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 (3).pdf
HK2013058HP-B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报批版) 项目名称: 郑州市区 110 千伏商城输变电工程 建设单位: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郑州供电公司 编制日期: 2014 年 1 月 环境保护部制 1修改检索表 序号 修改意见内容 改后页码 修改内容简要说明 1 细化调查站址及线路周围现状居住区、学校、单位等敏感点分布情况,结合区域规划建设内容, 补充完善项目近距离环境敏感点公众参与调查。附图 6、附图 7 已结合环境现状及区域规划建设内容进行分析 2 细化配套输电线路施工方式、 开挖深度等参数,完善施工扬尘、噪声防治措施 ; 根据变电站规模及建设内容,选取合适的类比监测资料, 完善电磁环境影响预测内容。 P10、 P27 P29、P33P38、P44P45 已增加线路施工方式及开挖深度等参数,完善了施工扬尘及噪声防治措施。已选取合适的类比监测资料。已完善电磁环境影响预测内容。 3 根据项目周边环境敏感点分布, 提出平面布置等优化方案。 P69 已补充优化变电站平面 布置的措施。 4 补充文物保护部门相关意见 P56,附件12 已补充郑州市文物局的意见 5 细化项目环保措施, 完善项目环保投资及环保验收一览表。 P10、P6971 已细化并完善环保措施一览表及环保投资及环保设施验收一览表。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 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 30 个字 (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 2.建设地点 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 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 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指项目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环境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 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 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它建议。 7.预审意见 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 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2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郑州市区 110 千伏商城输变电工程 建设单位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郑州供电公司 法人代表 王工 联系人 朱工 通讯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淮河路 9 号 联系电话 0371-68808064 传真 0371-68808371 邮政编码 450006 建设地点 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回族区 立项审批部门 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批准文号 / 建设性质 新建 改扩建 技改 行业类别 及代码 电力供应业 /D4420 占地面积 (平方米 ) 2728 绿化面积 (平方米 ) 33 静态投资 (万元 ) 其中: 环保投资(万元 )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0.39 评价经费 (万元 ) 预期投产日期 2015 年 工程内容及规模 1 工程背景及建设必要性 为满足郑州市管城区负荷快速增长的需要,缓解 110kV 东风变电站的供电压力,改善 10kV 网络结构,改善电能质量,提高供电能力和供电可靠性,建设郑州市区 110千伏商城输变电工程(以下简称 “本工程 ”)是十分必要的。 2 工程进展情况及环评工作过程 中国电力技术装备有限公司于 2013 年 11 月完成了本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根据环境保护部令第 2 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本工程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 武汉华凯环境安全技术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我公司 ”)受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郑州供电公司委托(见附件 1) ,承担本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公司于 2013 年 12月对本工程所在区域进行了实地踏勘、调查,收集了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及有关资料,并委托河南电力试验研究院进行了电磁环境及声环境的现状监测。在现场踏勘、调查和现状监测的基础上,结合本工程的特点及实际情况,根据相关的技术规范、技术导则要求,进行了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制定了环境保护措施,并开展了公众参与工作。在上 3述工作基础上,编制完成了郑州市区 110 千伏商城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 (报批版) ,报请审批。 