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电商平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农产品电商平台 建设 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某某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2019 年 3 月 目 录 第一章 总 论 . 1 1.1 项目名称 . 1 1.2 项目建设地址 . 1 1.3 项目建设单位 . 1 1.4 项目运营模式 . 1 1.5 项目特点 . 2 1.6 发展目标 . 3 1.7 建设内容 . 3 1.8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 4 第二章 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 6 2.1 项目建设背景 . 6 2.2 项目建设必要性 . 8 2.3 项目建设意义 . 11 第三章 项目建设目标及实施规划 . 13 3.1 项目建设目标 . 13 3.2 项目实施规划 . 13 第四章 电子商务交易中心设计方案 . 16 4.1 整体设计原则 . 16 4.2 系统架构设计 . 17 4.3 平台系统设计 . 21 第五章 项目实施内容 . 23 5.1 企业信息门户 . 23 5.2 企业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 26 5.3 企业分销资源管理系统 . 27 5.4 供应链管理系统 . 29 5.5 商业智能系统 . 30 5.6 企业进销存系统 . 30 5.7 办公自动化系统 . 32 第六章 项目实施进度与安排 . 34 第七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 . 35 7.1 投资估算 . 35 7.2 资金来源 . 36 第八章 经济效益 . 37 8.1 财务评价依据 . 37 8.2 经营成本 . 37 8.3 经济效益 . 38 8.4 新增经济效益 . 38 8.5 财务评价结论 . 39 第九章 项目风险分析与控制 . 42 9.1 信息发布管理 . 42 9.2 电子交易管理 . 42 9.3 内部作业管理 . 43 第十章 结 论 . 44 农产品电商平台 可行性研究报告 1 第一章 总 论 1.1 项目名称 农产品电商平台 1.2 项目建设地址 1.3 项目建设单位 *是一家专业从事农副产品生产、开发、销售和互联网平台运营为一体的服务企业。本公司依托自身先进的物流网技术,利用辐射全国的电子商务网络平台,在网上对 某某 县农副产品进行宣传推介,扩大 某某 县乃至周边县区农副产品的知名度,为农民增收提供电子商务网络技术支持。 公司自成立以来,以市场为导向,以高产、优质、高效为发展目标,坚持走可持续 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之路。公司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现代管理模式、市场网络优势、现代营销理念带动农民走向规模化、标准化、优质化和商品化。公司的管理团队和技术团队均有 5 年以上的特色农业、生态农业、现代农业从业经历,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管理经验。 1.4 项目运营模式 传统的农产品流通领域存在着中介环节多、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高、流通效率低等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农产品的市场的发展,电子商务是在计算机网络平台上,按照一定的标准开展的商务活动。电农产品电商平台 可行性研究报告 2 子商务一直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和行业的积极推动,电子商 务发展促进了企业信息化的深入进行和深层次发展。在网络和信息化社会中,电子商务以其显著的信息化优势为企业奠定了激烈竞争中的生存之源和立足之本。 农产品电商平台 ,是 *在 某某 县实施的集农业产品咨询、合作、销售、体验于一体的大型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对于提升公司综合实力、促进 某某 县农产品开发、销售和农民增收,具有着重大推动作用。 该项目围绕 某某 县“粮、果、畜、菜、劳”五大支柱产业,利用电子商务网络优势,展销 某某 县农副产品,把 某某 县农副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公司前期主要进行互联网 (Internet)外部平台的搭建, 然后进行内部管理、信息系统 (Intranet)的改造,建设完善信息中心、数据中心、接入中心、呼叫中心和商务中心,从而实现企业信息系统的高度信息化、一体化,建立从外到内的网络 (Extranet),形成成熟的企业级电子商务平台。 1.5 项目特点 ( 1)平台实现统一为客户提供信息、质检、交易、结算、运输等全程电子商务服务; ( 2)支持网上挂牌、网上洽谈、竞价等交易模式,涵盖交易系统、交收系统、仓储物流系统和物资银行系统等; ( 3)融合物流配送服务、物流交易服务、信息服务、融资担保类金融服务等于一体。平台 系统将实现基础业务、运营业务、平台管理和运营支持等四个层面的业务功能; ( 4)实现各层级会员管理、供应商商品发布、承销商在线下单交易、订单结算、交易管理、担保授信等全程电子商务管理。 为了支持平台业务向农产品产业链两端延伸,满足开展订单农业、跨国电子交农产品电商平台 可行性研究报告 3 易及跨国贸易融资等业务的发展需求,平台支持多种交易管理流程共存,支持标准及可灵活拓展商品,具备交易规则灵活性、结算多样性及管理复杂性的特点。 ( 5)在配送和销售过程中,通过制定和实施符合现代物流要求的技术标准,对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的包装、搬运、库存等质量进行控制。 形成“从田头到餐桌”的完整产业链,由市场有效需求带动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业生产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水平。 1.6 发展目标 农产品电商平台 以 某某 县为核心,立足陕西,辐射全国,着眼于大力发展 某某 县乃至陕西农产品的电子交易与相关配套服务。