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星堂雪》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docx
聚星堂雪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1 页 聚星堂雪 宋代:苏轼 原文 窗前暗响鸣枯叶,龙公试手行初雪。 映空先集疑有无,作态斜飞正愁绝。 众宾起舞风竹乱,老守先醉霜松折。 恨无翠袖点横斜,只有微灯照明灭。 归来尚喜更鼓永,晨起不待铃索掣。 未嫌长夜作衣棱,却怕初阳生眼缬。 欲浮大白追余赏,幸有回飙惊落屑。 模糊桧顶独多时,历乱瓦沟裁一瞥。 汝南先贤有故事,醉翁诗话谁续说。 当时号令君听取,白战不许持寸铁。 译文 前枯叶萧萧作响,是龙公小试身手降落初雪。 它们在空中映隐聚集,似有若无,故作姿态斜斜飘飞令人魂消意绝。 宾客欢欣起舞如青竹风中摇曳,我这老迈的太守先醉,仿佛霜松摧折。 遗憾席前没有佳人装点梅花,只有微灯照空中小雪忽明忽灭。 饮罢归来高兴夜还深沉,清早起身等不及吏人把铃索拉扯。 长夜未眠并不怕衣上生褶,倒怕耀人眼花的朝阳映雪。 聚星堂雪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2 页 想要豪饮乘兴追赏余景,惊喜旋风还吹落点点未化的雪屑。 桧树顶上多时见模糊的白色,瓦沟中雪花烂漫才不过一息。 汝南先前的贤士曾经有过旧例,醉翁诗话如今由谁来继续? 当时约定的规矩请你听取,徒手战斗不许拿起一寸武器。 注释 聚星堂:欧阳修任颍州(今安徽阜阳)知州时所建。 张龙公:张路斯,颍 上人。 体物:铺陈描摹事物的形态。 公之二子:指欧阳棐,字叔弼;欧阳辩,字季默。 初行雪:一作 “行初雪 ”。 风竹乱:形容舞姿。 老守:苏轼时为颍州知州,故自谓老守。霜松折:形容醉态。 翠袖:代指佳人。横斜,指梅。 更鼓永:指夜深沉。一作 “更鼓暗 ”。 铃索掣( ch):宋制,州府衙门有铃阁,吏人掣铃索以报时。 作衣棱( lng):谓衣服上生出折痕。 眼缬( xi):眼花时所见星星点点。 浮大白:饮大杯酒。大白,大酒杯。 回飙( bio):旋风。落屑:指雪。 模糊:指雪。桧( gu):树名。 历乱:烂漫,此指雪 花。瓦沟:瓦楞之间的泄水沟。一瞥( pi):聚星堂雪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3 页 一注目间,比喻极短促的时间。 汝南先贤:指欧阳修,因其曾任颍州知州,晚年复归老于此,故云。 醉翁诗话:指六一诗话。 白战:徒手战,比喻不加形容、不用 “体物语 ”的白描手法。白战,一作 “百战 ”。 赏析 这首诗在形式上的特点是 “禁体 ”,即序中说的 “禁用体物语 ”。所谓 “禁用体物语 ”,欧阳修的雪中会客赋诗的序说: “玉、月、梨、梅、练、絮、白、舞、鹅、鹤,银等事,皆请勿用。 ”这并不是作者故意出难题,以便 “于艰难中特出奇丽 ”。 李商隐对雪诗说: “旋扑珠 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已随江令夸琼树,又入卢家妒玉堂。侵夜可能争桂魄,忍寒应欲试梅妆。关河冻合东西路,肠断斑骓送陆郎。 ”此诗堆砌词藻, “多用故事 ”,写出一支 “雪 ”的谜语,看不出有什么诗意。宋初 “西昆派 ”诗人学李商隐,就专学这一类。由此可见, “禁用体物语 ”,正是要矫正 “西尾体 ”流弊,使诗歌面向现实,以白描代替藻饰。欧阳修诗中说: “脱遗前言笑尘杂,搜索万象窥冥漠。 ”即有 “力去陈言 ”,注意写实的意思。苏轼此诗,用白描语言,翔画喜爱雪的心情,尤为细腻。 聚星堂雪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4 页 起句写 “窗前 ”“枯叶 ”在 “暗响 ”,再写 “映空先集 ”, 疑 “有 ”疑 “无 ”,纯属白描,正是初雪。欲落未落, “作态斜飞 ”,使人待之焦急,刻画尤为入神。这不仅把雪写活,而且写出望雪心情。久旱得雪,大家欢喜, “众宾起舞 ”, “老守先醉 ”,便是这种心情的生动表现。其中, “风竹乱 ”是舞姿, “霜松折 ”是醉态,但也是雪景。 “恨无翠袖 ”,即醉翁亭记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的意思。 “横斜 ”是梅态也是舞姿,亦复语含双关。 “微灯 ”写宴罢之后,灯光微淡,才能见雪;微雪时止时降,故望去若明若灭。纪昀说,此诗 “体物神妙 ”是不错的。但此诗之妙,主要还在于写出心情。 “归来 ”卧听 “更鼓 ”, 因更鼓知夜永,由夜永推知雪势(一般说来,雪多落于夜间,苏轼诗即有 “夜静无风势转严 ”句)未停,所以欢喜。即使冷到衣裳像长了棱,也不以为嫌。人虽就寝,心在雪上,急欲了解雪下了多少,故第二天清晨不待铃索唤醒,而已起床。这时最怕是雪晴 “初阳 ”出。但事实上只是一场小雪。可是他还想对 “余雪 ”再赏一下。从桧树顶上到瓦沟,一一注视;对疾风吹落下来的 “余屑 ”也感到惊喜。这就加倍刻画出望雪、喜雪的心情。杜甫说 “忧国望年丰 ”。 “雪兆半年 ”,望雪即望丰年。这种心情正是忧国、忧民的表现。欧阳修诗中说: “乃知一雪万人喜 ”,这种忧喜是与 广大人民一致的。 结处收到题目。 “聚星堂 ”是欧阳修为知州时所建, “聚客赋诗 ”咏雪, “禁用体物语 ”是以前欧阳修的事。颍水在汝水之南,故说 “汝南 ”。聚星堂雪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5 页 “故事 ”即指咏雪事, “白战不许持寸铁 ”,指 “禁用体物语 ”, “白战 ”用作比喻生动形象。 把此诗与上面所引的李商隐的诗相比,同为咏雪,而写法与内容迥不相同。李商隐那首诗,尽管词采藻丽,用典雅赡,究其思想,却很贫乏。苏轼洗去铅华,纯用白描,不惟 “句句是小雪 ”,写出特征,且着重心理刻画,描写入微,写出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的与万人同忧、同喜的心情,实践了欧阳修讲 的 “搜索万象窥冥漠 ”的主张。清代翁方纲说: “诗至宋而益加细密,盖刻抉入里,非唐人所能囿。 ”(石洲诗话)苏轼此诗正可为其代表。黄庭坚的 “夜听疏疏还密密,晓着整整复斜斜 ”(咏雪呈广平公),虽亦用白描,但中无寄托,仍近谜语,相较一下,有助赏鉴。 苏轼( 1037 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 “唐宋八大家 ”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 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 “士人画 ”。著有苏聚星堂雪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6 页 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