3 编制依据 3.1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条例和文件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 1989 年 12 月 26 日起施行) ; (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 2004 年 8 月 28 日起施行) ; (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 2011 年 3 月 1 日起施行) ; ( 4)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 2003 年 9 月 1 日起施行) ; ( 5)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 ( 1996 年 4 月 1 日起施行) ; (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 2007 年 12 月 29 日起施行) ; ( 7)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 1996 年 10 月 29 日八届全国人大二十二次会议通过, 1997 年 3 月 1 日起施行) ; ( 8)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 1998 年 11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253号, 1998 年 11 月 29 日起施行) ; ( 9)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环境保护部令第 2 号, 2008 年 10月 1 日起实行) ; ( 10) 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国家环境保护局第 18 号令 1997, 1997 年 3月 25 日起施行) ; ( 11)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1 年本) (修正)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21 号, 2013 年 5 月 1 日起施行) ; ( 12) 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第 8 号令, 1999 年 3 月 18 日起施行) ; ( 13) 电力设施保护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1998 年 1 月 7 日起施行) ; ( 14) 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 (国务院国发 1996第 31 号文, 1996年 08 月 3 日起施行) ; ( 15)河南省环境保护厅电磁辐射建设项目管理细则 ( 2011 年 4 月 20 日起施行) ;( 16) 关于印发郑州市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 (郑政办 2011第 82 号文, 2011年 11 月 14 日起执行 ) ; ( 17) 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 (环境保护部 环 4发 201277 号文, 2012 年 7 月 3 日起施行) ; ( 18) 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 (环境保护部 环发 201298 号文, 2012 年 8 月 8 日起施行 ); ( 19) 关于进一步加强输变电类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监管工作的通知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 环办 2012131 号文, 2012 年 10 月 29 日起施行) ; (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细则 ( 1992 年 5 月 5 日起施行) ; ( 21)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 ( 2003 年 7 月 1 日起施行) ; ( 22) 郑州商代遗址保护管理规定 (郑州市人民政府令第 87 号, 2000 年 5 月 1日起施行) ; ( 23) 郑州商代都城遗址保护规划 (郑州市文化局, 2010 年 5 月起施行) ; ( 24) 郑州市控制扬尘污染工作方案的通知 (郑政 2013 18 号, 2013 年 4 月17 日起施行) 。 3.2 相关的标准和技术导则 ( 1) 声环境质量标准 ( GB3096-2008) ; ( 2)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 GB12348-2008) ; ( 3)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 GB12523-2011) ; ( 4) 高压交流架空线路无线电干扰限值 ( GB15707-1995) ; ( 5) 500kV 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 ( HJ/T24-1998) ;( 6)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 ( HJ19-2011) ; ( 7)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 ( HJ2.4-2009) ; ( 8)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 ( SL204-1998) ; ( 9) 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路、变电站工频电场和磁场测量方法 ( DL/T988-2005) ;( 10) 高压架空送电线、变电站无线电干扰测量方法 ( GB/T7349-2002) 。 