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变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 (2).pdf
建设项目名称 金银滩110kV输变电工程建设单位名称 国网宁夏电力公司吴忠供电公司建设项目主管部门 国网宁夏电力公司建设项目性质 新建 改扩建 技术改造额定电压 110kV环评时间 2011年4月投入试生产时间 2013年11月27日 现场监测时间 2013年11月28日环 评 报 告 表 审 批 部门宁 夏 回 族 自 治 区 环 境 保 护厅 环评报告表编制单位宁 夏 辐 射 环 境 监 督站环保设施设计单位 吴忠天净电力勘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环保设施施工单位 宁 夏 送 变 电 工 程 公司验收监测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2、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第13号令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2002年);3、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038号文关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4、国家环保总局第18号令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1997年);5、宁夏辐射环境监督站金银滩110kV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2011年4月);6、宁夏回族自治区环境保护厅对金银滩110kV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审批意见 (2011年6月13日);7、吴忠天净电力勘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金银滩110kV输变电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书 ; 8、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验 收 监 测 标 准 及 方法1、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 (HJ/24-1998)2、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无线电干扰限值(GB15707-1995)3、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路、变电站工频电场和磁场测量方法 (DL/T988-2005)4、高压架空输电线、变电站无线电干扰测量方法(GB7349-2002)5、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监测技术规范(DL/T334-2010)6、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7、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8、建 设 项 目 竣 工 环 境 保 护 验 收 技 术 规 范 生 态 影 响 类 ( HJ/T394-2007)工程概况及规模:一、工程概况1、金银滩110kV变电站金银滩110kV变电站位于吴忠市境内,占地面积为0.3528hm 2。2、利通变金银滩110kV送电线路线路起始于利通变220kV变电站,终止于金银滩110kV变电站,线路全长18km,全线采用单回路杆塔架设,共建杆塔65基。3、利通变220kV变电站110kV间隔扩建工程利通变220kV变电站扩建1个110kV出线间隔二、工程规模 1、金银滩110kV变电站金银滩110kV变电站本期新建140MVA主变压器,110kV进出线1回,35kV出线5回,10kV出线6回;电压等级110/35/10kV。变电站环评规模与实际规模比较见表1。表1金银滩110kV变电站环评规模与实际规模比较项目名称 指标名称 环评规模 实际规模主变压器 140MVA110kV出线 1回35kV出线 5回10kV出线 6回金银滩110kV变电站无功补偿 1(4200+3000)kvar与环评时相同2、利通变金银滩110kV送电线路本工程线路环评规模与实际规模比较见表2。