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平台就业体系与就业数量测算.pdf
滴滴 平台 就业体系与就业数量测算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课题组 2019.9 1 目录 报告主要结论 . 2 一、滴滴平台就业体系 . 3 (一)直接就业 . 4 (二)间接带动就业 . 4 (三) “ 一带一路 ” 沿线国家直接就业 . 5 二、滴滴平台就业机会带动数量测算 . 5 (一)直接就业机会测算 . 6 (二)间接带动就业机会测算 . 6 (三) “ 一带一路 ” 沿线国家直接就业 . 8 三、滴滴平台新就业形态 . 8 (一)网约车司机 . 8 (二)司机服务经理 . 9 (三)自动驾驶路测安全管理员 . 9 (四)自动驾驶测试驾驶员 . 10 2 报告主要结论 1. 2018 年,滴滴 平台 在国内 共带动 1826 万个 就业机会 ,其中包括网约车、代驾等 直接 就业机会 1194.3 万个, 还 间接带动 了汽车生产、销售、加油 及 维保等 就业机会 631.7万 个。除了 带动 国内就业机会,滴滴 平台 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 在 “ 一带一路 ” 沿线国家创造了超过 93万 个 海外直接就业机会。 2. 滴滴 平台 通过对整个出行行业的数字化升级改造,催生了一大批新的就业形态 ,具体 包括网约车司机、司机服务经理、自动驾驶路测安全 管理 员、自动驾驶测试驾驶员等, 这些新的就业形态丰富了整个出行行业的就业生态 , 是平台型企业带动就业的新 增长点 。 3 随着滴滴 出行 平台 (以下简称滴滴平台) 对传统出行行业的数字化改造与升级, 平台 的业态更加丰富与多元化,带动的就业机会 数量和就业形态 呈现 出了 逐渐向整个 产业链延伸的特点。在 网约车司机就业的基础上,滴滴平台对出行行业上下游就业机会的带动作用也展现出了逐渐增强的趋势。为 更加全面、 更 清晰地研究 滴滴 平台全行业 就业体系的全貌,并更加准确地计算滴滴平台带动的就业机会 数量, 报告 将 依托于滴滴平台 的 就业体系 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滴滴平台 创造 的 直接 就业机会和岗位 ; 另一部分 是 滴滴平台对出行行业上下游间接带动 的就业机会和岗位。通过对相关就业体系的梳理和就 业机会的测算, 可以发现以滴滴平台为代表的出行行业的数字化升级和改造,对就业的带动作用非常明显,远大于其可能产生的替代作用。 一、滴滴 平台就业体系 根据滴滴 平台的业务内容和所属具体行业 特征 ,课题组 将滴滴平台的就业机会分为直接就业和间接带动就业两大类型。其中直接就业类型主要是指通过滴滴平台的具体业务模块直接带动的就业机会,具体分为滴滴平台自身就业、网约车相关就业、普惠业务相关就业、小桔车服相关就业 等四 大模块。而间接带动就业类型主要是指通过滴滴平台运营的网约车带动的相关上下游行业的就业,主要分为汽车制造、汽车销售、汽车维保、汽车加油充电、汽车保险五大板块。 此外还有海外业务带动的直接就业。 具体就业体系的划分见表 1。 表 1 滴滴 平台就业体系 类型 平台就业机会类型 代表性平台业务模块 主要带动就业形式 直接就业 滴滴平台自身就业 滴滴平台基础业务搭建 直接雇佣就业 (含部分外包雇佣就业) 网约车相关就业 网约车司机、 租赁公司 线上零工就业、线下雇佣(或灵活)就业 普惠业务相关就业 代驾、青桔单车运维、电单车运维 线上零工就业、线下雇佣就业 1 小桔车服相关就业 小桔租车、 小桔充电、小桔加油、小桔养车 等 线下雇佣就业 间接带动就业 汽车生产 就业 由网约车运营车辆带动 主要为线下雇佣就业 1 线下雇佣就业:区别于滴滴直接雇佣,一般为合作方线下雇佣 。 4 汽车销售 就业 相关上下游行业就业 汽车维保 就业 汽车加油充电 就业 汽车保险 就业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就业 海外业务就业 海外网约车司机 线上零工就业 (一)直接就业 直接就业类型主要是指通过滴滴平台 具体业务模块直接带动的就业机会,具体分为滴滴平台自身就业、网约车相关就业、普惠业务相关就业、小桔车服相关就业 四 大模块。 滴滴平台自身就业主要是指那些为了搭建滴滴 平台本身而雇佣的就业,这一部分人群 包括滴滴及其子公司的正式员工 等 , 其 主要的就业形式是雇佣就业。 