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厂粮食加工基地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试行 ) 项目名称: XX 市 XX 农民专业合作社 4000 吨 杂粮加工基地项目 建设单位 : XX 市 XX 农民专业合作社 评价 单位: XX 市环境科学研究所 编制日期: 2013 年 11 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制 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 项目名称 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 30 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 建设地点 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 行业类别 按国标填写。 4、 总投资 指项目投资总额。 5、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 结论与建议 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 预审意见 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 审批意见 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 复。 2 评价单位: XX 市环境科学研究所(公章) 法人代表: 项目名称: XX 市 XX 农民专业合作社 4000 吨杂粮加工基地项目 文件类型:环境影响报告表 评价人员情况 姓名 从事专业 职称 上岗证书号 职责 环评 工程师 登记证编号 B14120050300 负责人 环评 助工 环评岗证字第 B14120027 号 编写 环评 工程师 登记证编号 B14120030400 审核 3 建设项目基 本情况 项目名称 XX 市 XX 农民专业合作社 4000 吨杂粮加工基地项目 建设单位 XX 市 XX 农民专业合作社 法人代表 王晓波 联系人 王晓波 通讯地址 XX 市 XX 区黄合少镇后窑子村 联系电话 15661209792 传真 邮政编码 010010 建设地点 XX 市 XX 区黄合少镇后窑子村 立项审批部门 批准文号 建设性质 新建 行业类别及 代码 碾米业 C-1311 占地面积 (平方米) 2668 绿化面积 (平方米) 0 总投资 (万元) 250.8 其中:环保投资 (万元) 53.5 环保投资占 总投资比例 21.3% 评价经费 (万元) / 预期投产日期 2014 年 9 月 工程内容及规模: 1、项目由来 XX 市 XX 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 2011 年 3 月, 位于黄合少镇的后窑子村,现有社员 136 户,农民社员 136 户。该 合作社 是在农村 家庭承包经营 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 ,其业务主要进 行杂粮种植、生产、加工及销售。 目前黄合少镇农作物播种面积 18 万亩,其中杂粮杂豆种植面积约 5.9 万亩,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 30%,杂粮作物主要有黑小豆、绿豆、荞麦、谷子、黍子等,杂粮总产量约 1.5 万吨,是当地的主导农作物。为了促进杂粮形成产业,延长产业链,转化增值,促进农民增收,必须发展加工业,由加工为龙头,带动种植生产,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完整的产业链。 针对上述情况, XX 市 XX 农民专业合作社拟投资 250.8 万元在黄合少镇后 4 窑子村建设 4000 吨杂粮加工基地新建项目。加工基地包括库区和加工区,均租用后 窑子村民房,为减轻对居民的影响,拟将后窑子村南 500m 处的一处民房作为加工区,村内一处民房作为库区。该 项目的建设能够提高杂粮的收购转化能力,提高附加值,可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项目建成后,通过合同种植、收购,直接带动杂粮种植基地 13000 亩,带动农户 1300 户,经济效益惠及农业人口 4940 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 XX 市 XX 农民专业合作社 委托 XX 市环境科学研究所 承担该项目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 工作。