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公司钻采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pdf
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的单位编制。 1. 项目名称 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 30 个字 (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 2. 建设地点 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终点。 3. 行业类别 按国标填写。 4. 总投资 指项目投资总额。 5.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 结论与建议 给出本项目 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 预审意见 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不填。 8 .审批意见 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2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表一 ) 项目名称 新蓬 21-1 等 5 口井 钻采工程 建设单位 四川德阳联益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李勇 联 系 人 陈 耿 联系电话 0838-2800397 邮政编码 618000 建设地点 新蓬 21-1 井和新蓬 21-2 井 位于 四川省德阳市黄许镇新胜村 3 组 (联 36 同井场) 新沙 22-9 井和新沙 22-10 井位于四川省德阳市黄许镇新丰村 6 组 (联 111 井场) 新沙 21-42HF 井位于 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黄许镇 宏山 村 8 组 立项审批 部 门 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 批准文号 建设性质 新建 扩建 技改 行业类别及代码 天然气开采业 B0710 总投资 环保投资 投资比例 占地面积 (平方米 ) 钻井工程34504m2 采气工程17202m2 绿化面积 (平方米 ) / 评价经费 / 建成时间 2014.8 1 工程内容及规模 1.1 建设项目由来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各类能源消费成倍增长,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给大气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能源结构问题已成为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约因素,实行能源多样化势在必行。天然气的杂质含量极少,属于洁净能源。 为满足当前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对天然气日益增长的需求,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决定 3 加快四川地区的天然气资源进行勘探、开 发, 部署了 新蓬 21-1 等 5 口开发井钻井,通过完井测试评价气藏情况,若测试具有工业产能,即进行站场建设和采气生产,本项目由 中国石化西南 油气 分公司下达 四川德阳联益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有限公司 为建设单位具体实施 。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国务院第 253 号令 )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该项目应编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为此, 联益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有限公司 委托我单位对 上述 四 口井的钻采工程 项目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委托后, 我单位即派有关工作人员进行现场踏勘、工程调查 、收集工程相关 资料,并对其进 行分析、 筛选利用 。 