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钻井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pdf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公示本)项 目 名 称: 元坝10-2H井钻井工程建设单位(盖章):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元坝气田开发建设项目部编制日期:2014年4月国家环境保护部制四川省环境保护厅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 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 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 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 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场界距离等。6. 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 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 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23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 元坝10-2H井钻井工程建设单位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元坝气田开发建设项目部法人代表 甘振维 联系人 候肖智通讯地址 阆中市较场路2号元坝气田开发建设项目部联系电话 0817-6962327 传真 0817-6962327 邮政编码 637400建设地点 四川省南充市辖阆中市老观镇*立项审批部门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元坝气田开发建设项目部 批准文号 元坝气田201415号建设性质 新建改扩建技改 行业类别及代码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B0700)占地面积(平方米) 临时占地:12040 绿化面积(平方米) /总投资(万元) * 其中:环保投资(万元) *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环评经费(万元) 预期投产日期项目内容及规模:一、项目由来元坝10-2H井为拟部署于元坝气田内的一口开发井,*。目前该区已有多个获气钻井工程,显示该气田开发潜力巨大。为进一步评价元坝*含气性及气藏规模,开发*提供技术储备以及验证*,同时建立钻遇地层岩性、岩相、电性、含油气性及地层压力剖面,取全取准地质及工程所需的各项基础参数,储量计算及开发方案编制,开展长兴组气藏大斜井和水平井开发技术试验。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拟于四川省南充市辖阆中市老观镇*部署元坝10-2H井,该井基本概况见表1-1。*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元坝气田开发建设项目部以关于下达元坝103-1H等10井钻井工程投资控制计划的通知(元坝气田【2014】15号)对本项目井位进行立项。项目建设符合国家现行产业政策要求,具有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了考查本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环境对本项目的影响,为主管部门审查和决策以及项目的环境管理提供依据,并从环境保护角度论证项目的可行性,按照中华人民共4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国务院令第253号文的要求,本项目建设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为此,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元坝气田开发建设项目部委托我单位承担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单位接受委托后,派工程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调查和资料收集,按照国家有关技术规范和要求,编制完成了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元坝气田开发建设项目部元坝10-2H井钻井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作为项目环保设计和环境管理的参考依据。