在分析工程项目特点及现场调研的基础上,编制了该项目的环境 影响报告表。 2、 地理位置 本项目位于 XX 市 XX 区黄合少镇后窑子村。加工区地理坐标:东经 112619.35,北纬 40 4512.66。加工区距北面的后窑子村约 500m,通往村内道路中间有 1 条季节性干河槽至东北向西南穿过;距南面的侯家窑村约 1570m;距西面运煤专线(高速路) 750m。库区位于后窑子村内最南侧,北侧、东侧为居民,南侧为干河槽,西侧为空置房。项目位于 XX 市城区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准保护区内,距离水源二级保护区较远,项目 具体地理位置 详 见附图 1,与水源地保护区相对位置关系见附图 2,周 边关系图见附图 3。 3、 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 项目年处理杂豆 1000 吨(绿豆、黑豆),年产精品杂粮 950 吨,总出品率 95%;年处理谷类(谷子、黍子) 3000 吨,年产精品小、黄米 2222 吨,副产品米糠 778 吨,出米率 74.07%,出糠率 25.93%。 其中产品小米质量执行国家标准 GB11766-89,指标如表 1。 表 1 小米产品质量指标 等 加工 不完善 杂质 % 水分 % 色泽、气 5 级 精度 粒 % 总重 其中 东北、内蒙地区 味、口味 粟粒 矿物质 2 粒面种皮基本脱掉的颗粒70% 2.0 0.7 0.5 0.2 14.0 正常 4、 建设内容 项目占地面 积 2668m2,总建筑面积 9600m2,包括库房、加工车间、办公区等主要建筑及附属设施。项目用于储存原料的库房独立设置在后窑子村内,库房及加工车间等用房均为租用本地民房(租赁协议附后)。建设内容见表 1。 表 1 建设项目组成一览表 类别 建 (构 )筑物 名称 建设内容 主体 工程 加工区 (加工车间) 加工车间占地面积 500m2,建筑面积 4500m2,单层,墙面为砖混结构,顶部为彩钢结构。内设豆类精选生产线 1 条、谷类加 工生产线 1 条。 库房区 (库房) 库房占地面积 400m2,建筑面积 3300m2,单层,墙面为砖混结构,顶部为彩钢结构。东侧库房为豆类成品库,南侧库房为原粮库,西侧库房为谷类成品库。 辅助工程 办公及生活 设施 项目在库房区、加工区分别配设 1 处办公区,分别设 1 座旱厕。建筑面积共计 1800 m2。 公用 工程 给水 项目用水为自来水,用水量为 330m3/a。 供电 项目库房电源由村内电网引入,车间电源接北侧电压器。项目年用电量约 19.5 万 kWh。 供热 项目办公室冬季供热采用电暖;库区、车间不需 供热。 环保 工程 废气 2 套集尘罩 +布袋除尘器 废水 2 座防渗旱厕 噪声 减振设施,房屋隔声 固废 在加工区设临时固废间、垃圾箱 4、 总平面布置 本项目加工车间与库房均为租用的院落式民房。考虑到加工区运营后噪声较大,拟将加工区设在后窑子村南民房内,车间位于院内南侧,办公区位 6 于院内北侧,大门外西南侧为旱厕;库房设在后窑子村内的民房内,办公区位于院内北侧,库房分布在院内东、南、西三侧,旱厕位于院内西南角。项目平面布置图见附图 3。 5、 噪声设备 项目噪声设备见表 2。 表 2 项目噪声设备 一览表 序号 项目 单位(台、套) 数量 备注 豆类精选设备 主要设备 台 16 1 初级振动筛 台 1 现场制作 2 分级筛选机 台 1 3 去石机 台 1 4 振动筛 台 1 5 比重机 1 台 1 6 比重机 2 台 1 7 色选机 台 1 8 鼓风机 台 1 谷类加工设备 9 组合清理筛 台 1 10 振动清理筛 台 1 11 磁选机 台 1 12 去石机 台 1 13 砻谷机 台 1 14 重力谷糙筛 台 1 15 选别机 台 1 16 碾米机 台 1 17 回转清理筛 台 1 18 色选机 台 1 5、 劳动定员 项目运营后,日常职工人数约 10 人,其中库区 2 人,加工区 8 人。采用一班制,每班 8 小时,年工作 300 天。 6、 公用工程 (1)给排水 1)给水 7 项目用水全部为新鲜水,总用水量为 1.1m3/d,主要包括职工生活用水和谷类调质用水 。 项目生活用水 按 80L/(人 .次 )计, 用水量为 0.8m3/d(库区 0.16m3/d,加工区 0.64m3/d) ;谷类调质用水依照建设单位经验约为原料的 24%,项目按最大比例算,用水 量约 0.3m3/d。 2)排水: 项目产生的污水为职工生活污水。