依据 相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 以及国家和四川省有关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定, 编制了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供建设单位上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1.2 产业政策及规划符合性分析 (1) 与产业政策的符合性 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1 年本 ) (国家发改委令 2011 年第 9 号 ,国务院发改委令 2013 年第 21 号修正 ), “ 天然气勘探与开采 ” 名列第一类 (鼓励类 )的第七项 (石油、天然气 )第 1 条 (常规石油、天然气勘探与开采 ),表明本项目属国家鼓励类产业,不属于限制类和淘汰类,因 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2) 与相关规划的符合性 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升能源保障能力成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强调要 “加快能源基地建设 ”、 “加快川东北和川西地区天然气开发,建成全国重要的天然气生产和转化利用基地 ”。 德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 “ 提升能源设施保障水平 ” 、 “ 优化能源结构 ” 、 “ 改进传统能源消费方式。按照绿色、低碳的要求,降低煤炭、石油等传统化石能源在我市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例,提高电力、天然气等清洁低碳能源的消费比例 ,逐步改进传统能源的消费方式 ” 、 “ 提升天然气保障能力 ” 、 “ 加大天然气勘探开发力度 ,提高天然气综合利用效率 ” 。 本次拟建 新沙 21-42HF 井 , 新沙 22-9 井 、 新沙 22-10 井,新蓬 21-1、新蓬 21-2 井 等五口井。 其中, 新蓬 21-1 井和新蓬 21-2 井位于四川省德阳市黄许镇 ,无新增场地 ,已办国有土地使用证见附件 3; 新沙 22-9 井和新沙 22-10 井位于四川省德阳市黄许镇, 已办临时用地协议见附件 3。 新沙 21-42HF 井位于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黄许镇 ,为新建井站 , 已办临时用地协议见附件 3。 工程占地主要为一般农业用地,项 目不占用基本农田, 未处于各类自然保4 护区范围内, 不在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 离城镇较远 ,不在德阳市旌阳区黄许镇规划范围内 ,与当地城镇规划不发生冲突 。 项目用地手续 见附件 3。 德阳市黄许镇及旌阳区人民政府相关规划说明见附件 4。 由上可见,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四川省和 德阳市 相关发展规划的要求。 2 工程概况 2.1 基本情况 (1) 项目名称: 新蓬 21-1 等 5 口井 钻采工程 。 (2) 项目性质 :新建。 (3) 建设单位 : 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 联谊石油天然气公司 。 (4) 建设地点: 新蓬 21-1 井 、 新蓬 21-2 井 、 新沙 22-9 井 、 新沙 22-10 井 、 新沙 21-42HF井 等 位于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黄许镇 等不同村组。 项目具体区域地 理位置见附图 1。 (5) 项目总投资 : 本 项目总投资估算为 4050 万元 。 其中, 新沙 21-42HF 井投资估算为900 万元,新沙 22-9 井 和 22-10 井 投资估算为 1600 万元 ,新 蓬 21-1 井 和 21-2 井 投资估算为1550 万元 。 环保投资约为 360 万元 ,其中, 新蓬 21-1 和 21-2 井共为 140 万元, 新沙 22-9 和 22-10井共为 140 万元, 新沙 21-42HF 井 80 万元 。 2.2 工程建设内容 本工程项目包含施工期 与营运期两部分,其中施工期有钻前施工 (地面井场建设 )、钻井、完井测试、站场建设等,营运期为采气,本评价不含油气集输和油气处理。 本项目包括 新 蓬 21-1 井 、 新蓬 21-2 井、 新沙 22-9 井 、 新沙 22-10 井、新沙 21-42HF 井 ,均为 开发 井。 根据邻井流体 及相关 分析资料 预测 ,本区 中 地层天然气中甲烷含量为 93%95%, 二氧化碳 含量为 0.010.15%, 含少量的氮气等稀有气体, 不含 硫化氢 。 