本次评价仅包含钻井工程,后续的集输工程不在本次评价范围内。二、产业政策及规划符合性分析本项目为天然气钻井项目工程,属于国家发改委令第21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鼓励类中第七条“石油、天然气”第1类:“常规石油、天然气勘探及开采”,符合现行国家产业政策。因此,工程建设符合国家现行产业政策。阆中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于2014年3月10日以关于元坝12-1H井等4口钻井工程选址意见的说明对本项目选址进行了确认,工程选址不在当地城镇规划用地范围内,同意本项目选址。因此,站场选址与当地规划相容。三、外环境简介本项目位于四川省南充市辖阆中市老观镇*,周边生态环境属农村环境,井口高程580m,井口周边500m范围内主要分布着*的散居农户,项目临近连接至老观镇的乡村公路,交通方便。项目井口方圆500m区域属丘陵低山地貌,井口周边500m范围内海拔一般在520590m,相对高差较大,本项目井口周边100m范围内居住有2户共9人,已列入工程拆迁范围,井口周边100m500m范围内居住着48户214人。根据现场踏勘情况,本项目井场处于临近一座低山山腰的平坦台阶地上,井场用地范围内地势较为平缓,井场周边土地均为耕地。项目拟建地通过新建道路与当地乡村公路相连接,交通较为便利。井口西北面100m处为鱼塘,经现场踏勘及向当地相关部门了解得知,该鱼塘的水体功能为灌溉、养殖,不涉及饮用水源保护区。周边植被及地表水现状:本项目所在地及周边地貌主要为耕地,现场踏勘时种植的主要作物为蔬菜。井场附近的民居处分布着少量人工种植的柏树,项目周边500m范围内无天然林地。井口500m范围内地表水体为井口西北面约100m处的鱼塘,其主要水体功能为灌5溉和养殖,不涉及饮用水源;项目最近的河流为西南面约1.2km处的桶子沟,其水体流向为西北至东南方向,经过约18km进入下游构溪河。经实地走访调查以及与阆中市环保局了解,项目所在地不涉及当地饮用水源,详见阆中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元坝12-1H井等4口钻井工程选址情况的说明。因此,本项目不涉及饮用水源保护区。项目周边人居现状:项目井口周边500m范围内共分布有48户农户共计214人,完成工程拆迁后,距离项目井口最近一处民居点位于井口西面,同井口的距离为105m,地面高程约576m,共居住1户4人。从方向上看,本项目周边500m范围的居民主要分布在西面、西北面及南面,其余方向也分布有少数居民;从距离上看,距离本项目井口100m-300m范围内共有17户74人;300m-500m范围内,共有31户140人;从高程上看,井口西面及西北面的民居处于相对井口较高的位置,最大高差10m,南面居民高程稍高于井口或持平,其余方向上500m范围内的民居均处于相对井口较低的位置上,最大高差约30m。项目站场500m范围内无集镇、人口集中地,无学校、医院、油库、风景名胜等环境敏感点和特殊保护目标,满足钻前工程及井场布置技术要求(SY/T5466-2004)的相关规定。本项目外环境关系详见附图2,500米范围内人居分布统计表见下表所示。*项目周边人畜用水情况:项目周边农户自打水井作为日常用水及饮用水水源,本项目500m范围内有约17口井,这些水井均为浅井,水井深度约10m,水井水面距井口约7m,这些分散于农户住家处,井口周边500m范围内除西面、西北面及南面部分水井外,其余民居的水井均处于相对井口、废水池和岩屑池较地的位置。距离项目最近一处水井位于井口西面,同井口的距离约为105m,同废水池的距离约为115m,该水井处于相对项目井口和废水池较高的位置,相对井口高约3m,相对废水池高约5m。项目井口周边500m范围内水井统计表见下表。*四、项目建设内容概况1、建设内容本项目位于四川省南充市辖阆中市老观镇*钻井采用空气钻+常规钻的方式。工程主要内容为:修建1座井场(130m60m),61座废水池(3000m3),1座清水池(1000m3),1座岩屑池(1400m3),泥浆罐10个,泥浆循环罐2个,2个放喷池各300m3。另外还有井场道路、发电机房、井架搭设和临时宿舍等。钻井周期约为12个月。本工程废水池、岩屑池和清水池均修建于井场东面的耕地上,废水池按照排污流向和功能要求将总容积为3000m3的池体,分别为沉砂池1500m3、隔油池1500m3。沉砂池用于分离钻井泥浆中的废水和钻井废水中的沉淀物,隔油池用于隔离钻井废水中的废油,在废水池中经过隔油沉淀后的钻井废水进入清水池中暂存,回用于钻井作业之中;岩屑池用于贮存钻井岩屑;放喷池用于完井后的天然气测试放喷储存残酸液。本项目详细建设内容如下所示。本工程包括了钻前工程和钻井工程。1)钻前工程钻前工程内容包括新建井场、新建井场道路、改建道路、废水池、岩屑池、放喷池工程等工程以及临时房屋、设备基础、给排水、供配电等。