网约车相关就业是滴滴平台最为主要的就 业机会提供者,其就业形式为线上零工就业和线下雇佣就业,具体包括 两 部分:一部分是滴滴平台网约车司机就业(包含专车、快车、优享、企业级用车等等),第 二 部分是为网约车提供车辆或服务的租赁公司的就业。 普惠业务相关就业主要是指滴滴平台运 营的除网约车以外的其他出行方式带动的就业,具体包括代驾司机、 青桔单车和电单车的运营人员,主要带动的就业形式为线上零工就业和线下雇佣就业。 小桔车服相关就业主要是指滴滴平台为车辆提供服务的各项业务所带动的就业机会,现在小桔车服的相关业务涵盖 租车、 加油、充电、维保、二手车等业务,这些业务主要围绕对车辆的服务展开,带动的主要就业形式为线下雇佣就业。 (二)间接带动就业 间接带动就业类型是指通过滴滴平台带动的网约车上下游关联行业的就业,具体分为汽车制造、汽车销售、汽车维保、汽车加油充电及汽车保险等五大模块。目前通过滴滴平台注册并且在 2018 年至少有一单收入的网约车 数量也超过千 万辆, 因此,围绕着这 千万 网约 车形成了汽车制造、销售、维修保养、加油充电、5 保险 等主要的 产业链 关联 就业,虽然这些就业并不直接通过滴滴平台产生,但却是因为滴滴 平台 网约车业务而间接带动的相关上下游行业的就业,其就业的主要形式为线下雇佣就业。 (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就业 海外业务就业主要是指滴滴平台在世界各地投资的网约车业务所带动的国外相关就业,就业形式主要是以网约车司机为代表的线上零工就业。 二、滴滴 平台就业机会带动数量测算 课题组 根据上述滴滴 平台带动的就业体系, 具体 测算这一体系中蕴含的就业机会 数量。由于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使得工作更加灵活,一人多岗的就业 方式不仅成为可能,而且变得十分普遍。因此,在本报告的测算中 提到的就业机会主要是指获得收入的机会,并不是根据传统的 “ 一人一岗 “ 就业方式所定义的就业人员数量。表 2展示了对滴滴 平台就业带动能力测算的具体方法与结果。 表 2 滴滴 平台就业带动能力测算方式与结果 类型 平台就业机会类型 测算方式 测算结果 直接就业 滴滴平台自身就业 滴滴 平台 人力数据计算 1.8万 网约车相关就业 1.网约车司机数量通过平台调取 2.租赁公司就业数通过合作方总数和平均就业规模 测算 1172万 普惠业务相关就业 滴滴 平台数据 及线下统计 18.54万 小桔车服相关就业 通过合作方总数、平均就业规模,以及滴滴 平台 引流收入占比 测算 2万 间接带动就业 汽车生产 就业 通过汽车产业生产函数计算 631.7万 汽车销售 就业 通过全国相关行业就业总规模,以及滴滴网约车总量占比 测算 汽车维保 就业 汽车加油、充电 就业 汽车保险 就业 “ 一带一路 ”沿线直接 就业 海外业务就业 通过 滴滴 平台 调取 数据 93.6万 6 经过最终计算 结果表明(如表 2 所示),滴滴 平台共带动就业机会 1826 万个,其中直接就业机会 1194.3万个,间接带动就业机会 631.7 万个。除了对 国内就业机会的带动,滴滴 平台 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 在 “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创造了 93.6万个海外直接就业机会。 (一)直接就业机会测算 针 对 滴滴平台自身就业 人数进行统计 。 课题组 通过滴滴平台人力系统提取 和计算 了 滴滴 平台 及其子公司雇佣员工数量 、部分客服外包人员 数量 ,得到就业人数 1.8万 。 关于网约车 相关就业的 计算 , 课题组 通过平台提取和调查推算相结合的方式,计算得出 总共带动就业机会 1172万。 滴滴平台 数据显示, 2018 年通过滴滴平台至少完成一单并获取收入的网约车司机共 1166 万人, 构成了滴滴 平台 带动就业机会的主要部分 。 1166 万网约车司机中, 包括符合国家统计局 “ 就业人口 ” 标准的 234.5 万 2司机 。 关于 租赁公司的就业 的测算,课题组 通过租赁公司总数和调查获取的 租赁公司 平均就业规模计算得到,共计 就业人数为 6万 。 普惠业务相关就业数据主要通过 滴滴 平台提取, 共计就业人数 18.54万。 具体来看, 2018 年滴滴平台活跃的代驾 司机 数量 为 17.95 万 ,青桔单车和电单车运维人员 数量为 0.59万 。 小桔车服相关就业 涉及到 租车、 加油、充电、维保、 二手车等线下业务, 课题组 采取的测算方式为:线下合作方总数 *平均就业规模 *滴滴引流收入占比。