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道路及附属设施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pdf
登记编号:EHP2013-14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名称:鄂尔多斯市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发展大道(纬十四路至货运路)道路及附属设施工程建设单位:鄂托克旗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高新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鄂尔多斯市环境科学研究所编制日期:2013年12月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2环境影响评价资格证书(彩色原件缩印1/3)评价单位:鄂尔多斯市环境科学研究所法人代表:玛喜毕力格项目名称:鄂尔多斯市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发展大道(纬十四路至货运路)道路及附属设施工程文件类型: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负责人:韩杰 工程师评价 人员 情况姓 名 从事专业 职称 环评师登记证号或上岗证书号 职 责 签字郭娟 环评 工程师 B14020032 报告表编制韩杰 环评 工程师 B14020081000 报告表编制王鲜先 环评 高级工程师 B14020060400 报告表审核康志文 环评 高级工程师 B14020040800 报告表审定3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 鄂尔多斯市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发展大道(纬十四路至货运路)道路及附属设施工程建设单位 鄂托克旗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高新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法人代表 吕石伟 联系人 苏婷通讯地址 联系电话 15149443976 传真 邮政编码建设地点 鄂尔多斯市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内立项审批部门 批准文号建设性质 新建 行业类别 城镇建设道路长度 3138.093m 绿化面积 0总投资万元 1957.27 环保投资 14万元 比例 0.72评价经费 3万元 预期投入使用日期 2014年5月工程内容及规模:1、项目建设背景随着蒙西产业园区经济战略地位的不断提高,蒙西园区的产业规划日趋成熟,近两年入驻企业的规模及数量的增加,为搭建蒙西招商引资平台和营造优越创业环境,蒙西的基础设施建设正日益完善,便利、快捷、高效、安全的交通运输体系正在逐渐构建。现有道路已不能满足园区经济和交通发展的需要,因此需要延伸和新建部分道路,以适应园区开发建设的需要。为了进一步改善园区内的交通条件,完善园区道路网,方便园区内的生产和生活,园区政府决定按照先期的园区规划,完善园区内的路网建设。故鄂托克旗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高新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决定在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建设本项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有关环保法律法规的规定,鄂托克旗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高新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委托鄂尔多斯市环境科学研究所完成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评价单位结合该工程的性质、特点以及该区域环境功能特征,通过实地调查、现场踏勘、资料收集及必要的监测,并依据有关资料和在同类工程分析、类比的基础上,按照环评技术导则的要求,编制完成了该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42、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5)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7)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1998);(8)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08);(9)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86);(10)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1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1997);(12) 