2.2.1 钻前工程 钻前工程,即地面井场建设,钻前工程包括: 新建或改建至井场公路,植被的清楚, 部分围墙拆迁工程, 开展钻机 、循环系统基础、集污罐池、放喷池、机房等设备地面基础处理及临时房屋、给排水、供配电等其他各类础设施建设等。主要工程内容及工程量见表1-3。 2.2.2 钻井 5 2.2.3 完井测试 本 次 五口井 均 为 开发井 ,采用射孔完井。 如有工业开采价值,钻井设备将拆除搬迁,并进行站场建设;如果没有工业开采价值,则封井。 2.2.4 设备搬迁 完 井后,钻井及测试设备将拆除搬迁,剩余钻井液材料必须全部回收。 2.2.5 站场建设 在试气完毕后,有工业开采价值,钻井设备将拆除搬迁,并进行采气树安装、降压分离等地面流程、计量系统 、清 管和 放散系统 , 地层水收集和值班房等附属设施的站场建设,站场建设完成后进行采气。 2.2.6 采气 采气,也就是气井生 产,它主要由储层、举升油管、针形阀、地面集气管线、分离器等多个部件串联组成。 从气井采出的天然气经节流调压后,在分离器中脱除游离水、凝析油 及固体机械杂质 ,计量后输入集气管线。 3 本项目组成及主要环境影响因素 本工程项目组成包括施工期的主体工程 (井场建设、钻井、站场建设等 )、辅助公用工程 (道路工程、供电、供水工程等 )、环保工程 (集污灌池 、放喷池等 ),办公及生活设施,以及仓储工程 (泥浆储备罐、 集污 罐 等 ),以及营运期的采气生产等组成。 6 3.1 主要设备及原辅材料、能源消耗 3.1.1 钻井 主要设备 本工程钻井所用设备基本一致,主要为钻井机械设备、压裂设备和采气设备设施等。项目使用的主要设备及消防设施情况 见表 1-6表 1-8。 3.1.2 完井测试 主要设备 完井测试主要设备见表 1-9。 3.1.3 场站建设及采气 主要设备 地面建设工程建设目的是进行天然气的开采。 目前西南分公司已完成气田站场标准化设计,站场平面布置标准化、工艺流程中的主要设备标准化,专业模块 30 个。 故各个井站所用设备基本一致 ,采气站场建 设 主要 设备 见表 1-10。 3.1.2 原辅材料、能源消耗 钻井过程消耗的能源及原辅料主要有柴油、水、水泥以及膨润土、纯碱、烧碱 等 , 使用的原辅料不含标准规定的 第 一类污染物。营运期为天然气的开采 、 控制系统消耗一定的电能,水套炉加热系统消耗一定的天然气,项目生产和生活用水均采自当地地下水。 目前,川西气田 3000 米左右的钻井 所需 泥浆 量 约 420m3,其中利用袁家泥浆转运站泥浆量约 140m3,新配泥浆约 280m3。 本项目钻井液材料消耗见表 1-11,储备加重浆材料用量见表 1-12,完井测试材料见表1-13,钻前、钻 采工程生产材料消耗 见表 1-14、表 1-15。 4 工程占地 新 蓬 21-1 井 和 新 蓬 21-2 井 在原联 36 井场内建设, 利用原有放喷池, 施工活动在原井场内进行,无新增用地; 新沙 22-9 井和 新沙 22-10 井 在原联 111 井场内建设, 同时利用原 放喷池, 施工活动在原井场内进行 。新沙 21-42HF 井为新建井场 ,工程占地主要为一般农田用地,一年种植两季,不包括基本农田 。 井场、放喷池、堆土场及生活区均为临时占地,用于钻井井场的建设。 本项目钻井工程占地情况见表 1-16。 表 1-16 本次钻井工程占地情况统计表 井号 道路工程 (m2) 井场 (m2) 放喷池 (m2) 堆土场 (m2) 生活区 (m2) 合计 (m2) 新 蓬 21-1 井 2133.4 6044 1866.8 1933.4 1333.4 13311 7 井号 道路工程 (m2) 井场 (m2) 放喷池 (m2) 堆土场 (m2) 生活区 (m2) 合计 (m2) 新 蓬 21-2 井 新 沙 22-9 井 / 6538 1870 1890 / 10298 新沙 22-10 井 新 沙 21-42HF 井 2023.3 6233 813.4 666.7 958.6 10895 合计 4156.7 12582 4550.2 4490.1 2292 34504 备注 永久占地 临时占地 临时占地 临时占地 临时占地 项目均处于农村地区,钻井工程征地除道路为永久占地、供项目及附近居民长期使用以外,井场、放喷池、堆土场及生活区均为临时占地,用于钻井井场的建设。 测试放喷后确认该井有开发价值,再将部分临时占地改为永久占地、建设采气场地,若不具备开发价值,则对临时占地复垦,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假设新蓬 21-1、 21-2 井,新沙 22-9、 22-10井和新沙 21-42HF 井测试放喷后均具有开发价值,采气工程占地情况见表 1-17。 表 1-17 本次采气工程占地情况统计表 井号 井场有效面积 (不包括外环沟 ) 井场占地面积 (包括外环沟 )(m2) 备注 新增占地 (m2) 利用既有工程占地 (m2) 合计 (m2) 新 蓬 21-1 井 / 2848 2848 6044 永久占地 新 蓬 21-2 井 新 沙 22-9 井 2390.5 1659.5 4050 6538 永久占地 新沙 22-10 井 新 沙 21-42HF井 4250 / 4250 4620 永久占地 合计 6640.5 4507.5 11148 17202 / 5 项目外环境状况 1、 新 蓬 21-1、 21-2 井 ( 1)外环境关系 新蓬 21-1 井和新蓬 21-2 井 位于 四川省德阳市黄许镇新胜村 ,并利用既有放喷池 。 