污水产生量约 0.64m3/d( 库区0.128m3/d,加工区 0.512m3/d) 。因 所产生的生活污水 量较少,如果采用成套的污水处理设备进行处理,存在水量较少,无法正常处理的问题,因此只能采用防渗厕所对生活污水进行收集,为了保证废水能被完全收集,应将储粪池的容积按至少半个月的量来设置,并定期、及时清掏,可保证废水不会对外排放。 项目水平衡图见图 1。 图 1 项目水平衡图( m3/d) (2)供热 项目冬季 车间、库区不需加热,办公室内采用电热。 (3)供电 项目库房电源由村内电网引入,车间电源接加工区北侧电压器。项目年用电量约 19.5 万 kWh。 1.1 0.8 0.3 0.64 防渗旱厕 定期清掏用于农肥 职工用水( -0.16) 谷类调质用水( -0.3) 8 8、产业政策符合性 分析 本项目 产品为杂粮储存、加工项目, 对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1年本),项目属鼓励类“农林业 32 条:农牧渔产品储运、保鲜、加工与综合利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9、选址合理性 分析 本 项目位于 XX 市 XX 区黄合少镇后窑子村,库区和加工区均租用当地民房(其中库区租用空置的原村委会办公用房,房屋租赁合同详见附件), 项目选址符合 和黄合少镇(乡) 域规划 , XX 市国土资源局 XX 分局黄合少管理中心为其出具用地证明,同意其建设(土地证明详见附件)。 项目所在地 农业基础较好,交通 也比较 便利, 项目 通过采取各种环保措施可保证各类污染物达标排放 或者合理处置 , 不会对所在区域环境产生明显不利影响 。因此,从社会、经济、环境角度分析,该项目选址是合理可行的。 10、建设进度 本项目租用 当地两处院落进行建设,目前还未进行装修及安装设备,预计2014 年 9 月投产。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为新建项目,因此无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建 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9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1、地理位置 XX 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的土默川,北枕阴山,南濒黄河,西临包头市,西南部与准格尔煤田隔河相望。 XX 市地处东经 11046 11210,北纬 3935 4051。全市辖九个旗、县、区。 XX 区为 XX 市市的一个市辖区,总面积为 1013km2,人口 35 万。 “黄合少”系蒙古语译音,意为“平梁山腿”。 1958 年建黄合少公社,1984 年改乡, 1996 年建镇。黄合少镇位于 XX 市东南,距 市区约 30 公里,东与乌兰察布市卓资县、凉城县接壤,南接和林格尔县,西与金河镇毗邻,北至榆林镇,全镇总面积 365 平方公里,辖 29 个行政村, 2 个居委会。全总人口 4.8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3.8 万人。 2、地形地貌 XX 市地处内蒙古高原西部,按地貌类型总体可划分为三大单元:北部包括土左旗北部、回民区北部、新城区北部及武川县,是以大青山为主脉的剥蚀构造中低山地,低山丘陵及波状丘陵区;东部及东南部是以蛮汉山、吕梁山脉北部山地为主脉的黄土丘陵沟壑区;西南及西部为广袤的土默川冲积湖积平原。总的地形走势呈北高南低,东高西低, 海拔高程 1018-2280m 之间。地貌类型分布面积:山地面积 5233.7km2,占总土地面积的 30.4%;丘陵面积 6475.5km2,占总土地面积的 37.6%;平原面积 5278.9km2,占总土地面积的 30.6%;沙丘面积 44.5km2,占总土地面积的 0.3%;其他面积 191.4km2,占总土地面积的 1.1%。地质构造属于三级构造单元之河套新断陷,位于内蒙古地轴与鄂尔多斯台向斜,山西台背斜之间的河套断陷带东端,属于中生代断陷盆地。 3、气候气象 10 XX 市地处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大陆性气候显著,春季多风少雨 ,夏季温热多雨,秋季短促凉爽,冬季漫长干冷。全年寒暑变化剧烈,干湿季节明显,无霜期短。年平均气温为 3.6 7.1 之间,无霜期为 110 140 天,年平均降水量 410 mm,且多集中在 6-9 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 78%。 