a.道路工程(a)新建道路部分本项目新建井场公路0.062km,路基宽度5m,路面宽4m,采用60cm手摆片石作为基础底层,20cm厚泥结石面层作为路面。主要是修建从乡村水泥公路至井场的道路,新建公路在耕地中敷设,途中不设桥涵设施。(b) 改建道路部分改建道路长度0.45km,主要是对已有道路其宽度不足路段进行加宽,使其满足路基宽度5m,路面宽4m的要求,并修整已有道路的路面,加宽的路基采用300mm手摆片石+面层200mm泥结碎石面层铺筑,路面修整主要采用200mm泥结碎石面层铺筑。b.井场建设和废水池、岩屑池工程钻井前将在井口区域新建井场,井场规格为130m60m,主要包括平整井场、建设方井、挡水墙、各类设施设备基础、雨水、污水沟等设施,并进行井场设备的安装。本项目将在井场东面建造3000m3废水池、1400m3岩屑池一座、1000m3清水池一座,废水池、岩屑池和清水池均修建于耕地内,建筑方式均采用地陷式钢筋混凝土结构。c.放喷池工程放喷池分别设计在井场南面和东北面距离井口100m外的山坡上,主要为建设本项目测试放喷所使用的放喷口,各个放喷池的容积均为300m3。7d.附属设施工程钻井前期将建设临时房屋、设备基础、给排水、供配电等工程。2)钻井工程钻井工程主要包括钻井和试油,*2、项目组成项目组成及主要环境问题见下表。*3、本项目主要生产设备*4、气体组分*5、工作制度和劳动定员钻井队一般40人,专井期间在井场周围临时生活区内食宿。其中管理人员有队长、副队长、钻井工程师、地质工程师、泥浆工程师、动力机械师、安全环保顾问、环保员;下设钻井班、一个地质资料组、一个后勤组,外加炊事人员、医疗人员、勤杂人员等。钻井队为24小时连续工作,本项目钻井时间为12个月。6、本项目主要原辅材料及能耗情况。*五、公用工程1、供电元坝气田内已布设了较为完善的工业电网,本项目钻机、空压系统主要通过工业电网供电,同时在站场设置柴油发电机组作为备用电源。2、供水本项目用水在老观镇场镇取水,通过罐车拉运至井场,由于本项目新鲜水用量较小,钻井用水不会对当地生产生活用水造成影响。六、项目占地与井口定位1、项目占地本工程所在地为四川省南充市辖阆中市老观镇*,处于农村区域,本项目涉及的占地主要为耕地,其次为田坎地、机耕道等荒地,项目用地不涉及基本农田保护区。项目所占用的耕地主要种植的农作物为蔬菜,荒地内仅有杂草分布。8根据中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规定,本项目采取先租后征的模式,租用的土地主要用于钻井主体、辅助工程的建设,钻井完工后,若本井不产气,则灌入水泥封闭井口,同时对废水池用地外的所有临时用地进行恢复;若本井产气,则根据集输工程需要进行征地工作,集输工程征地工作通常限于井场工程和道路工程用地范围内,岩屑池、油水罐、临时房屋、放喷池等临时用地通常均用于复耕。根据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关于2013年下半年四川地区油气勘探开发建设项目预审意见的复函(川国土资函20131836号)文件的说明,该地块作为项目井场建设、进井场公路等建设用地,项目用地范围内不涉及基本农田保护区。项目占地类型一览表及统计表见下所示。表1-9 项目占地类型一览表 m2项 目 永久用地 临时用地 备注废水池、岩屑池 0 1100 含截水沟清水池 0 390新建公路 0 750井 场 工 程 0 7800临 时 房 屋 0 1480放喷池 0 280井场边角用地 0 240合计 0 12040表1-10 占地类型统计表 m2性质类型 耕地 荒地 小计临时占地 10460 1580 12040合 计 10460 1580 120402、井口定位本项目目的层为*组,工程拆迁完成后,距离项目井口100m范围内无民宅,200m范围内无铁路、高速公路,500m内无学校、医院和大型油库等。本项目井口定位符合钻前工程及井场布置技术要求(SY/T5466-2004)中“油气井井口距高压线及其他永久性设施不小于75m,距民宅不小于100m,距铁路、高速公路不小于200m,距学校、医院和大型油库等人口密集性、高危性场所不小于500m”的要求。经现场踏勘表明,井口所在位置地势较为平缓,周边居民以散户为主,无集中式居民区,同时项目的建设不涉及受保护的文物、也不涉及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和饮用水源保护区等敏感区,因此项目井口定位合理。井口周边500m范围内除西面、西北面及南面部分水井外,其余民居的水井均处于相对井口、废水池和岩屑池较地的位置。9距离项目最近一处水井位于井口西面,同井口的距离约为105m,同废水池的距离约为115m,该水井处于相对项目井口和废水池较高的位置,相对井口高约3m,相对废水池高约5m。项目废水池和岩屑池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池体也进行了相应的防渗处理,可有效避免池内物质渗入地下水环境之中;池体四壁高出地面约30cm,可有效避免周边雨水进入废水池进而造成污水溢流等事故。