表2利通变金银滩110kV送电线路工程建设规模工程名称 指标名称 环评规模 实际规模回路数 单回路路径长度 18km铁塔型式1B-ZM1-21、1B-ZM1-24、1B-J1、1B-J2、1B-J3、1B-J4、1H-SJ4等导线类型 JL/GIA-300/25钢芯铝绞线利通变金银滩110kV送电线路全线塔基 共建杆塔65基与环评时相同3、利通变220kV变电站110kV间隔扩建利通变220kV变电站扩建1个110kV出线间隔。三、工程验收工况金银滩110kV变电站2013年11月28日有功功率为8.6(MW),无功补偿为-2.6(Mvar);利通变金银滩110kV送电线路电压为110(kV),电流为46.4(kA)。四、工程变更情况1、金银滩110kV输变电工程环评规模与实际规模一致,工程无变更情况。环评报告表回顾及批复一、金 银 滩 110kV输 变 电 工 程 环 境 影 响 报 告 表 主 要 内 容(一)电磁辐射环境本底监测结果表5 金银滩110kV输变电工程工频电磁场强度本底监测结果点位描述 测量高度 (m) 工 频 电 场 强 度( kV/m) 工 频 磁 场 强 度( mT)拟建金银滩110kV变电站站址中心 1.5 4.44 10 3 1.6010 5拟建金银滩110kV变电站南侧 1.5 5.38 10 3 2.2010 5拟建金银滩110kV变电站东侧 1.5 3.14 10 3 1.3010 5拟建金银滩110kV变电站北侧 1.5 1.27 10 3 1.7010 5拟建金银滩110kV变电站西侧 1.5 1.93 10 3 1.7010 5送电线路进出线端(利通220kV变110kV间隔扩建处) 1.5 2.36 10 2 4.1010 5送电线路路径 1.5 1.6910 3 1.3010 5吴 忠 东 塔 乡 陈 某 宅 1.5 1.1510-3 2.1010-5吴 忠 胡 二 村 杨 某 宅 1.5 5.3610-4 1.5010-5吴忠吴桥马某 等约8户 1.5 2.3610-3 1.7010-5吴 忠 郭 桥 马 某 宅 1.5 1.5710-3 1.5010-5吴忠郭桥王某 等约9户 1.5 5.2710-3 1.6010-5吴忠郭桥岳某 等约9户 1.5 3.2510-3 1.1010-5吴忠金银滩马某 等约6户 1.5 3.1710-4 1.1010-5吴 忠 银 新 村 五 队 金 某 宅 1.5 1.4810-3 1.6010-5表6 金银滩110kV输变电工程无线电干扰本底测量结果测点 频率 0.5MHz拟建金银滩110kV变电站站址中心 32.9送电线路进出线端(拟建金银滩110kV变电站进出线端) 33.2送电线路进出线端(利通220kV变110kV间隔扩建处) 37.7送电线路路径 30.6表7金银滩110kV变电站站区噪声本底监测结果 单位:dB(A)测量点位 昼间 夜间南墙1m 35.9 34.6北墙1m 35.8 34.4西墙1m 36.1 35.2东墙1m 36.0 35.4从表5可以看出:金银滩110kV输变电工程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场强度小于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24-1998)规定的4kV/m和0.1mT限值。从表6可以看出:金银滩110kV输变电工程的无线电干扰小于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无线电干扰限值(GB15707-1995)规定的0.5MHz时,46dB(V/m)的标准限值。从表7可以看出:变电站站址昼间和夜间噪声小于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二)污染防治措施1、电磁辐射污染防治措施(1)变电站电磁辐射污染防治措施变电站围墙、二次设备室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物,可以屏蔽高压电气设备产生的电磁辐射;带电体周围良好的接地措施也进一步减弱了电磁辐射;高压设备合理布置,通过距离衰减,以减小站区围墙外的电磁辐射强度及无线电干扰。变电站运行时,其电磁辐射对环境的影响小于标准限值。(2)送电线路电磁环境污染防治措施导线的选择:为了减少电晕(无线电干扰),可以通过控制导线截面积来实现,本工程送电线路采用JL/G1A-300/25导线,其截面积为300mm 2,可以有效减少电晕。导线对地的距离:确保送电线路对地面和交叉跨越的最小垂直距离满足表8要求。表8 送电线路对地面和交叉跨越的最小垂直距离序号 跨越物名称 最小垂直距离(m)1 非居民区 6.02 电力线路 3.03 沿线树木 3.04 公路 7.05 居民区 7.06 建筑物 5.0通过采取控制导线截面积、控制导线对地的距离等措施,可降低送电线路的电磁辐射影响。2、水环境污染防治措施金银滩110kV变电站为自动化变电站,无人值守,无生活废水产生。3、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变电站固体废物为生活垃圾及报废的免维护蓄电池。生活垃圾集中堆放,定期委托环卫部门清运;报废的免维护蓄电池由有资质的单位回收。当主变压器发生事故或重大故障时,变压器可能有极少量的漏油,油排至事故油池(钢筋混凝土基础)储存,油回用。