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3年双积分政策征求意见稿解读报告.pptx
2021-2023年双积分政策征求意见稿解读报告,2019年7月,1、政策分阶段确认了后补贴时代2021-2023年新能源车积分比例14%、16%、18%,有利于引导市场预期,让车企提前做足准备;据我们测算,2021-2023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分别为:231/304/379万辆(不考虑NEV积分结转情况);,2、修改NEV积分计算方式:强化整车能耗等性能提升,弱化续航里程;降低纯电动车单车积分上限(由5分降低为3.4分,混动由2分降为1.6分,并设置EC系数,与电耗实际值挂钩),有利于改善当前积分过剩局面,同时在新能源积分比例确定下,促进车企生产更多的新能源汽车,增加积分价值量。,3、新增了新能源汽车结转的标准(除了19年NEV正积分可等额,2020年的50%;但对2021年及以后正积分若符合条件允许50%结转),并且与传统燃油车油耗目标进行关联;同时降低了低油耗乘用车新能源车积分的基数(0.2辆)。其一,一定程度上增加积分结转与交易灵活性,双向推进传统车与新能源车同步发展;,其二,给予车企更多选择(低油耗车or新能源车),我们认为,满足低油耗标准较难(目前丰田混合动力能满足),车企具体如何选择会综合考虑降油耗的技术难度及成本,与生产新能源汽车或购买新能源车积分的成本对比,做动态抉择。4、总体上,双积分政策是国内创新性政策,建立了后补贴时代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长效机制,未来在实施过程中仍会不断调整和完善。双积分政策推出,有利于行业中长期更健康有序往高质量发展。,5、投资建议:我们判断7、8月行业基本面见底,中长周期的最低点显现,行业历史估值低位,建议投资者积极关注板块。大的需求右侧拐点来自于全球一线车企车型推出,优选竞争格局清晰,进入到全球供应链特别是海外渗透率较高的环节,成本或者产品优势导致市占率加速提升的龙头。重点推荐:恩捷股份、宁德时代、新宙邦、先导智能、璞泰来、三花智控、宏发股份、当升科技、天赐材料等。,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产销低于预期的风险,产业链价格下跌幅度较大的风险。,2,结论,目录,一、2021-2023年双积分政策二、政策对比,三、双积分政策对新能源汽车销量影响?,3, 总结:双积分政策涉及的几个关键点,对新能源汽车销量有影响,1)新能源车NEV积分比例新能源车积分要求,2)平均燃油积分的核算方式涉及部分油耗负积分用新能源车积分抵扣,3)新能源车积分核算方式(单车积分)在积分比例要求一定情况下,对新能源汽车总体量要求有影响。,4,2021-2023年双积分政策(征求意见稿)变化,5,双积分政策概览, 事件:2019年7月9日,工信部发布了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修正案(征求意见稿)。其中,“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积分(CAFC 积分)”和“新能源汽车积分(NEV积分)”。, 修改地方:,1、修改适用范围:新增醇醚燃料的乘用车(修改了传统能源乘用车的定义:将能够燃用醇醚燃料的乘用车也纳入积分核算),2、2021-2023年新能源车积分比例,分别为14%、16%、18%;,3、新能源车积分计算方法修改:降低NEV单车积分上限;提高整车能耗等技术指标要求;4、降低低油耗乘用车核算新能源汽车积分达标值的基数(0.2辆);5、允许NEV正积分结转,但需与传统燃油车油耗目标进行关联;6、更新小规模企业核算优惠;, 新能源车积分计算方法修改:,原因:,1)避免积分浪费:原标准车型积分上限为5分(超350KM均为5分);随着车型续航里程提升,会导致平均单车分值高(2016年NEV均值为2.9/分辆;2018年NEV均值为约3.8分/辆),在新能源车积分比例不变下,对新能源车销量拉动较少,导致正积分浪费;, 降低纯电动乘用车积分,上限由5分下降到3.4分, 提高燃料电池乘用车积分,由上限5分提高到6分,更重视燃料电池功率,2)坚持扶优扶强,引导技术进步。3)优化指标:, 弱化续航里程超过500公里,标准车型NEV积分上限为3.4分; 强化整车能耗,提升整车质量安全;能耗指标趋严,并设置EC系数,6,2021-2023年双积分政策(征求意见稿)变化, NEV积分算法变化:纯电动乘用车单车积分值上限下降;, 强化能耗等整车先进性指标要求,弱化纯电动续驶里程对积分核算影响;,7,2021-2023年双积分政策(征求意见稿)变化,图表:NEV积分计算方法对比1,8,注:未达到能耗要求按照0.5倍积分计算的车型产生的积分仅限本企业使用,整备质量(m, kg),新标准,旧标准,能耗要求(Y, kWh /100km),电耗调整系数EC=电耗目标值/电耗实际值,旧标准能耗要求,旧标准电耗调整系数,2021-2023年双积分政策(征求意见稿)变化 积分系数:电耗调整系数与电耗实际值挂钩:1)设置电耗EC值,EC=电耗目标值/电耗实际值,EC上限为1.5倍纯电动乘用车车型积分调整系数变动;图表:NEV积分计算方法对比2, 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能耗调整系数更新,9,2021-2023年双积分政策(征求意见稿)变化,注:新标准完全取消了续航里程要求;未达到能耗要求按照0.5倍积分计算的车型产生的积分仅限本企业使用, 降低低油耗乘用车核算新能源汽车积分达标值的基数。