53.3 评价因子及评价范围 1)工频电场、工频磁场 变电站以站址为中心的半径 500m 范围内区域,重点为围墙外 100m 的范围内。 2)无线电干扰 变电站围墙外 2000m 区域内,重点评价变电站围墙外 100m 的范围内。 3)声环境 变电站围墙外 200m 范围内。 4)生态环境 变电站围墙外 300m 范围内,重点为本工程直接扰动区域。 63.4 评价适用标准 环境质量标准 根据郑州市管城回族区环境保护局 关于郑州市区 110 千伏商城输变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标准的意见 (附件 2)本工程执行如下标准: 1. 环境空气 环境空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 GB3095-2012)二级标准。 2.声环境 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1 类声环境功能区标准。 污染物排放或控制标准 1.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及无线电干扰 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及无线电干扰执行标准值参见表 1。 表 1 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及无线电干扰评价标准值 项目 评价标准 标准来源 工频电场 居民区 4kV/m 工频磁场 居民区 0.1mT 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 HJ/T24-1998) 无线电干扰 46dB(V/m) 0.5MHz 时,距边相导线投影和变电站围墙外 20m 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无线电干扰限值 ( GB15707-1995) 2.噪声 施工期施工场界噪声执行建筑施工 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523-2011) ;运行期变电站噪声排放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 GB12348-2008) 1 类标准。 3.水环境 运行期变电站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进入市政管网,废水排放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 GB8978-1996)表 4 三级标准;输电线路运行期无废水排放。4.废气 变电站、 输电线路施工期间大气污染物排放执行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 1996)表 2 二级标准。 总量控制指标 不涉及总量控制标准。 4 工程概况 本工程包括 110kV 商城变电站和配套 110kV 输电线路,工程总占地面积 2728 m2。 7项目组成见表 2。 表 2 项目规模及环评工作范围 项目 建设规模 评价工作范围界定 110kV 商城变电站 终期规模: 363MVA 主变压器, 110kV 出线 3回,无功补偿容量 3( 4+6) MVar。 本期规模: 263MVA 主变压器, 110kV 出线 2回,无功补偿容量 2( 4+6) MVar。 属于本次评价范围。分期建设、分期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建设项目, 其相应的环境保护设施应当分期验收。 配套110kV 输电线路 新建电缆线路二回,一回 T 接民南线,一回 T 接民东线, 线路路径总长 2.2km,其中商城变内 0.2km,利用现有的电缆隧道 1.1km,新建电缆隧道 0.9km。 线路均采用地下电缆敷设。线路全部位于郑州市管城区境内。 地下电缆位于市政电缆隧道中, 并且导线外层有金属护套、 PVC(或 PE)外护套等,对外环境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无线电干扰影响很小。因此本次对于地下电缆进行简要分析。 4.1 110kV 商城变电站 4.1.1 站址概况 110kV 商城变电站站址位于郑州市管城区书院街与塔湾路 (规划南北路) 交叉口东南角,紧邻交叉口,场地目前为空地,该站址位于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建设控制地带。变电站西侧 25m 为 ,北侧 64m 为 。变电站站区占地 2477m2。站址四周环境情况见图 1。郑州市区 110 千伏商城输变电工程地理位置图见附图 1。 图 1 110kV 商城变电站站址四周环境情况 84.1.2 站址选址合理性分析 根据现场踏勘, 110kV 商城变电站位于郑州市管城区,站址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内无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站址用地取得了郑州市城乡规划局(附件 4) 、郑州市国土资源局的同意意见(附件 5) 。因此,从环境保护角度,该站址是合理的。 4.1.3 变电站规模 110kV 商城变电站终期规模为主变压器 363MVA, 110kV 出线 3 回,无功补偿容量 3( 4+6) MVar;本期建设 263MVA 主变压器, 110kV 出线 2 回,无功补偿容量 2( 4+6) MVar。 4.1.4 变电站总平面布置 4.1.5 给排水 ( 1)给水 变电站站区生活及消防用水接自市政给水管网。 ( 2)排水 110kV 商城变电站站区内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排水系统。