内蒙古自治区环境保护条例(1997);(13) 鄂尔多斯市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发展大道(纬十四路至货运路)道路及附属设施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013.3.20)3、项目概况(1) 项目名称:鄂尔多斯市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发展大道(纬十四路至货运路)道路及附属设施工程;(2) 建设单位:鄂托克旗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高新发展有限责任公司;(3) 建设地点:鄂尔多斯市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内;(4) 建设规模:建设一条长度为3138.093m、面积为87866.6m2的道路,其中新建道路机动车道面积50209.49m2,人行道面积25104.74m2,设施带面积12552.37m2。(5) 建设内容:包括道路的建设及其附属设施的建设。道路红线宽度为26m,断面型式为单幅路道路,双向四车道,机动车道宽14m,人行道各宽3m,两侧设施带各宽3m,5道路建筑控制线5.0m。附属设施包括交通标志和交通标线。(6) 建设性质:新建;(7) 投资:项目总投资1957.27万元;(8) 环保投资:环保投资主要施工期环境监理及废气废水治理,总计14万元,具体见表2。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下表1:表1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项目 单位 指标 备注一、基本指标1.道路等级 城市级 支路2.设计车速 km/h 403.设计使用年限 年 20 交通量达到饱和二、路线1.路线长度 m 3138.093三、路基、路面1、土方数量填方 m3 43933挖方 m3 8632、路面类型 沥青混凝土3、路面工程数量(1)行车道 m2 50209.49(2)人行道 m2 25104.74四、附属工程平面交叉 处 5 其中十字交叉2处字型交叉3处标志 个 36标线 m2 2510五、投资估算 万元 1957.27六、资金筹措表2 环保投资一览表 单位:万元项目名称 费用施工期环境监理 10废水治理 2废气治理 2合计 1464、主要设计标准(1)路面工程路面设计选择沥青混凝土路面,路面基层选用水稳碎石。机动车道路面设计如下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C)(掺加0.2路用纤维)6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15cm水泥稳定级配砂砾(5%)(含30%左右的碎石)15cm水泥稳定级配砂砾(5%)20cm天然级配砂砾总厚度60cm人行道路面结构设计如下:6cm水泥混凝土彩色砖;2cm水泥砂浆(1:3)20cm水泥稳定级配砂砾(4)总厚度28厘米(2)路基工程为保证路基稳定,采用土工格栅进行处理。先将原路面基层挖成宽0.5m、高0.15-0.20m的台阶,然后沿台阶宽度方向铺1m宽土工格栅(新旧路基各0.5m),填基层混合料、碾压至基层顶面,再铺1米宽玻璃纤维布,然后浇筑面层沥青混凝土。5、土石方量工程总土石方量为108600m3,其中挖方863m3,填方43933m3,借方43070m3,无弃方,本项目土方来自市政指定取土场,取土场位于距离本项目5km 的发展大道以东。运输采用汽车运输。6、项目周边环境概况本项目为鄂尔多斯市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发展大道纬十四路至货运路,道路两侧比较空旷,项目周围1km范围内无居民等环境敏感点。环境概况见下图:7图1发展大道现状 图2发展大道现状图3取土场 图4取土场与本工程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选址于鄂托克旗蒙西工业园区内,为新建道路,无原有污染问题。主要环境问题是区域生态环境较脆弱,植被稀疏。8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1、地理位置鄂托克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西部,地处东经1064110854,北纬38184011之间。东邻杭锦旗,西连宁夏陶乐县并隔黄河与石嘴山市和阿拉善盟相望,南接乌审旗和鄂托克前旗,西北界乌海市,是鄂尔多斯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全旗南北长209km,东西宽188km,总面积20687km2。旗人民政府所在地乌兰镇位于旗境中部偏东南,距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所在地东胜区237km。本项目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鄂托克旗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具体地理位置见附图一。