黄合少镇 属典型的蒙古高原大陆性气候,四季气候变化明显,年温差大,日温差也大。其特点:春季干燥多风,冷暖变化剧烈;夏季短暂、炎热、少雨;秋季降温迅速,常有霜冻;冬季漫 长、严寒、少雪。年平均气温为 6.7左右 。最冷月气温 -12.7-16.1 ;最热月平均气温 17-22.9 。平均年 温 差为34.4-35.7 ,平均日较差为 13.5-13.7 。极端最高气温 38.5 ,最低 -41.5 。无霜期 为 113-134 天。年平均降水量为 335.2-534.6 毫米,且主要集中在 6-8月。 植物生长季 6、 7、 8 三个月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 70以上,对植物生长极为有利。 4、地表水 XX 市河流水系分属黄河流域及内陆河流域。作为黄河流域一级支流的大黑河 发源于乌兰察布市卓资县十八台,在塞 罕区榆林镇上水磨村入境,在托克托县河口镇入黄河,流域面积 15911km2,在 XX 市境内长 128.5 km。市区大黑河产流面积 1423.9km2, 较大支沟有乌素图沟、哈拉沁沟、小井古路板沟,这些沟分别汇集于小黑河,于土默特左旗浑津桥汇入大黑河。大黑河年平均径流量 3.6108m3,平均流量 11.4m3/s,最大洪峰流量 3579m3/s。小黑河年平均径流量 7034104m3,平均流量 2.2m3/s,最大洪峰流量 2150m3/s。这两条河流为季节性河流,由于农田灌溉以及沿途的蒸发渗漏,除丰水期外两条河流常年断流 ,目前是 XX 市城区工业及生活污废水排放的纳污河道。 5、土壤、植被 XX 地区的土壤类型多样,有山地草甸土,灰色森林土、灰褐土、栗褐土、新积土、粗骨土、潮土、盐土、沼泽土和风沙土 10 个土类, 17 个亚类, 11 62 个土属, 138 个土种。 XX 地区地处土默川平原地带,多年的农业生产,使原有的草地资源替代为人工栽培植物,因此本区的野生植物种类较少,主要种类有野葱、蘑菇、沙棘、黄芪、针茅等。本区的草地植被明显特征是植物群落结构简单,草层低矮、稀疏,多为单层结构,群落的数量特征普遍偏低。植被多以多年生中旱生和旱中生和强旱生类 植物为主。 黄合少镇主要耕地土壤为潮土、栗钙土和栗褐土,土壤疏松多孔,通透性能好,平均有机质含量为 1.79%,含氮 0.06 0.11%,速效磷 3.7 9.2ppm,速效钾 79.8 157ppm。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1、 XX 市社会环境简况 12 XX 市是内蒙古自治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对外开放的中心。市区共辖 4 区、 4 县、 1 旗和 2 个开发区,全市总面积 17224km2。 呼市 是国家科教兴市的试点城市,现拥有科研机构 104 个,各类专业技术人员 9104 多人,占全内蒙古自治区科技人员的 30左右。每千名工人中有工程技术人员 117.6名, 全市有普通高校 11 所,在校生 6.88104 人,中等专业学校 23 所,在校生 4.07104 人,普通中学 154 所,在校学生 12.98104 人。 2002 年全市自 治区 级高新技术企业已达 25 家,推广科技成果 48 项。到目前为止,全市已建立健全了市、旗县区和乡镇医疗预防保健网络,全市拥有医疗卫生机构 189今,医院病床 6272 张,现有卫生技术人员 10152 人。农村村级医疗卫生点1000 多个,乡村医生近 1900 人。 2、 XX 区社会环境简况 “XX”,蒙古语意为美丽富饶。 XX 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 XX 市城区东南部,其前身为 XX 市郊区, 1999 年市区区划调整为市辖区, 2000 年 6 月正式定名为 XX 区。辖区 现 总面积 1025.2km2,是首府面积最大的城区。全区总人口 57.2 万人,常住人口 39.3 万人,其中城镇人口 24.3 万人,农业人口15 万人。辖 1 个自治区级开发区、 6 个乡镇、 5 个街道办事处、 124 个行政村、 59 个社区居委会,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多数的多民族聚居区。 XX 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东距首都北京 500km,北距二连浩特内陆口岸 490km,西至草原钢城包头 150km,西南至天然气和煤炭储量丰富的鄂尔多斯市 350km,京包铁路、京包高速公路、 110 国道穿境而过, XX白塔国际机场座落境内,是沟通北京、连接西北,通往各省的重要通道。