4、声环境污染防治措施选用低噪声主变压器,采取该措施后,并综合考虑围墙的隔声以及距离衰减等因素,经预测厂界噪声可达标。(四)环境影响评价主要结论1、工频电场强度远低于4kV/m的标准限值。(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24-1998)2、工频磁场强度远低于0.1mT的标准限值。(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24-1998)3、无线电干扰测值低于0.5MHz时46dB(V/m)标准限值。(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无线电干扰限值(GB15707-1995)。4、环境保护目标电磁环境影响:根据监测结果,环境保护目标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场强度低于4kV/m和0.1mT的标准限值。(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24-1998)5、噪声:项目的主要噪声源为变压器,运行期间变电站边界外1m处达到了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6、水环境影响:变电站为自动化变电站,无人值守,无生活废水产生。7、固体废物影响:变电站固体废物为报废的蓄电池,报废的免维护蓄电池由有资质的单位回收。8、事故状况下变电站断路器自动跳闸,实现事故线路断电的目标,事故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电磁辐射及噪声影响。变压器发生事故或重大故障时,可能会有极少量的漏油,油排至事故集油池储存,油经处理后回用。 二、环评批复要求宁夏回族自治区环境保护厅关于宁夏电力公司吴忠供电局110kV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审批要求(宁环表【2011】68号)如下:1、宁夏电力公司吴 忠 供 电 局 金 银 滩 110kV输 变 电 工 程 包括金银滩110kV变电站、长为18公里的利通变 金银滩110kV送电线路工程和利通变220kV变扩建1回110kV出线间隔三部分,位于宁夏吴忠市金银滩镇境内。工程建设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及吴忠市利通区总体规划。依据报告表结论和宁夏环境工程评估中心技术评估结论,同意本工程按报告表中所列的规模、站址和路径建设。2、项目建设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1)落实施工期的各项生态保护及恢复措施。建设单位合理组织工程施工,严格按设计的基础占地面积、基础型式等要求开挖,划定施工作业区,弃土、弃渣及建筑垃圾及时处理,施工结束,对施工临时占地区域及时清理、恢复生态植被。(2)变电站设计中优先选用低噪声设备,合理布置电气设备,确保厂界噪声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要求。加强变电站内各种高压电气设备的管护,确保变电站正常运行,杜绝事故发生。变电站新建事故集井、集油池用于贮存变压器发生事故或重大故障时产生的变压器漏油。废弃的免维护蓄电池由厂家回收。(3)合理选择导线,有效控制导线表面场强、起晕电压、地面场强和无线电干扰;并确保送电线路对地面和交叉跨越的最小垂直距离满足110-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545-2010)规定,使送电线路工频电磁场强度、无线电干扰值低于4kV/m,0.1mT、46dB(V/m)的标准限值。(4)运行期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加强线路安全巡视,定期进行监测,加强环保宣传。3、项目竣工须向自治区环境保护厅申办项目竣工环保验收手续。4、本批复仅限于环评表确定的建设内容,项目的性质、规模、站址、线路路径发生重大变动的,建设单位应当重新报批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5、自治区辐射环境监督站负责该项目环境保护监督检查工作。环境管理及污染防治措施落实情况调查一、 环境管理实施情况1、 施工期已采取的环境管理与监督金银滩110kV输变电工程的监理单位是宁夏重信工程监理有限责任公司,对施工中的每一道工序都严格检查,确保满足环保要求,并不定期地对施工点进行监督抽查,并在施工期间采取了以下环境管理措施:(1)制定输电线路工程施工中的环保计划,负责施工过程中各项环保措施实施的监督和日常管理。(2)收集、整理、推广和实施工程建设中各项环境保护的先进经验和技术。