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现代化物流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 - XX 现代化物流中心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Word文档 -可编辑 编制单位: XX工程设计研究院 2019年 1 月- - 目 录 1 概述 . 1 1.1 项目提出背景 . 1 1.2 项目概况 . 2 1.3 可行性报告编制依据 . 2 1.4 可行性报告内容和范围 . 3 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 4 2.1 促进溧阳现代服务业与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 4 2.2 促进溧阳城市发展,建设溧阳东大门 . 5 2.3 建设现代港口,推动溧阳水运发展 . 6 2.4 促进溧阳现代制造业发展,改善溧阳市产业结 构与投资环境 . 7 2.5 建立农副产品物流业,发展现代农业 . 9 2.6 发展循环经济,形成溧阳工业生态循环体系 . 11 2.7 促进溧阳市场与物流的联动发展 . 12 2.8 体现政府以人为本服务理念 . 13 3市场分析 . 15 3.1 钢材市场 . 15 3.1.1 需求市场物流分析 . 16 3.1.2供给市场物流分析 . 21 3.1.3 钢材供求量分析 . 22 3.1.4 溧阳现有市场特点 . 25 3.1.5 溧阳周边需求市场分析 . 26 3.1.6 江苏物流中心钢材需求量预测 . 27 - - 3.2 废旧金属市场 . 28 3.2.1 总体环境 . 28 3.2.2 废旧金属市场分析 . 29 3.2.3 废旧金属市场供需分析 . 30 3.3 其它物流需求市场 . 31 3.3.1 生产资料物流 . 31 3.3.2 生活资料物流 . 33 3.3.3 特色农副产品物流 . 34 4江苏物流中心发展定位 . 37 4.1 战略定位与发展思路 . 37 4.1.1 定位原则 . 37 4.1.2 服务范围 . 37 4.1.3 战略定位 . 37 4.1.4 发展思路 . 37 4.2 功能定位 . 38 4.2.1 交易服务 . 38 4.2.2 物流服务 . 38 4.2.3 信息服务 . 40 4.2.4 商务服务 . 43 5江苏物流中心建设方案 . 46 5.1 建设内容 . 46 5.1.1 港口作业区 . 46 5.1.2 物流仓储区 . 46 5.1.3 物流配载区 . 47 - - 5.1.4 综合服务区 . 48 5.1.5 市场交易区 . 48 5.2 建设规模 . 49 5.3 总体布局 . 50 5.4 建设发展策略 . 50 5.5 交通组织 . 52 5.5.1 外部交通组织 . 52 5.5.2 内部交通组织 . 53 6江苏物流中心物流信息系统规划 . 54 6.1 规划原则 . 54 6.2 信息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55 6.3 信息系统目标定位 . 57 6.4 信息系统结构框架 . 57 6.4.1 用户层 . 58 6.4.2 服务层 . 58 6.4.3 数据层 . 70 6.5 信息系统运营机制与管理模式 . 71 6.6 信息系统建设实施方案 . 72 7环保、安全、公用工程 . 75 7.1 给排水系统规划 . 75 7.1.1 给水系统 . 75 7.1.2 排水系统 . 76 7.2 供配电系统规划 . 79 7.3 燃气系统规划 . 80 - - 7.4 电信系统规划 . 81 7.5 消防系统规划 . 82 7.6 环保系统规划 . 84 8组织结构与运行机制 . 87 8.1 组织结构 . 87 8.2 劳动定员及培训 . 88 8.3 运行机制 . 89 9项目建设进度 . 90 10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 91 10.1 投资估算范围 . 91 10.2 投资估算依据 . 91 10.3 项目建设投资规模估算 . 91 10.4 资金总额及资金筹措 . 92 10.5 项目用款计划 . 92 11 财务评价 . 93 11.1 评价依据 . 93 11.2 主要参数的确定 . 93 11.3 总成本费用估算 . 93 11.3.1 基础数据 . 93 11.3.2 总成本费用估算 . 94 11.4 经营收入和税金估算 . 94 11.4.1 经营收入 . 94 11.4.2 营业税金及附加 . 95 11.5 利润分配和借款偿还 . 95 - - 11.5.1 利润分配 . 95 11.5.2 借款偿还 . 96 11.6 财务盈利能力及现金流量分析 . 96 11.6.1 财务盈利能力 . 96 11.6.2 现金流量分析 . 96 11.7 盈亏平衡点分析 . 96 11.8 项目财务敏感性分析 . 97 11.9 财务评价分析 . 98 11.9.1 经济指标和财务测算 . 98 11.9.2 财务分析评价 . 100 12 结论 . 101 - - 1 概述 1.1 项目提出背景 制造业一直是常州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之一。随着 常州地区现代制造业的发展与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对钢材等物资的需求量正逐年增加,但常州地区“两头”在外的经济特点决定了要增强常州生产制造企业的竞争力,迫切需要有高效、低成本的钢材流通体系作支撑,需要通过现代发展服务业,来推进常州地区现代物流体系的建设。 作为常州地区的重要中心城市,溧阳 还缺乏现代意义上的钢材流通中心, 现有的钢材交易市场在硬 件设施、功能布局、服务功能、市场配套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失,已经难以满足溧阳制造业和房地产业发展的需求。