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休干部创优优秀事迹.docx
离休干部创优优秀事迹 WORD 版 【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1 页 离休干部创优优秀事迹 同志早年参加革命工作,离休前曾任县县委常委、县农委副主任等职,八四年离休后回武汉定居。职虽退,但心未退,党的先进本色未退,仍然怀着对党的事业的执着追求,践行着 “三个代表 ”,让 “余热奉献,晚霞生辉 ”,继续谱写着人生的新篇章。 月,同志怀着 “奉献余热,服务桑梓,惠及子孙 ”的心愿,欣然应允了县地方志编撰委员会的邀请,担任县志大事记和政治类的责任编辑。为能够真实详尽地反映的历史,他不顾年迈体虚,四处奔走收集资料。尽管曾担任过湖北日报农业部副主任、 日报负责人,具有一定的政治经验优势和较强的文字功底,但他却仍然坚持以严谨治学的态度,一丝不苟地对待此项工作,将所收集汇总的资料进行反复核对、缜密分析后,整理成篇。经常伏案工作直到深夜,经过六年的辛勤劳动终于辍笔定稿,圆满地完成了县志的编撰出版工作任务。 同志每每面对成绩和赞誉总是心态平和,不但不骄傲、不满足,而且还语重心长地说:这只是尽了一个普通共产党员应尽的义务罢了。他不甘寂寞,时常考虑怎样才能在有生之年为家乡建设多发挥点余热、多作点贡献。他不仅是那样想的,而且也是那样做的。那是九二年五离休干部创优优秀事迹 WORD 版 【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2 页 月的一天, 他得知一百五十元人民币,就能帮助一名贫困失学少年重返校园,于是就自发地加入到 “关协 ”和团县委联合举办的 “人人奉献一片爱心,救助失学少年 ”的活动之中,并毅然将自己离休后在县志编撰工作中六年来的辛勤汗水 -1430 元稿酬,全部捐献给了 “希望工程 ”。 然而,只要熟悉老的人,都知道他经济并不宽裕,生活也比较俭朴,家里几乎没什么新式家俱和家用电器,往往总是一修再修,都舍不得丢。尽管离休干部的医药费能够实报实销,但他病了也尽可能不住院,往往自己对症处理,哪怕能为国家节约一分钱也感到高兴。一次,因为中风实在撑不住了,才勉 强住了几天医院,刚好点就买药回家治疗,力争为国家多节约点开支。其子女收入并不高,条件也并不好,仍然坚持将省下来的钱如数捐给 “希望工程 ”.多年来老坚持在自己有生之年每年拿出一个月工资予以捐献资助,自一九九七年起捐献金额已增至 1000 元 /年。除此之外若遇到特殊事件、事例也不忘捐献,如:九八抗洪期间,捐献了 1600 元;二零零二年还加大捐献,一次性为甘棠潘岗小学捐资 1万元;在一次下乡考察途中,恰遇泡桐中学改建,于是又当场集资了 500元,十多年来捐献金额已达到 2万余元 同志尽管年事已高,但却对 “关协 ”工作乐此不 疲,常常利用自己的政治、经验优势,帮助、教育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离休干部创优优秀事迹 WORD 版 【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3 页 价值观,至今通过他帮教的对象已达千余人。在任 “关协 ”副主任之后,不顾年老体弱,仍坚持到学校担任校外辅导员,经常同其他 “关协 ”成员一起深入学校、街道、企业、农村等基层单位,为青少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法制教育。为密切和融洽与青少年学生的联系,更好地教育下一代健康成长,他往往忘掉年龄、辈份、职务,真诚地与青少年学生交心谈心,开展互尊、互爱、互助、平等的 “忘年交 ”活动,效果较好 真可谓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 老虽已是耄耋之年,但 “老骥伏枥,壮志不已 ”,关心下一代和无私奉献的那种 “不须扬鞭自奋蹄 ”的精神,不仅受到了区委老干部局领导和同志们的赞扬,得到了区委、区政府的肯定以及市老干部局的表彰,而且更重要的是还应和了时代的脉搏,体现了党员先进性,践行了 “三个代表 ”,还潜移默化地感染着周围的群众、教育鼓舞着青少年下一代奋发向上和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