因此,本项目废水池、岩屑池选址合理。阆中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于2014年3月10日以关于元坝12-1H井等4口钻井工程选址意见的说明对本项目选址进行了确认,工程选址不在当地城镇规划用地范围内,同意本项目选址。综上,本项目井口定位合理。七、项目总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1、建设拟建地块简介拟建井场地势较为平缓。井场由东向西摆放,井场西面地势相对较高,东面地势相对较低。井场用地范围内的耕地主要种植的农作物为蔬菜,无天然林木、果林和经济林,也无电线、通信光缆、输气管线通过井场拟建地。2、项目总平面布置简介本项目各设备设施按照钻前工程及井场布置技术要求的相关要求进行布置,并结合了项目地周边居民的分布情况,项目主要的产噪设备布置在场地中央(钻机、柴油发电机组、泥浆泵);项目井控设备安装在井场的西面靠近井场大门处,值班房建于井场大门处,临时房屋置于进场公路两旁,距离井口100m之外,处于井口的侧风向处;废水池、岩屑池均置于井场东北面,采为钢筋水泥土结构;油罐和水罐布置于井场大门外;泥浆储备罐布置于井场东面;放喷池位于项目井口南面缓坡上。3、总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废水池布置合理性分析:本项目废水池拟建于井场东面,为钢筋混凝土浇筑的地陷式池体,废水池所处位置南高北低,井口周边500m范围内除西面、西北面及南面部分水井外,其余民居的水井均处于相对井口、废水池和岩屑池较地的位置。距离项目最近一处水井位于井口西面,同井口的距离约为105m,同废水池的距离约为115m,该水井处于相对项目井口和废水池较高的位置,相对井口高约3m,相对废水池高约5m。10鉴于项目井口周边的部分水井高程相对废水池高程较低,本项目拟在废水池四周设置挡水墙和导水沟、并对池体采取防渗措施,可有效防止雨水进入废水池中、降低发生污水外溢事故和污水渗漏事故的可能性;同时本项目废水池池体采用地陷式钢筋混凝土构造,也可避免发生废水池垮塌的事故;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尽可能的确保本项目产生的污水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因此,从环保的角度看,本项目废水池的布置合理。油罐布置合理性分析:项目油罐所储存油料为柴油,安全性较高。油罐布置于井场西面的硬化地面上,所处位置满足石油天然气钻井、开发、运、防火防爆安全生产技术规程(SY5225-2012)“油罐距离井口距离高于30m;距离放喷管线最近距离高于3m,基础顶面按规程要求高于井场平面1.5m以上”的要求,油罐基础周围设置有收集槽,评价认为,由于本井油罐周边环境简单,并且均位于硬化地表上,四周建有围堰,能有效防止柴油泄漏,减小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项目油罐设置合理。发电机房布置合理性分析:发电机房布置于项目中部靠北的位置,距离井口32m,发电机房满足石油天然气钻井、开发、储运、防火防爆安全生产技术规程(SY5225-2012)的相关要求。同时发电机房的设置也远离了居民点,降低了发电机噪声对敏感点的影响。生活区布置合理性分析:项目生活区布置于井口西面100m外的井场公路旁,处于当地主导风的侧风向,从劳动保护的角度考虑有利于井队员工身心健康。放喷池及放喷管线布置合理性分析:项目设有两条放喷线路,放喷管线末端均设置有放喷池,分别位于井口南面130m和东北面130m外的耕地上,两座放喷池之间的夹角约为130,两座放喷池周边50m范围内均无民居分布,周边植被主要为农作物,均无高大树木,各放喷池内壁均铺设有防火砖,外部均设置有3m高的水泥墙。本项目放喷池、放喷管线的设置满足含硫化氢油气井安全钻井推荐作法(SYT5087-2005)中关于含硫气井放喷池、放喷管线布设要求和钻前工程及井场布置技术要求(SY/T5466-2004)中的相关要求,因此,本项目放喷管线、放喷池布置合理。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和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属于新建项目,项目拟建地内不存在原有污染源及环境问题。11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一、地理位置阆中处于四川盆地向低山区过渡地带。介于东经1054110624,北纬31223151之间。东靠巴中市巴州区、南充仪陇县,南连南充南部县,西邻广元剑阁县,北接广元苍溪县,幅员面积 1878km2。辖46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88.19万,其中城区人口32万。二、地形、地貌阆中市大体可分为东北、西北部低山区和中南部丘陵两大地貌单元,地貌类型以低山为主,丘陵带坝地形为次。