2、地质地貌条件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地形简单,地貌单一,从区域上看其形态为山前冲积、洪积平原,总趋势东高西低,北高南低,向黄河倾斜,倾斜坡度百分数1%5%,海拔高度10801165米之间,相对高度60米;评估区有近东西向分布的四条冲沟,沟宽一般550米,深12米,局部地段达5米,均为宽阔“U”形谷。冲洪积平原组成物质为砂卵砾石层,夹不稳定的粉质粘土层。其上普遍被风积沙覆盖,形成流动或半固定沙丘地貌,沙丘形态呈馒头状,高度15米,沙丘上生长白刺。3、水文地质条件蒙西工业园区域处于山前冲积平原,水文地质条件受气候、地貌、岩性等因素的控制,根据区内含水介质、地下水赋存条件和水动力特征,将评估区地下水划分为松散岩类空隙潜水和半承压水的性质。含水层为中更新统冲积、洪积层,岩性为浅黄色卵砾石、沙砾石、粗砂及中细砂。由于不稳定粉质粘土夹层的存在,局部地区具有半承压的性质。含水层厚度较大,区内钻孔揭露均在50米以上,水位埋深4070米,单井涌水量10003000立方米/天,水质一般,矿化度0.690.83克/升。9该地区地下水的补给主要是大气降水和山前径流补给,由于冲、洪积平原前缘与黄河冲积平原相接,因而与黄河水有密切联系,开采条件下或黄河高水位期可获得黄河水的侧渗补给。地下水径流方向由东向西,最终排泄于黄河,人工开采也是该区地下水的排泄方式。该区地下水位埋深大于40米,对工程基础影响不大。根据水质分析报告,地下水对混凝土和金属都具有一定的腐蚀性,作为工业用水应做适当处理,因此该区工程水文地质条件较好。4、气象条件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地处鄂尔多斯市台地,属典型的北温带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其特点是夏热冬寒,干旱雨少,蒸发量大。年平均气温7,极端最高气温36.5,极端最低气温-36.5,年降雨量180200mm,蒸发量2500mm。无霜期132天,年日照时数为3050小时,属中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风向以东南风为主。5、河流水系黄河是本地区内唯一的常年地表河流,镇区距黄河1.53.0公里,由南往北流经镇区西侧。据乌海市水文观测站资料,该段黄河多年平均流量为1018m3/s,最大5820m3/s,最小60.8m3/s,水位标高10631067m,水深2.511.6m。评估区内无常年地表水流,只有几条小型冲沟,洪水期有洪水汇入黄河,其它季节干涸。6、土壤植被项目区处于亚非荒漠区与欧亚草原的交接处,为草原和荒漠的过渡带,野生植被具有明显的旱生特征,植株矮小、根系发达、叶片肉质化,植被覆盖率在10%左右,属草原化荒漠亚带;地带性植被为草原与荒漠植被,草原属最耐干旱的荒漠草原,荒漠属草原化荒漠。但由于人类长期的干扰和破坏(放牧、垦殖、经济建设等),目前,项目区植被类型单一,主要有沙地及半固定沙丘的草原化荒漠植被10和砾石戈壁荒漠化草原植被,其代表群系有沙蒿群落等。此外,在黄河一、二级阶地上,分布有农田植被。由于受地形、地貌、岩性、气候和植被等自然因素影响,区内土壤类型分布主要有灰漠土、风沙土、棕钙土和草甸土。分布最广的风沙土和棕钙土、占分布总面积的80%以上。11社会环境简况:1、行政区划和人口鄂托克旗全旗南北长209公里,东西宽188公里,总面积2.1万平方公里,户籍人口9.4万人,流动人口6万人,总人口12.4万人,其中蒙古族2.4万人,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多数的少数民族聚集区。下辖6个苏木镇,其中2个苏木(阿尔巴斯苏木、苏米图苏木)、4个镇(乌兰镇、棋盘井镇、蒙西镇、木凯淖尔镇),76个嘎查村,17个社区居委会,367个村民小组。旗人民政府所在地设在乌兰镇,是全旗政治、文化中心,位于旗境中部偏东南,距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所在地东胜区230公里。2、经济概况目前,园区落户企业有30多家,先后引进了蒙西、神华、北方电力、星光煤炭、双欣资源、君正化工等知名的龙头企业,形成了高新材料、建材、冶金、化工、电力、物流六大产业平台和煤矸石综合利用、二氧化碳综合利用、煤化工、氯碱化工、冶金制造、现代物流六大循环产业体系,构筑了以“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为特征的循环发展模式。截止2012年底,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5亿元,同比增长34.5%;税金9.84亿元,同比增长9.8%。“十二五”期间,园区将按照“以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以生态牧业建设新牧区、以高端产业建设新园区、以城乡统筹建设新蒙西”的总体发展思路,以工业高端化为方向,以PVA/PVC延伸新型化工、硅铝深加工及其他新型加工为主导,以现代物流服务业为配套,建设自治区“小三角”科技环保型中小企业集群和新技术应用研发集中的西部一流特色园区,打造国家级终端工业品生产基地。到“十二五”末,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39%,超400亿元;财政收入年均增长47%,超5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76%,超700亿元;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加2.7万元和1.1万元,超5万元和2万元。