线下合作方总数通过平台提取,平均就业规模和滴滴 平台 引流收入占比通过调查获取,经过计算得到小桔车服相关就业机会共计 2万个。 (二)间接带动就业机会测算 由于滴滴平台上运行的大部分车辆是由网约车直接或间接带动的,这些车 辆涉及到整个汽车行业相关的生产、销售、维保、加油充电和保险等 上下游 关联 产业的就业。 课题组 通过 估算 汽车行业的生产函数来 推算 滴滴平台新注册车辆的生产和销售相关就业机会, 利用网约车总量占全国汽车保有量的比例来推算汽车维保、加油充电和保险的相关就业机会,然后利用投入产出表来计算 整个产业链带动的就业机会数量 。 2 按照国家统计局“就业人口”的定义,即是指 16 周岁及以上,在调查参考期内(通常指调查时点前一周),为了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而工作了至少 1 小时的人即为就业。 7 首先, 课题组 对汽车行业建立如公式 1所示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该生产函数体现了汽车生产数量和从业人员数量之间的关系。 Y = AK (1) 对公式 1两边取对数运算可以得到如公式 2所示的线性方程: ln(Y) = ln(A)+ln(K)+ln(L) ( 2) 对公式 2进行变形整理可以得到就业人员数量和产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公式 3所示: ln() = 1ln() ln(K) 1ln(A) ( 3) 课题组 利用最新的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年鉴提供的中国 1998 年 -2018 年汽车产量和汽车工业从业人数的数据,利用回归分析估计上述 3式,得到了汽车产业从业人数与汽车产量之间的关系 , 如公式 4式所示。 ln() = 0.279ln()+3.538 (4) 通过滴滴平台的数据, 课题组 可以计算得到 2016 年 -2018 年,平均每年在滴滴平台注册的新车数量为 497.4 万辆,通过 4 式估计得到这些新车带动的汽车制造的就业机会为 194.5万个。 其次,全国汽车销售人员数量为 132.23 万人( 2017 年底),根据滴滴平台注册新车占 全国汽车产量比重( 17.9%)折算,由网约车带动的汽车销售就业机会为 23.7万个。 第三,全国汽车维保人员数量为 400 万 3,全国汽车保险就业人员数量约为3.79万个 4, 2018 年全国民用汽车拥有辆达到 2.4亿辆, 获得 滴滴平台目前活跃的车辆 数 。 根据这一比例折算之后,由滴滴平台 间接 带动的汽车维保、汽车保险就业机会为 21.83 万个。 第四,全国加油站就业人数约为 50 万 5,充电站就业人数约为 3万 6。 获得 滴滴平台 活跃 车辆中 非新能源车和新能源车数量 ,全国汽车保有量为 2.4亿辆,其中新能源车保有量为 261万辆。根据相关比例折算,可以得到由滴滴平台运营车辆间接带动的加油和充电就业机会为 3.07 万。 3 数据来源:智研咨询集团 2018-2024 年中国汽车维修市场现状调研及前景预测报告。 4 中商情报网 2018 年全国保险行业经济运行报告显示, 2018 年保险业提供的保险金额为 6897.04 万亿元,车险保额为 211.26 万亿元, 2018 年全国保险系统就业人数为 123.65 万人,根据比例折算显示车险相关就业机会为 3.79 万个。 5 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 2018 年全国共有加油站约 10 万个,平均每个加油站有工作人员 5 名,约有50 万人就业。 6 中国充电联盟官方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 2018 年底,联盟内成员单位总计上报公共类充电桩 30 万台,平均每 10 台需要配备一名维护工人,充电站约有工作机会 3万个。 8 综上所述,可以发现由滴滴平台带动的汽车生产、销售、维保、加油充电和保险等行业的就业机会为 241.1 万个 7。由于汽车生产、销售、维保、加油充电和保险等均具有 最终环节生产消费的性质,而最终环节的生产消费均 需要有中间环节的投入,而这些环节也蕴含相关的就业机会。因此, 根 据投入产出表可得中间投入和最终产出的带动系数为 1.628,可以计算得到 241.1万个最终就业机会所带 动的中间环节的就业机会为 390.6 万个。因此,滴滴平台最终带动的间接就业机会为 631.7 万个。 (三)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就业 滴滴 平台 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通过自身品牌自主运营,突破海外 出行 市场的模式 , 于 2018年 1月在巴西上线 了 业务( 2017年投资当地最大的移动出行公司 99Taxi, 2018 年 1 月全资收购并自主运营)、并陆续于 2018 年在墨西哥、澳大利亚等国家 开展业务 。 2018年,有 93.6万 名网约车司机在通过海外平台获得收入 。 三、滴滴 平台 新就业形态 滴滴 平台 不仅促进了就业数量的增长,还通过对整个出行行业的数字化升级改造,催生了一大批新的 就业形态。这些新的就业形态围绕传统的出行行业产生,并且逐步向 产业链 的上下游延伸,新的就业形态丰富了整个出行行业的就业生态。报告对 典型的新就业形态进行简要介绍。 (一)网约车司机 网约车司机是滴滴平台出现之后催生的数量最多的新就业形态,依托于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的网约车现已成为城市人群出行的重要手段。在滴滴平台和网约车司机的共同努力下, 2016 年 -2018 年滴滴平台共创造 1304.9 亿元社会福利,其中乘客剩余福利为 886.4 亿元,网 约车司机也获得了 418.5 亿元的剩余福利。9 7 由于在直接带动就业部分的小桔车服相关就业中已经计算过汽车维保、加油、充电等相关就业机会 2 万个,所以在这里间接带动部分加总时将其刨除。 8 根据最新的投入产出表,可以利用 2018 年 的数据计算国民经济中,中间使用 /最终使用 =1688069 亿元/1041183 亿元 =1.62,测算得出就业带动系数为 1.62。 9 数据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汉青经济与金融高级研究院发布的共享出行平台社会福利测算研究报告 ,2019 年 7 月。 9 滴滴 平台数据显示, 2018 年全国活跃的滴滴网约车司机数量共有 1166 万,其中广东、江苏和山东三省的网约车新就业总量位列前三名。网约车司机中 21%来自 一人就业家庭, 12%是退役军人, 51.5%是进城务工人员, 6.7%为重点扶贫人员,大家因要获取额外收入、灵活、可 长期从事等原因选择网约车这一职业。通过司机特征数据画像不难发现, 80 后已经成为网约车司机的中坚力量(占比46.96%),而高中及以上学历群体的占比也已经达到了 80%以上。通过上述数据可以看出, 网约车司机已经成为依托于滴滴平台的一种重要的新就业形态 。 (二)司机服务经理 司机服务经理是依托于网约车司机服务体系而派生出来的新职业类型,主要服务于网约车司机,帮助网约车司机提高服务水平和业务能力。司机服务经理的工作职责主要是负责司机的日常服务支持工作,不仅包括司机的招募、宣教等常规服务工作,也支持对司机的安全教育、培训等服务工作。 从 工作职责可以看出, 司机服务经理是滴滴平台线上业务和线下服务对接的重要一环,这也是滴滴平台区别于同行业其他平台的重要特征。 通过司机服务经理的工作,可以更好地将滴滴平台 相关政策落地,并提升司机的服务水平和乘客的乘车体验。 2019 年 滴滴平台的司机服务经理总数 预计 在 2000 人左右 。 通过线上的工作系统和线下的服务工作, 司机服务经理 服务全平台 千万 网约车司机,已 成为滴滴平台新就业形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三 )自动驾驶路测安全管理员 自动驾驶路测安全管理员 主要是 负责自动驾驶道路测试的相关安全管理工作,具体工作职能包括:结合自动驾驶道路测试业务情况,负责设计并持续优化安全管理体系,推动自动驾驶路测安全相关工作优化;负责建立有效的安全监控、报告机制,保证安全体系、流程措施有效实施;负责建立并完善安全培训管理,确保培训对象能有效理解安全相关要求,掌握安全路测技能;参与流程建设与优化,结合行业最佳实践、业务现状等从安全角度对现有的流程体系进行梳理、 诊断和优化,协调跨部门合作,推动流程建立及持续改进等等。从岗位的工作描述可以看出,自动驾驶路测安全管理员是为自动驾驶技术的上路 测试进行安全管理和保障的职业,完全 依托于自动驾驶技术和产业发展的新型职业。目前,依托于滴滴平台的自动驾驶路测安全管理员尚处在起步阶段,人数虽然相对较少,但是未来市场需求潜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