(3)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素质教育,要求施工人员在施工活动中应遵循环保法规,不得在施工现场敲打钢管、钢模版,不得用高音喇叭进行生产指挥,提高全体员工文明施工的认识和能力。(4)负责日常施工活动中的环境管理工作,做好送电线路走廊附近区域的环境特征调查,对环境敏感目标做到心中有数。(5)施工单位在施工工作完成后的植被恢复和补偿,水保设施、环保设施等各项保护工程同时完成。(6)工程竣工后,将各项环保措施落实完成情况上报工程建设主管部门。(7)项目建成后已提交了试运行及竣工环保验收申请。2、运行期已采取的环境管理与监督项目竣工投运后,根据工程建设地区的环境特点,建设单位设立了相应管理部门,配备相应专职人员,负责所有项目运行期间的环境管理工作。在运行期间实施以下环境管理的内容:(1)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的各项环保方针、政策、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制定和实施各项环境管理计划。(2)建立工程档案系统,收集整理各工程设计资料、施工资料、项目环评文件及批复、工程立项资料、项目竣工验收资料等。(3)定期检查环保治理设施运行情况,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保证环保治理设施的正常运行。(4)建立送电线路巡查制度,不定期地巡查环境保护对象,保护生态环境不被破环,保证生态保护与工程运行相协调。(5)协调配合上级环保主管部门进行环境调查、生态调查等活动。(6)配合有关部门积极妥善处理项目附近群众对项目投运后所产生的电磁环境等投诉。(7)对项目运行的有关人员进行环境保护知识和政策方面的培训,加强环保宣传工作,增强环保管理的能力,减少运行产生的不利环境影响。具体的环保管理内容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等电磁环境影响的有关知识及其它有关的国家、地方标准和规定。(8)按照国家电网公司要求,定期开展环保宣传工作,减少因不理解而导致的电磁环境等投诉。二、环境污染防治措施实施情况 1、环境评价中所要求的环保措施与实际环保措施落实情况对比工程的设计文件、环境影响报告表及批复文件均提出了相关的环保建议和措施,为核实工程施工期和运行期的环境保护措施的实际落实情况,我们进行了现场调查了解,结合环境影响报告表具体措施进行了对比,具体对比结果见表9表12。表9 设计阶段环保措施落实情况对照表 环境问题 环保措施 落实情况选址选线1、在路径选择阶段应取得线路经过地区规划部门、国土部门等单位的同意,并取得相关协议,输电线路在规划部门划定的线路走廊内建设。2、项目建设时少占用临时用地,施工完成后尽快对其进行恢复,以减少对植被的影响。3、充分听取规划部门、城建部门的意见,优化设计,以减少项目建设对环境影响。1、选线阶段取得了相关单位的同意,在规划走廊内建设线路。2、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利用了已有道路,临时用地施工后已恢复原有土地类型。3、听取了政府等相关部门的意见,并进行设计优化。电磁环境1、变电站变电站采用户外GIS屋外配电装置,有效屏蔽电磁辐射。变电站围墙、二次设备室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物,可以屏蔽高压电气设备产生的电磁辐射;带电体周围良好的接地措施也进一步减弱了电磁辐射;高压设备合理布置,通过距离衰减,以减小所区围墙外的电磁辐射强度及无线电干扰。2、送电线路a、订货时可要求提高导线表面的加工精度,采用JL/GIA-300/25钢芯铝绞线减少电晕;b、线路设计严格执行110-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545-2010),尽量优化设计,使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小。1、变电站采用GIS综合自动化变电站,具有占地面积小、技术性能优良、开断容量大、维护工作量小、有效屏蔽电磁辐射等优点。2、a、线路设计严格按照设计规程要求,采用LGJ-300/25钢芯铝绞线可减少电晕。b、线路发生交叉跨越时,已留有足够的净空距离,送电线路跨越民房时导线对地最小垂直距离为14.3m。本次现状监测结果表明,变电站、线路沿线及环境保护目标的电磁环境均满足相应推荐限值要求。表10施工期环保措施落实情况对照表环境问题 环保措施 落实情况固体废物1、变电站工程产生的施工垃圾等应及时清运到垃圾堆放场。剩余的砂石料、破损的绝缘子及剩余的线头等及时妥善处理。 2、送电线路施工期间产生弃土及垃圾应及时运走,避免长期堆放。施工废物如水泥袋、剩余的砂石料、破损的绝缘子及剩余的线头等及时妥善处理。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施工垃圾定点收集后,集中送往环卫部门指定的垃圾处理场;施工结束后及时清理现场,余土作为塔基防渗土。施工结束后做到了工完、料尽、场地清。