3、交通运输12包兰铁路和110国道从规划区蒙西镇生活组团和蒙西工业组团两中心通过,丹东到拉萨高速公路从蒙西镇生活组团东侧通过;距乌海机场仅五公里,客运、货运十分便利。4、文物保护评价区没有文物古迹,如在施工过程中发现文物古迹,应立即停止施工并报告有关部门,进行妥善处理。13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现状采用内蒙古德晟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环境现状监测中数据,该项目位于蒙西镇区内,与本项目距离较近,周边环境一致。1、空气环境质量现状2012年4月10日16日鄂尔多斯市环境监测站对评价区10个监测点进行了监测。SO2日均浓度范围在 0.0030.016mg/m3之间,小时浓度在 0.0060.026mg/m3之间,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要求;NO2日平均浓度范围在0.0190.027mg/m3之间,小时浓度在0.0150.019mg/m3之间,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要求;TSP日均浓度值在0.1450.218mg/m3之间,PM10日均浓度值在0.0580.144mg/m3之间,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要求,总体来看项目区空气环境质量较好。2、水环境质量现状2012年4月11日鄂尔多斯市环境监测站对评价区7个监测点进行了地下水监测,监测结果显示:各监测点的氯化物均超标,2个监测点中的总硬度和溶解性总固体超标,其他监测项目均满足GB/T1484893地下水质量标准类标准限值,评价区地下水氯化物、总硬度和溶解性总固体超标均是由于地质原因造成。3、噪声环境现状鄂尔多斯市环境监测站于2013年12月对项目评价区进行了环境噪声现状监测。监测结果显示评价区目前声环境质量现状良好,各噪声监测值均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3类、4a标准,没有超标现象。4、生态环境现状评价区属典型的北温带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土壤贫瘠,不利于植被的生长发育,物种多样性较差,植被覆盖度较低,约为10%。而且,评价区生态系统类型单一,以荒漠化草原生态系统为主,由于降水量少,蒸发量大,土地沙化和荒漠化严重,使得目前整个区域生态环境比较脆弱。14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大气保护目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地下水水环境保护目标: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类标准。地表水环境保护目标:地表水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声环境保护目标: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和4a类标准。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类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3类和4a类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标准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中的排放限值一般固体废弃物储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总量控制指标15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1、生态环境影响分析(1) 对植被的影响分析该项目建设对植被的影响主要发生在施工期。该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对植物和植被的影响主要是施工期征用土地及机械碾压、施工人员践踏等破坏施工区域内的全部植被和野生植物,损失一定的生物量,并破坏和影响施工作业区周围环境的植被覆盖率和数量分布。此外,物料堆放期间由于风吹等引起扬尘,各种机械和车辆排放的废气、油污,运输车辆行驶时激起的尘土等,施工机具车辆的洗污水、冷却水,固体废物等,也将对周围的植被产生一定的影响。道路建设过程中影响沿线地区内的植被群落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降低了区域植被覆盖度。另外,沿线地区地处沙质丘陵区,自然生态环境脆弱,植被破坏后难以在自然条件下恢复,将可能引起沿线局部地区沙化和环境恶化。因而在施工过程中如不注意保护植被,减少植被破坏,则会对沿线地区草原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为此,施工结束后,及时在道路两侧和临时道路以及取弃土场等种树、植草,尽快恢复植被,减少影响。从植物种类来看,在施工期作业场地及施工沿线被破坏或影响的植物均为广布种和常见种,且分布也较均匀。