站区雨水经站内雨水管网收集后排入市政雨水管网;站内设置化粪池,站内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4.1.6 总事故油池 变电站内变压器为了绝缘和冷却的需要,其外壳内充装有变压器油,在发生事故或者检修时有可能引起变压器油泄漏,因此变电站设有总事故油池。本工程 110kV 商城变电站总事故油池容积为 35m3,可以满足最大一台变压器油发生全部泄漏时不外溢。 4.1.7 变电站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94.2 配套 110kV 输电线路 4.2.1 线路概况 4.2.2 线路路径方案 4.2.3 线路路径合理性分析 根据现场踏勘,本工程线路不涉及自然保护区、军事设施及重要通讯设施等,线路沿现有电力电缆隧道敷设 1.1km,新建电缆隧道 0.9km,线路沿线评价范围内无其他生态类环境保护目标,电缆主要沿街道(马路)敷设,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同时本工程线路取得了郑州市城乡规划局原则性意见(附件 6) 。因此,从环境保护角度,本工程线 10路路径是合理的。 4.2.4 电缆型号及其敷设型式 4.2.5 线路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5 环境保护投资 116 与政策及规划相符性的分析 本工程为高压输变电工程,属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 21 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1 年本) (修正) ( 2013 年 5 月 1 日生效)中的鼓励类 “电网改造与建设 ”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本工程属于郑州供电区 “十二五 ”电网发展规划规划的项目,已列入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豫电发展 2012173 号 关于印发 2013 年电网项目前期工作计划的通知 (附件 3)和郑州市区 110kV 及以上电网规划地理接线图( 2015 年) (附图 4) ,符合郑州市的电网规划。 本工程新建变电站、 输电线路路径选择、 设计时已充分听取当地规划等部门的意见,取得了郑州市城乡规划局和郑州市国土资源局的同意意见(附件 4、附件 5、附件 6) 。因此,本工程与当地规划是相符的。 7 郑州市区 110 千伏商城输变电工程建设计划 根据电力系统要求,本工程预计将于 2015 年建成投产。 12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1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 本工程属新建工程,无原有污染情况。 2 与本项目有关的主要环境问题 本工程不存在遗留环境问题。 13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 1 地形地貌 110kV 商城变电站站址区域地形平坦,交通便利,场地稳定,无不良地质条件,地貌单元属于黄河冲积平原。站址位于郑州市管城区书院街与塔湾路 (规划南北路 )交叉口东南角,紧邻交叉口,变电站站址现状见图 2。 图 2 110kV 商城变电站站址现状 2 地质、地震 拟建场地位于冲积平原上,其岩性组成以粉砂、粉土、粉质粘土为主。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 GB50260-96)生产综合楼按抗震设防烈度按 7 度( 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本项目场地区域地质构造条件基本稳定,适宜本工程建设。 3 水文 本项目不涉及水体。站址位置不受 50 年一遇的洪水影响。 4 气候特征 郑州市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冷暖适中、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少雨,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晴朗日照长,冬季寒冷少雨。郑州市冬季最长,夏季次之,春季较短。其气候特征详见表 7。 14表 7 郑州市气候特征一览表 项 目 特征值 多年平均气温() 14.5 极端最高气温() 43.0 极端最低气温() -19.7 多年平均降水量( mm) 635 年最大降雨量( mm) 1054.2 最大冻土深 ( m) 0.27 最大风速( m/s) 30.5 5 植被 经现场踏勘,本工程站区为空地。变电站站区附近植被有少量核桃树和杂草。 6 水土保持现状 本工程所在区域的水土流失主要受降水及地表径流冲刷影响,土壤侵蚀类型主要为水力侵蚀,以面蚀为主。 7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7.1 现状环境保护目标 本工程生态评价范围内不涉及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等特殊生态敏感区,也不涉及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重要湿地、原始天然林、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天然集中分布区、 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及索饵场、 越冬场和洄游通道、天然渔场等重要生态敏感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输变电类工程”的环境敏感区定义, 本工程环境保护目标详见表 8, 110kV 商城变电站周围环境保护目标位置关系及监测布点图见图 3, 110kV 商城变电站站址四至图见附图 6。 