,提出对车型油耗实际值低于其油耗目标值乘以当年度达标要求的车型为低油耗车型,在核算企业新能源汽车积分目标值时每辆低油耗车型按0.2辆计算。,(备注:目前满足低油耗乘用车的比例较低,自主品牌国产车大部分尚未达到,合资品牌如丰田混合动力车目前能满足要求), 车企如何选择? (低油耗车or新能源车),,我们认为,满足低油耗标准较难(目前丰田混合动力能满足),车企具体如何选择会综合考虑降油耗的技术难度及成本,与生产新能源汽车或购买新能源车积分的成本对比,做动态抉择。,10,2021-2023年双积分政策(征求意见稿)变化,11,2021-2023年双积分政策(征求意见稿)变化, 允许NEV正积分结转,但需与传统燃油车油耗目标进行关联:1、2019年及以后可结转有效期不超3年。,2、2019年NEV正积分可等额结转至2020年,2020年每次可结转50%;3、2021年后,结转有条件:,1)需传统乘用车燃料消耗量达到当年度达标值123%的,允许向后结转,每次比例为50%。,2)只生产或者进口新能源汽车的企业产生的新能源汽车正积分按照50%结转。我们认为,该政策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积分结转与交易灵活性,同时鼓励车企在推进新能源汽车发展同时,也要注重提升传统燃油车的节能技术水平;,12,变化汇总,13,回顾:双积分机制,注:1)CAFC积分:结转值 2016-2018 年按照 80%计,2019 年及以后按照 90%;积分结转有效期 3 年,受让的燃油正积分 和所购买的新能源正积分仅能当年使用,不能再次出售。,2)NEV 积分:2019年度NEV正积分可等额结转至2020年度;2020年度NEV正积分,每结转一次,结转比例为50%;,2021年以后企业平均燃料实际值与达标值的比值123%的,允许结转,比例为50%。只生产或进口新能源汽车的企业的NEV正积分按50%结转。,14,回顾:2018-2020年双积分考核办法,;,15,回顾:油耗积分机制,油耗积分计算方法:, 2017-2018新能源车积分概览, 2018年双积分情况:中国境内141家乘用车企业共生产/进口乘用车2313.91万辆(含新能源乘用车,不含出,口),行业平均油耗实际值为5.80升/100公里。, 112家境内乘用车生产企业累计生产乘用车2219.61万辆,平均油耗量实际值为5.74升/100公里。 29家进口乘用车供应企业进口乘用车94.30万辆,平均油耗实际值为7.26升/100公里。积分情况:,2018年:合计有油耗正积分为987万,负积分为299万,2018年有72万分负积分无法通过内部结转完成;新能源车积分为399万分;因此2018年可以结转的油耗正积分为915万;,2017年:油耗正积分1184.66万,油耗负积分168.66万;其中有预计40万负积分无法抵扣,因此2018年可结转的油耗正积分为1144万分;,2016年:油耗正积分1173万分;油耗负积分112分;预计有77万分无法抵扣(乐观);则2016年可结转的油耗正积分为1096万分;,16,回顾:2018-2019年双积分, 2019-2020年双积分推动效用不明显,1)传统乘用车销量下滑明显,积分比例固定情况下,对新能源车积分拉动是随着传统车销量而下滑;2)随着高续航里程车型占比提升,目前单车积分从2017年3.2分提高到2018年单车积分为3.7分。3)由于传统燃油车销量下滑,需抵扣的油耗负积分减少。,4)新能源车积分目前总体供大于求,积分价值较低,据中汽技术中心,目前积分价格为1000-1500元;总体对新能源车的积分推动力降低。,17,展望:2019-2020年双积分推动效用几何?,18,展望:2021-2023年双积分政策对电动车销量影响 2021年-2023年修改后的双积分作用下,预计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分别为230万303.5万378万; 需用NEV抵消的CAFC负积分的测算假设,由于平均燃油积分要求逐渐趋严,获取燃油正积分难度变大。按照燃油积分结转比例,以及推测考虑了各集团间内部结转后,需要用NEV积分来抵扣的CAFC负积分值., 我们认为:后补贴时代,一方面补贴退出,双积分政策作为接捧政策支撑新能源车,发展,发挥市场资源配置作用,同时仍需要政府实施其他政策推动,比如:, 税收优惠:,1)个人所得税抵扣2)购置税减免 使用环节:,1)从购置补贴逐步转向使用运营补贴(针对公共领域)2)使用优惠:路权3)基础设施,19,后补贴时代,政府如何支持新能源车发展?,总体上,双积分政策是国内创新性政策,建立了后补贴时代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长效机制,未来在实施过程中仍会不断调整和完善。双积分政策推出,有利于行业中长期更健康有序往高质量发展。,短期看,我们判断7、8月行业基本面见底,中长周期的最低点显现,行业历史估值低位,建议投资者积极关注板块。大的需求右侧拐点来自于全球一线车企车型推出,优选竞争格局清晰,进入到全球供应链特别是海外渗透率较高的环节,成本或者产品优势导致市占率加速提升的龙头。重点推荐:恩捷股份、宁德时代、新宙邦、先导智能、璞泰来、三花智控、宏发股份、当升科技、天赐材料等。,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产销低于预期的风险,产业链价格下跌幅度较大的风险。,20,投资建议,谢谢观看,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