因此,尽管项目建设会使原有植被遭到局部损失,但不会使评价区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发生变化,也不会造成某一植物种的消失。 (2) 对土壤环境的影响本工程对土壤的影响主要发生在施工期。该项目工程在施工期,各种施工活动将对道路沿线地区土壤造成局地性破坏和暂性干扰和影响。16本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平整土地、修筑路基填挖大量土方、各种施工作业场地占地施工等破坏和影响沿线不同区域的土壤环境,使沿线自然土壤结构受到破坏,改变土壤质地,土壤有机质和粘粒含量减少,降低土壤养份含量,其影响范围除道路占地以外,还将对道路两侧50m的范围内。由于道路沿线土壤以栗钙土、黄绵土为主,这种影响会更严重,且这种影响在自然条件下难以恢复。在道路两侧以及施工作业场地等处延伸10-50m范围内,土壤破坏减轻,植被覆盖度降低较小,施工结束后经过自然恢复,2-3年后可以恢复。此外,施工过程中,各种机械设备和车辆排放的废气与油污、丢弃的固体废弃物、施工机具车辆的洗污水和冷却水等,也将对土壤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3) 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分析项目建设对当地土地利用的影响主要是道路及道路附属工程等建设占用一定量的土地(永久占地)。永久占地主要包括路基等工程,这些设施对土地的占用是永久性的,对土地利用的影响也是永久性的。永久占用土地自施工期就已开始,并在整个运营期内一直持续,即对沿线土地利用产生不可逆的影响。由于这些土地被永久占用,使其将永久失去原有的生物生产功能和生态功能。然而,这些设施占地面积相对于整个区域来说所占比例小,对当地的土地利用影响较小。(4) 对景观的环境影响由于道路工程对地面进行开挖或填筑,使道路征地范围内的林木和灌木、草丛等植被遭受砍伐、铲除、掩埋及践踏等一系列工程行为的破坏,尤其是会对其沿线的生态环境(自然植被、水土保持)和景观美学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应在道路施工期进行沿线边坡的植被恢复。在采取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后,可减轻本项目对沿线地区生态环境和景观的不利影响。2、水土流失影响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对沿线原有地形地貌及植被造成破坏,改变了原地表土壤结构,增加了裸露面积,是一种典型的人为加速侵蚀,如不采取17有效的防治措施,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 由于道路建设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大量的扰动地表、损坏地面植被,使土体自然状态下的稳定和平衡遭到破坏,土壤的抗蚀能力降低,土壤侵蚀加剧。造成土地生产力下降,可利用土地逐年减少,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严重地影响了农牧业生产条件地改变和农牧民生活水平地提高。(2) 该项目通过砾质丘陵区和沙质丘陵区,该区土地沙化严重,自然地貌和植被一经破坏,恢复十分困难,有可能导致项目区周边地区土地沙化,给道路建设项目本身的安全运行和当地生态环境带来极其严重的负面影响。由于道路扰动,对沿线地区生态环境和区域水土流失产生一定影响,其影响主要集中在建设施工期,尤其使以路基边坡的水土流失为主,必须采取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加以治理,使道路工程建设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得以恢复和改善。3、水环境影响分析道路在施工期施工机械跑、冒、漏的污油及露天机械被雨水冲刷后产生的油污染,堆放的建筑材料被雨水冲刷后产生的污水以及施工营地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和生产废水也会对水体产生一定的污染。道路建设时间为一年,施工时间较短属于短期影响,且水污染轻微,因此施工期不会对地下水造成太大的影响。4、环境空气污染该项目施工期废气污染源主要是TSP。TSP主要来源于运输过程中粉尘散落和运输产生的二次扬尘。施工期TSP污染严重,但属短期影响。由于项目建设地为规划工业区,现全部为荒地,根据规划该区也无居民等环境敏感点,这样施工期不会对道路沿线环境空气造成太大的影响。5、声环境影响分析道路施工期间的作业机械种类较多,这些机械运行时在距离噪声源于15m处的噪声为95105dB。这些非稳态的噪声源将对周围环境产生短期的严重影响。18由于项目建设地为规划工业区,现全部为荒地,根据规划该区也无居民等环境敏感点,这样施工期不会对道路沿线声环境造成太大的影响。6、固废环境影响分析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是挖方产生废土石和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项目借方43070m3,无弃方,方来自市政指定取土场,对环境影响较小,施工期施工人员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1、生态环境影响分析道路建成对原有生态系统如草地等进行机械分割,造成草地景观生态系统在地域上的非连续性,使景观生态破碎、增加景观的异质性,对原有的景观生态产生长远的影响。