东北、西北部低山区地面切割强烈,沟谷密集,包括老观、千佛、二龙、文成、思依区,保宁区大部分和江南、河溪区部分地区,约占全市幅员面积的60%。该区域以嘉陵江为界,西部属剑门山脉,东部为大巴山脉,多属梁状山地貌,方山乡和老观镇大部为桌状山地貌。中南部丘陵区高丘、低丘交错,山丘坝俱备,包括水观、洪山、柏垭区和江南、河溪、保宁区部分地区,约占全市幅员面积的40%。该区域以宽谷丘陵地貌为主,嘉陵江沿岸有河流侵蚀堆积地貌创面,形成丘陵带坝地形。嘉陵江在市域境内迂回曲折,河曲河坝发育,谷地内从上而下呈珠状分布有20个河滩边坝和两个沙洲。滩坝总面积达17.7km2。两个沙洲面积有3.7km2。阆中市的山脉走向及河谷地貌特征。三、水文1、地表水阆中市地处嘉陵江中游,古城阆水。阆中市境内主要河流有嘉陵江,从北向南流经石子乡、保宁镇等13个乡镇,过境全长59.45公里,还有白溪、东河、构溪、西河等4条嘉陵江支流贯穿境内,分别于江南镇、文成镇、河溪镇、南部县定水镇流入嘉陵江。嘉陵江从凤凰山下入境,在猫儿井出境注入南部县。河道宽阔曲折,行洪河宽在240600m之间,水深315m之间;在近60km的干流中,计有河曲12处,其中河曲最大的是保宁镇段,向南凸出呈U形,河曲转糨处东西长2.5km,南北长达5km,而且转弯处东西对称,这是全国大江大河少有的,是阆中一大胜景。河水以降水补给为主,河流水位变化与大气降水的地区性季节变化一致。据测定,保宁镇华光楼断面年平均流量650m3/s,年平均最大流量1.1万m3/s,最小流量130m3/s。全河道均已通航。在历史上是下连重庆,上接广元的重要水运航道。市境内嘉陵江主要支流有东河、构溪河、白12溪河和西河。嘉陵江阆中段的水域功能主要为灌溉、发电、泄洪和饮用,但阆中城区下游10公里范围内无集中取水点。东河系嘉陵江的一级支流。发源于秦岭山脉米苍山南麓,位于四川盆地东北边缘,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062107,北纬31383254之间,流经川陕两省,东河上游分东西二源:东源宽滩河,发源于陕西省南郑县的姚家坝,向西流至邓家地后折向西南流经英翠至双河后向南流;西源盐井河发源于陕西省宁强县黎坪场东的三心眼处,向西流至柴家坝后折向南流径万家国华至双河场与东源宽滩河泄合后称为东河,流经贯子坝、旺苍、嘉川、东溪、歧坪、元坝,于阆中文城下游2km处的烂泥沟注入嘉陵江。在元坝场有较大支流插江汇入。河流全长293km,总落差1536m河流走向东北西南向,流域形状呈扇形,全流域面积为5040km2,多年平均流量109.1m3/s,水能理论蕴藏量237MW。东河径流主要由降水补给,水量丰沛,但年内年际变化较大。据清泉乡水文站实测资料统计,河口处年平均流量最大值为246m3/s(1981年)、最小值为37.2m3/s(1979年),二者之比为6.61倍。年径流量主要集中在59月,占全年径流量的79.7%。枯水期10月翌年4月,主要由地下水补给,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20.3%。每年4月以后径流随降雨的增大而逐渐增大,6、7、8三个月水量最丰,9月份次之,11月起由于降雨减少,径流开始以地下水补给为主,稳定退水至翌年4月。其中12月份为最枯,占年径流的2.5%。清泉水文站控制流域面积5011km2,测得最大洪峰流量11100m3/s。年平均最大流量185m3/s(1964年),最小年平均流量26.6m3/s。多年平均流量99.6m3/s,多年平均径流量31.43亿m3。井口西南面最近1.2km处为桶子沟,该河流由西北向东南流动,在项目下游约18km处汇入构溪河中,经现场踏勘及向当地相关部门了解得知,桶子沟的水体功能为灌溉和养殖,根据阆中市环境保护区出具的关于元坝12-1H井等4口钻井工程选址情况的说明可知,本项目拟选址位于饮用水源保护区外。2、地下水该区域地下水天然补给量为12.07108m3/a,天然排泄量,按径流模数法计为3.94108m3/a,按水文分析法计为3.07108m3/a,占天然补给量32.6或25.4;可开采量2.39108m3/a,占天然补给量19.8,已开采0.0213108m3/a,占天然补给量0.18,占可开采0.89。由于控制地下水形成和富集的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地貌、水文等诸13因素有差异,其地下水类型和分布亦不同。四川盆地北部边缘弧形构造带内的地下水,沿江河两岸断续分布,具有红层区水文地质的基本特征,除松散堆积层孔隙水外,余均为碎屑岩孔隙裂隙水。地下水的水质,水化类型以重碳酸钙型水为主,次是重碳酸钙镁型水,重碳酸钙镁水,重碳酸钙钠水、碳酸钙镁水所占比例极小。西北部中山区,地下水埋深不等;变质岩和火成岩分布区,地下水埋藏浅,多为重碳酸钠及重碳酸钙镁水,矿化度多在0.lg/L左右,硬度29德度,PH值6.97.3;碳酸盐岩及碎屑岩分布区,地下水埋藏较深,多为重碳酸钙型水,矿化度0.20.3g/L,硬度716德度,PH值7.38.1。