经调查,变电站周围及沿线无施工废物堆放。生态保护1、线路经过农田区域采用自立式直线塔而不使用拉线塔以减少对农业机械耕作的影响;对塔基等永久占用的土地进行补偿。2、塔基开挖土石方优先回填利用。必要时还应该采取挡土墙等措施,防止水土流失。3、合理组织工程施工,减少占用临时施工用地。施工期尽量选择在非农作物生长期,以减少青苗破坏。4、牵张场临时进场道路在施工结束后如无使用要求,应恢复原有植被。1、线路途经农田时所用塔形均为直线塔和耐张塔,无拉线塔,未对农业耕作造成影响。2、在各项基础施工中,按设计要求施工,开挖出的土石方就近选择可靠的地方堆放,并与地表隔离,材料运输利用原有道路,材料堆放与地表隔离,施工结束后及时清理现场,在未利用地播撒草籽,恢复植被;在农田地区平整并复耕,余土作为塔基防渗土。工程结束后做到了工完、料尽、场地清。3、避开了农业生产期,临时施工用地在施工结束后进行复耕。4、经过现场调查可知,临时占地已经平整并恢复植被,农田地区已经复耕。施工噪声施工时尽量选用低噪声的施工设备,邻近居民区时,应严格控制主要噪声源夜间施工和施工运输的夜间行车。调查可知,工程施工选用了低噪声的施工设备,限制了施工时间,将冲击性大并伴有强烈震动的施工安排在白天进行,夜间禁止施工。现场金属材料的装卸做到轻拿轻放,基础施工中采用竹胶板模板安装,大大降低了施工噪声。经调查,变电站及线路施工期间未出现施工噪声对环境的影响。施工扬尘变电站及线路施工时,对水泥装卸文明作业,防止水泥粉尘对环境质量的影响。施工弃土弃渣等合理堆放,采用人工控制定期洒水;对土、石料、水泥等产生扬尘的材料,在运输时用防水布覆盖。调查可知,所有拉运到现场的原材料表面采用密目网覆盖;基础浇注过程中,采用彩色布条隔离现场材料与地面的接触,减少占地内的土壤裸露;施工车辆出站时均冲洗汽车轮胎,防止泥尘污染公用道路;对施工道路及施工场地定时洒水、喷淋,防治施工扬尘污染周围环境。施工废水 防止施工期间污水的无组织排放。工程施工时,在施工场地设置简易的沉淀池处理施工过程中的生产废水,待沉淀澄清后用于场地洒水降尘,沉淀物定期清掏,集中处置。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量少,直接泼洒防止扬尘。环境管理1、贯彻执行国家的各项环保方针、政策、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2、制定工程施工中的环保计划,负责施工过程中各项环保措施实施的监督和日常管理。3、收集、整理、推广和实施工程建设中各项环境保护的先进经验和技术。4、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施工活动中应遵循的环保法规、知识的培训,提高全体员工文明施工的认识和能力。5、负责日常施工活动中的环境监理工作,做好工程用地区域的环境特征调查。6、在施工计划中应适当计划设备及运输道路以避免影响当地环境,施工中应考虑保护生态和避免水土流失,合理组织施工以减少占用临时施工用地。7、做好施工中各种环境问题的收集、记录、建档和处理工作。1、建设单位成立了环境保护管理小组,加强施工期环境保护的管理工作,并对施工单位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进行环境管理、检查和监督。2、开工前组织全体施工人员认真学习环境保护法等相关环保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强施工人员环保教育和培训,增强环保观念,提高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的意识。3、加强施工现场及生活区的管理。4、施工结束后各种资料及时进行了归档处理。表11 运行期环保措施落实情况对照表环境问题 环保措施 落实情况生态治理和水土流通过及时恢复、植被保护和恢复等变电站周围设置了排水沟,站内采取了固化、硬化等措施降低水失 措施,可以减少工程带来的不利影响和水土流失。土流失。线路塔基周围农作物生长良好,施工临时占地已平整,且已恢复原有土地功能。工程在施工期采取了有效的生态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工程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已基本消除。环境管理1、制定和实施各项生态环境监督管理计划。2、建立生态环境现状数据档案及生态信息网络,并定期向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汇报。3、不定期地巡查线路各段,特别注意保护环境保护对象,保护生态环境不被破坏,保证保护生态与工程运行相协调。4、协调配合上级环保主管部门所进行的环境调查,生态调查等活动。1、已经建立健全环保管理机构,搞好工程的环保竣工验收工作,已经加强对环保设施的维护和日常管理。2、工程各阶段环保工作资料均已成册归档。3、加强工程巡查工作,对生态环境破坏行为及时上报,保证生态保护与工程运行相协调。4、积极配合上级环保主管部门的调查工作。