但同时随着道路两侧植被的恢复,种树种草等绿化工程,又形成了一个以道路为中心,道路两侧种有防护林带并有农田和草地分布的一个新的路际生态系统,进而将改善沿线的自然生态环境,防止道路引起的沿线污染。改造了道路沿线原来不良生态环境状况,并与沿线的生态环境互为补充、促进,产生一个新的道路景观类型,使沿线地区自然生态景观更加多样化,道路沿线区域景观生态系统将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道路投入运营后,按工程设计要求,在道路两侧不同地段种植行道树、防护林、灌木林以及恢复植被工程和绿地建设,减少因道路建设对沿线植被的损失,形成新的路际生态系统。这些措施将会改变沿线地区植物生存环境,有利于沿线植被生长,对植物群落的演替产生积极的作用,并防止道路对沿线地区的污染,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有利影响。2、水环境污染运营期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建成的道路路面径流对周围水体的影响。该项目建成通车后,对地表水环境的污染主要来自汽车尾气污染物及运输车辆所泄漏的油类物质随天然降雨产生的路面径流进入水体。该项目沿线地区属于19干旱与半干旱地区,年降雨量较小,且主要集中在79月,形成路面径流的时间很短,且路面径流量也很小,并且在实际过程中,路面径流在通过路面横坡自然散漫、漫流到排水沟或边沟中,或通过边坡急流槽集中排入排水沟的过程中伴随着降雨稀释、泥沙对污染物的吸附等才进入水体,且由于项目周围无地表水体,对水环境影响较小。3、声环境影响分析运营期噪声污染主要为线状交通噪声,随着建成通车,车流量的不断增大,将会使道路两侧100m范围内的居民等敏感目标,造成一定的影响,对道路两侧100m范围外的声环境影响较小。由于项目道路两侧1km无环境敏感点,并且通过加大道路两侧的绿化,并种植乔木、灌木作为隔声带,可以减少交通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4、环境空气影响分析在营运期大气的主要污染源是汽车尾气,其含有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有CO、HC、NOx和颗粒物四种,CO是汽车排放物中含量较高的一种,其进入人体血液后产生炭氧血红蛋白,降低血液输氧能力,对人体心血管和神经系统构成危害。汽车排放的NOx也是汽车的主要污染物,其中有95%以上的NO与空气接触后,很快氧化成NO2;NO2对人体和动物的呼吸系统具有很强的毒性,同时NO2和SO2的协同作用可对一些植物造成严重影响。CO、HC、NOx等大气污染物,在阳光的作用下会发生光化学反应,形成光化学烟雾,在大气扩散条件不良、车流量较大的情况下,大气污染物积累到一定浓度,就有可能产生光化学烟雾而造成严重影响,但是因为该段道路里程短,车流量较小,而且当地大气扩散条件较好,不会形成光化学烟雾。汽车尾气排放的微粒物中所含的碳烟等有害物质会在环境中积累或引起二次污染,对周围环境和生物产生长期不良影响。但是通过类比预测,道路在运营期间,汽车排放的尾气,对敏感点的NOx和CO影响浓度不超标,对道路沿线敏感点不会造成污染。而且在营运远期,随着汽车技术和排放标准的提20高,汽车尾气污染还可进一步得到控制。5、固体废物影响分析沿线道路两侧由于车辆穿行将产生垃圾,这些垃圾将对沿线道路两侧景观环境产生影响。6、社会环境影响分析随着本段道路建成后投入使用,交通更加便利,将加快该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21环境保护措施1、生态影响减缓措施施工期要加强管理,施工中必须划定施工范围,各种施工活动应严格控制在施工区域内。此外,要禁止在场地到处乱挖,并在满足工程设计的条件下,应合理布设各种用途的占用地,尽量缩小占用地面积,减少对植被和土壤的破坏。在使用占用地前先将表层土推开集中堆放,而且适时洒水,以减少扬尘的产生,待工程完工后及时清理、平整土地,将原表层土复位,及时进行土地复垦和植被恢复措施,以防止土壤发生风蚀、沙化,对于施工便道应采取绿化措施。项目建成后,加强绿化并做好边坡防护,从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小项目对生态的影响。2、声环境影响减缓措施(1)施工期噪声防治措施在线路近距离内有居民区的路段,强噪声施工机械期间(22:006:00)禁止施工作业。 施工机械操作工人及现场施工人员按劳动卫生标准控制工作时间,或采用个人防护措施,如戴耳塞、头盔等。(2)运营期交通噪声防治措施道路运营期过程中,通过在道路两侧种植树木作为隔声带,或设隔声屏,或设置禁鸣标志,以减轻噪声对居民区域的影响。超过国家允许噪声标准的车辆不得上路,上路车辆一律使用低音喇叭,夜间禁鸣喇叭。加强交通管理,禁止车辆在通过噪声敏感点或敏感区鸣喇叭。加强道路养护,使路面维持在最佳状态。3、环境空气影响减缓措施(1)施工期防治措施施工场地应适时洒水,晴天洒水频次为4次/天,阴天减半,这样施工期不会对道路沿线环境造成太大影响。对弃土场采取严格处理措施,防止生成新尘源;严禁在大风条件下进行易起尘的施工作业。22(2)营运期减缓措施大气污染物主要来自汽车运输过程中排放尾气,污染物以二氧化氮为主。道路运营期间,汽车废气排放会对沿线环境造成局部污染,应有计划的进行环境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采取必要的环保措施。