项目区域平坦, 周边为坡地, 地理位置和道路条件较好 。 西 南面为 绵远河,新蓬 21-1 井、 21-2井其余方位 300m 范围内均为空地 。 本工程 建设 后还需要建外环沟,便于排水 。 ( 2)人居分布及敏感目标情况 根据现场实地踏勘和调查, 新 蓬 21-1 井 、 21-2 井 附近 人居分布情况以及敏感目标分布情况见表 1-18。 表 1-18 新沙 21-1 井 人居分布及外环境关系情况统计表 8 调查 项 新 蓬 21-1 井、 21-2 井 人居分布情况 井场 200m 范围内 无居民 ; 200 300m 范围内有 10 户村民、约 40 人。 井口周围 500m 范围内敏感点情况 井口 500m 范围内,无煤矿、大型厂矿,也无医院、无中学和小学、无 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 放喷池周围 既有联 36 井 点火口距井眼距离 75m,距民房距离 200m,距公路距离 100m,周围 无成片林木。 新 蓬 21-1 井 、 21-2 井 周围 较为空旷, 居民分布较为分散 ,住宅到井场有一定距离 。井口 500m 内无医院和大型油库等人口密集和高危场所。 井场 东 南 面 240m 处 有 多 户居民住宅 ;西北 面 为德阳 市绵远河 ,距新 蓬 21-1 井口 50m 范围内均为空地 ; 其余方位均为农田。 明正国等农户 住宅 民房 后 方 联 36 井场 ( 3) 饮用水源 新 蓬 21-1 井 、 21-2 井 周围农户 饮用水源为地下水,且为分散水井(钢管井),取水深度约为 315m,附近居民多为一户一口井,也有几户居民共有一口井的情况,井口周边分散有20 口井。调查得知,井口 100m 范围内无居民饮用水井。距离井口最近的饮用水井位于东南面农户住宅,该水井距 离井口约为 230m,井口高程与周围水井高程落差在 5m 范围内。 2、 新沙 22-9 井 、 22-10 井 ( 1)外环境关系 新沙 22-9 井和新沙 22-10 井位于四川省德阳市黄许镇新丰村, 并利用既有放喷池 。项目区域平坦,周边为 农田区 , 地理位置和道路条件较好 。 井场区域为灌溉农田,四周距离井 100 米内无民房;井场东北面 105m 处 有一高压线( 500kv 谭邡一线 ) 穿过。 ( 2)人居分布及敏感目标情况 9 根据现场实地踏勘和调查, 新沙 22-9 井 、 22-10 井 附近 人居分布情况以及敏感目标分布情况见表 1-19。 表 1-19 新沙 22-9 井 、 22-10 井 人居分布及外环境关系情况统计表 调查项 新沙 22-9 井 、 22-10 井 人居分布情况 井场 100m150m 范围内 有两户居民 ; 150m 300m 范围内有 15 户村民、约 62 人。 井口周围 500m 范围内敏感点情况 井口 500m 范围内,无煤矿、大型厂矿,也无医院、无中学和小学、无 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 放喷池周围 距井眼距离 75m,距民房距离 50m,距公路距离 50m,周围无成片林木。 井场周围空旷,住宅到井场均有一定距离。井口 100m 范围内无高压线、铁路, 500m有无医院和大型油库等人口密集和高危场所。井场东北面 105m 处有一组高压线穿过。 ( 3)饮用水源 新沙 22-9 井 、 22-10 井 周围农户 饮用水源为地下水,且为分散水井(钢管井),取水深度约为 415m,附近居民多为一户一口井,也有几户居民共有一口井的情况,井口周边分散有 25 口井。调查得知,井口 100m 范围内无居民饮用水井。距离井口最近的饮用水井位于东南面农户住宅附近,该水井距离井口约为 230m,井口高程与周围水井高程落差在 5m 范围内。 3、新沙 21-42HF 井 ( 1)外环境关系 新 沙 21-42HF 位于 德阳市旌阳区 黄许镇 宏山 村 , 为新建井场 。项目区域平坦,周边为坡地, 地理位置和道路条件较好 。 正北方向和西北方向有居民,其余方向为广阔的农田, 主要种植油菜。 ( 2)人居分布及敏感目标情况 根据现场实地踏勘和调查, 新沙 21-42HF井附近 人居分布情况以及敏感目标分布情况见表 1-20。 表 1-20 新沙 21-42HF 井 人居分布及外环境关系情况统计表 调查项 新沙 21-42HF 井 人居分布情况 井场 100150m 范围内 有 2 户村民( 西北 105m)、 5 人 ; 150 300m范围内有 21 户村民、约 84 人。 井口周围 500m 范围内敏感点情况 井口 500m 范围内,无煤矿、大型厂矿,也无医院、无中学和小学、无 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 放喷池周围 距井眼距离 75m,距民房距离 100m,距公路距离 50m,周围无成片林木。 