噪声主变压器选用低噪音、低损耗的自冷式有载调压变压器,变电站采用实体围墙。主 变 压 器 选 用 低 噪 音 、 低 损 耗 的 自冷 式 有 载 调 压 变 压 器 , 经 监 测 , 变压 器 1m处 噪 声 56.2 dB(A);变电站采用实体围墙以达到进一步隔声、降噪的作用。现状监测结果表明,变电站周围声环境满足标准限值。水环境变电站为自动化变电站,无人值守,无生活废水产生。变电站无人值守,仅有一名门卫,产生的生活污水排入化粪池后定期清掏。固体废物产生的固体废物为生活垃圾及报废的免维护蓄电池。生活垃圾集中堆放,定期委托环卫部门清运;报废的免维护蓄电池交有资质的单位回收。变电站建设事故油池用于贮存变压器发生事故或重大故障时产生的变压器漏油。变电站无人值守,仅有一名门卫,产生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定期委托环卫部门处理。免维护蓄电池使用寿命8-12年,目前无报废免维护蓄电池产生。变电站设置了变压器事故油池, 事故油池采用双层防水技术,采用抗渗混凝土,确保事故泄油不渗露,事故油池容积为20m 3。经调查,工程自安装带电运行以来无事故发生。电磁环境1、变电站变电站围墙、二次设备室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物,可以屏蔽高压电气设备产生的电磁辐射;带电体周围良好的接地措施也进一步减弱了电磁辐射;高压设备合理布置,通过距离衰减,以减小所区围墙外的电磁辐射强度及无线电干扰。 2、送电线路a导线的选择:采用JL/GIA-300/25钢芯 铝 绞 线 减 少 电 晕 。b导线对地的距离:确保导线跨越居民区时对地面的最小垂直距离大于7m。1、变电站采用了GIS综合自动化变电站、二次设备室、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物,屏蔽高压电气设备产生的电磁辐射;带电体周围良好的接地措施也进一步减弱了电磁辐射;高压设备合理布置,通过距离衰减,减小了站区围墙外的电磁辐射强度及无线电干扰。 2、线路采用JL/GIA-300/25钢芯铝绞线减少电晕。现状监测结果可知,变电站、线路沿线及环境保护目标的电磁环境均满足相应推荐限值要求。表12环评批复文件要求落实情况对照表批复意见 落实情况宁夏环境保护厅关于金银滩110kV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宁环表【2011】68号)项目建设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1、落实施工期的各项生态保护及恢复措施。建设单位合理组织工程施工,严格按设计的基础占地面积、基础型式等要求开挖,划定施工作业区,弃土、弃渣及建筑垃圾及时处理,施工结束,对施工临时占地区域及时清理、恢复生态植被。2、变电站设计中优先选用低噪声设备,1、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环境影响报告表中提出的生态保护措施。产生的施工垃圾定点收集后进行了集中清运。施工结束后及时清理现场,在未利用地播撒草籽,恢复植被;在农田地区平整并复耕,余土作为塔基防渗土。调查结果表明,本工程施工临时占地区域得到及时清理并恢复了地表植被,线路塔基周围植被生长良好。2、主变压器选用了低噪音、低损耗的自冷式有载调压变压器。变电站厂界及环境保护目标昼间及夜间噪声均低于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合理布置电气设备,确保厂界噪声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要求。加强变电站内各种高压电气设备的管护,确保变电站正常运行,杜绝事故发生。变电站新建事故集井、集油池用于贮存变压器发生事故或重大故障时产生的变压器漏油。废弃的免维护蓄电池由厂家回收。3、合理选择导线,有效控制导线表面场强、起晕电压、地面场强和无线电干扰;并确保送电线路对地面和交叉跨越的最小垂直距离满足110-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545-2010)规定,使送电线路工频电磁场强度、无线电干扰值低于4kV/m,0.1mT、46dB(V/m)的标准限值。4、运行期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加强线路安全巡视,定期进行监测,加强环保宣传。5、项目竣工须向自治区环境保护厅申办项目竣工环保验收手续。6、本批复仅限于环评表确定的建设内容,项目的性质、规模、站址、线路路径发生重大变动的,建设单位应当重新报批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7、自治区辐射环境监督站负责该项目环境保护监督检查工作。2008)2类标准,即昼间60dB(A)、夜间50dB(A)。变电站设置了变压器事故油池,事故油池采用双层防水技术,采用抗渗混凝土,容积为20m 3,满足变电站运行的环保要求。