15表 8 环境保护目标与本工程相对位置关系 序号 环境保护目标 与本工程的 方位及距离 房屋结构 功能及规模 环境影响因子 一、居民类环境保护目标 (一) 110kV商城变电站 1 W: 25m 居住小区,约 28户, 140人 2 N: 64m 居住小区,约 36户, 180人 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无线电干扰、噪声 二、文物保护单位 文物保护单位 性质 行政区域 与其相对位置关系 环境影响因素 - 郑州商代遗址 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郑州市 本工程商城变电站及电缆隧道( 0.45km)位于一类建设控制地带内 施工影响 工程占地 三、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1、本工程不涉及 HJ19-2011中定义的特殊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和重要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2、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植被、土壤。对保护目标的保护要求:工程建设过程中应采取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及植物措施,减少水土流失。 图 3 110kV 商城变电站周围环境保护目标位置关系及监测布点图 7.2 规划环境保护目标 根据郑州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图(附图 7) ,拟建 110kV 商城变电站东侧和西侧为为公园绿地,南侧为公园绿地和商代遗址地上基址,西北角为金融商业用地,北侧为商都博物院。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 “输变电类工程 ”的环境敏感区定义, 110kV 商城变电站周围无环境保护目标。 16社会环境简况 郑州市是河南省的省会,东连开封市,西接洛阳市,南邻许昌市,北隔黄河与新乡市相望。东西最大横距 166km,南北最大纵距 75km,总面积 7446.2km2,其中市区面积1010km2,城市建成区面积 113km2。现辖金水区、中原区、惠济区、管城区、二七区、上街区、中牟县等 6 区 1 县,代管巩义市、新郑市、荥阳市、登封市、新密市。总人口1100 万人,人口密度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二位。 2012 年郑州市完成生产总值 5549.8 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 2613.8 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3669.8 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 2289.9 亿元,全市进出口总值为 358.3 亿美元,其中出口总值 202.6 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 34.3 亿美元,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 974.6 亿元, 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 606.7 亿元, 截止 2012 年底,金融机构存款余额 10448.3 亿元, 居民储蓄存款余额 3845.5 亿元, 各项贷款余额为 6794.1亿元。 17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现状 1 声环境质量现状 ( 1)监测布点 按照噪声环境现状调查、影响预测及评价需要,本次监测对新建 110kV 商城变电站站址和周围环境保护目标布点监测。具体监测点位见表 9。 表 9 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点位表 序号 名 称 监测点位置 监测点 GPS点位 110kV商城变电站 1 110kV商城变电站 拟建站址四周 2 W: 25m 3 N: 64m ( 2)监测项目 等效连续 A 声级。 ( 3)监测单位 ( 4)监测时间、监测频率、监测环境 监测时间: 2013 年 12 月 2 日; 监测频率:每个监测点昼、夜各监测一次; 监测环境:温度 215,天气晴,风速 04m/s; ( 5)监测方法及测量仪器 监测方法 声环境质量标准 ( GB3096-2008) 测量仪器 见表 10。 表 10 噪声环境现状监测仪器 仪器设备名称 型号 /规格 制造单位 检定 /校准 机构 测量范围 有效日期至噪声频谱分析仪 AWA6270A 型 杭州爱华仪器有限公 河南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20Hz12.5kHz 35dB135dB 2014.05.26 18( 6)监测结果 ( 7)监测结果分析 由表 11 可知, 110kV 商城变电站站址昼间噪声监测值为 48.1 49.8dB(A),夜间噪声监测值为 37.1 37.8dB(A), 满足 声环境质量标准 ( GB3096-2008) 1 类标准; 110kV商城变电站站址附近环境保护目标昼间噪声监测值为 45.6 47.7dB(A),夜间噪声监测值为 38.7 39.6dB(A),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 ( GB3096-2008) 1 类标准。 2 电磁环境质量现状 ( 1)监测布点 电磁环境现状监测布点见表 8、图 3。 ( 2)监测时间、监测频次、监测环境和监测单位 监测时间、监测环境和监测单位与声环境监测相同。 监测频次:白天监测一次。 ( 3)监测方法 按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路、变电站工频电场和磁场测量方法 ( DL/T 988-2005) 、高压架空送电线、变电站无线电干扰测量方法 ( GB/T 7349-2002)进行。 无线电干扰监测频率为 0.5MHz。 ( 4)监测仪器 电磁环境现状监测仪器见表 12。 