4、水环境影响减缓措施本工程周边无地表水体,所以对水环境的影响的减缓措施应采取以下防护措施:(1)承包商应加强对施工设备的管理与维修保养,杜绝泄漏石油类物质以及所运送的建筑材料等,建筑材料等,减少对水域污染的可能性。(2)施工材料如沥青、油料、化学品物质等的堆放地点应在河床、渠道之外,并应备有临时挡的帆布和其他防护措施。(3)施工机械的含油污水应收集后处理。(4)施工期集中生活区污水应集中处理后用作绿化洒水(5)施工营地的生活垃圾应集中处理,雨季时施工营地应加强卫生防疫工作防止疾病的流行。5、社会经济环境保护措施(1)对施工人员应加强管理和法制教育,并尽可能雇佣当地的民工,增加当地劳动就业率,使其经济得到部分补偿,减少对沿线居民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2)施工中应大力宣传文物保护法,若发现未勘探到的文物,应及时通知文物管理部门,停止施工,待文物保护管理部门处理完毕,再进行施工。(3)施工期应防止交通堵塞,对交通量大的地点,要加强交通管理,派专人维持交通秩序,施工前应制定合理的交通计划,以减少对交通不便的影响;鼓励承包商在夜间运料或在交通淡季备料,以减少对交通的影响。(4)施工结束后,应该及时清理施工现场。6、固废环境影响减缓措施23(1)施工期防治措施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是挖方产生废土石和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项目废弃土方排入市政指定的弃土场,对环境影响较小,施工期施工人员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2)营运期减缓措施沿线道路两侧由于车辆穿行将产生白色垃圾,这些垃圾将对沿线道路两侧景观环境产生影响。建议沿线道路两侧垃圾由环卫部门定时清理、及时清运。7、其他相关的环境保护对策(1)项目运营后要加强管理,严禁各种泄漏、散装超载的车辆上路,防止散失货物造成河道、水体污染。(2)运载危险品的车辆上路应报有关管理部门,经检查批准后方可通行,车辆上要有危险品标志,并不能随意停车,管理部门严格监控,防止事故发生。(3)如发生危险品意外溢出事件。应立即通知有关部门,采取应急行动。24结论与建议一、关于建设项目本项目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修正)中鼓励类城市公共交通建设项目,因此符合产业政策。本次项目位于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内,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项目选址意见书取得了批复。此外,该项目也符合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的总体布局,它的实施不仅可以完善园区道路网布局,改善区域行车条件,提高路网使用效率,便于办公区地块划并分开发利用,为办公区提供方便快捷的交通条件,而且可以美化园区环境,促进经济发展。但是要在发展区域社会、经济的同时,还得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加强环境污染治理措施,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从环保角度来看该项目是可行的。二、关于环境现状评价区SO2、NO2日均浓度和小时平均浓度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TSP日均浓度值和PM10日均浓度值范围也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要求,总体来看项目区空气环境质量较好。评价区的地下水各项监测项目均满足GB/T1484893地下水质量标准类标准限值;说明评价区地下水水质较好。评价区周边的噪声监测点的监测结果基本达到了相应的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4a标准,说明目前评价区内的声环境质量较好。三、关于环境影响本工程道路建设引发的环境问题主要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在道路施工期间,由于填挖等破坏土壤的行为,严重破坏地表植被,最后导致地表裸露,改变土壤原有性质,使土壤疏松,不稳定及易发生沙化现象;而且施工期会产生25施工扬尘、施工废弃物等,对道路周围的环境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建设方应采取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及时洒水等有效措施进行防尘等污染控制和防治,以期将各种影响降至最低。道路建成投入运行后主要产生道路交通噪声,来往车辆尾气污染等问题,本工程建成后,将在道路两侧进行绿化,并设置一定距离的隔离带以减轻道路交通对周围环境的不利影响。由于产生的污染物种类和数量都较少,通过采取有效的环保措施,可以将本工程建设对环境各要素的负面影响控制到可承受的范围内。四、关于对策措施项目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污染,提出了合理的预防和应对措施。