10 ( 3)饮用水源 新沙 21-42HF 井 周围农户 饮用水源为地下水,且为分散水井(钢管井),取水深度约为415m,附近居民多为一户一口井,也有几户居民共有一口井的情况,井口周边分散有 15口井。调查得知,井口 100m 范围内无居民饮用水井。距离井口最近的饮用水井位于西北面农户住宅附近,该水井距离井口约为 178m,井口高程与周围水井高程落差在 6m 范围内。 6 项目取水与供电 项目用水 就地 均就地使用地下水。 施工期钻井与作业用电 。新沙 21-42HF 井 由井场柴油发电机供给 ;其余四口井均生产、生活等用电采用接引地方电网的高压线供给,同时井场柴油发电机备用。 营运期采气用电 均由地方 电网供给 7 劳动定员和施工周期 根据中国石化相关定员规范,钻井队编制一般为 40 50 人 。 其中,管理人员有队长、副队长、钻井工程师、地质工程师、泥浆工程师、动力机械师、安全环保员;下设 4 个钻井班、 1 个地质资料组、 1 个后勤组,外加炊事人员、 医疗人员、勤杂人员等。钻井井队为 24h连续工作。 本项目钻井施工内容主要包括钻前工程 (场地清理 、设备搬运安装等 )、钻井作业、完井作业、设备拆卸等阶段。钻井施工周期见表 1-21。 表 1-21 各井钻井作业周期一览表 井号 周期 新 蓬 21-1 井 新 蓬 21-2 井 新沙 22-9 井 新沙 22-10 井 新沙 21-42HF 井 钻前周期 (天 ) 8 7 14 14 15 钻井周期 (天 ) 41 43 46 45 110 站场建设主要进行地面平整与处理,安装采气树、地面流程、计量系统、集污系统等,一 般为 5 天。 一旦实施采气生产, 采气运行期间,共有工作人员 4 人,在厂区生活区内食宿, 24 小时连续工作。 8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 新 蓬 21-1 井 、 新 21-2 蓬 井 、 新沙 22-9 井 及新沙 22-10 井 在 原 联 36 井、联 111井 建设,并利用既有联 36 井、联 111 井放喷池 ; 施工活动均在联 36 井、联 111 井井场内进11 行。 新沙 21-42HF 井 为新建井站。 联 36 井 位于新建新 蓬 21-1、 21-2 井口 东南 侧约 11m 处, 设计井深为 1354m, 目前正在天然气开采阶段, 属于无人值守井站,因 历史原因未进 行环境影响 评价 。 联 111 井位于新建新沙 22-9、 22-10 井井口西北侧 15.8m 处 ,设计井深为 1530m,目前正在天然气开采阶段 ,因历史原因未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 现场勘查时, 联 36 井、联 111 井钻井 施工作业过程中的废液、固废均已处置,现场无遗留。 联 36 井 采气地面建设工程全部完成,安装了采气树、降压分离等地面流程、计量系统、放散系统、地层水收集系统,已经投入运行,开始采气 。 联 111 井 采气地面建设工程全部完成,安装了采气树、降压分离等地面流程、计量系统、放散系统、地层水收集系统,搭建了值班房 ( 6 人值守) 等,已经投入运行, 开始采气 本次 新蓬 21-1 井、 21-2 井、 新沙 22-9井 、 22-10 井,新沙 21-42HF 井 进行开采过程中, 联 36 井、联 111 井 正常采气。 联 36 井、联 111 井营运期产生的各项污染物处理情况见表 1-22。 表 1-22 联 36 井、联 111 井采气 产生污染物处理情况 污染物种类 处理情况 备注 采气地层水 已运至齐福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均已按照要求处理,不外排 生活污水 旱厕收集,已请当地农户清运用作农肥 均已按照要求处理,不外排 凝析油(副产品) 运至四川盛马 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英石化有限责任公司 处理 均已按照要求处理,不外排 生活垃圾 已送当地城镇垃圾场处置 均已按照要求处理,不外排 水 套炉烟气 ; 设备检修 、 系统超压排放少量天然气 自然扩散 产生量小,属间歇排放 采气噪声 合理布局 噪声小,无影响 从上表可以看出, 联 36 井、联 111 井 营运期产生的污染物 均得到了有效的处置,因此不存在原有污染问题 。 本次新建钻井工程在原有井场基础上进行建设,将利用原井场的进场道路 、旱厕 和部分设施基础 。 12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表二 ) 1 自然环境简况 (地形 、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 1.1 地理位置 旌阳区为德阳市经济文化中心,东邻中江县,西连绵竹市和什邡市,北接罗江县,南靠广汉市。全区幅员面积 648 平方公里,是德阳市区规划百万人口大都市的重要区域。辖 6 个街道、 10 个镇、 1 个乡。 