南部红层广布地区,以红层裂隙水为主,多为重碳酸钙水,矿化度0.30.5g/L,硬度1023德度,PH值7.18.1。但因钠离子含量增加,致个别地点为重碳酸钙钠水。项目区地下水分布埋藏规律受自然地理及地层、地质构造控制,根据其含水介质特征,该段地下水主要为碎屑岩类裂隙水。裂隙水埋藏于砂泥岩风化裂隙中,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径流途程短,多以井泉形式零星排泄或向沟谷槽田的灌渠排泄。不具备大区域循环性,地下水埋深及富水性受地形地貌、地层产状、岩性控制。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该区地下水位年际变幅1.5m2m,水化学类型为HCO3Ca型,PH值6.17.3,矿化度0.3g/l0.6g/l,单井涌量0.3m3/d2m3/d,属地下水较贫乏地区。四、地质区域在大地构造上属杨子准地台之川中台坳,以地质力学观点看,属中国东部巨型新华夏系第三沉降带四川盆地之川西褶皱带和川中褶皱带。工作区无断裂构造,总体来看构造较为简单,以北东或北东东向的宽缓褶皱为主,主要有:新场向斜、新观背斜、九龙山背斜、苍溪向斜及龙干山背斜,以苍溪向斜为界,其西北为川西褶皱带,其东南为川中褶皱带。区域内褶皱平缓,北部以倾向南东的单斜形态为构造特征,岩层倾角自北而南逐渐减缓,由710渐变过渡为13,甚至水平,其中仅苍溪向斜在构造上形成略具储水向斜的轮廓。现将工作区主要构造简述如下:1、新场向斜分布于县境北端,为近东南向,两翼产状平缓,倾角510,两翼及轴部均为侏罗系蓬莱镇组地层。2、新观背斜南自苍溪龙王,经新观、桥溪,北至旺苍塌洞坪,轴向北东70,两翼及轴部均为14侏罗系蓬莱镇组地层,北西翼较缓,倾角57,东南翼较陡,倾角511,此背斜在县境内长约20Km。3、九龙山背斜位于调查区西部,沿天观至三川延伸,轴向北东70,全长37Km,两翼平缓开阔,倾角13,出露地层以剑门关组下段为主,另有蓬莱镇组和零星的剑门关组上段。4、苍溪向斜位于县城北至文昌场之间,近直线展布,轴向北东70,两翼对称,倾角1,东端可达3,出露地层为剑门关组上、下段,零星出露剑阁组。5、龙干山背斜位于东河以东,轴向北东65,走向北偏东,轴部时宽时窄,倾角13,境内全长30Km,出露地层剑门关组上、下段。由于区内比较轻微和稳定的构造变动特点,决定本区地下水主要活动带一般集中于浅部,鲜见深层或较深层构造裂隙水,地下水主要赋存于洼地风化带及洼地冲洪积带。储水裂隙的形成多以层间裂隙和风化裂隙为主,构造裂隙一般不发育。区域地质构造简单、地层岩性单一、新构造运动并不强烈,总体呈现为以缓慢的抬升为主的差异运动。区内地震活动性较弱,历史上无5级以上地震发生,主要为4级以下小震活跃,偶有45级地震发生。1840年苍溪曾发生5.0级地震,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特大地震,苍溪县有明显震感。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本区地震基本烈度为度,地震基本加速度为0.05g。五、气候与气象区域属暖温带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县境气候温和,多年平均温度16.7, 日均极端最高气温17.4、极端最低气温15.9。年平均降水量1046.7mm,最大降水量年1605.1mm,最小降水量年703.4mm。年内降水分布极不均匀,7月份降雨最多,达214.3mm;12月份最少,仅9.8mm;累年各旬降雨量最大出现在9月上旬,为86.4mm。年相对湿度73%,多年平均日照1490.9小时。县境内多静风,多年平均频率为24%,其次为西北偏北风,多年平均频率为16.1%。常年平均风速2.0m/s,月平均最大风速出现在4、5月,分别为2.4m/s 和2.3m/s。六、物产与生态资源(1)植被类型与分布15阆中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适度,动植物及各种自然资源丰富。在四川省植被区划中,阆中市属盆地底部丘陵代山植被地区的川北深丘植被小区(LA3(5)。自然植被为次生柏林木、马尾松林、栎类灌丛及亚热带草丛次生柏林分布广泛,是境内的主要用材林和防护林,蟠龙山、锦屏山,玉台山、白塔山、大象山以及云台水等乡的嘉陵江老冲积台地上,都有较大面积的人工马尾松林;在嘉陵江沿江的滩坝,是以小芑毛为主的亚热带草丛。林木树种有柏、杉、榆、杨柳、桃金娘等60个科,120个属,共400余种,全市森林覆盖率达41%。经济果木主要有桑树、桃、李、梅、梨、柑橘等。近年来,发展经济与水土保持绿化相结合,大力发展香酥梨。粮食作物盛产水稻、小麦、玉米、苕类、豆类;经济作物主产棉花、油菜、花生、药材;还盛产油桐、柑桔、梨、桃、李、杏等;阆中先后被国家和四川省确定为商品粮、蚕桑、棉花、油桐和速生林生产基地。通过调查,项目区广泛栽种而且长势良好的主要树种有马尾松、桤木、马桑、小叶女贞,主要草种有紫花苜蓿、高羊茅及狗牙根等。