对在营运期产生的扬尘、污水、噪声等污染物,项目采取了合理的污染物处理措施,能够使各类污染物妥善处理,达标排放。五、建议根据工程分析和环境影响预测,提出如下建议:1、项目建设期间必须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2、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管理,尽量将对环境的破坏维持到最小;施工结束后加大环保投资做好植被恢复工作。3、严格按照环评要求落实污染物防治对策。26预审意见: 公 章经办人: 年 月 日下一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意见:公 章经办人: 年 月 日27审批意见:公 章经办人: 年 月 日28注 释一、本报告表应附以下附件、附图:附件一 立项批准文件附件二 其他与环评有关的行政管理文件附图一 项目地理位置图二、如果本报告表不能说明项目产生的污染及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应进行专项评价。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和当地环境特征,应选下列1-2项进行专项评价。1、大气环境影响专项评价2、水环境影响专项评价(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3、生态影响专项评价4、声影响专项评价5、土壤影响专项评价6、固体废弃物影响专项评价以上专项评价未包括的可另列专项,专项评价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的要求进行。内蒙古自治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填表单位(盖章):鄂尔多斯市环境科学研究所 填表人(签字):郭娟 项目经办人(签字):建设项目 项目名称 鄂尔多斯市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发展大道(纬十四路至货运路)道路及附属设施工程 建设地点 鄂托克旗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建设内容及规模 建设一条长度为3138.093m、面积为87866.6m2的道路,其中新建道路机动车道面积50209.49m2,人行道面积25104.74m2,设施带面积12552.37m2。 建设性质 新 建行业类别 城镇建设 环境影向评价管理类别 编 制 报 告表总投资(万元) 1819.40 环保投资(万元) 14 所占比例(%) 0.72建设单位 单位名称 鄂托克旗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高新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联系电话 15149443976 评价单位 单位名称 鄂尔多斯市环境科学研究所 联系电话 0477-5111874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017000 通讯地址 鄂尔多斯市康巴什新区环境监测监控中心 邮政编码 017000法人代表 吕石伟 联系人 苏婷 证书编号 国环评证乙第1402号 评价经费 1万元建设项目所处区域环境现状 环境质量等级 环境空气: 二级标准 地表水:类 地下水:级标准 环境噪声:3类和4a类标准 海水: 土壤: 其它:环境敏感特征 自然保护区 风景名胜区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基本农田保护区 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 沙化地封禁保护区 森林公园 地质公园 重要湿地基本草原 文物保护单位 珍稀动植物栖息地 世界自然文化遗产 重点流域 重点湖泊 两控区染物排放达标与总量控制 工业建设项目详填 排放量及主要污染物 现有工程(已建+在建) 本工程(拟建或调整变更) 总体工程(已建+在建+拟建或调整变更)实际排放浓度(1) 允许排放浓度(2) 实际排放总量(3) 核定排放总量(4) 预测排放浓度(5) 允许排放浓度(6) 产生量(7) 自身削减量(8) 预测排放总量(9) 核定排放总量(10) “以新带老”削减量(11) 区域平衡替代本工程削减量(12) 预测排放总量(13) 核定排放总量(14) 排放增减量(15)废水化学需氧量氨 氮石油类废气二氧化硫烟 尘工业粉尘氮氧化物工业固体废物与项目有关的其它特征污染物注:1、排放增减量:(+)表示增加,(-)表示减少2、(12):指该项目所在区域通过“区域平衡”专为本工程替代削减的量3、(9)=(7)-(8),(15)=(9)-(11)-(12),(13)=(3)-(11)+(9)4、计量单位:废水排放量万吨/年;废气排放量万标立方米/年;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万吨/年; 水污染物排放浓度毫克/升;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毫克/立方米;水污染物排放量吨/年;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吨主要生态破坏控制指标影响及主要措施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