1.2 地形地貌 旌阳区地貌以绵远河为界,以西为平原区,海拔 460 561 米,面积 420.55 平方公里,占全区幅员面积的 64.9,以东为丘陵区,面积 227.45km2,占幅员面积 35.1,丘陵区山峦起伏,多呈环状或脉状或脉海拔高度 457 764 米,相 对高度多在 100 米至 200 米之间,境内最高为新中镇 马鞍山 、海拔 764 米,最低点位于通江镇锣桥凯江水面,海拔 457 米。 1.3 气候、气象条件 旌阳区 境内 均 属四川盆地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降水充沛,四季分明,大陆季风性气候特点显著,夏无酷署,冬无严寒,无霜期长,春季冷空气活动频繁,气温回升不稳定,常有春、夏旱发生,盛夏多暴雨, 有洪涝天气发生,秋季气温下降快,常有连阴雨天气出现。 主要灾害性天气有低温冷寒、干旱、洪涝、冰雹和秋绵雨。年平均气温 16.1 ,年平均降水量 893 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 1251.5 小时,年平均无霜期 271 天 。 图 2-1 德阳市 旌阳区 风玫瑰图 1.4 地表水 和地下水 德阳市河流分属沱江和涪江水系,主要河流有绵远河、石亭江、鸭子河、清白江、凯江等。此外,人工修建的四川省人民渠引来岷江过境水成为市境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重要水利资源。 13 绵远河,石亭江为江上游两条主要支流,均发源于九顶山南麓,经绵竹、什 邡、德阳,在广汉境内汇合并接纳鸭子河后称北河。北河于金堂县赵镇与青白江、毗河汇合,以下称沱江。 绵远河、石亭江流域,在汉旺和高景关以上为山区,山高坡陡,海拔 8004000 米,以下属成都平原都江堰灌区的一部分。两河平原部分,因受汉旺、高景关两地截流引水的影响,平、枯水季节流量较小,主要靠地下水,灌溉回归水以及工业废水、生活污水补给;汛期则为该地区主要泄洪通道。 项目区域附近 为 农灌沟 。 根据项目区域范围内水文地质图(见附图 7),工程区域范围内的地下水类型 主要为 富水程度强的冲洪积、冰水堆积砂砾卵石孔隙含水岩组 。 1.5 土壤 德阳市有水稻土、潮土、紫色土、黄壤土等 4 个土类;分为灰棕冲积水稻土、灰棕冲积土、黄红紫泥水稻土、黄红紫泥土、棕紫泥水稻土、棕紫泥土、姜石黄泥水稻土、姜石黄泥土等 8 个土属;共 38 个土种。区内主要土壤:丘陵地区的中丘陵地带为白垩系下统紫色砂页岩形成的紫色土,一般土层浅薄,土壤贫瘠,以中性至微碱性土壤为主;浅丘陵地带为第四系中更新统冰川堆积物形成的姜石黄壤和卵石黄壤,土质粘重,肥力差,呈中性或酸性反应。 1.6 植被及生物多样性 本项目所在区域为农村环境,项目占 区域 种植果木、蔬菜以及小麦、水稻、油菜等 粮食作物;附近没有成片林区,仅居民房前屋后有少量树木和竹类。 本项目所在区域主要属农业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较简单。当地人类活动频繁,区域动物以家禽、家畜为主,经常出没的动物为常见的小型野生动物,如麻雀、蝙蝠等。 项目所在地及工程建设影响范围内,未发现珍稀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无珍稀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分布。 1.7 矿产资源 德阳市矿产资源分布相对集中,区域特色明显。德阳市北部山区是磷矿、煤矿、石灰岩、花岗岩、白云岩、大理岩等矿产的集中分布区;而岩盐、卤水、天然气、砖瓦用页岩、建筑用砂砾石、膨润土、石材用砂岩则 分布于中部和南部的平坝区和丘陵区。 矿床伴生、共生矿产多,综合利用价值大,选治难度也大;德阳市矿产资源共、伴生矿主要有磷块岩共生硫磷铝锶矿、硫铁矿,伴生碘矿。矿产资源丰欠并存,优势明显,短缺亦突出;德阳市优势矿产有磷矿、天然气、矿泉水、石灰岩,潜在优势矿产有白云岩、花岗岩、辉绿岩、盐卤,而金属矿产、硫铁矿、耐火粘土矿产短缺矛盾十分突出。 14 2 社会环境简况 (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 生物多样性 等 ): 2.1 社会经济概况 2012 年, 德阳市 把握 “稳定增势、高位求进、加快发展 ”的工作基调,强力推 进 “两化 ”互动,大力实施 “一三五八 ”发展战略,扎实开展 “四个年 ”活动,经济保持平稳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2012 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1280.2 亿元,增长 13.0%,其中:第一产业增长 4.4%,第二产业增长 15.8%,第三产业增长 11.4%。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突出,占德阳市经济总量的 56.1%,拉动经济增长 9.3 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35945 元。 