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各大厅局机关大部分入驻我区,中国航天六院、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草原研究所等国家、自治区、呼市教育科研单位聚集区内,内蒙古国际会展中心、内蒙古图书馆、内蒙古文化大厦等相继落成,使 XX 区成为了首府的行政中心区和科技、教育、文化聚集区。 13 近年来, XX 区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 导下,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 “奋力打造自治区第一区 ”为目标,以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核心,大力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农牧业产业化进程,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了城郊型经济向城市型经济的转变,现代时尚、充满活力的现代化首府新型城区正在逐步形成。 XX 区先后荣获 “全国先进文化区(县) ”、 “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区 ”、 “全国双拥模范区 ”、“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区 ”、 “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地区 ”等多项荣誉称号。 2012 年, XX 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 4200078 万元,增速 10.1%。其中,第一产业完成 201997 万元,增速 0.8%,第二产业完成 973914 万元,增速12%,第三产业完成 3024167 万元,增速 8.7%。地区生产总值总量位居全市第二位。 黄合少镇农业情况简介: 全镇总面积 365 平方公里,辖 29 个行政村, 2 个居委会。全总人口 4.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3.8 万人。养殖业以奶牛、羊为主。有耕地 18 万亩,总播种面积 18 万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 18 万亩,主要农作物有玉米 11 万亩,马铃薯 1.6 万亩,黄豆 1 万亩,黑豆 1 万亩,绿豆 0.8 万亩,荞麦 0.9 万亩,谷子、黍子 1.5 万亩,其他杂粮 0.2 万亩。年粮食产量约 12.5 吨。 黄合少镇生物资源十分丰富。粮经作物主要有高粱、玉米、小麦、莜麦、马铃薯、荞麦、谷子、黍子、各种豆类、胡麻等;经济林主要有山杏、李子、123、苹果、葡萄、核桃等;用材林主要有油松、落叶松、侧柏、杨树、柳树、榆树、沙棘等。豢养动物、野生动物有十几种。 环境质量状况 14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本评价 引用 XX市 XX区盛宇病畜隔离处理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中 4#点小南窑村的现状监测数据,其中 SO2、 NO2、 TSP、 PM10 四项常规因子由 XX 市 XX 区环境监测站 于 2012 年 12 月 4 日至 12 月 10 日 进行监测,常规因子 CO 由绿色京诚(北京)理化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于 2013 年 3 月 19日到 2013 年 3 月 25 日进行监测。小南窑村位于本项目西南 4.5km 处,监测数据可用。具体现状如下: 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大气污染物监测结果统计见表 3表 10。 