工程自带电运行以来,无事故发生。3、选择的导线型号为JL/G1A-300/25钢芯铝绞线,经监测,送电线路对地面和交叉跨越的最小距离满足110-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545-2010)的规定。利通变金银滩110kV送电线路工频电场强度、磁场强度最大值分别为2.7110 -1kV/m和1.010 -4mT,档距中央距边导线投影点20m 处,0.5MHz时无线电干扰为38.2dB(V/m),均低于4kV/m、0.1mT和46dB(V/m)的标准限值。4、 建设单位在塔基上设有安全警示标志。5、项目建成后已提交了试运行及竣工环保验收申请。三、金银滩110kV输变电工程环境保护目标调查情况表13环境保护目标调查情况对照表名称 环评阶段保护目标情况 竣工验收阶段保护目标情况 备注吴 忠 金 银 滩 镇 古 某 等 3户 吴 忠 市 金 银 滩 镇 徐 某 宅 /变 电站 吴 忠 金 银 滩 镇 石 某 等 3户 吴 忠 市 金 银 滩 镇 石 某 等 3户 /吴 忠 东 塔 乡 白 寺 塔 村 陈 某 等 约5户吴 忠 市 东 塔 乡 陈 某 等 2户因 线 路 微 调, 保 护 目 标变 化/ 吴 忠 市 东 塔 乡 郭 某 宅因 线 路 微 调, 保 护 目 标变 化送电线路/ 吴 忠 市 东 塔 乡 陈 某 等 6户因 线 路 微 调, 保 护 目 标变 化吴 忠 市 胡 二 村 杨 某 等 4户 吴 忠 市 黑 桥 乡 马 某 宅因 线 路 微 调, 保 护 目 标变 化吴 忠 市 胡 二 村 吴 某 等 4户 /线 路 微 调 后远 离 保 护 目标吴 忠 吴 桥 马 某 宅 /线 路 微 调 后远 离 保 护 目标/ 吴 忠 市 郭 家 桥 村 杨 某 宅因 线 路 微 调, 保 护 目 标变 化吴 忠 吴 桥 马 某 等 4户 吴 忠 市 郭 家 桥 村 马 某 等 3户 /吴 忠 郭 桥 马 某 等 4户 吴 忠 市 郭 家 桥 村 马 某 等 3户 /因 线 路 微 调, 保 护 目 标变 化吴 忠 郭 桥 马 某 等 6户 吴 忠 市 郭 家 桥 村 马 某 等 5户因 线 路 微 调, 保 护 目 标变 化吴 忠 郭 桥 王 某 等 3户 吴 忠 市 郭 家 桥 村 王 某 宅线 路 微 调 后远 离 保 护 目标吴 忠 郭 桥 马 某 等 6户 吴 忠 市 郭 家 桥 村 马 某 宅因 线 路 微 调, 保 护 目 标变 化/ 吴 忠 市 郭 家 桥 村 王 某 宅因 线 路 微 调, 保 护 目 标变 化/ 吴 忠 市 郭 家 桥 村 黄 某 等 2户因 线 路 微 调, 保 护 目 标变 化吴 忠 郭 桥 七 队 岳 某 等 2户 吴 忠 市 郭 家 桥 村 岳 某 宅 /吴 忠 郭 桥 七 队 某 宅 /线 路 微 调 后远 离 保 护 目标吴 忠 金 银 滩 马 某 等 2户 /线 路 微 调 后远 离 保 护 目标吴 忠 银 新 村 五 队 金 某 等 2户 吴 忠 市 马 湾 村 马 某 宅因 线 路 微 调, 保 护 目 标变 化吴 忠 银 新 村 五 队 贺 某 等 5户 /线 路 微 调 后远 离 保 护 目标生态影响调查一、金银滩110kV变电站工程生态影响调查变电站施工期产生的施工垃圾已清理。变电站内地表、构架下的空闲场地已被硬化、压实或被建筑物占用;变电站周围植被恢复良好。二、利通变220kV变电站110kV间隔扩建工程生态影响调查利通变220kV变电站在原有110kV预留场地扩建1回出线间隔,且本次扩建的间隔前期以建设,本期仅上设备支架,不会对区周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三、110kV送电线路工程生态影响调查1、对农业生态的影响送电线路跨越农田,仅铁塔基础占用少量农田,送电线路走廊内的其他农田仍可耕作。调查表明,塔基周围现已恢复了农作物的种植。2、对林业生态的影响线路经过农田旁边树木,采用高跨的方式通过,满足导线与树木最小垂直距离为3.0m的要求。3、水土流失防治措施调查送电线路基础严格按设计施工,施工结束后及时回填。建设单位要求施工人员将生土和熟土按顺序回填,利于植被恢复,经夯实平整后,不存在弃土问题,少量余土堆存于塔基四脚,作为防渗土。调查发现,塔基下方无弃土,植被生长良好。送电线路塔基没有水土流失现象,也不存在水土流失隐患。4、临时占地调查线路施工结束后,施工用地、施工道路、施工牵引场等临时占地已被平整且已恢复其原有土地类型。从现场调查情况看,场地周围未发现施工垃圾、生活垃圾,无施工痕迹。环境影响调查监测与分析一、监测内容监测离地1.5m处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场强度, 0.5MHz的无线电干扰、噪声。二、监测仪器1、电磁辐射分析仪:PMM8053B/EHP-50C电磁场测量系统,频率范围5Hz-100kHz;2、无线电干扰测试接收机:KH3933型无线电干扰测试接收机,频率范围150kHz-30MHz;3、声级计:AWA6228型噪声分析仪,频率范围10Hz-20kHz;4、声级校准器:AWA6221A型声级校准器。