以客户需求为前提,以秦琪生态农业园区为生产后盾,以 O2O 模式专营店和旗舰店为销售实体,通过搭建第三方电子交易平台,使各企业及合作组织、仓储单位紧密合作,以货物供应为基点,将生产、流通直到终端连接起来,有效地为客户创造更多附加价值,全面实现农产品可追溯,促进相关产业 的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为陕西与各地的贸易往来提供更为便利的流通渠道,计划在 5 年时间建成陕西最大的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 1.7 建设内容 秦琪公司根据信息化管理现状及未来发展规划,电子商务平台项目建设思路为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总体规划采取四大板块来实施企业的电子商务平台项目: 作为 O2O 模式的线下丝绸之路旅游产品专营店、一村一品旗舰店 为顾客提供全方位农业产品咨询、合作、销售、体验等系列服务,农产品电商平台 可行性研究报告 4 集中展示 某某 县的农产品和丝绸之路途经各国的旅游产品。我们将用3 年时间在国内主要城市建设 20 余家丝路臻品社区店,打 造陕西省农产品展示和销售连锁网点,全面提升陕西农产品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 某某 县农电产品子交易中心 为陕西省农产品经营者提供企业子站建设、信息发布、产品展示和网上交易等服务功能,通过农超对接等方式,开展网上批发业务。同时创新农产品网上销售新模式,组织农产品经营者在 某某 县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进行展示销售,提升合作社和农产品品牌形象,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实现农业经济,社会效益的同步提高。计划在 3 年时间里,组织全省 1000 个“农产品经营者”约 l 万种产品在“ 某某 县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上开设品牌专柜进行网 上交易,提升某某 县乃至陕西省农产品的销售和品牌影响力。 秦琪生态园区 位于 某某 县太峪镇拜家河川道,占地面积 108 亩,规划建设育苗区、展示区、科技服务区、采摘区四大功能区,提供私人农场定制、原生态产品定制,建成集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生态园区。同时把秦琪生态园区,通过 农产品电商平台 的视频窗口,实时实地展示农产品的生长过程,让用户真切感受虚拟和现实一体化的新体验。 秦琪生态农业合作社 主要整合当地农产品资源,通过合作运营模式,指导农户科学种植,形成生产、销售一体化。帮助引导合作社和农业大户进行农产品标准化,提升 农产品质量。 1.8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本项目共需总投资 4000 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 3600 万元,流动资金 400 万元。全部来源于企业自筹,申请陕西省商贸流通专项资农产品电商平台 可行性研究报告 5 金项目 300万元对本项目予以补助。 农产品电商平台 可行性研究报告 6 第二章 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2.1 项目建设背景 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的成长,除科技型产业外,更主要的还是传统经济的增长,而现在的传统经济正在被一个不可阻挡的趋势所影响,那就是互联网技术发展日益成熟的直接结果 -电子商务。在向信息经济世界的转变过程中,传统商务模式由于存在太多弊端,已经不能胜任 现时条件下的贸易环境,电子商务将是未来商业发展的新方向。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农村各项政策逐渐放宽,广大农民的经济意识不断加强。很多农村,特别是近郊地区的农民不再以种粮食为主,转为种植经济作物、水果和饲养家禽,为丰富城镇居民的菜篮子提供了保证。 然而由于缺乏统一计划和管理,很多农产品的生产出现了一窝蜂现象,致使同类产品产量过盛,农产品供给逐渐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商户们竞相压价,竞争日趋激烈。显然传统的交易模式对于日益壮大的农产品市场已力不从心,农产品交易必须由传统的交易模式向电子商务发展。电子商务所 体现的开放性、全球性、低成本和高效率等内在特征,必将给中国的农产品贸易呈现出一种新的局面,定能给中国的农产品企业增加交易机会、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借助电子商务平台销售农产品、捕捉更多的贸易机会及扩大市场的范围是解决现时困绕大多数农产品企业产品销路的解决之道。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以统筹城乡发展出发,基于两个趋势的农产品电商平台 可行性研究报告 7 重大判断,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中国农村与农业经济进入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新的发展阶段、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已经建立,主要农产品的加工、深加工经济明显提高,农产品企业 数量每年以 4.8%的速度递增。据测算,今后中国每年将平均增加 2 千多万具有中等消费水平的消费者。到 2020 年国内生产总值预计达到 4 万多亿美元,消费总额预计达到 2.4 万亿美元,对于农产品的需求量也将大幅增加。农产品质量全面提高,农村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各地均已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且有序的农产品交易市场,农村经济也在国家的相关政策影响下,朝着信息化方向发展,各省及各特色农业经济市、区级单位都建有各自的农业信息网站,但其主要功能还停留在获取农业信息、农业政策等基本应用方面,并没有真正的实现农产品交易的电子商务化。 传统的农产品流通方式交易环节多,成本不断增加,损耗也不断增加。电子交易作为传统经济与网络经济结合的模式,可以打破传统有形市场地域的限制,充分解决现货商品交易的供应源、客户源、在线结算、物流配送等众多交易难题,有效地促进了产销直接对接,提高了交易效率,真正意义上解决了“农超对接”的核心困难。 因此,农产品采用电子商务方式不仅是对传统交易方式的有益补充,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为供求双方提供一个接洽、交易的平台,借助于网络的优势,信息能快速、直接、有效地在双方间传递,省去了不必要的中间环节, 提高交易与物流效率、降低整体 的交易与物流成本,减少农产品中间环节毁损,在此过程中,降低的农产品损耗与物流成本再进行利益分配,逐步实现农产品生产者收入提高、终端消费者价格降低、农产品物流提供者单位收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