表 3 SO2小时均值现状监测结果统计 监测点 小时 值范围( mg/m3) 最大超标倍数 超标率 % 单因子指数 GB3095-1996 二级标准 4# 0.0020.044 未超标 0 0.0040.088 小时 均值 0.50mg/m3 表 4 NO2小时均值现状监测结果统计 监测点 小时 值范围( mg/m3) 最大超标倍数 超标率 % 单因子指数 GB3095-1996 二级 4# 0.0020.024 未超标 0 0.0080.100 小时 均值0.24mg/m3 表 5 CO 小时均值现状监测结果统计 监测点 小时 值范围( mg/m3) 最大超标倍数 超标率 % 单因子指数 GB3095-1996 二级标准 4# 0.3 未超标 0 0.03 小时 均值 10.0mg/m3 表 6 SO2日均值现状监测结果统计 监测点 日均值范围( mg/m3) 最大超标倍数 超标率 % 单因子指数 GB3095-1996 二级标准 4# 0.0030.009 未超标 0 0.0200.060 日均值 0.15mg/m3 表 7 NO2日均值现状监测结果统计 监测点 日均值范围( mg/m3) 最大超标倍数 超标率 % 单因子指数 GB3095-1996 二级 4# 0.0030.009 未超标 0 0.0250.075 日均值 0.12mg/m3 表 8 CO 日均值现状监测结果统计 15 监测点 日均值范围( mg/m3) 最大超标倍数 超标率 % 单因子指数 GB3095-1996 二级标准 4# 0.03 未超标 0 0.0075 日均值 4.0mg/m3 表 9 TSP 日均值现状监测结果统计 监测点 日均值范围( mg/m3) 最大超标倍数 超标率 % 单因子指数 GB3095-1996 二级 4# 0.2070.348 0.16 14.3 0.6901.160 日均值 0.30mg/m3 表 10 PM10日均值现状监测结 果统计 监测点 日均值范围( mg/m3) 最大超标倍数 超标率 % 单因子指数 GB3095-1996 二级 4# 0.1280.245 0.63 71.4 2.0401.630 日均值 0.15mg/m3 从环境现状监测统计结果可以看出, 4#点 SO2、 NO2 、 CO 小时、 日均值均不超标,能够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 TSP 和 PM10 超标, TSP 最大超标倍数为 0.16、 PM10 最大超标倍数为 0.63。超标原因为 该区域 内气候干燥、裸露地面较多,北方气候干燥多风,人类 过度开发造成地表植被破坏。 3、地下水质量现状 本次引用 XX 市 XX 区盛宇病畜隔离处理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小南窑村村民取水水井的现状监测数据,由绿色京诚(北京)理化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于 2013 年 3 月 31 日 4 月 1 日进行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监测结果见表 11。 表 11 地下水监测结果统计表 序号 项目 1# 2# 3# GB/T14848-93 类标准 监测结果 ( mg/L) 评价结果 监测结果 ( mg/L) 评价结果 监测结果 ( mg/L) 评价结果 1 pH 值 8.12 0.75 8.13 0.75 8.15 0.77 6.5 8.5 2 总硬度 258 0.57 210 0.47 168 0.37 450 3 溶解性总 固体 361 0.36 303 0.30 266 0.27 1000 4 氯化物 12.3 0.05 10.4 0.04 5.89 0.02 250 5 硫酸盐 54.5 0.22 36.0 0.14 16.0 0.06 250 6 氟化物 0.54 0.54 0.59 0.59 0.72 0.72 1.0 16 7 氨氮 0.026 0.13 0.033 0.17 0.043 0.22 0.2 8 硝酸盐氮 4.10 0.21 4.23 0.21 3.34 0.17 20 9 亚硝酸盐 氮 0.001 / 0.001 / 0.001 / 0.02 10 挥发酚 0.002 / 0.002 / 0.002 / 0.002 11 高锰酸盐 指数 0.85 0.28 0.74 0.25 0.80 0.27 3.0 12 As 0.001 / 0.001 / 0.001 / 0.05 13 Cd 0.0001 / 0.0001 / 0.0001 / 0.01 14 Pb 0.0005 / 0.0005 / 0.0005 / 0.05 15 Cr6+ 0.004 / 0.005 0.1 0.007 0.14 0.05 16 Hg 0.00005 / 0.00005 / 0.00005 / 0.001 17 总大肠菌 群 2 0.67 1 0.33 未检出 / 3.0 18 细菌总数 未检出 / 4 0.04 未检出 / 100 由地下水评价结果可知,评价区浅层地下水各项指标均符合地下水 质量标准( GB/T14848-93)中的类标准要求,地下水水质良好。 