同时,现有钢材交易市场主要位于湾溪河两岸,随着湾溪河景观带的实施,金三角钢材交易市场面临着搬迁的问题。 因此,在溧阳亟需规划建设一个能满足钢材企业运作要求的具有现代化基础设施条件、功能区域布局合理、服务功能完善和提供信息化服务的钢材物流中心。一方面可以解决金三角钢材市场的搬迁问题,满足客户对高层次物流服务的要求,另一方面也可以为溧阳的废旧金属提供物流服务,弥补溧阳现有物流服务功能不足的缺陷。 江苏物流 中心具有良好的区位、交通、土地、市场优势,可满足钢材流通企业对钢材物流中心的选址条件。同时,在该物流中心同步规划建设为溧阳市及其周边地区提供生活资料与其它生产资料的综合物流服务功能,可改变溧阳当前大型物流结点缺- - 失的现状,全面提升溧阳市的物流服务水平,可有力地推进边界地区现代服务业、制造业及城市化建设的发展。 1.2 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江苏物流中心 承办单位:江苏物流有限公司 拟建地点:拟建的江苏物流中心位于 104 国道以北,芜申运河以南,戴埠河东侧紧靠宜兴区域,详见附图。 1.3 可行性报告编制依据 本次规划 的主要依据有: 交通部关于促进运输企业发展综合物流服务的若干意见, 2001 年 2 月 28 日; 国家经贸委、铁道部、交通部、信息产业部、外经贸部和民航总局联合 下发的关于加快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若干建议, 2001 年 3 月 2 日; 国家计委“十五”综合交通体系发展重点专项规划; 国家发改委、商务部、交通部等九部委联合制定的关于促进我国现代 物流业发展的意见, 2004 年 8 月; 国家发改委颁布的钢铁产业发展政策 ,2005 年 8 月; 江苏省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 2018 年 6 月; 江苏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发 展现代服务业的若干政策 , 2005 年 8 月; 常州市航道网规划研究; 长江三角洲地区高等级航道网规划(征求意见稿); - - 常州现代物流发展规划, 2018 年; 溧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十三五 ”规划纲要; 溧阳市历年统计年鉴; 内河通航标准, 2004 年 5 月; 常州市江苏物流中心建设市场分析报告, 2005 年 7 月。 1.4 可行性报告内容和范围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对“江苏物流中心”项目在建设必要性、市场分析、建设规模及布局、经济效益等诸方面的可行性研究,并得出结论。研究范围包括: 必要性分析 市场分析与市场定位 建设内容、建设规模与总体布局 信息系统规划 环保、安全与公用工程 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 项目建设进度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财务评价 - - 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1 促进溧阳现代服务业与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现代服务业的发达程度,是一个地区或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之一,是现代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现代服务业包括了为工业企业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业。相对于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溧阳地区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还很不充分,已经成为制约制造业发展的瓶颈。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应围绕建设现代制造业 基地,充分发挥出服务业在工业增长、结构调整和消费升级中的巨大作用,应努力实现制造业与服务业发展的互动双赢。这种选择是溧阳赢得经济发展新优势的必然结果。 加快生产性服务行业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加速发展现代物流业。为此,常州市政府为了促进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于 2003年颁发了常州市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制定了常州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和保障措施。同时,将常州现代物流业发展功能定位为:长江三角洲区域物流中心之一及江苏省现代物流中心城市。 2005 年, 溧阳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实施纲要提出“ 加大物流资源整合,推动 工业企业物流业务外包,培育第三方物流,有步骤、有重点地引进国内外知名现代物流企业,推动本土物流企业与其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催生一批具有先进理念、掌握现代物流技术的本土现代物流企业”。溧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十三五 ”规划纲要中明确表明:在“ 十三五 ”期间,“依托宁杭高速公路和芜申运河两条运输主干道,逐步建设一个物流园区,三个物流中心,两个物流站,从而形成多种层次、快捷准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