(2)动物种类与分布据四川资源动物,阆中方野生脊椎动物有181种,其中兽类有13种,鸟类35种,爬行类6中,两栖类5种,鱼类122种,其中属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有:大灵猫、小灵猫、水獭、林麝、鸳鸯、鸢、大鲵、白鲟等。脊椎动物鱼类主要有:鲤鱼、鲫鱼、白鲢、草鱼、鲶鱼、白鲟、白甲鱼 黄鳝、白甲鱼等;爬行类主要有:乌龟、鳖、壁虎、菜花蛇、乌稍蛇、青竹标蛇等;两栖类主要有:蟾蜍、黑瑗蛙、泽蛙、沼蛙、大鲵等;鸟类主要有:班鸠、 老鹰、乌鸦、杜鹃、喜雀、秧鸡、麻雀、燕子、白鹭、水鸭、啄木鸟等;哺乳类主要有:蝙蝠、田鼠、草兔、刺猬、松鼠等。无脊椎动物益虫主要有:蚯蚓、螳螂、赤眼蜂、金小蜂、七星瓢虫、蝇虎等;药用和食用动物主要有:蜈蚣、蟹、田螺、河蚌等。本项目评价区域范围内无国家保护名录内的野生珍稀保护动植物。七、自然风景点、文物古迹本项目评价区域内不涉及自然风景点、文物古迹等敏感场所。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一、行政区划阆中处于四川盆地向低山区过渡地带。介于东经1054110624,北纬3122163151之间。东靠巴中市巴州区、南充仪陇县,南连南充南部县,西邻广元剑阁县,北接广元苍溪县,幅员面积 1878km2。辖46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88.19万,其中城区人口32万。二、工农业概况阆中位于四川盆地北部,嘉陵江中游,辖4个街道办事处、21个镇和25个乡,全市幅员面积达1878平方公里。2010年全市户籍人口868978人,其中农业人口648277人,非农业人口220701人;全市生产总值972697万元,财政收入278944万元,财政支出279100万元;产业结构优化,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1829万元,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457808万元,增长25.1%;第三产业增加值263060万元,增长8.6%;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完成404360万元,比上年增长9.3%,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7463公顷,粮食总产量达398811吨,增长0.7%,油料产量38150吨,增长3.6%,水果产量98269吨,增长6.6%,蔬菜产量360650吨,下降1.2%;全年出栏肉猪935000头,出栏牛47000头,出栏羊215000头,肉类总产量达94279吨,比上年增长2.43%。三、基础设施阆中市目前共有国道36.5公里、省道127公里、县道251公里、乡道446公里、村道2642公里。特别是十二五规划期间的成就,尤其引人瞩目,公路建设的数量和等级都有了显著的提高。目前,国道212线已有24.3公里达到了一级路标准,省道302线阆中段全线贯通并达到二级路标准,县乡道通畅率达到了90%,村道通畅率达到了80%,广南高速过境阆中,阆中到成都、重庆缩短至三小时左右车程。四、科技、文化全市各级个类学校163所,在校学生107524人,其中中职学校10475人,普通中学47143人,小学校35917人,特殊教育学校357人,在园幼儿数14899人,全市共有教职工7333人,其中专任教师6574人。全市共有公共图书馆2个,文化馆2个,博物馆、展览馆6个,名胜风景区和文物保护区78个,艺术表演团体2个;全市共有卫生机构220个,床位2394张,卫生技术人员2197人,其中,医生1033人。农村乡镇卫生院66个,床位991张,卫生技术人员687人。农村医疗点达439个,乡村医生和卫生人员377人。17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为了解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现状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本次评价收集了广元市环境监测站于2011年11月14日20日在该区域进行的川东北元坝气田17亿立方米/年天然气试采项目现状监测资料,同时委托了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安全环保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于2014年2月19日25日对项目所在地进行了环境质量现状的监测,监测环境为农村环境。监测点位置见附图2,监测情况及结果现分别描述如下。