商模式,中国葡萄酒市场拥有超过 1 万名葡萄酒分销商,大部分葡萄酒(尤其 是国外品牌葡萄酒) 大多采用分销商销售的模式销售其产品, 中国葡萄酒市场主要分销商包 括圣皮尔、桃乐丝、骏德、华致酒业及也买酒等; (2)直销模式,葡萄酒生产企业通过直派 或在当地招聘人员组建直系销售网络,直接给零售商供货。该种营销模式取消了中间环节, 15 报告编号19RI0262 降低了销售渠道的成本, 但需要企业投入更多的精力去管理渠道, 对企业的资金、 营销策略 及人员管理方面要求较高; (3) 电商模式, 葡萄酒行业的电商平台大致可分为专业葡萄酒电 商(如也买酒、酒美网、品尚红酒网等) 、酒类综合电商(如酒仙网、网酒网、中酒网等) 、 综合性电商平台(京东、天猫等) 、企业自建线上销售网站(如张裕、建发等) 。 虽然近两年来, 线上酒水消费人数和消费金额均保持着 40%左右的年增长率持续上涨, 但总体而言商超仍是葡萄酒主要的购买渠道, 其次是酒类专卖店。 在葡萄酒的消费者中, 18 至 35 岁的消费者占比超过 80%,消费者群体呈现年轻化的趋势。 3 中国葡萄酒驱动及制约因素 3.1 驱动因素 3.1.1 国家政策红利推动行业发展 中国工信部、商务部、中国酒业协会等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葡萄酒行业的行业政策, 不断加强葡萄酒生产加工行业管理, 规范行业投资行为, 引导产业合理布局, 保障产品质量 安全,促进葡萄酒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图 3-1) 。 2014 年 6 月, 商务部发布了 关于做好 2014 年商务系统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 ,提 出 加快推进酒类流通法规标准建设, 加强酒类流通行业规划引导, 培育现代流通主体, 发展新 型流通模式, 推动酒类流通体系转型升级, 不断提升中国酒类流通的组织化程度和现代化水 平,并深化酒类流通电子追溯建设,支持酒类企业开展国际合作。 2016 年 4 月,中国酒业协会发布了中国酒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 ,明确提出 到 2020 年葡萄酒产量达 160 万升,葡萄酒行业销售收入达 650 亿元,并实现酿酒葡萄的 品种区域化和个性化,酿酒葡萄栽培技术标准化,酿酒葡萄栽培机械设备的研发与产业化, 建立酿酒葡萄种植示范基地。 16 报告编号19RI0262 2017 年 5 月,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联合发布食品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针对葡萄 酒行业提出注重葡萄酒原料基地建设, 逐步实现产品品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