三、监测方法监测方法按照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24-1998)、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HJ/T10.2-1996)、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路、变电站工频电场和磁场测量方法(DL/T988-2005)、高压架空输电线、变电站无线电干扰测量方法(GB/T7349-2002)、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监测技术规范(DL/T334-2010)、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执行。四、监测布点按照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24-1998)、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路、变电站工频电场和磁场测量方法(DL/T988-2005)、高压架空输电线、变电站无线电干扰测量方法(GB/T7349-2002)、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监测技术规范(DL/T334-2010)、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执行布点。1、变电站的工频电磁场的测量布点为:在变电站无进出线或远离进出线的围墙外且距离围墙5m的地方布点测量,选择其中测量值最大值为测量方向;按该方向围墙的垂直线,作为测试路径;在测试路径上以围墙为起点,测点间距为5m,依次测至50m处为止。送电线路的工频电磁场的测量布点为:以档距中央导线弧垂最大处线路中心的地面投影点为测试原点,沿垂直于线路方向进行,测点间距为5m,顺序测至边相导线地面投影点外50m处止。送电线路监测布点见图1。2、变电站无线电干扰电平的测量布点为:在变电站最高电压等级电气设备区外侧且距围墙20m处布点,测量最大值。选择测量值最大值为测量方向,按该方向围墙的垂直线,作为测试路径。在测试路径上以2 n m处测量(其中n0,1,2等正整数),依次测至本底值处为止。送电线路无线电干扰电平的测量布点为:以档距中央导线弧垂最大处线路中心的地面投影点为测试原点,沿垂直于线路方向进行,测点间距为2 n m处测量,其中n0,1,2 11等正整数。送电线路监测布点见图2。3、噪声监测点位及频次厂 界 噪 声 在 站 址 围 墙 外 1m处 布 4个 点 , 昼 夜 各 1次 。 变 电 站 监 测 布 点 见 图 1。图1 变电站监测布点示意图N工频电磁场强度无线电干扰噪声金银滩110kV变电站图2 送电线路监测布点示意图五、质量保证及措施1、监测所使用的仪器是经过国家有资质的计量单位标定,在有效期内使用。2、监测人员全部是经过国家专业培训,持证上岗。3、每次测量前,按仪器使用要求,对仪器进行校准。4、测量地点选在地势较平坦,尽量远离高大建筑物和树木、电力线和通信设施的地方。5、测量人员与天线的相对位置应不影响测量读数,其它人员和设备应远离测试场地。 5m5m5m 5m5m2m48m16m 2nm: 工 频 电 磁 场 强 度: 无 线 电 干 扰验收监测结果:一、金银滩110kV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监测结果1、金银滩110kV变电站及环境保护目标电磁环境、无线电干扰、噪声现状监测结果见表14表19。2013年11月28日,昼间:天气晴,温度10.2,湿度21.2%,风速1.2m/s,大气压886.2hPa,海拔1134m,经度/纬度:10617.930/3836.619。夜间:天气晴,温度2.7,湿度35.5%,风速1.6m/s,大气压897.5hPa。 表14 金银滩110kV变电站工频电磁场强度现状监测结果点位描述 测量高度(m ) 工频电场强度 ( kV/m) 工频磁场强度 (mT)变电站围墙西5m 1.5 8.4410-4 3.2010-5变电站围墙北5m 1.5 5.4010-3 2.9010-5变电站围墙南5m 1.5 4.5210-3 7.010-5变电站围墙东5m 1.5 1.5510-1 3.9010-5变电站围墙东10m 1.5 1.4310-1 3.6010-5变电站围墙东15m 1.5 1.3310-1 3.4010-5变电站围墙东20m 1.5 1.2410-1 3.1010-5变电站围墙东25m 1.5 1.2010-1 3.1010-5变电站围墙东30m 1.5 1.1710-1 2.9010-5变电站围墙东35m 1.5 9.6010-2 2.8010-5变电站围墙东40m 1.5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