19表 12 电磁环境现状监测仪器 序号 仪器设备 名称 型号 /规格 制造单位 检定 /校准 机构 测量范围 有效日期 1 综合场强测量仪 8053 narda 公司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0.001V/m100kV/m 1nT10mT 2014.01.20 2 测试接收机 KH3930 EMI 北京科环世纪电磁兼容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0 120dBV/m 2014.01.27 3 温湿度表 WSB-A6 郑州博洋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河南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2014.08.07 ( 5)监测结果 ( 6)监测结果分析 1)工频电场 110kV 商城变电站站址四周工频电场强度为 0.584V/m 1.148V/m; 站址附近环境保护目标处的工频电场强度为 0.543V/m 2.452V/m。 2)工频磁场 110kV 商城变电站站址四周磁感应强度为 0.031T 0.042T; 站址附近环境保护目标处的磁感应强度为 0.048T 0.056T。 3)无线电干扰 110kV 商城变电站站址四周 0.5MHz 频率下无线电干扰值为 36.2 37.6dB(V/m);站址附近环境保护目标处测得的 0.5MHz 频率下无线电干扰值为 37.4 39.1dB(V/m) 。 20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工艺流程简述 运行期,输变电工程的作用为变电和输电。在变电站内通过变压器将电能调变至一定电压等级,然后通过导线输送至其他变电站或用户。变电和送电过程中,只存在电压的变化和电流的传输现象,没有其他生产活动存在,整个过程中无原材料、中间产品、副产品、产品存在,也不存在产品的生产过程。输变电工程在运行期将产生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无线电干扰以及电磁性噪声。工艺流程见图 4。 图 4 本工程工艺流程图 21主要污染工序 1 产污环节分析 输变电工程建设期土建施工、设备安装等过程中将可能产生植被破坏、扬尘、施工噪声、废污水以及固体废弃物等影响因子;运行期只是进行电压的转变和电能的输送,其产生的污染影响因子主要为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无线电干扰以及电磁性噪声。 本工程施工期和运行期的产污环节参见图 5图 6。 图 5 变电站工程施工期和运行期产污节点图 图 6 电缆线路施工期产污节点图 222 污染源分析 2.1 施工期 本工程施工期对环境产生的污染因子如下: ( 1)施工噪声:施工机械产生。 ( 2)施工扬尘:变电站场地平整、基础开挖以及电缆沟开挖回填、土方调运以及设备运输过程中产生。 ( 3)施工废污水:施工废水及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本工程变电站施工期平均施工人员约 20 人,施工人员用水量约 0.15m/d人,生活污水产生量按总用水量的 80%计,则生活污水的产生量约 2.4m/d。 ( 4)固体废弃物: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建筑垃圾。 ( 5)生态环境:变电站占用土地、破坏地表植被及由此带来的水土流失等。 2.2 运行期 ( 1)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无线电干扰 工频即指工业频率, 我国电网的工业频率为 50Hz, 工频电场、 工频磁场即指以 50Hz交变的电场和磁场。 变电站内高压电气设备及导线在周围空间形成电、磁场,变电站内各种电气设备、导线都可产生局部电晕放电,构成电晕无线电干扰源,从而产生无线电干扰。 ( 2)噪声 变电站内的变压器及其冷却风扇运行会产生连续电磁性和机械性噪声,断路器、火花及电晕放电等会产生暂态的机械性噪声和电磁性噪声,变电站运行期产生的噪声可能对声环境产生影响。 ( 3)废水 变电站正常工况下,站内无工业废水产生。 110kV 商城变电站正常运行时值守人员1 人,用水量约 0.1m/d人,生活污水产生量按总用水量的 80计,按工作时间 365 天 /年,则生活污水产生量约 2.9210-3万吨 /年,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向市政污水管网;电缆线路在运行期无废水产生。 ( 4)固体废弃物 变电站运行期无工业垃圾产生,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为值守人员的生活垃圾约 912 kg/a,交由环卫部门处理;电缆线路在运行期无固体废弃物产生。 ( 5)变压器事故溢油 变电站内变压器等电气设备为了绝缘和冷却的需要,其外壳内装有变压器油,正常 23情况下变压器油不外排,但在事故状态下可能造成变压器油泄漏。因此,本工程变电站站内设有储油坑及总事故油池一个,防止事故固态状态下对环境的污染,该事故油池的容积为 35m3,可以满足变压器油在事故情况下泄露的变压器油不外溢至环境之中。 3 工程环保特点 本工程为 110kV 高压输变电工程,其环境影响特点是: ( 1)变电站采用全户内式变电站, 110kVGIS 室、 10kV 配电装置室、二次设备室、电容器室等设备均布置在户内,变 电站出线亦均为电缆形式出线 。由于建筑物对噪声及电场的屏蔽和衰减作用,使得该类型的变电站围墙外的工频电场影响比同电压等级的户外式变电站的影响要小。 ( 2)施工期可能产生一定的环境空气、 水环境、噪声、固体废弃物及生态环境影响,但采取相应保护及恢复措施后,施工期的环境影响是可逆的,可在一定时间内得到恢复。 ( 3)运行期环境影响因子为工频电场、 工频磁场、无线电干扰及噪声。