非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总量实现增加值 729.2 亿元,增长 15.5%。非公有制经济占德阳市经济总量的比重为 57.0%,比 2011 年增加 1.6 个百分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2.2 教育、科学技术 教育。德阳市普通高等学校 6 所,中等职业学校 20 所,普通中学 154 所,普通小学校点227 所。普通高等学校招生 2.3 万人,在校学生 6.7 万人,毕业 1.7 万人,专任教师 3036 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 2.0 万人,在校学生 5.9 万人,毕业 1.5 万人,专任教师 1475 人;普通中学招生 5.1 万人,在校学生 15.6 万人,毕业 5.7 万人,专任教师 11229 人;小学招生 2.8 万人,在校学生 16.3 万人,毕业 3.3 万人,专任教师 10895 人;学前教育:德阳市幼儿园 242 所,在园儿童 8.6 万人,幼儿园教师 3294 人;特殊教育:德阳市特殊教育学校 6 所,在校学生 382人。 科技创新。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立项 10 项,省级科技计划立项 77 项。获科技进步奖 54项。省认定高技术企业 6 户。全年共申请专利 2108 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 629 件;专利授权1082 件,其中授予发明专利权 140 件。全年共签订各类技术合同 63 项,成交金额 1.7 亿元。 2.3 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德阳市公共图书馆 6 个,其中一级馆 2 个,总藏书量 76.5 万册 (件 )。有文化馆 7个,其中一 级馆 3 个、二级馆 2 个、三级馆 2 个。新建德阳市文化馆,面积达 5566 平方米。建成文化站 127 个,其中乡镇综合文化站 120 个。德阳市现有艺术表演团体 28 个,博物馆 8个。 15 卫生。德阳市拥有卫生机构 2765 个。其中:医院 72 个,卫生院 136 个,妇幼保健院 (所、站 )6 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7 个。拥有卫生机构人员 23184 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 15959人,卫生技术人员中有执业 (助理 )医师 7505 人,注册护士 5990 人。全年德阳市共报告法定传染病 13006 例,报告死亡 35 人,报告发病率 358.3/10 万,死亡率 0.96/10 万。 体育。德阳市共建全民健身路径 408 条,当年新建 261 条。全民健身工程 313 个。公共体育场馆使用 15 个,其中体育馆 9 个。全年体育彩票销售额 1.6 亿元。 16 环境质量状况 (表三 ) 1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 (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 1.1 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概况 为了解本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环评单位在收集环境质量现状资料的基础上,还分别委托 青白江区环境保护监测站【 CMA 编号 :青环监字 (2014)环第 201 号 】 对本项目所在地及周边的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声环境进行了现场监测。具体的采样监测布点见附图,环境监测报告见附件 5。 1.2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青白江区环境监测站于 2014 年 3 月 24 日至 2014 年 3 月 30 在距本项目 新蓬 21-1、 21-2井口 正南 方向约 400m 处 ,新沙 22-9、 22-10 井口西南方向约 200m 处,新沙 21-42HF 井口西南约 200m 处 进行了连续 7 天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 ,监测项目为二氧化硫 (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 (PM10)和硫化氢 (H2S),监测方法执行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大气部分 )的规定,监测及评价结果见表 3-1表 3-6。 