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与辩论;辩论中的反对抗技巧.docx
演讲与辩论 ;辩论中的反对抗技巧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1 页 演讲与辩论 ;辩论中的反对抗技巧 演讲与辩论 论辩的过程是一个对抗与反对抗的过程,而对抗中又以例证对抗为常见。因此,本文想以例证对抗为例,谈点反对抗技巧。 从构成对抗的例证本身寻找反对的突破口 95 国际大专辩论会半决赛第二场中有这么一节辩词: 正方:可是我们也知道香港 “九七 ”就要回归祖国,我们听说要颁布基本法,可没有听说要颁布 “基本道德 ”呀 ! 反方: 我深深记得对方三辩同学在前几天的辩论场上曾经说过:在我一张伶牙俐齿之下是一颗善良美好的心灵(笑声),那为什么不说是颗 “法律心灵 ”呢?(掌声) 正方立场是 “社会秩序的维系主要依靠法律 ”,于是以强调法律的重要性为立足点。举香港将颁布基本法为例向反方发难,反方立即就地取材反唇相讥,与之构成尖锐的对抗。赢得了观众的喝彩。 请看正方是怎样反对抗的: 对呀!我善良的心灵是要大家认识我才知道的,可是现在大家都知道我首先是一个守法的好公民啊!(热烈掌声) 正方咬定法律不放松,以敏锐的洞察力从反方构成对抗的例证中 “窃取 ”与法律相关的事实,以先主后次的逻辑强调 “首先的 ”就是 “主要的 ”,从而压制对方的对抗。 演讲与辩论 ;辩论中的反对抗技巧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2 页 还有一些对抗的例证,表面看来牢不可破。实际上如果稍作 推敲还是可以反对抗的。 例如在 “女性找男性更需要关怀 ”辩论中,正方为了论证中国文字反映的男尊女卑,举例说: 中文有两个字表示结婚的概念,一个是 “娶 ”字,另一个是 “嫁 ”子。男人是 “娶 ”媳妇,女人是 “嫁 ”给男人,那这个 “娶 ”子它表示一种主动性,“嫁 ”子它表示一种被动性。(笑声,掌声)请回答! 反方马上以牙还牙: 像这个例子,我们也发现了中国字的 “好 ”字和 “妙 ”字。都是一个褒义词,那么请问 “妙 ”字和 “好 ”字是不是用 “女 ”字旁开头呢?(掌声) 当反方举 “好 ”和 “妙 ”进行对抗时,正方居然束手无策。其实。正方完全可以在 反方的例证上做文章,作出反对抗: “妙 ”可以拆为 “女 ”和“少 ”, “好 ”可以拆为 “女 ”和 “子 ”,、从造字角度看,这都是两个会意字,也就是 “女 ”性 “少 ”方为 “妙 ”“女 ”性得 “子 ”才叫 “好 ”。这岂不正表明了女性受压抑的社会地位了吗? 上面两个例子表明,从构成对抗的例证本身发掘于己方有利的观点或材料,可以有效地进行反对抗。 避实就虚,攻其不意 不是所有的对抗例证都存在着漏洞,更多的情况下,辩敌的对抗是严谨缜密、毫厘不爽的。这时候,避开对抗的冲击力,从侧面突发反问进行 “强攻 ”,是行之有效的反对抗技法之一。但是有一点。这 个反问演讲与辩论 ;辩论中的反对抗技巧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3 页 必须直接攻向对方的立论点,不能有任何偏差,否则就会影响反对抗的力度。 我们来看关于 “治愚比治贫更重要 ”的辩论中的一段辩调: 正方:中国作家写了这本书愚昧比贫穷更可怕,说明了治愚比治贫更重要,可见对方同学似乎是没有看这本书呀! 反方:中国政府也说:生存权、温饱权是人的第一权利。对方如何回答? 这一组对抗中,辩论双方都选取了权威言论作为例证。权威能制造不容置疑、无以反驳的特殊效应。正方在不可能正面向权威发起攻势的情况下,突然反问: 如果治愚不比治贫更重要,为什么中国人说 “养儿不读书,不如养头猪 ”? (笑声,掌声) 俗语是劳动人民智慧的产物,多约定俗成的语言的精华,它具有言简意赅、说理透彻、通俗易懂等特点。正方在这里引用俗语再次证明己方观点是十分明智的。其力之劲猛,一步到位,收到了相当直观的反对抗效果。 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得到启示:广泛收集有分量的材料支撑已方观点,一方面可以避免辩论的空洞化,另一方面更可以在关键时刻加强辩论的说服力度,争取出奇制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