3、声环境质量现状 XX 市 XX 区环境监测站于 2013 年 11 月 28 对项目所在区域的声环境质量进行了监测, 根据项目特点, 本次监测 共布设 4 个噪声监测点位,分别在拟建项目 厂界四周围墙外 1m 处 布置。 具体 监测数据见表 12。 表 12 边界 噪声监测结果(单位: dB( A) 监测位置 时间 东 边 界 南 边 界 西 边 界 北 边 界 标准值( 1 类 ) 监测结果 昼间 42.7 43.2 42.9 43.3 55 夜间 31.6 32.9 32.8 33.1 45 根据监测结果,项目 边界 声环境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中 1 类 标准要求。 17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 本项目位于 XX 市 XX 区黄合少镇后窑子村。项目距北面的后窑子村约500m,通往村内道路中间有 1 条季节性干河槽至东北向西南穿过;距南面的侯家窑村约 1570m;距西面运煤专线(高速路) 750m。库区位于后窑子村内最南侧,北侧、东侧为居民,南侧为干河槽,西侧为空置房。 项目周 围无自然保护区、历史遗迹及文物保护单位等环境敏感点。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及保护级别详见下表 。 表 6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及保护级别 环境要素 保护对象名称 方位 距离 ( m) 环境功能目标 大气环境 后窑子村 N 500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 二级标准 侯家窑村 S 1570 生态环境 周围农田、草地等植被 - 18 评价适用标准 环 境 质 量 标 准 1、大气环境质量标准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二级标准 。 2、地下水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93) III 类标准。 3、区域声环境质量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1 类标准 。 污 染 物 排 放 标 准 1、 粉尘执行 大气达到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 GB16279-1996) 新污染源二级标准及无组织排放浓度。 2、污 水 排放 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三 级标准 ; 3 、 施 工 噪 声 执 行 建 筑 施 工 场 界 环境 噪声 排 放 标 准 ( GB12523-2011)中 标准 限值要求; 厂界 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中的 1 类标准 。 4、 固体废物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9-2001) 总 量 控 制 指 标 按照 “十二五”期间 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要求,结合项目的排污特点,确定项目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因子 为 废水:COD、氨氮 。 COD: 0.06t/a;氨氮: 0.004t/a; 19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工艺流程简述 (图示 ): 1、豆类精选工艺流程 图 2 豆类 精选工艺流程及排污节点图 原 粮 筛选 分级 储料斗 杂质 去石机 比重机 1 振动筛 石块、杂质 其它规格料 石块、杂质 次料 比重机 2 其它规 格料 风选 检验 成品包装 色选机 粉尘 噪声 杂质 杂质 初清 杂质 20 工艺流程简述: (1)原粮接收:原粮均为袋装,由汽车运至库区,进行检验后暂存在库区内。加工时再由汽车运至加工区计量进入筒仓内备用。 (2)原料杂粮杂豆含杂较多,先采用初级振动筛选筛去大杂,然后由分级筛选机,按比重将轻杂、重杂清除,送入储料斗储存。 (3)杂粮由储料斗自流到去石机,将原粮中的石块去掉,然后再进入振动筛进行筛选分级,再进入比重机 1、比重机 2 进行两次分级,将物料按颗粒大小进行分级。 (4)清理干净后的不同规格的杂粮分别进入到色选机,去除异色粒、毛发等杂质,再进行一次风 力除尘,彻底干净后,分别经过检验后包装入库。 21 2、谷类加工工艺流程 图 3 谷类加工工艺流程及排污节点图 加工工艺流程说明: (1)原粮接收:原粮均为袋装,由汽车运至库区,进行检验后暂存在库区内。加工时再由汽车运至加工区计量进入筒仓内备用。 (2)谷子初清:谷子用组合清理筛清除大杂、轻杂及灰尘 ,以提高后道清理组合清理筛 原料毛谷 计量 振动清理 筛 去石机 砻谷机 重力谷糙筛 碾米机 新鲜水 回转清理筛 色选机 包装、检验 入库 杂质 杂质 石块 谷壳 杂质 重谷 选别机 不合格品 米糠 袋装入库 粉尘 粉尘 噪声 磁选机 金属杂质 22 工序的效果。 (3)谷子清理:初清后,进入振动清理筛,可以除去粮流中的中、小杂质;然后进入磁选机,去除磁性金属物;再进入有三层筛面的重力分级去石机,除去粮米中的并肩砂石。 (4)砻碾工序:谷子经初清、清理后由提升机送入砻谷机进行谷、壳分离。砻谷机的电机是无极高速电机,可保证所要求设定的速差之比,以达到良好的脱壳率。脱壳后的谷糙混合物进入双体重力谷糙分离筛,此筛具有良好得分离效果,能适应不同粒重谷与糙米的分离,可以保证回砻和净糙质量。经重力谷糙筛分离出的净糙米,进入未成熟粒选别机进行糙米的精选 ,将不完善粒选出。以便计量进入糙米调质工序。调质的目的是通过增加适当的水份,增大糙米表皮层与胚乳的水分差异,软化皮层与胚乳的结合强度,以利于碾米,减少破碎,满足稳定生产的需要,生产中可根据加工原粮品质和成品精度决定是否着水调质。 (5)糙米调质后,进入碾米工序。优质米的碾米采用多机轻碾工艺,流程中设计的立式碾米机组,可适应长、中、短糙米的碾制,且碾削、擦离力均匀,增碎少。糙米经过碾制后,便可以进行分级、精选,分别进入整米仓、碎米仓,仓下设置二个控制喂料机,能灵活的调节各仓流量,以达到配置不同品种、不同含碎 的成品米,配制后的成品米经色选机将异色粒选出,即可进行计量、包装。 (6)成品输出:根据销售要求包装成品米,经计量、成品封口后,装网格方箱用铲车送至成品库贮存。 (7)副产品整理:根据米糠质量的不同分别收集、分别入仓打包,进入副产品库或直接销售出厂。 (8)砻糠输送:谷子砻谷脱壳后,经谷壳分离器后由一组单独风网输送到糠 23 仓,经计量包装,直接销售出厂。 (9)技术管理 项目设备均为成套生产线,采用 PLC 控制盘、 CCD 传感器进行控制并直观地显示整个加工过程,出现故障时能自动保护设备并避免生产浪费。 在加工中要定时 进行分析,不同品种、爆腰率、水份进行检测,同时对碾米机的碾削情况进行记录,(碎米、破碎的增加情况,米机的流量,动力消耗)对成品进行检测,做好技术分析,检验设备、工艺参数的配备是否合理,发现不合理地方及时调整。 24 1、 项目建设期 污染源分析 项目租用已建成的房屋,目前设备还未安装,施工期主要污染源为安装设备时机械产生的噪声、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 2、项目营运期 污染源分析 废气: 本项目产生的废气主要是豆类精选中初清、筛选分级工序产生的粉尘;谷类加工中初清工序及砻谷工序产生粉 尘; 原粮、成品 运输扬尘。 废水: 本项目所产生的废水为职工生活污水。 噪声: 本 项目噪声源主要 有各设备噪声以及运输 车辆 噪声,噪声源强在70-85dB( A)之间 ; 固废: 本项目产生的固废主要为生产过程中产生杂质、石块 及职工 生活垃圾。 25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内容 类型 排放源 (编号 ) 污染物名称 处理前产生浓度 及产生量(单位) 排放浓度 及排放量(单位) 大 气 污 染 物 豆类精选 初清、筛选分级 工序 粉尘 1200mg/m3, 14.4t/a 12mg/m3, 0.144t/a 谷类加工 初清、 砻谷 工序 粉尘 3860mg/m3, 46.25t/a 38.6mg/m3, 0.46t/a 加工车间 无组织粉尘 7.7t/a 7.7t/a 汽车运输 粉尘 - - 水 污 染 物 职工 生活污水及顾客废水 COD 300mg/L, 0.06t/a 300mg/L, 0.06t/a BOD5 150mg/L, 0.03t/a 150mg/L, 0.03t/a SS 280mg/L, 0.05t/a 280mg/L, 0.05t/a NH3-N 25mg/L, 0.004t/a 25mg/L, 0.004t/a 固 体 废 物 车间 残次豆类 50t/a 0 杂质、石块 28t/a 0 除尘灰 60.046t/a 职工 生活垃圾 1.5t/a 0 噪 声 项目噪声源主要为车间设备噪声,经预测车间噪声排放昼间南厂界(车间南墙)、西厂界(车间西墙)略超标 。 本评价要求项目选用低噪声设备,并加强基础减震措施。对强噪声处加装