表 3-1 新蓬 21-1, 21-2 钻采工程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及评价结果 监测 项目 环境空气现状监测值 /(mg/m3) GB 3095-1996 二级标准限值 评价结果 1h 平均浓度范围 日平均浓度范围 1h 值 日平均 超标数 /个 超标率 /% SO2 0.0280.034 0.0300.032 0.50 0.15 0 0 NO2 0.0170.022 0.0190.022 0.12 0.08 0 0 PM10 0.1080.128 / 0.15 0 0 H2S 未检出 未检出 / 0 01 0 0 注: H2S 执行 TJ36-7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中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值。 表 3-2 新沙 22-9,22-10 钻采工程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及评价结果 监测 项目 环境空气现状监测值 /(mg/m3) GB 3095-1996 二级标准限值 评价结果 1h 平均浓度范围 日平均浓度范围 1h 值 日平均 超标数 /个 超标率 /% SO2 0.0290.032 0.0300.032 .50 0. 5 0 0 NO2 0.0170.023 0.0190.022 0.12 0.08 0 0 PM10 / 0.1070.123 / 0.15 0 0 H2S 未检出 未检出 / 0 01 0 0 注: H2S 执行 TJ36-7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中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值。 17 表 3-3 新沙 21-42HF 钻采工程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及评价结果 监测 项目 环境空气现状监测值 /(mg/m3) GB 3095-1996 二级标准限值 评价结果 1h 平均浓度范围 日平均浓度范围 1h 值 日平均 超标数 /个 超标率 /% SO2 0.0300.033 0.0310.033 0.50 0.15 0 0 NO2 0.0190.024 0.0200.023 0.12 0.08 0 0 PM10 / 0.1060.122 / 0.15 0 0 H2S 未检出 未检出 / 0 01 0 0 注: H2S 执行 TJ36-7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中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值。 由上表可知,本项目监测点环境空气中的 SO2、 NO2、 PM10 浓度值均符合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二级标准限值、 H2S 浓度值符合 TJ36-7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中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值的规定,环境质量良好。 1.3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 项目钻井过程无废水外放, 新蓬 21-1、 21-2 井所在地 100m 范围内是中型河流绵远河,新沙 22-9、 22-10 井所在地距离绵远河 350m。新沙 21-42HF 井所在地附近无河流、溪沟等。 监测站 于 2014 年 3 月 24 日至 2014 年 3 月 30 对 新 胜村 3 组和新丰村 6 组旁边的绵远河 进行了监测,监测断面见附图 3,监测结果见表 3-4。 表 3-4 新蓬 21-1 等 5 口井钻采工程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表 监测点位 项目 时间 pH 水温 BOD5 氨氮 挥发酚 石油类 硫化物 1# 黄许镇新胜村 3组旁边绵远河 2014.3.24 7.15 13.6 3.3 1.14 0.0012 0.03 0.031 2014.3.25 7.10 13.2 3.5 1.23 0.0016 0.02 0.027 2# 黄许镇新丰村 6组 旁边绵远河 (新龙 村 24组)旁边绵远河 2014.3.24 7.28 13.8 2.9 1.20 0.0014 0.03 0.032 2014.3.25 7.17 13.5 3.2 1.19 0.0018 0.03 0.037 类 标准 (mg/L) 6 9 / 4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