一、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本次评价收集了广元市环境监测站于2011年11月14日20日在该区域进行的川东北元坝气田17亿立方米/年天然气试采项目大气监测资料,监测结果如下:*监测结果表明:评价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较好,SO2、NO2、PM10均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H2S 可满足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中关于H2S最高允许浓度的要求。大气监测数据引用可行性:项目所引用的现状监测时间为2011年11月14日20日,监测时间距离本项目评价时间较近,且在该时段内该区域未新建大气污染类项目;大气监测点位位于元坝103H井场内,同本项目直线距离约2.1km,处于同一区域内。故引用该大气监测数据可行。二、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本次噪声监测分别在项目井口所在位置和1个敏感点(农户)共计设置2个监测点,对项目所在区域的声环境进行采样监测。具体的监测点位见表3-2和附图2。*1、监测项目:各监测点昼间及夜间的等效连续A声级2、监测时间:2014年02月19日02月20日3、监测工况:本底值。4、监测结果见表3-3。*从上表可以看出:项目环境噪声均能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18准限值要求。三、地下水1、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1)采样点位设置本次评价共设3个监测点位。*(2)监测项目根据项目特点,选择地下水现状监测项目为:PH、COD、氨氮、挥发酚、铁、锰、硫化物、硫酸盐、氯化物、石油类。监测时间及频率:2014年02月24日25日对监测点进行了采样。分析方法:各项目监测分析方法按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规定的方法进行。(3)监测结果*2、评价结果由上表可见,项目所在区域地下水可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类标准限值要求。四、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1)采样点位设置本次评价对本项目西北面的鱼塘进行采样分析。(2)监测项目根据项目特点,选择地表水现状监测项目为:pH、氨氮、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石油类、挥发酚、硫化物、氯化物。监测时间及频率:2014年02月23日02月25日对监测点进行了采样。分析方法:各项目监测分析方法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类水域标准中规定的方法进行。(3)监测结果*2、评价结果由上表可见,项目西北面鱼塘水体中化学需氧量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19(GB3838-2002)中类标准限值要求,根据现场调查走访得知,造成该鱼塘化学需氧量超标的主要原因是周边农户在该水库进行畜禽和渔业养殖所致。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项目位于四川省南充市辖阆中市老观镇新凤村7组,地处农村环境,周围主要分布有农户和耕地。根据项目外环境关系,确定本项目的环境保护目标见表3-6。*根据本项目排污特点和外环境特征确定环境保护级别如下:环境空气:不因本项目的实施改变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等级,即评价区内的环境空气质量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限值要求;噪声环境:不因本项目的实施改变声学质量等级,即评价区内的声学环境质量应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限值要求。地表水环境:不因本项目的实施改变地表水环境质量等级,即评价区内的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类标准限值要求;地下水环境:不因本项目的实施改变地下水环境质量等级,即评价区内的地下水环境质量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类标准限值要求。20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一、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表3-7 环境空气质量值表 mg/m3取值时段 H2S PM10 SO2 NO2- 二级 二级 二级日 平 均 - 0.15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