同时,还存在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 24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内容 类型 排放源 污染物名称 处理前产生浓度 及产生量 排放浓度及排放量 大 气 污 染 物 无 无 / / 水 污 染 物 变电站内值守人员 生活污水 2.9210-3万吨 /年 2.9210-3万吨 /年 固 体 废 物 变电站内值守人员 生活垃圾 912kg/a 交由环卫部门处理 噪 声 变压器 噪声 65dB(A) 50dB(A) 其 他 电磁环境影响及其它: 变电站投入运行后,将对站外环境产生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无线电干扰影响,但在变电站站址外,工频电场、工频磁场以及无线电干扰能够满足相应标准要求;单台变压器内装有 25m3变压器油, 事故状态和检修时对变压器油处理不当可能引起油泄漏造成环境风险,变电站内设置有总事故油池,在发生事故时,事故漏油流入总事故油池,进入事故油池中的废变压器油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危险废物处理机构进行妥善处理,不会对外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主要生态环境影响 工程占用土地时破坏地表,引起水土流失,产生一定的生态环境影响,在施工过程中应采取必要的水土保持措施,在工程完工后应及时恢复临时占地区域的植被,将工程建设造成的不良生态影响降至最小。 25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 1 施工工艺 1.1 变电站工程 1.1.1 变电站基础施工方案 ( 1)建筑物基础 综合楼主体结构设计为现浇框架结构,楼 面、屋面及楼梯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基础采用静压式预制高强混凝土管桩基础。 ( 2)变压器基础 主变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整板基础。 1.1.2 施工营地、站场布置情况 利用变电站站内空地作为施工临时用地、施工营地,不另行设置施工临时占地。 1.1.3 施工方案 ( 1)土石方工程与地基处理方案 土建工程地基处理方案包括:场地清理、 排水沟基础、设备支架基础、主变基础开挖、浇筑、回填、碾压处理等。 场地平整顺序:将场地表层土清除堆放至 指定的地方。将填方区的填土分层夯实填平,整个场地按设计标高进行平整。 场地平整时宜避开雨季施工,严禁大雨期进行回填施工,并应做好防雨及排水措施。( 2)混凝土工程 为了保证混凝土质量,工程开工以前,掌握近期天气情况,尽量避开大的异常天气,做好防雨措施。基础施工期,以先打桩、再开挖、后做基础为原则。 ( 3)电气施工 站区建筑物内的电气设备视土建进展情况机动进入,但须以保证设备的安全为前提。另外,须与土建配合的项目,如接地母线敷设、电缆通道安装等可与土建同步进行。 ( 4)设备安装 电气设备一般采用吊车施工安装。在用吊车吊运装卸时,除一般平稳轻起轻落外,尚需严格按厂家设备安装及施工技术要求进行安装,特别是 PT(电压互感器) 、 CT(电流互感器) 、变压器设备要加倍小心。 261.2 电缆铺设施工工艺 电缆沟施工工艺流程主要包括施工材料的准备、电缆沟基槽开挖、浇筑混凝土底板垫层、电缆沟墙体砌筑、电缆沟压顶混凝土施工、电缆沟扁铁安装、电缆沟粉刷、电缆沟底找坡压光、覆盖电缆沟盖板。电缆沟施工期主要的环境影响为基槽开挖产生的弃土、弃渣影响。 施工工艺流程主要包括管道基槽开挖、底层挖平、导管底铺混凝土底板垫层、电缆穿管敷设、试牵引、敷设电缆。电缆穿管施工期主要的环境影响为管道基槽开挖产生的弃土、弃渣影响。 本工程电缆线路仅新建电力电缆隧道 0.45km,工程量较小,因此,电缆隧道施工期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2 施工声环境影响分析 ( 1)声源 变电站建设期在场地平整、挖填方、基础施工、设备安装等阶段中,可能产生施工噪声对环境的影响。噪声源主要来源于各类施工机械的运转噪声,如推土机等,噪声水平为 70 75dB(A)。 ( 2)拟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1)施工单位应采用噪声水平满足国家相应标准的施工机械设备,并在施工场周围设置围挡或围墙以减小施工噪声影响。 2)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禁止夜间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作业。如因工艺特殊情况要求,需在夜间施工而对周边居民产生环境噪声污染时,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二十九条、第三十条的规定取得相关部门证明并公告附近居民。 ( 3)施工期噪声影响分析 1) 110kV 变电站 建设期噪声预测计算公式如下: 1212lg20rrLL 式中, L1、 L2为与声源相距 r1、 r2处的施工噪声级, dB(A)。 取最大施工噪声源值 75dB(A)对变电站施工场界及周围环境敏感点的噪声环境贡献值进行预测,预测结果参见表 14。 27表 14 施工噪声源对变电站施工场界噪声贡献值 距变电站场界外距离 (m) 0 10 15 30 80 100 150 未设置拦挡设施噪声贡献值 dB(A) 61 52 49 44 36 35 31 设置拦挡设施噪声贡献值 dB(A) 56 47 44 39 31 30 26 施工场界噪声标准 dB(A) 昼间 70,夜间 55 注:按最不利情况假设施工设备距场界 5m。 由表 14 知,施工区无围墙时,变电站施工场界噪声值为 61dB(A),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 GB12523-2011)中场界环境噪声标准昼间 70dB(A)的要求,施工区设围墙时,变电站施工场界噪声值为 56dB(A),可满足( GB12523-2011)中标准昼间 70dB(A)的要求,但不能满足夜间 55dB(A)的要求。 为减小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 响,在变电站施工时,应建 施工围墙,施工单位禁止夜间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